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主页 |
中秋月圆时节,一树树桂花盛开了。满树金黄细小的花儿,点缀着红叶娇艳的季节。更有那浓郁的芳香,“一味恼人香”,袭人心怀,沁人肺腑。又在芳香中带有一丝甜意,使人久闻不厌。 有人说,香气浓郁的花,一般是“或清或浓,不能两兼”。然而,桂花却具有清浓两兼的特点。它清芬袭人,浓香远逸。它那独特的带有一丝甜蜜的幽香,常常使人遐想联翩,勾起种种美好的联想。传说桂花香飘万里,侨居外乡的人闻到桂花香,就能在你眼前浮现出家乡的山水,勾引起思乡之情。“天香生净想,云彩护仙妆”(朱熹)。所以人们给桂花起了个名字叫“九里香”。 桂花不但芳香袭人,而且树枝挺秀,枝叶丰茂,冬夏常绿。若是南方庭园栽培,则是“丹葩间绿叶,锦绣相叠重”(陆游)。若在北方盆栽作室内摆设,也端庄高雅。 好一个桂花,不以艳丽色彩取胜,不以娇妍风姿迷人,却因“天香云外飘”得到世人的独钟。有人形容桂花香是:“清风一日来天阙,世上龙涎不敢香。” 桂花是木犀科木犀属的常绿乔木。宋代范成大在《桂海虞衡志》中记载:“凡木叶心皆一纵理,独桂有两道如圭形,故字从圭。”“桂”名原来由此而来。桂树学名木犀。因丛生于岩岭之间,所以又叫岩桂。桂树枝繁叶茂,树冠圆整、树姿挺秀高挑,高可达10米。叶形椭圆,花大多着生在当年的枝条上。 桂花原产我国,经长期栽培选择,有不少优良品种,按花色和花期的不同可划分为:花金黄色的叫金桂,花期在九月下旬。花色淡黄或黄白色的叫银桂,花期约比金桂迟一星期。花橙红色的叫丹桂,花期在九月下旬。此外,还有四季开花的四季桂。四季桂有丛生习惯,叶色较淡,花黄白色,香韵也最差,着花稀少。但花期长,除严寒酷暑外,四季都有花陆续开放,秋季花较盛,一般仅供观赏。金桂、银桂、丹桂的花期均在中秋前后,此时已天清露冷,所以又有“冷露无声湿桂花”一说。这三种花都有花开两批的特点。第一批花较密,一周左右脱落。隔一周后又开第二批花,比较稀疏,整个花期约20多天。四季桂一般在二、四、八、十一月各开花一次,平素花较少,到了秋季则也是繁花密集于树。 据传,说是古代天竺国有一种能结子的木犀,叫天竺桂,逐月开花,但只寥寥数点,其结子与莲子相似。于是又有传说,说是每年中秋之夜,桂子如雨,落于天竺。月落桂子,自然只是传闻,但唐代宋之问因此得到名句:“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月中虽不能落桂子如雨,但桂能结子,确是事实。明代李时时珍曾对桂子做过考察:桂子卵圆形,灰蓝色。李时珍认为它“辛温无毒,小儿耳后月蚀症,研碎敷之。” 桂花在我国有悠久的栽培历史。最早见诸文字记载的有屈原的《九歌·湘夫人》:“桂栋兮兰僚(屋椽)。”又,《九歌·东君》“援北斗兮酌桂浆”,说明在二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已经把桂树作为造屋的栋梁,把桂花制成佳酿了。唐、宋以来,咏桂的名句也颇多。如宋代女词人朱淑贞有诗云:“弹压西风擅众芳,十分秋色为伊忙;一枝淡贮书窗下,人与花心各自香。”又如宋代另一诗人杨万里咏道:“不是人间种,移从月中来;广寒香一点,吹得满山开。”此外还有不少。 从上面的咏赞中我们看到,自古以来,人们常把桂树和月亮、广寒宫等联系在一起。原来,关于这还流传不少神话或传说。 吴刚伐桂的故事,是流传至今、尽人皆知的其中一种神话。 据明代段成式的《西阳杂俎》载:“月桂高五丈,下有人常砍之,树疮随合,其人姓吴名刚,西河人,学仙有过,谪令伐树。”这则神话说的是汉朝河西人吴刚,学仙修道时触犯天条,被罚在月宫砍桂树。但是,不论他怎样砍伐,树总是随砍随合,千万年过去了,吴刚每天都在辛勤地伐树,那棵神奇的桂树,依然如旧,生机勃勃。吴刚也只好长期过着“金风玉露伴素月,徒然销魂”的生活了。但据说,每逢中秋佳节,吴刚可以在树下稍稍休息,与人间共度团圆佳节。所以中秋节这一天,人们赏月时看不到吴刚弯腰举斧伐桂的影子。毛泽东在《蝶恋花·答李淑一》词中有:“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的诗句,用的就是这个典故。