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主页 |
就在冯唐与韩刚宾馆巧遇的第二天上午,周剑非给省委书记打电话,要求召开常委会,通过陈一弘任三江市市委副书记、建议提名市长候选人的决定。他还告诉赵一浩,卫亦前来电话催了,说市人大全会召开的日期越来越近了,究竟谁当市长请省委快一点作推荐决定。 赵一浩听后沉默了几秒钟,问道: “冯唐呢?你们有安排方案了?” 周剑非回答说: “暂时还没有,恐怕得分两步走了,让冯唐先留在三江继续当一段时间副职怎么样?这也是对他的一种考验嘛。” 赵一浩这次没有犹豫,听了周剑非的建议立即反驳,而且有些不高兴: “那恐怕不行,最好一起安排,要考虑顺当、稳定呀,省级机关这么多单位就找不到一个空位?” 周剑非理解赵一浩的心情,为人处事他考虑得周到细致,喜欢平稳、平衡,各方面都能接受。如果按刚才他所说的办,首先钱老那里就不好交待,书记刚去向他通报了三江市市长人选的安排,而且向钱老表了态要提拔冯唐回省啊。还有丁奉们,这样一安排,他们肯定又有了闹的借口。 对赵一浩的这些考虑他周剑非不言自明,书记的这种过细的处事方法,他分不清是优点还是缺点,但他必须按他的意志去办。当然,如果能做到两人一起安排,他周剑非又何乐而不为之,特别是钱老那里,他不是已经不便于去见他了?至于了奉什么的,他倒满不在乎,他们想闹就让他们闹去吧! 于是他说: “一浩同志,我们马上研究一下,冯唐能一起安排更好,万一确有困难还有一个办法:在宣布陈一弘的任命时同时宣布冯唐调离三江市,调省里作为正厅级另行安排不就行了?” 赵一浩听了他的建议很高兴,说: “我看这样行,老周,不过你们先研究一下,如果能一起解决最好。我和苏翔同志商量一下,就在这两三天内开常委会。” 说完他放下了电话。 中午,赵一浩回家吃过午饭略事休息后正准备上办公室,周剑非又来电话了。说是有件急事要当面汇报,本想到办公室去的,伯那里来找的人多不好谈。 急事?赵一浩立该意识到也许同考察组有关,便问: “有什么急事呀?” 周剑非说: “一封匿名信,告陈一弘的。” 赵一浩听了笑道: “那是传单,今天上午我也收到一封,据说是亲自送到收发室的,怕别人扣压,信封上写了赵一浩家书并注明速递勿拆字样。你们已经调查过了嘛,不就是这么回事?” 他本来还想说用不着大惊小怪,丢下不理就是了,还用得着急急慌慌跑到我这里来。但话还没出口,周剑非却又接过了话头: “是送给中组部考察组,张老批了交办的,我们派去的联络员老何刚刚送来。” 赵一浩听了心头一沉,问道: “批给谁,批了什么?” 周剑非如实回答: “批给我的,批文是不是我送过来你亲自看看再说。” 赵一浩心里又是一沉,过了约半分钟,才漫不经心地说了一句: “好吧,我等你。” 放下电话,他感到很不自在,不是吃周剑非的醋,而是反感地觉得有些不正常。一封告地级干部的信,要是在平时无论批给他这个省委书记或者批给组织部长周剑非,他都会觉得是正常的,无可非议的。可现在是什么时候?考察组正在紧锣密鼓地对以他赵一浩为主要对象的省委领导班子进行考察,不,或者干脆就叫审查吧?这样的举措分明是一种不信任的表现呀!难道他们不会预料到周剑非接到批件后是要向我汇报的?当然不是,这是一个起码的常识。人家就是有意要这么干,有意要做出这么个姿态,要你赵一浩心里明白当前你的处境,早一点有个自知之明,有点思想准备吧! 正准备更衣上班的田融看出了丈夫接电话之后的异样表情,便停下来关切地问: “出了什么事?” 赵一浩一边说着没什么,没什么,一边却下意识地将刚才周剑非在电话上说的事对妻子说了。 别看田融是从事教育的人,在政治上的敏感性不亚于从政者的丈夫,当下她便问: “为什么不批给你或者批给你和周部长两人,单单批给了他?” 赵一浩顺口便回答: “都一样,他是组织部长嘛,批给他和批给我都是正常的。” 嘴上这么说,心头想的自然不是这么回事,那脸上的表情妻子不是已经看出来了?他自然不是对妻子打官腔、装正经,而是一种习惯性的回答。这一点田融心里很清楚,因此,只作了轻微的反驳: “在正常情况下批给谁都是正常的,现在是非正常情况,就要用非正常情况下的眼光来看问题。