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主页
第九章 电视网晚间新闻:事实真实的高尚商品


  自从1941年,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同意给全天播出节目的商业电视台颁发执照。商业电视台通过广告获取利润的经营方式就以法规的形式得到了政府的首肯。但同时,政府也对商业电视台报道新闻的责任作出了规定。1949年,FCC规定:“民主社会中的大众传播业最根本的一个问题就是,通过对当天关系到公众事务的新闻和观点的传播,来形成公共舆论。”商业运作方式和报道新闻的责任成为电视网发展中的最重要的两个特征。
  ①13FCC 1249,1949年。
  电视新闻,因其迅速反映社会重大事件和客观报道公共事务的品质,被美国传播学者布朗(Brown)称为是“电视台提供的最高尚的东西,也是电视台名誉的来源。”而另外两位美国传播学者布拉萨德(Broussard)和霍尔根(Holgate)在他们的著作中却揭示了在商业管理体制下“新闻是一种事实真实的商品。”
  ①E.Joseph Broussard of Louisiana State University and jack F.Ho gate of University of Mississippi.“Writing and Roprting Broadcast News”.
  每天傍晚6点(或东部时间7点),三大商业电视网提供给各自的附属电视台30分钟的全国新闻节目:ABC的《今晚世界新闻》(ABC World News Tonight)、CBS 的《晚间新闻》(CBSEvening News)、和NBC的《晚间新闻》(NBC Nightly News)。附属台转播半小时的电视网新闻后,也会制作出30分钟,甚至90分钟的地方新闻来,形成一个60分钟~120分钟的新闻板块。
  6点的晚间新闻播出的往往是当天时效性强的突发新闻事件和重要性强的要闻报道。新闻顾问们认为:“晚间新闻是当晚电视节目的封面”。这个“封面”做得是不是精彩,直接影响到黄金时段节目的收视率。为了吸引观众不转换频道,一些地方电视台在转播电视网新闻后,播出半小时到一小时的娱乐性节目,比如最新的系列情景喜剧,或是游戏节目。作为商业运作中重要考虑因素的收视率从来就与传统的新闻价值和标准有冲突,而在电视新闻业竞争越来越严峻的现在,这种冲突直接决定了电视网晚间新闻成为商业经营中的一种“高尚”的“商品”。
   
第一节 电视网晚间新闻的结构安排

  美国三大商业电视网每晚6点向各自附属台提供的晚间新闻是最能体现美国电视新闻结构安排商业特征的节目。正如美国《电视季刊》(TV Quarterly)的一位早年做过电视记者的编辑莱斯·布朗(Les Brown)所说:“美国电视的节目安排特点是由广告的播出情况来决定的,而不是由其他的什么任何因素来决定。”
  三大电视网晚间新闻的结构正如布朗所说:以广告时间段为依据将全部新闻划分为若干新闻段(news block/segment)。广告时间段间接起到调节受众心理和安排各条新闻的播出次序的作用。新闻节目的结构安排建立在详细的受众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并充分考虑受众的接受心理,使新闻和广告交叉播出,争取良好的收视效果,以取得高收视率。商业性考虑在新闻结构的决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一、电视网晚间新闻的节目构成和时间分配

  电视网新闻部每天早晨的例会上,制片人会列出当天人致的报道内容,基本确定当天最重要的新闻。但最终选定播出新闻和排列新闻次序的最重要因素是商业广告。
  半小时的联播式晚间新闻结构是在商业广告(commercial)之间,安排出由几条内容相关新闻组成的新闻节目段(news block或称news segment,指在两段广告之间的由2-3条新闻组成的整体),形成“新闻节目段——广告——新闻节目段——广告——……”的结构模式。
  半小时的晚间新闻中一般插播4段广告。广告之间形成的5个新闻节目段是节目安排所要考虑的内容。一般来说,电视网晚间新闻结构如下所示:

