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目录 |
一 花街是运河滩上的一个锅伙,不是一个村落。 当年,有个姓花的地主,每年一百两银子,从通州衙门包下河岸上一眼望不到边的柳裸子地,还有沿河几里丛生着芦苇、野麻、三棱草和狗尾巴花的浅滩。他在柳裸子地里的三道沙丘上,搭起几个溜窝棚,四面八方招揽了十几个开荒平地的长工,立起了锅伙,前后左右都不邻村挨户,就叫花街。 后来,姓花的老地主撒手归西,几个儿子吃、喝、嫖、赌、抽,不上二年就败了家,把这大片河滩地零敲碎打,一条子一块典了出去;最后只剩下三道沙丘没人要,就伸手跟那十几个长工收地皮钱。 十几个长工都在花街安了家,也就划地为牢了。 三道沙丘三足鼎立,龙头、熊腰、凤尾,各占一方,互不相连;而且,每道沙丘之间,还相隔一条曲曲弯弯,缠缠绕绕,青藤绿蔓似的小河汊。平时,来来往往,挽起裤腿儿,涉水而过;雨季,大河涨水小河满,过来过去就得划小船了。 运河沿岸,十八里一道河卡,每道河卡有一名河防局的税警把关。凡打鱼的都要到河卡子上领腰牌i缴鱼税,七折八扣,所剩无几。花街上家家拴一叶扁舟,男人出外去佣工,女人就得下河打鱼。 有一道河卡正安在花街的熊腰上,左邻右舍几家人,惹不起躲得及,有的搬到龙头,有的迁往凤尾。 花街上的人搬个家,就像燕子串房檐,费不了多大力气。泥棚茅舍,一端就倒,拔锅拆灶,抬腿就走,乔迁新居,再立门户,也不很难,砍几根柳桩,支起四梁八柱,柳条子编墙,蒲苇铺顶,上下抹泥,土灶安锅,翘尾巴的烟囱就又冒起了袅袅青烟。 北运河走的是天子脚下,通州坐落京东地面,冬春两季无风三尺土。运河滩,外无山岗,内无城墙,就像敞开门儿张着嘴,大吃大嚼口外的风沙。花街的三道沙丘,年年长个儿,步步登高;早先柳枝糊泥巴的棚屋,不是被风沙挤倒,就是被风沙湮没。夏秋两季,三日阴五日晴,大雨小雨穿插着下,小河汊子大雨大涨,小雨小涨;柔水似刀,割坍沙丘,柳枝糊泥巴的棚屋常常一屁股坐空,堕入水中。于是,家家户户开始房前屋后,院内院外,里三层外三层,四框填满了红柳绿蒿,不但锁住了风沙,屯住了水,而且芳草萋萋,花木葱茏。 一到杨花似雪,柳絮纷飞的暮春时节,花街上的男人,都到外边扛长工,扛短工,赶脚。拉纤。卖苦力去了。每日早出晚归,两头披星戴月,白天看不见他们的影子。 花街上没有多少老人。花街上的老人都交不了甲子,过不去六十这一关,就芦席一卷,埋在河坡上,歪脖儿树下孤坟一座。可六月连阴天,七月下大雨,运河满了槽,一涨一落,坟头涮平了,尸首冲走了,便只留下趴了架的歪脖儿树,挂满了水草和绿藻。 花街上也没有多少孩子。花街上的孩子十有八九立不住,不出满月就抽四六风,蒲草一捆,草丛中刨个坑儿一埋。下一场小雨,草芽儿又发了,十天半个月,小草儿长高了,也就不见了痕迹。 花街上更没有多少女人,女人都不愿嫁到花街来。花街上的女人大都来路不正,来历不明。不是私奔,就是拐卖,没有一个是明媒正娶,鸣锣响鼓花轿搭来的。 花街上的人吃的是大河水,小河汊子里洗衣裳。鸡鸣五更天,男人们出外之前,肩挑着缸大的水筲到河岸,白天你东我西的哥儿们,只有此时此刻才能匆匆打个照面,碰个头,问一声好,道一声乏,满肚子怨气骂东家,哈哈一笑改日见。晌午骄阳似火,热风烤人,女人家脱下衣裳站在齐腰的小河汊子里,一边淘洗一边口角争风,舌尖带刺儿,满嘴撒村,骂人好比口唱莲花落,一个更比一个脸皮厚。姑娘洗衣裳要等夕阳西下,河滩上扯起了障眼的暮霭。晚霞中,她们像一群水鸟儿下河,叽叽呱呱,嬉戏玩耍。有时,忽然羊肠小路上嚓嚓脚步声,那是有人要蹚水过河去。她们来不及钻进河边的蒲苇,躲到岸上的柳丛,便慌忙蹲下身子,扭过头去,双手蒙住脸,就像一鸟入林,百鸟压音,一动不敢动。可是,等那个男人过河走远,她们又像鲤鱼跳龙门,从水中一跃而出,清脆响亮的笑声回荡在小河汊子上,洗着衣裳唱道情。 然而,花街上的姑娘黄连的命,没有一个例外的。她们刚刚蹒跚学步,爹娘就给她们编一只小小的柳篮儿,挎到胳臂弯上,到河滩上剜野菜。再大几岁,篮子换成了筐,爬树摘杨芽儿,登高捋榆钱儿,下河打鱼虾……长到十三四,她们就要卖的卖,嫁的嫁。不是卖给过往行船的老客,就是嫁到远离运河滩的外村,十个人里有五双是老夫少妻。 她们虽然从小吃不饱,可是自幼呼吸花香水气,却又生得眉眼俊俏,身腰柔细,十分秀气。开了脸,上了头,鬓角插上一朵红绒花,穿一身红裤子绿袄,怀抱着一面菱花镜和一只竹蔑子拢梳,在一挂飞花爆竹声中告别家门,就是她们一生最大的风光。可借,常常二十刚出头,早生下五男二女,一窝孩子。于是,一个个面黄肌瘦,浑身皮包骨,就像霜打的藤萝,雹子咂下的落花,眨眼之间人老了。 住在花街凤尾上的蓑嫂的她的女儿金瓜,也是踩着前人的脚印,走的是山重水复的老路,却不想时来运转,柳暗花明又一程。 下面,慢慢写来。 二 蓑嫂不是花街的老户。水上的浮萍挂了桩,杨花柳絮落了地,那一年她带着三岁的女儿金瓜逃出虎口,走投无路才在花街落了脚。 正是雨季三伏天,长工叶三车起大早到河边挑水。天边一弯晓月,柳梢几点晨星,只见一个踉踉跄跄的女人,胸前绊着几条麻绳,身后背着一个熟睡的小丫头儿,沿河奔走而来。叶三车是个走得直,行得正的人品,连忙收回了目光低下头,把扁担钩儿挂住水筲的横梁,轻轻摆荡在水面上。谁想,那个奔走赶路的女人听见打水声,一惊一乍,慌了手脚,回身闪躲,青苔路滑,扑通落了水。叶三车叫声不好,忙扔下水筲,下河捞人。 一个鱼鹰扎猛子,叶三车把落水的母女抱上河坡,解开那个女人身上的绊绳,一手倒提着小丫头儿控水,一手把那个女人翻过身,头朝下,脚朝上,七窍出水。 一会儿那个女人呻吟一声醒过来,睁眼看见叶三车把她的小女儿倒挂金钟,马上挣扎着爬起身,哭叫着:“把孩子给我,我的孩子!” 小丫头儿也“哇”地一声哭出来,叶三车送还了那个女人,顺口问道:“大嫂,你是打哪儿来,到哪儿去?为什么走得慌慌张张,见人躲躲藏藏?” 那个女人搂紧女儿,低头不语。 叶三车也就不再多嘴,又在水筲横梁上挂住扁担钩儿,打满两大筲水,挑在肩上,挺腰就走。 那个女人却抬起了头,望着叶三车的背影,微微张了张嘴,却又不好意思开口。 直到叶三车爬坡上岸,再有一步就要拐进柳棵子地,她才可怜巴巴地喊了一声:“大哥,您积德行善吧!赏……我们娘儿俩……一块饽饽吃。” 叶三车并不回头看一眼,放慢了脚步答应道:“大嫂,你等一等,我就拿来。” 叶三车当时二十三四,爹娘早已入土。两膀子力气,一双巧手,孤身单人过日子,还算是小有吃穿。他回到自己那两间窝棚小屋,顾不得把两大筲水倒进缸,就摘下吊在房檐上的饭篮。饭篮里有吃剩的饼子半碗饭,又从大肚瓮里舀出一瓢面,流星赶月送到河边来。 那个女人怀抱小丫头儿,仰躺在河坡上,脸色就像白菜叶子,昏昏迷迷。小丫头儿脸颊两朵火烧云,呼吸急促,鼻翅儿一张一合。 叶三车轻轻唤醒那个女人,说:“大嫂,小姑娘怕是病了吧?” “大哥,您再行行好……”女人吃力地坐起来,两眼噙满泪花,“给我们娘儿俩……找个遮风蔽雨的地方,歇一歇脚,喘一喘气。” “那就……”叶三车沉吟了一下,“到我那两间窝棚去吧。” 他把那一瓢面也放进饭篮里,一手提着饭篮,一手搀扶这个摇摇晃晃的女人,向花街的凤尾走去。 “大哥,您……贵姓高名?”走在路上,女人问道。 叶三车道出了自己姓名,又问她道:“大嫂,你是哪儿的人,我该怎么称呼你?” “咱们喝的是一条河的水,我是杨柳青的人。”女人脸一红,“村里人都管我叫蓑子媳妇,小丫头儿名叫金瓜。” “我就管你叫蓑嫂吧!”叶三车笑了笑,又问道:“金瓜她爹呢?” “那个死鬼撇下了我们母子俩……”蓑嫂又落了泪,“有个坏人想霸占我,我带着孩子逃出来。” 这在运河边上,屡见不鲜,叶三车也就不想刨根问底。 进了家,叶三车把蓑嫂带进窝棚小屋,笑着说:“蓑嫂,吃口东西,歇息吧!天色不早,我得给东家卖命去了。” 蓑嫂害了怕,扯住叶三车的袖子,说:“大哥,破家值万贯,你还是锁上门,我们娘儿俩就坐在房檐下。” “我常年不挂锁,寸草也不丢。”叶三车挣脱开蓑嫂的拉扯,出门一阵风不见了。 蓑嫂把金瓜放在小炕上,熬一碗面粥给金瓜喝下去,又扯过叶三车那床渔网似的被子,蒙住金瓜发汗。她饿得心慌,把叶三车吃剩的饼子半碗饭,风卷荷叶打扫一空,也伴在女儿身边打了个盹儿。 