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EIGN
二:外国篇
1:中世纪
  音乐很早就开始在基督教教堂里发挥作用了。哥特时代(约1150-1450)封建宫廷音乐家 和行吟诗人的艺术使世俗音乐繁荣起来。
2:文艺复兴
  在人文主义思潮的影响和推动下,欧洲发生了一场涉及政治、文化等多方面的深刻的变革--"文艺复兴"运动。继文学、美术等文艺形式之后,音乐也进入了"复兴"时期。这一时期的 音乐,世俗音乐越来越占有更加重要的地位。音乐作品中对于人的内心世界以及自然美的描写变 得十分突出,以此形成了全新的音乐风格,并产生了众多的器乐体裁和歌剧形式。一些富有个性的作曲家如帕勒斯蒂里那、拉索、兰迪诺、杜法伊和蒙特威尔第等人进行着卓越的音乐活动。他 们的创作充满着新音乐的倾向,具有重要的开拓意义。在这个时期里,音乐艺术是全面发展的。
3:巴洛克
(1)《b小调弥撒曲》
  《b小调弥撒曲》的作者巴赫 (1685-1750),是德国最伟大的古典作曲家之一。他出生于音乐世家,笃信宗教,把路德派新教的众赞歌和教会乐器管风琴当作自己的创作素材和音响构思的核心,但他又深受资产阶级启蒙思想的影响,这使他的宗教作品明显的突破了教会音乐的规范,具 有丰富的世俗情感和大胆的革新精神。其创作以复调手法为主,构思严密,感情内在,富于哲理 性和逻辑性。
4:古典主义
(1)《月光》钢琴奏鸣曲, 《月光》奏鸣曲 创作于1801年。标题富有诗意,和内容却不相符。它的第一乐章没有采用 通常的奏鸣曲式,音乐素材运用非常自由;表现了作者对生活的幻想和探索。所以贝多芬自己称 这部作品为"幻想奏鸣曲" 《月光》钢琴奏鸣曲有三个乐章,彼此联系成为一个整体,从不平静的思索,到要求斗争和 行动;由深刻的悲哀,到愤怒和抗议。最后乐曲虽然结束了,但曲子给人的感觉是贝多芬好象仍 处在深刻的思想斗争中。
(2)《献给爱丽丝》 这首钢琴小曲创作于1810年4月,是贝多芬为他的女学生爱丽丝所创作的一首富于情趣的精致的钢琴小品。 乐曲采用回旋曲式结构,全曲共分五个部分 ,主部(A)出现过三次。主部与主部之间先后有两个插部(B、C)插入。两个插部分别塑造了与主部不同的音乐形象。因此使得整个乐曲即存在着形象与性格的对比;同时,又由于回旋曲式特定的陈述方式相互联系。使得这首乐曲充满了情趣。
(3)《土耳其进行曲》 1977年,两位音乐巨匠莫扎特和韦伯结下了深厚的友谊,随着生活阅历的丰富,莫扎特的创作思想更加成熟,这表现在他的小提琴协奏曲和钢琴协奏曲的创作中。于是有了《A大调钢琴奏鸣曲》。莫扎特共写了十九首钢琴奏鸣曲,这些奏鸣曲都显示出明朗乐观的乐思,完美匀称的结构和严谨如歌的旋律等创作特征。《A大调钢琴奏鸣曲》成为莫扎特钢琴奏鸣曲的代表作。它只有三个乐章,却章章成功。第一乐章是"文雅的行板",第二乐章是"小步舞曲",第三乐章就是《土耳其进行曲》。其中第三乐章的风格独特而别致。这源自二百多年前的"土耳其热",当时欧洲的一些作曲家作品中充满了异国风情。其实,莫扎特的《A大调钢琴奏鸣曲》第三乐章并没 有很明显的土耳其音乐特点,由于莫扎特在这一乐章的开头注明曲趣为土耳其风,因而被后人称 为《土耳其进行曲》。《土耳其进行曲》采用回旋曲式,因此也有人称为《土耳其回旋曲》。
(4)《塞维尔的理发师》 《塞维尔的理发师》是罗西尼的代表作,也是意大利喜歌剧的代表作。它集意大利喜剧的精 华,形式自由、充满幻想。该作品继承了意大利注重旋律及美声唱法的传统,音乐充满了炫耀的 装饰和幽默喜悦的精神。
