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主页
第十章


  这天,李世民从奏章堆积如山的书案中蓦一抬头,看见窗外红霞拥着落日,景色绚丽夺目,不觉一阵心醉神迷,忽想:“我有多久没细赏这美景了?”
  自从“玄武门事变”以来,他短短两个月间便由秦王而太子、由太子而天子,一切都发生得那么快,连他自己也觉得要竭力飞奔才能追得上这变化。军国大政忽然全都压到身上来,这做一国之君的甘苦他才开始体味过来。首先就是感到时间不够用。每天都似有千头万绪的各种大事、小事、杂事、琐事……蜂涌而至,只从那案上堆得山一样高的奏章便已可见一斑。他忽然好象被各种文牍如潮水般淹没,似乎每天仅仅是伏在这案上埋头苦干已是不胜劳累!有时他忍不住阴郁的想到:“我曾跟突利说,宁可战死沙场,也不愿安安乐乐的老死病榻。如今看来,战死沙场那是不必的了,安安乐乐老死病榻却也未必!只怕是要不堪案牍之劳形,象书虫一样累死在这些纸堆之中呢!”
  他又抬头望那夕阳,只见它射出桔红的柔和的光芒,映照在眼里,说不出的美艳。他想到“桔红”二字,猛地联想到吉儿。那天玄武门的事一了结,他已马上派人出北门追回吉儿的小轿。那时诸事繁杂,他正应接不暇,传下令后便再没空过问吉儿的事,至今已有两个多月没见她一面,也没听说她的消息。那奶娘抱着李恪回来后,当然不敢将自己假扮吉儿之事说出来,因此李世民半点也不知道那天吉儿竟没出城,反倒就在玄武门之内。此时一想起她来,思念之情再也遏止不住,似乎连那红艳艳的太阳也幻化成吉儿的笑脸。
  他双手轻轻推开眼前的奏章,叫道:“无忌!”
  长孙无忌正和房玄龄、杜如晦、魏征、王圭等在阶下另设书案,处理李世民审批下来的奏章,闻言忙起立道:“臣在!”
  李世民道:“今天就到此为止吧。晚饭我回西宫那边吃,你也过来一起吃吧。”
  西宫也者,就是原来的秦王府。东宫在皇宫之东__所以才叫“东宫”嘛!__,秦王府在皇宫之西,现下李世民既已由秦王高升天子,那秦王府之名便不能再叫了,大家都改口唤它作西宫。李世民名义上虽搬入东宫,但因皇宫仍由李渊居住,东宫便作了办理朝政的视事之所;家室女眷却仍是住在原来的秦王府,即现在的西宫之中。李世民自登极以来,政务繁重,几乎是日以继夜都待在东宫之内处置办理政事,两个月来还不曾回西宫那边一次,吃饭睡觉都在这边草草而就。这时他恨不能马上回去见吉儿,便得先说一声,好让那边备饭。
  李世民看看诸人,见个个都是眼布血丝、疲惫不堪,不禁一笑,温言道:“大家也好久没回家去了,今晚都回去乐一乐吧。不必在这里侍候了。”
  众人听了,都是喜形于色。这两个月来,他们跟着李世民不分白天黑夜的熬,连吃饭睡觉都只能在这里,也是不能回家,人人都已累得半死,心里叫苦不迭。但李世民这做皇帝的都勤勉无怨,他们做臣子的岂敢说半个累字?这时听说终于可以回家一亲妻儿,自然都乐不可支。
  李世民对长孙无忌说:“你先走一步,不用等我了。”他这时才刚做皇帝,格外的谦逊谨慎,与臣下之间仍是你我相唤,并不称“朕”。
  长孙无忌可就不敢如他这般随便了,恭谨的道:“臣遵命!”躬身退到殿外,这才转身而去。

  李世民一入西宫,便直往吉儿的寝殿而来。他吩咐宫女不必传报,只想给她一个惊喜。他悄悄的只身进入殿中,便见内室门边伸出一个小小的脑袋,一见他便又笑又叫的跑出来:“父皇!父皇!”正是李恪。
  李世民弯腰一把抱起他,亲亲他的小脸蛋,道:“好恪儿,你娘亲呢?”
  李恪伸着小手往窗外指:“娘亲在那儿!娘亲在那儿!”
  李世民转头一看,窗外映入眼帘的是吉儿平日常爱登高远眺的彩楼,便把李恪放回地上,道:“你乖乖的在这里玩,父皇去找你娘亲。”
  李恪叫道:“恪儿也要去!”
  李世民摸摸他的小脑袋,笑道:“父皇要悄悄的上去,吓你娘亲一大跳,好不好?”
  李恪大喜,拍手道:“好啊!好啊!”
  李世民撇下儿子,踮着脚尖,悄没声息的拾级而上,到得最高的一层台阶,放眼一望,不由得双目一张,长长吸了一口气。
  眼前所见,洵为绝世无伦的美景!只见吉儿背向着他,正倚在白玉栏边,上身微向前倾,翘首仰望长空。她一身亦汉亦胡的妆扮,头上戴着一顶突厥女子的小圆帽,鬓边斜斜插着一支雕作凤凰吐珠的步摇,身穿淡紫色的摺裙,紫罗兰色的丝绦束紧腰间和双腕。这一身胡女的紧身打扮,比之宽袍大袖的汉装更显出她蜂腰纤纤、皓腕如玉。
  李世民虽只看到她的背景,已是怦然心动。淡淡的夕照勾勒出她婀娜的剪影,一轮红日给她遮去一角,映得她仿佛全身都反射出熠熠的金辉。一恍惚间,他只觉她圣洁如从天庭飘落人间的仙子,双膝一软,忍不住便想跪下来向她顶礼膜拜。
  吉儿听到背后一阵粗重的呼吸声,霍然转身,带得她头上的步摇曳摆不止,腰间的彩带也轻飘飘的飞起来又悠悠落下。
  李世民胸中本是充溢着恋慕喜乐,一颗心如在云端,但一看到她的面色,霎时如灌了铅似的直往下沉。但见她抿紧双唇,面上冷若寒霜,一双眼澄明清澈中透着愤恨。他暗感大事不好,却不晓得是什么缘故,踏上半步,轻轻叫一声:“吉儿!”
  吉儿一见到他,眼前马上闪过这些日子来不住在她脑间闪过的那一幕。
  那是她一辈子也不能淡忘的一幕!
  那天,就是那一天!她记得那么清楚,是六月四日那一天!当她在心中念叨出“天亮了!”那一句时,她怎么能知道那一天与她经历过的无数次天亮会有什么不同,但就在那一天,过往的一切,全被粉碎;今后的所有,只剩残缺!
  当她听到殿外马蹄声响起的时候,她隐隐感到会有事情发生,但她永远也不会猜到会是这样的事情发生!殿中所有人都站了起来,向窗外凝望。李世民的身影在窗前一掠而过,虽只是一瞥眼间,她已看到他面上那破釜沉舟、似是一去不返的悲壮之色。她心中忽起了一种异样的思绪,仿佛此事不仅是他的生死存亡,还与她生死攸关__不,是比生死更攸关的大事!
  她一手推开身前挡着的侍女,不顾身后一片惊呼:“不要出去!外面很危险!”涌身已奔出殿门。
  殿外一片清明,虽有几十匹马奔驰往来,仍是空荡荡的象是什么都没有。她抬起头四处张望。
  她看见了!她看见了!
  她亲眼看着李世民举起弓箭瞄准前方!
  她亲眼看着那箭直插入李建成的后心!
  她亲眼看着李建成在惨叫声中栽下马来,死不瞑目!
  她都看见了!她都看见了!
  但她却什么都听不见,只听到一个遥远、熟悉的女子声音在急促的说:
  “……我看见他……李世民,骑在马上,手中执着弓,两边嘴角向下拉,在微微冷笑。天啊!我从来没见过他的样子这么可怕,也从没见过其他人面上会出现这样恐怖的神情。……”
  她全身发颤,急忙向左右前后搜看,但身边并没有其他女子。然后她忽然想起来了,这是荷香的声音!这是荷香在很久很久之前,亲眼目睹李渊、李世民父子发动太原兵变诬杀太原副留守王威之后,狂奔回家,扑入自己怀中说的那番话!
  刹那之间,往事如在目前,荷香那惊惶得变了色的面孔仿佛就在眼前,自己还能感到她紧紧地攥着自己的手臂时那肌肉的压迫和紧张。荷香很怕,她怕得要死!吉儿只知道这一点,却从未真正体会到她所见到的东西是什么,为什么这样可怕!但是现在,她知道了!她也亲眼目睹荷香曾见到的一切了!
  她茫茫然地走在空空落落的旷地上,初升的朝阳从后面射来,在她身前拉出一条又长又瘦的黑影。她转过身去,仰头迎着太阳,被渐渐变得炽热耀目的阳光照得眯起了眼,眼前一阵又红又黑。虽是六月的骄阳满目的泻下,她却感到自己的前方只有黑暗、黑暗、黑暗!
  在她身边,正进行着一场生死搏杀,人喧马嘶,震耳欲聋,她却全没知觉,梦游似的走回临湖殿中。
  一进殿内,殿外的厮杀在这里化作触目惊心的一个字__血!
  到处是血!血在流,血在淌!厅堂上、回廊里、花树下……全是满身鲜血的人,血后是苦痛不堪的神色!呻吟、哀嚎、求恳(“水啊!水啊!给我水!”)……血腥味每刻钟都似在膨胀、膨胀!象要将这小小的殿堂撑破!
  她想逃!她要逃离这只有血的世间。但她能逃到哪里去?外面也是杀戮,也是血!血!血!

  “吉儿!吉儿!你怎么了?”李世民的声音象隔着几重山那么远传来。她悚然一惊,猛的发现不知怎的,自己正在他的怀抱之中。他那双手!他那双手!他射出那夺去李建成性命的一箭的那双手正捧着自己的脸!她忍不住发狂似的尖叫一声,用力从他双臂之间挣脱出来,踉踉跄跄的倒退几步,气喘吁吁的叫:“不要碰我!不要碰我!”
  李世民急道:“你这是怎么了?你……你到底怎么了?”
  吉儿定一定神,从牙缝中迸出一句:“刽子手!”
  李世民脸色一寒,眉间象是聚拢了一团乌云,沉声道:“你说什么?”
  吉儿倔强的将脸一扬,声音提高了几分:“我说什么难道你真不懂吗?哼哼,不知你以前是怎么看待我父皇的?一只弑父杀兄的衣冠禽兽!是不是?那你呢?你又算什么?又一只弑兄杀弟的衣冠禽兽?”
  李世民勃然色变,抢上一步,举起右手便要往她脸上掴下去!
  吉儿不闪不避,反走前一步,仰起脸来,目光炯炯的与他对视:“怎么?想打我吗?那就打啊!”一边说,一股酸楚的滋味直涌上来,“连我父皇都从来没打我一下的!不过,你倒确是比他还要狠的!”
  李世民的手凝在半空,久久没有落下。两人的目光针锋相对地怒视着,一时之间谁都不动,谁都不说话。
  良久良久,李世民眼中的气恼渐渐的化作悲凉,忽地将高举的手往空处一摔,“嗖”的转身,飞快的冲下楼去,再也没有回头。
  他冲出吉儿的寝殿,直奔到长孙无垢处。
  长孙无垢见他一阵风似的忽然来到,吃了一惊,隐隐觉得有些不对头,站起来迎上去问道:“怎么……”话未说完,忽见李世民双手掩面,跪倒在地,泣道:“无垢,我自觉象个罪人!”
  长孙无垢这一惊只吓得魂飞天外,急忙扶住他双肩,要拉他起来,却感到他全身颤抖不已,带得她也稳不住身子,忙一手抓住身边的桌子,一手挽住他的手臂,道:“你怎么这么说?到底发生什么事了?”
  却见他只是蜷伏在地上掩面而泣,却什么都不说。
  长孙无垢拉不了他起来,只得自己也蹲跪在他面前,搂住他道:“到底是什么事情?说出来吧!”
  李世民啜泣良久,才道:“是不是……人人都在背后说我……说我是……是弑兄杀弟……的凶手,就象杨广一样?”
  长孙无垢暗暗心惊,道:“当然不是!当然不是!这是谁在背后胡言乱语?”她想着不会有人敢在李世民面前说这种话的,定是他不巧听到了什么人暗地里议论这事。
  李世民又不吭声了,将头抵在她胸前,一如以前那样,急促粗重的气息渐渐平复为曼长安稳。
  长孙无垢见他平静下来,轻轻的道:“不要胡思乱想了。你可要记着自己已是一国之君,有多少关系重大的事等着你去操心?这些小人的闲言碎语,又何必放在心上、耿耿于怀呢?”
  “一国之君!”李世民喃喃的重复了一句,苦涩的道,“不过是陷入公文堆中的一条书蠹罢了!”
  长孙无垢心头一凛,忙道:“何至于此呢?如果只是办办公文,那是谁都可以做的事,一国之君岂仅如此?”
  李世民垂着头,半晌才道:“我不知道,或许……我太不会做皇帝了!”
  长孙无垢心中砰砰乱跳,安慰道:“哪有人一生下来就会当皇帝的?你才刚开始呢。只是不大习惯罢了。”
  李世民无精打采的道:“也许是吧!”扶着长孙无垢站了起来。
  长孙无垢低头想了一会儿,道:“我一个妇道人家,按理是不应过问朝政的。不过这事并没牵涉旁人,或者我能说上一两句吧?”
  李世民忙道:“你自小博览群书、知古通今,正该多多指教我!”
  长孙无垢忙作一福,道:“不敢!我以前听哥哥说起,隋文帝杨坚在位时,对于治国理政十分勤恳,召见大臣商议政事,往往时逾中午也不能结束,累得当值的侍卫都不能换班,以致要站着吃饭。”
  李世民“嗯”了一声,道:“杨坚之为人,虽是偏狭多疑,却也算得上是勤勉爱民,若非他错立了杨广,大隋江山原不至于二代而亡。”
  长孙无垢微微摇头,道:“杨广暴戾,自是隋亡的罪魁祸首,但祸乱根子其实在杨坚之时已然埋下。”
  李世民双眉一轩,道:“你这话,我记得魏征好象也说过。”
  “当真?他怎么说来着?”
  李世民凝神回思,道:“他说,大隋衰怠的根源由来已久,起自杨坚而成于杨广,亡乱的征兆在开皇末年已经出现。但如你所说,杨坚如此勤于政务,何以还是保不住国家衰亡呢?”
  长孙无垢神态恬然的道:“人之常情,好逸恶劳。便是意志坚定者,要象杨坚那样勤勉到超出常人可以长期忍受的限度,即使能坚持一日两日、一月两月、乃至一年两年,却终究难以持之以恒。为君者不是不应该勤,但不应是勤于案牍文书之事。天下如此之大,在上者日理何止万机?便如何鞠躬尽瘁,终是人力有限。是以为君之首要,乃选拔天下贤才,分任各职,为己代劳。为君者应是勤于明辩是非曲直、赏功罚过,以驱策手下全力以赴,办好任内之事。那杨坚开始时还坚持得住,后来就难免疏懒了,又没有贤才替他谋划,国事遂靡烂不可收拾。”
  这一番话只听得李世民茅塞顿开。他为人好胜自负,只道样样亲力亲为才能将事情办好,既显自己的本事,又彰勤勉之风气。因此自接掌朝政以来,一心扑在国政之上,事无巨细都要过问,才短短两个月已觉得不堪重压,大有焦头烂额之感,以致生出“难道我不是当皇帝的料?”这种自嫌自弃之心。这时给长孙无垢一提点,才惊觉自己之非,不由得感激之上更添敬爱,拉着她的手道:“多亏了有你这贤内助,否则我就跟杨坚一样自以为已竭尽心力,谁知于国家大事,反倒有害无益。”
  正说着,忽听外面传报长孙无忌求见。
  李世民奇道:“他不是先我回来这儿的吗?怎么现在才到?”转身向长孙无垢解释:“我刚才叫了他过来跟我们一起吃饭,好让你兄妹俩聚上一聚。”说着起身走到室外,只见长孙无忌垂手站在门边,面上颇有惊惶之色,忙问:“是不是发生什么事了?”
