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主页
第四章 脚踏两只船的为官之道


  韦小宝爵拜一等公,官封抚远大将军,算得上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大官了。
  而且这大官又比一般的大官又多了几分优势,他是康熙皇帝身边的红人,与皇帝有着打不散的交情。
  可韦小宝仍不敢大意,宦海浮沉时而波浪汹涌,时而风平浪静,谁也不知道何处潜伏着凶险与诡谲,得时时小心,处处留意。
  韦小宝的第一位官场教师可以算是海老公了。
  当海老公知道与韦小宝每天比武的小玄子便是当今皇上时,便厉声对韦小宝说道:

  “我有一句话,你好好记在心里,今后皇上再说跟你是朋友什么的,你无论如何不可以应承。你是什么东西,真的能跟皇上做朋友?他今日还是个小孩子,说着高兴高兴,这岂能当真?你再胡说八道,小心脖子上的脑袋。”

  海老公的这番话可以说让韦小宝一生受益无穷。
  海老公这番话是他在宫中混了几十年的至理真言。
  可谓当头棒喝。
  领导都有着很强的尊严感。
  行使权力,发布命令,使事情向着自己所预想的目标发展,会给他带来这种感觉。尊严敏锐。因为它总与一个人最本质的某些东西相联系,侵犯尊严等于是对人的污辱和蔑视。
  在自认为理所当然地享有他人尊重的领导的眼里,不尊是绝对不能被容忍,更不能被谅解的。
  下级与上级很难成为朋友,海老公对韦小宝的一番话是经验之谈。
  许多时候,下级的冲撞会使领导下不了台,面子难堪。如果领导的命令确有不足,采用对抗的方式去对待领导,这无疑会使他感到尊严受损,以敌意来对抗敌意。
  特别是在一些公开场合,领导是十分重视自己的权威的,或许他会表示,可以考虑你的建议,但他决不会允许你对他的权威提出批评。
  朋友,就是因为朋友关系的平等,在某种程度上便放松了这种对权威的尊重。
  下级冲撞领导,一般都会使用比较过激的言辞,特别是一些很伤感情的过头话,这些话会像一把把尖刀直冲领导的内心,这势必会惹得他怒火中烧,大发雷霆,视你为敌。
  在这种情形下,你可能是出于某种忠心才说的,但如言辞不当,反而会使领导认为你是一直心怀不满。
  对抗会使领导失去理智。
  尊严一旦受损,领导便觉得权威受到挑战,感到狼狈难堪,您会使他把事态看得十分严重。一时也不会考虑什么是非曲直,只有一味地宣泄。在这种情形下,领导一般都会十分激动,甚至是头脑发昏,恼羞成怒。
  失去冷静的判断,你就成了他的第一号敌人,过激行动常常会因此而发生。即使当时比较克制,事后也会越想越气恼,找机会报复你。
  海老公警告韦小宝与小玄子不能称朋友,韦小宝伸了伸舌头,说道:
  “以后杀我的头也不说了,不过人头落地之后,是不是还能张嘴说话,这中间只怕大大儿的有些讲究。”
  韦小宝还不知道那小玄子就是皇帝,摔跤时便一身顽劣,撕衣服,吐脏话。两人全力相搏,争强好胜,缠打中互生好感。
  当韦小宝知道一块摔跤的小玄子就是当今皇上后,随着他的日益得宠,他再也不敢撕皇帝的衣服了,打斗时也不敢真打,那种拼斗时的乐趣自然是大减。
  对权威敬畏,这便是韦小宝的明智之处。
  三国时,曹操出兵攻打刘备,有一大夫叫孔融,刚直而迂腐,他以刘备是汉室宗亲,称曹操是“兴无义之师,恐失天下之望”。惹得曹操大怒。
  孔融还不知进退,不知死活,从厅帐出来还仰天长叹:“以最不仁义去讨伐最仁义者,怎么能不败呢!”
  曹操大怒,诛杀了他的全家。
  孔融不谓才不高,但他未领会主人的意图和决心,出言不逊,这怎么能不会使曹操心怀懊恼,必欲杀之而后快呢!
  伴君如伴虎,你只有知道危险时时存在,才平安无事,才能永远无忧。
  在现实生活中不少人犯一个毛病,那就是自以为自己很有本领,恃才傲上,而不尊重领导,不认真对待工作,不善待自己的才能,往往与领导的关系十分紧张。
  越是才华出众的下级,越是应该慎重地处理同领导的关系。就好比越是高大的树木越是应该埋下头来,才不至于被风吹折。
  一些人,总恃有才而骄傲自大,目中无人,往往与领导的关系搞得很紧张,这不但会给自己带来诸多不利。

