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余秋雨 1 现在有很多文化人完全不知道天柱山的所在,这实在是不应该的。 我曾惊奇地发现,中国古代许多大文豪、大诗人都曾希望在天柱山安家。他们走过的地 方很多,面对着佳山佳水一时激动,说一些过头话是不奇怪的;但是,声言一定要在某地安 家,声言非要在那里安度晚年不可,而且身处不同的时代竟不谋而合地如此声言,这无论如 何是罕见的。 唐天宝七年,诗人李白只是在江上路过时远远地看了看天柱山,便立即把它选为自己的 归宿地:“待吾还丹成,投迹归此地。”过了些年,安禄山叛乱,唐玄宗携杨贵妃出逃蜀 中,《长恨歌》《长生殿》所描写过的生生死死大事件发生在历史舞台上,那个时候李白到 哪里去了呢?原来他正躲在天柱山静静地读书。唐代正在漫漫艳情和浩浩狼烟间作艰难的选 择,我们的诗人却选择了天柱山。当然,李白并没有炼成丹,最终也没有“投迹归此地”, 但历史还是把他的这个真诚愿望留下了。 想在天柱山安家的愿望比李白还要强烈的,是宋代大文豪苏东坡。苏东坡在四十岁时曾 遇见过一位在天柱山长期隐居的高人,两人饮酒畅叙三日,话题总不离天柱山,苏东坡由此 而想到自己在颠沛流离中年方四十而华发苍苍,下决心也要拜谒天柱山来领略另一种人生风 味。“年来四十发苍苍,始欲求方救憔悴。他所若访潜山居,慎勿逃人改名字。”这便是他 当时随口吟出的诗。后来,他在给一位叫李惟熙的友人写信时又说:“平生爱舒州风士,欲 卜居为终老之计。”他这里所说的舒州便是天柱山的所在地,也可看作是天柱山的别称。请 看,这位游遍了名山大川的旅行家已明确无误地表明要把卜居天柱山作为“终老之计”了。 他这是在用诚恳的的语言写信,而不是作诗,并无夸张成分。直到晚年,他的这个计划仍没 有改变。老人一生最后一个官职竟十分巧合地是“舒州团练副使”,看来连上天也有意成全 他的“终老之计”了。他欣然写道: 青山只在古城隅, 万昊归来卜筑居。把到天柱山来说成是“归来”,分明早已把它看成了家。但如所周 知,一位在朝野都极有名望的六十余岁老人的定居处所已不是他本人的意向所能决定的了, 和李白一样,苏东坡也没有实现自己的“终老之计”。 与苏东坡同时代的王安石是做大官的人,对山水景物比不得李白、苏东坡痴情,但有趣 的是,他竟然对天柱山也抱有终身性的迷恋。王安石在三十多岁时曾做过三年舒州通判,多 次畅游过天柱山,后来虽然宦迹处处,却怎么也丢不下这座山,用现代语言来说,几乎是打 上了一个松解不开的“情结”。不管到了哪儿,也不管多大年纪了,他只要一想到天柱山就 经常羞愧: 相看灵秃无归计, 一梦东南即自羞! 这两句取自他《怀舒州山水》一诗,天柱山永远在他梦中,而自己头发秃谢了也无法回 去,他只能深深“自羞”了。与苏东坡一样,他也把到天柱山说成是“归”。 王安石一生经历的政治风浪多,社会地位高,但他总觉得平生有许多事情没有多大意 思,因此,上面提到的这种自羞意识总是一而再、再而三地浮现于心头: 看君别后行藏意, 回顾潜楼只自羞。 只要听到有人要到天柱山去,他总是送诗祝贺,深表羡慕。“搅辔羡君桥此路”,他多 么想跟着这位朋友一起纵马再去天柱山啊,但他毕竟是极不自由的,“宦身有吏责,觞事遇 嫌猜”,他只能把生命深处那种野朴的欲求克制住。而事实上,他真正神往的生命状态乃 是: 野性堪如此, 潜山归去来。 还可以举出一些著名文学家来。例如在天柱山居住过一段时间的黄庭坚此后总是口口声 声“吾家潜山,实为名山之福地”,而实际上他是江西人,真正的家乡离天柱山还远得很。 