醒来,她不敢出屋,屏声静息,从窗眼向外望去,只见这座小院的四框,绿树浓荫,挂满了牵牛花,遍地的牛蒡、香蒿、芦根草。她想,把门东边砍出一片空地,盖一座猪圈,西边砍出一片空地,搭一座羊栏,窗根下再垒一座鸡窝,才像个过日子的人家。 这个小院干少百少,最少的是一个会过日子的女人。 蓑嫂看见墙上挂着一把镰刀,摘下来拿在手里,蹑手蹑脚走出屋门去,先从房檐下割起了野草。一直割到天大黑,小院平平整整,又洒满皎洁的月光,好像一面镜子。 运河滩一到夜晚,风声、水声、树声、草声,一片喧嚣。蓑嫂躲进屋里,桑木扁担顶住屋门,手握着镰刀坐在炕上,还一阵阵心惊肉跳,只盼叶三车赶快回来。 她的眼前,一会儿一闪叶三车的影子。这个年轻的长工,直溜溜一条杉篙的身腰,长方脸上两只明亮的笑眼儿,五官端正,性情柔和。打着灯笼难找的一个小伙子,怎么就没有一个女人长眼睛? 月上中天,柳墙外一阵脚步声,叶三车一进柴门就惊呼:“谁给我的小院剃了头,刮了脸?” 蓑嫂迫不及待迎出去,心疼而又羞怯地说:“大哥,你回来得好晚。” “我们那个东家,四两荞麦皮也要榨出二两油!”叶三车说着,递给蓑嫂两个荷叶包儿,“我讨来一剂上药,赊来一点吃食,逗金瓜一笑。” “这怎么叫人过意得去呢?”蓑嫂不肯伸手去接。 叶三车走到窗根下,把两个荷叶包儿从窗眼塞进去,说:“蓑嫂,房梁上挂着艾蒿绳,点起一条熏蚊子,你们娘俩安心睡吧。” “大哥,你在哪儿睡呢?”蓑嫂红着脸,心跳着问道。 “把我那张两层皮的褥子扔出来,我就睡在把门的伞柳下。”叶三车笑嘻嘻地说“年年暑伏我睡觉不进屋,院里风大蚊子站不住脚,伞柳遮天露水打不着,正清爽。” 蓑嫂只得回屋,她拿起扁担想顶门,想了想却又放下来,放心大胆躺到炕上去。 炕上铺的是新席,散发着蒲苇的清新气息。她很久很久睡不着,悄悄坐起来,偷眼看窗外,伞柳下的叶三车早已酣然入梦。 天光大亮,蓑嫂醒来一看,叶三车早就走了,两层皮的褥子晾晒在柳墙上。 夜晚,叶三车回家,又给金瓜赊来几块绿豆糕。 “大哥,再不能叫你劳神破财了。”蓑嫂心神不安,“头疼脑热来得急,去得快,我带着金瓜该走了。” 叶三车打了个愣怔,问道:“你们娘儿俩投奔谁去呢?” 蓑嫂垂下眼皮儿,沉重地摇了摇头,说:“离乡背井,人生地不熟,还不知流落到哪一方呢?” “那就在这个小院落户吧!”叶三车脱口而出。 蓑嫂的心咯噎跳到嗓子眼儿,惊慌失色地说:“大哥,我们娘儿俩不想累赘你。” “我把这两间窝棚白送你们娘儿俩!”叶三车大笑道,“找几个乡亲哥儿们,一齐上手,龙头上再给我搭一座鸟窠。” “我再想一想……”蓑嫂的心里七上八下。 “我等你一言为定。”叶三车又到伞柳下,倒头便睡。 半夜,下起大雨,雷声中蓑嫂喊道:“大哥,快进屋来吧!” “不怕,一会儿就天亮了!”叶三车头上顶着斗笠,身上裹着褥子,背靠着柳墙一蹲,伞柳漏雨,把他浇得像刚从河里捞上来。 蓑嫂冒雨跑出去,把叶三车拉拉扯扯进了屋。 天作之合。 三 黎明的回笼觉,半路的好夫妻;蓑嫂跟叶三车搭了伙,相亲相爱,情投意合,二茬子瓜更甜。 叶三车是个能工巧匠,耕、耩、锄、耪是他的看家本领,赶车、划船、种瓜、打鱼、编席、织网,也是上手的把式。而且,石、木、瓦、扎、土、油、漆、彩、画、糊,五行八作都会两下子,这全是无师自通的偷艺儿。此外,正月新春走高跷,三月三庙会跑旱船,自乐班吹笛子唱小曲儿,拉个场子打拳踢脚,叶三车也都高人一头。蓑嫂心满意足,像嫁了个上天下界的星宿,又好像一条无依无靠的柔藤苦蔓子,干缠百绕在顶天立地的大树上。 蓑嫂是杨柳青的人,水乡画户出身,编织手艺胜过叶三车,还会画两笔水墨丹青。春打六九头,叶三车巧手糊风筝,蓑嫂提笔画个毛脚大螃蟹、彩翅花蝴蝶儿,赶集上庙卖个好价钱,扯几尺花布红头绳儿,打扮小女儿金瓜。蓑嫂本来长得好看,弯弯的眉,春水的眼,鸭蛋圆儿的脸庞,丰满茁实的身子。自从跟叶三车天作之合成双对儿,春暖花开草色青,越发水灵鲜艳了。 柴门左右,猪圈羊栏,窗根下的鸡窝,大芦花公鸡扑打着翅膀叫天明,十几只母鸡下蛋咯咯咯;小院子满满当当,吵吵闹闹,蓑嫂只盼望再生个儿子,那可就是一儿一女一枝花的大全福人了。 儿子生下来了,满月里也没抽四六风,却不想转年春天出疹子,几天就死了,把蓑嫂坑得愣愣怔怔多半年,眼泪像下帘子雨。 叶三车哭在心里,笑在脸上,长满老茧的大手给蓑嫂擦眼泪,劝道:“够不够四十六,你还有二十年的生养,有秧就不愁结个瓜儿。” “我……只怕是个穷命……扫帚星……”叶三车越是百般温存,蓑嫂越是哭得伤心,“你……还是娶个……福星高照的女人吧!” “这才是昏话!”叶三车生了气,“就是胎胎都落空,个个立不住,有金瓜给咱俩上坟烧纸,也不算绝户。” 叶三车疼爱金瓜,娇惯金瓜,每天放工回来,摘把枣儿,讨个瓜果,从不两手空空见女儿。 这天晚上,叶三车肩扛一个花皮大西瓜归来,走进家门,满想看见的是蓑嫂的笑脸儿,听见的是金瓜的笑声,谁知,窝棚小屋里,蓑嫂在低低啜泣,金瓜想必睡着了,无声无息。 叶三车感到纳闷儿,正要开口问话,冷不防从鸡窝的黑影里站起一个小男子。 月光下,这个小男子骨瘦如柴,蓬头垢面。还没等叶三车问他的姓名,他先当胸一抱拳,满脸堆笑,缺牙露齿,问道:“你是叶三车兄弟吧?” “老哥,你是谁?”叶三车惊讶地问道。 “我是金瓜她爹。”小男子低眉顺眼,自报家门,“贱姓杨,草木之人没有大号,乡亲老少都叫我小蓑子。” “呵!”叶三车像五雷轰顶,一连倒退三步,花皮大西瓜从肩头滚落在地上,碎成八瓣儿。 “三车兄弟,你搭救了金瓜她们娘儿俩,又养活了她们两年 杨小蓑子挤出几滴眼泪,“救命之恩,我报答不起,请受我一拜吧!”就罢,趴在叶三车脚下磕响头。 “唉呀,使不得!”叶三车把他撕扯起来,“这两年,你在哪儿,这是从哪儿来?” “始末原由,说起来话长呀!”杨小蓑子长叹一声,“有个仇人想杀我……” “黑心贼,嚼舌头!”蓑嫂隔着窗户哭骂,“你抽白面儿,推牌九,欠下一屁股两肋账,长着两条兔子腿逃奔了关外。债主子堵门要抢走我们娘儿俩,逼得我身背着金瓜,跳出后窗走他乡。” 杨小蓑子不急不恼,等蓑嫂哭骂得劳乏,才又哭丧着脸儿接着说:“我逃到关外,投到奉军里吃粮,挨打受罪,混不出个人样儿,又挂念金瓜她们娘儿俩,就开了小差儿。一张嘴打听了大半年,才找着了她们的下落。” 叶三车从心乱如麻中定住了神,长长呼了一口气,说:“这一座院子两间屋,都是金瓜她们娘儿俩的,你们一家人团圆吧!” “亲人儿,你把这个黑心贼赶走,别撇下我们呀!”蓑嫂从窝棚小屋里哭喊着扑出来,却被杨小蓑子拦腰死死抱住。 男儿有泪不轻弹,叶三车忍痛而别。 他在花街的龙头上,又搭起两间窝棚屋。梆打三更,帮工的人都散了,桌面上还有一点残酒剩菜,叶三车正要收拾碗筷,杨小蓑子探头缩脑而来。 “三车兄弟,恭喜恭喜!”杨小蓑子打躬作揖,“金瓜她娘告诉我,那一座小院两间屋,原来是你的。秃老鸹占了花喜鹊的窝儿,真叫我过意不去。” “老哥,快别说这话!”叶三车反而感到羞愧,“我不知道你还活在人世,才跟蓑嫂……” “露水夫妻,也是前世的缘分儿,怪不得你。”杨小蓑子笑笑嘻嘻,满不介意,“三车兄弟,难得你待她们娘儿俩那一片真情,我想高攀跟你拜个把兄弟。” 叶三车虽然打心眼儿里不愿意,也只得答应。 他们望空草草拜了两拜,匆匆叩了三个头,杨小蓑子急忙把那一点残酒剩菜吃净喝光。 杨小蓑子跟蓑嫂和金瓜母女团聚,好吃懒做,恶习不改。他一不出外佣工,二不租田种地,三不下河打鱼,四不做小本生意,白天粘在炕上睡得像死狗,天一黑就钻到花街熊腰上的河卡子里鬼混。 一天,叶三车踏着月色回家,只见河卡子上的税警连阴天蹲门,吓了一跳。 “连警官!”叶三车嘻嘻哈哈,先给这个家伙戴一顶空头的高帽儿,“我门前不走船,树上不长鱼,您怎么不在水上把关,跑到旱地来收税?”这几句话,又是拐弯抹角,骂人不带脏字儿。 “叶三车,本官无事不登三宝殿!”连阴天从他那黑狗皮的制眼口袋里,掏出一纸文书弹了弹,“杨小蓑子欠下我四石黄豆的赌债,他写下这一纸文书,打上手模脚印,我的中保,把他的老婆典给你三年零一节,你替他还账。你要是不掏这个腰包,我就留下蓑嫂当上炕的小老妈儿,只是我那个小娘儿们满肚子山西老醋,还得大费唇舌。” 叶三车浑身起了火,暴跳八尺高,大叫道:“杨小蓑子在哪里?我把他开膛破肚,挖出他的狼心狗肺!” “他又到关外当奉军去了。”