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
多少年来,娱乐界和传媒界一直在期待着新的娱乐方式和传媒方式的到来。从70年代末期开始,美国的一些公司就已经在开始策划包括可视电话等高速数字化传媒。有线电视在美国已经相当普及,点播电影(VOD:Video on Demand)也实验了几年。s在技术专家的眼里,只有这种用光纤或者铜轴电缆连接起来的高速的网络才有意义。然而,这些大公司却始终没能拿出一个统一的真正让他们在技术上满意,同时也让广大用户在使用效果和价格上感到满意的方案来。 而另一方面,自从80年代出现个人电脑以来,信息技术迈着快捷而又坚定的步伐迅速走进个人家庭。从1988年起,尽管互联网的数据传送速度还很慢,尽管大量用户还是通过几乎是难以忍受的电话线拨号联入互联网,迫不及待的人们已经开始涌入这个新的领域。毕竟,通过互联网可以很方便地和亲友通信,可以获取大量的信息-虽然,在此之前还需要学一些小的技巧。 这一切,从1993年开始突然发生了更加惊人的变化。从那以后,通过互联网所看到的不再仅仅是文字,互联网开始有了图片,现在又开始有了声音和动画,甚至还有了小电影。使用互联网也不必事先学习那些枯燥乏味的电脑命令和术语,甚至可以根本不懂电脑,可以不熟悉如何用键盘打字,只要用一只手来操纵一个小小的鼠标,在非常直观的图标上点几下就能把丰富多彩世界展现在眼前。 世界真的变得更加美丽了。 而把我们带入这个美丽世界的人,应该从惕莫斯·伯纳斯利算起。 惕莫思·伯纳斯利 中国有一句成语,叫做“欲速则不达”。用这个成语来形容惕莫思·伯纳斯利(Timothy Berners-Lee)的心情,也许是最合适不过的了。 当伯纳斯利坐在电脑桌前,无奈地看着近乎停滞了的屏幕,等侯着数据或图象慢慢地爬上他的电脑屏幕的时候,怎么也不会想到、更不愿意承认这就是他所发明的“环球网”(World Wide Web)。 现在互联网的传输速度确实太慢了,而之所以这么慢的原因却在相当程度上是因为伯纳斯利──这当然不是因为他用什么魔法阻碍了互联网的传输,而是因为他发明了环球网,一下子吸引了太多的人涌到这个本来就已经很拥挤的互联网上。结果,反而使他自己也无法顺利地使用互联网了。 伯纳斯利在业余时间里最爱读的书是:《知道“无限”的人:一个数学天才的一生》。然而互联网的用户却正在因为他发明的环球网而急速增长,他自己是否知道互联网的“极限”呢? 伯纳斯利长了一个娃娃脸,都40多岁的人了,还经常骑着自行车去上班。不过,他倒不是象小孩那样贪玩的人。与绝大多数网络发烧友们玩网,玩出了名堂的传奇经历相比,伯纳斯利发明WWW的过程也许是极少数例外之一。他是一个热爱本职工作的人,本来就没有时间,也没有兴趣在网络上玩,更没有时间在网络上做什么网页来介绍自己。当《麻省理工学院技术评论》的记者采访他的时候(参见//web.mit.edu/afs/athena/org/t/techreview/www/articles/july96/bernerslee.html),伯纳斯利坚持说,他根本没时间玩,发明环球网只是为了工作的需要。 我们现在仍然可以从他当时写的研究计划中看到他发明环球网的思考过程(//www.w3.org/pub/WWW/History/1989/proposal.html)。 那时候,伯纳斯利是“欧洲核物理实验室”(CERN:法语"Conseil Europeen pour laRechercheNucleaire"的缩写)的软件工程师。该实验室由欧洲19个国家资助,坐落在瑞士的日内瓦。除了以风景如画称著于世,许多历史性的会议都在这里召开以外,日内瓦也是国际上最大的科学研究中心之一。这里有当今世界最大的科研设备:大型正电子对撞机(LEPC)。来自几十个国家的数千名科学家、工程师和电脑专家在这里协同工作,超过50%的高能物理学家在这里做过研究。每一个在这里工作过的人都会为自己的经历而骄傲。