再列举下去有点“掉书袋”的味道了,就此打住吧。我深感兴趣的问题是,在华夏大地 的崇山峻岭中间,天柱山究竟凭什么赢得了这么多文学大师的厚爱? 很可能是它曾经有过的宗教气氛。天柱山自南北朝特别是隋唐以后,佛道两教都非常兴 盛。佛教的二祖、三祖、四祖都曾在此传经,至今三祖寺仍是全国著名的禅宗古刹;在道教 那里,天柱山的地理位置使它成为“地维”,是“九天司命真君”的居住地,很多道家大师 都曾在这学过道。这两大宗教在此交汇,使天柱山一度拥有层层叠叠的殿宇楼阁,气象非 凡。对于高品位的中国文人来说,佛道两教往往是他们世界观的主干或侧翼,因此这座山很 有可能成为他们漫长人生的精神皈依点。这种山水化了的宗教,理念化了的风物,最能使那 批有悟性的文人畅意适怀。例如李白、苏东坡对它的思念,就与此有关。 也可能是它所蕴含的某种历史魅力,早在公元前一零六年,汉武帝曾到天柱山祭祀,封 此山为南岳,这次祭山是连伟大的历史学家司马迁也跟随来了的。后来,天柱山地区出过一 些让一中国人都难以记怀的历史人物,例如赫赫大名的三国周瑜,以及“小乔初嫁了”的二 乔姐妹。这般风流倜傥,又与历史的大线条连结得这般紧密,本是历代艺术家恒久的着眼 点,无疑也会增加这座山的诱惑。王安石初到此地做定局时曾急切询部当地百姓知道不知道 这里出过周瑜,百姓竟然都不知道,王安石深感寂寞,但这种寂寞可能更加增添了诱惑。一 般的文人至少会对乔氏姐妹的出生地发生兴趣:“乔公二女秀所钟,秋水并蒂芙蓉。只今冷 落遗故址,令人千古思余风。”(罗庄:《潜山古风》) 当然,还会有其他可能。 但是在我看来,首要条件还是它的自然风景。如果风景不好,佛道寺院不会竞相在这里 筑建,出了再大的名人也不会叫人过多地留连。那么,且让人们进山。 2 我们是坐长途汽车进天柱山的,车上有十多个人,但到车停下以后一看,他们大多是山 民和茶农,一散落到山岙里连影子也没有了,真正来旅游的只是我们。 开始见到过一个茶庄,等到顺着茶庄背后的山路翻过山,就再也见不到房舍。山外的一 切平泛景象突然不见,一时涌动出无数奇丽的山石,山石间掩映着丛丛簇簇的各色林木,一 下子就把人的全部感觉收服了。我在想,这种著名的山川实在是造物主使着性子雕镂出来的 千古奇迹。为什么到了这里,一切都变得那么可心了呢?在这里随便选一块石关搬到山外去 都会被人当作奇物供奉起来,但它就是不肯匀出去一点,让外面的开阔地长久地枯燥着,硬 是把精华都集中在一处,自享自美。水也来凑热闹,不知从哪儿跑出来的,这儿一个溪涧, 那儿一道瀑布,贴着山石幽幽地流,欢欢地溅。此时外面正是炎暑炙人的盛夏,进山前见过 一条大沙河,浑浊的水,白亮的反光,一见之下就平添了几分烦热;而在这里,几乎每一滴 水都是清澈甜凉的了,给整个山谷带来一种不见风的凉爽。有了水声,便引来虫叫,引来鸟 鸣,各种声腔调门细细地搭配着,有一声、没一声,搭配出一种比寂然无声更静的静。你就 被这种静控制着,脚步、心情、脸色也都变静。想起了高明的诗人、画家老是要表现的一种 对象:静女。这种女子,也是美的大集中,五官身材一一看去,没有一处不妥贴的,于是妥 贴成一种难于言传的宁静。德国哲学家莱辛曾在《拉奥孔》一书中嘲笑那种把美女的眼睛、 鼻子、嘴巴分开来逐个描绘的文学作品,这是嘲笑对了的。其实风景也是一样,我最不耐烦 有的游记作品对各项自然风景描摹得过于琐细,因此也随之不耐烦书店里的《风景描写辞 典》之类。站在天柱山的谷岙里实在很难产生任何分割性的思维,只觉得山谷抱着你,你又 抱着山谷,都抱得那样紧,逮不到一丝遣字造句的思维。猛然想起黄庭坚写天柱山的两句 诗: 哀怀抱绝景, 更觉落笔难。 