连阴天板着面孔,很不耐烦的神气,“叶三车,你要是舍不得出血,我那个小娘儿们又不许我尝野味儿,那就把蓑嫂典给别的男人吧!” 叶三车气得跺脚两个坑,说:“明天就还!” “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连阴天晃了晃手中的文书,“明天你把文书拿到手,尽管四脚八叉睡在蓑嫂的炕上,再不是偷来的锣鼓敲不得。” 叶三车每年六石黄豆的工钱,半路支取,七折八扣,总算还清了杨小蓑子的赌债,颗粒皆无了。 果然,肉包子打狗,杨小蓑子一去不回头。蓑嫂见叶三车不肯搬到凤尾来,自个儿找到龙头去。 “亲人儿!”蓑嫂一头扑到叶三车的怀里,放声大哭,“咱俩这一回合了灶,死也不拔锅了。” 跟杨小蓑子过了一年,蓑嫂像老了十年。脸庞和身子黄皮寡瘦,深深的鱼尾纹爬满了眼角,愁眉锁眼没有神了。 叶三车被她哭湿了胸膛,心如刀割。但是,等她的眼泪哭干了,他却轻轻把她从怀里推开来,望着她的眼睛,摇了摇头,叹了口气,说:“金瓜她娘,我好歹跟杨小蓑子那条癫狗拜了把兄弟,你就是我的嫂子。名分变了,我不能败坏人伦大礼。” “杨小蓑子把我典给了你,还有什么人伦?”蓑嫂又哭又吵,“我好比你花钱包下的私娼窑姐儿,还顾什么大礼?” 叶三车掀开炕席,拿出杨小蓑子典妻还债的那一纸文书,当着蓑嫂的面,撕成碎片,说:“杨小蓑子是个枉披一张人皮的畜牲,你跟我可是站在人群里比谁都不矮一头。他不仁,我们不能不义。” 蓑嫂大哭而去。 四 叶三车一个人过日子。又赶上一年的雨季,运河涨平了两岸;河边上的芦苇只露尖尖角,连一只蜻蜓也站不住;野麻水吞脖儿,圆圆的麻叶漂浮在水面上,远远望去就像大片的青萍,小片的荷叶;大河再添一瓢水,水就出槽了。 正是挂锄时节,长工有几天官假。叶三车在家里歇伏,可也没闲着。他手持一杆丈八鱼叉,在大河上来来往往扎鲤鱼。他的水性很大,踩水如走平地。水面翻花,鲤鱼跳龙门,他一叉刺过去,十拿九稳。 忽然,一条小船像一只断线的风筝,飘飘摇摇顺流而下,卷入一片漩涡,三旋两转,一眨眼就扣了底儿。叶三车看得明白,船上翻下两个人:一个老者像狂风中的枯叶,一个女子像急流里的落花。他把丈八鱼叉投到岸上去,顶流凫水急如星火,搭救这两位船翻落水的过客。 那老者在水中拼命挣扎,水面上冒了两冒,露了露头儿,叶三车手疾眼快,一把抓住他脑瓜顶上的一条猪尾巴小辫儿,就像顺水牵鱼,拢到面前,挟持上岸,放躺在柳阴下。 然后,他沿着河岸跑出几十步,又飞身下水,寻找那一朵落花。他在水下周游几道,不见那个女子的踪影,就赶忙拔出身子,在河面上四下张望。灼人的阳光洒满茫茫大水,金光闪闪照花人眼。他手搭凉棚,才发现不远处像有一只天鹅,在水光波动的河面上下起伏,于是追了过去。 河边的人都知道,溺水的人像灌坛子,喝饱了才漂上来。男人喝饱了脸朝下,女人喝饱了面朝天。那只上下起伏的天鹅,正是那位喝得像身怀六甲的女子,已经奄奄一息。叶三车不敢怠慢,把那个女子双手托过了头顶,踩水上岸来。 这个女子身姿娇小,十八九岁,身穿重孝,脸色比她的孝服还惨白,只剩下游丝一口气。大河上救人不拘礼,叶三车把她轻轻放在青草上,掐人中,扪胸口,揉肚子,小心翼翼地活动四肢,生怕手上重一点儿,碰伤这位人比黄花瘦的女子,要了她的命。 这位女子还没有醒转,那个老者却筋斗流星跑来;他身穿湿漉漉的青布大衫,一边奔跑一边扎煞双臂,像一只想飞又飞不起来的黑老鸹,哇啦哇啦叫出两声:“何方歹徒,不得轻薄贞女!” 叶三车像白日见鬼,睁大眼睛:只见这个老者已经年近花甲,皱巴巴的枯萎面皮,疏疏落落几茎猫须,头上那一条猪尾巴小辫儿粘上几颗牛蒡,两只斗鸡脚又长满了鸡眼,跑起来扭扭歪歪,身子拧成了麻花,自个儿给自个儿脚下使绊子。 “我得把这位姑奶奶救活!”叶三车满头大汗,红扑涨脸地喊道。 这个老者怒气冲天,七窍生烟,他想折断一枝水柳,抽打叶三车放手,可惜他手无缚鸡之力,拼出吃奶的气力也折不断。于是,他又去拔一根野蒿,闹了个屁股蹲儿才拔下来。爬起身挥舞着野蒿威吓叶三车:“你放手不放手?不放手我要打得你皮开肉绽!” 叶三车没工夫搭理他,野蒿抽在身上不过是搔痒痒儿。那个女子吐净了满腹绿水,叶三车抄起她那软绵绵的身子,她睁开了一双暗淡无光的眼睛。 “爹……爹……”她的声音微弱如丝。 “我不是你的爹,你不是我的女儿!”老头子呲牙咧嘴,恶言恶语,“光天化日之下,你竟心甘情愿让这个歹徒搂搂抱抱,玷污清白家风,丢尽我的老脸。” 那个女子这才发觉,自己枕在一个年青男人的胳臂上,不禁发出一声惊叫:“你……你是什么人?” 叶三车扶她背靠一棵河柳坐下,和颜悦色地说:“我是花街的一个长工,正在河里叉鱼,看你们爷儿俩船翻落水,把你们捞上岸来。” “恩人……”那个女子眼含珠泪,“我要一生一世供奉你的长生禄位。” “无耻!”老头子乱啐女儿的脸,“你被这个歹徒恣意轻薄,非但不知庄敬自重,反而奴颜婢膝,丑死了,丑死了!” “爹呀,人家救了……咱们的命,怎能……知恩不报?”那个女子哭道。 “淹死事小,失节事大!”老头子捶打着胸口,“天呀!这一来我还怎么有脸呈请县衙门,给你树立贞节牌坊,光耀门庭?” “爹,我自幼守身如玉。” “你已经跟这个歹徒肌肤相侵,不是白壁无瑕了。” “您叫我怎么办呀?”那个女子抱住河柳站起来身。 “你……你……”老头子一跺脚,“还是投水自尽,一死全节吧!” “不……不!”那个女子吓得不由自主地又倚在了叶三车身上。 “那我就不认你这个忤逆不孝,有悖三从四德的淫妇!”老头子恶狠狠地吼道。 “爹呀,我是您一棵苗的女儿……”那个女子跪下来,抱住老头子的双腿。 “舐犊情深,难道我还不如禽兽?”老头子仰天长叹,“怎奈你一人失节事小,有辱先人事大,我只好快刀乱麻,斩断儿女情肠了。” “您……您一定逼我去死?”那个女子仰起面无血色的脸儿,涕泪交流地问道。 “死吧,死吧!”老头子闭上二目,挥了挥手,“一死全节也如杀身成仁,舍生取义,正是躬行圣人之道。” “好,我……死!”那个女子咬破了嘴唇,“守望门寡,进尼姑庵,也不过是装在活棺材里,活罪比一死更难熬。” 她腿脚发软,站不起来,不能纵身投水,就四肢落地爬向河边去,叶三车急忙拦住她。 “歹徒!”老头子气急败坏,“你又跟我女儿动手动脚,害得她跳进大河也洗不清了。” “我不能见死不救!”叶三车两眼冒火,“老人家,你是人还是鬼,铁石心肠逼死亲生的女儿?” “歹徒!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污也。”老头子摇头晃脑,口沫横飞,“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无耻苟活,生不如死。” “那我就把你跟这位姑奶奶再扔下河去,权当我没有救起你们爷儿俩!”叶三车说着,放开那个女子,先从老头子身上动手。 “救命呀!”老头子拐着一双长满鸡眼的斗鸡脚就跑。 “爹,带我走!”那个女子跪爬着哀叫。 “呸!”老头子回头一口浓痰,“我没有你这个女儿!”便急急如惊弓之乌,惶惶如漏网之鱼,落荒而逃。 那个女子只觉得一阵天昏地暗,头晕目眩,不省人事了。 五 这个老头子外号金二榜眼,是看守通州文庙的一名执事。多年来在孔圣人的脚下晨昏三叩首,早晚一炉香,鬼迷了心窍。 女儿玉姑,六岁那年许配给通州孔教会大司务的小儿子。这位大司务在通州地面很有点名气,富人家出大殡,都重金礼聘他当点主官。此人满肚子孔孟之道,周公之礼,就像粥锅里掺水,舀出一碗再添一瓢,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文庙的执事跟孔教会的司务结成亲家,可算是门当户对,珠联璧合。不料,天有不测之风云,人有旦夕之祸福,大司务的小儿子年方弱冠得了水臌,吃了一阵子败鼓皮丸,一命呜呼。金二榜眼大出风头,打发女儿玉姑披麻戴孝,陪灵跪祭,打幡抱罐儿,一直把大司务的小儿子送到坟地。他当众宣告,好马不配二鞍,贞女不嫁二夫,玉姑要守望门寡,以正世风之不古。那时玉姑还很年幼,只觉得好玩,并不感到可怕。 这几年,玉姑长大了,才知道一辈子守寡可不是儿戏,就央求老爹给她另找人家。金二榜眼哪里肯砸他这块门媚生辉的金字牌匾,于是每日严加训女,玉姑终日以泪洗面。马勺天天碰锅沿,早晚得砸锅。