——北京军区某部夜间进攻战斗演练目击记
郭建跃 本报特约记者 傅永国
11月初。某夜。太行山西麓某地突然战云密布。
“红军”野战指挥所里,荧光闪烁的计算机屏幕上,一道紧急作战命令显现在团长邢玉
杰眼前:“蓝军”机械化步兵第一旅一部已进犯至王家庄以东地区,企图在1号至8号高地
地域依托有利地形,收缩兵力,火力反冲击,实现防御企图。命令你部立即乘“敌”孤立突
出、立足未稳之际,予以全歼。
军令如山倒。邢团长立即下达了攻击令。大山深处,一场巨大的杀机正在形成。
无声胜有声
战斗一开始就不同寻常。
当“红军”下达攻击命令后,战场却一片寂静。这并非是大战前的沉默,而是“红”、
“蓝”双方部队都紧张地监视着对方,等待有利时机。
随着高新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广泛应用,现代条件下的夜间作战,已不是往日意义上的战
斗。担任攻击任务的“红军”某部一连曾经是一支以善打夜战而威名远扬的部队。当年,在
冰天雪地的朝鲜战场,他们昼伏夜出,以高抬脚、轻迈步、巧化妆、妙渗透的夜战方法,在
夜幕的掩护下,血战美军王牌陆战第一师,打得敌人闻风丧胆。
如今,当年的夜战“猛虎”已失去往日的优势。“红军”今晚面对的是一支装备高度现
代化的对手。请看“蓝军”的防御体系———地面上,分设前沿、纵深、浅近3道防线,每
道防线配有步战车和各种新型反坦克导弹,在其前沿前和阵地内设有蛇形铁丝网、两列桩铁
丝网,防步兵、坦克混合雷场和反坦克壕障碍场。在后方大纵深地域内有巡航导弹、远程自
行炮兵等强大火力配系,其反雷达导弹可在100公里外发射,可自行循着雷达发射的电磁波
将其摧毁,在它面前,敌方发出的任何电磁波都象征着“自杀”。
空中,有可随时反击支援的歼击机、携带精确制导炸弹的战术轰炸机,可实施侦察打击
的“蓝军”武装直升机则不间断地在阵地上空进行全程监控。
同时,“蓝军”的每道防线上都分别配置着不同种类的夜视器材。微光夜视仪采用先进
的光电技术,可以将夜间景物放大好几倍,能在微弱的星光下识别出千米之外的坦克、装甲
车。热成像仪利用物体自身的热幅射形成图像,无需借助月光、星光,能在全黑条件下工
作,即使隐蔽在草丛或树林中的目标,只要发出微弱的热量都会被它捕捉到。此外,“蓝
军”还配备有通信侦察系统、通信干扰系统,能连续不间断地干扰阻拦对方的通信指挥,使
对手指挥失盲。
相对“蓝军”面言,“红军”的武器配备差距不小。其主要装备有第二代主战坦克、喷
火枪、机枪、扫雷车、高射炮,以及迫击炮、远程炮等。
面对敌优我劣的局面,“红军”部队不敢轻举妄动。尽管攻击令已经发出,但进攻已开
始由过去突然猛烈的炮火准备变为如何秘密有效地干扰“蓝军”侦察,突破立体监视,最大
限度地缩短“蓝军”发现的距离。为此“红军”指挥员下达了攻击行动开始后的第一道指
示:扰骗防打,强进快贴。
大变魔术
真正的较量由此开始。
演习指挥所里,电视屏幕上正显示着战场监视系统传输的“红”“蓝”双方战地实况。
从“蓝军”夜视器材传输的画面上我们看到,“红军”阵地就像在大变魔术,一会儿出现一
片山包、土堆,一会儿出现一片低矮的树丛,一会儿又出现一片收割后秸秆遍布的玉米地;
突然一片坟茔前出现一块块墓碑,眨眼功夫,墓碑又变成了遍布山坡的一片乱石。如果不是
置身于演习场,有解说员介绍,我们很难相信,这是“红军”部队利用新技术器材和自然植
被、地形、地物对人员装备实施的变形伪装术。
隐蔽伪装是战争中敌我双方为保存实力,减少伤亡,达到突然制敌的最常见的欺诈手
段。但是,在高技术装备大量运用到战场上的今天,要想隐蔽伪装,藏得住、藏得稳不是一
件容易的事。1991年的海湾战争,曾经给世界各国的军事专家们上了深刻的一课:伊军为
了隐蔽自己,采用以往深埋深藏的办法,将大量的坦克、装甲车等武器装备藏在沙土构置的
工事里,没想到,多国部队配备有热成像仪的飞机从上面飞了一遭,就把伊军的武器配置情
况摸了个一清二楚。当一发发导弹呼啸着准确击中目标时,人们才突然意识到,战争概念已
发生了本质的变化,高科技武器是如此厉害。
然而,就像世界上没有一件完美的物体一样,再先进的武器装备也有难以克服的弱点。
“蓝军”热成像仪靠物体与周围的温差判定目标,是坦克、装甲车的天敌,而“红军”使用
防热阻燃布覆盖在坦克、装甲车上,制作硅铝棉伪装运输车,使这些重型装备和周围的地面
温度保持一致,让它们在“蓝军”眼里变成了一座座山包和土堆。“蓝军”微光夜视仪利用
星光、月光等自然光侦察人员、装备,“红军”土法上马,用稻草编织成袋披在身上,把砍
好的树枝立起来,隐蔽在背后,在土堆前立一块雨布,人员躲在雨布后面。这样,在“蓝
