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主页 |
浩气冲天宇, 严词震金龙。 翼王立大地, 不见杨秀清! 且说翼王石达开,喝退侯谦芳,来到冬官又副丞相吴化鸣面前,命人把他从地上扶起来,去掉绳索。吴化鸣死中得活,好像做了一场恶梦。他见了翼玉,如见亲人,涕泪横流,放声痛哭。石达开问了事情的经过,直气得虎目圆睁,剑眉倒竖,安慰吴化鸣道:“你暂时受点委屈,容我启奏天王,再做处理。”吴化鸣千恩万说,被东府侍卫押解下去。 翼王飞身上马,直奔天王府。他过了御沟,在下马牌前跳下坐骑,步行来到天朝门外,把值日的承宣官找来,叫他转奏天王,有急事求见。承宣官不敢怠慢,急忙进宫报信儿。 翼王手按剑柄,心潮起伏。他真没有料到,京里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心里说:这事天王知道吗?他持何态度?见着天王,我该怎么说呢?倘若天王不同意赦免吴化鸣,又该怎么办?东王能否让步?对他又该怎么办?石达开不住地思考着。 两刻钟过去了,天王还没有升殿,也没人理他。他看着紧闭的天朝门,心情越发焦躁了。等啊,等啊,又过了两刻钟,仍不见有何动静。翼王实在等不及了。便从侧门走进天朝门,直奔朝房。恰巧,与那个承宣官走了个照面。石达开面沉似水,问道:“天王有何诏旨?”承宣官躬身道:“今日万岁龙体欠安,不能升殿。口旨下,请翼王先回府休息,有事明日再奏。”石达开气得目瞪口呆,好半天没说出话来。想当初,与天王朝夕相聚,左右不离,有事随时都可商议;看现在,深宫九重,虽近在咫尺,却远似天涯,见一面是何等不易呀!他看着殿外悬挂的金钟、玉鼓,真想去狠敲一顿,请天王马上升殿。刚一迈步,又停了下来。他不想鲁莽行事,只好长叹一声,暂时回府。 翼王府是原布政使衙门改建的。虽然也很气派,但和东府、北府相比,就差得多了。翼王在门外下了马,走进大厅。府里的六部尚书、文武臣僚都来问安。石达开询问了一些公事,让他们退出去,起身奔内宅而去。 这时,承宣官传呼:“翼王回府!翼王回府——”王妃黄氏领着女儿宝英、儿子定忠迎了出来。“爸爸!”孩子扑到石达开身旁,搂腿抱腰,非常亲热。翼王把三岁的儿子石明忠抱起来,吻了又吻,拉着女儿宝英的手,向内室走去。黄氏眼里含着激动的泪花,后面紧随。 进了屋内,两个孩子围着爸爸,左右不离,问这问那,亲热了好半天。王妃对孩子道:“爸爸累了,你们退出去吧!”两个孩子不敢违命,低着头,噘着嘴走了。 王妃一边服侍丈夫更衣,一边打听前敌战况。石达开支支吾吾,无心回答。黄氏是个聪明人,见丈夫浓眉紧锁,心不在焉,便满脸堆笑说:“路上累了,躺下歇息一会儿吧!”石达开摇一摇头,长出了一口气。王妃道:“身子不爽吗?要不要找郎中看看?”翼王摆手说:“不用了,我这个病,郎中是医不好的。”王妃一怔,知道弦外有音,急忙问道:“是军情不利,还是什么人惹你生气了?”石达开望着夫人焦急的脸,又长叹一声,说道:“今天要杀人,你可知道?”王妃说:“怎么不知道,全城都轰动了。可不知杀的是谁?”“吴化鸣!”翼王道,“你还记得这个人吗?”“记得,记得,不就是那个教书先生吗?”“是啊,他现在是冬官副丞相了。”“要杀他呀?!”王妃惊问道,“他犯了何罪?要杀头!”“不是杀头,是车裂——五马分尸!”王妃一听,惊呆了,忙捂着嘴说:“这简直太残忍、太可怕了。吴化鸣犯了什么大罪,要这样处置他?”“因他说了真话,做了一件当臣子应该做的事情!”翼王心情激动。王妃迷惑不解,盯着丈夫,喃喃地说:“既是好人,何以被处死?是天王旨准的?”“不。是东王的诰谕。”王妃一听“东王”二字,背如芒刺,心头发凉,低声说道:“又是这位东王的诰谕?他做得太过分了!妄杀好人,造孽呀!”翼王道:“不过,吴化鸣并没有死,被我救下了。”“你说什么?”石达开又重复说:“他没有死,被我救下了。”