  长孙无忌道:“刚才微臣过来的路上遇见尉迟将军,他说接到急报,突厥颉利可汗率精骑十余万绕过了我军在泾州的防线,现已抵临渭水,就在长安城外扎下营来!”说到最后,不由得身子微颤。
  原来当日突厥率军南下河套攻击唐军之事,早已传到长安,李渊本是派了李元吉出征迎战的。后来发生了“玄武门之变”,长安城内人人忙昏了头,竟是全然将突厥入侵之事抛诸脑后了。唐军在前线本由燕郡王罗艺率兵抵敌,但后来他闻说李建成被杀便乘乱叛变,虽后来兵败身亡,他的部属中不肯投降的却全都投奔突厥去了。突厥有了这批人作向导,唐军又正内乱而无人指挥,竟给颉利人不知鬼不觉地绕过防线,突然近在长安城下出现。长安守军直到远远望见突厥旗帜在渭水对岸招展,才知道兵临城下,急报尉迟恭。尉迟恭赶去东宫报信,正逢李世民回来西宫,只遇上了长孙无忌。
  李世民闻讯微微一惊,但心中霎时重燃往昔战斗的激情,不忧反喜,竟暗暗为又可跃马横戈于战阵之上,暂时摆脱文书奏章的湮埋而大乐。他一把执住长孙无忌的手臂,道:“走,到城楼上去看看!”直奔门外。早有侍卫牵过两匹马,二人飞身上马,往北门而去。
  不一忽儿到了北门,二人登上城楼。城头上已是人影幢幢,一见李世民,纷纷上前叩见。原来唐军众将如尉迟恭、秦琼、程咬金等接到消息,都是李世民一般心思,全不约而同的来到城楼察看。
  李世民走近墙边,俯身鸟瞰。这时夕阳已经西沉,星月尚未升上中天,天色昏暗。地上却是烛火通明,映得大半边天都红了。城下渭水对岸竖起一个个帐幕,连营相接,绵延伸展,直至天地相交一线仍不见尽头。营里营外到处是手执火把的突厥兵将。一支火把远远看去是一个火点,这时一眼望去也不知有几千几万个火点,汇成一片火海,织成一张光网,将渭水对岸全罩住了。
  突厥这等声势,众将倒也并非没有见过。但以往都是在泾州乃至边疆之地遭逢这样的大军,哪象这次如此近在咫尺,就在这繁华似锦的京师之外?此前若败了,还有退守下一个城池的后路;今次若输了,那就是都城沦陷、举国倾亡的大祸!言念及此,众将无不胆战心惊,暗暗叫苦。好不容易才除去李建成、李元吉,为李世民夺得这天下,若一个不小心竟让突厥破了长安,那就别说到手的天下丢了,还要负上只顾内讧、不御外敌,以致神州沦丧异族之手的千古骂名!
  正在这时,忽见突厥营中一匹马疾驰而来,马上乘者一手举着松明火把,另一手持着符节,趟过渭水,抵至城下,仰首高喊:“我乃突厥颉利可汗使者执失思力,奉可汗之命入城跟大唐新皇说几句话!”
  李世民面上怒气一闪,转头对身边的侍卫道:“开了城门让他进来!”又向众将道:“都到东宫去!我要升殿会一会这傲慢无礼的蛮子!”各人领命,纷纷下城。
  不一忽儿,东宫也已点起灯火无数,两排武士列开阵势,迎入那执失思力。
  执失思力双目朝天,大摇大摆走到殿中,也不下跪,只将帽子摘下横放胸前,微微躬了躬身,大大咧咧的便道:“颉利可汗率军百万,今夜已抵达渭水北岸。可汗命我来跟新皇帝说,明天秋高气爽,正是猎鹿的好日子。听说新皇帝也很喜爱围猎,不如就一尽地主之谊,陪可汗游玩一天如何?”
  众人听他说得放肆,都恨得直咬牙,但他这么说,摆明了是来下战书。突厥兵马之众虽没他夸张的有百万之多,但至少有十万!长安之内所有兵马合起来也不过万余,其他军队还在外围,一日一夜之间只怕赶不及前来,敌我之势如此悬殊,哪里能跟他一拼?殿中都是人同此心,众将均面上失色。
  李世民拍案而起,指着执失思力的鼻子就骂:“朕跟你家可汗和解多次,馈赠的金银前后相加,已是数不胜数!如今竟又撕毁前盟,率军犯境,还敢如此不知廉耻、口吐狂言!你虽是蛮夷,也算是个人,却没半点心肝,忘恩负义、夸口强大!你别以为自己是颉利的使节就可以对朕无礼!今日朕就先砍了你的脑袋,明天再取颉利的狗命!”说着便喝:“来人!将这不知好歹的蛮子押出去,斩!”
  此言一出,执失思力固是大骇,双膝一屈便跪了下来求饶;众大臣战将也是大吃一惊,想:“一杀了执失思力,那就再无转圜的余地,非跟突厥开战不可!我军势弱,必是九败一胜!”
  杜如晦忙开口道:“皇上息怒!所谓‘两国交兵,不斩来使。’这执失思力傲慢无礼,罪该万死。但请皇上看在他是突厥使者的份上,将他送回去,以示我国乃泱泱大度的礼仪之邦!”
  李世民怒色稍霁,道:“朕若将他送回去,颉利便会以为我们真的怕了他突厥大军,只会助长他的气焰,令他更加放肆!”说着转向执失思力,“死罪可免,活罪难饶!要放你回去,除非颉利来向朕求情。来人!押他到门下省监禁起来。”众武士齐声答应,拉起瘫软在地的执失思力,押了出去。
  待执失思力出去,李世民问:“我军若与突厥开战,胜算有多少?”
  大多数人心中都在嘀咕,想:“恐怕一成都欠奉!还不如问一问败数有多少呢!”但听李世民的语气,倒似有十足把握似的,自然都不敢说出这等扫他兴的话来。一时之间殿内一片寂静。
  李世民游目四顾,眼光落到一人身上,道:“李靖兄,你以为呢?”
  众人一听,都是暗暗吃惊,想:“想不到皇上对李靖如此恩宠,竟尊称他为兄长!”
  原来“玄武门之变”一完,李世民就大封朝臣,秦王府中的旧部都是元谋首勋,自然是人人得以超升,那是不在话下的了。此外,李渊朝中旧臣也多能得保原位,连裴寂之流也暂时给他容忍了下来。至于以前事奉李建成的魏征、王圭等人,亦不计前嫌的授以重职。但最引人注目的却是李靖被一下子提拔上兵部尚书的高位,成了执掌天下兵马的大元帅!
  众人虽知当年李渊破长安后曾欲斩杀李靖,是李世民给他求情留下性命,可见李世民对他颇有好感。但李渊对他猜忌不减,很长时间内一直投闲置散。后来李渊的憎嫌稍退,也让他去领兵打仗,但始终只能在赵郡王李孝恭的麾下作副手,虽然在平定江南数役中屡立大功,还是没有直接掌握兵符、独当一面的大权。虽说唐军之中,除李世民外,军功最盛者便是李孝恭,但其威名、势力都望尘莫及于李世民,李靖追随他军中,前途之黯淡,比李世民手下的一个副将都不如!大家都以为李靖年事渐高,还是处在灵州都督这么一个说高不高、说低不低的位置上,只怕是前程到此为止,再无高升的指望了。李世民忽然发动兵变,夺了太子之位,但李靖跟秦王府向来无甚来往,跟李世民只能勉强说是同为一殿之臣,交情极淡,所以任命一下达,朝中各人无不大感出乎意料之外。这时听见李世民竟还开口称兄,放着以前秦王府这么多的旧部不理,先挑他来问,此等恩宠实是无以复加!
  李靖也是心头一凛。
  其实,他可说是长安城中少数几个不是秦王府中人却预先知道李世民要发动“玄武门之变”之事的人!那天李世民派人到他府上,向他坦陈”玄武门之变”的计划,声称要请教他的意见。他震惊之中马上想到,自己已知道了李世民的机密谋划,若不参与其事便会被杀人灭口!但他听这计划,简直是九死一生的拼命之举,自己若贸然相助,徒然惹祸上身。左右为难之下,只好默不作答以为回应。待李世民夺权成功,他便心中自危,不知李世民将会如何报复他危难之中不肯施予援手之为。岂料李世民好象不记得曾发生过这么一回事,不但对自己大加封赏,连自己的弟弟李客师也破格提升为左卫军大将军。他对此心怀戒惧,不敢显出半分得意洋洋之色。在李渊的多年压制之下,他往日的锐气锋芒早被消磨殆尽,今日之李靖已成深沉不露、谨小慎微之人了!
  刚才李世民一开始发话时,秦王府的旧部尚且不吭声,他自然更不会去当这出头椽子,开口说话了。谁知他不出声,李世民反主动的挑上他来了。刹那之间,他分明感到无数双目光射到自己身上,其中不乏嫉妒忿恨之色!他心中越发惊惧,忙走出班列,跪下叩头道:“微臣愚昧,不能回答!”
  李世民道:“李兄不必过谦!你随孝恭扫平江南,智计百出之名早已名动军中!你心里怎么想,就怎么说好了。”
  李靖无奈,只得道:“依微臣之见,我军势弱,敌军势强,本来难以与之争锋。但突厥兵马虽众,军纪却不严明,且君臣上下目光短浅,所求不大,只是一味贪财,不比我军同仇敌忾,为保长安,不惜与城共存亡!若我军能设计一举而杀其酋首,突厥群龙无首,必然军心大乱,纵然真有百万雄师,亦必霎时化作鸟兽散!”
  李世民微笑点头,道:“李兄言之有理!”顿一顿,却又道:“但那颉利贵为大汗,保护必严,如何能一举将之擒杀?”
  李靖早胸有成竹,道:“皇上不妨假意与他们求和,摆下筵席请颉利来。突厥人好酒贪杯,我们就在席上将他灌醉,乘机袭击他们的军队。再派重兵在北返的必经之道豳州埋伏,布下口袋阵地等败逃的突厥大军自投罗网。伏兵在前迎头痛击,其他大军在后衔尾追杀,他们腹背受敌,非败不可!”
  他这一番话只听得众人喜动颜色,均想:“此计确是大妙!一旦成功,便可全歼突厥大军!”都望着李世民,只等他下旨照办。
  谁知李世民只是微微一笑,道:“李兄不愧为一代将才!”却并不说这计策好不好,他是否采纳。又道:“明天我亲自出战颉利,各位今晚回去早早歇息,明日随我出城吧。”
  众人一听,都是一呆,想:“你要亲自出战?那就不采纳李靖的假意求和的意见了?”却见李世民已拂袖转入内堂,只得议论纷纷的各自散去。
  长孙无忌与房、杜二人聚在一处一合计,都不明白李世民何以放着李靖这条妙计却不采用。
  杜如晦道:“长安存亡就在明天,我们不可不劝服皇上采用李靖的法子。”
  房玄龄道:“但皇上看来并不赞同李靖之策,我们能劝得动他么?”
  杜如晦道:“此事非同小可,哪怕要触怒龙颜,我们也得据理力争!我们三人一起去劝,皇上怎么也会听上一句两句的。”
  于是三人又入后堂,求见李世民。
  李世民传见三人,道:“三位怎么还不回去歇息?”
  杜如晦首先道:“刚才李靖之计,皇上以为怎么样呢?”
  李世民道:“是良策!”
  房玄龄喜道:“原来皇上也这么想!何以皇上却不采纳呢?”
  李世民以指节轻敲书案,道:“你们说,如果采用他的计策,能不能一举就灭了突厥国?”
  三人大吃一惊,长孙无忌道:“这……这个当然不可能!”
  “为什么呢?”李世民追问一句,“突厥今次抽空全国兵力南下,若能一举全歼,再派军队北上直捣他们大漠中的王庭,不就能一战而平突厥吗?”
  房玄龄道:“但如今在长安城外的只是颉利可汗的部队,突利可汗率领的兵马还在边陲。李靖此计顶多可以全歼颉利的军队,我们一旦将颉利全军覆灭,突利一吓之下就能马上逃回大漠中去,我军决计来不及赶上去将他们也歼灭掉。”
  “不过,”杜如晦接口道,“突厥大军的主力都在颉利手中,我军一旦歼灭了颉利,突利手下兵微将寡,从此无力再侵扰我国。突厥虽不至于亡国,我国的外患却由此解除!”
  李世民道:“所以,我不用李靖之法!用他的法子,固然可以打胜这场仗,但于日后覆灭突厥全国,却是弊大于利!突厥受了我们这次致命的打击之后,对我们一定产生更大的仇怨和恐惧。他们同仇敌忾,颉利又死了,突利就能团结突厥上下,与我们作殊死抗争。突利之为人,虽不及颉利骁勇善战,但他若没了颉利的排挤制肘,能专心致志地革害除弊、振兴国力,我们就再难借突厥内部不和、四分五裂来取巧胜它,更不必说能覆灭全国了!”
  三人这才恍然大悟,想:“原来你心里盘算的是这么一条长远之计,不但要摆脱目前的困境,还要为日后吞并突厥打下埋伏!”
  李世民又道:“若用李靖之法,要在如今一鼓作气灭突厥,也不是全无可能。我们一败颉利后,乘战胜之余威直杀入突厥,或许真能一战而平定漠北。但我现在刚刚登极,在位的日子还短,李瑗、罗艺的变乱才稍稍平复,若此时与突厥大动干戈,我们自身的损伤也一定不少。胜败之数,难以逆料。倒不如克制忍耐一下,用金银玉帛满足他们的欲望。他们得其所哉,还自以为得计,心中得意骄傲,就不会对我国生出防备之心。我们就利用这缓冲的几年,积极备战,伺机出动,务求不发则已,一发必中!”说到这里,不觉向着杜如晦一笑。
  杜如晦忙叩一头,道:“皇上英明,非臣下所及!”
  房玄龄道:“这么说,皇上还是要与突厥讲和的,何以明天又要亲自出战颉利呢?”
  李世民道:“我这是以战求和!突厥今次如此狂妄,直逼京畿,为的是以为我国内有动乱,以为我新登帝位,不敢与他们硬拼。我若一开口就求和,那岂不是示人以弱?颉利定会更加张狂,局势便不可收拾了。但若我摆出一副不惜与他一战之势,他反而会脚软,不敢真的跟我动手,自然只好又主动来与我们议和。今次他们在大占上风的情势下还是要主动求和,从此就气焰大减,再也不敢轻率犯境。制服突厥,就在明天!”
  三人闻言都是深以为然。长孙无忌乘机奉盛道:“我们乍一听到李靖的话,只觉妙不可言,只道再没比他这计策更好的法子了。如今听了皇上这一席话,才知说到深谋远虑、高瞻远瞩,李靖还是不能与皇上相比啊!”
  李世民暗暗一笑,并不搭话,心中却想:“以李靖之才,其实应该早就想到我这一策。只是他为人谦慎,韬光养晦,不敢在大庭广众之中炫耀自己之能,只献了一条中策!嗯,此人不仅领兵打仗有一手,连为官做人也很了不起啊!无怪乎父皇屡屡压制他,他还是一步一步的爬了上来。”
  原来李世民自一除了李建成、李元吉,满心里想着的便是如何摆脱臣服突厥的耻辱,更进而一口吞了突厥。当初太原起兵,向突厥称臣是他出的主意,这种事情写入史书,流传后世,可就大大有损他的声名了!但若他能亲手灭了突厥,那么当日称臣之耻,也不过是韩信胯下之辱,不但不是坏事,反更显出他忍辱负重、卧薪尝胆的气概!更何况那天他在李渊面前夸下海口,说十年之内一定会覆亡突厥,若竟说得出却办不到,岂不真的应了李建成那句冷嘲热讽,成了第二个樊哙?
