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向南进了余子期家的门,喝了余子期的茶
第二天便是中秋节。就是在这一天,向南第一次走进余子期的家门,喝了余子
期的茶。
昨天晚上,她一个人关紧房门,把余子期的诗集一本一本全部读完了,一直读
到天亮。读完最后一行的时候,她合上书,闭上眼,想整理一下自己的印象。脑子
里竟然连一句诗、一个题目都没有留下。她怀疑,自己是专心致志地读了一夜的诗
吗?不,没有。她是和诗人作了一次彻夜长谈。诗人拉着她的手,翻过他的家乡浙
江山区的一个个山丘,穿越烟火纷飞的战场,走到雄伟的天安门前,走到一个个工
农兵战斗、生活的地方。诗人历数着自己的脚步,述说着自己对生活的深切感受。
诗人向她敞开自己的胸怀,让她看到埋藏在那里的强烈的恨和爱。诗人向她介绍在
他的生活道路上曾经给他以帮助的每一个人:母亲、战友、首长、爱人。诗人让她
理解,什么事使他快乐,什么事使他伤心,他期待什么,忧虑什么。所有的那些诗,
留给她的就是这些。然而也正是这些,使她的眼前无论如何也拂不去诗人的形象,
她仿佛又看见了那个风雨之夜里诗人的炽热而期待的眼睛。突然,她的脑子里跳出
了几行诗句:
你脸上装出对我冷淡,
心里却盼望我留在你身边;
我固执地追求着你啊,
直到你答应嫁我的那一天。
这是他的诗。收在《我们,这么年轻!》这本集子里。向南觉得这是为她而
写的,这是诗人在呼唤她。是的,是的!诗人在呼唤她!她从晓海的诗里看到他的
心,她从那一个未作任何说明的地址里看到了他的心。是他的心在呼唤她啊!她感
到,幸福在向她招手,那么真切,那么诱人。她不再犹豫,不再等待了:“我有权
接受朝我迎面走来的幸福。我无权拒绝这样一颗心的召唤。我要去对他说:‘我想
好了,答应你。’”
虽然是一夜未睡,她却是毫无睡意。用冷水洗个脸,她感到浑身轻快。一点也
不需要休息。占据她的心的只有一个热切的愿望:朝着幸福迎上去,快步迎上去!
她走出小屋,走到机关的花园里,她看看手表:“现在就去吗?还早。他和晓
海起床了吗?不,不能现在就去,也不能就这个样子去。宜静不是叫我换换衣服、
理理发吗?我应该把自己打扮一下呀!”
“小向,今天起得这样早,有什么要紧事呀?”门房的老陈到花园里来打太极
拳,笑哈哈地问了向南一句。
向南好像被人家窥见了心事一样满脸飞红了。她朝老陈傻乎乎地一笑,竟不知
如何回答,一溜烟跑回了自己的小屋。
她不会打扮自己。也不爱打扮。因为她知道自己长得一点也不美,长期以来,
她形成了自己的生活格调:听任自然,从不去多想自己的美和丑,好像这个问题对
她没有什么意义。可是今天,当她想到要做为爱人去跨进子期家门的时候,她却又
想到了这一点:“他难道看不出我长的丑吗?我怎么才能使自己好看一点呢?唉!