当好助手

  如果你要把职位做到皇帝,那你就得先学会当助手。
  你在一个公司不是老板,你仍然要先学会当助手。
  韦小宝与皇帝有打不散的交情,不光他有一张能说会道的嘴,更主要的是能给皇帝办事,皇帝称他为“福将”。
  韦小宝最早给人当助手大概是在歧馆里给那些嫖客和妓女了,为了混两钱过日子。他当得可能不称职,因为他得从那些人身上捞好处,揩点油,这就养成了耍小聪明的手段。
  韦小宝与茅十八被海老公擒入宫内,韦小宝杀死了小桂子,他便接替了小桂子的职业,每天为瞎眼的海老公拿药,铺床叠被,出外打探消息,还得按命令为海老公赌博……
  这些都是小得不能再小的事了。
  韦小宝入宫不久,做最大的一件事就是与皇帝一块力擒凶横的鳌拜。
  鳌拜为当朝第一权臣。手握兵权,指挥禁卫,权倾朝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其胸有城府,口含天宪,顺我者昌,逆我者亡,视皇帝如小儿,视皇宫若私宅。
  鳌拜是康熙皇帝的第一大心病,鳌拜的存在时时威胁着他的安全,此人不除不快。
  可鳌拜为满州第一勇士。天赋神勇,生性凶蛮,世间罕有匹敌,拳毙疯牛,脚踢虎豹,是其传闻,亦非他人有意吹嘘渲染。
  康熙小皇帝为了除掉此人,低声对韦小宝说:
  “小桂子,咱们明天要办一件大事,你早些到书房来等我。”
  考验韦小宝的时候到了。
  在捉拿鳌拜之时,韦小宝这助手确实表现得可以。
  十二名布库小太监转瞬间被鳌拜殴杀八人,韦小宝见小太监不顶用,手持匕首,猱身而上,施展“大慈大悲千叶手”一击而中,再击又中,显示出他的不同之处来。
  韦小宝施展出海老公教的全部本领,在鳌拜面前,只能打出个小顽猴搏大猩猩之局,一挥掌间便溃败倒仰。
  情急之下,韦小宝使出市井旧招,撒香灰,砸香炉,形势陡转,胜负立见,鳌拜倒卧被缚。
  擒鳌拜韦小宝的功劳应该是第一。
  韦小宝作为皇帝的助手已是锋芒初露,在以后的日子里他为皇帝办了一件又一件大事,致使造反的吴三桂功败垂成。
  韦小宝确实是一位得力的好助手,帮康熙稳定了江山。
  韦小宝隐归江南,康熙便数下江南,在扬州停留,出入于妓院、赌场、茶馆、酒店,查问韦小宝其人,查问不得要领,显得闷闷不乐。
  从韦小宝的事迹中得出,要做好领导的助手,第一是要得到领导的赏识,切实做到服从服务于领导。
  服务于领导一般说来大家都能做到,唯有“服从”二字,却是人人懂得,然而很少人有真正做到。
  “恭敬不如从命”,中国古老的至理名言。
  对领导,服从是第一位的,下级服从领导是上下级开展工作的前提,也是领导观察和评价自己下属的一个尺度。
  《官场学》一书中有这样一句话:
  “观察他同上司共同处理事情时是否同忧同乐,来决定他是否是个心地纯正的人。”
  康熙担心在五台山出家的父亲没人服侍,派韦小宝去五台山出家当和尚,侍候父亲。
  韦小宝在心中大叫:
  “乖乖的龙,我的妈呀!你派老子去五台山陪老和尚,宁可叫我坐牢!”
  但他又知道厉害,皇帝已出口差遣,倘若坚决不允,不但前功尽弃,说不定皇帝一翻脸立即砍了他的脑袋。
  韦小宝磨赠了一阵后,说道:

  “你差我去办什么事,原是赴汤蹈火,也在所不辞,别说去做和尚,就是乌龟王八蛋,那也做了。皇上放心,我一定尽心竭力,服侍老皇爷,让他老人家身子康强、长命百岁……还有……永享仙福、寿与天齐。”

  这就是韦小宝见风使舵的过人之处。
  韦小宝这几句话自然使龙颜大悦。
  在现实生活中,经常碰到一些纪律观念淡薄,服从意识差的人。他们是领导最感到头疼的“刺头”。
  这些人或者是身无所长,进取心不强,对领导的吩咐命令满不在乎,或是自以为怀才不遇,情才傲物,无视领导。
  无论事出何因,他们都一律是在领导面前昂着高贵的头,家事、国事、天下事都可以在他们大脑中“存档”,惟有领导的命令不在此列。
  人的生命,总是在不满与满,愿与不愿的无休止交织中消磨、延续的。
  满座笑语,独一人向隅而泣的滋味,几乎每人都品尝过。你可以巧妙地表示自己的不满但绝不可拒抗。
  坚持服从第一,做好领导的助手这一原则是聪明之举。这样做,使领导心里雪亮,你在情感上掩藏着极大的不满,但理智地执行了他的决定,对你的气度胸怀,他也不得不佩服甚至敬重之情油然而生。
  当一个好助手也有一个善于表现的问题。
  细心的人都可能会发现这样一个事实:在单位里,同样都是服从领导、尊重领导,但每个人在领导心目中的位置却大不相同,这是为什么?
  这就是能否掌握做助手的艺术。有的肯动脑子,会表现,主动出击,经常能让领导满意地感受他的命令已被圆满地执行,并且收获很大。
  相反,有的人却仅仅把领导的安排当成应付公事,被动应付,不重视信息反馈,甚至“斩而不奏”,甘当无名英雄,结果往往事倍功半。
  服从第一应该大力提倡,善于当好助手更不应忽视。
  当好助手要掌握以下的技巧和艺术:
  一、对于有明显缺陷的领导,积极配合是上策。
  在不断前进的时代,有些领导原来文化基础较差,专业知识不精,你不妨抓住领导的这一弱点,借鉴他多年的工作经验,以你的才干弥补其专业知识的不足。主动献计献策,既积极配合领导工作,又表现出对领导的尊重,又能适当展出自己的才华。
  二、能干的下属容易引起领导的注意。
  认真去执行领导交办的任务,妥善决定弥补领导的失误,在服从中显示出你不凡的才智与能力。
  三、当领导交待的任务确实有难度时,你要有勇气出来承担,显示你的勇气及能力。
  关键时刻替领导分忧解难,会深深打动领导,使其铭记在心。
  四、主动争取工作任务派。
  领导并不希望通过单纯的发号施令来推动下属开展工作,当下属的要主动争取领导好感向领导申请任务,而不是被动地接受摊派。
  韦小宝在当好康熙的助手时,无不动用了以上的策略。
  韦小宝是个大字不识的人,他心中没什么大道理,他所做的一切,不过是汲取了丰富的社会经验。