“天哪!”王妃如释章负,长长地出了一口气,又问道:“东王可知此事?他同意了?”“管他呢,妄杀无辜,我就阻拦!”王妃拉住丈夫的手,担心地说:“东王执掌大权,你怎能和他较量?一旦得罪于他,岂能饶过于你?你……你……你怎能做这样的蠢事呀:“王妃说着,落下了眼泪。石达开不忍叫妻子担心,说道:“你放心好了。东王做事,因人制宜,不会把我怎样。”王妃收住眼泪,问道:“你拜见东王没有?”“没有。我要向天王奏本,有话到金龙殿去说。”“你估摸着,天王能够替你说话?”翼王道:“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他要向着东王,我就据理力争!”“我看,你这样直爽,是要吃亏的。不是我多心,我看天王有点变了,每日匿居深宫,不理国事,事事依靠东王;东王变得更甚,依仗权势,盛气凌人,独断专行。他二人鼻息相通,互相依存。你一个人,力单势孤,怎么会争过他们?倘若闹翻了脸,你……还有咱们……两个孩子……”王妃说不下去了,她越想越怕,瑟瑟发抖。 翼王妃名叫黄惠卿,也是广西桂平县人,父亲是黄玉昆,家资甚厚。惠卿幼读诗书,精通文墨,是位知书达理的闺门小姐。十五岁许配达开,感情甚好,可以说是夫唱妇随、心心相印。金田起义之后,战事频繁。石达开每逢出征,惠卿的心就提到嗓子眼,不是偷偷流泪,就是默默祷告,盼望丈夫平安回来。为了达开,她把心都操碎了。作为九年的夫妻,王妃是了解丈夫的为人的。他不近女色,不贪高官厚禄,不搞阴谋,秉性刚直,心地善良,满腹才华,能文能武,有远大的抱负,一心扑到天国的事业上,称得起是一个盖世的英雄。所以,并不为石达开转战南北、没有工夫照顾妻子儿女而埋怨。相反,她更爱达开,更支持达开,常同丈夫一起分享胜利的喜悦。进入南京后,住进了豪华的王府,使奴唤婢,吃尽穿绝,好比天上人间。可是王妃的心情,并不愉快,总觉得这是不祥之兆。她常问自己: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呢?经过冥思苦想,得出了结论,原来是天王和东王都变了,许多事情也跟着发生了变化。人与人之间的那种关心、体贴、热诚,再也看不到了,取而代之的是冷漠、猜忌和无情。她读过不少史书,也知道不少典故。陈胜、吴广、绿林,赤眉、铜马、黄中、黄巢、李闯,这些历史人物的后果,总在她脑子里徘徊。她担心太平天国也会重蹈覆辙,更担心丈夫的命运。尤其是近一年来,她的这种担心更加剧了。她有心劝劝丈夫,可又不知从何说起!特别是今天发生的事情,使她再也无法控制了。 “翼王!”王妃压低声音,无限柔情、婉转地说:“识时务者为俊杰,好汉不吃眼前亏。千万别把天王激怒了,也不要伤了东王!能忍就忍吧。不能为一个吴化鸣,把自己断送了!” “什么?”翼王的脸往下一沉,王妃不敢往下说了。石达开停了片刻,既严肃又温情地说:“你想到哪里去了,我们怎能见死不救?咱怎能和韦昌辉一样,当八面光?我是翼王,应做天国栋梁,多多为国分忧。不能光为自己打算,更不能看着他们胡作非为,把这个用鲜血换来的江山糟踏了。要那样做,即对不起天父,对不起牺牲的弟兄,也对不起我们自己呀!”翼王看了妻子一眼,接着说:“诚然,我这样做,是要担风险的。他们,特别是东王,有可能对我忌恨、排斥,甚至报复。可是,这有何惧?为国尽忠,死而无怨嘛!话又说回来了,我相信,他们也不敢轻易动我!”王妃忙问道:“这是为什么?难道你有什么把握?”翼王冷笑道:“我有兵权。他们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是不会冒这种风险的。”王妃听了,似信非信,轻轻叹口气说:“不管怎样,还是多多提防点好啊!”翼王又耐心地开导了一番,王妃这才不言语了。 当晚无话。到了次日天亮,翼王起床,梳洗完毕,用过早点,换上朝服,来到议事大厅,把王府的事情安排了一下,吩咐亲兵备马,又命心腹爱将张遂谋、曾锦谦、石玉良、马玉昆,率领一百名参护跟着他,直奔天王府而去。 