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怎么还那样呀!
大
刚
上大学那会儿挺爱读王朔的小说,那份调侃,那份神秘不留情的揶揄以及那份憋不住的油渭,很让我受用。现在想起来觉得挺没劲的,净图一时嘴皮子痛快了,按人家的说法,叫做:口腔快感。
王朔又出山了,写了一本《看上去很美》,一从在报纸上看到消息,想起当年看王朔小说时的情心,就紧盼着买来看看。等看完之后,才缓过神来:王朔,你怎么还那样呀!
报纸上的炒做可真是玄乎,真有点儿“浪子回头金不换”的味道,什么“还原生活”、什么“沿可沿儿地真实了一把”,理论术语与北京土话都用上了,憋足了劲要脱胎换骨一把,好象王朔真是变了路数,根本就不是原先那个他了。
放下书才醒过味儿,这才叫幽默,这才叫道行高。什么是腕儿啊,人家才是腕儿。明摆着没啥大的变化,非说成天翻地覆、洗心革面、从新做人。等书看完了,笑得你肚子疼,觉得不是很新鲜,觉得还是那么贫,只不过是换了一帮人物而已。什么叫虚张声势,这才叫虚张声势!
按照王朔的语言功力,按照这样的思路,从小到大,写一百部这样的小说,王朔也不会写穷。
怪不得有位朋友看我急颠颠儿地买来看,觉得怪可笑的,说:“你怎么那么逗呀,刚出来就去买!”
要说变化也有一些,故事情节不象原先那么有逻辑性了,毕竟是孩子的故事吗。心理描写多了,儿童视角运用的很到位。看的出来,王朔真是用了不少功夫,一个不大点儿小孩的心理活动以及他与外部世界产生的种种冲突,在他的笔下那么细致,那么吸引人,看着看着你就会想起自己的童年,怎样做游戏,怎样打群架,怎么天真地去讨别人的好,这一切都让你觉得那么亲切。
这估计是《看上去很美》的卖点所在吧!没有人这样来写孩子的生活!
不过越往后越觉得这孩子怎么这么早熟,有着如此强烈的批判眼光,如此老成,让人觉得不像个六七岁的孩子,怎么整个一个小王朔呀!
不信你看:
“当他再次坐在小学低年级的课堂里才发现受过砍山熏陶的自己中文程度已有多深,什么老师的胡说,课本的欺人之谈;小偷进了街坊院,熟门熟路;飞行员碰见玩鹰的不是一档次;吃月饼掉了一地渣都是我剩的。”
要是这样的小孩长大了不是小痞子才怪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