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3、人与机器之三:复归于人的电脑


  9月23日,IBM宣布推出了它的“可穿戴PC”(Wearable PC)的原型设计。IBM的可穿戴电脑具有笔记本机的性能,而只有随身听的尺寸,它包括一个戴在头上的3寸显示器。在东京的98展览会上,IBM展示了它的可穿戴电脑。IBM发言人Judy Radlinsky说,“这个演示的目的,在于显示我们如何定义随时进化的电脑”。
  有人说,可穿戴电脑是“继主机、小型机、微机之后计算机发展的第四波”;也有人说,可穿戴电脑继指令界面、图形界面之后开创了新的身体界面。前者从硬件的角度,后者从软件的角度,说的其实是一件事:电脑正从与人疏远的机器,越来越变成人的“自己人”。对于电脑,所谓的人文主义者有一种比较普遍的恐惧,担心机器会越来越与人疏远,最终骑到人的头上。“人文主义者”也有一种比较普遍的缺点,就是把人的世界创造出的机器,当作与人不相干的事情来排斥,从而使人的含义变得狭窄。
  如果机器本质中不存在与人亲近的内在基础,——如“人文主义者”所认为的——,那么怎么解释人发明的电脑软硬件会不断向人靠拢,而不是相反呢?这就是我们要探讨的问题。

  “可穿戴电脑”的概念非自今日始

  早在1960年5月,《纽约时报》就首次使用Cyborg这个词来描述帮助人生存的机器。电影《星际旅行》中有一位双目失明的人物,她通过嵌在衣服中的一个传感器来"看"东西。这可能是最早的“可穿戴电脑”。1997年10月中旬,麻少理工学院举行了为期3天的可穿戴电脑表演。表演会的组织者、麻省理工学院的学生Thad Starner把一台膝上式计算机拴在腰间、把一个显示器戴在头上并带着一块圆鼓鼓的满是按键的键盘,一边输入一边在校园漫游。波士顿的MicroOpticcal公司的解决方案是,用嵌在通常眼镜上的一块镜片中的微小反射立方体和夹在一只眼镜脚上的一个小盒子来代替这些用皮带固定的笨重的液晶显示器。但以上这些创意,还停留在想像阶段。
  今年以来,可穿戴电脑的发展开始呈加速趋势,并出现了实际的产品。4月8日,日本精工株式会社就宣布将开始出售手表电脑。这个叫做Ruputer的手表电脑中央处理器是16位的,内存只有128K,可以从其它PC机上下载文本和图片,可以玩游戏,也可以交换数据。两台样机分别卖284美元和359美元5月15日,Xybernaut公司发布了它的可穿戴电脑——随身声控移动助理。它有两磅重,是笔记本电脑的一半重,有两个手机那样大。带有主频233的奔腾芯片,运行WINDOWS或UNIX操作系统。用户可拿它打电话,发传真,接入互联网。它的显示部分,可以用头盔,也可以接在显示器上。

  对数字生活方式的不同设计

  IBM这样的重量级选手也来做可穿戴电脑,一出手就不同凡响。IBM的可穿戴电脑只有随身听大小,重11盎司,有一个340M的硬盘,一个主频233的MMX奔腾处理器和64M内存。这台电脑有一个微形的单手鼠标控制器,和一个戴在头上的3寸显示器,一个可用于语音识别的麦克风。它的价值与IBM的ThinkPad 560和380笔记本差不多。与笔记本最大的不同在于,可穿戴电脑非常轻便,可以在头上戴着它的一部分。IBM可以把一部电影整个装进它的3.2G的硬盘。
  这个东西本身也许并没有太了不起的,但它是一个概念产品,重要的是它后面的概念。
  ——它想通过调整新的人机关系,对未来的数字化生活方式进行重新设计。IBM说这只是一个原型设计,但公司将来也许会制造它们。而它真正瞄准的,是未来的“无所不在的信息”这样一种模式。为了这个目标,9月24日,IBM推出了“家庭主管”方案。IBM家庭网络集团的营销主任Mark Schmidt说,“这个数字设备包括家庭网络联结中心和每个家庭所有适当的配线系统”。
  成套安装需要750到1500美元,安装完成后,家庭主人还要付标准的互联网、电缆和电话服务的费用。IBM的想法是营造一种在家庭内技术无处不在,又无从察觉的信息环境和生活方式。
  Digital Interiors 公司是IBM在“家庭主管”项目上的合作伙伴,公司的营销主任Steve Raschke 深得IBM新概念的精髓,他认为核心是“生活方式”:“这是未来家庭连线的重要浪潮,它开始将以‘富人和名人的生活方式’的形式出现。我们所做的是考虑如何使这个网络让人能承受。”