石达开在下马牌前跳下战马,来到天朝门外:但见文武百官,一个个衣冠楚楚,在此候旨。他们见了翼王,都围过来施礼问安。地官丞相胡以晃走过来,给石达开见礼后,悄声地说:“情况我都知道了。因隔墙有耳,不便多说。”翼王一听,点了点头。 石达开往四外看了看,没见东王和北王,不知是何缘故。胡以晃告诉他,东、北二王早已进宫去了。 这时,金钟敲响了。接着,奏起了丹陛大乐,高大的天朝门慢慢开放了。翼王率领文武三十多人,按次序,走进天庭,站在金龙殿下候旨。片刻,东王和北王也从朝房里走出来。他二人见了翼王,彼此点一点头,都没说什么,显得非常冷淡。 一个女引赞官从殿里走出来,高声唱道:“天王有旨,宣东王、北王、翼王进见!”“臣接旨!”三王同时答应一声,整冠理袍,走上汉白玉天桥,跨过九层台阶,来到金龙殿内,恭恭敬敬跪倒在丹陛之下。那个女引赞官又唱道:“天王有旨,传文武臣工依次进见——”百官按品级走进金龙殿,跪在三王身后。 这时,一个通赞官又喊道:“行朝拜礼——”话罢,开始响起单调刺耳的音乐声,文武再次站起又跪下,高呼:“万岁,万岁,万万岁!”礼罢,分立左右。只有三王站在御案旁,等候天王问话。可是,天王坐在团龙椅上,望着群臣,半晌无言。 原来,杨秀清和韦昌辉在一个时辰以前就来到宫里,说有急事面奏天王。洪秀全破例在偏殿接见了他俩,杨秀清把昨天发生的事情说了一遍,并指控翼王的这种做法是“犯上”和“大不敬”,请求天王予以严惩。韦昌辉顺着杨秀清的话,不断地添油加醋。杨秀清以为:洪秀全对他的要求和本章,历来是言听计从的,这次也能支持他。可是,这位天王一会儿点头,一会儿摇头、始终没有表态。到了升殿的时刻,才说了一句“殿上再议”,就走了。 杨秀清知道:洪秀全为难,是因为涉及到翼王头上了。他心里很不痛快,用蔑视的眼光看着洪秀全的背影,心里说:大丈夫优柔寡断,不配做天国之主! 这时,洪秀全心乱如麻,不知说什么好。金龙殿里,鸦雀无声。突然,石达开出班奏道:“臣奉旨督师,与清妖廖战于湖皖,胜负未分。今把臣调回京来,不知有何差派?” 天王这才说道:“达胞为国为民,操劳心血,朕心甚慰。调你回来,另有差遣。清胞,你对石兄弟说说吧!” 杨秀清对石达开这种越级请示的做法,十分不满。心里说:我是东王、左辅正军师,有权支配任何人,是我的诸谕把你调回来的,你不向我请示,反而问天王,足见你没把我杨秀清看在眼里,若不狠狠煞煞你的威风,何以威慑全朝! 杨秀清往前跨出一步,摆出一副目空一切、旁若无人的姿态,昂着头说:“清妖头向荣、琦善等,纠集妖兵数十万,欲犯我天京。本王为了做到有备无患,才把你调回来,全力对付清妖的江南大营和江北大营,以解除对天京外围的威胁。至于出兵方案吗,你到东府请示机宜好了!”石达开听罢,说了一声“我知道了”,就把话锋一转,严肃地问道:“请问东王,吴化鸣身犯何罪,法犯哪条,就欲将他处以极刑?”东王早有准备,冷冷地说:“以臣诬君,犯上作乱,目无法纪,非议朝政!” 翼王假装不解:“请东王把话说清楚,吴化鸣如何诬君、怎样作乱?” 杨秀清的眉毛跳了几下,很不耐烦地说道:“事实俱在,连罪犯也供认不讳,你就不必操心了!” 翼王闻听,火往上撞:“我对事实也很清楚。吴化鸣身居相位,辅佐天王,直言谏君,理所当然。他奉劝天王,要远女色、近贤臣、纳忠言、惩奸佞、勤于政、爱于民、覆于前、虑于后,难道说得不对吗?难道说,这就是以臣诬君?北伐军孤军作战,以致全军覆没,惨死了几万人,这全是决策失误所致。作为三军统帅的东王,不该引咎自责吗?难道别人指出了你的痛处,就是犯上作乱!古代的大军事家诸葛亮,因失街亭,错用马傻,还自请革去武乡侯。古之圣贤,尚能如此,我辈怎能掩羞遮耻?是就是是,非就是非,是非分明,才是君子;对就是对,锗就是错,知错必改,乃为英雄。