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目录 回首页 |
王维写《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的时候,刚刚17岁,正在长安求学。我读这首诗的时候,独在异乡为知青,也是17岁。那时候,能读到诗已经不错了,没指望有注释,所以就全是自己的理解了。 自我下乡走后,吃饭时妈妈总是为我也放一双筷子,然后说“这记性!老大下乡了呀!”第二天又是这样。有好吃的,总是有我一份,直到放得不能放了,才分给弟弟们。因为这样,我理解的“遍插茱萸”一直是母亲的行为,而不是别人。 解读这首诗前,先得明白插茱萸的过程。九月九日重阳节,屈原的《远游》 “集重阳入帝宫兮,造句始而观清都”,已经有了.“重阳”。汉代重阳就已经成为固定节日。 《风土记》 “九月九日折茱萸插头上,避除恶气御初寒。” 《续齐谐记》中记载“费长房谓桓景曰: ‘九月九日,汝家有灾,急令家人各作绛囊盛茱萸系臂,登高,饮菊花酒。’”这就是九月九日插茱萸风俗的来由。从中可以看出,一、茱萸是盛在囊中的,插的是囊,不是直接插草。二、先插茱萸,后是登山。 解读这首诗前,还要弄清楚.“遥知兄弟登高处”的“处”。“处”读chu时,一般是解释为:地方,是表示方位的。可是在古代诗词中, “处”除了表示方位外,还可以表示时间,译为“时”。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因为九月九日这时间是可知的,但是登高的是哪座山哪道坡,身在异乡的人是不可能知道的,所以说,遥知的不可能是地点,只能是时间。 “登高处”应译为:登高的时候,不可译成:登高的地方。如果译成“登高的地方”,那就是这哥儿几个爬到了山顶高处,上山采茱萸,才发现少了——个大哥。这哪是兄弟情谊?这哪是过节插茱萸的程序? 王维是老大,下面是四个小弟弟。这时的王维才17岁,弟弟们还是小孩子。若是说这时想的是弟弟,那也就是以玩,为主的孩子事儿。这些事不至于让作者如此动情,即使动情也应该是轻快、活泼、搞笑的。 如果,您能接受“兄弟登高处”就是兄弟登高时,那么,这诗就可以解释得深刻多了: 四个淘小子,让娘喊过来了,娘说: “过节了,到登山的时候了,得先把茱萸囊插身上。”弟弟们不愿意插那玩艺儿,怪麻烦的。但是不插娘就不让登山,只好——个—‘个排上让娘插茱萸。娘喊: “老二,过来!”又喊: “三儿,来。”又喊“老儿子,过来。”当拿起最后—‘个茱萸香囊的时候,娘拍了自己脑门, “大儿子不在家呀!这脑袋!” 想家的时候,就是想娘的时候;想家的时候,正是娘想着自己这边儿的时候。不管你走了多远,娘总是觉得你是在她跟前。这不是么,制茱萸香囊时,妈妈就多做了一个,到插的时候才惊叹:少了一个人。 “遍插茱萸少一人”,是个紧缩的因果复句,是因为“遍插茱萸”,才知道“少一人”, “遍插茱萸’’动作的主语是发出者——母亲。 |
回目录 回首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