当然不是佳句,却正是我想说的。 长长的山道上很难得见到人。记得先是在一处瀑布边见到过两位修路的民工,后来在通 向三祖寺的石阶上见过一位挑肥料的山民,最后在霹雳石边上见一位蹲在山崖边卖娃娃鱼的 妇女。曾问那位妇女:整个山上都没有人,娃娃鱼卖给谁呢?妇女一笑,随口说了几句很难 听懂的当地土话,像是高僧的偈语。色彩斑斓的娃娃鱼在瓶里停伫不动,像要从寂寞的亘古 停伫到寂寞的将来。 山道越走越长,于是宁静也越来越纯。越走又越觉得山道修筑得非常完好,完好得与这 个几乎无人的世界不相般配。当然得感谢近年来的悉心修缮,但毫无疑问,那些已经溶化为 自然景物的坚实路基,那些新桥栏下石花苍然的远年桥墩,那些指向风景绝佳处的磨滑了的 石径,却镌刻下了很早以前曾经有过的繁盛。无数的屋檐曾从崖石边飞出,磬钹声此起彼 伏,僧侣和道士们在山道间拱手相让,远道而来的士子们是指指点点,东张西望。是历史, 是无数双远去的脚,是一代代人登攀的虔诚,把这条山道连结得那么通畅,踩踏得那么殷 实,流转得那么潇洒自如。 如果在荆莽丛中划开一条小路,一次次低头曲腰地钻出身子来,麻烦虽然麻烦,却绝不 会寂寞;今天,分明走在一条足以容纳浩浩荡荡的朝山队伍的畅亮山道上,却不知为何突然 消失了全部浩浩荡荡,光剩下了我们,于是也就剩下了寂寞,剩下了惶恐。 进山前曾在一堵墙壁上约略看过游览路线图,知道应有许多景点排列着,一真排到最后 的天柱峰。据说站在天池边仰望天柱峰,还会看到一种七彩光环层层相套的“宝光”。但 是,我们走得那么久了,怎么就找不到路线图上的诸多景点呢?也许根本走错了路?或者倒 是抄了一条近路,天柱峰会突然在眼前冒出来?人在寂寞和惶恐中什么念头都会产生,连最 后一点意志力也会让位给侥幸。就在这时,终于在路边看到一块石头路标,一眼看去便一阵 激动:天柱峰可不真的走到了!但定睛再看时发现,写的是天蛙峰,那个蛙字远远看去与柱 字相仿。 总算找到了个像样的景点。天蛙峰因峰顶有巨石很像一双青蛙而得名。与天蛙峰并列有 降丹峰和天书峰,一峰峰登上去,远看四周,云翻峰涌,确实是大千气象。峰顶有平坦处, 舒舒展展地仰卧在上面,顿时山啊、云啊、鸟啊,都一起屏息,只让你静静地休憩。汗收 了,气平了,懒劲也上来了,再不想挪动。这儿有远山为墙,白云为盖,那好,就这样软软 地躺一会儿。 有一阵怪异的凉风吹在脸上,微微睁开眼,不好,云在变色,像要下雨,所有的山头也 开始探头探脑地冷笑。一骨碌起身,突然想起一路无避雨处,要返回长途汽车站还有漫长的 路途。不知今天这儿是否还会有长途汽车向县城发出?赶快返回吧,天柱峰在哪儿,想也不 敢去想了。 后来,等我们终于赶回到那幅画在墙上的游览线路图前才发现,我们所走的路,离天柱 峰还不到三分之一。许许多多景点,我们根本还没有走到呢。 3 我由此而不能不深深地叹息。 论爬山,我还不算是一个无能者,但我为何独独消受不住天柱山的长途和清寂呢?我本 以为进山之后可以找到李白、苏东坡他们一心想在山中安家的原因,为什么这个原因离我更 加遥远了呢? 也许不能怪我。要不然堂堂天柱山为何游人这般稀少呢? 据说,很有一些人为此找过原因。有人说,虽然汉武帝封它为南岳,但后来隋文帝却把 南岳的尊称转让给了衡山,它既被排除在名山之外,也就冷落了。对这种说法只可一笑了 之。因为天柱山真正的兴盛期都在撤消封号之后,更何况从未被谁封过的黄山、庐山不正热 闹非凡? 也有人认为是交通不便,从合肥、安庆到这里要花费半天时间。这自然也不成理由,那 些更其难于抵达的地方如峨嵋乃至敦煌,不也一直熙熙攘攘? 