正巧运河下游有个村镇,新开张了一个尼姑庵,金二榜眼就逼迫女儿出家。谁想在送女皈依佛门途中,发生变故,金二榜眼的苦心经营化为流水。他抛下玉姑,返回通州,只说女儿被水鬼拉了替身儿,遮住了他的脸面,却拆散了亲生骨肉。 玉姑虽不是千金小姐,却也算是出身于书香门第,下嫁叶三车,栖身窝棚屋,感到百般委屈,常常自叹红颜薄命。她生来一双拿绣花针的手,拾不了柴,剜不了菜,又裹得两只三寸金莲的小脚儿,推不动碾子,挑不动水,整日家中间坐,郁郁寡欢。等叶三车放工回来,就拿丈夫出气。讥消、挖苦、白眼、呵斥……由着性儿,变着法儿,把叶三车揉来搓去。 在叶三车的眼里,玉姑是个金技工叶的贵人,嫁个泥腿子,也真是凤凰没有落到梧桐树上。他本来脾气温和,心里觉得对不起玉姑,欠着玉姑十分的情,更不忍心惹她伤感,任她揉成团儿,搓成线,也从来不肯粗声大气顶撞她。 有个丈夫,虽不是一棵梧桐树,到底要比孤身空房守望门寡强得多,所以不到几个月,玉姑就怀了孕,又过了几个月便呱呱坠地一个儿子。蓑嫂接的生,生在三伏,奶名就叫伏天儿。 玉姑得过老爹的真传,粗通文字,而且喜欢在丈夫面前卖弄学问,叶三车只有佩服得五体投地。伏天儿还在怀里吃奶,玉姑就指点他认字方儿。这个小东西就像那青铜的云锣儿,一敲十二个响,识字就像春雨点点都入地,没个够,没个饱。 于是,叶三车每天放工回家,都能看见玉姑的笑模样儿了。 灯下,玉姑给伏天儿绣花兜肚,叶三车跟她脸对脸儿坐着,伏天儿滚在他怀里,骑在他脖子上,就像一只小山雀儿,在大树枝头跳来跳去,叽叽喳喳欢叫。 “你早晚把孩子惯坏了!”玉姑忽然瞪了丈夫一眼,“养不教,父之过。快叫他安静下来认字儿。” 叶三车连忙把伏天儿紧紧拢住,笑着说:“伏天儿,小马驹子戴笼头,听你娘开讲。” 玉姑停下针线,从身边拿出一只花荷包,捏出一个写着“人”字的字方儿,问道:“伏天儿,这个字念什么?” “不是早就学过了吗?”叶三车觉得拿这个人字考问他的儿子,是小看了儿子的文才,有失儿子的身份。“连我这个偷艺的人都认得不差,还难得住我们伏天儿?” “你懂得什么?”玉姑脸一沉,“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 叶三车没有妻子的学问大,只有俯首帖耳。 伏天儿正眼也不瞟那个字方儿,便咬字不清地念道:“银(人)。” “谁是人呀?”玉姑又问道。 伏天儿伸出小手,一点娘的鼻子,又回身搂住爹的脖子,说:“爹系(是)银(人),娘系(是)银(人)。” “爹是什么人,娘是什么人?”玉姑又追问道。 “爹系(是)土梦(命)银(人),娘系(是)苦梦(命)银(人)。” 这一套,都是玉姑的说文解字,伏天儿早已背得滚瓜烂熟。 “你是什么人呢?”玉姑节外生枝,进一步考问。 伏天儿眨巴眨巴乌溜溜的圆眼睛,小脑瓜儿里打了个闪,心里转了个圈儿,答道:“我系(是)土梦(命)银(人),也系(是)苦梦(命)银(人)。” “下流坯子!”玉姑突然一声断喝,“你长的是拿笔杆儿的手,富贵金命人。” 而且,立逼着伏天儿一字一句把她的话学说一遍,伏天儿一字一句一个泪珠儿。 “你吓着了孩子!”叶三车心疼地把伏天儿贴在胸口,“七岁看大,八岁看老,他刚几天不吃奶,哪里会抄近统运转影壁?” “是你不懂道理!”玉姑恼了,“玉不琢,不成器;幼不学,老何为?” 叶三车见妻子动怒,噤若寒蝉。 玉姑恨不得儿子一夜之间中状元。伏天儿六岁进学堂,这在花街,可是史无前例,惊天动地。龙头和凤尾的老长辈,各家摊公份儿,把一年级小学生伏天儿,打扮得就像进京赶考,神气十足。 叶三车天天背儿子上学,背儿子下学,儿子年年甲等第一名。可惜玉姑没有亲眼看到儿子金榜登科,披红插花跨马游街,就在伏天儿念到六册书的时候,她得了干血痨。寒霜单打独根草,玉姑一天比一天病重,眼见着熬得过初一,熬不过十五了。 咽气前一天,玉姑回光返照,脸上三春桃花色,眼神波动明媚的春光,她从来没有这么好看过。而且,一缕柔情绕心头,她就像洞房花烛夜的新娘子,斜倚在叶三车肩上,轻声软语,从来没有过这么好脾气,从来没有跟叶三车说过这么多的话。 自从她病得起不了炕,就打发伏天儿到蓑嫂家借宿,生怕儿子沾上她身上的晦气。窝棚小屋,只有他们夫妻二人。 “好人儿,搂紧我……”玉姑乍冷乍热,脸上的红颜褪了色,眼里的春光暗下来。 叶三车连忙解开怀,把她紧贴在自己那滚烫的胸膛上,说:“伏天儿他娘,咱俩要是化成一个人有多好,我愿替你病这一场。” “好人儿,我的好人呀!”玉姑幽幽咽咽地哭了,“这么多年……我……亏待了你……” “怎么能怪你,是我叫你窝心一辈子……”叶三车心酸得泪下如麻。 玉姑摇着头儿,呢呢喃喃地说:“我的……好人儿……我的恩人,你要是……不嫌弃我,下辈子……我还到你屋来,补上我这些年……欠下你的恩情,生生世世……跟你做夫妻。” “伏天儿他娘!”叶三车肺腑大恸,痛哭失声。 玉姑已经感觉自己这一盏灯油快要熬干了,催逼着叶三车赶快把伏天儿抱来。 伏天儿站在玉姑头前的炕沿下,一连声叫娘。 玉姑目光散乱,泪影迷蒙,已经没有力气抬起手来抚摸一下娇儿的脸蛋,气喘嘘嘘地说:“伏天儿……跪下,替娘……给你爹……叩头谢罪……” 伏天儿听话,跪倒在爹爹膝下,奶声嫩气地哀哭道:“爹呀,儿子长大了,替娘报答您的大恩大德吧!” “伏天儿他娘,我对不起你呀!”叶三车抱着儿子大哭,“儿呀,爹是你娘的罪人呵!” 玉姑的身子一阵比一阵冰凉,紧一口慢一口倒气儿,十分费力地掀动两片嘴唇,艰难地吐出一个个字:“伏……天……儿……再……给……你……爹……磕……个……头,求……他……别……给……你……娶……后……娘……” “我怎么敢,怎么敢呀!”叶三车哭天抢地,“日月星辰都长眼,我叶三车胆敢忘恩负义变了心,死在亲生儿子的棍棒之下。” 玉姑含笑闭上了眼睛,像一朵凋谢了的睡莲花,静悄悄地安息了。 叶三车不忍心将她芦席一卷埋在河坡的歪脖儿树下,一口白皮的河柳棺椁装殓了玉姑,笙、管、笛、萧、锣、唢呐合奏了一支哭皇天的曲子,叶三车把她葬在自家的小院里,而且,坟头上搭起一架豆棚,遮蔽玉姑的阴宅不受冷雨凄风之苦。 这在花街的历史上,也是破了例。 六 发送了玉姑,叶三车欠下连阴天几笔驴打滚儿。 河卡子上的税警连阴天,虽不过是河防局的一名小小爪牙,但是他却以朝廷命官自居,架子很大,官气熏天,一年四季阴沉着脸,三百六十天不放晴。熊腰上耸立着两间瓦脊青砖房,凌驾于龙头凤尾的泥棚茅舍之上,便是连阴天那不可小看的官行。在花街上的人眼里,好比一座金銮殿。 这个家伙已经四十几岁,生得尖嘴猴腮,五官不正,一条公鸭嗓儿,人品相貌都不够尺寸。但是,他心毒手辣,财狠食黑,又有一身掐诀念咒,头碰石碑的功夫,在北运河的青帮香堂里占个大辈儿,所以花街上的人除了叶三车敢顶撞他一字半句,没有一个人不在他面前低头矮三分。 连阴天每日驾一只轻舟快船,腰间挎一把“独子抉”,插十二把小刀子,巡逻游大在十八里管界的河面上,盘查收税,敲诈勒索。打鱼的小船,要跟河卡子三七分成;连阴天鸡蛋里挑骨头,找碴儿就罚款,罚款都入他的腰包。但是,有钱能使鬼推磨,贩卖人口的贼船,私运烟土的黑船,早给他嘴里抹了蜜,光天化日之下畅通无阻。 白天装人,黑夜弄鬼。酉时以后,缉私巡警上场,连阴天收船回家,关门上锁,东厢一溜棚子窝赃聚赌;西厢一溜棚子抽白面、扎吗啡。运河滩上的地癫人蛆,鸡头鱼刺,杂烩一锅。 连阴天躲到后台,出场的是他的女人狗尾巴花。狗尾巴花青春年少,比连阴天小二十挂零儿,全靠她招蜂引蝶,连阴天才生意兴隆,财源茂盛。河防局的大小官员出巡,路过连阴天的河卡,乘船的下船,骑马的下马,坐轿的下轿,个个要过狗尾巴花这道关,没有一个不被雁过拔毛。 连阴天是个箱子,狗尾巴花是个匣子。大把的银元钞票,流水一般进门,都锁在了狗尾巴花的钱柜里,串在了狗尾巴花的肋骨上。而且,一枚枚的铜子儿都要攥出团粉来,狗尾巴花生财有道,放起了驴打滚儿的印子钱。 自从玉姑病倒炕上,叶三车为了服侍病人,到东家那里辞了工。他已经七折八扣支取了全年的工钱,六石黄豆到手只有四石二斗。半路途中辞工不做,退赔半数,却不是两石一个,而是整整三石。摘借无门,明知剜肉补疮,也只好硬着头皮来到连阴天面前,手背朝下。 “找内掌柜的借去!”连阴天冷着脸子,拧起眉毛一挥手。 “连警官,你是府上的灶王爷呀!”