(参见://www.cern.ch/)然而,优良的工作条件却不能掩盖信息组织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方面,这个实验室的人员流动性很大(研究人员多数是访问学者,通常是到这里工作两年之后,还要回原单位)。前任研究人员离开后,新来的人员虽然也能看到一些关于前任工作的材料,但是前任的许多研究细节却很可能会永久地“丢失”。这倒不是因为有人故意删除这些材料,而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找不到”这些材料了。当信息太多了的时候往往会这样。 另一方面,虽然实验室有一个总的研究计划。但是,由于大家在不同的小组工作,使用的是不同的电脑,而电脑里面又装着不同的文件,如果事先并不了解情况,很难一上来就弄清楚互相之间的工作关系。比如,当某个人的研究计划作了改动的时候,他很难知道这个改动会影响到整个项目的其它哪些方面,并且也很难将改动通知所有的有关人员。 我们通常总是用书面记录的方式来管理资料,然而,这个实验室的情况却不适合用书面记录方式。因为整个工作和人员的流动性都非常大,谁也不能保证随时做出这样的记录。而且,既然需要经常查询这些资料,那么书面记录的方式肯定不如用电脑管理来得方便。更为困难的是,实验室的工作也会经常调整,这就需要同时也对整个记录的结构不断进行调整,而书面记录显然无法胜任这种工作。 于是,作为一个软件工程师,伯纳斯利感到自己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一定要把整个实验室的工作条理化,使整个实验室的信息不再是无序的。用伯纳斯利所用的电脑行话来说,就是必须把这些信息“链接”(Link)在一起。 超文本格式 万事开头难。要建立一个合理的信息系统,首先需要确定一个合理的信息结构。这是一个极为关键的问题,因为由此将确定今后管理这些信息,和检索这些信息的方式。也就是说,需要定义系统中各种材料之间的关系。需要说明实验室一共有哪些部门,并且对这些部门做详细介绍,同时还必须介绍这些部门之间的关系。如果开始的想法不合理,到最后还得再推翻重来,那还不如开始的时候考虑得周全一些。为了这个目的,伯纳斯利分析和思考了各种方案。 首先,几乎所有使用电脑的人都很容易想到用“关系树”的方式来管理材料,因为大多数操作系统的文件管理方式都是“关系树”的结构。就象自然界的一棵大树,这样的“树状结构”有一个主干,从主干往下有一级一级的分支,每一级分支对上一级都是一种从属的关系(图A-x)。DOS是这样,WINDOWS是这样,UNIX也是这样。当时实验室里电脑管理的文件系统也同样是树状结构。细想起来,就连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家谱也是树状结构。这种结构对于命名来说是非常方便的,而且也很容易找到各部门之间的从属关系。但是,问题在于,实验室各部门之间的关系和我们的家谱并不一样。在很多时候,各部门时间往往是一种交叉的关系,而不是从属关系。所以,要通过树状结构来了解一个部门和所有其它部门的关系就显得非常愚蠢,这就象要让某人的曾孙去和这个人的曾祖父联系是不可能的一样。 关系树结构: 研究院 A研究所 B研究所 C研究所 甲 乙 丙 研 研 研 研 究 究 究 室 室 因此,伯纳斯利很快就否定了用关系树的方式来组织这些信息。电脑管理信息的另一种常用方式是检索关键词,这种方式在实验室中同样不适用。如果一个新来的人不知道实验室的结构,他也无法知道应该使用什么关键词来检索; 如果他已经知道了实验室的结构,那么他也不需要再用关键词来检索了。何况,不同的人选择的关键词也往往是不同的。关键词指向了实验室的不同部门,但是这些部门之间的关系必须事先定义好,并且标志出来。 就象人们需要说明一个复杂事物的时候,通常要画出一种流程图来说明其中的关系一样,伯纳斯利决定用一种类似流程图的方式来管理实验室的各种资料。 流程图可以用圆圈和箭头把注意力指向感兴趣的地方,圆圈代表了实验室的每一个部门、同时也就是网络中的节点;而箭头则把各个圆圈“链接”起来,表示这些圆圈(各部门)之间的关系。 