  好名之心和仇恨之念都驱使他巴不得能尽快吞灭突厥。但他也深知欲速不达之理,突厥大军毕竟骁勇冠绝天下,唐军如今虽已强盛足可横行中原,与突厥的骑兵相比却仍是差了一筹。要灭突厥不可不精心策划、长期准备。而他已身为大唐天子,以后是不宜再亲身领兵的了。否则一动就是御驾亲征,等于抬举了对方的身价,有杀鸡用牛刀之嫌。但唐军之中猛将虽是不少,能统军独当一面的元帅之才却欠奉,这可犯愁了。就在这时,他想到了李靖!当年隋杨重臣杨素军功赫赫,是统一大隋的头等功臣。但他第一次见到少年时的李靖,便已惊为绝世奇才,说今后能在战功之上胜过他的只有李靖一人,其帅才可上比孙子、吴起!
  “也许正因如此,”李世民在心中筹思,“父皇才会如此忌恨排斥他吧!”但李渊怕李靖,是因为他自觉兵谋将略不及李靖,恐怕自己制服不住他;李世民却自负行军打仗之能不作第二人想,便是李靖也不在话下!再说唐军之中全是他的亲信旧部,他也不怕李靖掌了兵权之后能瞒着他有何不臣之举。所以他一得势后就马上大力提拔李靖,这样既可使他对自己铭感恩德,不动异念;日后灭平突厥的统帅一职,他也是不二人选了!
  至于“玄武门之变”前他故意事先将自己的策划向李靖透露,那是因为李靖手中也握有一些兵马,数量虽然不算多,但象他这样处于劣势的境况之下,能多一个朋友、少一个敌人,总是聊胜于无。他也没指望李靖会帮自己__毕竟他与李靖交情不深,自己的处境又是如此险恶__他只是使一招“君子可欺之以方”,算准了李靖是一介君子,知道了自己的密谋之后即使不肯相助,也不会向李建成他们揭发自己,更不会反过来帮助李建成,这就等于是削去一分可能会站到李建成一边的势力。李建成处于优势之中,或许不在乎少了李靖这么一点点兵力,他李世民可就不能不将这一点点兵力也放在心上了。如今大局已定,又正是用人之际,象魏征这样的深仇大恨都可以免去,李靖那样的小小冒犯,他自然是无意萦怀于胸。只要李靖能为他覆灭突厥,他能得到的好处岂不更多?

  次日,李世民先召李靖、尉迟恭、秦琼、程咬金等大将前来,秘密嘱咐了一番,然后大开城门,只领着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魏征、王圭、侯君集六人,驱马直到渭河边。
  颉利闻讯,也亲率大军在渭河北岸列阵,命数百精骑同时张弓搭箭,对准了对面李世民等七骑。
  李世民身后的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魏征、王圭五人都是文官,见敌人就在对岸,日光之下狰狞凶残的面目清晰可辨,箭头上的铁镞在太阳映射下反闪出耀眼光芒,不由得吓得全身僵直,胸中突突乱跳。连侯君集这久经战阵的武将也忍不住手心一阵热一阵冷,想:“李世民如今都当了皇帝了,怎么还是当年做秦王时的那副脾性?如此轻身犯险,也太不智了!倘若颉利来个乱箭齐发,岂不是万箭穿心、死无葬身之地?这可是不惜性命,动摇军心之大忌啊!”
  那边颉利见到对岸只有七人,其中一个还是李世民,又惊又喜,下令道:“放箭!将他们杀个一干二净!”却听身后一人急叫:“父汗,万万不可!”
  颉利转头一看,原来是跟在他身后的女儿阿史那燕!
  那天燕儿奔出东宫,心中伤痛,无可言宣,只觉中原之大,无处不是伤心之地!于是决心回突厥去,驰马直赴漠北。颉利忽见她回来,真如喜从天降,高兴都来不及,忙向她问长问短。燕儿也不说与李世民、李建成纠缠之事,只说久不回家,很挂念父亲。颉利自来疼爱这个宝贝女儿,便天天要她留在自己身边。
  这天,颉利忽对燕儿说要发兵南攻大唐,叫她跟着一起去。
  燕儿只盼今生今世都不踏足中原,自然是不肯了,一口便回绝了他。
  颉利急道:“阿燕,你能征惯战,父汗若没了你帮忙,可怎么行呢?”
  燕儿无精打采的道:“那就别去南伐吧!我们跟大唐订立和约都有多少次了?父汗又何必屡屡毁约,枉作小人呢?”
  颉利长叹一声,道:“阿燕,你很久没回来,对这里的事已不了解啦!如今突厥实在是今非昔比。近年来大漠天气反常,去年冬天下的雪特别大,积在地上厚达数尺,冻死了许多羊马家畜,很多人都饥寒交迫而死。谁知今年春夏又大旱,好久不下一滴雨,牧草都长不出来,挨过冬天的羊马也挨不过没草吃的饥荒,又死了一大批!唉,我们突厥人不比那些汉人耕田种地有粮食吃,只能靠养了羊马卖给汉人以换取吃用。现在羊马死去大半,我们还能拿什么去买吃的用的呢?再这么下去,这个冬天可怎么挨得过去?唯今之计,只有南攻唐军,逼他们向我们纳贡,送来金银玉帛,我们才有钱买过冬之物啊!”
  燕儿听了不觉黯然,过了半晌才道:“既是如此,父汗您自己去吧!我是决不愿再入中原的了。”
  颉利道:“阿燕,父汗也不是真的要你为我出什么力。只是你离家十年,我这么久没见你,实在恨不能天天都可看到你。你不跟我一起去,我又怎能见着你呢?唉,父汗老了,也不知还有多少年能看着你,你就让我多看你几眼吧!”
  燕儿听他说得凄然,不禁心中一酸。此情此景之下还怎能推却?只好勉强的答应了,跟着他来到这长安城下。
  且说颉利听她制止自己,霎时疑云大起。他隐约从突利处听说过燕儿与李世民的事,但突利自己也是糊里糊涂的,他就更不愿去求问突利,是以只大约的知道自己这个女儿似乎对李世民颇为倾心,至于后来二人反目,又有李建成插了进来等事却一概不知。这时听她这么说,便脸色一沉,道:“阿燕!两国交兵,你怎可袒护敌人?”
  燕儿听父亲竟如此测度自己的用心,只羞得面红过耳,气道:“父汗这是什么意思?我是这样的人吗?我对这李世民早已恩断义绝,您竟这样来羞辱女儿!”
  颉利一见,马上软了,忙陪笑道:“你别恼嘛!是父汗胡说八道错了,你千万别放在心上!”
  燕儿用手背拭去眼中的泪水,道:“我这么说,只是为了父汗好!父汗也应该知道这李世民用兵有多狡猾的。他这么轻身犯险,背后必定另有奸谋。父汗若经举妄动,只怕就会着了他的道儿。”
  颉利恍然道:“不错,不错!还是阿燕心思慎密,父汗差点鲁莽行事,铸成大错了。”
  正说着,只见对岸李世民已单骑驰近水边,纵声高呼:“颉利可汗!你一而再、再而三墨迹未干而盟誓又毁,到底意欲何为?你倘不服我大唐,只为争一雄长,那又何必多动刀兵、枉死人命?不若今日就在两军阵前,你我单打独斗,一定胜负如何?”
  两边兵将一听,都脸现兴奋之色,均欲一睹两国君主一场龙争虎斗,既可大开眼界,又不必损了自己性命,真是何乐而不为?
  颉利怒火中烧,却是有苦难言。当年太原城下他亲见李世民骑射之术确是神乎其技,那时自己已自忖不是他的对手。何况如今十年之后,自己年迈体衰,对方却正值壮年,这体力上的一消一长,更是不必比试而胜败已知。他既有此自知之明,虽听到李世民语气之中明显带着轻蔑之意,羞得他气恼攻心,却仍是不敢开口回应他的挑战。
  李世民停了一忽儿,见颉利只是一双眼珠直打转,却抿紧了双唇一言不发,又扬声道:“颉利,你怎么不答应?你怕了我,是不是?哈哈,亏你们突厥自夸武勇超群、天下无双,何以竟拥戴这么一个贪生怕死的懦夫为主?”
  此言一出,突厥一军登时哗然!
  突厥人向来自负勇士,也最敬服勇士,对于贪生怕死之人就格外的瞧不起乃至于痛恨。因此在战阵之上,有谁竟因前面枪林箭雨而后退半步,就会被族人视为奇耻大辱,头也抬不起来,连立足之地也没有了。正是突厥人这种视勇气胜于性命的性情,才使突厥大军纵横天下、所向无敌__试问天下还有哪一支军队能如此人人勇往直前、宁死不退的呢?可如今堂堂突厥大可汗,在敌方首领的挑战面前竟畏缩不敢应答一句,在突厥兵将眼中岂止是贪生怕死的懦夫而已?简直是有辱本国尊严的庸君碌才!
  颉利见李世民只凭一条如簧之舌就已令他颜面扫地、军心大乱,恼羞成怒之下,正欲不顾利害,下令射杀这大唐天子,忽听得号角声呜呜而响、马蹄声动地而来。突厥军中诸人忙向远处张望,却见东西两边各有一支骑兵列阵而前,旌旗招展、铠甲耀日,遮蔽原野,形成两翼夹击之势。战阵中各有数千弓箭手弯弓搭箭,箭头都对准了中心的突厥军。
  颉利大惊,想:“不好!李世民果有埋伏。他在这里跟我说话,吸引我们的注意,偷偷却派兵从上、下游渡过渭水,乘我无备,将我军包围。我若下令放箭,他们也一样会放箭,那岂不成了同归于尽之势?我活得好好的,为什么要跟你这样拼命?再说,此次南来只为了索求金宝过冬,别要闹得钱没到手,还白白的将性命搭在这儿!”心念及此,忙传令退兵回营。
  长孙无忌等见突厥大军退得不见人影,悬在半空的心才放下来,抹抹额上的冷汗,忙劝李世民快快回去。
  李世民道:“仅此一次,还不足以威慑突厥,应再逼他们一逼,才能吓破他们的胆,教他们要主动求和之余还以后再也不敢越境侵犯。”于是以旗语指示李靖、尉迟恭、秦琼、程咬金四将各率所部绕过突厥营地背后会师,合拢包围圈,将突厥大军困在中央。
  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三人口中对李世民的神机妙算称颂不已,心下却在嘀咕,想:“你便要威慑突厥,也不该将我们这几个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弱书生拉来陪你啊!你自然是武艺出众,若生不测,还可抵挡一招半式,我们可怎么办?只有束手待毙了。”
  只有魏征心中雪亮,看穿了李世民的用心:他不仅是在“威慑”颉利可汗,也是在“威慑”他魏征啊!李世民虽已高升天子,争强好胜之心竟是丝毫未减。那次在东宫之内他以刀兵威吓、以言语相讽,却都折服不了魏征,只好在今天向魏征炫耀他的武勇胆魄,好让魏征对他五体投地,真心诚意地拜倒在他的脚下!但他身为大唐天子,又岂可如此露骨地与一个臣下争胜斗负?只好将长孙无忌等也拉了来“陪斩”。
  魏征心中感叹,想:“李世民之武勇胆魄,确是令人折服。若换了是李建成做了天子,他就万万不会直到两军阵前,向突厥可汗挑战‘单打独斗’。唉,我若早见识到他这股狠劲,就一定能料到他会在玄武门行那孤注之险。那么故太子建成就不会如此惨死了!”回首前尘,他胸中充溢着无尽的伤痛、愧疚和悔恨。

  颉利回营不久,探子便赶来报告,说唐军左右两翼已经会师,将突厥大军团团围住!

  颉利跳起来大叫:“李世民真的要跟我们大干一场?”说着在营中转来转去,犹似热锅上的蚂蚁。
  燕儿道:“父汗何必惊慌?长安城中兵马不多,我们要跟他们大打一场,也未必就一定会输。”
  颉利双目闪闪的道:“好,咱们就跟他们拼个你死我活!传令下去,三军齐集,攻打长安!”
  燕儿一惊,道:“父汗的意思是要攻打长安?”
  “当然了!否则什么叫跟他们大动干戈?”
  燕儿摇头道:“父汗千万不可这么干!长安既为大唐天子之都,自是固若金汤,非一时三刻可破。我军虽号称百万,其实只有十余万,而来到这长安城下的更不足八万,余部都还在马邑那边,一时不及赶到。长安城中虽只有万余人,但据有坚城,要支持上几十天,决计不成问题!当年李渊父子从太原起兵,攻打这长安。当时女儿也在他们军中,亲眼目睹以守城隋军之弱、李渊军有二十万之众,尚且要以血肉之躯强行登城,血战达十三日之久、伤亡达数万,这才破城而入。父汗试想,我军若困于这城下几十天,长安被围的消息就会传遍中原,其时大唐勤王之师四面合围而来,我众敌寡之势就会变成我寡敌众,反而陷于被动挨打之中啊!”
  颉利急得直瞪眼,道:“又是你说我们跟他们打一仗不见得会输的,现下怎么又转口了?”
  燕儿道:“我的意思不是去攻打长安,而是返身杀退在城外包围我军的唐兵。他们人少,我们兵多,要突破他们的围困、杀回漠北去,应该不会太难。”
  颉利将头摇得拔郎鼓似的道:“我们金银玉帛还未到手,怎能就回去?大伙儿辛辛苦苦的出来一趟,损兵折将也罢了,若不要两手空空的回去,谁能心服?”
  燕儿道:“如今保住大军兵力要紧,还顾得上这些吗?若再犹豫,迁延时日,我军陷困日深,不免会全军覆没,那就更加得不偿失!”
  颉利低头想了半晌,叹道:“看来唯今之计,只好又向李世民求和了。”
  燕儿惊道:“又向他求和?那当初又何必打这场仗?父汗,您不用怕的。我军还有二万余兵马在马邑那边,只要用兵得当,一旦杀开一个缺口,奔到马邑,就有那二万兵马来接应我们。就算一时破不了重围,几日之间那二万人也能赶到;唐军的勤王兵马却不可能这么快抵达这里,那就轮到他们陷于腹背受敌的危境了。”
  燕儿只道自己此计无懈可击,父亲听了一定大喜过望。谁知颉利却忽地面色发白,现出恐惧之极的神色,喃喃的道:“我明白了,我明白了!那才是李世民的手段啊!”
  燕儿奇道:“父汗,您怎么了?李世民有什么手段?”
  “你知不知道那在马邑的二万兵马是由谁统领?”颉利反问。
  燕儿不明白他何以忽然问这等细枝末节的东西,呆了一呆,重复了一句:“是由谁统领?”
  “是突利啊!”颉利一拳擂在桌上,大叫道,“突利一直鬼鬼祟祟的跟李世民勾勾搭搭,好象还是什么‘香火兄弟’。突利平日是如何痛恨我的,你也应该知道。现在他见我陷入李世民的圈套之中,哪有不落井下石之理?我看他一定不但不会来接应打救我,反而会与李世民勾结到一块,向我倒戈一击,置我于死地!”
  燕儿惊疑不定的道:“突利不至于会做出这等勾连外敌、陷害己军之事吧?”