  片头,主持人开场
  第一个新闻段:A、画面精彩、重要的硬新闻
         B、与头条新闻相关的背景新闻(或对重要
           新闻的后续报道)
         C、预告以下新闻
  (广告时间—1)
  第二个新闻段:A、重要性稍稍次于头条新闻的报道——国
           际或国内新闻
         B、软新闻,或新闻事件特写
         C、新闻人物或事件特写
         D、预告接下来的节目,吸引观众不要走开
           或关上电视机
  (广告时间—2)
  第三个新闻段:A、重要性稍次的国际或国内新闻
         B、新闻特写、特别报道
           已预告接下来的节目
  (广告时间—3)
  第四个新闻段:A、重要性再次的社会新闻
         B、较轻松的社会新闻
           已预告接下来的节目
  (广告时间一4)
  第五个新闻段:A、多数是一条调查性事件特写或人情味新
           闻或人物特写
  主持人道“晚安”
  片尾:字幕
  在实际的半小时新闻中,除去广告时间,一般只有22—24分钟的时间是给新闻报道的。我们以《ABC今晚世界新闻》(199年3月19日)为例,看一下实际新闻时间分配情况:
  第一个新闻段:时政新闻(4'30")
  第二个新闻段:社会新闻(5'30")
  第三个新闻段:国际新闻(5'00")
  第四个新闻段:人情味新闻(2'30")
  第五个新闻段:人物特写(4'30")
  下面我们仍以当天ABC晚间新闻为例,逐一分析各节目段的构成。
  第一个新闻节目段。(the opening segment)

  这是整个新闻节目中最重要的一环。不仅因为它确定着当夭新闻报道的重点和风格,而且如果第一个新闻节目段不精彩,观众就可能转换频道,拒绝收看,从而影响收视率。第一个节目应包括当天最重要、最精彩的2到3条新闻,大约4~8分钟。因其重要性,学者们把这个节目段称为是一个缩微的联播节目(a miniature broa dcast)。
  其中头条新闻(the first item)应当是把当天最重要的新闻事件公布出来,一般是当天重大的突发事件或政治新闻,上过ABC的头条新闻即是美国最高法院法官辞职的政治新闻。第二条新闻大多是与第一条新闻相关的(比如事件造成的影响)新闻——总统对他即将提名的新法官的考虑。结束这个节目段的最后一条新闻是一条日播新闻:另一名最高法院官员也将提出辞职报告。三条新闻的时间分别约为:2分、2分、30秒。
  第二个新闻段中节目的新闻价值略低。从内容上讲,该时间段往往安排有关健康、科学或社会新闻。ABC安排了健康新闻特写(2分)、医学新闻(口播:10秒)、经济新闻(口播:30秒)、社会新闻特写(2分)和人物新闻(口播:20秒)。
  第三个新闻节目段。国际新闻时段。当时正是前南斯拉夫地区内战的时期。该节目段第一条新闻是3名ABC记者分别从萨拉热窝、Srebrenica和华盛顿发回的综合报道(2分30秒)。第二条新闻是一则新闻特写,报道德国的移民和移民政策(2分30秒)。
  第四个新闻节目段。一则体育服装和体育用品的消费新闻特写(2分)和一则关于黄石公园的口播环境新闻(30秒)。
  第五个新闻段。美国电视网新闻往往在整个新闻节目的结尾安排一则充满情趣或是人情味浓厚的“软”新闻,人物特写和事件特写成为很好的选择。当天ABC安排的是时间约为5分钟的“本周人物”的特写。讲述一位冒着生命危险前往萨拉热窝帮助当地人民的美国消防员——约翰·乔丹(John Jordan),乔丹在片中说,只要萨拉热窝的人民继续生活下去,他就会想办法去帮助他们、拯救他们。“这个城市还会新生。”给当天的新闻留下一个动人心弦的结尾。
  每个新闻段结束时,是大约2分钟的广告时间。首先是电视网自己的节目广告,主持人为观众预告接下来即将播出的新闻和当晚电视网的黄金时段节目,然后是3~4条商业广告、商家提供的公益广告分割其余的时间。
  电视网提供的6点晚间新闻类似我国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节目。都是对当天重要新闻事件作出半小时的总结,收视率一直很高。并且,根据美国70年代早期的媒介调查显示:6点新闻的观众组成是最为复杂多样的。包括各种职业、各种年龄、各种兴趣的人。这个时间多是全家老小一起看电视的时间。15—25岁之间的观众在该时段新闻受众中构成比率很低。
  比起各个附属地方电视台夜间11点自制的新闻,电视网提供的6点晚间新闻有更多的包括记者出镜、记者采访在内的较详细、时间较长的新闻报道。
  6点新闻播出时,观众们陆续回到家,陆续打开电视机,观众数目是随时间推移陆续增加的。难免有观众会因为加班或交通堵塞错过节目的开始。因此,6点晚间新闻在最后一个节目段中往往安排20—30秒的重要新闻回放,目的是让刚刚打开电视的观众了解当天重要新闻。切换很快的重要新闻画面配以解说词足以让观众对当天最重要的新闻有所了解。