至于吴刚捧出的“桂花酒”,则相传是仙人的饮料。曹植有《仙人篇》:“玉樽盈桂酒,河伯献神鱼。”此处桂酒也就是桂花酒。 由于传说中月中有桂,所以月亮又称作“桂魄”。唐代诗人李商隐有诗句:“侵夜可能争桂魄。”宋代大文学家苏东坡有中秋词:“桂魄飞来,光射处,冷浸一天秋碧。”这两处的桂魄,都是明月的代名词。而传说中的月宫也叫“桂宫”。“桂宫袅袅落桂枝”。 在古代,桂花还是友好和吉祥的象征。战国时,燕、韩两国就以互赠桂花表示友好。 在盛产桂花的少数民族地区,青年男女还常以互赠桂花表示爱慕之情。 由于桂树花发于秋,古人又常用它来赞喻秋试及第者,称登科为“折桂”。据《晋史》载,晋朝郗某对策考第一。武帝问他,他回答说:“臣今为天下第一,犹犹桂林一枝。”应试及第称“折桂”,即由此而来。宋人叶梦得在《避暑录话》中记载:“世以登科为折桂,此谓郗说对策,自谓桂林一枝也,启唐以来用之。温庭筠诗:‘犹喜故人新折桂’。其后以月中有桂,故又谓之月桂。而月中又有蟾,故又以登科为登蟾宫。”于是,“蟾宫折桂”,就成了旧时人们仕途得志、飞黄腾达的代名词。 也由于“蟾宫折桂”借寓仕途通达,所以唐宋以来,文人墨客和官宦之家都竞相种植桂花。至今各地还留有不少当时种植的古桂大树。 桂花原产我国西南、中南地区。自唐、宋被文人官宦竞相种植以后,由于其浓郁的花香和秀美的树姿都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得到世人普遍喜爱。明清以后,已遍植于南北的民间各地。只要阳光好、气候温暖,雨量充足的地方,都可以蓬勃生长。以山水秀丽甲天下的桂林城,就是因为桂树成林而得名。也由于世人的爱赏和培植,现在己形成了江苏吴县、湖北咸宁,以及苏州、杭州、扬州、桂林、成都、武汉、合肥等桂花生产的集中地。目前,我国已有苏州、杭州、桂林、咸宁、老河口、合肥、南阳等七个城市把桂花定为市花。而且,广西壮族自治区把它定为区花。 桂树寿命很长,一般都可活一百多年,有的树龄往往高达几百年的。江浙一带老桂很多,杭州西湖满觉垅一带,满山都是老桂,连附近板栗树上的栗子也带桂花香味,所以杭州的桂花栗子是远近闻名的。每到桂花成熟季节,满觉垅的姑娘们在树下撑起帐子,小伙子们爬到树上用力摇晃。那金黄色的桂花,就像雨点一样纷纷落下,被称为“桂花雨”。此时那西湖边上的满觉垅,漫山漫谷,连绵数里地下着“桂花雨”,浓郁的香气中传出姑娘小伙子愉快的笑声和歌声,胜似天堂美景。 此外,陕西汉中圣水寺内有一株汉桂,树虽苍老,却依然花繁叶茂,芳香四溢。鲁迅的绍兴故居中有一株百年四季桂。太湖之滨的光福桂花,已有六百多年的栽培历史。苏州城的大街小巷,每到中秋节前后,到处都洋溢着木犀花香,其中尤以怡园、留园为盛。留园桂树丛边的亭上,曾题有“闻木犀香”的匾额。 桂花不但在我国深受人们喜爱,国外许多地方也十分赞赏桂树,并常常把它看作是一种崇高和荣誉的象征。在古希腊神话中,桂是用来献给科学和艺术之神“阿伯隆”的圣物。古希腊人还用桂枝编织成花冠,称为“桂冠”,把它赠予有名的英雄或才华卓越的诗人。从1615年开始,英国王室便把被选拔出来的优秀诗人称为“桂冠诗人”。直到近代,人们还给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优胜者赠桂枝,以示给予他崇高的荣誉。不过桂冠是用月桂树叶编织的,月桂是樟科的芳香植物,与我国木犀科的桂树不是同科植物。 桂树不但献芳香于人间,其经济价值也是多方面的。桂花,香浓有甜意,可以窨茶、浸酒,作桂花糖。可拌糖渍用以制作各式糕点和甜食;桂花元宵、桂花芋艿、桂花藕粉、桂花发糕等,香甜可口。桂花含有芳香油,是制作香料和饮料的珍品,如桂花露、桂花酒等,也是名贵的化妆原料。桂花性辛温,能化痰生津,有暖胃、平肝、益肾、散寒之功效。桂皮可以提取染料、鞣料,也可与桂叶一样作调料,烹饪中为食品增进几分清香。桂木坚实质密,木材有光泽,纹理美丽如犀角纹,故有木犀之称,是作雕刻的良材。 |
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主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