  “吓,阿燕,你真是太天真了!”颉利直跺脚道,“突利这小子权欲熏心,有什么事是他做不出来的?他一心以为这汗位应该是他的,做了那小可汗是委屈了他。只要我一死,他名正言顺的便是突厥的大可汗。你说,他还会顾惜我的性命、顾惜这军队的存亡吗?”
  燕儿恍如在黑夜之中闪电掠过,霎时看清了以前一直朦胧不明所以的东西:“原来如此,原来如此!李世民与我哥哥突利交好,原来安的是这么一个心!”
  她想起那次打刘武周时,她在突利怀中哭喊,说李世民恨他们突厥人,那时突利还反驳她说:“你怎么这么说呢?大哥恨你是突厥人吗?这怎么可能?你看他待我多好!若不是他,我如今还在被颉利欺压,连突厥都回不去呢!”她那时也一阵迷惘,说不出个所以然来。李世民一心一意地扶持突利做小可汗,看似确是为他殚精竭虑、尽心尽力。那时她想不出除了他是为了与突利的结义之情外,还能是因为什么。再不然,就如他那次在营中说笑似的对她说:“这些事,我来替你照看着好了,我不能教突利兄弟吃了亏,却也不会对你父汗不住。”好象是因为他爱她。后来,她看破了他对她的用心,再不对他存有半点痴心妄想,再想起这往事,只觉羞惭无地、烦闷欲呕。但李世民何以竟对突利这么“好”,她却到如今才顿悟到他的险恶机心!
  “他这么做,一来可以使突利对他感激得死心塌地,肯为他做任何哪怕是有损突厥的事;二来令突厥之内叔侄争权、分裂不和,他就来个‘坐山观虎斗’,不用动他半个指头已使突厥内耗而衰!这就叫作‘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啊!他哪里是为了突利,哪里是为了我?他只是为了他自己,他永远都只会为他自己!”燕儿想透了这一层,对李世民怨怼之上又添痛恨,对他的阴险深沉却又不禁心惊,忍不住想:“突厥与此人为敌,只怕……国祚不长啊!”
  她抬头见父亲一副六神无主的样子,暗暗叹了口气,道:“既是如此,那也只好还是走求和的老路了。”
  颉利愁眉苦脸的道:“怕只怕我几次三番的讲了和又反悔,李世民未必肯再相信我的诚意呢。若他执意不讲和,将我们拖在城下,待突利这吃里扒外的奸贼也来了,他那些什么勤王大军也来了,再来将我聚而歼之,我岂不是只有死路一条?”忽地灵光一闪,望着燕儿,道:“不过,如果你肯帮我,我就能逃过今番大难了。”
  燕儿一怔道:“我?我能帮您什么?”
  颉利拉着她双手,道:“阿燕,你一定要帮父汗这一次!你先答应我吧,你一定会帮我的。”
  燕儿道:“父汗怎么说这种话呢?我做女儿的,不帮您还能帮谁?您要我做什么,只要是我力所能及的,一定给您办到!”
  颉利喜道:“那就好极了!你不是挺喜欢李世民的吗?不如父汗给你作主,将你嫁给他!我们两国结成亲家,李世民自然就信得过我这次是真心实意的了。”
  燕儿大窘:“呸,呸,呸!父汗您别这样拿女儿来开玩笑,好不好?”
  颉利急道:“我不是开玩笑啊!我是认真的。你嫁给他,这场危机就化解了,你又找到个好归宿,那岂不是一举两得?”
  燕儿羞怒交加,道:“我决不嫁给他这种阴毒狠辣的奸人!我受他的罪已经够了,这时竟还要作这求和的人质,您叫女儿颜面何存?我还算是个人吗?”说到末了,不由得泪如雨下。
  颉利大骇,抱着她道:“你别哭,你别哭!唉,父汗也是为了你好嘛。我听突利说你跟他不是挺要好的吗?怎么……唉,这是怎么搞的?”
  燕儿泣道:“父汗不要再说了!女儿已看透了李世民的狼心狗肺,对他再无情义可言。”
  颉利皱眉道:“这可怎么办呢?这可怎么办呢?难道今遭我真的是气数已尽,注定了要客死异乡?”
  燕儿忍泪道:“父汗怎么说出这等丧气话来?他李世民若真的不肯受和,那我们也只好跟他拼个死活!人生在世,又有谁是不死的?只要死得轰轰烈烈,总胜于活得窝窝囊囊,看人面色、仰人鼻息!”却见颉利仍是唉声叹气,不禁心头有气,道:“父汗!您怎地变成这个样子?难道李世民骂您没错,您真的是个贪生怕死的懦夫?”
  颉利又是一声长叹,道:“阿燕!你怎知道我这做大汗的难处?那一勇之夫心无挂碍,自是可以不畏一死。但我呢?我可是堂堂突厥可汗,这条性命不止是我一人所有,还关乎突厥全国的安危啊!你倒细想一下,一旦我死在这里,突厥便群龙无首,李世民要全歼我军,岂不是轻而易举?今次我们尽抽全国兵力南下,这里的兵马便是主力。主力一歼,突厥就只剩突利那二万余人。且不说突利对那李世民只会摇尾乞怜,不会与他对敌;就算突利忽然良心发现,不甘于受李世民摆布,但他只有二万余人,又怎能跟李世民抗衡?若李世民一灭了我后,乘胜挥军杀入漠北,这突厥便会旦夕之间亡于他手,我就成了葬送突厥的亡国罪人啦!”
  燕儿听得一颗心砰砰乱跳,道:“当真……当真会是如此?”
  颉利道:“你自己跟李世民也相处过很长的时候了,应该比我更了解他的为人。当初他们在太原起兵,只因我国势大,这才万般无奈的臣服于我们近年我军多番南侵,索要金宝,李世民对我突厥已恨之入骨,岂有不欲倾覆我国之理?他处心积虑,安插突利这枚棋子,由来已久,难道会放过这置我于死地、一战而荡平漠北的天赐良机?”
  燕儿蓦地想起那次在追赶刘武周军队的路上,李世民泄露出不甘臣服于突厥的切齿痛恨之色,不由得寒毛倒竖,想:“父汗所言不差!若我突厥亡于他手,只怕全国上下都会给他屠戮殆尽,一个活口都不留!”
  颉利看出她已动心,忙“嗵”的一下跪在她面前,抱着她的腿,哭道:“阿燕!你是突厥公主,你不能置突厥这许多人的性命于不顾啊!父汗知道你很受委屈,但事到如今,除此之外又能怎样呢?难道你忍心看到这里八万多人陪我们父女同死?难道你忍心看到突厥立国百年,就要在今日毁于一旦?”
  燕儿扶着颉利双臂,泪如泉涌,只哽咽出一句:“父汗!”
  颉利道:“父汗养育了你这么多年,从来对你都是有求必应,本也没想过非要你为父汗做些什么不可。但如今实在是非比寻常,突厥存亡便系于你一人之身,父汗实在是为了突厥而求你啊!”
  燕儿转眼望向窗外,巍峨的长安城墙如一庞然大物,正俯身向她狰狞而笑,象在说:“你逃不过的,你逃不过的!”她眼前一阵昏黑,只听到自己的声音在奇怪的响起:“好吧,我什么都依您!”
  当颉利的使者将求和的条件说出来时,殿上众人都惊呆了,心中均想:“这是什么意思?颉利要将女儿阿史那燕下嫁和亲?求的却只是金宝百车、美女百名,还说是聘礼而已,并非讲和的馈赠。这跟以前可大不相同啊!我大唐岂不是占足了面子?”都觉此议于己方大为有利,但此事涉及皇帝私事,谁也不敢妄置一词。
  李世民一听,也是错愕万分。在他内心深处,实在是再也不想见到燕儿!只要一想起那天她割袍断义那一幕,就已够他羞愧无地上好半天了。他只盼尽快忘却此事,最好是这世上从没有过这么一个人。谁知今天颉利竟以她来求和!这真是匪夷所思之事。
  他看看众臣,见人人面上均是古怪之极的神色,知道燕儿以前随他在军中,不少旧属都清楚他二人之间的事,不禁脸上一阵发烧,尴尬万分。但随即警醒:“国家大事,切不可与儿女私情混为一谈!”于是定一定神,面色一正,道:“各位看该怎么办?接不接受突厥的请和?”只见众人都拼命低着头,双眼只往脚尖上望,知道不会有人主动开口的,索性便点名,道:“如晦,你说呢?”
  杜如晦结结巴巴的道:“依……依微臣之见,颉利……这样请和,以……公主来归,这个……实在是非同寻常……”他喘了一口气,渐渐宁定心神,稍稍流利起来,“想来他是为了表示诚心与我国和解之意。至于应否接纳,这个……自然应由皇上圣躬独断!”
  众人听他这么说,都是深以为然。大家都知道燕儿乃颉利的掌上明珠,宠爱异常。他这么舍得将她下嫁与李世民,那确是真心诚意的愿与大唐消解过去的恩怨。燕儿此次来归,情况与当年她领突厥骑兵声援唐军之事大不一样。那次颉利是派她来代表突厥对大唐施之以恩,这回却是差不多等于是遣女为质,这一尊一卑之间,相去何止道里计?颉利以后若再起异心,侵犯唐境,燕儿就不免会死于非命,他岂能不有所顾忌?
  李世民“嗯”了一声,却没接过他的话头。杜如晦等了一会儿,不闻他开口,便又续道:“以今日之势,我军似是稍占上风。但突厥还有二万余兵马在马邑那边,数日之间便可赶到救援颉利。其时恐怕我军在外包围的兵马反会陷于腹背受敌之境、反胜为败啊!”
  李世民道:“据探子来报,统领那二万余兵马的是突厥小可汗突利。”
  杜如晦叩一头,道:“是,皇上圣明!那突利一向与我军亲善而与颉利不和。但他终究是突厥人,所谓‘疏不间亲’,倘若他眼见自己的军队危在旦夕,恐怕终于还是同仇敌忾,宁助颉利一臂之力。”
  李世民心中盘算,想:“如晦此话,确是不可不忧。突利若真能配合我,要灭颉利自是举手之劳。但他心意到底如何,终是难测。若我能亲自去游说他,当然有十足的把握可以说动他听从我。但如今他身在千里之外,我又已是九五之尊,再也难以如从前一样来去自如、不为人知。看来,还是应该依照原计而行,不可操之过急。否则逼虎跳墙,反酿大祸。”当下心意已决,命长孙无忌草拟回函,接受颉利的请和。

  突厥帐内,燕儿斜倚窗前,一手托腮,怔怔地望着外面。忽然帐帘“呼”的一下掀开,颉利狂冲进来,从后面一把揽住她,大叫:“阿燕,阿燕!!我们成了,我们成了!刚才李世民已放还执失思力,让他带来回信,答应我们的讲和!”
  燕儿却好象没听见他说什么,任由他兴奋得将自己摇来晃去,仍是双眼向外、一手托腮的姿势。
  颉利高兴了一会儿,见燕儿没半点反应,未免觉得无趣,悻悻的道:“你怎么了?还在生父汗的气吗?”
  燕儿缓缓转过头来,忽地眼圈一红,道:“父汗,女儿……以后再也不能伴在您身边了!”说着一头埋在他怀中,流下泪来。
  颉利心中也是戚然,抚摸着她的乌发,道:“你都这么大了,父汗终究不能将你一辈子留在身边,对不对?你放心,父汗想念你的时候,会派人来求请让你回去突厥住几天的。”
  燕儿仰首泣道:“女儿今次如此为父汗牺牲,别无所求,只盼父汗能听我一番肺腑之言,那女儿便是一生一世再也回不了突厥、见不着父汗,也是无憾的了。”
  颉利忙道:“你有什么话就说吧!父汗一定听你的。”
  燕儿坐直了身子,拭了拭泪,道:“李世民今次虽受了我们的讲和,但他这个人野心勃勃,其志不少,决不会就此对突厥善罢甘休的。只怕他使的只是缓兵之计,争取几年时间来秣兵厉马,以求他日一战而尽灭突厥!”
  颉利惊道:“他真会如此深谋远虑?阿燕,你在他身边,一定要多多为父汗说好话,不要让他动此杀机。”
  燕儿凄然摇头,道:“他下了决心的事,有谁能阻止?女儿今次说得好听是以突厥公主的名份嫁给他,实在不过是向他屈膝求和的人质!他若要打突厥,又岂会听我一言?只怕轻则一脚踢入冷宫,重则连我也性命不保。与其指望他心软怜悯,倒不如父汗回突厥之后励精图治、富国强兵,让李世民对我突厥心怀忌畏,自然就不敢轻举妄动、惹火烧身。那么女儿便在唐宫之中,也能有点面子,让他顾忌我这突厥公主的身份,不敢对我怎么样。”
  颉利叹道:“我又何尝不想励精图治、富国强兵?但突利老在那里跟我捣蛋,我防备他已是忙不过来,哪有余力再想其它?”
  燕儿沉思良久,道:“突利确是李世民插在突厥中的一着厉害棋子,但也并非全无化解之法。突利说到底还是我们突厥人,难道真会亲近李世民而害我们自己人?他所求者,不过是父汗的汗位,若突厥竟给李世民亡了,他也得不到这汗位。父汗千万要让他明白到这一点,多多忍让他一些。你们叔侄二人若能精诚团结,突厥自然就稳如磐石,李世民再有天大的胆子,也不敢来动我们一根寒毛。”
  颉利冷笑道:“只怕我一味退让,突利却不知好歹,只道我是怕了他,反而得寸进尺,非要谋去我的汗位不可!”
  燕儿道:“他实在是非如此不可,父汗也应以大局为重,宁可突厥落在突利手上,终究还是我们自己人的突厥,总胜于亡在李世民这外族之人手上。”
  颉利心中大不以为然,想:“权位之争,岂容你心存礼让?我若放松半分,马上便会遭突利杀害!我是宁可让李世民得逞,也决不容突利爬到我头上去作威作福!”但这话决不能在燕儿面前说出来,只怕她一怒之下会反悔,再也不肯去嫁给李世民,自己可就小命不保了。于是强笑道:“阿燕你放心好了!我这做大汗的,还会不懂得这些东西?”
  燕儿点点头,道:“父汗这次回去之后,再也不要毁约南犯了。如今突厥、大唐势力对比已今非昔比,再横挑强邻,只会自取侮亡啊!”

  李世民才入长孙无垢寝殿,便见李恪的奶娘坐在榻上,正与长孙无垢谈着什么,一见他进来,忙不迭的起来行礼。
  李世民心下生疑,道:“你怎么来了这里?是不是恪儿发生什么事了?”
  奶娘忙道:“不是,不是,小皇子一切安好。是杨妃娘娘说她有几句话想跟皇上说,命小的来请皇上移驾。”
  李世民疑惑更甚。自从上次跟吉儿大吵一场后,他再也没有踏足她那里,只怕见着她又会有一番争执。谁料这当儿吉儿竟主动要见他。他隐隐感到这事情有些不对劲,但又说不上是什么缘故,便道:“好吧。你回去跟她说一声,我待会儿就过去。”
  待奶娘出去,李世民转头问长孙无垢:“她都跟你说些什么?”
  长孙无垢低头道:“也没什么。都是恪儿的事情,没说到杨妃身上去。”她一边说,一边竭力使语调平和,不泄出半点心中的酸苦之意。“玄武门之变”前夜李世民那忘情一吻,曾使她心中起了指望,谁知事情平复下来后,便又好象什么也没发生过一样了。她知道了燕儿和亲之事后,就更是心淡了。如今见李世民对吉儿这般神情,只觉心灰意冷到了极点,但她想到身为有德之妻的戒律,便连半分心伤之情也不敢流露出来。
  李世民此时满心里只在揣测吉儿的用意,全没留意到长孙无垢的神色有什么不同。其实即使他注意上了,也不可能看出些什么。他道:“我到她那边去看看。”便转身出殿而去。
  走进吉儿寝殿,只见殿中静悄悄的没一个人在,似乎都给吉儿有意的遣开了。他见了这不寻常的景况,越发的觉得不妙,迟疑了一下才推门入内。
  才一进去,已见吉儿正坐在榻上,埋首收拾着一个小包袱,他心头一紧,脱口道:“你干什么?”