就是蒙上面纱,到时候也要揭开呀!丑就丑吗,又不是我自己愿意长得这么丑的。”
但是,她还是尽量把自己修饰了一下。她穿上一套半新的蓝卡叽布衣服,这是她最
好的衣服。脚上的鞋子破了,她去店里买了一双新的黑布鞋,穿上一双白袜子。穿
着停当,她对着镜子里研究自己的头发。她的头发很黑很软,本来是很美的。但她
把它随便地向后梳着,一点样子也没有。做学生的时候,她喜欢在头顶上撮起一撮
头发用橡皮筋一扎,让它在右边翘着,方便,现在年龄大了,就不得不把橡皮筋解
下来,变成现在这样的“发型”。“去理理发吧!”她对自己说,“也许理发师会
把我打扮得好看一点。”她找了一家比较讲究的理发店,坐到一位年纪大的理发师
面前,红着脸对理发师说:“今天我要吹吹风,还擦点油……”理好了发,她朝镜
子里看看,是现在常见的女同志的发型,大方、整齐。披下的留海覆盖了她的突出
的前额,把在额下忽闪着的一双大眼显得更明亮、深邃了,她觉得自己好看了一点。
走出理发店的门,她不自然地把吹过风的头发用手朝下按了按,怕被人家发现她今
天变了个样子。其实,谁又能看出,她是一个第一次去赴约会的情人呢?她的打扮
实在太普通了。
理完发,还只有上午十点钟。她既没有马上到余子期家里去,也没有再回自己
的小屋。她已经把余子期的诗集又全部包好,带在身上了。她不愿意这时候去余子
期家,因为她怕晓海马上就要放学了。第一次去就碰见晓海,说什么好呢?于是,
她就在马路上兜圈子,漫无目的从这条街,走到那条街。一路走一路想:他在不在
家?见了面该说什么?自己的野性傻气要不要收敛一下?唉,多么难堪的场面啊!
幸福为什么一定要让人跨过一道难堪的门坎,才伸出手来呢?就这样,她转到了十
二点钟,买了一只面包,算是吃顿中饭。又到附近公园里去坐了一会儿,平息一下
自己的思绪,慢慢地走到长江路132号三楼的门口,才下午一点钟。
向南的手指刚刚在门上轻轻一碰,门就打开了。余子期站在门口迎接她。余子
期希望她今天来,断定她今天会来。从早上到现在,他一直在倾听着楼梯上的脚步
声。他已经几次开门又关门了。现在,她果然来了。她,这个直搅得他心神不宁的
姑娘,就站在自己面前,对自己忽闪着两只大眼。他的心头一阵激动,眉毛轻快地
跳动了几下,嘴角的肌肉也微微牵动着。但是他却一句话也没说。他对她点点头,
就把她领进房间里坐下,给她泡上一杯浓郁的茶。他自己也感到奇怪,为什么连招
呼也不打一声?这多么平淡!可是有什么办法呢?他看到她的时候,突然产生出一
种感觉,好像她不是他的情人,而是他的妻子。她不是第一次到这个家里来,而是
一直跟自己在一起,不过刚刚出去了一会儿,现在又回家来了。
向南呢,竟然也是这样感觉的。一站到他面前,所有的紧张和不安部消失了。
一切都这么自然。她只要看看他的眼睛,就明白了一切,交流了一切,还用得着说
什么话呢?当然,余子期今天和往日不同了。几年来,他一直不修边幅,甚至有点
邋遢。可是今天却穿了一身蟹青色的西装,显然,他既不打算出门,也不准备有别
的客人来,他是专门穿上这身现在别人再也不敢穿的衣服等她来。给她看的。合身
的西装把他的魁梧的身躯衬托得特别挺拔英俊。他理了发。整齐的平顶头使他的面
部的一切特点更为突出了:天庭更显得光洁宽广,眼睛更显得深沉明亮,鼻子更显
得挺直优美。这一切变化,都把他的一颗心毫无掩饰地显示在她的面前。她感到,
在他们之间,语言已经失去了表达力量。简直是多余了。
他们现在坐在晓海的房间里,也就是他和如梅原来的卧室里。房间里的一切都
留着女主人的痕迹,大衣橱上的那件外套依然披着黑纱巾挂在那里。余子期在这里
接待向南,而且没想到把这些痕迹抹去,这使向南十分感激。因为她正希望他们的
爱是他与如梅的爱的延续。
余子期给向南用的是一只白色的高脚细瓷茶杯,茶杯上稀稀朗朗的印着几片青
色的竹叶。向南爱喝茶,也爱看茶杯,所以喝了一口茶,就欣赏起茶杯来了。余子
期对她说:“喜欢这个杯子吗?以后归你专用。”向南一听就笑了:“你不会像超
群一样叫我喝了茶把茶杯带着走吧?”余子期说:“不,就在家里用。”说了,两