昔日的唐太宗、汉光武帝都能接纳臣下直谏,我等为何就不能呢?”石达开瞅了一下东王,继续说道:“吴化鸣并没罪,罪在我们当王的身上。我天国应该多有几个吴化鸣!” “住口!”杨秀清吼道,“石达开,你太放肆了!别忘了,你还不是太平天国的主宰。杀谁,放谁,你还说了不算!” 翼王冷笑道:“放肆的不是我,而是你!天朝乃是弟兄们用血换来的,不是你杨秀清个人所有。你做得公正,我就支持;你做得不公正,我就要管,而且还要一管到底!” 东、翼二王,互不相让,你有来言,他有去语,越争越烈。满朝文武,都惊呆了。绝大多数的人心向翼王,而又惧怕东王,都为翼王捏一把汗。胡以晃更是如此,急忙出班奏道:“请二位千岁息怒!依卑职看,还是请天王决裁吧!” 洪秀全坐在上边,听着两个人的争论,始终没发一言。说实在的,他对吴化鸣是不满的,对石达开这样做也有反感,从心底是偏护东王的。可是,他并不糊涂,石达开说得句句是理,吴化鸣的本章也无可指责。对他二人不满,主要在于他们干涉了自己的所好,但又无法驳斥。洪秀全对东王的专横也有些不满,可是东王一向不干预他的私生活,有时还尽量投其所好。从这件事来说,他又对杨秀清特别满意。拿今天这件事情来说,他又拿不出袒护东王的理由。真是左右为难,不好张口。 胡以晃这一启奏,天王不能不说话了。他把桌子轻轻一击,东玉和翼王都把嘴闭上了。过了片刻,只听洪秀全说道:“吴化鸣身居丞相,直言谏君,无可指责。即使措词激烈,有失检点,也情有可原。东王执掌朝纲,忠心耿耿,嫉恶如仇,日理万机,偶有失查之处,也在所难免,此谓‘智者千虑,难免一失’也。翼王兄弟,公忠体国,扶正驱邪,爱天朝胜爱自己,借他人如惜至亲,胸怀天父博爱、无私之心,实属可钦可敬!尔等所做所争,皆为天朝大业。依朕看来,这件事情就此终结了吧!” 洪秀全说的这番话,真是八面玲珑,面面俱到,谁也没得罪。 石达开出班奏道:“天王过誉,小弟实不敢当。达开将肝脑涂地,以报天恩。吴化鸣尚囚在东府,如何发落?请天王降旨!”天王道:“卿言是也!”洪秀全往下看了一眼:“胡以晃!”。臣在。”胡以晃出班施礼。天王道:“朕命你到东府传旨,将吴化鸣释放,带到殿上来!”“臣遵旨。”胡以晃转身去了。 天王向东、北、翼三王说道:“朕有病缠身,天国重担靠你们来挑。有事要多商议,说话要心平气和,且莫闹出笑话。”洪秀全是有意给二王调和。 石达开听了,很受感动。他万没想到,事情进展得如此顺利。如今,吴化鸣得救了,自己得到了胜利。作为一个臣子,还有什么可说的?便出班奏道:“请天王哥哥放心,小弟定为天国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己。”说罢,又转向东王,含笑说道:“小弟年轻,说话办事都有不到之处,还请东王哥哥恕罪!” 杨秀清的脸时红时白,很不自然。他承认今天打了败仗,输给了比他小四千岁的石达开,杨秀清是九千岁,石达开是五千岁。而失败的原因,都在天王身上,他没有料到,为了一个小小的吴化鸣,竟费了这么大的周折,不但没达到杀一儆百的目的,还被人家教训了一顿,岂不严重损害了自己的尊严?是可忍,孰不可忍,可是,面对着至高无上的天王和强有力的铁腕人物翼王,他又无可奈何!只觉得两肋发胀,心口作痛。翼王主动向他赔礼,他又认为这是石达开奚落自己。有心不理,又觉得过于露骨。于是,他把一肚子火气往下压了压,装作笑脸,说道:“兄弟说的哪里话来,全怪我做事不当,务请翼王担待!” 韦昌辉觉得该出来说话了:“嘻嘻!天王英武圣明,东王雅量宽宏,翼王舍己为人,真叫人钦佩感叹!”说罢,哈哈大笑。这时,胡以晃进殿交旨说:“吴化鸣到!”天王说声“宣”,吴化鸣踉踉跄跄走进金龙殿,给天王叩头。天王道:“卿直言谏君,所奏甚好,免去罪责,官复原位。今后要多为天国立功。”“谢万岁,万岁,万万岁!”吴化鸣涕泪横流,以头触地。 石达开怕吴化鸣以后再受东王挑剔,便提醒道:“还不谢过九千岁!”