1980年的时候,伯纳斯利就编过一个软件,名字叫“查询”(Enquire)。他用这个软件来管理自己的材料。虽然,当时的苹果电脑也有类似“查询”的软件,但伯纳斯利的软件的最大特点是允许多用户查询。这就为日后将这种软件引入到互联网中打下了基础。 当时伯纳斯利编出这个软件的目的就是要在实验室成员的文件之间建立一种非常容易掌握的链接。这也是类似流程图的结构的好处之一。当某个人需要了解另一个人的工作时,他甚至不必把对方的文件拷贝到自己的电脑上,而只要“链接”到对方的电脑上就行。而且,每一个人也都可以在不同的地方建立自己的网页,然后把这些网页“链接”起来。因此,这种“链接”与传统电脑的文件系统的最大区别在于,在传统的文件系统中,参考不同的文件是通过完整地拷贝这些文件到自己的电脑上来实现的,而这种“链接”方式却不需要拷贝。 这种方式也就是现在的环球网上使用最为普遍的“超文本”(Hypertext)方式。 在《多媒体与超文本-互联网及其他》(“Multimedia and Hypertext──TheInternet and Beyond”,1995年,Academic Press,Inc版)一书中,Jokob Nielsen介绍了超文本文件的历史。实际上,超文本文件的格式早在1945年就由Vannevar·布什提出来了。被称为超文本文件“祖师爷”的布什,竟然从30年代就开始担心过量的信息将超出人们的管理能力!他关于超文本文件的想法可以追溯到1932年,这些想法于1939年就形成了文字。然而,由于种种原因,直到1945年他的想法才发表出来。布什在理论上建立了一个超文本文件系统。这个系统的名字叫作“Memex”(memory extender:扩充记忆),目的是要扩展人的记忆能力。不幸的是,这个系统始终停留在理论阶段,而没有来得及进入实际的设计。 在布什之后,是Ted Nelson第一次使用“超文本”(hypertext)这个词来形容他们的这种管理信息的系统。然而,与布什一样,他设计的超文本文件系统“Xanadu”也没有最后获得成功。 世界上第一个真正成功运行的“超文本文件编辑系统”(HES:Hypertext EditingSystem)是在IBM的资助下于1967年建成的。这项研究由Andries van Dam主持,用128k内存的IBM/360小型机在布朗大学最后完成。当年IBM就利用这项成果赢了利,把系统出售给了一个用户。 因此,与伯纳斯利同时代的人确实没有理由埋怨生不逢时。1991年的时候,互联网刚刚实现“军转民”的历史性转变,网络上用户数量激增。大家正期待着有一种更加方便有效的方式来组织网络上的信息。而超文本文件的管理方式使互联网上的信息一下子就活了。 同时,超文本文件格式也是最适合互联网结构的一种方式。正如前面谈到的那样,互联网是信包转换的网络,因而,本来就不是由中央控制的,各个网络之间也就不应该是一种从属的关系。 而且,互联网是一个开放的网络。超文本文件也最适合开放的结构。1997年5月《PC杂志》(PC Magazine)上评测不同的超文本文件编辑工具时,也谈到了超文本文件的开放本性:“在超文本标识语言背后的观念是:任何一个文件不管在任何操作系统、任何浏览器上读起来都应该是一样的。” 按照伯纳斯利的说法,早期的超文本文件格式是通过一个中心控制的数据库来管理的,因此只限于链接本地文件系统上的文件,这种方式的好处是不可能链接到其它莫名其妙的地方,而缺点则是无法让外人为这个系统提供信息。环球网的主要特征则是通过超文本链接的方式把互联网上如此众多的信息连到了一起。 环球网的新颖之处在于用字符串这样的“代码”来代替需要的信息,于是就有可能对其进行检索。当初这些字符串被称为“通用文件确认点”(universal documentidentifiers),现在则一般叫做“通用资源定位点”(universal resource locators或称URLs)。