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70年代末,我正在大学读书。那时现代诗正像流感一样在校园里流行,许多人变成像电脑迷一样的发烧友,谁烧得最厉害就有希望成为校园诗人,也就是一些青春小说家笔下常见的那类才子。在一次赛诗会上,各类高矮胖瘦的才子都拿出看家本领,在台上朗读用中文写作、但听起来不像中文的诗。事后看了诗社印出的诗集,我才知道这些诗有朦胧的,有表现主义的,有现代民谣体,当然还有一些自创体。其中有一首诗令我印象最深。记得当时诗作者带着一脸神秘上台运足气只大声念了一个字:网。正是这一字诗,竟然得了奖,并被当做诗集的标题。
  据评论者说,该诗虽只有一个字,但底蕴深远:

  天上的日月星辰是一张网,
  地上纵横的道路是一张网,
  爱情和家庭是一张网,
  人情和权力是一张网,
  新闻和舆论是一张网,
  法律和道德是一张网,

  总而言之,文明世界就是一张网。最短的诗需用最长的文字来解释!我当时对此很不以为然。后来又发现,该诗的首创权似乎是北岛,于是更觉得这是一个拙劣的玩笑。但无论如何,这诗让我模糊地感到,网这个东西的确厉害。尽管这样,我却完全没料到,十多年前这首最短的诗竟歪打正着地预示着今天世界上出现的最长的路--计算机互联网。
  上面诗评提到的各种网,只有新闻和舆论与现在所说的互联网比较相近。所谓互联网,就是全球成千上万电脑网络的相互连接。每个拥有一定级别电脑的私人用户,只要在电脑上装上一个与电线相接的内置或外置调制解调器,再到某一网络服务公司交纳入网费,登记一个名字(真假名都无所谓)和密码,就可以在被授予的权限内用电脑发送电子邮件,在用户之间互相传输文件,到世界各地的数据库或图书馆查阅资料,甚至可以在BBS中或利用Usenet进行专题讨论和交流。
  在这里,网主要是一种媒体,一种信息共享和交流工具,所谓信息高速公路的可见物理形态,则是以双绞电话线、电缆或光缆为载体的线路以及卫星发射的微波讯号。尽管互联网在现阶段主要还被当做一种信息传播工具,但从远景上看,它决不仅仅是一种比电话、电传、电视和报刊更方便的通讯手段。90年代初,美国克林顿政府上台伊始就提出了一个国家信息基础设施规划(National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副总统阿尔·戈尔亲自主持该规划的施行,他提出要在本世纪末让所有学校和图书馆实现计算机联网,到下世纪初,让光纤电缆把美国的企业、商店、家庭、教育部门和研究机构以及政府部门连成一体。值得一提的是,所谓Infrastructure在英语中专指那些国家和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设施,如道路、运输和通讯系统、学校、医院以及发电厂等能源部门。换句话说,基础设施就是我们生活世界的基本硬件,它直接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方式。互联网不仅是我们可用可不用的信息媒体,它就是我们未来的生存世界。
  在不久的将来,每个家庭中的各种电器将以多媒体方式与电脑连接起来;当我们出门旅行时,便携式电脑将让我们与亲戚朋友、银行、旅馆和商店保持密切的联系;至于学校教育、企业管理和科学研究,不用说更离不开无所不在的网络世界,即使出家人也会利用电脑网络来研究宗教典籍、举行布道仪式或者给上帝发个E-mail!70年前,德国思想家海德格尔断言:人在世界中。如今的科技专家毫不犹豫地把它改写为:人在网络中。


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