  二、晚间新闻的前后包装

  新闻节目段和广告时间段的穿插构成了晚间新闻的主体,但一个完整的新闻节目还需要前后的“包装”。而“包装”在越来越具有商业色彩的美国电视新闻中成为吸引受众注意力的重要武器。
  按照美国电视新闻界的普遍观点:晚间新闻的开场一般都是由“冷开场”(co ld open)和“热开场”(warm open)两部分组成的。
  所谓“冷开场”也就是新闻提要。指晚间新闻开始时,电视屏幕上出现的由当天重要新闻的精彩画面构成一系列切换很快的画面组合,在主持人画外音的简单解说下,告知观众当天最重要的新闻事件,吸引他们看下去。三大电视网的晚间新闻,一开始都采用“冷开场”预告当天新闻,吸引观众收看。
  所谓“热开场”指画面上出现电视网新闻节目的标志性场景——包括演播室的广角镜头配合著节目的标识音乐,以及新闻栏目的名称——比如“CBS Evening wi th Dan Rather”或“ABC World News Tonight”。接着,镜头推向坐在新闻桌前的主持人,镜头推到他(她或他们)的头和肩的位置,标识音乐结束,主持人问候观众,并开始当晚的节目。例如:
  晚上好。丹·拉瑟报道。——CBS
  来自华盛顿的晚安问候。——NBC
  或ABC只是以简单的“晚安”问候开场,就直接进入当天新闻报道。
  整个新闻节目结束时,同样,主持人向观众道“再见”或“晚安”,有时候还会说些有人情味的话或介绍接下来即将播出的节目。比如拉瑟:“快乐的事情会让一天变得美好。我们过一会在(48小时)再见。”
  镜头从主持人的中景拉开,给出演播室的全景。新闻栏目的的片尾字幕滚动出现制作人员的名单。晚间新闻固定的标识音乐和标识片头、片尾。成为整个栏目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第二节 电视网晚间新闻的编辑技巧

  现代心理学实验表明,人的注意力是有时间限制的,注意力往往随着视觉疲劳而下降,当受到刺激后在短时间内还会恢复。同样的实验还告诉我们:先接受的信号,往往因为时间的推移而容易淡忘,最后接受的信号,由于时间流动点最为接近,常常能够记住。因此,联播类新闻节目往往在节目开始时以最具新闻性的消息开头,在各个新闻段的开始也安排重要性较强的新闻,而在新闻结束时,安排回报,对已播出过的新闻提要予以回顾。这种做法无疑会使该节目的重要消息得以突出,使观众对当天新闻的主干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笔者以1993年3月17、18、19日的《CBS晚间新闻》。《NBC晚间新闻》和《ABC 今晚世界新闻》为例,试图对三大电视网调配新闻播出次序的规律得出总结:

  一、头条新闻的设置

  电视新闻播出是按时间的流动直线播出。最先播出的往往有“先声夺人”的效果。这一点,不管是美国电视新闻,还是中国电视新闻都如此。新闻节目往往用当天最重要的、最新的、突发性的新闻做头条。
  头条新闻是按时间顺序排列在最前面的一条消息或是由几条简讯综合的一条报道。也就是第一新闻段的第一条新闻。头条新闻是一档节目的龙头,不仅集中体现当天的报道内容,而且确定当天新闻的基调。新闻价值的显著性是选择头条新闻的标准。在我国的《新闻联播》节目中,头条新闻被比作是“国内外政治风云的晴雨表”,往往安排重大政治、经济、文化、体育、军事活动的纪实,是政府中心工作的“备忘录”。
  美国的电视网把什么样的新闻放到头条的位置呢?
  灾难报道和时政报道往往成为头条新闻的首选。在对头条新闻的新闻价值各要素选择中,显著性和即时性成为最重要的考虑。
  美国电视记者对灾难新闻的嗅觉非常灵敏,加之各电视台往往配置有方便的交通和通讯工具,一旦灾难发生,各电视网往往在几分钟内作出反应。飞机失事、火灾、水灾、车祸、爆炸事件、火车出轨、恶劣天气……无不在灾难刚刚一发生便吸引大批记者赶赴现场,并在接下来一天的不同新闻时段中加以报道。
  作为晚间新闻头条的灾难新闻,观众可能在白天的新闻中已经看到对于事件的简短(至多只有1—2分钟)、不连续的报道。在晚间新闻中,观众希望看到较为连续的、较为细致全面的报道,也就是一个“package”。6点新闻的截稿时间,只要灾情还在继续,各电视台还会努力挖掘灾难事件的最新进展来报道。
  CBS的晚间新闻即以灾难新闻开始。灾难发生在当天迈阿密。一辆运油卡车在一个铁路的道口与驶来的火车相撞引起爆炸和大火,卡车司机毙命,5人受伤。这是一条只有画外音的报道。记者对事故的责任一方——运油卡车的悲剧解释为‘本常坏的运气”,同时采访了两位事故过程的目击者来描述事故的经过。画面上,消防队员还在试图扑灭仍在燃烧的火焰。黑烟、水龙。火焰、撞坏的火车……造成紧张的感觉。
  这起灾难事故的肇因较为简单,如果报道的是较为复杂的重大灾难,则可能是多个记者发自多个现场的联合报道:事故原因调查——采访负责事故处理的官方人员或幸存者的讲述等等。
  时事政治报道是头条新闻的另一个常见的选择。
  政客们永远是新闻报道的重要角色。虽然在时政新闻的画面上,往往只是由白宫、国会山,或政客们讲话的面部特写(称为talking head)组成,但这些画面的意义却在于国家政治、经济。外交的新举措或重大变迁。观众无法忽视政客们的举动。
  ABC的头条新闻是美国最高法院的保守派法官拜伦·怀特旧yran White)提出辞职要求,总统克林顿将在秋季到来前提名一位新法官。改革派的总统和保守派的法官对许多问题——包括妇女堕胎问题——的不同意见是怀特辞职的主要原因。ABC还在头条新闻之后安排了克林顿对未来法官人员条件要求(包括赞同妇女堕胎)的新闻和另一位84岁的高法官员也将辞职的口播新闻。
  头条新闻也可能是对一段时间内重要新闻的后续报道。NBC的头条新闻即是对当时轰动一时的美国著名导演和演员伍迪·艾伦(Woody Alien)对其养女性骚扰案结果——指控无效——的后续报道。片中艾伦和对他提出指控的前妻法瑞(Farrow)对判决结果仍各执一词,在镜头前纷纷表态。
  以上3条新闻中,及时性是他们的共同特点。车祸新闻和法官辞职的新闻具有较大的重要性因而被选作头条新闻;NBC的头条新闻的确定是因其显著性——名人效应。