  哲学和伦理的方面

  尼葛洛庞帝在《数字化生存》中,曾非常有预见力地谈到“把电脑穿戴在身上”。他说:“未来数字化服装的质料可能是有计算能力的灯芯绒、有记忆能力的平纹细纱布和太阳能丝绸,我不必再携带膝上型电脑,而是把它穿在身上。尽管听起来不可思议,我们其实早已开始把越来越多的计算和通讯设备穿在身上了。”尼葛洛庞帝接着还谈到另一个重要的趋势——“无所不在的电脑化”:“将来的房间会知道你是刚刚坐下来吃饭、已经睡着了、刚进浴室洗澡,还是出去遛狗了”,因为“未来的建筑将像电脑底板一样(backplane)‘智慧随时待命’(smart ready)”。这里说的实际是两件事,一是工具越来越向人靠拢,一是环境越来越拟人化。归结到一个概念,是工具和环境“本身”正循于无形,而信息却无所不在地浮现。
  换句话说,电脑不见了。人们发觉,网络和计算其实并不绝对依赖于我们的电脑三大件(主机箱、显示器和键盘)而存在。人和机器的关系需要全面调整。这是我们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机器与人的关系,在工业时代与信息时代有什么不同?
  我个人的看法是,在工业时代,机器是一个中间环节,是人与自然之间的中介。是一种间接性的存在。人们越是感觉它的存在,而忘记自己的存在,它显得越有价值。比如,在工业时代,我们歌颂联合收割机、大型轧钢机、百万吨巨轮这些可以把摆在旁边的人比得没影了的机器。
  而在信息时代,机器一方面无处不在,一方面又无处可见。它隐到了背后,成为一种直接的存在。人们越感觉不出它的存在,而通过它越唤醒了自己的存在,它(毋宁说是自我)越有价值。比如,电脑广告中总是喜欢用一些婴儿、动物和白痴,来表现机器之容易被摆弄,相形之下,人在无形中被抬高了。
  从这里,我们就看出了可穿戴电脑及其所代表的概念真正的意义所在了:——机器正变得“直接”化!它一方面要作为中介,一方面又不能作碍事的“第三者”。它一方面要显得是机器,另一方面它又不能太“机器”。这是人本的力量使然。只有人的力量能使技术作这种屈服。同时我们也看到了最近最新技术在文化上的局限性:是什么妨碍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直接化进程?是作为“插足第三者”的机器的界面(感觉中介)和触媒(键盘、鼠标)的非直接性。它们越是碍梆梆地插在人与自然中间,就越不具有“人性化的界面”,就与人越“生分”。
  对于IBM企望倡导的生活方式来说,目前的可穿戴电脑显然还大有改进余地。戴着显示器到处游逛,毕竟不是事。而至今为止的各种输入方式,与键盘输入比较起来,也显得很不成熟。实验发现,可以使用以凯夫拉纤维和不锈钢制成的市售导电线把键盘织在通常的衣服上。这样人们可以直接在衣服上输入。而在走路时通过产生低功率电磁场可以起到人体周围的个人局域网(Personal-area network)的作用。通过这些技术改进,技术可以更加“直接化”。更进一步,还有虚拟现实。虚拟现实一方面让人忘掉中介的存在,进入“太虚幻境”;另一方面中介又无所不在,VR效果的每一步背后都有非常实在的技术做基础。尼葛洛庞帝对可穿戴电脑的预言,有些在今天看来仍然充满想像力。比如,他写道:“在更远的将来,电脑显示器可能会按加仑来卖,而且漆成五颜六色。光盘只读存储器可以食用,而并行处理器则可以像防晒油般涂在身上。偶尔,我们还可以住在电脑里面。”我想,做到这些,关键不在技术,而在人,在于人朝不朝这个方向努力。技术像风筝,可以越飞越高;但我们不应忽视的是牵线的人,他才是风筝真正的主人。技术最终要复归于人。
  ------------------
  转自万圣书园


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