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主页 |
胡长海和胡振武参加县委农村工作会议回来了。 新的农业经济政策又从中央传达下来了,县委已经作出执行决定:各种形式的责任制,由社员讨论选择,干部不要主观干涉,包括“大包干”的责任制形式,即把土地和牲畜承包到一家一户去…… 生活发展的步子太快了,连性急的人也觉得赶不上趟了。这样宽限的农业政策,连多年来受批挨整的胡长海和胡振武,起初听到时也目瞪口呆了。他们俩在梆子井村的土地改革结束以后,组织互助组,又建立起农业社,地畔上的界石是他俩带领着社员,一个一个拔除掉的;牲畜是他俩一家一户说服动员集中到大槽上来的。现在,得由他俩再把一条条地畔划分开来,把一头一匹牲畜送交社员牵回家里去饲养…… 不管感情上是否完全通畅,他们已经向县委明确表示:保证尊重社员意见,由社员选择责任承包的形式。他们也伤脑筋:包干到组的办法实行不到一年,麻烦更多,难以为继了…… 两人春风满面,走进梆子井街巷,突然看见队长龙生和景荣老五在门口拉拉扯扯,龙生急得满脸汗水,景荣老五急头晕脑,要从龙生的拉扯中挣脱出来,不知发生了什么事。经旁边一个看热闹的小伙子悄悄说明缘由,两人都愣住了:怎么弄出这号没名堂的事呢? 胡长海和胡振武快步走到跟前。 “好五爷,你咋胡来哩嘛!”胡长海说。 “你真个老糊涂了吗?”振武也说。 两人说着,把景荣老五拖着架着拉进屋里去了。 胡振武紧紧勒在腰里的布带,捞起皮绳,动手在棺材上捆绑抬杠。他说:“长海哥,你去叫人吧!” 胡长海走出门去了。 胡振武捆绑好抬杠。和景荣老五挨肩坐在条凳上,接过老五递来的一支纸烟,点着了,诚恳地说:“你一个人怎么办呢?想法子和娃娃合到一起过吧!要是你愿意,我给那小两口子说话……” 景荣老五感慨地摆摆头:“缓后再说……” “心放开,五爷!”振武说,“庄稼人的好事来了啊!” 陆陆续续有人走进院里来了,景荣老五拿着纸烟,给大家敬着。 胡振武蹲下身,把一条抬杠压到自己肩上,七八个汉子先后蹲下身,肩膀顶着抬杠了。 胡长海大喝一声“起!”装着梆子老太尸体的棺木平平稳稳离开地面,起动了。 孝子和亲戚在灵柩起动的一刹那,哭声骤然暴发了。 吹鼓手们吹打起悠扬哀婉的祭灵曲。 那些随后跟来的人,扛着撅头和铁锨,尾随在灵柩后,朝坟地赶去。 一切进行得顺顺当当,梆子老太的灵柩安然入士了,梯田根隆起一个黄土墓堆。所有参加埋葬的人,在坟地上轮流对着瓶口,喝了景荣老五敬奉给掩埋人的答谢烧酒,再接过一支香烟,就沿着山坡上的小路往下走。 往昔里,他们埋葬了梆子井村的任何一位死者,喝了酒,咂上纸烟,回去的路上,总是以惋惜的声调,谈论死者生前一切可以记忆的光荣,如何耿直,如何勤俭,如何孝顺父母,如何敬重乡党……绝不提死者生前一切不大光彩的作为,似乎也成了一条习俗,算是生者对死者的一种庄稼人式的伟大宽容吧! 现在,人们缓缓走在坡间小路上,既不谈梆子老太的好处,也绝口不提她的过失,什么都不说。只是感叹今年麦子长得好,好得简直令人难以相信这是梆子井村的田地里长出的庄稼!你看吧!坡地和滩地,旱田和水田,全是一样成色,不分彼此,似乎种到石头窝里,也会长出好麦子来!人说“麦吃三场雨”,从播种到入夏,场场雨都下得及时而又足透,肥料又供应得充足,麦子怎能不长呢?真是政通人和,风调雨顺哪…… 1984年2月于西安东郊 |
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主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