叶三车虽然为人古板,不苟言笑,却喜欢跟连阴天耍几句贫嘴,戏弄一下这条水长虫,“内掌柜的是磨房的磨,听你的。” “不是我乾坤倒转做不了主!”连阴天粗脖子红脸,“连某人大小是个朝廷命宫,专心国事,公务繁忙,不能分心走神儿,哪里有闲工夫管这些芝麻粒儿大的银钱小事?” 叶三车不愿跟狗尾巴花打交道,他厌恶这个不知天下有羞耻二字的女人。 花街上的姑娘人穷志不短,品行端正,脚步不歪,嫁出去的都是黄花闺女,没有一个花烛之夜被刮破了脸皮,第二天脖子上挂着一只铰断了帮底儿的绣花鞋,叫人家拿扫帚撵回来的。花街上的媳妇,虽然来路和来历都不是一清二白,可是只要在花街上落地生根,就没有一个人再走旁门邪道,被人家戳断脊梁骨的。 可是,自从狗尾巴花到花街,狐媚子打嚏喷,腌臢了花街的风气。 狗尾巴花的爹,是个踹寡妇门,扒绝户坟,吃人饭而柴禾垛上拉屎的泼皮无赖。在北运河青帮香堂里,他跟连阴天是平辈哥儿们。有一年,同门不同支的两个香堂争夺通州东关码头,双方签跳油锅,狗尾巴花的爹正中了彩,跳不跳都是一个死。下锅之前讲定,他一家老小,青帮香堂要生养死葬。狗尾巴花的爹跳下油锅炸成了炭渣儿,双方又大打出手。驻扎通州的官军出了面,鹬蚌相争,渔人得利,通州东关码头收归河防局所有。狗尾巴花被连阴天拐走,流落到花街熊腰河卡子上。 狗尾巴花自幼泡在泔水缸里长大,一肚子花活鬼点子,没有几年就把连阴天擒下了马。她恶心连阴天,恨不得连阴天出门一个马失前蹄,倒栽葱掉进坛子口的深井里,她再扔下一块大石头。可是,连阴天一不抽烟,二不喝酒,三不吃荤,夏练三伏,冬练三九,打熬身子,一时半会儿死不了。于是,狗尾巴花便想找人合伙,套白狼打杠子,结果了连阴天的性命。等连阴天出殡,她坐地招夫,红白喜事一天办,洗脚水彻茶省柴禾。 河防局的大小官员,都跟她有同床之谊,共枕之交。然而,一个个不是银样蜡枪头,就是想吃羊肉又怕惹上一身膻,指望不得。狗尾巴花思来想去,相中了叶三车。 叶三车虽是个泥腿子长工,可是那一表人才,不但连阴天相形之下像泥猪癫狗,就是拿河防局的大小官员跟叶三车一比,也显得尺寸不够,斤两不足。 长线钓大鱼,拍网捉俊鸟儿,狗尾巴花要安排十面埋伏。 就在这时,一文钱难倒六尺高的汉子,叶三车愁眉苦脸来到河卡子借债。狗尾巴花心中暗喜,只觉得必是鬼使神差,叶三车才不用她暗施计谋,就自上门来钻口袋阵。这真是嘴馋天上掉馅饼,吉人自有天相。 叶三车刚一开口,狗尾巴花就打断了他的话,又是心疼,又是生气,噘起嘴来挂油瓶儿,说:“三车,人不亲土亲,远亲不如近邻,你磨扇子压手,难道我能忍心站在一边拍着巴掌笑?” “你肯借给我多少?”叶三车问道。 狗尾巴花抱来一个漆着“黄金万两”四个大字的钱匣子,放到叶三车面前,说:“你想借多少,就拿多少!”说着,撩起花褂子的衣襟儿,露出半个鱼白肚皮,从水红的裤腰带上摘下钥匙开了锁,满匣子白花花的银元,照得叶三车睁不开眼。 叶三车仰起脸儿算了算,每石黄豆市价三块大洋,还上东家的债,给玉姑请医买药还没钱,便壮了壮胆子,说:“我想拿十块,你肯借给我吗?” “宽打窄用,十块钱怎么够花?”狗尾巴花从钱匣子里抓起两大把,当啷啷扔在桌面上,十五块银元团团转。 “我拿什么做抵押呢?”叶三车反倒为难了。 “我一不要你的房子,二不要你的地。”狗尾巴花抛给叶三车一个挑逗的媚笑,“只要你这个人!” 叶三车心事重重,并没有留神狗尾巴花的眼色,苦笑道:“我这一百多斤,能值几个钱?” “你在我眼里,虎骨、熊心、麝香、鹿茸,满身都是宝!”狗尾巴花一边飞眼吊膀子,一边搬来纸笔墨砚,“咱们就立下个字据,拿你的身价做抵押。” 这个女人在通州的女子小学念过几年书,作风不正被开除,肚子里多少也装进去半瓶子墨汁,书写借据,一挥而就。叶三车只当便宜,不假三思,就双手按下了指印。 饿急了吃五毒,渴急了喝盐卤。叶三车从狗尾巴花手里,稀里糊涂借了一笔又一笔。本生利,利做本,本利一个月一打滚儿,前前后后一拢账,日积月累一笔大数目。 玉姑死后,叶三车打短为生,半夜三更才放工。他出外不锁门,回家也不点灯,归途中早在河汊子里洗净了身子,关门上炕就睡觉。一天,是个月黑夜,他又是不点灯就上炕,扯过枕头躺下来;朦朦胧胧刚要睡去,一个一丝不挂的女人从炕脚骨碌碌滚过来,一直滚到了他身边,狗皮膏药粘住了他。 叶三车虽然胆大包天,但是这突如其来的一惊,也吓得他一身冷汗。那个女人嘤嘤吸泣,他听出来是狗尾巴花。 “狗尾巴花,你……你来干什么?”叶三车又羞又怕。 “我可怜你,心疼你,爱你……”狗尾巴花假哭无泪,“忍不住前来陪陪你。” “我不要你的可怜,不要你的心疼,不要你的……”叶三车想挣脱开她,“快走,快走!” 粘在身上的狗皮膏药揭不下来,狗尾巴花死缠着叶三车不放,说:“那你就可怜可怜我,心疼心疼我……” “我的心早死了!”叶三车撕扯着身上的狗皮膏药,“埋在了玉姑的坟地里。” “你不必拿玉姑的阴魂当护身符儿。”狗尾巴花冷笑,“哪个猫儿不偷嘴,哪个男人不好色?你不过是想吃又怕烫舌头,胆小如鼠不敢惹连阴天。” “我怕你那个狗男人!”叶三车被狗尾巴花激怒得火冒三丈,“连阴天胆敢在我的头上动土,我就跟他鱼死网破,杀了他为民除害。” “三车,我的好汉子!”狗尾巴花撒了手,两眼闪烁贼亮的绿光,“我套白狼,你打杠子,咱俩弄死了这个恶贼配鸳鸯,钱匣子里的万贯家财都归你,我还保你在河卡子上当税警。” “滚!”叶三车挽起狗尾巴花的头发,打开窗户把她扔出去。 “给我衣裳还我的钱!”狗尾巴花一溜十八个滚儿,爬起身来就往窗户里扬沙子,“三天之内你不把本利送上门,我点手叫来河防局的巡警,五花大绑押你下监牢!” 一张文书三年契,叶三车自卖自身,到京西门头沟煤窑下井。 七 一去京西二百里,门头沟三年不回家。叶三车临走把伏天儿交给了蓑嫂。 蓑嫂带着女儿金瓜,租一只小船,每天下河打鱼,夜晚借来月光,编织席、篓、筐、篮、笼、网、蓑衣,又偷砍一片蓬篙,种瓜点豆。成年起五更爬半夜,头不挨枕就手脚不闲,只不过挣了个饿不死。 铁打的脊梁热豆腐的心,蓑嫂自打叶三车又从河边拣来一个玉姑,就心如死灰,不再想跟叶三车破镜重圆。可是,她眼见玉姑是个小姐的身子丫环的命,叶三车娶了个纸糊彩画的人,外边累一天,回家也不能歇口气,她藕断丝连不忍心,就一条身子劈两半,替叶三车推碾子磨面,挑水打青柴,双肩担两户,龙头凤尾来回忙。 玉姑坐月子,蓑嫂接的生。生下伏天儿,她又高兴又悲伤,想起了出疹子死去的儿子,回家溜溜哭了一个通宵。睡梦中,她仿佛看见死去的儿子转世投了胎,摇身一变正是小伏天儿。于是,伏天儿也像她身上掉下来的肉,千丝万缕心连着心。她下河叉鲫鱼,又杀了一只肥母鸡,给玉姑催奶补身子。 转年一开春,伏天儿已经咿呀学语,蹒跚学步,蓑嫂更是提心吊胆;河上打鱼,撒网心发慌,瓜田里剪藤掐蔓,忽然眼皮子跳,她都急忙跑到叶家,看一眼伏天儿才放心。 玉姑一见她那凄凄惶惶的神色,忍不住打趣她,笑道:“蓑嫂,孙悟空钻进了铁扇公主的肚子里,伏天儿闹得你牵肠挂肚,拽着你的心系儿拉纤绳。” “妹子,你没被蛇咬过,不知道怕井绳呀!”蓑嫂眼圈一红,“我那个儿子,要不是那年春天……眼下早就家里院外跑出跑进,黄嘴的雀儿似的,叽叽喳喳喊妈妈,叫爸爸了。” 她又催促玉姑找个算命先生,给伏天儿算一卦;命中三灾八难,也好早有提防。 算命的先生掐指算来,伏天儿是火命,玉姑是水命,母子相克,水火不相容。玉姑慌了神儿,愁眉不展,忧心仲仲:“但愿伏天儿克死了我,我可千万别克住他。” “认我当干娘吧!”蓑嫂挺身而出,“我是木命;引火烧身,伏天儿的时运越来越旺。” “唉呀,怎么能叫你割肉喂鹰呢?”玉姑过意不去,于心不忍。 “我是个铁树杈子烧不焦。”蓑嫂笑了笑,“伏天儿真要是把我克死了,你只叫他给我打个幡儿,抓把土,哭一声娘,我就死而无怨了。” “好姐姐!”玉姑抱住蓑嫂落了泪,“我该怎么报答你呢?” 蓑嫂想了想,说:“妹子,你要看得起我,就认金瓜做女儿。金瓜是土命,跟你不相克。” “我愿意!”玉姑满口答应,“我有一儿,正少一女,一儿一女一枝花嘛!” 蓑嫂却另有心思。 她跟叶三车搭伙了二年,叶三车疼爱金瓜,金瓜叫惯了爸爸。杨小蓑子一来,逼着金瓜改口,金瓜不改,天天挨小蓑子的打,身上青一块,紫一块,金瓜恨死了这个生身之父。 