  吉儿霍然抬头,面上仍是那一副冷若冰霜的神色,道:“我在干什么难道你还看不出来吗?我要走!”
  “走?”一股寒意直升上来,“走到哪里去?”
  “走到突厥去。”顿一顿,又补充一句,“永远不再回来!”
  李世民象被铁锤猛敲了一下,身子摇了两摇,道:“什么?”
  “我说我要到突厥去,终身不再踏足中原。”吉儿将声音提高了几分,语气中却是理所当然的味道,并不显出焦躁来。
  “这怎么可能?”他好象一时之间还弄不清她说的话到底是什么意思,面色虽是白了,话语却仍平和。
  “没什么不可能的。”吉儿也异常的宁定,“突厥的军营就在外边,只要你开了城门,我就可以出去,跟着突厥的大军一起去漠北。”
  李世民开始明白这是怎么一回事,双目放光,道:“你要离开我?”
  吉儿点了点头:“正是。”
  “为什么?”狂怒爆发出来了,“为什么?到底为什么?”
  吉儿那边仍是出奇的冷:“不为什么。我不想再留在这儿,就是这样。”
  “可是……可是……”他只觉双脚发软,不禁退后几步,挨到墙边扶着,“我并没有骗你,我没有骗过你。你答应过的,只要我不骗你,你便怎么都不会离开我的。”
  吉儿面上浮出莫名的笑容,“是吗?或许你并没想过故意骗我,但那又怎么样呢?这一切从头到尾,本就是一场骗局!”
  “不,我没有骗你,我真的没有骗你,我真的爱你,我没有骗你!”
  “没有用的。”吉儿仍是微笑着,“你跟我走在不同的路上,你要的东西,我不稀罕;我要的东西,你也给不了我……”
  “我能,我能!”李世民象是溺水的人抓住了一根稻草,不由得站直了身子,“我什么都能给你!只要你开口,我什么都给你!”
  “我要的东西你没有……”
  “我有!”李世民又一次迫不及待的打断她的话,“只要你说得出来,我都有!我都能给你!”
  吉儿看着她,好久没作声,面上现出怜悯之色。李世民觉得受不了她这样的凝视,正要开口再说什么,吉儿已说:“李世民,为什么你总是这样自负?你什么都有?你以为你是谁?当真是紫微星下凡?当真是天帝之子?”
  李世民窘迫万分,咬了咬下唇,道:“我确实不是什么都有。但是,这世上我给不了你的,别人也不行;别人能给你的,我都能给你!你到底要什么,你说!你说!只要我力所能及,我一定给你办到!”
  吉儿只是摇头,道:“你不能的,你不能的。”
  李世民心念一动,道:“我知道了。你……你想做皇后,是不是?原来……你一直都想取无垢而代之!”
  这一下,可就轮到吉儿勃然大怒了,一跃而起,戟指便骂:“李世民!你怎么待我都可以,但你不能这样羞辱我!我想取无垢而代之?你将我看成什么人了?我会稀罕做长孙无垢?我真是不知应该可怜她还是痛恨她的不争气!看她对着你的那副卑屈的样子!一言一行都要看着你的脸色来做人!便是一条狗,给逼得急了、打得狠了,也会反咬一口!可她!她除了忍你,忍你加诸她身上的千般侮辱、万种欺压之外,连哼一声痛都不敢!她!她连一条狗都不如!不过……”她凄然摇首,“那又怎能怪她?若不是你待她连一条狗都不如在先,她又怎会这样含羞忍辱于后?你……你竟以为我会想取她而代之,好让你随心所欲的欺侮!你太少看我杨吉儿了!”
  李世民给她这一轮急风骤雨似的痛斥骂得一阵头昏眼花、天旋地转,再也撑持不住,顺着墙根滑到地上,仰头看着怒不可遏的吉儿,微弱的道:“那你到底要什么?你倒是说啊!”
  吉儿一轮发作之后,也是有如生了一场大病,全身虚脱,软在榻上,只觉四周的空间好象是活物似的一忽儿胀大,一忽儿收缩;一忽儿拉扯着她,一忽儿又压逼着她。
  李世民望着她,脑中忽闪过一念:“难道她不爱我?”但自负的天性马上拒绝细思这个在他看来“荒谬绝伦”的想法,立即将之驱逐了出去。又叫一声:“吉儿!我不能失去你,我不能没有你!”
  “你能的。你已经失去过我,你已经没有过我。”吉儿淡淡的笑道,“我什么都不要你给我,只要你给我走。”
  “不!”
  “你不是说什么都可以给我吗?”
  “这……我什么都可以给你,只为了你留下来。”
  吉儿点了点头,若有所悟似的道:“原来如此。”
  李世民自觉又说错话了,但说错了什么话,为什么是错的,却全然摸不着头脑,不禁又急又气。他脑中急转如轮,只盼能想出一个挽留吉儿的法子,但种种法子以往都用尽了,她连皇后都不稀罕做,他还能有什么法子?只觉身子一点点的冷下去,连脑筋都好象慢慢地凝固住,再也转不起来了,平日的机变伶俐好象忽然都没有了,只剩一个空洞的声音在叫:“她要离开我,怎么办?她要离开我,怎么办?”
  吉儿道:“让我走吧!”
  李世民双手掩面,痛哭出来道:“我到底对你做错了什么?你要如此恨我!”刹那间仿佛又处身在那噩梦之中,吉儿那手从他指缝间一点点的滑走的感觉又那么清晰的浮现出来。
  天啊!他倒但愿现在真的是在那噩梦里!那么现在便再怎么的无奈、惊恐,总会有醒来发现一切只是一场噩梦、一场虚惊的时候!但如今他偏偏却是那么清醒,毫不含糊的知道自己不是在做梦!这是真的!这是真的!她真的要离开他!他真的要失去她!
  “让我走吧!”那是从她口里说出来的。千真万确!让她走?不,他办不到!这是他一生的噩梦,难道竟会成真?为什么?为什么美梦总只是梦,噩梦却会成真?为什么在他终于得到了想要的一切的时候,却要失去他以为已经得到的她?
  “让我走吧!”吉儿又叫道,这次却多了几分哀恳之色。
  李世民象从昏睡中惊醒,全身一震,终于艰难的开了口:“这……不可能的!”
  “可能的!只要你肯放我,我就愿走!”
  李世民忽地抓着了一个藉口,精神大振,口舌便给起来:“不,不!你不能去突厥大军那里。你不知道,突利不在城外的营中,只有颉利在那里,他会害你的。”
  “我不怕!”
  “你会死的!”
  “那就让我死吧!”
  李世民心头一窒,将开了嘴,却说不出话来。吉儿那断然决然的声音跌落在静默之中,又似给室内的空气加重了几分。
  过了半晌,他才颤声道:“你宁可死,也不愿留下来?”
  “不错!要不让我走,要不让我死!”
  “真的再没别的法子?”
  “我不需要别的法子!”
  “但是我需要!”
  吉儿又现出那奇怪的笑容:“那你就只有失望了。这世上也有你办不到的事哩!你可以强行杀死不想死的人,却不可以强逼想死的人不死。”
  李世民脑中闪了一下:“失去她?还是逼死她?”但随即想到:“逼死她,不就是失去她吗?我根本就没有选择的余地!”霎那间,他体会到无从抉择的滋味,宿命就压在头顶,除了屈服,再也没有别的出路。
  吉儿望着窗外,似是自言自语的道:“当初,在洛阳皇宫里,侗弟临死前将一把匕首给我,说我杨家子孙清白之躯决不可死于匪人之手。我就是用那匕首亲手了结他的性命,免他受辱而死。后来,我又用这匕首抵挡住王世充的兽欲。今天……”她猛一转头,直视着李世民,“难道今天你非要逼我走这一步,以对付王世充的法子来对付你不成?”说着手腕一翻,已从袖中亮出那柄匕首。
  “不要!”
  吉儿将刃尖凝在胸前一寸之外:“让、我、走、吧!”
  李世民急抽一口气,忽道:“那恪儿怎么办?”
  吉儿心头一痛,但马上警醒自己:“决不能再让他拿孩子来逼我屈服!”一咬牙道:“我只好对不起他,让他做个没娘的孩子!”
  这一下,李世民真的是彻底地绝望了,想:“她连恪儿都可以不要,我还能怎样留得住她?”凝视她良久,忽地长身而立,沉声道:“跟我来!”转身迈步而行,再没向她望上一眼。
  吉儿收起匕首,拿了包裹,紧跟上去。只见李世民在前边越走越快,到最后几乎是飞跑起来。吉儿咬着下唇,一言不发的赶上去,攸忽之间已一齐来到大门前。
  守卫的士兵上前侍候。李世民道:“牵两匹马来!”
  两匹马牵来后,李世民飞身上马,仍是头也不回一下,直向大道上驰去。吉儿也上了马,尾随而出。
  两乘马一前一后的奔出皇门,朝着北城门的方向跑。这时已是深夜,城中因突厥来犯戒严,偌大一个长安城里全没了往日的繁华喧闹。大街两旁的房屋都是门窗紧闭、灯火不明,黑沉沉的两排屋舍夹峙着街道,透出一股诡秘阴森之气。街上五步一岗、十步一哨,士兵都举着火把、执着干戈,更添几分杀气。两骑在街上一掠而过,铁蹄敲打在青石板上,“得得得”的在这死城一般的长安里听来,一声声都似重重击落在心上,又是刺耳,又是可怖。
  顷刻之间,二人已来到北门。李世民一勒马缰,顿住在那冰冷无情的铁门之前。守城的士兵已飞奔上前叩见圣驾。李世民的声音在蔼蔼夜色中回荡:“开了城门!”
  士兵们不敢怠慢,一声“遵命!”之后便一连串的传下令去,十几人涌到门边,搬开了门闩,一齐用力往内拉。只听得“吱吱嘎嘎”的数声,那笨重无比的铁门缓缓的向内移开一线。刹那间,城外天空上的月亮恰好从那拉开的一线间直泻下来,正落在吉儿的面上。郊野的气息扑鼻而来,凉飒飒的好不舒服。
  吉儿微微转身,看看立马一旁的李世民,却见他双眼也是望着城外,面上流露出悲苦之色。她看在眼中,不觉一阵心旌摇荡,想:“难道我这是错了?”转眼又看着城外,隔着一线渭水,可见到对面突厥大营的灯火灿烂烛天。一时之间,她不能相信这是真的__李世民真的肯放她走?
  忽然,她仿佛又回到那个多年前的下午,又站在太原城外的雷音寺上,又手捧着那竹门已被自己打开的笼子,又看到那刚才还在绝望地撞向紧闭着的竹栏的金丝雀儿这时却立在敞开的门前发怔。它被困太久了!它每一次的挣扎都是徒然!以致竹门真的开启的时候,它竟犹豫了,它竟不敢相信这是真的__它真的自由了!
  如今她不也正象那鸟儿一般?她已被困太久了!她每一次的挣扎都是徒然!以致这城门真的开启的时候,她竟犹豫了,她竟不敢相信这是真的__她真的自由了!
  在她眼前,闪过那鸟儿振翅一飞的刹那,双脚也不由自主的用力一夹。胯下的坐骑一声长嘶,前脚跃起,后腿一蹬,轻轻巧巧的便从那一线之间飞射而出__她自由了!
  那一声马嘶也拨动了李世民的心弦,他忽地踢蹬下马,奔上城楼,扑到墙边,睁大眼睛往下张望。夜色之中只见吉儿如一个灰点激射过莽莽大地,没有半分的犹豫,没有半分的留恋!
  泪水直涌出来,点点滴滴都从高耸的城头上跌落到下面的黑暗之中。他抬起头来,只见天边那轮明月圆润光洁、灿然生辉,猛然想起这又是中秋佳节!
  天上的月亮终于圆了!
  当他策马回宫时,心底的冰冷已化作烈焰焚烧。他也不知自己在生谁的气,只觉那心火烤灼得他五脏六腑都要焦了似的。一团火焰在他体内横冲直撞,似乎被他困在里面,正急于突围而出。这火焰左冲右突了一忽儿,突然从喉咙处直冲上来,涌入口中,却化作腥甜的液体。这种感觉,便跟他那天惊闻李渊那道宣称李建成在“杨文干兵变”中受陷并勒令他次日入宫见驾时的一模一样!他抿紧双唇,强行将那股腥甜的液体又咽回去。但那团火仍在里面翻江倒海似的闹,好几次又要冲了出来。
  他需要长孙无垢!他需要长孙无垢的安慰,就象那天一样,将他搂入怀中轻轻的抚慰!但是他不能,他不能去找她!这事与吉儿有关,他不能向她解释,他不能面对她!
  他伏在马背上狂奔,有大半已是昏昏沉沉,却仍有小半还清醒着,逼切地感知大祸将要临头:“我一定要想个法子发泄出来!否则……否则我一定会喷血而亡!”但才想了这么一句,疯狂的意念已占据了他的心,在他耳边狂吼:“为什么?为什么她要离开我?她不应该离开我!她不能离开我!我不能没有她!”脑中迷迷糊糊的掠过她那句话:“你能的。你已经没有过我。”
  “但那次是不同的!”另一个声音在怒斥,“那次是李元吉害死你,不是你故意要离开我!”
  那个纤细的声音冷冷的道:“那次李元吉没有害死我,是我故意要离开你的。”
  为什么?为什么她要一而再再而三的离开他?他没错,错的不可能是他!那么是谁错了?这是谁的错?难道会是她吗?不!这怎么可能?那到底是谁的错?
  忽然之间,一个念头跃入脑中:“当然是李元吉的错!除了他,还能是谁?若非是他想烧死吉儿,吉儿上次又怎会离开我?她上次没离开我,这回又怎么会再动这样的念头?”
  他迷狂之中已不能想到自己这番推断太也蛮不讲理了,只一味的要找出一个“罪魁祸首”出来为自己竟会失去吉儿这事顶罪。
  “李元吉!”他在心中咬牙切齿的想,“一直都是他在害我,死了还要夺去我的吉儿!我要……我要……”可是他要怎么样?当然是要报仇。但他怎么能报仇?李元吉已经死了,他再有通天彻地之能、他再有刻骨铭心之恨,也不能向一个已经死了的人报复!
  “但是!”他恨恨的想到,“李元吉虽然死了,他的齐王府还在!我要杀!我要杀尽他齐王府的满门良幼,杀尽他齐王府的上上下下!”
  他这么一想,中心如沸的悲痛马上退减了大半,几欲呕血的烦闷之感也消失得无影无踪,杀戮的欲望却腾升而起,眼前只有一个字在闪动:“杀!杀!杀!”心里只有一个意念在翻滚:“杀!杀!杀!”他似乎又回到当年以为吉儿死了的时候,全身心都沉浸在杀人的心念之中。
  这时他才发现自己纵马在街上乱冲乱跑,根本没回到西宫去。他勒停坐骑,招手叫过在路边站岗的一个兵士:“马上去调一百人到齐王府外面集合!府里一个生口也不许给逃掉!”那士兵接令而去。他伸手摸到腰间的配剑,忽然失控地狂笑三声,辨明了方向,拔转马头向齐王府奔去。

  齐王府内,李元吉的元配妻子杨蕊儿穿着素白的丧服,双手托腮,正凝望着天上那十五的圆月。
  她已记不请自己这一生之中有多少个夜晚是这样托着腮、仰着头,在凝望着天上明月之中渡过。除了看月亮,她还有什么可做的呢?好象没有了!
