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44 青岛海牛



  在山东足球中,青岛足球的地位就如同大连足球在辽宁足球中的地位,但青岛还没有大连那样成功的球队,它也一直没能在战绩上压住泰山。虽然两支球队交战青岛队胜多负少,但论起在国内的综合成绩,青岛却一直在泰山之下。可以这样讲,多年来青岛为山东足球和解放军足球所作的贡献有目共睹,但自己却一无所有。如果不是职业化的开始,青岛足球恐怕永无出头之日了。和大连相比,青岛的足球人眼光欠远,大连人早就在人才储备上留了后手,因此职业化一到,大连足球顺理成章取代了“辽老大”。青岛却没能做到这一点,教练人才更是奇缺。
  刘国江是青岛人,也是国内修养最好的教练,他重回青岛的意义很大,应该看作青岛足球取代泰山的开端。这个开端在'97赛季之初已经有了收获,但接下去的比赛青岛输得一塌糊涂,打到第20轮时,已经陷入降组集团,生死难料了。
  “家丑不可外扬”一直是中国家族关系中最有特色的说明。谁都知道青岛足球圈里屡生事端,但没有人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谁都知道青岛足球业内人士经常打得不可开交,但到了外面根本看不出刚刚撕破了脸皮;谁都知道青岛足球有很大的潜力,但没人知道这种潜力为什么一直发挥不出来。在中国的甲A球队中,青岛队的内部管理最难。球员间的冲突,球员和教练员之间的冲突,球员和球迷的冲突应该是最突出的表象,但青岛人把盖子捂得严严的。他们永远也不会讲给外人听,他们更愿意自己的事情自己办,问题是他们一直办不好。我不认为青岛连连输球是实力不济,更不认为刘国江已经江郎才尽,我更倾向于只是青岛足球内部出了毛病。如果'97赛季青岛真的重新降组或许是件好事,这或许能使他们下决心从思想观念和价值体系上做一次真正的调整。但有刘国江在,他不可能让青岛降组,于是一切问题又可能被掩盖起来,到了新赛季的关键时刻又会重新出现,青岛足球真的就陷入恶性循环了。
  和济南相比,青岛一带的开放程度明显大些,而且青岛正逐渐显示出国际化城市的苗头。从来都是沿海城市领先于内陆城市,但不知为什么青岛在内部运行上总是落后于其他沿海城市,大概齐鲁传统格外光顾青岛,即便有良好的开放口岸,也只能在经济方面带来效益,人的观念和习惯仍旧是内陆的和齐鲁的。否则,真的不能解释青岛足球为何多灾多难了所有十二支甲A球队中,我最不愿意看到的便是青岛海牛重新跌回B组。那肯定是青岛人痛苦异常的日子,也是青岛足球刚见曙光又陷黑暗的日子。事情毕竟是在变化中的,以青岛深远的足球历史和雄厚的足球后备力量,青岛足球迟早会在中国足坛中占据重要的位置。我想,它如今的情况大约和中国足球相似,急需更新决策班子,换上一批把足球当生命而不是把足球当权力当本钱的人士。青岛足球的前途取决于青岛人自我否定的决心和勇气,也取决于青岛官方少管闲事少插手。像青岛官方对足球的那种重视,对职业化的足球来讲,实在是一种限制和破坏,别提多让人讨厌了。
  重点人物:刘国江他肯定不适合当军人。军人的天性是服从,而刘国江总爱发表不同意见,因此刘国江当年被八一队解除职务丝毫不让人惊奇,不解除才让人惊奇呢。刘国江也不适合当国家队主帅。