杨小蓑子走了,金瓜满心欢喜,本想从今以后又可以管叶三车叫爸爸了,却不想叶三车又拣来一个玉姑大婶,这一回竟是亲娘逼她改口:“金瓜,不许你管三车叔叔叫爸爸,玉姑大婶撕烂你的嘴。”于是,金瓜心中恼恨玉姑。 金瓜挎着柳篮儿到河滩上剜野菜,有时遇见叶三车,先大叫一声:“叔叔!”扔下柳篮儿,投入叶三车的怀抱。等叶三车把她抱在怀里,她便双手搂住叶三车的脖子,咬着叶三车的耳朵,小眼珠儿偷偷溜瞅一下四外,又悄悄叫一声:“爹!”叶三车鼻子发酸,紧搂着金瓜舍不得撒手。 玉姑当干娘,金瓜便是叶三车名正言顺的干女儿,也就能响响亮亮地叫他一声爹了。 蓑嫂找了个黄道吉日,带着金瓜来给干娘磕头。玉姑也给干女儿绣一件花兜肚,兜肚箍在前胸上,拢住干女儿的心。 玉姑出殡,金瓜和伏天儿披麻戴孝。伏天儿是亲生儿子,给玉姑打幡儿;她是干女儿,给玉姑烧纸。一儿一女给玉姑送了葬。 叶三车自卖自身,三年的卖身契上画了押,转身来到蓑嫂家。 “蓑嫂,我把自个儿卖了。”叶三车掏出两块银元,一把铜子儿,扔在炕上,“还清了狗尾巴花的驴打滚儿,就剩下这几个钱。我一走三年,伏天儿吃、穿、上学,都靠你们娘儿俩了。” “一家人……你为什么说两家话?”蓑嫂哭了,“伏天儿是你的儿子,也是我心上的肉。” 叶三车点点头,说:“你比他的亲娘更疼他。” 两人泪眼相望。 金瓜已经是十五岁的少女,心早开了窍,一见这个情景,忙跳下炕,说:“我去看看伏天儿,别叫猫儿狗儿吓着他。”说罢,赶紧开门跑出去。 蓑嫂坐在炕沿上,掩面而泣,说:“还不如卖了我,留你在家,两个孩子大树底下好乘凉。” 叶三车苦笑,说:“人有脸树有皮,我怎么能伸手接你的卖身钱?” “那……”蓑嫂抬起了头,“我带着两个孩子也搬到门头沟去,活吃一锅饭,死埋一个坑,生死落个大团圆。” 叶三车连连摇头,说:“门头沟地少石头多,喜鹊老鸹都不搭窝。一方水土只养一方人,运河滩再穷,你还能找把野菜嚼一嚼。” “挖煤的吃阳间饭,干阴间活儿,这三年的日日夜夜叫我怎么熬呀?”蓑嫂哭得更伤情。 “我……正想……跟你商量……”叶三车咽下一腔苦水,“下门头沟小窑,好比入阴曹地府,万一我这把骨头扔在井下,死了外丧,你不看僧面看佛面,替我把伏天儿拉扯大,给他成家立业,也不枉咱俩露水夫妻好过一场。” “亲人呀!”蓑嫂扑到他身上,“砸碎了骨头连着筋,大卸八块烧成了灰儿,我心上只有你一个人。” 叶三车心中悲痛,哽咽着叫了一声:“我的苦人儿!……”忍不住热泪夺眶而出。 “你这一走,咱俩今生今世还不知能不能再见面……”蓑嫂悲悲切切,“今夜晚你就留在我的身边吧!” 叶三车心软了,捧起蓑嫂的脸儿。可是,正在这一念之间,玉姑的面影在他眼前一闪而过,他惊慌地推开了蓑嫂,前言不搭后语地说:“玉姑临死的时候,我当着伏天儿的面……赌过咒 他仓皇离去,匆匆走出凤尾,路过熊腰,膛过两道小河汊子,回到龙头。两腿发软,跟踉跄跄走进家门。 屋门顶着杠子,屋里听不见声息。只有倒挂在柳篱的野花藤萝上,墙根阶下的青草里,蝈蝈儿和蛐蛐儿低吟浅唱,叫叫停停,月色朦胧中的小院沉寂而凄凉。 “金瓜,伏天儿,开门!”叶三车站在窗外,轻轻唤道。 窗内没人答应,蝈蝈儿和蛐蛐儿却吓得停止了鸣声。一片浮云掩月,小院游荡着忽明忽暗的阴影。 叶三车敲打着窗棂,伏天儿从沉睡中醒来,呢喃梦呓地说:“爹,我就来……” “你给我躺着睡觉!”金瓜怒喝一声,“爹,我懒得下炕,您还是回去睡吧。” 叶三车明白,金瓜人大心大,有意成全一对老人家,这反倒使他更感到羞愧和不安,便轻着脚步走到豆棚下,在玉姑的坟边半躺半坐到天明。 蓑嫂给他缝补浆洗了单衣和棉衣,金瓜给他赶作了夹鞋和棉鞋,叶三车告别亲人,一根柳棒挑起一卷破烂行李,风丝雨片上路了。 八 伏天儿来到蓑嫂家,蓑嫂惯他,金瓜管他,惯他的到了儿没有拗过管他的。 伏天儿落生以来,爹娘头顶着他长大。长到九岁,横草不拈,竖柴不拿,玉姑生怕柴草弄糙了他的手,捏起笔杆写字不秀气。每天上学下学,叶三车背去背回。玉姑病倒炕上,叶三车日夜服侍左右,仍旧一天往返两趟接送儿子。 蓑嫂一心想叫伏天儿把她当亲娘,母子连心瓜儿不离秧,疼伏天儿比叶三车和玉姑更水涨船高。 伏天儿来到蓑嫂家的第二天清晨,蓑嫂起早下河打鱼,临走叮咛金瓜道:“一会儿你背着伏天儿上学去。” 金瓜蓇朵着小嘴儿,嘟哝着说:“九岁大小子了,他没长着腿!” “这是你爹立下的老规矩,谁敢走了样儿?”蓑嫂虎起脸,“一路上小河汊子套着大水塘,坑坑洼洼,深深浅浅,柳棵子蓬蒿里藏着狼叭狗子,你就忍心叫他单枪匹马过五关?” 蓑嫂眼见金瓜身背伏天儿下凤尾,又在门口踮起脚尖张望一程,才到河边去。 金瓜十五岁,水乡人家的女儿,杨柳青的画中人,秀眉梢眼赶过了少女时代的蓑嫂,心眼子也比她娘多。 一条七盘八绕在运河滩上的羊肠子小路,路旁牛蒡沾人衣,野藤绊人腿,野花拂人面,碧纱翅膀的大个儿绿蚂蚱飞落人身上。金瓜背着伏天儿三步一回头,偷看她娘的动静。直到翻过一道沙岗,钻进小河汊子岸边的绿树浓荫里,估量着她娘望不见,她忽然把从背后拢住伏天儿的双手一松,伏天儿整个摔在了地上。 “你这个懒贼!”金瓜把大辫子一甩,满脸寒霜,“你长着双脚不走路,何必要这两条腿?不如我折断它当柴烧,背起你来一身轻。” 伏天儿爬起来要跑,金瓜就像燕子抄食儿,一把抓住他。 “娘……娘呀!”伏天儿大声呼喊。 金瓜一手死死地捂住他的嘴,一手掐住他的脖子,威吓道:“你敢再喊叫一声,我不闷死你,也把你的脖子拧成八道弯儿。” 伏天儿吓傻了,唔唔呀呀哀叫:“姐……姐姐……” 金瓜抽回捂嘴的一只手,目光凌厉,逼问道:“你自个儿会走不会走?” “我……会走。”伏天儿鸡啄米似的点头,眼泪围着眼圈转,“自个儿走。” “去吧!”金瓜操了他一掌子。 伏天儿一溜烟飞奔,头也不敢回。 金瓜并不放心,悄悄尾随着伏天儿,直到看见他跑进村口,才返回凤尾。 日落黄昏,金瓜又到这个村口想把伏天儿接回来。可是,左等不见人,右等不见影儿,跑到小学堂问老师,伏天儿早走了。 金瓜着了慌,走遍运河滩,东南西北直着脖子叫:“伏天儿,伏天儿!” 河滩上起了风,风吹草动听不见伏天儿的回声。 她正团团打转,蓑嫂收船回家,进门不见这一对儿女,也找到河滩上来。 “伏天儿呢?”蓑嫂急色白脸地问道。 “他放了学,野鸟儿……满天飞……”金瓜哭丧着脸,吞吞吐吐。 “想必是你这个死丫头欺侮了他!”蓑嫂狠狠打了女儿一巴掌,“伏天儿,伏天儿!” 娘儿俩叫哑了嗓子,伏天儿就像一颗随风飘去的流星,不知飞向何方,落到何处。蓑嫂只怕有个三长两短,抱住路边一棵孤树哭出来:“三车,三车呀!我亏负了你,对不起玉姑呀!” 金瓜拢定神思,忽然心明眼亮,说:“伏天儿会不会到他娘坟上去?” 叶三车到京西门头沟下煤窑,他在龙头的两间棚屋就上了锁。蓑嫂和金瓜寻来一看,只见伏天儿果然依偎在豆棚下的玉姑坟边,抽抽搭搭地哭泣。 “儿呀!”蓑嫂心都碎了,弯下腰把伏天儿抱在怀里,哭得比伏天儿还伤心。 “娘,姐姐……要闷死我,拧断我的脖子。”伏天儿告状,火上浇油。 “该死的丫头!”蓑嫂又气又恨,放下伏天儿,折断一根柳枝子,没头没脑抽打金瓜,“我不打得你皮肉开花,出不尽我心头的恶气。” 柳枝子带着嗖嗖的风声,雨点冰雹落在金瓜的身上,金瓜不躲也不闪,不掉一滴眼泪。伏天儿见金瓜挨打,起先还捂着嘴儿吃吃笑,后来看着打重了,扑过去喊道:“娘,您饶她这一遭儿吧!”却不想说时迟,那时快,这一柳枝子正抽在他身上,疼得他连蹦了三蹦。 “唉呀,我的儿!”蓑嫂心疼得血都凉了,两眼发直,不知如何是好。 伏天儿蹦了三蹦,两脚落了地,却噗哧笑道:“娘,一人有罪二人当,打完了姐姐您该打我。” “笑面虎儿!”金瓜啐他一口,掉头就走。 夜晚,伏天儿跟蓑嫂睡在炕头,金瓜睡在炕脚。蓑嫂劳累一天,躺在炕上就散了架,闭上眼睛马上沉沉入睡了。伏天儿本来也因得上眼皮直粘下眼皮,可是一见金瓜团着身子脸朝墙,想到她挨了一顿打,晚饭又没吃,心里酸溜溜的不好受,就悄悄爬了过去,轻轻推了推金瓜,金瓜一动不动,他又低声讨饶,说:“姐姐,别生我的气了。”金瓜像个石头人,还是不理他。于是,他就伸出手,轻柔地抚摸金瓜身上的伤痕。 金瓜的身子忽然一阵打颤儿,猛地一脚,把伏天儿踹了个一溜滚儿大翻身。 第二天清早,金瓜不等她娘吩咐,上赶着催伏天儿道:“快吃饭,姐姐背你上学。” “这才像个疼兄爱弟的模样儿!”蓑嫂也眉开眼笑了。 