  在很小很小的时候,当她还可以坐在父亲杨恭仁的腿上,偎依在他宽广的胸膛里的时候,她已是这么看那似乎遥不可及却其实比这世上很多人都要与她亲近得多的月亮。
  父亲也是这么常常的仰首望月,多半还会长叹一声、泪落数滴。她便默默的将小脑袋靠在他怀中,耳朵贴在他的胸前,聆听着那不安的心跳,于是她就知道,父亲正在害怕!
  是的,害怕!这世上充满了可怕的东西,不仅弱小无助的她整天都处于惊恐之中,连那有着坚强的双臂、可以一把就将她高高举起的父亲也在担惊受怕。
  如果以为她年纪尚小,因此不可能知道父亲在怕什么,那就错了!她知道的!他在怕一个叫“皇上”的东西。他一直在怕,怕得要死!但她又知道父亲不是怕死,而是怕……父亲伸开双臂搂住她和姐姐,脸庞贴在她们的乌发上:“我怕的是你们活不下去啊!”
  那“皇上”为什么可怕?因为他会杀人,杀很多很多的人!而且他杀了人后,还连眼睛都不会眨一下,多可怕!
  然后,她渐渐的又知道,那“皇上”还是父亲的哥哥、她的伯父哩!她便迷惑不解了:“为什么哥哥想杀自己的弟弟、伯父要杀自己的侄女?”
  “就因为我是他的弟弟,所以他才想杀我啊!”父亲苦笑着向眨巴着一双黑眼睛发问的她说。
  “原来做哥哥的就是想杀自己的弟弟。”她小小的心灵这么下着结论,“幸好我没有哥哥,也不是弟弟。我只有姐姐,我只是妹妹,姐姐就不会想杀妹妹了。”
  到她长大成人之后,她才终于明白这是怎么一回事。其实理由也很简单:她父亲太能干了,尤其在处理突厥事务上是一把好手,又怎能不惹得生性多疑的杨广__那个“皇上”兼哥哥大生猜忌之心呢?
  父亲三天两头就会入宫见那“皇上”,直挺挺的跪在那里,半天不敢起来,胆战心惊的听那“皇上”名为训斥、实为谩骂。好不容易熬过了那一关,便又挣回几天活命的日子。
  那一天,父亲带着她姐妹俩入宫见驾,正逢那“皇上”为着突厥的一件事在大发雷霆,说谁也办不好这么一件小事,养着这许多酒囊饭袋干什么?
  忽然那“皇上”眼珠一转,望着父亲,道:“恭仁!”
  父亲忙叩头如捣蒜:“微臣在!”
  “这件事你去办!你亲去突厥一趟,再办不好那就提头来见朕吧!”
  父亲忙道:“微臣一定竭尽所能,不辱所命!”
  “皇上”放眼一望,又道:“你后面的是谁?是你的两个女儿吗?”
  父亲连声称是,拉着姐姐和她上前叩见圣驾。
  “皇上”看见她,现出惊诧之色__何以如此,她后来才明白。忽道:“你去突厥,家里岂不是没有人照顾这两个女娃?这样吧,留她二人在朕宫中,朕会好好替你照料她们的。”
  她看到父亲的脸色白了,双唇在颤动,她不知道父亲明白“皇上”这么说是要将她两姐妹扣为人质,以防父亲去了突厥办不成事会不惜叛隋以求一逞。她只知道父亲更害怕了,她也跟着害怕,只觉这巍峨森严的皇宫象是一只张开血盘大口的怪兽,正要将她吞入肚中去。她只盼父亲拒绝这“皇上”,但这根本是不可能的啊!父亲太怕他了,从来只有逆来顺受的份儿,哪敢拒绝?
  她听到父亲结结巴巴的谢了恩,然后对着她们,象是要哭出来,但终于没敢流一滴泪,连半句疼爱的话也不能说,只讲了几句“要听从皇上”之类的话,便走了。
  她看着他的背影渐渐的远去,缩成一个点,最后再也看不见了。她想哭,但恐惧象魔爪一样攥紧她的喉咙,只能在心底祈求:“爹爹快些回来接我回家吧!”
  她竟以为这只是一场暂别,挨过几个月就可以再见到父亲,再回去家里,再坐在他膝上仰首观月!错了,错了,她永远也想不到,她已陷身地狱,那不是可以轻易脱身之地啊!
  过了几个月,父亲果然回来了。大功告成!他那平日只有忧愁恐惧的眼中闪起了少有的喜悦。“皇上”也确实将她两姐妹都带了出来,让她父女相见。然后,恶毒的判决降临了!
  “朕很喜欢你这二女儿,想让她留在宫中陪伴朕。这大的你就领回去吧,蕊儿以后在宫里住好了。”
  一瞬间,她看到父亲一副惨遭电击的样子,怔怔的跪在当地说不出话来。小小的她还不能完全明白,这话意味着她可能毕生都不能再见到父亲,再回家去!但她被父亲面上的神色骇怕了,忽然忍不住“哇”的一声哭了出来。
  “皇上”龙颜震怒,一拍案道:“朕这样是恩宠你这女儿!你是不是要不知好歹?”
  父亲深深的磕下头去:“微臣不敢!”却分明语带泣音。
  “皇上”喝道:“带这女孩儿进去!”
  便有不知宫女还是太监拉着她的手,几乎是在地上横拖着她向内走去。
  她尖声大叫:“我要爹爹!我要爹爹!我要爹爹!”
  “嘭”的下,她被扔进一个黑房里。她发狂似的大叫大喊大哭。但是没有人来理她,只有黑暗!黑暗!黑暗!她哭得嗓子都哑了,筋疲力尽之下沉沉睡去。
  这一切恐怖得象个噩梦,但这才刚刚是个开始,更多的噩梦还在后头。她的一生仿佛就是一连串永远醒不过来的噩梦,一个没完一个又来。
  她哭累了睡,醒过来了又哭,这样不知过了多少时候。终于,她屈服了!她不再哭,只是躺在黑暗之中,静静地等待着死亡。但死亡没有来临,门却开了。
  她被带到一间破破落落的小殿里,见到那儿在她面前站了高高矮矮的一群宫女太监。这些人相貌各异、老幼不一,但面上的神情却都惊人的一样,全是翻着白眼、拉着长脸,一副死鱼的长相。带她来的人冷冷的道:“从今以后,你就住在这儿,由这些人来服侍你。”
  就这么着,她在那小殿里安顿了下来。那小殿叫什么,殿门上倒有一块匾牌,但残破不堪、字迹剥落,谁也辨不出上面写的是什么。在众人的口中,这小殿被恰如其分地叫作:“冷宫!”
  确实是冷宫!这里不管春夏秋冬哪一季,只有一种天气:冷!冬天的冷彻肌骨就不用说了,便是夏天也是阴森森的没半点暑气。但真正冷的其实是人!她慢慢才知道,那所谓服侍她的宫女太监何以都是这么副死鱼的样子,因为她们确实跟死鱼没两样了。这些人都是在宫中犯了事,却又罪不至死,便被赶到这“冷宫”来,幽闭终生。除了这小殿与外面的一个小园子外,谁都不许踏出到外面半步,否则就是活活打死!__她也是一样。
  这些人这辈子都完了。她们再没有机会侍候皇帝,再没有机会受到恩宠,连临老被放出宫外去的机会也没有了。她们面前只有一条路:默默无闻地老死于此!这比犯禁出去而遭诛杀其实也没什么不同,只是死得慢一点、少一点皮肉之苦罢了。事实上也有人感到迟死不如早死,刚被赶进这里来时便已忍受不了这灰暗的前景而自杀。余下的便象她那样,长夜痛哭后终于屈从了老天爷的安排,在这冷宫之中坐等漫长的死期降临。
  既然已没有了前途,已没有了希望,谁也不必再掩饰自己,也不必再迁就别人。这里的人全都变得面目狰狞、脾气暴躁,稍受冒犯就暴跳如雷、骂天咒地,甚至拔拳相向。而他们也动不动就冒犯别人,惹来别人的诅咒和拳头。在这冷宫之中,真可谓时时小骂、天天大吵,打架斗殴,不计其数。骂起来,再下流恶毒的话也可以出口;打起来,再阴损残酷的手段也可以用。而且事事可争,样样可斗。一点点芝麻绿豆、鸡毛蒜皮之事便可酿成流血丧命的争斗。出了人命,谁也不当一回事__反正这里的人注定是要死的。从外面每天送饭、送日用物件的太监进来自然会半句也不问就将死尸抬走,不知扔到哪一个角落里埋掉,比死了一只蚂蚁还轻巧。总有从外面被逐进来的人补上那死掉的人的位置。何况往往是进来的多,死掉掉给抬出去的少呢。
  这些人说是服侍她的,其实什么都得她自己干。在这些人眼中,她跟她们没什么不同,也是被外面的世界驱逐、遗弃到这角落来的一员。而且她那么幼小稚弱,还格外好欺侮哩!
  现在事后回想起来,她竟没有在那种地方沉沦了下去,没有象那些失意绝望的人那样变成人不象人、鬼不象鬼的半个疯子,似乎有些不可思议。这都因为她内心深处很明白,她其实跟这些人不一样。她没有被外面的世界驱逐,也没有被遗弃。她还有一个爱她的父亲,他一定正在外面思念着她,想方设法的要救她出去。
  在这个冰冷黑暗、鬼魅横行的地狱之中,只有一样东西仍和外面一样,能唤起她对父亲和过往日子的记忆__那就是这一轮悬在半空、亘古不变的月亮!
  每天夜里,她就搬着一张小凳子到园子的墙角里,坐在那儿,双手托腮,仰头望着月亮,千百遍地回想父亲抱着她看这月亮的情景,在心中默念:“爹爹会来救我出去的,爹爹会来救我出去的!”
  是这微弱的却顽强的信念支撑着她,使她超脱于那个疯癫狂虐的世界。她小小的眼睛过早地看透了这没有遮掩的恶是如何在人身上张牙舞爪地肆虐,吞噬了受恶者,也扼杀了作恶者。但在她心灵深处,却始终固守着父亲教给她的善,还能清醒地告诉自己:“这世上还有善,爹爹不就是了吗?”
  父亲确实没有遗弃她。他一直在外面用尽各种方法来救她。他益发卑屈地在“皇上”面前求恳,只盼能打动他的恻隐之心。他还不惜重金地雇人潜入宫中找她,但谁也想不到她被禁锢在这冷宫中,便将皇宫搜得翻了个个儿,便是问遍了千千万万的人,也寻不着她的下落。她好象是石沉大海,再也无迹可觅。
  家里的人都说,她一定已经死了。算了吧,不就只是一个女孩子吗?便是男孩,死了也是白死,谁叫那是“皇上”的圣意呢?但父亲不绝望,依然十年如一日地找她、找她!或者,他并不是没绝望,而是他也有点疯狂了,不肯相信爱女会这样无声无息地死去。便只是幻想,也要假装她仍然在宫中的某一处活着,仍然翘首以盼地等着他来。
  后来,“皇上”离开长安,去了江都,始终不回来。父亲的指望就更渺茫了__连“皇上”的影儿也见不着,更谈何求他放她出来呢?
  不久,李渊的大军就杀到了。她在那冷宫中自然什么都不知道。这里是与世隔绝的另一个世界,永远只有争执、打斗、死亡的循环。外面不管如何翻天覆地,这里也只有无尽的黑暗和冰冷。
  但父亲却知道这是最后一个救她的机会了!长安一破,他马上就赶到李渊那儿,跪地请降。李渊果然十分高兴,仍让他官居原职。父亲连忙叩头谢恩,然后便说出她被软禁宫中之事,求这新“皇上”大发慈悲,让他进宫来找她,带她回家。
  李渊为了以示他的宽宏大量、不念旧恶,更不同于杨广的残暴不仁,特许了父亲这请求。父亲在狂喜之中几乎将头都磕破了,赶紧入宫来逐殿逐殿的搜索她。
  父亲这时却在心中升起了恐惧__怕她已被杨广带了去江都,更怕她已……。但是,这一个噩梦终于到头了!__虽然她没想到还有更多的噩梦要接踵而来。但她那时并不知道以后会是这样的,她只知道那站在面前的白发苍苍的老者是她父亲!这错不了!十年之间他虽然老了许多,但他那魁伟的躯干、他那温雅的目光变不了!是父亲!他终于来了!她的信念胜利了!她没有错,她的父亲终于来救她了!
  她欢叫着扑入他怀中。反而是他,他几乎认不出那从一个满面稚气的小女孩十年里长成亭亭玉立的少女的她!直到她投入他怀中,泪水伴着笑颜,欢声叫道:“爹爹,爹爹!”他才恍然大悟,紧紧搂住她,老泪纵横的道:“蕊儿,蕊儿!你没死!那太好了!太好了!”
  那象是一个大团圆的结局。父亲挽着她的手,一步一步地走回家中。
  家!那她以为只是小别数月却竟阔别十年的家!她终于回来了!多少事情已经变了?母亲已逝去,姐姐已长大,还有……父亲已老迈!
  但在那一夜,当她和父亲又携手坐在花园里抬头看月的一刹那,她又觉得一切都没变。月亮,还是那个澄明的月亮;父亲,还是那个满怀恐惧的父亲!她靠进他怀中,又聆听到那熟悉的不安的心跳声,不觉一惊,仰面看着父亲悲苦的脸,道:“爹爹,您还害怕什么?”
  父亲道:“没有。我见你回来,太高兴了!”说着,却流下泪来。
  她反身抱着他,轻轻的道:“告诉我吧爹爹,我受得住的。有过这十年,我还有什么不能忍受?”
  “皇上,”父亲叹道,“总是会有个皇上的啊!”
  她浑身一颤,抬起头来,对着父亲的眼:“这个皇上,不是您的哥哥了,不是吗?”
  “但他想杀我之心,只怕并不下于那一个‘皇上’。”
  “为什么?”
  “因为我是杨家的子孙!他李家占了我们的天下,又怎能对我们姓杨的放下心来呢?”
  她低头想了一会儿,道:“但他受了爹爹的降,还放了女儿,那不是天大的恩德吗?”
  “是的。但那只不过是因为如今他们刚刚入主长安,立足未稳,急需收买人心,尤其要我们这些杨家的子孙显出拥戴他们的样子来。目下虽暂无性命之忧,但以后他们根深蒂固了,我们再无可利用之处了,他们不容我们活命吗?”
  “到他们根深蒂固了,还用得着放心不下我们吗?那还何必杀我们呢?”
  父亲默然半晌,才道:“你这话固是有理,但有谁猜得准君主的心思呢?杀了我们,那是斩草除根、永绝后患,终究是不同于不杀的。”
  说到这一步,二人都不再往下说了。君心难测,那就再加猜度也是枉然,还是看月亮吧!
  日子一天一天的过去,并没有什么异样的事情发生,她和父亲都暗暗松了口气,只道噩梦终于是过去了。岂料……
  那天父亲一回来,她已见到他面如金纸,神情大异。她知道发生了不寻常的事,遣开侍候的人,跪在他面前,搂着他的腰,将头埋在他双膝上,默默的安抚着他慌乱的心神。
  这样过了好久,才听到父亲吃力的道:“杨侑……死了!”
  她心中猛跳一下。她知道江都政变杨广死于非命的消息传来之后,李渊装模作样地哭了几声,便一脚踢开原来还摆在上头好看的隋恭帝杨侑。杨侑登基前原封为代王,被李渊罢黜后仍回代王府苟延残喘。父亲和她正暗自庆幸杨侑未遭毒手,谁知如今距李渊称帝不到三个月,杨侑便已……
  “怎么死的?”她明知这一问纯属多余,仍忍不住问了出来。
  “他们说……是暴病身亡。”
  好一个“暴病身亡”!她合上了眼,不再言语。
  “我们……”父亲急喘一口气,“去死不远了!”
