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调整对印度军事战略

  
原作 平可夫
作者认为,中印之间在常规军事力量上的差距可能在2005年前后消失。目前,印度政 府利用“中国威胁牌”进行核拭爆的目的已经达到。印度出现了灵活的姿态,包括实现印巴 首脑高峰会议、宣布将会签署“核禁试”条约,在此前提之下,中印爆发中、大规模冲突的 可能性不大。 尽管如此,近年来,由于印度核试验、发展地对地导弹、加快武器战备的更新速度,中 国对印度的警惕性也日益增加。目前在战略作战思想、装备调配、兵力部署的几大方面,印 度成为在台湾之后的主要假想敌人。中国军队还认真地对高寒山地战场的战役行动进行认真 的研究。并初步确立了若干山地战役理论。 中国军队明确地赋予了各战区、各军种不同的作战任务。“针对各战区、各军种在编制 装备、部队部署当面敌情,地形等不同情况,又对各战略战役方向、各战役军团的作战任务 作了明确的区分。 首先,中国军队对未来高寒山地战役的“战争想定”立足于以下几点:在拥有高技术武 器装备之敌(印度的代称)对我局部地区进行较大规模入侵形式之下,组织、投入具有一定高 技术武器装备的战役集群实施反击作战。并且设定了作战行动的多数时间在外线(印度境 内)。 强调发挥高技术武器装备的作用,尤其是战役战术导弹部队,在作战手段上做到火力合 成。将近距离火力、轻便火炮火力、航空兵、战役战术导弹、远程炮兵的超视距火力突袭等 有机结合。 由上述想定可见,它完全是基于尽快将敌人“御敌于国门之外”的积极防御思想。在战 役防御特别强调“快速完成应急机动防御部署”,在敌人稍有战争动向时候,即快速组织应 急机动部队先期机动上山。进入可能交战地区。建立以要点为核心的纵深梯次,空地强调空 地一体的防御部署,以点制面。 由此可以分析判断出,首先目前阶段的中印边界防御地段中方一侧大军部署依然不十分 靠前,但是似乎作了二重部署,战场环境(工事的修筑)已经经营若干年月,因此才再次强调 “机动上山”的目的是“增强一线防御力量,强占二线防御要点”。 更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军队主张在战役的防御阶段,就必须使用战役战术导弹对敌人实施 密集突击,打敌人纵深后续集团。显然,在积极防御理论的新战法指导之下,中国军队认真 吸取了历次中东战争中以色列军队的生存之术,进一步强调战役指挥的科学性。在过去的惩 罚越南战争中,中国军队以控制战争级别为政治考量,有意避免了战术空军的使用。在军事 装备不断更新、编制跟趋向于合理,战役指挥更加合理的现状条件之下,今后中国军队如何 控制战争强度的问题。 中国军队对于在西藏地区战役防御需要达成的目的阐述如下:坚决顶住、拖住并大量杀 伤敌人。为战役主力的机动和完成战役反击的准备创造有利条件。关于外线作战(反击战役) 需要达成的目的,认为首先是夺取战役的全局胜利和外交主动权。着眼于首先打击能够对敌 人全局引起连锁反应的,能够导致其整体战斗力急剧下降的要害目标。其中尤其强调了战役 战术导弹使用的有效功能,主张做到集中使用、精选目标,重点打击对象包括敌人战役指挥 机关、通信枢纽、战役战术导弹发射平台、空军基地、机场等。 在演习上,开始注意将战役演习同战略背景结合起来,让战区首长也懂得国家战略的重 要性。在1997年于西部进行的战区级别首长司令部演习过程中,设定了“在边界领土交涉 失败的情况之下,敌人集中一个方面军的兵力率先进攻边界中国一侧然后如何进行反击”的 内容。 同时对印度的政治、决策过程更加密切注意,军方消息来源披露了印度已经准备了在边 界地区进行大、中、小冒险的三套方案,表明中国军队显然也有不同的反对应措施。 在具体部署方面,基于“各战区、各军种根据本战区、本军种的编制装备、部队部署和 特点、当面敌情,地形等情况,又对各战略战役方向、各战役军团的作战任务作了明确的区 分”的基本原则,“印度战略方向”主要由成都军区负责。第13、14集团军承担。多数部 署在西藏、云南的纵深地区。 (部署部分省略)因此如果印度发动大规模突然袭击,在最初的4-10日内中国军队可能 经受相当严峻的考验,然后在集中优势兵力、兵器的前提之下可能转入“外线作战”。 (KWICJuhnWu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