金瓜背起伏天儿出门,步子很大,走得很快,可是一翻过那道沙岗,金瓜却收住了脚步,在绿树浓阴下坐下来。 “你怎么不走呀?”伏天儿问道。 “我累得……两腿发酸……”金瓜假装气喘吁吁,“歇一会儿再走。” “晚到一步,老师打手板儿!”伏天儿急得喊叫。 “宁挨手板儿打,也别叫腿吃亏。”金瓜笑嘻嘻,一点不着急。 “放开我,我自个儿走吧!”伏天儿宁愿腿吃亏,也不愿挨手板儿打。 金瓜的两条胳膊却像两道铁箍,伏天儿难以挣脱。歇息了足有一顿饭的工夫,金瓜才起身。没到村口,小学堂已经打钟上课了。 傍晚,金瓜接伏天儿,只见伏天儿手抹着眼泪走出村口,头上三个青包,就像三星高照,那是老师的藤杆子敲出来的。 夜色黑糊糊,蓑嫂没有发现伏天儿头顶三星,伏天儿也没有告状。娘儿仨摸着黑睡下了,还是蓑嫂先睡着。伏天儿刚打盹儿,忽然有两只手抄起他的身子,他睁眼一看是金瓜,金瓜把他抱到炕脚去。 金瓜一只胳臂拢住伏天儿,摊开一只手掌心,揉搓着他头上的一个个青包,还轻轻地吹着气;伏天儿觉得,他像是沉浸在大清早的花香水气里。 “还疼吗?”金瓜小声问道。 “疼着哩!”伏天儿想叫金瓜多吹一会儿,故意叫疼。 他在花香水气中睡去。 天亮,伏天儿爬起身,洗了两把脸,匆匆喝菜粥,金瓜又笑吟吟地说:“伏天儿快吃,我背你紧走,可不敢晚到一步。” 伏天儿惊叫一声,扔下筷子,撒腿就跑。 “他怎么不叫你背呀?”蓑嫂纳闷地问道。 “谁知道呢?”金瓜咬住嘴唇,不敢笑出声来。 “一定是你又吓唬他了!”蓑嫂的脸一沉,又要发火。 金瓜不敢吐露真情,眉头一皱,急中生智,扯了个谎,说:“我背去背回,接送他上学,他的学伴们看见,鸡一嘴鸭一嘴,都管他叫小女婿儿,他臊破了脸。” “这些个嚼蛆的小狗蛋儿!”蓑嫂不免心中一动,若有所思,“真要是把你许配给他,也得等你爹回来点头。” 小女婿娶大媳妇儿,是当年运河滩盛行的风习。有钱人家,给他们的公子哥儿娶大媳妇,为的是白得个使唤丫头服侍少爷。公子哥儿长大了,大媳妇也见老了,再娶个年少的小娘子。穷门小户,给儿子娶大媳妇,为的是里里外外多一把手,炕上地下白得一个干活的人。 “娘,您葫芦倒提说的是些什么呀!”金瓜涨红了脸。 蓑嫂微笑道:“你先心中有数儿,更知道疼他。” “我不愿意!” “人家伏天儿是个文墨书生,披红插花的前程,你攀上了高枝儿,算你有福气。” “他……太小。” “有秧儿不愁长!小子家身量儿蹿得快,再过两年,伏天儿就跟你一般高。”金瓜把大辫子缠绕在脖子上,嘴里咬住辫梢儿,双手合抱比她腰还粗的树身,直上直下爬到树梢,骑在树杈上。 伏天儿站在榆树下,仰着脸儿,身边一只大筐。 金瓜折断几枝扔下去,说:“伏天儿,你先吃个饱!” 伏天儿接住几大串榆钱儿,盘膝大坐在树下吃起来。榆钱儿生吃很甜,而且越嚼越香。伏天儿在树下大口大口地吃,金瓜在树上也大把大把地揉进嘴里。 他们背着大筐大筐的榆钱儿回家去。 九成榆钱儿一成面,搅和一起锅里蒸,水一开花就算熟。然后,切碎碧绿白嫩的羊角葱,泡上隔年的老跨汤,拌在榆钱饭里,吃起来别有风味,一天三顿吃不厌。 杨芽、柳叶、榆钱饭,喂大了伏天儿,一点不夸张。 穷苦人春天吃个树饱;夏天生吃面瓜,熟吃倭瓜,落个瓜饱;秋天烧玉米,煮青豆,打枣扒花生……混个杂饱。 运河滩上,枣树三三五五,生长在沙岗土丘。白露前后,枣儿熟透,老虎眼枣儿甜又圆,满树像是挂起小红灯笼。 金瓜最喜欢带着伏天儿上树摘枣,连吃带玩,拿伏天儿取乐儿。 伏天儿还是站在树下吃现成的。金瓜先摘一把,喊道:“伏天儿,张嘴!我喂你。” 伏天儿的嘴刚张开,一颗红枣投下来,他刚想咬一口,一颗一颗下枣雨,他应接不暇,只能囫囵吞枣。 然而,蓑嫂却不许金瓜跟随她下河打鱼,这是因为河上船只往来如梭,人多眼杂,她怕一天天花开茂盛的女儿,上当受骗,遭劫被抢。 运河上的人贩子贼船,是属黄花鱼的溜边走,看见岸上的孤身少女,歹徒们跳上岸就敢抢,堵住嘴拖上船,捆住手脚扔进舱,顺风顺水直放天津卫。被抓的姑娘,十有八九卖到妓院暗门子;也有卖进大宅门里当丫头,纱厂里当女工的。 蓑嫂打鱼是神手,网网不落空,满舱尺把长的大鲤鱼活蹦乱跳。连阴天死盯住她,欺侮她是个没有男人做主的妇道人家,专门在她身上敲竹杠。 这天蓑嫂头戴一顶荷叶罩的柳圈儿,光膀子只在胸前背后裹上一条遮眼的破布,裤腿挽到膝头,站在颠簸不定的小船上挥撒鱼网,连阴天的巡逻船过来了。 “蓑嫂,上税!”连阴天像恶狗狂吠。 过去的税例,打上的鱼三七开。自从殷汝耕在通州当上伪冀东防共自治政府行政长官后,通州不算中国的地,运河不算中国的河,收税的王法也改变了。凡是渔船下水,不管打多打少,固定交税,紧上加紧。渔家打得的鱼虾,卖给从通州下来的鱼贩子,鱼贩子跟连阴天穿连裆裤,压低鱼价,巧取豪夺。连阴天更自立王法,在他这十八里管界之内,鱼虾不许出界外卖,层层盘剥,打鱼的忙累一天,上了税所剩无几。 殷汝耕登基,连阴天在他这十八里管界之内更坐定了铁桶江山。原来,殷汝耕将通州文庙改作他的金銮殿,看守文庙的金二榜眼拥戴有功,官封伪自治政府参事。有一天,这位年近古稀的金参事大动雅兴,乘船游览大河的风光,在花街熊腰河卡子下船歇脚,一眼看中了风骚妖冶的狗尾巴花,当场认作干女儿。干爹的公馆少个女主人,就接干女儿去管家。狗尾巴花来到金公馆,就好像五黄六月的韭菜招苍蝇,伪自治政府五花八门的官吏挤破金公馆的门框,踢平了金公馆的门槛。狗尾巴花在政界人物中间红得发紫,妻贵夫荣,连阴天大沾其光,不但多加俸禄,而且背倚横七竖八的靠山,越发有恃无恐。 只是一人独处,茕茕子立,形影相吊,未免凄凉寂寞。于是,静极思动,他就在蓑嫂和金瓜母女身上产生了邪念,插圈弄套打主意。 蓑嫂虽是快四十的人了,可是一条风吹日晒的身子仍然丰满茁实,摇橹划船,撒网收网,挑担走路,仍然像风摆杨柳一般轻盈袅娜,惹得连阴天欲火中烧,垂涎三尺。 听连阴天一声吆喝,蓑嫂挺直身子抬起头,抹了一把脸上的汗水,说:“连警官,我还没卖一文钱,拿什么交税?” “就要你船舱里的大鲤鱼!”连阴天瓮声瓮气地说。 蓑嫂舍不得,说:“今天我手儿顺,这些鲤鱼想卖个好价儿。” “我这是赏你脸!”连阴天的巡逻船跟蓑嫂的打鱼小船头碰头,扔过一只大鱼篓。 蓑嫂含着眼泪儿,往鱼篓里一条一条拣鱼,心上像一块一块剜肉。 “娘!”远处,金瓜站在齐胸的河水里,手持当年叶三车那杆丈八的鱼叉,挥动着叫她。 水边,伏天儿扬手举起一柳串大鱼,喊道:“娘,您看!” “伏天儿,你可别下河呀!”蓑嫂说着,把装满鲤鱼的鱼篓搬到连阴天的巡逻船上去,然后拨船要走。 “且慢!”连阴天把巡逻船一横,拦住蓑嫂的去路,阴沉沉的面孔皱皱巴巴一笑,比哭还难看。“蓑嫂,我先向你报丧,再给你道喜。”说罢,斜眼儿瞟着蓑嫂的脸色,故意卖关子。 蓑嫂眉尖一颤,心凉肉跳地问道:“连警官,难道他?……”叶三车的名字几乎脱口而出。 “你那个杨小蓑子早变刀下鬼了!”连阴天亮了底,“我刚结拜的把兄弟,是河防局新上任的缉私巡警小队副,过去在奉军里跟小蓑子一个连吃粮。小蓑子跟连长赌钱,输了个赤条精光不剩一根汗毛,又想鞋底抹油开小差儿,抓回来先贯耳游营,后果首示众。” 蓑嫂一块石头落了地,长吁了一口气,说:“早就该死!可惜沤臭了一块地。” “啧,啧,啧!”连阴天打着响香儿,“狠毒莫过妇人心。 “多谢连警官!”蓑嫂摇橹,又要夺路而去。 “慢着,我还有下回分解!”连阴天扮出一副慈眉善目的模样儿,“我看你们孤儿寡母,吃不饱穿不暖十分可怜,打算给你们指出一条明路,不知你们肯走不肯定?” “说吧!”蓑嫂忍着头疼,耐着性子。 “我看你家金瓜,柳叶眉,杏核眼,樱桃小口一点点,明明是一棵摇钱树。”连阴天挤眉弄眼儿,“我刚才提起的那个缉私巡警小队副,腰缠万贯,家小扔在关外,拜托我给他买个如花似玉的小娘,金屋藏娇……” “我饿死也不卖闺女!”蓑嫂打断连阴天的花言巧语。 “女大不可留,留来留去留成仇呀!” “我女儿早有了主儿。” “谁?” “伏天儿。” 连阴天眨了眨眼,哈哈大笑,说:“那个乳臭小儿,能有多大出息?” 蓑嫂冷笑一声,说:“鸡窝里出凤凰。我们伏天儿念完小学堂,他的老师还要带他进城赶考,中学堂里金榜题名。” 连阴天绿豆眼珠滴溜转,改变了口气说:“我助你一臂之力,咱们结个善缘儿。” 蓑嫂料他狗嘴里吐不出象牙,冷冰冰地说:“连警官,你的好意,我们心领了。” “我奉送十块大洋!”