  终于还是逃不过那一关啊!但是,那也没什么了吧?能和父亲死在一块,还有什么可遗憾的?她在那冷宫中已目睹过太多的惨死、横死,只觉自己能这么死,已是莫大的幸福。
  “我一己生死,算得什么?”父亲沉痛的道,“我年事已高,是生是死,又有何足畏?但是你们……还年轻啊!”
  “爹爹,”她安然的道,“这世上只有苦恼无尽,死了便可一了百了,从此永脱苦海,岂不更好?”
  “蕊儿!你怎能年纪青青的就如此看轻了自己的性命?只为了畏生之艰难,就求死之安乐?”父亲摇摇头,“人生在世,岂能只为自己而活?我一人之生死,固不值一提;但杨家的盛衰,岂可抛诸脑后?当初皇上无道,以致天下纷乱,寻常百姓固然九死一生,我杨家也是在劫难脱。在江都的杨家子孙几乎都被宇文化及这逆贼杀尽,听说杨侗逃了出来,在洛阳被拥立为帝。但我看那洛阳这中野心勃勃者不少,杨侗这半壁江山只怕也撑持不了多久,一旦失势,又不是如杨侑一般死无葬身之地?眼见我们杨家子孙凋零,我再一去,只怕真的就是灭绝门户的大难。我虽无子,再难接续杨家的烟火,但只要能保住你姐妹俩,总算是留下了杨家的一点血脉。虽是皇兄负我,却不是杨家负我啊!”
  她听父亲说得悲壮,心中也自激动,道:“爹爹放心,女儿再也不轻言一死!我有生之年,为杨家含羞忍辱,也是甘愿!”
  父亲抱着她,喃喃的道:“蕊儿,蕊儿,我苦命的蕊儿啊!”
  她开始象当年在黑房之中静待死亡一样等候最后一个噩梦临头。她以为路已走到了尽头,苦已挨到该结束的时候了。然而,门终于开了,却又一次不是那么一回事。
  那天,她走近正厅的时候,远远已听到厅里有一个陌生男子的声音在跟父亲说话。她微微感到奇怪。父亲自杨侑暴亡的消息传来后,一直更加倍小心谨慎地韬光养晦,除了上朝外,终日闭门谢客、深居简出,以免被李渊疑忌有何不轨之心。今天却怎么会来了一个不相识的男子?她悄悄绕到内堂,从分隔正厅和内堂的屏风后向外探看,只见厅中站着一个年约
  的男子。他个子很矮,脑袋却出奇的大。头上镶着两只骨碌碌乱转的老鼠眼,上面斜贴着两条稀稀落落的鼠灰色的眉毛,远远看去活象一个“八”字。下面是一个又圆又扁的大鼻子,倒似不知什么时候被人一拳朝着鼻上狠狠击了一下,以致鼻梁塌了下去。嘴里露出两颗向外凸突的大门牙,显得他更象一只大老鼠。双肩高高耸起,象是要竭力托起那颗大脑袋,却力有未逮,往中间陷了进去。他这么一副獐头鼠脑的样子,身上却穿着华贵之极的绸袍,骨棱棱的手指上还套上一只硕大无比的绿宝石戒指,份量之重,好象几乎要将他的手指压断了一般,显得格外的俗气粗鄙。他这一身衣饰打扮和他的样子实在是不相称到了极点,便似是一个乡巴佬不知从哪里偷来了这种种衣饰,穿戴在身上,竭力要摆出大老爷的款子,却处处露出马脚,比穿回他该穿的褴褛衣衫还要难看上百倍。反观父亲,虽只穿了一身简朴的石青色长袍,身上什么珠宝玉石都没有,却是轻袍缓带,说不出的儒雅倜傥,那天生潢贵的气度自然而然的令人折服。
  那人似已进完了正事,正絮絮的说着告辞的客套话,面上一副低眉敛目的恭谨之色,显得滑稽之极。父亲也客气了几句,便将那人送出门去。
  她从屏风后转出来,向父亲迎上去,见他眉宇之间现出奇怪的神色,似是悲哀,却又混杂着庆幸;似是舒怀,却又掺和着苦痛。
  她问:“什么事了?那人是谁?”
  父亲坐下来,茫茫然的看着她好一会儿,才道:“此人姓武名士镬,我杨家当政时是太原行军司铠……”
  “太原!”她惊叫一声,“那他与李渊……”
  父亲点点头,怜爱地望了她一眼,道:“蕊儿,你虽是女子,很多事却都没能走过你眼下去。不错,这武士镬本是并州的一介白丁,贫贱不堪,因倒卖木材而一夜暴富,成了当地一富。他有了钱,自然就想望着有权。当年李渊被任命为太原留守,从长安赴任时经过并州,被他卑辞厚礼的请了去他家里驻宿一夜。此人虽是个暴发户,没读什么书,却是十二分的精明过人。他纵览天下大势,细察世事人心,看准了李渊非池中物,竟毫不掩饰的向他呈献符瑞,称他为帝。李渊为了堵住他的嘴,不向外说出这等大逆不道之言,只好将他引为行军司铠。此人首鼠两端,暗中巴结李渊,表面上却奉迎太原副留守王威、高君雅二人。后来这二人意欲策动‘晋祠之变’,以褫夺李渊兵权,正是此人向李渊通风报信,使李渊能抢先下手诛除这心腹之患。”
  她心中砰砰乱跳,再也想不到刚才所见此人一副畏葸卑恭之态,竟是如此深藏阴狠之辈。怔一怔,道:“这么说,李渊一定十分感激他了?富贵荣华,该什么都有了。”
  父亲淡淡笑道:“这武士镬固是心计厉害,李渊又何尝是易与之人?武士镬之奸滑,李渊早就看透了。此人并无经国治世之大才,只有靠这见风使舵、卖友求荣来搏取一官半职。他既无文才,亦欠武略,李渊哪里会瞧得上他?他武氏又不是什么高门显姓,与李渊更是八杆子搭不上的非亲非故。所以虽是告密有功,也只分得了一个利州都督之职。”
  “既是如此,他今日又所为何来?”
  父亲的脸黯然下去,道:“武士镬自知不学无术、家世卑微,做到这利州都督,欲再往上爬已是难上加难。因此他一门心思想另攀高第,以便钻营。”
  她暗感大祸临头,道:“他……他来这里是……”
  “是欲与我杨家攀亲!”
  她惊跳起来,瞠目结舌的望着父亲。要嫁给那个其貌不扬的乡下佬、老头子?这岂止是一朵鲜花插在牛粪之上?她宁可一死也不愿忍受此等羞辱!
  父亲一把按住她,温言道:“蕊儿,不要担心,为父决不会将你交托给这样的人!”
  她心中略定,道:“爹爹已拒绝了他的求婚吗?”
  父亲叹道:“我们衰败至此,还能说出‘拒绝’二字吗?他虽官卑位微,终是当朝新贵,又是如此手段厉害,我们怎惹得起这样的泼皮?”
  她又起恐慌,道:“这……这怎么办?”
  “还有你姐姐呢!”
  她默然了。父亲竟要将姐姐嫁给这个糟老头!她愧疚不已,仿佛是将本应由自己承当的大难推给了姐姐。但一想到要与刚才那小矮子做一世夫妻,便霎时如临深渊、不寒而怵。
  父亲又道:“他心里打的算盘很如意。我杨家败落至此,他来求娶,我势不能拒。但我们虽是凋败,终是先朝皇族,他若攀上了我们,便等于与关陇世家拉上了关系,与那李家便似是而非的沾了亲带了故,于他日后宦途,颇有好处。”
  她道:“这人年纪都这么大了,怎么到现在才娶妻?”
  “唉,他早就娶下妻子,还已生了两个儿子。那少的一个比你姐姐年纪不大呢!”
  她大惊,道:“那姐姐岂不是嫁给他做小妾?”
  父亲摇摇头道:“那倒不然。他的元配早已病亡,你姐姐此去入他武家做的是填房。”
  她心中却想:“虽是正妻,终是填房。何况他前妻的儿子年纪比她还大,这日子可怎么过啊!”
  父亲道:“此人虽然根基浅薄,但才高志远,他日成就必定不凡。我家能与他武家联姻,当有助于稳固我们杨家之势。唉,时到如今,也不知是他攀附我们,还是我们倚仗他呢!”说着面上现出穷途末路、无可奈何之色。
  屈从吧,这是运数!她和父亲早已学会了这挣扎求全之道。什么名门望族,什么家势显赫,在这乱世亡国之中,能换回一点点生存之机,已算是不错了吧!
  只是从此,她心中多了另一种恐惧,无端的忽然会生出一阵惊悸,不知什么时候又会来一个跟武士镬一式的人,象带走姐姐一样向父亲索要她,而父亲是没有拒却之力的啊!
  姐姐去后,她更终日与父亲坐在园中,默默的看云聚云散、看日升日落、看花开花谢,更多的还是月圆月缺。在这变幻无常的人世之中,仿佛只剩下那月亮的变化是可以测度的了。
  噩梦有完没完?她不知道。只有祈求老天爷可怜可怜,让她与父亲相依为命的日子能多几天。但是……那一天终于来了!
  父亲那天上朝好久都没回来。她翘首以盼,心中怔忡不定,不知又发生了什么事。好不容易终于看见他踏进门来,她如乳燕投林的扑入他怀中。
  父亲也紧紧的搂着她,好半天才道:“蕊儿,你终于有个好归宿了!”
  她心中震颤了一下,却没有动弹,心底呻吟了一声:“终于来了!”却没开口
  父亲强笑道:“是一门好亲家呢。是……当今四皇子齐王爷啊!”
  她抬起头来,只见父亲面带笑容之中却泪落如雨,便道:“既是好亲家,爹爹为什么还要这么伤心呢?”
  “我……我是替你欢喜。他可是娶你为正妻,立你为齐王妃呢。”
  她无动于衷,伸出手去拭抹父亲的泪眼,道:“爹,都告诉我吧。我知道事情不是这么简单的。”
  父亲忽地将她搂入怀中,失声恸哭起来:“蕊儿,蕊儿!我该怎么说呢?”
  她反而笑了起来:“该怎么说就怎么说吧。这世上还有我未吃过的苦吗?”
  父亲稍稍止住了泪水,道:“我也不知道。我只听说这齐王李元吉是个脾气暴躁之极的人,在外头拈花惹草、奸淫掳掠、无恶不作!前些时候,他才在太原调戏民女,竟大胆到将他二哥秦王李世民将要娶入门去的女子也活活烧死了,惹出好大一场风波来。你说为父怎能放心将你嫁给这样的人?”说着又是一阵哽咽。
  她只觉眼前一阵昏黑。“完了!”她心里只有这么一句。她还以为历经在冷宫的十年之劫,老天再怎么播弄她,也不会再有比那更惨酷的日子了。最多不过一死吧!
  想到这“死”字,她不由自主的便说了出口:“为什么我不死了呢?”
  “蕊儿,你千万不能这么想!”父亲惊叫道,“皇上派了裴寂来提亲,你若在这个时候死了,他们一定猜出你这是有意拒婚。皇上一怒之下岂不要将我们满门抄斩、诛灭九族?这一来,杨家可就真的全完了!”
  她脑中轰的一下,眼前真的一黑,便昏了过去。过了不知多久,悠悠醒转,只见父亲抱着自己,正哭得泪人儿也似。她伸手抹了一把他的泪,道:“爹爹,您不要这样,我什么都答应您!”
  父亲道:“我知道你受了很多苦,那都是我们杨家作下的孽,为什么都要你来承担?唉,难道真是天亡我也,天亡我也!”仰首向天,浩叹不已。
  她宁定心神,道:“女儿曾说过,‘我有生之年,为杨家含羞忍辱,也是甘愿!’今天就是女儿信守这言诺之时了。”
  又一个噩梦开始了!她一针一线地编织起自己的嫁衣,一边织,一边泪落点点,将泪水也织了进去。她不知道别的女子是怎么做她们自己的嫁衣的,她只知道这血一样红的嫁衣确是用她的血泪织成。她的前途只有梦魇、只有生不如死!
  蕊儿眼前一阵迷朦,伸手一擦,湿漉漉的全是冷泪。
  忽然,门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和喧叫声,她转头一看,只见一大群侍女涌了进来,人人神色慌张,一副大难临头的样子。
  领头的一个侍女叫道:“王妃,王妃,大事不好了!”
  她静静的望着这群鸡飞狗跳的人,问:“什么大事不好了?”
  “皇上……皇上领着一百名侍卫包围了王府,说要杀尽我们满门良幼啊!”
  皇上,又是皇上!这宝座上已换过了三个皇上,却个个都想杀她,人人乐此不疲!是不是凡坐上那个位置的人就会变成这个样子?
  一瞬间,她又似回到大屠杀的那一天:她坐在内堂里,正抱着幼子喂奶,外面忽吵得人仰马翻一般。她还没转过念头,一个手执大刀的士兵已悍然冲了进来。她本能地用手挡住自己的胸脯,他却一把抢过她臂弯里的婴孩,手起刀落“喀”的一下,那孩子便身首异处!
  她惊得整个身子都僵住了,连害怕也忘了,一动不动地看着这长着一张人脸、行径却与禽兽无异的士兵。那士兵哈哈一笑,举起血淋淋的刀便要往她头上砍落。她忽地生出说不出的快慰,安然的望着那雪亮的刀锋闪闪而下……
  然而,另有一人冲了进来,一把拉住了他,道:“大王有命,只诛逆贼子嗣,不必伤及其他人!”便拉了他出去。
  她看着地上那血泊中躺卧的孩子,那一刻钟前还活生生地在她怀中吮吸着乳汁,快活地踢动着小手小腿的孩子,一滴泪也没流下来。这么多年的煎熬,已榨干了她的眼泪,她连喜怒哀乐的气力,也似乎没有了。
  今天,她又将面对这血腥的一切!
  “怎么办啊王妃?怎么办啊?”众侍女都眼泪汪汪的望着她哭喊。
  怎么办?她怎么知道?她只是一个娇怯怯的弱女子,在那闪闪的刀锋面前还能怎么办?终于走到绝路上来了!苟延残喘了这么久,原来还是免不了要一死。以往的挣扎是多么可笑啊!
  “怎么办?我出去见皇上,让他一刀杀了我吧!”蕊儿忽地显出少有的坚毅之色,腾的跳了起来,迈步向前。
  “王妃,王妃!”众人乱叫成一团,“您还没梳妆好呢!您还没戴帷帽呢!”
  蕊儿恍似未闻,仍是脚步轻盈的直往外走,心中在笑:“梳妆戴帷帽?死到临头了还要打扮、还要戴着面具做人吗?”
  忽然之间内心竟是升腾起轻松欢快__终于可以死了!她已经等候这一刻的来临有多久了?可能就在她被关进那黑房里的时候已开始了这漫长的等候吧?竟然挨过了这么长的时间,只为了那个“杨家”!可是时到如今,又怎么样呢?她逃不出这命运的魔掌,“杨家”也是如此!该亡的还是要亡,要死的还是会死!挣扎只是徒然,快快乐乐地死去是她长久以来的心愿!原来,她一直梦寐以求的是死,死才是结束她一个又一个噩梦的真正解脱之法!
  在走向大殿的路上,蕊儿终于感受到她一生之中最幸福快乐的时刻!
  她步入大殿,坐到正中的榻上。这时殿中已站满了手执兵戈的侍卫,各人高举火把,照得殿内一片亮堂堂。她冷漠地坐着,双目平视门外,外面黑沉沉之中似有无数的人影在晃动。她感到殿中一双双眼睛都在注视着自己裸露的面庞。这么多男子看到自己的庐山真貌,这在她说来实在是生平第一遭,不觉有些羞赧之感。但她心中的亢奋压倒了一切,仍是微微仰起头来,一面冷傲之色。
  这时,门外一阵杂沓之声,随即一片寂然,有人高声呼叫:“皇上驾到!”