合适的距离

  君主必须是一头狐狸以便认识陷阱,同时又必须是一头狮子以便使豺狼惊骇。
  君主如果被人认为变幻无常,轻率浅薄,软弱怯懦,优柔寡断,就会受到轻视……他应该努力在行动中表现伟大、英勇、严肃庄重、坚韧不拔。
  意大利政治学家马基雅维里在《君主论》一书中,以惊世骇俗之笔揭示了政治的真相并给统治者提出了许多真知灼见,其毫无遮掩一针见血。
  马基雅维里不止一次地提到,君主应通过种种手段,甚至包括表面上装腔作势和耍些小手段来获得别人的尊重、爱戴和潜在的畏惧。
  韦小宝所为之效力的康熙是一位情感丰富、英气逼人的仁厚少年,是一位藏而不露、杀伐决断的帝国明君。可他也有他的架子。
  一个人的官位越大,他的架子越大,只有架子越大才能获得别人更多的尊重和爱戴。
  韦小宝最重要的一课是阅历丰富的瞎眼海老公给上的,海老公说:
  “我有一句话你好好记在心里。今后皇上再说跟你是朋友什么的,你无论如何不可应承的。你是什么东西。真的跟皇上做朋友……”
  海老公这番话关系到皇帝的面子和架子。
  “架子”实质上是一种“距离感”,领导需要利用它来显示自己的权威,增加自己的神秘感,使自己显得更有魅力,并用它来调节人际关系和处理政务。
  “架子”决不仅仅是一个消极、负面的东西,而有着它微妙的意义,成为许多人领导和管理下属的一种十分有效的艺术性方法。
  “架子”可以理解为上下级关系中的“距离感”。许多领导正是通过有意识地保持与下属的距离,使下属认识到权力等级的存在,感受到领导的支配力和权威。
  而这种权威对于领导巩固自己的地位,推行自己的政策和主张是绝对必须的。如果领导过分随和,不注意树立对下属的权威,下属很可能就会轻慢领导的权威而怠惰,拖延甚至是故意进行破坏。
  所以,领导与下级通过一种距离感来显示自己的权力,进而有效地行使权力是无可非议的,对于领导很好地履行自己的职责也是必要的。
  下级对上级保持距离感,可以保证自己背着领导在外面办一些秘密事情而不泄露。如:
  韦小宝一番马屁下,康熙大喜,笑道:
  “你出京几个月,居然学问也长进了,成语用得不错。怎地在五台山上耽搁了这么久?不容易见到老皇爷,是不是?”
  康熙问得心照不宣。
  韦小宝想神龙岛之事,还是不说为妙。他把话马上转移开了。
  这就是距离感的好处,如果一点距离感都没有,韦小宝把在外面做的事都告诉皇帝,或皇帝都知道了,他有这么丰富和传奇的一生吗?
  距离能给领导带来威严感。同时也能给下级带来一种逃避的方法。
  在现实生活中,许多领导喜欢通过一定的距离在下级面前显得自己比较神秘,下级看到的仿佛是一座云雾绕绕、幻像纷呈的大山,看上去高深莫测,不可捉摸。
  小到一般的领导,大到康熙这样的帝主都需要一定距离下的架子。
  韦小宝见到陈近南时,见此人神色和蔼,但目光如电,直射过来,不由得吃了一惊,双膝一屈,便即拜倒。
  韦小宝这“双膝一屈”无不与江湖人那句“为人不识陈近南,就称英雄也枉然”有关,因为此人太神秘了。
  这种效果是每位领导所希望,至高无上皇帝也希望有人一见就“双膝一屈”的效果。
  韦小宝作为皇帝身边的第一红人,最得力的助手,他时刻都要让皇上有满足感,不能功高震主,鳌拜的下场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韦小宝对这点把握得极好,每次打斗他在又撕又喝之中,总要输给皇上一次两次,这无不是韦小宝在照顾皇帝的“架子”。
  因为领导也需要人生价值得以实现的满足感。
  戴高乐将军在他的著作《剑锋》一书中写道:
  “最重要的是,没有神秘就不能有威信,因为对于一个人太熟悉了就会产生轻蔑之感。”
  韦小宝在这一点上做得十分周到,他逢人就赌,可他在皇帝面前从不露这一手,可见他在维护皇帝的架子时,也在维护着自己的利益。

功高不盖主

  做下级的,最忌讳自伐其功,自矜其能,凡是这种人,十个有九个要遭到猜忌而没有好下场。
  当年刘邦问韩信能带多少兵,韩信一句“多多益善”,注定了他悲惨的命运。
  那么怎样做才能既可得建功立业,受到上司长期的宠爱,又避免因此而产生的危险呢?
  有功归上!
  韦小宝与康熙一块擒住了鳌拜,索额图细细打量着小桂子,说道:

  “小公公,你今日护驾之功,可当真不小啊。”
  小桂子道:“那是皇上的福气,咱们做奴才的有什么功劳?”
  康熙见韦小宝并不居功,对适才这番激斗更只字不提,甚感喜欢,暗想自己亲自出手在鳌拜背上插一刀,此事如果传了出去,颇失人君风度。又想:“小桂子今天的功大得无以复加,可说是救了我的性命,可惜他是个太监,无论我怎么提拔,也总是个太监。祖宗定下严规,不许太监干政,看来只有多赏他些银子了。”


  如果韦小宝没有那句“是皇上的福气”,他能得到康熙这么多好处吗?
  康熙在五台山受到白衣尼的袭击,韦小宝舍命相救。事后康熙一想到当日白衣尼那犹似雷轰电闪般的一击,兀自不寒而栗。
  韦小宝对康熙有救命之恩,他并不以恩人的嘴脸自居,而是对皇上这样说道:

  “其实这尼姑一剑刺来,你身手敏捷,自然会使一招孤云出岫避了开去,你跟着反手一招仙鹤梳翎打在那恶尼姑肩头,她非大叫‘投降’不可。不过我生怕伤了你,一时胡涂了,只想到要挡在你身前,代你受这一剑。皇上一身武功没机会施展,在少林和尚面前出出风头,实在可惜。”

  还有什么能比这一番话更让皇帝爱听的了呢?
  还有谁比韦小宝更会说话的了呢?
  还有谁比韦小宝更知进退,把握分寸的呢?
  康熙听了韦小宝这番话,哈哈大笑,他自知当日若非韦小宝这么一挡,定然给白衣尼刺死了,这小家伙如此忠心,却又不居功,当真难得,笑道:“你小小年纪,官儿做得够大了。等你大得几岁,再升你的官。”
  韦小宝摇头道:“我也不想做大官,只盼常常给皇上办事,不惹你生气,那就心满意足了。”
  真太后被假太后在密室里暗藏二十几年,受尽暗无天日之苦,受尽折磨逼问之痛。韦小宝把真太后从暗格里救出来,皇帝母子相见功劳委实不小。

  太后凝视韦小宝,道:“你小小年纪,立下这许多功劳,实在难得。”
  韦小宝道:“那都是太后和皇上的洪福,只恨做奴才的没尽忠力事,不能及早揭破奸谋,累得太后受了这许多年的辛苦。”


  多么谦虚!
  如果是一个轻浮之人,必然夸自己如何声威卓著,自己如何有才于,显示出自己比皇帝高明。
  这样一来必然会遭到皇帝的猜疑和不满。
  韦小宝没什么教养,根本不读诗书,可他有着丰富的政治经验,他对自己一字不提,对自己的功劳只恭敬地说:
  “那是皇上的洪福!”
  听了这样的话,皇帝能不高兴,能不对韦小宝更加宠信?
  韦小宝在处理上下级关系时,显示了中国官场中人的智慧:得罪人的事情我揽下,出头露脸办好的事情都归上司,这样才能立足、受宠。
  擅长处理上下级关系的人,都会对自己的功劳淡化,不显山不露水,必要的时候将一切功劳、成绩、好名声都归之于领导,而将过错骂名留给自己,用当今一句流行的话是:
  “干得好是由于上级领导的英明、伟大,于得不好是由于我们执行上级领导的决策不够得力,水平不高。”
  试问对于这样的属下,哪一个领导能不喜欢、宠信呢?