  二、新闻提要与新闻回报

  新闻提要是为了突出重大新闻事件、吸引观众收视而采用的一种编排技巧,既可以体现编辑意图,又可以为观众提供指导和预告。CBS、NBC和ABC晚间新闻在节目开始和每个新闻段结束时都安排新闻提要。节目开始时,选播本次新闻节目中最重要新闻,吸引观众收看;每个新闻段结束时的新闻提要,强调以下新闻的重要内容、引导观众转换注意力,但最重要的原因还是担心他们在广告时段转换频道。
  另一种形式的新闻提要是新闻回报。即在全部节目即将结束的时候,由播音员或主持人再播报一次全部新闻或部分重要新闻的题目,加深观众的印象和记忆。由于新闻回报带有概略重播的性质,对于中途收视的观众来说,是一种有效的信息补偿。

  三、在新闻安排中制造波峰起伏

  心理学的研究证明,人的注意力不可能在长时间内保持高度集中。美国一些调查公司的结论是:普通观众的高度集中的注意力大约只能保持12分钟,超过这个限度,观众就会厌倦、疲惫。难以集中精神,传播效果会很差。这就不奇怪,我们在看好莱坞大片的时候会发现,每隔大约10分钟,电影会抛出一个包袱,或出现一个噱头。在接下来的时间里,观众的情绪慢慢放松下来,再隔约10分钟,再出现一次。
  但观众看电影时,黑暗的影院中没有干扰,精力容易集中。但在家中看电视时,多数观众处于“半收看状态”:吃饭、家人谈天、有客上门等干扰因素很多。因此电视新闻的制作在充分考虑受众的收视心理和收视状态的基础上,对新闻编辑往往按照硬新闻与软新闻交叉编辑、口播新闻和现场报道交替出现的方式,使全部新闻的重要性形成波峰波谷,观众的注意力也得以集中、放松、再集中……以取得良好收视效果。
  如果按新闻重要性递减的方法排列当天的新闻播出,到后面的新闻播出时,观众恐怕早已兴味全失,转换频道了。电视网晚间新闻的编辑往往是在对全天将播出的所有新闻进行全面考虑后,安排出头条和几条“准头条新闻”(新闻价值略低于头条新闻的一条或几条新闻)后,制造出高潮低谷相间的新闻段落(segment/blo ck)。
  头条新闻开始第一个新闻段,新闻性最强的头条新闻满足了观众求新、求快的心理要求。头条新闻之后的新闻往往新闻价值相对较小、但在内容上与头条新闻有关,以适应观众兴趣和注意力逐渐衰落的心理流程。
  第一个新闻段之后各新闻段的第一条新闻,往往安排新闻价值较强的准头条新闻,重新调动观众的兴趣和情绪,形成新的兴奋点,使节目回到高峰状态。如此循环往复。医学和健康新闻。经济报道,或称消费报道(consumer news)和社会新闻报道因其关系到普通百姓生活而常用作准头条新闻来重新调动观众的注意力。
  值得注意的是第三个新闻段。第三个新闻段播出时,半小时的新闻正进行到一半,也是观众的注意力集中时间到达饱和状态的时间,所以这个新闻段新闻的安排往往选择新闻价值仅次于头条新闻的重要新闻开头,并且往往是画面丰满、动感强烈的硬新闻开始。
  比如NBC在第三个新闻段开始播出一条当天发生在佐治亚州杜拉斯市(Duluth Georgia)的车祸新闻。一辆运载了98万加仑汽油的运油卡车在公路上失控与其他车辆相撞,弓愧爆炸和大火,消防人员和警察正在处理现场。
  车祸新闻之后,安排的是新闻特写:美国中小学校园中氡辐射对儿童健康的危害。相信只要是家中有孩子上学的家长都会对这条新闻目不转睛。
  ABC的第三个新闻段以重要国际新闻开始。联合国的食品。药品等救援物资到达处于内战的波黑地区。3名记者分别从3个地方报道:萨拉热窝——救援物资到达;Srebreniaca——6万难民受困于此;华盛顿——美国政府官员声言将对塞族施加压力。
  该新闻段的另一条新闻是关于德国移民和移民政策。报道选择了一个4年前进入德国的前南斯拉夫家庭为代表,报道了德国国内对移民的两种态度。移民家庭颠沛流离的生活和德国政府准备一找到他们就遣送出境的决心无疑让观众对移民家庭的命运投以关注的目光。

