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
长江中下游一带,土地肥沃,湖泊众多,据不完全统计,这里的湖泊洼地总面积达到2万多平方千米,相当于长江中下游平原面积的10%左右。像湖北省境内曾有湖泊1500多个,成为全国湖泊最多的省份。 为什么长江中下游一带湖泊特别多呢? 原来长江中游的平原在地球最近历史阶段,是一个地壳发生下降运动的地区,曾经形成过巨大的洼地,出现过远比今天的规模大得多的湖泊。像我国古代有个著名的云梦大泽,就分布在湖北和湖南的交界处。后来,由于河流带来的泥沙不断淤积,将湖底垫高,有的地方逐渐露出水面。原来的大湖终于被分割成许多较小的湖泊了。 河流不仅带来泥沙使湖泊淤积,当洪水泛滥时,河流两岸的土地也都淤上了泥沙。由于泥沙在各地淤积厚薄不一,表面凹凸不平,当洪水退去时,有些凹地积水未泄,成了湖泊。在洪水猖獗的古代,有不少湖泊是这样形成的。如果我们采取分洪、排洪等许多措施,使洪水受到约束和控制,由于河流泛滥、泥沙淤积而产生湖泊的作用也就不致发生了。 在地势很低的平原中,河水的冲刷以对河岸进行破坏为主,由于这些平原是新近由泥沙淤积而成的,组成物质比较疏松,破坏起来也较快,河岸的某些部分因受到破坏而凹进去了。可是另外有些部分,包括大多数四岸的对岸,因为附近的水流较缓,水中的泥沙在那里堆积下来,则又使河岸凸出,河道于是变得愈来愈曲折。像湖南和湖北交界一带的长江,有的部分弯曲得几乎挨在一起了,自藕池口至城陵矶,直线距离只有87千米,可是河道的实际长度却有240千米。在这种情况下,河流有时会冲出一条较为直捷的新河道,河水不再流经原来弯曲的河段,这一段就成为弓形湖。长江中游被称为荆江的一段,在1884-1947年间就曾三次发生这种河道取直的现象。1952-1953年,在这里兴建了荆江分洪工程,以减除水患。 在长江下游一带,湖泊形成的主要原因也是河流带来的泥沙淤积,不过这里的淤积作用是发生于古代的大海,像著名的西湖、太湖,原来都是海洋的一部分,后因泥沙在海滨堆积起沙洲沙坝,它们就逐渐和海隔绝,沙洲沙坝愈积愈多,成为大片的陆地,它们也就变成了淡水湖。这种填海的作用今天仍然在继续进行,但这种湖泊的形成出现,则不是短时间内所能观察到的。 |
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