  她瞪大眼睛,只听殿外呼的一声,如旋风似的卷入一人,但见他怒目圆睁,眼光这中全是冷彻心肺的一片杀气。但当他的目光落在她脸上时,忽地起了意想不到的变化。他似是倒抽了一口气,眼中的杀气一下子化为乌有,转作惊奇惶惑之极的神色。她心中若有所动,已见他双唇微张,似是从齿缝间挤出一句:“吉儿!”
  吉儿!这轻轻二字却如重锤猛敲到她头顶!
  她早在冷宫的时候便常听到人们议论,说她生得跟一个叫吉儿的人十分相似。据说,那吉儿是杨广的女儿,封作出云公主。杨广对她宠爱无比,当真是捧在手里怕化了、含在口中怕融了,对她有求必应、千依百顺。
  在蕊儿心中,杨广是一个喜怒无常、动辄拍案而起没头没脑地乱骂她父亲一通的可怕的魔怪!这样的人竟会对自己的女儿疼爱到这种地步?她无论如何也想象不出来。
  而自己竟还与那吉儿生得一模一样!这更是匪夷所思了。但人人都这么说,不由得她不信。从外面被赶进来的宫女太监中,有些是见过那吉儿的,听说她生得象吉儿,都专门来看她,没有一个人不是惊叹不已,连声称奇道:“真是一模一样,简直就象是一个模子里倒出来的!”
  更有些人望着望着她,便不怀好意的桀桀笑了起来,听得她心胆俱寒、汗毛倒竖。她知道这些人久困冷宫之中,已是有点心志失常。在这个地方,只有女子和不男不女的太监,不少人还都很年轻,不免会有人受不了心中欲火的烧灼,生出种种怪诞的癖好来。有的是两个宫女之间一人扮阴一人扮阳的配对,有的是一个宫女和一个太监之间行些虚凤假凰之事。这些人见了她与那吉儿一般的美艳绝伦,竟是起了“色”心。幸好她毕竟名义上是主子,每逢这种关头也总是严辞疾色的坚决抗拒,这才一直没出什么事来。
  于是她也就明白了那次杨广看见她的样子时为什么会现出惊诧之色来,他定是想不到这世上竟会有一个女孩与他那宝贝女儿生得这般相像。同时,她又猜到了杨广为什么要将自己幽闭于此:他是不能容忍自己父亲也拥有这么一个与他那吉儿一般漂亮的女儿啊!
  她常常对着铜镜中的自己怔怔的出神,竭力想象那个她从未谋面却已熟知其貌的吉儿是怎么样的。有时甚至禁不住想:“我跟她生得一模一样,为什么命途与她却大异其趣?她是皇上的掌上明珠、恩宠无比;我却困在这冷宫之中、饱受折磨!为什么老天如此偏心她,对我却如此不公?”这么想着想着,那镜中的影像似乎真的变成那吉儿,活了过来,升到半空之中,俯身向她冷笑道:“你以为你跟我一样?才不是哩!你只是我的影子!你只是我的影子!”
  后来她听说这吉儿在从雁门关回长安的路上失散被造反的贼兵所杀,杨广为此呼天抢地的哭了好久。那一阵子宫中人人自危,只因都怕一个不小心会触动皇帝的伤痛而被他杀了来出气。众人纷纷议论,都说这么一个小小女子,竟能引得一国之君为她如此沉痛,真不知是哪生修来的福气,死都不枉了!
  她出了冷宫回家后,竟又一次听说这吉儿的“死讯”。原来那次她并没有死,不知怎的到了太原做了当今二皇子秦王李世民的暗室__此事大家都说得含含糊糊、极力隐晦,她也就迷迷糊糊的不甚了了。谁知这吉儿又给齐王李元吉烧死了,那秦王李世民又是为她痛不欲生,竟因此打了个大败仗,唐军死伤八余万!京中各人又是传得沸沸扬扬,都说这么一个小小女子,竟能引得八万多人因她而死,真是风光到了极点,死都不枉了!
  她听到这些议论,只有在心里叹气。有些人的生死竟是如此牵连重大。偏偏还“死”一次都不够,要一“死”再“死”,引那身居高位者为她痴狂,害无数无辜者形同陪葬!“可是我呢?”她又望着镜子,象镜中那人真的就是吉儿,“我若死了,除了爹爹,再也没有一个人会为我流一滴泪。就连爹爹,他便是哭也不敢哭出声来!”何以她竟跟这吉儿的命数如此判若云泥?难道她真的就只配做吉儿的影子?
  吉儿!面前这“皇上”就是当年的秦王李世民了。连他也误认自己是吉儿!但那又算什么呢?误认的人,可不是自他而始,而是……她的丈夫李元吉!
  那是洞房花烛的第一夜,那是她永远都不能忘记的一夜!他一手扯下她的红头盖,她看到他那满脸的酒气,心中先已寒了半截。他一见自己的相貌,便也如刚才那“皇上”一样的惊诧莫名,也是叫出那一声:“吉儿!”但那是充满着多少刻骨仇恨恶毒的一声啊!接着便是狞笑,哈哈哈的笑声震动屋瓦,便如野兽终于逮住了久捉不着的猎物一样纵情狂啸!
  她吓得全身发软,只觉那笑声就要震破她的脑袋,不由得双手捂住了耳朵。笑声未了,李元吉已象疯了似的扑上她身上来,双手乱撕,几下子已将她的衣衫扯得稀烂,将她压倒在身下。他的手在抓,他的口在咬,倒似是陷入了牢笼中的困兽在垂死挣扎,不顾一切地乱扯乱咬身边的东西。
  她紧紧闭着眼睛,泪水决堤似的迸流出来,身上已是伤痕累累、血迹斑斑!她听到李元吉在吼叫:“吉儿,吉儿,你还敢不从我吗?你还敢不从我吗?”
  天啊,天啊!又是那吉儿!难道她真的只是这吉儿的影子,生下来就只为了代替她来受这种种折辱?回答她的只有李元吉发狂的撕咬!
  她的身子在崩裂,裂成千千万万块碎片;天地都在崩裂,裂成千千万万块碎片;她所有的一切、曾希望拥有的一切、哪怕只在梦里拥有的一切,也在崩裂,裂成千千万万块碎片!在那一刻里,她脑中想到的只有一个字:“死!”世上已无她的存身之地,唯有一死可以助她摆脱这永恒的苦难!
  但她不能死!她的性命不属于她自己!她还要活下去,怎样含羞忍辱都要活下去!这是她答应过父亲的。这才是她毕生的噩梦啊!__一个永远困身其中、永远都苏醒不过来的噩梦,一个比那冷宫的噩梦更甚的噩梦!在那冷宫里,她还可以抱着父亲会来救她出去的渺茫的希望;但在这儿,恰恰正是父亲亲手将她送进来的啊!这儿是永恒的炼狱!

  “王妃,王妃!您快醒醒,快醒醒啊!”嘈杂的声音从遥远的地方传来。
  蕊儿感到有人在用力地摇着她,猛然清醒过来,张开眼睛,只见身边围了一圈子的侍女,个个一面焦急惊惶之色,七嘴八舌的在叫:“王妃,快醒醒!”一见她张开眼,全都喜上眉梢的叫:“好了,好了,终于醒了!”
  她环顾四周,只见自己处身于卧室之中,并不是大殿之上,刚才所见的剑拔弩张的侍卫一个人影也没有,心中惑然,想:“难道刚才真的只是一场噩梦?”嚅嚅的道:“我……我怎么了?”
  一个侍女道:“王妃刚才在大殿上一见皇上进来便昏了过去,可吓坏我们啦!”
  “皇上!”蕊儿尖叫一声。原来不是噩梦,真的发生了刚才的事,屠灭之祸还在眼前!
  那侍女道:“是啊!皇上……这会儿在起凤台那边等候王妃呢。王妃……快梳妆好了过去见驾吧!”
  蕊儿尚未在惊恐之中完全清醒过来,一时之间还听不明白这话中的含意,茫茫然的重复了一句:“去见驾?”
  那侍女脸上一红,却又现出欢喜的神色,低声道:“皇上见了王妃昏厥的情状,显得对王妃……这个……很是怜惜呢!”
  蕊儿终于明白了她的言外之音,霎时满面绯红,气道:“你……你怎么恁地无耻?”
  众人一听,全都变了面色,忽啦一下跪倒了一片,叫道:“王妃,您千万要救救我们啊!”
  那侍女哭道:“我们都知道王妃是贞烈之人!但齐王爷人都死了,王妃只顾感念已去之人,难道就不理会我们这些还活着的人的生死?您若不从皇上,皇上震怒之下,这全府上下就没一人能活过今晚啦!王妃又岂能独善其身、不遭屠戮?”
  蕊儿冷然道:“你们为着自己活命,就逼我去干这等淫贱的勾当?死则死矣,我是求之不得!要我受这等羞辱,还不如千刀万剐而死!”
  那侍女急道:“王妃可以不顾惜自己性命,可以不顾惜这全府上下的性命,难道也不顾惜您娘家杨氏全族的性命?”
  这一下正击中蕊儿的要害,她大叫一声,扑在案上,几乎又要昏死过去。
  又是杨家!总是杨家!每次她恨不能以一死摆脱这人世间无尽的苦楚这时,这个“杨家”就象一条绳索将她紧紧束缚!为什么她总是要为杨家而活,哪怕是多么含羞忍辱?她以为她终于可以死了,却原来还要活下去,还要再受一场那新婚之夜的羞辱和强暴!她的噩梦还没有完,她还是要继续做那吉儿的影子,替她受尽这世上的苦难!
  那侍女拉着她双手,道:“王妃,您这么一犟,不仅送了自己性命,还要连累杨家老爷啊!杨家如今就都指望您了,如果连您也完了,杨家可就真的要完了!”
  她激灵灵的打了个寒颤,这话怎地如此耳熟?对了,是父亲跟她也这样说过的!父亲说过的话霎时又在耳边响起:“唉,蕊儿,你姐姐完了!是我害了她,是我害了她啊!”
  姐姐完了,真的是完了!
  姐姐嫁到武家后,自然大受两个前妻所生的儿子的忌恨。但武士镬对她宠爱异常,简直是当她天上的神女一般的崇敬,大概是他自觉自己的卑微出身实在配不起姐姐这样的前朝皇族的郡主吧!一开始时,她甚至忍不住要羡慕起姐姐来,觉得其实姐姐才是因祸得福,比自己幸运多了。
  然而好景永远是不长的。过了一年多,姐姐就怀孕了。那胎儿动得格外的厉害,几乎人人都一口断定那必然是个男孩。除了武家那两个儿子外,个个都笑得合不拢嘴,武士镬更是欢喜得手舞足蹈。原来他私心之下,感到自己官运已尽,难再高升,只有寄望于下一辈。但他早年所娶的贫贱之妻生下的两个儿子都愚鲁不堪,比之自己的机灵敏巧真是天渊之别!他心里认定这是因为前妻的血统不够高贵,如今娶了这高贵的杨家小姐,生下的儿子若好好调教,一定能成大器!
  于是,姐姐为将出生的婴儿缝制的小衣小帽,全是做成给男孩子穿戴的。岂料临盆一产,出来的竟是个女孩!身为女子,头胎便生下个女孩,本已是可怕之极的事,更何况在此之前人人期盼的都是男孩呢?人人大失所望,姐姐更是终日以泪洗面,恨不能自己死了才好。她与父亲都忧心不已,只怕姐姐这辈子是完了。
  谁知这小女孩不仅生得玉雪可爱,更是冰雪聪明,逗得武士镬对她爱不释手,竟不嫌弃她是女的,索性便让她穿了那原为男孩缝下的衣帽,将她当作男孩子似的教养。她和父亲这才悄悄松了口气,暗暗为姐姐庆幸。__只要还未失去丈夫的欢心,姐姐还年轻,要再生个男孩,一定不成问题!
  可是世事穷通变幻,就是这样的啊!当你以为已绝望的时候,偏偏又会来个柳暗花明、天无绝人之路;当你以为又有指望的时候,却真的便到了山穷水尽之境!武士镬对姐姐的恩爱虽不断,谁料他自己却命不久长,未及再与姐姐生下一子便一病不起、呜呼哀哉了!他这一死,姐姐和那女孩霎时便落入那两个武家的儿子的魔掌之中。他二人早已对她两母女咬牙切齿、恨之入骨,只是一直受着武士镬的压制,不得不装出一副毕恭毕敬之态。这时武士镬这大树一倒,她两母女岂有不陷入万劫不复之地之理?
  父亲马上想到了这一点,立即派人都武家去,以吊唁为名,顺便提出要接她两母女回来住的意思。可武家的两个儿子竟当面奚落出来道:“不是说‘嫁出的女儿泼出的水’吗?你们还以为她们是你杨家的人吗?发你的清秋大梦去吧!她们是我们武家的人!我们爱怎么处置她们就怎么着,你们管不了!识相的就给我滚回去,以后也别再来。否则就别怪我们棍棒侍候!”骂得派去的人狼狈而回。父亲还不死心,再派孔武有力的仆人去,想强行将她两母女抢回来。谁知那两个武家的儿子似早料有此一招,挟着她母女俩举家搬徙,不知躲到哪里去了。父亲苦苦追查她们的下落,始终杳无音信。
  她每次回娘家见着父亲,说起姐姐母女俩,父亲总忍不住涕泗横流的道:“是我害了你姐姐,是我害了阿媚啊!”那“阿媚”就是姐姐生的女儿的小名。她小小年纪已出落得千娇百媚,连武家那两个儿子暗地里都恨恨的骂她长大后必定是个迷死男人的狐媚子,是以有此名儿。
  父亲悲叹完姐姐两母女,便又对她说:“蕊儿,为父就只剩下你了。你一定要熬下去,不要也象你姐姐那样完了!”
  她眼中噙泪的道:“爹爹放心好了!还有什么艰难困苦我没熬过?如今我男孩也生了;齐王在外面无法无天、三天两头就横拖竖拽着个把女子进府去胡闹,我只闭了眼睛当什么都看不见。他干什么事,我一概不理不管,他便再横蛮凶暴,也找不着我的茬儿来废我的齐王妃之位。”
  父亲叹道:“你受了许多委屈,我都知道!如今麻烦倒不是他会动念废了你的齐王妃之位,而是他是否保得住齐王之位啊!”
  她惊道:“这是什么意思?”
  父亲道:“你对他的事全然不闻不问,也难怪你不知道如今朝中的风风雨雨。现在二皇子秦王李世民正在跟太子李建成争位,李元吉站到了太子一边去帮他。这种权位之争最是凶险,一个不小心败了,就是身亡家灭的大祸,你叫为父怎能不替你担心?”
  她忙道:“爹爹这么说,莫非李建成会输给李世民?”
  父亲皱眉道:“以目前之势,东宫、齐王府合力共倾秦王府,李世民以一敌二是处了下风的。但世事莫测,此人也不是善男信女,手腕心肠都不可逆料,最后胜负如何,恐怕只有天晓得。我是竭力回避卷入这漩涡之中的,你也千万不要与闻其事。以后倘有不测之祸,首要的是要保住你自己的性命。他们李家兄弟的勾心斗角、是是非非,还是少理为妙啊!”
  她说:“女儿明白了。他的事,我哪敢管?”
  父亲搂她入怀,道:“杨家如今就都指望你了,如果你也完了,杨家可就真的要完了!”

  “王妃,王妃!”耳边又听得侍女们乱纷纷的叫起来。
  蕊儿抬起头来,眼中已没有泪水,有气无力的道:“给我梳妆吧!”她又一次屈服了!
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