这分明是对你不信任的一种信号嘛。我不是对周部长有意见,这不关他的事。” 赵一浩没有再叵驳妻子,他何尝不是这么想的,但在任何情况下包括在妻子面前也应当保持镇定呀。于是他笑笑说: “信号吗?管它哩!” 田融还想说什么,门铃响了,随着警卫员的开门声周剑非走了进来。田融和他打了个招呼便上学校去了。 二人在客厅落坐,周剑非从皮包里取出一个信封递给赵一浩,边递边说: “据说是今天上午十点多钟一个自己开车的人送到招待所去的,送到就走了也没有要签收。时间很短。招待所收发室的人既没看清送信人的面孔更没有记住车号。 赵一浩边接信边说: “撒传单嘛,还要什么签收,只要起到搅浑水的作用就行了。” 他先描描那信封,和自己早上收到的一模一样,他是十点收到的,如此推算,送信者先送到他的办公室再到招待所的。就信的本身来说不值一阅,重要的是考察组的批示。因此,他取出信纸并不去看内容(那内容他已经看过了),只看信尾的批示,是考察组长张老亲笔批的: 剑非同志: 考察组收到一封匿名信,告你们的提拔对象陈一弘的状。 我们来时就已宣布:不插手省上的日常事务,也不办案子。故 尔转给你们,请你们查处。 张克俭×月××日 赵一浩看着那批示沉默良久,心头却在嘀咕:批了查处还说不插手省上的日常事务。他心里很不自在,但在别人面前应当克制并保持正常的姿态。于是他说: “看这批语还是要回答一下的,不是已经调查过了吗,就简单地回答一下吧,你们部里先起个草。” 周剑非不慌不忙地又从皮包中取出一份材料递给赵一浩,说: “我们已经起草了一份,你看行不行?” 赵一浩接过一看,是对考察组的回复和两个附件,即关于陈一弘‘巧夺民妻’和‘专业户标兵问题’的调查材料。他对周剑非办事精明、干练的作风感到满意,便放下两份调查材料,先看那份报告,其实只有几句话: 张老并中组部考察组: 批转的有关对三江市常委、副市长陈一弘的揭发匿名信 已收悉。感谢张老及考察组对我省工作的关心。对此事我们 早有所闻,一浩同志十分重视,责成组织部组成凋查组作了专 题调查。结果表明两件事均不存在,现附上调查材料两份请审 阅,如有什么疑问,请转告联络员或直接给我打电话,我们负 责口头或书面回答。 此致 敬礼 周剑非×月××日 看着这封可谓天衣无缝的简短回信,赵一法除了满意之外还有什么话好说呢?他微笑地告诉组织部长: “行,你们想得周到,就这么办。” 周剑非却似有话说,赵一浩看出来了,问道: “还有什么吗?” 周剑非这才放低了声音说道: “这封信是我们派去的联络员送回来的,他现在还在部里等着,要不要叫他来汇报汇报他所知道的动态?” 赵一浩沉思片刻,斩钉截铁地说: “不用,不用”。但却又问周剑非:一他对你说了什么?” 周剑非依然将声音压得很低说: “也没有什么,他说从找谈话的对象来看,考查组这一段在集中了解农村工作问题;还有他隐隐约约地感到,考察组内部有分歧。” 赵一浩“哦”了一声,从表情上可以看出他对周剑非提供的信息很重视,但随即却说了一句“管他哩!”便把这件事的议论结束了,然后说: “我差点忘了,我和苏翔同志商量好了,明天上午开常委会研究三江市长人选,卫亦前不是打电话来催了?他们马上要开人代会,不能再等了。” 这本来是周剑非早上打电话提出要快办的急事,他现在却又犹豫了,指指那封信说: “要不要等他们的态度?” “等什么,这是我们的日常工作嘛!”赵一浩毫不含糊地说。 常委会于第二天上午举行,十一个常委除黄人伟副省长有急事请假外其余全部到了。赵一浩问苏翔,黄人伟有什么急事,苏翔回答说不知道他有什么急事。其实.他们二人心头都明白,黄人伟很大的可能是有意回避。 这次会议共讨论了四个干部,陈一弘的任命决定却足足占了两个钟头。考察情况是由吴泽康汇报的,他带了一厚本材料,最初却只简单地谈了考察的结论性意见,轻描淡写地说了一句:“考察过程中也有不同意见,都澄清了。”就这么一句便匆匆打住。也许这是组织部门的常规,却引来了与会者的议论和不满。三江的市长人选问题已经纷纷扬扬,早已吹进了常委们的耳朵,说起来就这么简单,是叫我们来讨论还是来表态?