用这种方式写的文件就是“超文本文件”(Hypertext),而写这种文件所用的特有语言则叫做“超文本标识语言”(HyperText Markup Language,也就是HTML)。当用户指向一个链接的时候,由“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al)来规定网络的连接方式。这样,全世界所有互联网上的电脑都可以用同样的方式来给文件命名和定义地址,每一个WWW网站也都可以有一个唯一的网络“地址”,使超文本文件的优势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即使是伯纳斯利也绝对没有想到环球网会有今天这样的发展。在他看来,超文本文件不象平常的文件那么容易完成,因而“从来不是设计出来耗费人工的,而是设计出来用机器完成的。” 本来的设想只是让大家在网络上浏览,如果找到自己感兴趣的网页,可以自动把这个网页链接到自己的超文本文件上,以便下次可以非常容易地再次使用这个网页。他根本没有想到,竟然有那么多人用手工的方式编写超文本文件。他更没有想到,由超文本传输协议链接的网络地址会有现在这么长、这么复杂的编码。 如果很难建立一个超文本文件的网页的话,如果只有技术专家才能建立超文本格式的网页的话,就无法指望人们在互联网上广泛使用这种方式。他更没有想到,当初超文本链接的方式被认为是太复杂,不容易搞清楚其中的关系,而今却有大量的人正在试图做出更加复杂的链接方式来。显然,伯纳斯利完全低估了人们的热情。 1991年的夏天,伯纳斯利把他为CERN编的系统放到了互联网上,一下自就为众多玩网的人把互联网上的信息串起来了。当然,开始的时候,还需要做一些工作,使大家能够适应这种方式,因为网站的生命历来在于两个方面:一方面要有人提供信息,另一方面也同样需要有人来欣赏这些信息。而最重要的还是当初制定的URLs标准的正确。 本来,伯纳斯利可以象互联网上许多人那样,由于发明了某种受大家欢迎的东西而一下子成为家喻户晓的名人。然而,他甚至自己都没有时间来玩环球网。 他更喜欢安静地做他的工作。1994年,伯纳斯利成了环球网团体的主持人。这是一个非赢利的机构,有100多个组织加入其中,共同开发环球网的软件,定义环球网的标准。 正如伯纳斯利所说的那样,环球网的最大贡献在于使互联网真正成了交互式的。人们可以访问网站,可以给网站增加内容,可以编辑网站上的内容,甚至还可以对网站说话。 1997年4月11日,伯纳斯利在第6届国际环球网大会上接受记者采访的时侯,再次强调: “环球网最初的设想是有着深刻的社会意义的。这就是增强个人的能力,提高社会的效率,把电脑的功能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去。.......在我们做出决定的时侯,不能只是想着电脑和网络,我们必须想着人民。” (//www.news.com/News/Item/0,4,9618,00.html?latest)对于技术专家来说,互联网的本质是在数量众多、型号不同,并且可能是完全不同的操作系统之间,建立一种快速的、可靠的联系。而对于我们普通的使用者来说,就没有必要去关心这些细节,甚至也可以不关心这些细节是如何形成的。 大家的一致愿望就是能够尽可能简单、尽可能有效地使用互联网。 一方面是专业技术的理解,另一方面则是日常的使用。互联网正是成功地实现了对此二者的分离,才使普通人可以很容易地使用互联网,不必考虑其背后的技术环节,使互联网能够迅速地发展和普及。而多媒体的引入则使联网本身成为一种享受。使用互联网不再象矿工采矿那样,虽然收获颇丰,但是辛苦异常。 谁带我去浏览 如果说互联网的出现是人类交流方式的一场革命的话,那么这场革命迄今为止最激动人心的高潮有两次:一次是由ARPANET带来的通信方式的革命,这是以电子邮件的普遍使用为标志的;另一次革命则是由伯纳斯利和安德里森(Andreessen)带来的网络使用方式的革命,这次革命的明显标志则是环球网和网络浏览器(Browser)的普遍使用。