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前言


  地质旅行,对于地质、地理工作者来说,并不陌生。但是,真正比较系统他讲述这方面的基础知识,无论在国外。或者在国内的出版物中,作者尚未见到过。同时,在专业院校的教学计划中,也没有这样一门课程。所以,当我提笔写这本书的时候,不免感到有一定程度的困难——不知从何着手为好?可是一颗普及地质科学的责任心驱使我大胆地尝试。
  如果有读者问我,为什么要写这本书,在此,我谈谈自己的写作动机。
  第一,在多年的地质教育工作中,往往遇到一些学生的提问。在大学教育中,强调精简课程,减少授课时数,让学生增加自学时间,可是课外读物毕竟太少,希望老师们关心这一问题,写些小册子,以弥补不足。我想,大学生都具有自学的基本能力,做教师的应该满足他们的合理要求。除了正常的教学、科研工作以外,应该尽自己的力量给学生们再准备一些除教科书以外的,“精神副食品”,这是天经地义的。
  第二,多年来,我接触过不少地学夏令营的青少年朋友,他们大多是高中一二年级的在校学生,上过地理课,但缺乏野外实践知识。一旦来到山清水秀的名胜地,对着山石发呆,不知如何结合基本的地质或地理知识进行路线观察。虽有老师指导,也总难发挥他们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他们对地学的兴趣。因此,如果有一本能适当指导他们有兴趣往郊外去作地质旅行,帮助他们理解地理课内容的图书,岂不更好?
  第三,更多的生活在农村的青年人,每天都看到本乡本土的山容水貌,若是掌握一点基础地质知识,在劳动之余,提一把铁锤,走走打打,说不定会发现某种奇迹——找到贵重的矿产或珍异的化石。这样定会使他们加深钟爱家乡的感情,更加热爱自己的祖国。
  为此,我在写作的时候,尽量照顾到具有地质专业知识的青年同志们,他们可将本书作为课外补充读物之用;对具有中等文化程度、略具自然地理常识或稍微了解地质专业知识的读者,也能对本书的某些部分发生兴趣,并用之于实践。

                           作者

                       1987年8月29日于南京大学


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