  中国足协虽然不是军队,但他更喜欢听话的人。刘国江和李应发一样都不很听话,而且刘国江还著书立论狠命也批判中国足球在指导思想上的弊端,所以刘国江比李应发更没有希望入主国家队。在中国足球教练的文化素养普遍低下的环境下,我相信相当多的同行对刘国江的书不屑一顾,他们对刘国江'97赛季的处境肯定有些幸灾乐祸。舆论界一直推崇刘国江,但随着青岛海牛战绩下滑,他们也变得沉默寡言起来。按理说足球场上以胜负论英雄,但刘国江在青岛就属于例外。这时候新闻界应该深入青岛做一番认真调查,了解一下究竟出了什么毛病,遗憾的是新闻界多年来已经养成了吃现成饭的坏习惯,养成了多拜年少败兴的坏习惯,他们只保留了事后指手划脚的权力,其他权力都扔了。刘国江其实比任何人都需要帮助和支持。
  徐根宝的出言大胆和刘国江不同,徐根宝从来不对中国足球说三道四,他只是讲那些对自己有利的话,关于十强赛徐根宝更是出言谨慎,但丝毫不掩饰对主教练承担责任的看法,他说自己敢于承担责任。相比之下,戚务生的确不敢也不想承担责任。
  刘国江大概是现役甲A教头中唯一批评十强赛的失利是中国足协决策失误的人,可以想见他是多么让大官们讨厌了。我的意思是说中国足坛真正需要的是刘国江这样的人,而不是徐根宝这种形为大胆实为胆怯只善于哗众取宠的人。徐根宝的《国奥春秋》和刘国江的理论著作放在一起比较,你就不难看出两个人在目的上的区别,不难看出两个人在追求上的区别。正是从这些方面看徐刘二人,我丝毫也不掩饰自己对刘国江的敬重和对徐根宝的蔑视。
  刘国江带八一时的困难众所周知,但他硬是把一群毛头小子带上了三甲。无论怎样贬低刘国江的能力,都不能无视这个人的确非同凡响。应该说刘国江在理论上提出的东西并不属于真正的领先,但在国内普遍忽视理论的情况下,刘国江的努力无疑有很现实的作用也具有历史性意义。可惜由于足协的领导者也是对理论避而远之的经验主义者,他们除了嗤之以鼻再无别的反应。这些人只是把套话总结演练得纯熟,谈起足球理论来还比不上一个念过书的球迷。刘国江似乎注定了自己的命运,他无法真正推行自己的战略构想,甚至同行们也不能理解他的用意。如果刘国江真的建立起在世界足坛上领先的理论体系而不为人所理解还不是悲哀,现在的情况是他只是就中国足球的发展提出了初步设想也被业内人士所忽视,这就是莫大的悲哀了。这种悲哀不是刘国江个人的,而是中国足球人全体的。我们的教头们实在太缺乏一般性的教育,他们拿到的文凭和学识毫无关系。
  刘国江运气一直很差,他始终不能执掌一支球员能力很强的球队,这使得他不能实施“攻守平衡”的构想。在八一队,他把人才推向市场,但球员的实力使刘国江的设想变成了形式,而本质上八一队仍旧靠防守反击打天下。到了青岛队,刘国江连控制中场积极防守的设计也很难实现。但明眼人都看到了海牛的变化:讲究技术讲究配合,攻防转换很有秩序,落后和领先都显得不惊不躁。似乎只有大连万达才有这种风度,但万达可以赢球,海牛却不能。说到底是两支球队的实力有天壤之别,而非刘国江的执教出了差错。
  刘国江在青岛海牛似乎也附加了许多额外的工作,这使得他不能专心于技战术方面的演练,球队内部以及青岛足球的小环境正在消磨刘国江的生命,不知道刘国江的信心是否依旧,但年纪不饶人,精力和体力不济最终影刘国江的前景应该是不容怀疑的。不知道青岛海牛的球员们怎么想这件事,但球员的运动生命远比教练员的运动生命要短,他们有理由更加珍视在刘国江麾下踢球的机会。现在看球员在场上的表现,他们还是相当努力,于是我们开始怀疑球队和球队以外出现了老毛病。这些毛病肯定不是刘国江有能力解决的。
  刘国江的存在是中国足坛的幸事,他至少是中国教练们很好的参照系。对于中国球迷来说,刘国江让他们领略了中国儒帅是怎样一种风度,这种风度不仅仅是带队的成绩,还包括这个人讲话时的方式,充满哲理,有很强的逻辑性和思辨色彩,还有那种荣辱不惊的平静。
  '98赛季前景依旧。
  焦点青岛足球环境的改良。

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