会议主持者、省委书记赵一浩看出了大家的情绪,他将脸一沉,说: “这是常委会,没有什么可保密的,你们将考察过程中听到的正、反两方面的意见通通谈出来,好让常委们分析、判断,作出正确的决策。” 他觉得言犹未尽便又借题发挥地补充了一段话: “顺便说说,无论我们每一个常委自身和省级机关的工作部门都要牢固地树立一个观点:省委的决策机构是常委会,只有每个常委都充分了解情况,充分发表了意见,包括同意或反对的意见,才能正确体现民主的原则。常委会决不是表表态、举举手,大家跟着书记的感觉走的形式主义机构;当然也不是无休止的扯皮,什么事都行不成决议,或者议而不决,决而不行的毫无权威的机构。只有在大家充分了解情况,发表意见的基础上作出决定,才能尽可能避免决策的失误。” 似乎该说的都已说完了,出乎众人的意料,他又认认真真地加了一句: “如果我个人在会前对这件事表过什么态,那只是个人意见,绝对的个人意见。” 省委书记发表了这么一通看起来似乎是题外的话,在坐的听众却觉得很实在,很有针对性,因而也很受听。 周剑非回头对吴泽康说: “你将考察过程中的情况详细向常委汇报,材料带来了吗?” 吴泽康点点头,翻开了面前那厚厚的一册打印稿,看来他的备用件是带对了。 吴泽康于是翻开那厚厚的一本材料念了起来,其中对黄人伟副省长的意见也全部照念不误。 吴泽康的汇报引起常委们的很大兴趣,不时有人插问,特别是“巧夺人妻”一节引来了纷纷议论,但没有争论,组织部的调查对此是否定的,参会人员对此没有提出不同意见。省纪委书记说:他们不断地接到类似的所谓揭发信,大部分查无实据,有些信一看就知道是在编聊斋。似乎有了一种规律,哪里要提拔干部,哪里的控告信就来了,内容大体是两条:贪污受贿、男女关系。他还说控告陈一弘的信他们也收到过,因为组织部正在考察,他们就没有过问。 由于没有不同意见,陈一弘的任命顺利通过。市委副书记由省委直接任命,市长作为建议由三江市委提交市人大,省长苏翔还表示,黄人伟副省长那里他去向他解释,不过,冯唐的安排问题也要及早考虑。 于是会议又扯到了冯唐,参加会议的十个常委大凡认识冯唐的都对他有好感,自然也都主张调出来提拔。周剑非将他们的打算说了一下,大家没有意见。这就算是常委会作出决定了,只等找到位子便可发通知。 最后省委书记赵一浩发了言,他说,由于遇到了争论和告状,三江市的市长人选考察时间拖得长了一些,但也有好处:扎实、可靠。大凡有争议的干部,往往就是有本事的干部,无非是得罪了人,告他几状,造他一点舆论,叫他上不去。这大概也是一条规律吧?我们就是要保持头脑清醒,不上那些以诬陷他人为职业的人的当,大胆保护被诬陷的干部;大胆使用被诬陷的好干部,不要怕别人说你“包庇重用坏人”。只要我们了解情况,掌握情况,心中有数就不要害怕,就要挺起腰顶住!上下左右有误解有疑问,我们要理直气壮的做解释工作,不要别人一声吼,你就吓得往后走,不敢坚持实事求是了。敢不敢提拔使用有争议的德才兼备的好干部,这是对各级党委和组织部门能否坚持原则的一个考验。要让“干的不如看的,看的不如捣乱的”这种恶劣现象从我们的政治生活中消失干净。 他还谈到省级机关一些人反映陈一弘架子大的问题,他说:也许这正好是陈一弘的一大优点。你下去搞调查,该他汇报他应该汇报,该配合的要配合,但为什么要求人家前呼后拥,一日一小宴三日一大宴呢?这正是我们省级机关要改变的作风,不是人家的缺点! 赵一浩谈这一段话时语气平和,实则严肃。“听众”则表面平静,内心沸腾,各有所思。有一点是共同的,大家都清楚赵一浩的话其针对性不仅是省直机关的厅局长,首先是他们这些常委们。当然,具体到每一个人,情况不一样,内心的反应也就各不相同。 就拿省长苏翔来说,长期处于权力顶峰,受人尊敬惯了,总是受不住冷落的。就在两年前吧,他去松岭地区检查工作,那时的松岭地委书记正是现在坐在他对面的省委常委、组织部长周剑非。他到达松岭的那天,正好周剑非在一个边远的县里解决一件因争水而引起的群众纠纷,他接到地委办公室的电话说省长今天中午要来。他便立即给在家的专员打电话,请他在家先接待,他晚饭之前一定赶回来。 