(5):《D大凋小提琴协奏曲》 约翰奈斯·勃拉姆斯(1833-1897)是德国十九世纪后半叶最卓越的、古典乐派最后的一位 作曲家。他的作品《D大凋小提琴协奏曲》兼有古典手法和浪漫精神,他的作品极少采用标题。 该《D大凋小提琴协奏曲》旋律动听,很有特点。
5:浪漫主义
(1)《威尼斯狂欢节》 在威尼斯,帕格尼尼进行创作他一生最负盛名的一首作品--《威尼斯狂欢节》。这首《狂 欢节》可以说几乎把他全部巧技和变奏的能耐统统都使出来了,随后照着这种格式写的人始终络 绎不绝。它之所以如此引人注意正由于其中有或明或暗的意境,栩栩如生的形象和不落俗套的民间音调。恰恰是这首作品好像成了帕格尼尼信徒们顶礼膜拜的一座象征着浪漫主义炫技演奏艺术顶峰的纪念碑。
(2)C小调练习曲《革命》 肖邦的练习曲是一首精致的音乐小品,一直吸引着无数的钢琴演奏家,从而使它称为钢琴音 乐会上最常见的表演曲目之一。钢琴练习曲到了肖邦的时代已经达到相当高的水平了。而肖邦的 作品是极品中的珍品。 肖邦一生共创作了二十七首练习曲。1831年创作的这首练习曲最为著名。1830年11月,爆发了震动波兰的华沙革命。肖邦此时身在国外,得知起义的消息后恨不得马上起程回国,加入战斗。后来,肖邦以全部感情写出了这首著名的练习曲,表现了他对华沙革命失败的内心感受。因此,被后人命名为《革命》练习曲。 这是一首单一形象的音乐作品。全曲自始至终呈现愤怒激越和悲痛欲绝的情绪。整个音乐形象 是通过左手奔腾的音流和右手刚毅的曲调向结合体现出来的。这首作品前后连贯,一气呵成,细 微之处却有着一定的变化。
(3)《g小调第一交响曲》 《g小调第一交响曲》是柴科夫斯基交响乐体裁的处女作。柴科夫斯基是交响音乐方面登峰 造极的人物之一,他建立了自己宏大的交响音乐体系。他一生共写了七部交响曲,其中《g小调第一交响曲》是一部真正的俄罗斯交响曲,其特征是着重于心理描写、充满爱国主义的抒情情调。 是人们理解他的交响乐作品的人门阶梯和"门径"。 《g小调第一交响曲》力求用最直接的抒发个人感情的方式,来表达最有普遍意义的东西,用音乐语言表达生活中的诗意和人类的情感,动人心弦。
(4)《匈牙利狂想曲》 李斯特受帕格尼尼风格的影响,创作了十九首钢琴曲《匈牙利狂想曲》,该曲在李斯特的钢 琴作品中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已列入世界古典钢琴曲的文献宝库。《匈牙利狂想曲》不但充分发挥了钢琴的音乐表现力,而且,为狂想曲这个音乐体裁创作树立了杰出的音乐典范。作品是以匈牙利和匈牙利吉普赛人的民歌和民间舞曲为基础,进行艺术加工而成的,音乐语言与音乐表现 方法同匈牙利乡村舞蹈音乐和城市说唱音乐有密切联系,具有鲜明的民族色彩。乐曲结构精炼、 思想丰富活跃,形式变化多端,音乐形象始终鲜明、质朴,体现了自然美和艺术美的完美统一。
6:印象主义
(1)《牧神午后》 1892年,法国作曲家德彪西创作了管弦乐序曲《牧神午后》,最初确立了印象主义音乐的 地位。这部根据象征主义诗人马拉美的诗歌写成的作品,以细腻的笔触渲染出朦胧的气氛:描写一个牧神在炎热的阳光下,昏昏欲睡时产生的种种幻觉。
7:二十世纪
(1)《蓝色狂想曲》 美国杰出的作曲家乔治·格什温的代表作《蓝色狂想曲》,从该曲,可以找到爵士音乐在节奏上、旋律上和和声上最好的扩展运用。
(2)《大峡谷组曲》 美国当代作曲家格罗菲也成功地借鉴了爵士音乐的特色,结合他那超凡的配器才能,描绘出 一系列美国自然风景的音画。格罗菲创作的《大峡谷组曲》,表现了大自然的色彩和情调感,简直是一个令人目眩的乐器调色展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