连阴天涎着脸儿,“只是我那屋里人,到她干爹身边尽孝去了,空床冷被子,难熬的半夜三更。你就发一发慈悲,动一动春心,三天两日佳期相会,神不知鬼不觉地陪陪我。” “痴心妄想!”蓑嫂气得猛力一摇橹,差一点把连阴天的船撞翻。 “犯上作乱,大胆!”连阴天恼羞成怒,暴跳如雷,“金瓜跟伏天儿偷捕河鱼,理当重罚,本官铁面无私,严惩不贷,扣下你这一船鱼充公,叫你们知道自治政府的官法如天,从此安分守己,夹着尾巴做个顺民。” 蓑嫂只落得空船归岸,金瓜和伏天儿那一柳串鱼也被连阴天没收了。娘儿仨坐在河边,蓑嫂两眼直勾勾,神情痴呆呆,金瓜咒骂连阴天不得好死,伏天儿轻轻给蓑嫂捶背,怕她一口气窝在心里。 “打掉牙咽进肚里吧!”蓑嫂的神情目光又恢复了活气,而且横下一条心,“等你们的爹回来,咱们要唱一出《打渔杀家》。” 叶三车卖到京西门头沟煤窑已经两年多,再有两三个月就满日子了。 十 只盼望叶三车到日子快回家,想不到连阴天带着煤窑的一名工头和两个打手破门而入。 这一天,正是十二岁的伏天儿从高小毕了业,领回一张甲等头名的文凭,蓑嫂和金瓜高兴得满面春风,喜眉笑眼,柳篱小院阳光普照,窝棚小屋蓬革生辉,晌午吃喜面。 蓑嫂神出的面条儿,长如线缕,细如游丝。圆桌面坐席,十人抱桌围,蓑嫂抖起一缕游丝面,能把十个人套住脖子缠上腰。 金瓜从河滩上的树林子里采来蘑菇、木耳,又从青纱帐和小园中摘来青豆、黄瓜,洒上几个鸡蛋花打卤。 “伏天儿,你给咱家争了气,花街增了光。”冷灶开了锅,蓑嫂一边煮面一边念喜歌儿,“等你考上城里的中学堂,你爹也熬满了日子回家来,双喜临门大团圆,咱们连吃三天喜面。” “娘,面条儿捞在碗里才算麦收。”伏天儿学富十二册,颇有些书生气,“您可千万别到处夸儿子,考不中叫人笑掉了牙。” 柳荫下,金瓜摆下小饭桌,正中两侧三只蒲团儿,桌面上端端正正三副碗筷,还有一只蓝花大海碗,盛满蘑菇、木耳。青豆、黄瓜、蛋花卤。锅里滚水翻花,金瓜掀开锅盖,拿起法篱捞面条儿,捞进清水大盆里端过来,笑道:“伏天儿,快把面条儿捞碗里,娘的吉言就应了验。” 伏天儿却又笑着说:“面条儿吃进嘴里,才是收成。” “那就快堵上你的嘴吧!”金瓜把岗尖岗尖一大碗游丝面,调拌了浓稠的蘑菇、木耳、青豆、黄瓜、蛋花卤,捧到伏天儿面前。 伏天儿接过碗,挑起一著面条儿正要送进口去,忽听门外连阴天喝道:“慢吃!” 蓑嫂、金瓜、伏天儿一齐抬头看,只见柴门外拔地起乌云,连阴天带着三个凶眉恶眼的家伙闯进来。 歪戴着遮阳帽儿,鼻梁子上架着一副阴森森墨镜的煤窑工头,咋咋唬唬问道:“谁叫叶伏天儿?” “我!”伏天儿挺身而起。 “跟我们走!” “到哪儿去?” “你爹弃工逃走,父债子偿。” “我爹逃奔哪儿去了?”亲不过父子,伏天儿急得要哭。 “踏破铁靴无觅处,你爹下落不明!”工头向那两个打手一努嘴儿,“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我们这才带你去顶缺打补了。” 蓑嫂血涌上脸,抢上一步护住了伏天儿,吵嚷道:“叶三车生不见人,死不见尸,你们反而找上门来倒打一耙,咱们找地方说理去。” “我看你是活腻了!”连阴天吹胡子瞪眼,满脸杀气。“叶三车勾搭上混进煤窑的共产党,串连家住京东的窑花子,砸了矿山警察分驻所,夺枪逃回京东打游击。按照自治政府的连坐法,罪当满门抄斩,你这个娘儿们三只鼻孔多出一口气,脖腔子长着几个脑壳?” “叶三车还差两个月才满期!”煤窑工头掏出那张三年的卖身契,“文书上写定,私逃的抓回来,一天罚三日;抓不回来,家人顶替,还得二折一,叶三车的儿子跟我们走,二三得六算一天,赔工一年整。” 两个打手扑上前去,就要抢走伏天儿。 蓑嫂把伏天儿紧紧搂在怀里,说:“他是个还没长出翅膀的雏儿,怎么能下井去挖煤?我比他的力气大,情愿顶替叶三车,下你们那阴曹地府。” “笑话儿!”两个打手斜眉吊眼,“娘儿们是祸水,下井必有血光之灾,哪个肯要你这个不祥之物?” 煤窑工头却摘下阴森森的墨镜,眯着眼睛,头上脚下扫视蓑嫂三遍,才拉着长声问道:“你今年多少岁数了?” 蓑嫂像虫子满身爬,答道:“三十九。” “徐娘半老,风韵犹存。”煤窑工头当不当正不正地套用了一句戏文,“煤窑的千年老例儿,妇道人家不能下井,我给你在井上找个轻活儿,不知你乐意不乐意?” “乐意。” “我们老掌柜的,虎老雄心在,春天死了老伴儿,少东家不许他续弦,打算给他雇个上炕的老妈儿……” “娘,不能去!”金瓜急得喊叫。 “娘,去不得!”伏天儿吓得哭了。 “那你就跟我们走!”两个打手一人扯起伏天儿一只胳臂,就要架走。 “放开他!”蓑嫂脸色灰白,“我……跟你们……去。” “瓜儿不离秧,孩子不离娘呀!”连阴天老虎挂念珠儿,假充善人,“蓑嫂,我把你留下吧!” “连警官,将工折价,你得替叶三车还上二十块大洋。”煤窑工头沾手三分肥,二十块大洋里要吃对半的回扣。 “把叶三车的卖身契交给我,跟我到河卡子上取钱。”连阴天色迷迷地叮咬了蓑嫂一眼,“你也得给我立下一纸文书。” “你……再多加……几块钱……”蓑嫂哆嗦着嘴唇,“我再……多卖你……几个月。” “娘!”伏天儿扑到蓑嫂怀里,“我替我爹去挖煤,您不能跳虎口。” 金瓜跪下来扯住蓑嫂的衣襟儿,哭道:“娘,要卖就卖我吧!” “也好!”连阴天奸笑,“宁吃鲜桃一口,不吃烂桃一筐。金瓜,你要肯卖,缉私巡警小队副挥金如土,必定给个大价儿,不光还上你干爹的欠款,还能供给伏天儿进城念中学堂。” “我……卖!”金瓜把心一横,自作主张。 “呸!”蓑嫂一脚把金瓜踢翻在地,“今晚上我要给你跟伏天儿拜堂成亲。” 暮色苍茫,满天火烧云,一阵笛子唢呐声,蓑嫂从外村雇来一顶二人抬的小花轿,吹吹打打走进花街。 金瓜和伏天儿的眼睛,哭成四只熟透的桃子,他俩跑出柴门,迎着花轿又哭起来。 花轿落了地,一个轿夫打起轿帘,高唱一声:“新人上轿啦!” 蓑嫂手拿一块新扯来的二尺红布,蒙在金瓜头上,说:“二位轿倌,花街上的姑娘出门子,没一个坐过花轿,有劳你们抬着轿子行一行街,我的女儿要绕着花街风光风光。” “东家,您没花那么大的轿份儿。再说二人抬的小轿行街像耍猴儿的,也不好看。”两名轿夫中的那个头儿,不成不淡地说,“门口转三遭,院里吹三通,打发了新郎新娘拜完天地,我们水米不扰,撤轿回柜交差。” “委屈了孩子们!”蓑嫂叹了口气,“早知道行街多花钱,还不如文书上多写几个月,反正长短是个卖。” 两名轿夫把二人抬的小花轿搭上了肩,在柴门外匆匆拧了三个旋子,笛子喷呐声在昏暗的夜色中显得凄清而幽怨。然后,花轿进门,金瓜下轿;蓑嫂搬来小饭桌,插上三根细茎的线香,点起两支瘦小的红烛,轿夫头儿改扮喜令官,有气无力喊了三句口号,金瓜和伏天儿草草三跪九叩,就算万事大吉了。 轿夫和吹鼓手临走讨喜钱,蓑嫂已经身无分文,就把金瓜那二尺红布的盖头送给了他们。他们拿回去撕几条裤带扎腰上,撞上黑煞能避邪,鬼祟不上身。 蓑嫂一手牵着金瓜,一手牵着伏天儿,送他俩到窝棚小屋的门口外,强作欢颜,叮咛道:“儿呀,从今以后你们就是夫妻了,两个人要你疼我爱,白头到老,我跟你们的爹也算称心如意了。” 伏天儿抓住蓑嫂的手不放,说:“娘,你也进屋去。” 蓑嫂凄苦悲哀地摇了摇头,说:“娘孤寡不全,不能冲跑了你们的红运,害得你们一辈子走背字儿。” “娘呀!”金瓜跺脚大哭,“您别到河卡子上去,连阴天那狗贼给您挖的是火坑。” “娘不会给你们丢脸,更不敢对不起你们的爹!”蓑嫂把金瓜和伏天儿推揉进屋,反扣上房门。 她无所畏惧地向熊腰走去,腰间暗藏一把刮鱼刀子。…… 这时,早已月上柳梢头,迷茫的月色中有几个高大的身影,身背着长枪短刀,在沿河的水柳丛中和野麻地里奔走急行。领头的人,大步流星,一马当先,比谁都急如星火。 突然,他收住脚步,远望静听。这河滩的仲夏之夜,流荡着温馨柔和的夜风,弥漫着轻纱薄雾的水气,飘散着泥土的芬芳和花草的清香;河边的青蛙咯咯聒噪,林间的布谷咕咕啼鸣,听起来是这么亲切,这么深情。青蛙的聒噪像儿女的嬉闹,布谷的啼声像妻子呼唤远方的亲人,令人心酸,令人激动。他一个箭步,从水柳丛中和野麻地里腾跃而出。 月是故乡明,照见窑花子叶三车,已经踏上花街地界。 花街从此时来运转。 一九八一年三月 |
回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