苏翔一行于上午十一点半到达松岭,当他看到迎接行列中几大班子的一把手都已到场,唯独没见周剑非时,便觉得受到了冷遇,顿时火起,脸色也就变了,冲着专员问道: “小周呢?” 专员回答说: “他在县上处理一件事,下午赶回来。” 苏翔把脸一绷,声音提得老高,说: “打电话告诉他,就说我苏翔来了,叫他马上回来,我要听他这个地委书记的汇报。” 专员连声说了几个“是”,立即叫办公室主任打电话。 苏翔似觉言犹未了,便又当着众人的面说: “我还是省委副书记哩,地委书记就觉得可以不来见我了?” 专员一听言重了,连忙作解释,说: “剑非前天就下去了,今天一早接到省长要来的通知,我们就给他打电话。他给我来电话说在县里交待一下马上赶回来。绝没有别的意思,请省长不要误会。” 听专员如是解释,苏翔的气才消了。他的脾性如此,那肚子里的气来得快也去得快,“来如春梦不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他当即哈哈地一笑,说: “说清楚了就行,我还以为你们松岭立了什么新规矩,我这个省委副书记,省长只能由地委副书记、专员出面哩!” 在坐的人都被省长的幽默逗得哈哈地笑了。一笑之下也就“泯”了“恩怨”。 结果是周剑非提前两个钟头赶回地委招待所,专员的汇报已接近尾声。他只赶上补充汇报了半个钟头,晚饭时给省长敬了两杯“五粮液”。当然,在以后的五天里他和专员一道寸步不离地陪着省长跑了四个县,还看了周剑非夫人所在的茶科所,品尝了他们的“清明茶”。至于那天上午所发生的不愉快之事,谁也没有再提起,省长没有提,他周剑非和专员也没再多作解释,好像这事根本就没发生过。 各人肚子里都有一本经,如果在坐的十个常委都把自己的“经”端出来,那就精彩了。 “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借用这句话也许并不恰当,但常委们至少大多数常委,当然,也应该包括是常委或不是常委的副省长们,在这方面是真正做到身体力行了的。对于北京的来客,部长、副部长们自不用说了,司长、副司长们到来,分管的常委或副省长可以说都做到了热情周到四个字,甚至来了处长或什么经办人员,只要是来自要害部门,常委和副省长们也能屈尊接待。多礼固然是中国的传统文明,但也有其最现实的意义:项目、投资、贷款、救济等等,等等,往往伴随“多礼”而来。相反,也往往伴随少礼而去。反正是为了工作,何乐而不为之?至于这样那样的规定和限制,为了工作都可以灵活执行的,“不要太书生气十足了”;“不用公款请客,我私人请得起?又不是为了个人有什么好处”! 如此等等,谁来判断这类公案的是与非? 自然,常委和副省长们也自觉或不自觉地意识到,这是一种感情投入,是一种无形的资源,并非纯粹公对公,对自己毫无好处的。就拿一个处长之类来说,官职虽小他却要返天庭报奏的,也许他可能向司长乃至部长汇报,说好说歹就全凭他的印象了。而这印象又是怎么产生的,有人说得好:一半凭工作实绩一半凭接待热情。这种对半开还算是公平的了。谁像陈一弘那样书呆子作风,差一点连升官也成泡影! 扯得太远了,还是把话题拉回到常委会议室来。通过了陈一弘的任命之后,话题也自然地转到了冯唐的身上。 吴泽康还特别汇报了黄人伟副省长那些个性突出的意见,但他将它抹平了,只简单地说:黄副省长的主张是冯唐当市长。这也算如实汇报,因为实质就在这一点上哪。当然,黄人伟对组织部的那番带有很大情绪的话,也许是出于顾全大局,也许是觉得没有必要,吴泽康在汇报中省略了,周剑非作补充说明时,也没有涉及。 赵一浩在吴泽康汇报的过程中也插了话,介绍了他和钱林谈话的要点以及钱林对冯唐职务安排的意见。 对于冯唐调到省级机关提拔安排,与会者又都表示赞同而且觉得应该,希望组织部早一点安排。省长苏翔还再次表示:黄人伟副省长的工作由他去作,他还建议组织部不用再去找黄人伟解释了。 至此,闹了很久的三江市主要领导干部的调整总算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下一步就等着履行法定手续了。 