给自己留条后路

  在我们今天这个时代,腐败正风行全球,腐败问题正在国际化,人们很难在政坛上找到一块净土了!
  比如,80年代以来,上台执政的意大利11位前总理,有7人卷入贿赂案,日本政坛的“权力寻租”,权钱交换由来已久;韩国总统全斗焕、卢泰愚接连入狱,分别被判死刑22年徒刑。印度前总理拉奥与100万美元的贿赂有关……
  这是发生在我们这个时代的事情。
  人的一生有很多欲望,有人爱权力,有人爱金钱,有人爱美女,有人把天下一切可享受之物都纳入他们的欲望之中,真是贪婪到了极点。
  见到利益,人人都想得到,而且得到越多越好,这是人们的一种心理。
  看到别人赚钱自己也想发财,这是正常的现象,但是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又不能贪心不足。
  人过于贪,则会被他人利用,忍贪确实是一个大问题。
  作为国君如果太过贪婪,那么灭亡的日子就不远了;作为一个官员,如果贪无止境,那么他的政治前途也将丧失。
  作为一个商人如果贪心不忍,那么他在商战中很快就会败下阵来。
  人由于贪欲无止,往往见利不见其害,结果是利也没得到,害反而先来临了。
  《郁离子》一书中记录了这样一个故事:
  一只老虎追赶一只麋鹿,麋鹿狂奔不止,仓皇之际从悬崖上跳了下去,老虎赶到了也随着跳也下去,结果都摔死了。麋鹿从悬崖上跳下去,是不得已而为之,因为前面是悬崖,后边是老虎,向前是死,后退也是死,向前冲去必然坠落,但万一还有一丝生的希望呢?也胜过坐以待毙,被老虎吃掉的好。而老虎进退完全可以由自己,只是由于贪欲,随麋鹿一起摔死了。
  在历史上有多少身居高位的官员落到与这老虎一样的下场呢?
  韦小宝却是一个十分明智的人!他的明智是许多读书人所不能及的。
  韦小宝位居高官,又十分得皇帝的宠爱,假如一般的人可以趁这个机会大捞一把了,可他没有这样做。
  鳌拜被擒之后,韦小宝随索额图一道去清理查收鳌拜的家产。索额图说:
  “我说把那一百万两银子,咱们哥儿拿来平分了,每人五十万两,兄弟要是嫌少,咱们再计议计议。”
  韦小宝陡然间可以发笔横财。但他知道这些都是不义之财,心里很不踏实。
  韦小宝奉皇帝之命去五台山查访老皇爷,在山上做法事化了不少银子。

  康熙说:“你破了不少费哪,花的银子,都到内务府去领还罢。”他也不问数目,心想韦小宝立了大功,又肯去做小和尚,他爱开多少虚头,尽可自便。
  不料韦小宝道:“不瞒皇上说,上次你派我去抄鳌拜的家,奴才是很有点儿好处的,当时不好意思跟你禀报。这次去五台山,见到老皇爷,受了他老人家的教训,明白皇上什么坏事都不可做,于是把先前得的银子,都布施在庙里了,也算是奴才帮皇上积些阴德,盼望菩萨保佑,老皇爷和皇上早日团圆。这笔钱本来是皇上的,不用再领了。”心想你父子早日团圆,我也可少做几天小和尚;同时有了这番话,日后如果有人告发,说我抄鳌拜家时吞没巨款此刻也已有了伏笔;“我早代你布施在五台山上啦,还追问什么?”


  这就是韦小宝的远见,他居安思危,早早就为自己想好了退身之路。
  韦小宝这种机智灵便的转折,真是妙,真是妥帖,那些许多贪官安享禄位,原就在一个转折上,但这官场秘笈是学不来的,只有韦小宝这种人才玩儿得这样高明。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韦小宝不是那种贪欲得失去了理智的人,也不算大贪之人。
  贪欲是众恶之本。
  人一旦贪欲过分,就会乱方寸了,计算谋虑一乱,欲望就更多,贪欲多,心术就不正,就会被贪欲所困,离开事物本来之理去行事,就导致把事做坏,做绝,大祸也就临头了。
  贪欲不忍,什么事情都会办不好,受贪欲的影响,总是奢望自己能够多得多占,不劳而获,稍不如人,便气恨不已,眼前的利益有损不说,长远的利益也同样会失掉。
  韦小宝只不过在康熙面前玩了一个虚虚实实的手段,在五台山做法事他究竟花了多少银子?康熙不知道。抄鳌拜的家韦小宝究竟得了多少好处,康熙仍不知道。
  《孙子兵法》专门探讨如何利用虚实,提出了避实就虚、声东击西,以己之长、克敌之短,虚实相间、出其不意,才能掌握战争的主动权的思想。
  但这思想在日常生活中被人用来进行欺骗。
  韦小宝用这种手段骗皇上,为自己寻找一条以后的退路,可见他是十分机智的。
  韦小宝一字不识,但不少读书人比起他来,十足草包一个了。
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