军”微光夜视仪里,这些伪装就变成了草堆、树林和墓碑。
此刻,战场上仍然悄无声息。可“红军”一路攻击部队离“蓝军”阵地已越来越近,其
先头攻击分队已成功地躲过“蓝军”的侦察监视系统,向“敌”前沿阵地挺进。“蓝军”战
斗人员似乎已发现黑暗中游动的蛛丝马迹,一边紧张地进行观察,一边在阵地前打起了照明
弹。
拿下一号高地
随着“蓝军”阵地一发发照明弹腾空而起,“红军”的进攻企图终于暴
露,一场大战打响了。
就在“红军”暴露的那一刻,“蓝军”立即采取火力阻拦、侦察监视等手段,制止“红
军”继续向前接近。顷刻间,第一排炮弹打在“红军”的进攻路线上,反坦克导弹尖叫着直
扑“红军”的坦克,一架架武装直升机也飞临上空,导弹和火箭弹吐着密集的火舌倾泄而
下。紧接着,空中又出现了“蓝军”的歼击机、轰炸机群,加入了空中和地面的立体绞杀。
此时的“红军”也不甘示弱,指挥员适时调整战斗布署,采取火力打击、佯动欺骗、干
扰压制等战法,并迅速组织各种火器对“蓝军”夜视器材、炮兵阵地、指挥所及航空兵实施
压制和打击;地面摩托化步兵则分成小群多路,强行接“敌”。霎时,空中、地面,
“红”、“蓝”双方阵地上枪声、炮声震天动地。“蓝军”飞机和地面炮兵空投、发射的照
明弹,在空中此起彼伏,像无数盏通亮的电灯悬在天上,把黑夜变成一片白天。
战斗进入了胶着状态。由于“蓝军”装备精良,火力强大,侦察手段先进,空地一体,
层层拦截,战斗逐渐变得对“红军”不利,进攻部队大部受阻。据此,“红军”不得不再次
调整部署,采取施放烟幕、激光和强光干扰等办法,掩护攻击分队前进。只见夜空中突然出
现一组组连续不断闪烁的刺眼光线,这便是“红军”干扰组在对“蓝军”热成像仪、微光夜
视仪实施的强光致盲。“蓝军”夜视器材立即变得一片混沌。接着,被照明弹照得通亮的四
野里,又腾起一团团灰色烟雾,在风中迅速扩散,战斗景况迅速在眼前消失,只有“蓝军”
盲目射击的炮火不时在烟雾中腾出瞬间的火光。
“红军”干扰遮障掩护成功,攻击分队快速突击,开始对“蓝军”最突出的1号高地构
成威胁。此时的“蓝军”似乎早有准备,立即运用火箭布置车在阵地前实施密集布雷,并加
强了火力反击和封锁。空中武装直升机和轰炸机来回穿梭,对“红军”的地面攻击部队进行
多层次、多波次冲击,把“红军”攻击分队紧紧封锁在阵地前狭小的地域内。
战斗再次进入白热化,“红军”部队惟一的选择就是强行突破,想方设法与“敌”贴在
一起,发挥近战优势,使“敌”重型武器和空中打击失去作用。只见一队队肩扛扫雷器材的
“红军”工兵以山包、土堆作掩护,迅速接近“蓝军”障碍场,采取单兵火箭、抛射炸药
包、火工投送等办法开辟通路。巨大的爆炸声震得大地发抖,在黑暗笼罩的远山近岭撞击出
巨大的回声。
终于,“红军”破障分队开辟通路成功,1号高地被“红军”拿下。
攻击与反攻击
“蓝军”在丢失1号高地后,一面呼唤远程炮兵和空中武装直升机、轰炸
机,对“红军”仓促占领的阵地实施地毯式轰炸;一面对2号、4号、5号、6号、7号、8
号高地进一步增强防御力量,加大火力拦阻密度。
“红军”则利用刚刚占领的1号高地,准备建立向纵深攻击的桥头堡,粉碎“蓝军”的
反冲击,掩护其他攻击分队前进,保证强行楔入敌阵,形成犬牙交错之势,以达到强行割
裂、分点包围、各个歼灭的目的。
从“红军”接到攻击令开始至此刻,战斗已经进行了两个多小时,此刻时针已指向深夜
11点,“红军”攻击分队的许多战士的体力消耗到了极限。此刻,战斗已进入最艰苦、最
关键的阶段,“红军”要想取得最后胜利,只有一条路可走:攻击,攻击,再攻击!
攻击!“红军”右翼攻击分队在坦克的引导下,已连续突破“蓝军”的多重障碍,正向
3号、6号高地之间实施穿插,割裂敌防御部署。
攻击!“红军”左翼攻击分队在炮兵火力和烟幕遮障的掩护下,向敌2号、4号、5号
高地猛烈进攻,在连续3次冲上“蓝军”阵地,又被击退之后,终于在第4次顽强的攻击中
占领了3座高地。
攻击!“红军”纵深攻击分队和预备队呼喊着震天的杀声投入战斗,与7号高地反冲击
的“蓝军”展开近战厮杀,把连续6次突破前沿的“敌人”赶下了山去。
“蓝军”依托武器装备的优势,在连续多次实施的冲击失败之后,终于败退龟缩至8号
高地,拼死抵抗,等待增援部队。“红军”不给“蓝军”以任何喘息的机会,集中优势兵
力,把被围的“蓝军”阵地烧成一片火海。
午夜11点35分,北京军区组织的这次现代条件下夜间进攻战斗演练,在两发绿色信号
弹升空后,宣告以“红军”的胜利而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