换句世俗的话来说,三江市的权力再分配虽然经过若干波折,总算协调处理成功,达到了皆大欢喜,至少可以说各方面都能接受的结果。这里所说的各个方面,自然是指省市两级的各个方面包括在职和不在职的关系者在内。问题的复杂性也就在于此,无怪乎关系学要成为一门极为深奥而难于掌握的学问了。 正因为如此,作为组织部长的周剑非在大功告成之际还觉得有点不放心,在常委会结束时,他单独留下向省委书记赵一浩提出:他亲自去三江市一趟。 赵一浩听了很高兴,说他想得周到,但他们两人谁去,他考虑后再回答。 要说的事已经说完,但周剑非依然稳坐不动,似乎还有什么话要说。赵一浩瞄了他一眼,忽然笑道: “哦,我想起来了,钱老那里恐怕还是要通报一下才好。你去一趟,就说受我之委托去的,把省委的决定向他通报一下,特别是冯唐调出来提拔安排的事,向他说清楚。” 周剑非听得眉飞色舞,笑道: “我正想向你请示这件事哩,有你的委托就好办,我今晚就去。” 赵一浩笑道: “没有我的委托你就不好去?你是组织部长呀,干吗这么左顾右盼的呢?怕别人说你私通消息?” 周剑非有些难为情,笑笑说: “还是考虑周到一点好。” 是呀,“还是考虑周到一点好,”周剑非坚持按他的这一信条办事。他虽然从省委书记赵一浩那里领得了“委托书”,划清了公访与私访的界限,本可以“奉旨出朝,地动山摇”,大摇大摆地走进钱宅向老上级汇报。然而他不,从常委会议室回到部里,他向已经从会上直接回家的吴泽康通了电话,通报了赵一浩的委托,然后再叫上端木信,公事公办地向老上级钱林家驰去。 周剑非和端木信到达钱林家时,钱老和老伴及小保姆正坐在起居间里看电视,见周剑非来了而且后面还跟有一个人,知道是来谈公事的,便起身握手领着他们来到客厅。 “无事不登三宝殿,有话就说吧!” 他哈哈地笑着对两个客人说,眼光却落在他的老秘书、现任省委常委,组织部长周剑非身上。 周剑非顿觉芒刺在背,连忙作解释: “早就想来看钱老,太忙,挤不出时间!” “我知道,我知道,你们忙,你们在朝我们在野,不能相提并论的呀!” 周剑非更觉话中有话难以接受,但他觉得再解释就是多余的了,如果真有牢骚和不满,就让他发吧,发过就过去了,他老人家的脾气我周剑非还不知道?于是笑道: “钱老批评得对,我以后一定注意。” 钱林又是哈哈一笑: “不是批评,你们确实很忙嘛,我们这些退下来的老家伙也不能老是留恋‘车如流水马如龙’的日子呢,要耐得住寂寞!” 他显然不愿再扯下去,便转脸对着端木信: “这位是?” 周剑非连忙作介绍: “端木信,组织部处级巡视员。” “唔,唔”,钱林点点头,说:“说吧,你们来要谈什么事?” “赵一浩同志委托我们来……” 周剑非刚开了个头,又被钱林打断了,他声音挺粗: “打什么官腔嘛,不受一浩的委托你就不应该来?” 周剑非又感到很狼狈,但他立即解释道: “我说的是真话,钱老,常委开会对三江市的市长人选和冯唐的安排作了决定,我正打算今晚来向您汇报,一浩同志将我叫住要我代表省委来看你并通报省委的决定。‘委托’这个词就是一浩的原话哩!” 钱林见省委,特别是省委一把手如此尊重他,心里十分高兴,便又哈哈地笑了,说: “很感谢,很感谢,你们说吧。” 周剑非一五一十地将三江市市长人选的考察过程,特别是有关冯唐的情况作了详细说明,并说了省委对冯唐调出提拔的决定,然后习惯性地问道: “看看钱老还有什么意见?” 端木信也习惯性地从袋子里拿出本子和笔准备记录。 钱林又是哈哈一笑,看得出来,这不仅是习惯性的表情而是心里确实高兴。作为钱林的老秘书,周剑非看出来了,而且预感到今天晚上的谈话将会以愉快而告终。 果然如此,钱林笑过之后,十分坦然地说: “你回去转告一浩,对省委的决定我没什么意见,拥护赞成!” 话匣子一打开,自然就不是一个简单的表态了,钱林清清嗓子,款款而谈: “刚才我说了,你们现在是在朝者,我们是在野者。但是我还是共产党员,理应关心国事和省事,有话就要说有意见就要提才算是尽到责任。说了提了,你们去考虑,对的就执行就采纳,不对的就解释一声,我们的心也就舒坦了,啊!你还记得吧,小周?你上任后我给你提的第一个建议,就是冯唐的使用问题,是吧?” 周剑非连忙回答: “记得,记得!” 