眼坦率地对着她。向南不再说话,但是她的两只眼睛更黑、更亮了。她从书包里拿
出余子期的诗集放在晓海的小写字台上,同样坦然地看着他。
“看过了?”他问。
“全看了。”她回答。
“晓海的诗也看了?”他问。
“我留下了。”她回答。
“还要我说些什么吧?”他问。
“你想说就说,不想说就不说吧!”她回答。
他拉起她的一只手放在自己手里握着,把她端详了很久很久,才轻轻地说出一
句话:“二十五年过去了。”
“二十五年?”她问。
“是的,二十五年了。”他回答。接着,他就告诉她,二十五年前,在延安,
在中秋节的联欢会上,他看到一个美丽端庄的姑娘
余子期说话的时候,一直把向南的手紧紧握在自己手里,眼看着窗外。向南觉
得,在他的心里,已经分不出死去的如梅和活着的向南。他用爱把生者和死者联结
在一起,融化在一起了。直到讲完了自己的故事,他才把目光转向向南,眼里充满
泪水。他对她说:
“你懂吗?二十五年前,我看上了一个,现在……”
向南觉得,好像有一股巨大的旋风把她一下子卷了进去,她不能控制自己,甚
至完全失去了自己。她从他手里抽出手,抹去他眼角的眼泪,轻轻地对他说:“这
不是已经来了?”他猛然张开双臂,把她紧紧地抱在怀里:
“小向呀,小鬼!我闯进你的生活,会给你带来什么呢?”
她轻轻地回答他:“不知道。”
“定了?”他放开她,攀住她的双肩,沉静地问。
“定了。”她并不回避他的目光,沉静地答。
“不变心?”他又问。
“不变心。”她回答。
他又紧紧抱住了她。她轻轻地问:“你不嫌我长的丑?”他捧起她的脸细细地
看:“但愿你长得再丑一点!”
“爸爸!还不烧晚饭吗?吃了饭我要到荣荣家去玩,她哥哥从黑龙江回来了!”
晓海的喊声把余子期和向南从沉醉中惊醒。可不是!已经五点半了。余子期在房里
愉快地大声回答女儿说:“不伯,今天有小向阿姨帮忙!”
“哪个小向阿姨?”晓海说着就朝里屋里看。向南走到外面来了。她有点羞涩
地问晓海:“是我呀,欢迎吗?”晓海高兴地说:“昨天你为什么不讲今天来呢?
讲了我好去买菜呀!”余子期笑着说:“不用担心,小管家,爸爸都买好了。”
余子期把向南领进厨房,指着买来的菜蔬说:“动手吧!”向南对着余家父女
为难地摊开双手:“我会做什么呀!”余子期笑了:“我忘了你是个烂糊面专家了。
‘五分钱的青菜一斤面,牛肉羊肉一锅煮’,对吧?”向南看看晓海,难为情地笑
了。余子期挽挽袖子,充满信心地说:“那就看我的吧!”他让向南和晓海把荤菜、
素菜一起洗好、切好,然后统统放进一只大钢精锅子里,满满兑上一锅水,再放进
各种佐料,把大火一开,成了。他得意地对向南说:“你欣赏欣赏我烧的一锅汤!”
晓海嘻嘻笑着说:“阿姨,爸爸是一锅汤主义!”
三个人面对一锅汤。还有几只酱油碟子,可以随时调剂口味。余子期拿出一瓶
酒,还是那天程思远来时没喝成的那一瓶。他摆上酒杯对女儿笑笑说:“今天爸爸
开开戒。好吗?”晓海看看向南,点点头。余子期斟上满满一杯酒,先送到晓海嘴
边,温和地说:“只喝一口,欢迎小向阿姨到我们家里来,好吗?”晓海真的抿了
一小口,辣得直伸舌头。向南赶紧从汤里捞起一筷子菜来送到晓海嘴里。余子期又
把酒杯送到向南面前,眼睛闪着光说:“你也喝一口!”向南顺从地喝了。最后,
余子期把杯中剩下的酒一饮而尽。他把酒杯伸给向南和晓海看看,嘴里大声吟诵着: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吃过晚饭,晓海和爸爸阿姨一起分吃了月饼,晓海到荣荣家里去了。冯文峰家
里也空无一人。整个楼上只有他和她。
迷人的中秋之夜降临了。他们一起坐到窗口。窗外明月高悬,清光一泻如水,
把一切都罩上一层柔和的颜色。他们在窗口承受着这样的月光。
我问明月:“明月呀明月!你一年一度向人们显示你的全部丰姿,那么完美无
缺,那么明亮光洁,那么恬静坦率。你以博大而温柔的胸怀,拥抱着人间的一切,
你以无限关注的眼睛,探察着千家万户,五湖四海。告诉我,今天,有多少人向你
夸耀自己的家庭幸福,又有多少人向你哀叹自己的形单影孤?今天,你让多少人心
头浮起美好的心愿,又把多少动人的诗篇送上诗人的笔端?”