  四、节目编排的节奏

  节目编排的节奏意味着节目播出内容保持流畅,新闻重要性高峰低谷交叠,并且报道形式也要张弛有致,不能使观众的注意力太紧张,也不能让他们太松弛——观众会对单调的新闻内容或形式感到厌倦腻烦。
  控制节奏的基本要领是:一要注意长新闻和短新闻的搭配;二要注意图像新闻和口播新闻的穿插;三要注意主持人声音的快慢相间;四要注意严肃与活泼的有机组合;五要注意画面色调的对比;六要注意灵活性与整体性的统一。
  我们以ABC新闻中第二个新闻段为例,看看它的节奏是怎样安排的:
  1、俄勒冈州政府健康计划的新闻特写。包括记者出镜和采访的详细报道。约2分钟。
  2、一种新药品问世的口播新闻。约20秒。
  3、经济新闻:股票市场的口播新闻。运用字幕(super)列[b道·琼斯工业指数收盘和成交额等重要数字。约25秒。
  4、社会新闻特写。洛杉矶的志愿市民协助警方维持社区秩序。包括志愿市民协助警方抓获贩毒分子的现场画面和对警方官员与市民的采访。约2分钟。
  5、政府官员的私人丑闻。约15秒。
  我们看到,时长5分钟的新闻段中,各条新闻从内容、长度到风格都非常不同。可谓做到多样性的合一。
  而当天ABC的总体新闻节奏规划,笔者已经在上一节给出具体分析,此处不再赘述。
  晚间新闻的结尾往往安排人情味的新闻特写或轻松有趣的社会新闻。给观众留下一个值得回味的结尾,称为“kicker”。
  CBS的最后安排了一条人物特写,新闻人物是当天以92岁高龄辞世的女演员海伦·海伊斯(Hellen Hayes)。5岁登上百老汇舞台、两度获得奥斯卡金像奖、在美国有“美国舞台剧第一夫人”之称……海伊斯本人就是非常具有新闻价值的题材,而CBS的这条新闻更挖掘出这位一生幸运、成就卓著的新闻人物与普通人距离接近的一面。新闻中,白发苍苍的海伊斯平静温和地说出她的遗憾:“我一生从没有骑过自行车。我真希望我骑过。就这此
  这句平淡而温情的话被主持人丹·拉瑟重复了一遍,戛然而止。加拿大传播学者马歇尔·麦克卢汉曾经说过,包含了需要电视观众来完成某些过程的电视节目往往是最有效的。毫无疑问,这个温馨隽永的结尾会给观众在节目结束后还可以回味提供了机会。
   