嘴在回答,心头却嘀咕:怎么,他老人家……?他正这么担心着,却又听见钱林继续着他的“演说”。 “后来你们经过考察提出了冯唐调出提拔的方案.你不敢来给我说,一浩来了……” 周剑非连忙插进来解释: “钱老,不是我不敢来,是一浩同志觉得为了对你老的尊重,他应该亲自上门通报。” 钱林又是哈哈一笑: “我懂,我懂。我要说的是,省委对老同志的意见如此重视,书记亲自上门,这使我很感动。提不提意见、建议是我们的事,怎么处理是你们当权者的事。只要给我们有一个回音我们也就满足了嘛,何况是一把手亲自登门哪,今天你又来通报。过去你当过我的秘书,今天你是以省委常委的身份来的,我懂,我还没有糊涂。” 说到这里他忽然提高了嗓门: “正式宣布我没有意见了!” 他忽然把脸转向正在埋头作记录的端木信,含笑问道: “这位同志,你把我说的都记录下来哪?啊!大可不必嘛,就记一句话:钱林说他没有意见不就得哪?哈哈哈……” 端木信抬起头来极不自然地笑道: “没有记好多,真的!” 钱林笑道: “记就记了嘛,这是你们的责任,我看你还是挺负责任的,只要忠实记录不歪曲就行!” 周剑非连忙对端木信说: “请钱老过过目吧?” “不必哪,不必哪!”钱林爽朗地说:“你帮我过过目就行,你给我再当一次秘书,哈哈。” 说到这里,公事算是完毕了。周剑非好不容易到老上级家来一趟,公事公办谈完就走,他觉得不应该,也过意不去,还应该说说话才是,说什么呢?人们见面时常问的是两句话:一句是“吃了吗?”再一句是“身体可好”?这第一句自然是不用问了,于是他说: “钱老近来身体怎样?” 钱林笑道: “可以,能吃能睡。你要问我每天的生活起居也不妨告诉你:清晨一套太极拳,然后呢,写写字看看报;中饭后午睡两小时,起来读读书散散步;晚饭后弄弄花,看看电视,十点钟上床。神仙的生活吧?哈哈哈!” 他似乎觉得言犹未尽,又以传经似的口吻对他的老秘书说道: “你们现在正大权在握,有些事难以体会或者说嘛,根本体会不到。但是总有一天你们要体会体会的,我们的今天就是你们的明天,别看你现在刚四十出头,快哩!” 体会什么?周剑非最初有些模模糊糊:体会从权力岗位下来后的孤独、寂寞?体会世态炎凉、人情冷暖?岂不是吗?他记起来了,当钱林从顾委退下来时,他出席省党代大会正在省城,回松岭的头天晚上他来看望老上级,那时钱林的情绪低落,显得浮躁易怒。他对自己的老秘书说: “如果你不是走错了门就是最后一次来看望我,表示一点同情和安慰吧?” 同情?他周剑非根本没有朝这方面去想。到了不同的年龄,便从不同的岗位上退下来,这是极寻常的事,就好比早上去上班,太阳下山了天要黑了就下班,回家休息,有什么需要同情的。说到安慰,也许多少有一些,干了一辈子终于全部彻底地退出领导岗位,总有些不习惯吧,说安慰也可以。但当时这同情与安慰他全否定了。他对老上级说,他什么意思也没有,就是要来看看他。老上级不笑也不怒,却自思自叹: “说是年纪到了,从省委到顾委。那就到顾委吧,说起来轻松,你知道走起来有多艰难?全省二十三万平方公里土地上,四千二百万人口的大事小事,件件都要经过你的手才能作出决定,一夜醒来你什么权力都没有了,靠边站吧,站到一旁去顾去问!我钱林也还真是顾了问了,虽然觉得两手空空不舒畅,还是顾了问了。现在好,干脆彻底,连顾也不要你顾,问也不要你问了!这‘一辈子干革命’还要不要?” 这是五年前的事了,听老上级刚才的口气,他似乎已经习惯了离休生活,至于经常还过问一点这样那样的事,比如冯唐的事等等,也是难免和可以理解的。他正自思索着怎样回答老上级刚才的那段话,那段你们现在大权在手,什么也体会不到的话。忽然听见老上级又说话了,他发觉原来老上级并没有要他作答,只不过是一种自我感慨并提醒他这个组织部长注意别人的体会罢了。 钱林继续说: “现在我们早已脱胎换骨安于现状,不再觉得有什么习惯不习惯,自在不自在了。只不过出于公心,有时还要提一点这样那样的意见、建议。你们当权者可以有两种态度:一种是全然不理,把我们当成不安定因素;一种是认真对待,对的采纳不对的解释。能做到这样,我们这些老家伙就满意了嘛!我们还是懂道理讲道理的嘛!