明月微笑了。她回答:“这叫我怎么说得出?我只知道有人欢乐有人愁。”
我问明月:“那么,今天晚上,余子期和向南的幸福你总该看见了,记住了吧?
因为他们一直在看着你,谈着你,他们的一切都没有回避你呀!按说,你应该是他
们的媒证呢。”
明月微笑了。她回答:“都看见了,都记下了。都刻在我院子里那棵老桂树上
了。热烈的爱情不需要别人作媒。忠贞的爱情不需要别人作证。他们根本没有什么
秘密,不过是对我叙了一些家常话,平平常常。你有兴趣,就请走近我,仔细在老
桂树上看看吧!”
于是,我走近明月,凑近老桂树身边,看到一份忠实的记录,了解到余子期和
向南怎样过了这个中秋之夜:
他们一直坐在窗口,静静地坐着,谈话很少,断断续续。
“多好啊!二十五年前,是一个中秋的夜晚,今天又是一个中秋的夜晚。”他
抚着她的肩,自言自语。
“今天的向南怎么比得上二十五年前的如梅?”她也自言自语,把头靠在他的
胸前。
“会有人反对我们的结合吗?”他突然抓住她的手。
“不会。人们只应该为我们祝福。”她把头投进他的怀里。
“我要把这件事告诉所有的亲友,让他们高兴高兴。”他抚着她的头发。
“我要写信告诉妈妈,不要为我操心啦!”她把脸埋在他的手里。
“来,让我对你说,我们一共有几家亲戚,多少朋友。”他扶起她的脸,一个
一个扳着她的手指头……
“还有一个马大海师傅。他一直关心我。”她补充一句,他又扳开她的一个指
头……
明月在这里加上一段按语:“我不愿打搅幸福的人们,就别转脸,穿过一片轻
飘的白云,往别处巡视去了。”
他们看着缓缓西移的月影,想起一首又一首古往今来描绘明月的诗篇。他离开
窗前,拉亮电灯,从书橱上抽下一本《宋词选》,翻到一页,送到她手里。她只看
了一眼,便合上书,轻声地背诵起来:“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官阈,
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
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常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
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我最喜欢这两句,你给我写在什么地方上好
吗?”他在她背诵完了的时候对她说。她从衣袋里掏出一只小小的皮夹,从中抽出
一张二寸的照片。是她大学毕业时照的。照片上是一张年轻、坦率、无忧无虑的脸。
这是她最喜欢的一张照片,所以常带在身上。她从他的胸前拨下钢笔,在照片后面
写下了苏东坡的这两句诗,又加上几个小字:“记住中秋之夜。”他接过照片,也
从衣袋里掏出一只皮夹来,把她的照片放进去,又取出一张只有半寸大小的照片递
给她。照片上是年轻时的如梅。他对她说:“我的全部照片都被抄家抄去,丢失了。
我要为你去专门照一张。如梅的这张照片,二十五来我一直珍藏着,所以没有被抄
去。现在交给你,她已经是我们共同的朋友和亲人了,不是吗?”她用热烈地拥抱
回答了他。
月亮已经走得很远了。晓海也该回来了。她不情愿地站起身对他说:“现在,
该走了。”他站起来送她:“明天来吃早饭。”她挽起他的臂膀,踏着月光,一直
走回到她的宿舍门前。他临走的时候,只说了一句话:“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月亮用眼睛的余光看到他们,这一夜,他们谁也没有入睡,都沉浸在幸福的回
忆里了。刚刚过去的事,他们却要回忆……
下一节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