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敢不兢兢业业


  ——原载《科普创作》1987年第1期。
                     郭正谊
  给少年朋友编写了两本小册子——《太阳元素的发现》和《打开原子的大门》,都是以科学史为线索,既介绍科学知识,又介绍科学方法和科学家品格的。其中《太阳元素的发现》是以前苏联勃朗什坦《太阳物质》一书为基础改写的。《打开原子的大门》则完全是自己的创作。
  我总认为,少年儿童正处在长身体、长知识、长智力的重要阶段,虽然他们的主要任务是在学校学好基础知识,这好比是饭。但是光有饭还不行,还应该有促进食欲、增加营养的菜来配合,这就是课外的科普读物。少年科普读物应该是色香味俱全的、营养丰富的好菜,而不是可有可无的零食,更不能是“三精水”。菜和饭是不同的,科普读物也不能是课本的重复。给少年看的课外读物就不能强迫他看,而要引人入胜,有趣味,有道理,能看了还想看。不仅如此,还应该能引起课堂学习的兴趣,这就是好菜与饭的关系。但是,我们还应该注意到,不能只追求色香味——趣味性而破坏掉菜的营养——科学性。
  这就碰到了难题。科普作品讲求三性——科学性、思想性和趣味性。如何把三性统一并不容易。讲一大堆科学道理,读者难以理解,成了拦路虎;讲一大堆政治说教,看不下去;搞了一堆花架子,空洞无物。难!有的同志认为科普作品是初级的,科学性未尝不可马虎一些。我不同意这论点。正因为他是初级的,启蒙的,就更应该谨慎从事。尤其是少年科普读物,一个错误的内容常会给读者带来难以纠正的错误偏见,就像一张白纸上任意涂一道黑一样,擦抹不净。当过教师的同志都有这种经验,纠正一个错误的成见要比教一个完全不懂的学生难得多。如果不能保证科学性,其他的“性”也都是空话,科学性是首位的。
  如何做到三性的统一,在编写这两本小册子时作了一些尝试。
  常说:“你要给人一杯水,就先要自己有一桶水。”在编写这两本小册子时,我刚刚为科学出版社编写完《化学发展简史》,正好掌握了一批原始资料,也就是说桶中还不算空,这算是有利条件。第一本是改写《太阳物质》,审读之后,当然构思很好,但史料上错误还是不少,有些还是较严重的,另外缺乏最近几十年的新资料。于是重新核实材料,增补新材料,重新写过一遍。增补纠正的内容在三分之一以上。
  在改写过程中,我理解到,即使对少年读者来说,只要下功夫,科学性是能够保证的。当然,对不同对象讲科学道理要考虑其基础,要就讲清楚,使读者经过思索能懂,脱离读者的基础去讲科学道理,读者不能理解的就宁可不讲。例如《太阳物质》中只讲了发射光谱,而不敢讲吸收光谱,结果使读者莫名其妙。实际上吸收光谱线还是可以讲的。所以在《太阳元素的发现》中增加了这段历史,把来龙去脉讲清楚了。但是,如果想再进一步,去讲原子结构和电子轨道能级,再讲光谱线和电子在轨道上的跃迁就会脱离读者已有的水平,就会出现“知识硬块”。
  我体会到,做到“三性”结合,采用史话体裁是一种很好的形式。史话的知识容量较大,也容易从人类认识的过程来讲,使读者由浅人深。采用史话体裁可以通过科学家的活动结合认识过程,自然地阐述科学家的品质,认识的辩证过程,以及科学的思想和方法。思想性完全融化在整个作品之中,无需穿靴戴帽。科学本身就是引人入胜的,抓住人类认识过程的关节点就可以把读者吸引住。在改写《太阳元素的发现》时,在认识论方面,在如何选定认识飞跃的关节点,以及如何把这些内容表达得清楚生动等方面,我作了一些努力,也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在编写史话体的科普作品时,由错综复杂的认识过程和与学科互相渗透的史料中,清理出一条清楚的线索,是创作成功的关键。在写《打开原子的大门》时,虽然有了改写《太阳元素的发现》的经验,但《太阳元素的发现》主要是修补别人现成的框架,还比较容易。等到写《打开原子的大门》时,完全由自己来立框架,就难多了。从拟纲目到完稿,经过四次推翻重来的过程,才勉强完成,今天看来也还有许多不足之处。
  书出版了,社会效果有的是可以预料到的,也有些则是意想不到的。1984年全国化学夏令营,各省竞赛的优胜者及辅导教师来京共聚一堂。座谈中,他们提到了这两本书对他们喜爱化学起了作用,这对自己当然是一个鼓励和安慰,但他们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不能老讲历史,应该多写一些介绍现代科学成就和进展的科普书籍。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新课题。
  另外,一些读者来信和来访也是十分感人的。一位初中同学来信说他看了《太阳元素的发现》弄懂了空气液化的原理,他决心要自己设计制作空气液化机。更感人的是最近一位湖北的青年工人自费来京,通过出版社找到我家。原来他看了《打开原子的大门》后,根据第一页上高频感应线圈的文字介绍和简图,又自学了物理中的电磁学,就和几个青年朋友照此图示制作起感应线圈来。中途遇到了困难,竟风尘仆仆地来京请教,使我惶恐万分。因为这些问题本来不是那两本小册子的主要内容,而这些可爱的青少年学起来却十分认真。
  回想起这幅插图的诞生过程,还有一段小故事。当《打开原子的大门》文稿脱稿后,由画家配了插图,责任编辑杨永源同志看了那幅感应线圈的插图后,认为表现得不科学,找了我去,重新改画过,避免了科学的差错。哪曾料想到这几位青年工人正是根据这个十分简略的图,自己去试作感应线圈!看来,一篇科普作品,即使是一个细节,即使是一张插图,决不能马虎对待,否则就会贻误读者。重担在肩,敢不兢兢业业地创作吗?

  ------------------
  allan9扫描校对 || //www.qiuzao.com


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