不像三江那个什么了奉,什么徐盛,还有没有鲁肃呀哈哈哈!” 他一连打了好几个哈哈,言犹未尽又提高了嗓门: “那是老干部的败类!他代表不了我们!”钱林接着把话锋一转:“你回去转告一浩,他这种虚怀若谷的作风我欣赏!虚怀若谷者大将之才矣。告诉他,我钱林很满意,没有什么意见了!” 他似乎已经把要说的话说完了,正打算要问周剑非一些其他的事,却忽然又想起了还有该谈的没有谈,便摆出一副顺便说说的姿态对周剑非说道: “冯唐你们已经决定调出提拔了?这样也好,不过要赶快办哩。否则呀,你们不会安宁,我这里也未必会安宁哟!这个小子呀,嘿!哈哈哈。” “没有不散的宴席”,也没有谈不完的话。打周剑非和端木信在钱林家的客厅坐下时算起,一个半钟头的时间已经过去了。还有什么该谈而没有谈的呢?周剑非觉得没有了,谈完了。乘钱林打着哈哈谈完关于冯唐安排的话后,他连忙回答说: “钱老放心,我们正在研究,主要是放在哪个岗位上合适,不会拖得很久的。” 说完便站起身来道: “看钱老还有什么要交待的?如果没有了,我们就不影响您老人家休息哪!” 钱林“嗯”了一声,已经伸出右手准备同两位客人握手告别了,忽然又想起了一件事,便将那伸出来的手上下招招,变成了示意周剑非和随之站起来的端木信坐下还有话说的姿态。 周剑非和端木信便只好又重新坐下,静听钱林的指教。 钱林放低了声音: “省委没什么事吧?” 周剑非一愣,起初不了解钱林问话的意思,但立即会意了。中组部最近不是派来了一个考察组?说真的,这事下一步怎么发展,周剑非也难以预料,但问题提出来了,他不能不回答,于是他说: “省委目前没事,一切正常,考察组的工作还没完,也没发表什么意见。” 钱林点点头,说: “我的意思是这几年省委执行中央的方针政策怎样,有没有站不住脚的地方?” 这叫周剑非怎么回答呢?就他所知,这几年省委认真执行了中央的改革开放政策,全方位的执行了包括他所管的组织工作和干部政策。都是按中央的指示办的,即使错了也不该由下级负责吧?何况他周剑非还没看出有什么错,于是他回答说: “我想不会有什么问题吧?” 钱林晤了一声正待要说什么,只见端木信站起身来走到周剑非面前,弯下腰轻声耳语: “我上外面看看车子在不在?” 周剑非顿时明白了,他是听见他们在谈重大问题想回避,这大概也是组织干部的习惯吧?不该听的不听,不该打听的事不打听!何况别人要谈机要事,你这个不相干的人坐在这里也影响别人自由交谈呀! 周剑非理解地对端木信笑笑: “没有关系的,你就坐在这里吧,车子肯定在,老赵不会离开的。” 钱林也看出了端木信想回避,便说: “我和小周闲聊,你听听没关系嘛,组织部的干部日紧,要是不想听也可以,到隔壁看电视去,自由选择!” 端木信还是作了离开的选择,他对周剑非说了一句:“我到外面去等你,”又对钱林笑笑,说:“钱老,你们谈吧。”便走出去了,他没有去看电视,而是走出大门坐到汽车上和司机老赵侃天去了。 客厅里钱林和周剑非的密谈继续进行。 钱林关心地说: “我可是听到一些谣言哩!” 周剑非心头一怔,越说越具体!自从考察组来了以后,近几天他也听到一些传闻,他都将它们作为谣言看待,没轻信更没有传播。现在听钱林提起便也想听听,于是问道: “钱老听说了些什么?” 钱林说: “传播的谣言多着哩!” 周剑非“哦”了一声,静听钱林往下说: “省委提过非公有制经济是新的经济增长点吗?” 周剑非明确地回答道: “提过,这也有谣言?” 钱林说: “岂止是谣言,直截了当就是说为复辟私有制鸣锣开道哩!” 周剑非看不出钱林在这个问题上的态度,但是他也顾不上他的老上级是什么态度了,便气愤地反驳道: “帽子太大了罢,还是‘左’的那一套!我就看不出这个口号有什么毛病,说它是新的增长点之一有什么不可以?” 钱林不置可否,态度很微妙,最后说了几句中性的话,或者说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一般性论述: “改革嘛,没有什么蓝本可依,摸着石头过河。对了就走下去,错了就走回来,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嘛!” 