吴化鸣一听,如梦方苏,又爬过来给杨秀清磕了顿头。杨秀清什么出没说,一摆手,叫他退下。 吴化鸣忍着伤痛、咬着牙站起身来,归班侍立一旁。他回忆着这几天的经过,好像做了一场恶梦。心里说:想做忠臣,可不易呀! 有几位大臣,又奏了几本,无非都是些例行公事。洪秀全一听,无甚紧要,说道:“由东王府来处理吧!”说罢,便拂袖退殿。 杨秀清回到府里,登上望云楼,越想越生气。他把嫔妃赶了出去,就剩他一个人了,还觉得烦闷,又把窗户推开,顿时,天王府的碧瓦飞檐尽收眼底。此时,风声起处,又传来悦耳的乐声。杨秀清知道,这是天王进餐的乐曲。他鄙视地哼了一声,心里说:一个臭教书匠,竟成了天王!要没有我等扶助,你能有今日?他凝视着天空,想到了很多人,从死去的冯云山、萧朝贵,想到韦昌辉、石达开、胡以晃、秦日纲、罗大纲、赖汉英、蒙德恩、洪宣娇……最后想到自己身上。心里说:我如今虽说贵为东王、执掌朝纲,可毕竟还是个“臣”,头顶上还有个天王万岁,许多事情还得向他启奏。不经“准奏”,就行之无效。今天这件事情就是明证。看来,这个王,那个王,什么王也不如天王啊!五千岁,九千岁,多少岁也不如万岁呀!他反问自己:杨秀清啊,杨秀清,难道你就不如洪秀全?你就不配做天王?为什么要受制于人呢?难道你就不能取而代之? 杨秀清想到这里,感到一阵紧张,坐在椅子上,心还不住地跳。他稳一稳神儿,顺手拿起一本书,翻了几页,原来是洪秀全编著的《钦定前遗诏圣书批解》。他厌恶透了,狠狠把这本书抛到地上。看了一眼,又从地上捡起来,撕成碎片,用火烧掉。 他想:用火把他这本书烧掉,极其容易;要把洪秀全烧掉,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该用什么办法取而代之呢? 他坐在椅子上,眯缝着眼睛,苦想对策。他想把洪秀全刺死、毒死、绞死,甚至把他推到江里溺死,可是,想来想去,都觉得不当。他认为:要叫洪秀全死,很容易,但是,人心向着天王,你把洪秀全害死了,人们不支持你,你也坐不了王位!洪秀全不就是有人支持,才当上天王的吗?杨秀清想到这里,心里好像开了扇窗户:啊!首先需要把人拉到自己这边来,使他们在心目中只有东王,而无天王。那么,都有谁能跟我呢?北王?对,北王对自己毕恭毕敬,不记前仇,我几次给他处分,甚至有一次还很严厉,他对我还是那样恭顺。对,先要把他拉住。我要有北府的支持,事情就算有眉目了。 杨秀清从椅子上站起来,背着手在屋中来回踱步。他又想到秦日纲:这个人很聪明,也有才干。据说,他与北王关系也密切。倘若韦昌辉顺从了我,秦日纲自然要向我依附,这就叫顺手牵羊啊!杨秀清的脸上露出了得意的笑容。 他接着想:要争取人心,离不开利禄。对,我一定要提拔、重用他,让他感恩戴德,才能为我效命。赖汉英怎么样呢?不行,他是天王的小舅子,是亲三分向。对这个人,不仅不能利用,还要……哼,就看他聪明不聪明了。杨秀清又想到胡以晃的头上,这个人吗,沉着老练,摸不透他的心理。都说他跟石达开不错,可又没有真凭实据。对这个人还要进一步观察。当杨秀清想到石达开的头上时,他站住了。再一次走到窗前,陷入沉思:石达开是个英雄,有勇有谋,很了不起,就连自己也钦佩他。不过,这个人心向洪秀全,决不会依附我,更不会对我顺从。早晚有那么一天,要成为我的死对头。对他应该……置于死地?不,现在还不是时候,还要用他对付满妖,打仗没他绝对不行…… 杨秀清又想到眼前的事:今天在文武面前丢了丑,威信大跌,对争取人心很不利。应该想个办法弥补这个损失,叫百官看一看,还是我杨秀清有绝对权威。可是,这得采用什么办法呢?杨秀清挖空心思,想啊,想啊,突然眼睛一亮,计上心头! |
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主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