正是由于有了多媒体的网络浏览器,使原来技术专家之间的网络通信,普及到了寻常百姓家。 有的时候,历史会有惊人的相似。当我们考察网络浏览器产生的过程的时候,仍然可以发现和ARPANET一样,在这场革命的背后有一个提供巨大资金的机构和一批电脑“发烧友”。 用“年轻有为”、“才华横溢”来形容马克·安德里森(Mark Andreessen)绝对不为过。几年前,年仅21岁的他,就开始设计第一个环球网的浏览器“马赛克”(Mosaic)。而“马赛克”在互联网上一出现就马上风行起来,竟然使当年互联网上的数据传送量增长了341,634%。当时,他是NCSA的一个研究人员。 NCSA是一个。。。的机构。 当汤姆·斯塔克采访安德里森的时候(//www.dnai.com),问起设计“马赛克”的经过,安德里森说: “NCSA基本上是一个由多家机构资助的研究中心。当我去那里的时候,已经运转了大约8年,……每年的预算经费有好几百万美元。……NCSA的条件相当自由。…… 我们确实有条件,有钱,有机器和网络来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我们当时所在的环境就是一个能够做出那种事情的环境。……NCSA不是一个把许多目标都规定好了的地方。……事实上,在那里发生的大多数有趣的事情都是因为一个或者几个人觉得做某件事有意思,于是就做出来了。” 这不由得使我们想起了当年出巨资培养ARPANET的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处。 然而,尽管有这么好的条件,到了1994年,安德里森还是离开了NCSA,不久就和硅谷元老、Silicon图形公司的前任总裁詹姆士·克拉克(James Clark)共同创建了网景公司(Netscape Communications)。那年,他才25岁。 不管怎么说,网景公司需要从头开创,而NCSA却设备齐全,安德里森与克拉克创建网景公司显然不是因为网景的条件更好。“虽然NCSA的条件好,但那不是一个公司。”换句话说,NCSA的宽松、自由的条件适合发明和研究。但是,如果想要完善和推广的话,就必须有一个清楚、明确的目标(也就不那么宽松了)。 这是需要由一个公司来完成的。用安德里森自己的话说,他“喜欢在一个有充分动力的地方工作”,而这个动力就是“做一些真正有意义的事情”。在他看来“最大的动力来自商业”。 由此也可以看出,搞发明、研究需要的是宽松自由,没有压力的环境,在这样的环境里才会有灵感。而做事情则需要目标明确,没有压力则做不成事情。 网景公司的发展简直就象神话。仅仅用了一年的时间,网景的软件就占领了环球网服务器软件市场的40%,在互联网上使用环球网的用户中,80%用的是网景公司的NetscapeNavigator。 1995年的夏天,开办刚一年的网景公司,8月份原始公共股的上市价为每股28美元。然而很快就翻了两番。到1995年12月初,仅仅3个多月的时间,网景公司的股票竟被炒到每股170美元! 几乎可以说,在1994年前后至少一年半的时间里,先后设计出两个网络浏览器软件,并且使网络用户突然爆炸性增长的关键性人物是安德里森,是他主导了当时环球网的发展。 即使是现在,尽管占领了操作系统领地的微软公司作为竞争对手,按照Zona研究公司1997年2月的调查(//www.nua.ie/surveys/reports/janfeb97.html),在使用浏览器的用户中,仍有70%用户使用网景公司的“导航者”(Netscape Navigater),28%的用户使用微软的“互联网考察者”(Internet Explorer),只有2%的用户还在继续使用“马赛克”。 网络浏览器的出现,不仅使超文本文件格式的优点得到了充分的发挥,而且也使对互联网用户的技术要求降到了最低点。不用任何电脑方面的知识,不用经过任何训练,只要用一个小小的鼠标,就可以操作。 |
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