虽然如此,周剑非却是听出了钱林的倾向,他不想同他辩论,也辩不清楚,最好的办法便是用事实来说话。像前几年搞土地承包责任制一样,那一股反对之风呀,比十二级台风还厉害,省地县各级干部都被骂成是修正主义大大小小的叛徒了。但一年两年一过,农村一片兴旺景象,那一切非议也就烟消云散了。 周剑非正在这么想着,忽又听到钱林在说话了: “剑非呀,你还要准备着有人攻你们的干部路线哩!” “哦?!” 周剑非着实吃了一惊,这件事他倒真的没有想到也没有想过,听钱林这么一说不由得心里打了个寒噤,像“文革”中忽然听人说,“快去看有人贴你的大字报了”一样地感到心惊。在这种情况下,“为人不做亏心事,半夜不怕鬼敲门”一类壮语往往是不管用的。吓不退攻击者也壮不了自己的胆。不过,现在毕竟不是文革时期了,谁要怎么谈就让他谈去好了。于是他说: “钱老,我已经早有准备了。一有风吹草动总会有一伙‘能人’跳出来说东道西的。组织路线有问题,无非就是说你只重才不重德嘛!” “唔,你听说了?” 钱林侧过半个身子盯住周剑非。 “没有,”周剑非一本正经地回答:“不过钱老,我可以猜得到的。虽然我做组织工作不久,但是我知道这‘德’和才的关系问题一直是组织战线争论的焦点、热点,也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问题。至于我个人,谁攻击我也不怕,充其量不干就是了,我还不想干哩!” 他忽然发觉自己的话说得太多大过了,便连忙打住,解释道: “钱老,你是我的老上级,在老上级面前说话难免放肆,请你老人家批评。” 其实,他周剑非到组织部不久,退一万步说,即使真的有什么责任要追究,也追不到他周某人的头上。只因进了这家门就是这家人,感情连在一起了,听到别人造谣诬陷,便条件反射地暴跳开来。 钱林听周剑非说出充其量不干了事的话,心里很生气,将面孔一板,说: “听到这么几句闲话就沉不住气了?有什么了不起嘛,我说给你听,是要你思想上有点准备,不是要你退坡,逃走!” 他将逃走两个字说得特别响,像是一把捶子,使劲地在周剑非心上敲了一下,然后不等周剑非说话便又说道: “你稳坐钓鱼台,真需要我们出来说话的时候我们会站出来说话的,别看我钱某人现在无职无权,两手空空,”他将两手伸出来在空中甩了两下以示手中无权,然后把双手收回来以一种极其得意的口气说道:“站出来说几句话还是会有人要听的,还是会有人响应的!你信不信,嗯?” 周剑非终于有了说话的机会,连忙一本正经地回答道: “当然相信,谁不知道你老人家的威望,我们被推到重要岗位上去工作,还要靠你老的支持哩。刚才我的意思是……” 不等周剑非说完,钱林高兴地插断了他的话,说: “这就对了,稳住阵脚,‘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嘛!这就是我钱某人对你的希望,千万不算再说那种不干的傻话了。你不干别人还想干哩,眼盯着你这个组织部长位置的还大有人在嘞!” 说到这里钱林再次放低了声音: “我担心的是赵一浩同志,他跟你不一样,北京来的又是全省的一把手,万一中央有什么看法,我们就爱莫能助了。一浩是个好同志,谦虚谨慎又大胆泼辣,对老同志很尊重,是个好的接班人,把江山交给这样的人我们放心!这个意思我也对考察组说过了。”他停了停,脸上显出了忧虑:“唉,晓得中央怎么看哪,党内的斗争复杂哩,你们还年轻,不过呀经过这么多运动,也该懂一点哪,不要太天真罗!” 面对这位饱经政治风霜的老人,周剑非感到深受启发,他真诚地感谢老上级对他的教诲,并表示一定把老上级对赵一浩的关心如实转达。 钱林想了想慎重其事地说: “转达吧,对他说两句话:第一,我钱林支持他,第二,请他心中有数,谨言慎行,好自为之。” 周剑非答应着告辞出门,回家的路上他想好了,去三江之前去见赵一浩,将今晚听到的谣言和钱老的所嘱如实告诉他。 |
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主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