我认为,天柱山之所以能给古人一种居家感,一个比较现实的原因是它地处江淮平原, 四相钩连,八方呼应,水陆交通畅达,虽幽深而无登高之苦,虽奇丽而无柴米之匮,总而言 之,既宁静又方便,但是,正是这种重要的地理位置,险要而又便利的生存条件,使它一次 次成了兵家必争之地,成了或要严守、或要死攻的要塞所在。这样,它就要比其他风景胜地 不幸得多。不间断的兵燹几乎烧毁了每一所寺院和楼台,留下一条挺像样子却又无处歇脚的 山路,在寂静中蜿蜒。 我敢断定,古代诗人们来游天柱山的时候,会在路边在寺庙道院里找到不少很好的食宿 处,一天一天地走过去,看完七彩宝光再洒洒脱脱地逛回来。要不然,怎么也产生不了在这 儿安家的念头。 因此,是多年的战争,使天柱山丧失了居家感,也使它还来不及为现代游人作应有的安 排。 空寂无人的山岙,留下了历史的强蛮。 4 天柱山一直没有一部独立的山志,因此我对它的历史沧桑知之不详。约略可说的只 是…… 南宋末年,义民刘源在天柱山区率十万军民结寨抗元达十八年之久,失败后天柱山遭到 扫荡,刘源本人则牺牲在天柱峰下; 明朝末年,张献忠与官军多次以天柱山为主战场进行惨烈的搏斗,佛光寺等寺院都付之 一炬,仅在崇祯十五年九月的一次战斗中,张献忠的起义军战死十余万人,天柱山地区“尸 横二十余里”; 以后,朱统钅奇又以天柱山为据点抗清复明,余公亮也在这里聚众造反。他们都失败 了,天柱山又一次受到血与火的荡涤; 天柱山成为最大的战场是在清代咸丰、同治年间,太平天国的将领陈玉成在此与清兵撕 杀十几年,进进退退、烧烧杀杀,待太平天国失败后再去打点这个旧战场,金山寺庙几乎都 已不复存在; …… 是的,天柱山有宗教,有美景,有诗文,但中国历史要比这一切苍凉得多,到了一定的 时候,茫茫大地上总要现出圆目怒睁、青筋贲张的主题,也许是拚死挣扎,也许是血誓报 复,也许是不用无数尸体已无法换取某种道义,也许是舍弃强暴已不能验证自己的存在,那 就只能对不起宗教、美景和诗文了,天柱山乖乖地给这些主题腾出地盘。 它本该早就彻底荒芜,任蛇蝎横行、豺狼出没,但总还有一些人在战场废墟上低头徘 徊,企图再建造一点大体可以称作文明或文化的什么,例如直到本世纪二十年代还有一个妙 高和尚栖息在马祖洞旁的草庵里日夜开荒积粮,又四方化缘,竟以多年精力重建起寺院,实 在是创造了个人意志力的惊人奇迹。但这又有什么用呢?本世纪依然兵荒马乱,油漆崭新的 殿宇很快又在战火中颓圮。现在,战争停息已有很多年了,这儿,也许可以比较长久地改换 一个主题? 终于又想起李白、苏东坡、王安石他们了。在我们辽阔的土地上,让这样的文人能产生 终老之计的山水,总应该增加一些而不是减少吧。冷漠的自然能使人们产生故园感和归宿 感,这是自然的人化,是人向自然的真正挺进。天柱山的盛衰升沉,无疑已触及到这个哲学 和人类学的本原性问题。苏东坡、王安石本是不错的哲学家,天柱山寺庙的僧侣中一定也隐 伏过许多玄学大师,他们在山间漫步沉思的时候,是否也曾碰撞到这些问题的边缘?王安石 一直叹息在这里没有人能与他谈学问,他是否也想摩挲一下这方面的玄机? 至于我,现今也到了苏东坡所说“年来四十发苍苍”的年岁,浪迹四野,风尘满身。当 然不会急着在这里觅地建房,但走在天柱山的山道上,却时时体会着“万里归来卜筑居”的 滋味。我不是也一直在寻找吗? 好像寻找的人还相当的多。耳边分明响起比我年轻的人的恳切歌声:“我想有个 家……” 是的,家。从古代诗人到我们,都会在天柱山的清寂山道上反覆想到的一个远远超出社 会学范畴的哲学命题:家。选自“文化苦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