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二十、蜂——毒刺生威


   
1.档案摘抄

  蜂,昆虫,种类很多。
  蜜蜂,昆虫纲,膜翅目,蜜蜂科。生产上饲养的主要是西方蜜蜂和东方蜜蜂两种。由蜂王、工蜂和雄蜂组成蜂群,营社会性生活。生产蜂蜜、蜂蜡、王浆、蜂毒、蜂胶等,还为农作物、果树授粉,提高作物产量。
  胡蜂,昆虫纲,膜翅目,胡蜂科。大型昆虫。体细,黄色及红黑色,具黑色及褐色斑点及条带。翅狭长,静止时纵折。有母蜂、雄蜂及工蜂等个体。群栖;夏季在屋檐下及树枝等处造椭圆形的巢,巢由密集的六角房构成。工蜂常采集花蜜或捕捉其他虫类,作为幼蜂的食料;有时对鲜果形成大害。
  细腰蜂,昆虫纲,膜翅目,泥蜂科。头部球形,触角肘状,复眼卵形,有单眼3个。腹部7节,腰细。
   
2.蜜蜂助英王

  早在11世纪,英王理查德一世在攻打耶路撒冷的古城让达克时,曾把一箱箱的蜜蜂抛到守城的士兵群中。无数的士兵被蜜蜂蜇伤,疼痛难忍,个个抱头乱窜,无法投枪放箭。英军乘机一拥而上,轻而易举地夺取了让达克。
   
3.林则徐巧布尿壶阵

  公元1839年(清朝道光十九年),湖广总督林则徐不顾穆彰阿等当权派的阻挠,上疏奏禀宣宗,提出彻底的禁烟主张。宣宗即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往广州查禁鸦片。林则徐一到广州就检阅三军。他觉得士炮太陈旧,就下令制造新炮。在新炮尚未造好之前,经常遭到英舰袭击。林则徐为筹谋良策苦苦思索,往往废寝忘食。
  这一天早晨,浓云笼罩着海面,英舰艇又来偷袭广州。当舰艇驶近虎门时,突然发现满海都是清军的红缨笠在游动。
  “发现清军水兵!”英国侵略军指挥官大喊着,对所有战舰发出命令:“枪炮手准备射击!”红缨笠渐渐接近敌舰。“目标红缨笠,预备,放!”指挥官喊声刚落,枪炮同时齐鸣,掀起条条水柱。一阵浓烟过后,海面上出现无数黄蜂,一齐向英舰飞过去,蜇得英军“哇哇”直叫。指挥官也被蜇得脸青脖子肿,掉转船头逃跑。
  海上哪来这么多黄蜂?原来是林则徐布下的尿壶阵,尿壶里装满黄蜂,封住壶口,罩上清军的红缨笠伪装成水军,等退潮时放出海面。英军误认是水勇,开枪击破尿壶,黄蜂就飞出来了。
  洋鬼子吃了亏,恼羞成怒。第二天,指挥官命士兵个个穿皮衣,套手套,罩面具。舰艇驶近虎门,指挥官发现海上又浮游着无数尿壶,不免哈哈大笑道:“东亚病夫,能有多少计谋?”即下令把尿壶捞起,用火把将黄蜂烧死。兵士们小心翼翼地把尿壶钩上船,用火烧了起来,说时迟,那时快,“轰!
  轰!轰!”舰上顿时响起一阵阵爆炸声。鬼子死的死、伤的伤,哭爹叫娘、抱头鼠窜。未被炸死的那些英军,慌忙驾起着火的舰艇溜之大吉。
   
4.蚂蜂严惩侵略军

  在越南的深山密林中,生活着一种毒性很强的蚂蜂,当地老百姓又叫它黄蜂。美帝国主义在侵越战争期间,常常派出部队到处烧杀抢掠,残酷地屠杀越南人民。手无寸铁的越南人民,为了反抗美国侵略者,把蚂蜂从深山密林中找出来喂养。当美军出来扫荡的时候,事先把这些蚂蜂埋伏在美军必经的道路旁。一旦美军接近蚂蜂,立即把蜂巢打开,成群结队的蚂蜂一涌而上,向美军发起猛烈地冲锋,一个个美国兵被蜇得鼻青脸肿,喊妈叫娘,狼狈窜逃,使美军闻蜂丧胆,恐慌万状。
  无独有偶,我国的老山一带也有一种毒性很烈的蚂蜂,名叫细腰蜂。被它蜇了以后抢救不及时,也会丧命。自1979年以来,越军的特工队经常偷袭我老山阵地,搞得我军阵地日夜不得安宁。我坚守老山前线某阵地的3名战士,巧妙地利用蚂蜂打击越军特工队,使其连吃苦头,一次又一次地败下阵地。
  一天傍晚,夜幕刚刚降临,5名越军特工队员偷偷地摸到我阵地上来,3个战士一合计,立即抱了四箱细腰蜂放在猫耳洞口。当敌特工队进到离猫耳洞只有十几米远时,战士们迅速将4箱蚂蜂全部打开,霎时,蚂蜂争先恐后地冲出蜂箱门,向侵略者飞去。3个战士趴在洞口,屏住呼吸,倾听着阵地上的动静。不一会儿,只听得越军特工队员“哇啦哇啦”地发出被蚂蜂蜇的惨叫声。就这样,我军没费一枪一弹,就把越军特工队打退。

  ------------------
  allan9扫描校对


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