第三节 晚间新闻申的主持人明星制


  一、电视新闻主持人的出现和发展

  主持人,英文是“anchor”。这个词作为主持人的意义最早是由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的新闻部制片人唐·休伊特(Don Hewitt)于1952年提出的。“anchor”本是体育术语,指接力赛跑中持最后一棒的运动员。当时正值美国共和党全国代表大会和第34届总统大选。休伊特认为,电视新闻对重大事件的报道既分散又呆板。应选择一个人将不同地点、不同角度的新闻报道组织到一起,形成一个整体。“让最有力的记者在最后把所有的报道串联在一起,高度概括起来。”
  那一年,CBS的沃尔特·克朗凯特担任了共和党全国代表大会的报道并大获成功。从此,克朗凯特连续担任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报道历届政党代表大会新闻的主持人。并于1962年担任晚间新闻的主持播音员。
  在美国电视新闻的发展史上,克朗凯特通常被认为是第一个真正实现主持人职能的播音员。自他开始,新闻播报者的名称和职权最终从“播音员”(announcer)转变为“主持人”(anchor)。克朗凯特始终保持着一个充满理性的新闻记者对政府不盲听盲信的品质。他因而被称为是美国最受人钦佩的人物之一,“最值得信赖的男人”,美国人称他为“克朗凯特大叔”(Uncle Cronkite)。克朗凯特实现主持人(而不是播音员)的职能还表现在他要求给予他“编辑主管”(managing edi tor)的名称和实际权力。主持人开始有权参与新闻部报道决策的制定。克朗凯特丰富的经验和强烈的新闻嗅觉使他能够从当天的通讯社电讯稿中,准确地把握当天要闻,安排新闻播出的内容和次序。并确定最重要新闻选题,也就是当天电视新闻的头条。
  克朗凯特虽因其地位重要被CBS工作人员戏称为“900磅的大猩猩”,但克朗凯特还是保持着一个合格记者的品质和薪水,还不是主持人“明星”——克朗凯特时代,明星制还没有从好莱坞引进电视界。1976年,NBC的芭芭拉·沃尔特斯以百万美元的身价“转会”到ABC时,成为当年的大新闻——新闻主持人第一次开出好莱坞明星的身价。然而在不到5年之后,CBS的丹·拉瑟被确定为克朗凯特的接班人,职位是《晚间新闻》主持人和责任编辑,薪水为CBS将在未来10年中付给他2,200万美元。主持人明星制已成了人人接受的事实。
  拉瑟是电视时代成长起来并且成名的记者,也是明星制主持人的典型代表和最大受益者。拉瑟的经历体现了美国传统新闻价值和新闻准则在电视时代强大商业压力下的变迁和异化。1981年,拉瑟继任克朗凯特的晚间新闻主持人位置,并给CBS新闻部注入了更多后现代社会电视新闻特有的商业特质。
  我们在前面的章节了解到,拉瑟是一个完全适应电视的主持人,他的最佳表现是对重大突发事件的镜头前现场报道。拉瑟对电视新闻价值的理解也表现出注重视觉冲击力而忽略新闻内容的特点,有时候就是刻意寻求具感官刺激的电视画面。他担任晚间新闻主持人后,提出新闻报道中的“瞬间”原则和新闻选择中的“后院篱笆原则”(见第四章),充分代表了美国电视新闻价值取向的庸俗化趋向。
  拉瑟之所以成功的成为主持人明星,除了他个人的不懈努力外,还因为他所处的时代与克朗凯特的时代不同。受众对电视新闻的消费趋于休闲轻松,同时好莱坞的明星制被电视界接受,电视网的晚间新闻需要通过主持人来确定电视网和晚间新闻栏目的形象。晚间新闻的主持人不仅要有权威感、有良好的新闻素养,还要有英俊的外形和动人的声音。当时在CBS新闻部工作的彼德·布耶(Peter J.Boyer)说,CBS的领导人最终选定拉瑟作克朗凯特的继承人,而没有选在语言表达能力和社会问题分析上远远胜过拉瑟的罗格·马德,是因为拉瑟看起来比马德更英俊、更性感、更具男性魅力。

  二、晚间新闻主持人明星制的合理性

  拉瑟、布鲁考和詹宁斯成为三大商业电视网台标式的人物。综合考虑3位主持人明星在电视网商业运作下的晚间新闻中的巨大作用,我们可以对新闻主持人明星制存在的合理性得出以下结论:

  1、主持人明星树立起电视网和新闻节目的形象

  对于普通电视观众来说,他们了解新闻是通过主持人的播报来完成的。他们往往把主持人看作是电视台的“新闻发言人”。主持人肩负着体现电视网新闻部形象的重大责任。主持人说出的话能否给观众以信任感,他的年龄、性别、资历甚至容貌、声音都成为决定其权威性的综合因素。我们不妨先看一下三大商业电视网的“台标”式主持人的一些基本情况:

  主持人 所属电视网 任主持人前从事新闻工作时间 新闻工作经历 任主持人时间
  拉 瑟  CBS        20年     广播、电视、驻外记者 49岁
  布鲁考  NBC        20年     广播、电视记者    36岁
  詹宁斯  ABC        20年     广播、电视、驻外记者 41岁

  其中,ABC的主持人詹宁斯曾在26岁时作主持人,以失败告终。美国传播学者们对三大商业电视网历任晚间新闻节目主持人年龄考察得出结论:43岁被称为是主持人的“黄金年龄”——成熟、稳重、权威、和男性魅力,容易赢得人们的好感和信任。以这样的形象为电视网新闻部的“台标”,无疑是为了赢得观众,也就是收视率。

  2、富有新闻工作经验的主持人有助于体现电视网新闻的风格和特质

  尽管个人魅力不容忽视,然而大多数美国电视网管理人员和新闻顾问都认为:主持人的最重要品质是他的新闻工作知识和技巧(Journalistic Skills and know ledge)。
  三大电视网的新闻节目主持人,无不是从记者于起的。克朗凯特、拉瑟、布鲁考、詹宁斯等均是在记者工作中表现出色才一步步升到主持人的位置的。惟其如此,主持人才担当得起新闻节目最后、最重要的一棒的工作。
  主持人在晚间新闻节目中的具体作用可以归纳为:写作各单条新闻的导入语、通过新闻提要和新闻回报的方式串联起各个新闻段和整个半小时新闻、充当责任编辑和最后把关人的角色。
  电视新闻中每一条新闻开始时,都由主持人用一段简洁的导入语(lead—in)将观众的注意力从上一个新闻段或上一条新闻中吸引到即将播出的新闻来,导入语的写作和编辑是否吸引人直接决定着观众对该新闻会不会感兴趣收看。虽然新闻导入语的写作一般由记者本人或固定的新闻写作人员(news-writer)完成,但主持人常常根据自己的风格来写作或至少是将新闻写作人员的稿件修改得符合自己的风格和用语习惯。
  导入语的写作可以是开门见山型的——将新闻事件中的SW的因素交代全部或部分,如同新闻的导语;也可以是悬念式的——对新闻事件因素不予交代,而是留给观众一个线索,由记者在报道中告诉观众。采用哪种形式成为主持人形成其个人风格的重要方式。而这种风格实际上也成为电视网晚间新闻的风格。
  例如,1985年,美国一位著名的棒球手因藏有可卡因而被起诉,当天对该事件的报道,NBC和CBS的布鲁考和拉瑟就分别选用了不同的导人语方式:
  《NBC晚间新闻》的报道是采用开门见山的硬导入语形式:

    Tom Brokow :Anther big—league baseball Player is
  in the news tonight—not because of what he did ON the
  field,but because of what he did OFF the field.Former
  Kansas City Royals pitcher Vida Blue,once one of
  baseball's best,pleaded guilty today to possession of co-
  caine.He joins three other Royals in the cocaine lineup.
  And as Jim Cummins tells us tonight,there may be oth-
  ers:

                  ——NBC Nightly News

  这条导入语中,至少告诉了观众这样一些基本事实:谁、做了什么、为什么、以及其他相关事实(布鲁并不是第一个因可卡因而触及法律的棒球手)。观众已经可以知道事件的大概情况,他们可以在接下来的新闻中了解事件的发现经过等细节。
  而《CBS晚间新闻》的报道采用的是悬念式的:

    Dan Rather:It's a world apart from theworld Se-
  ries——an underworld of whispers and pointed fingers and
  illict drugs,But it's in the courts now,and,as Frank
  Currier reports,the scandal of diamond dust continues
  to spread:

                  ——CBS Evening News

  这条导语中没有清楚地说明是谁、什么事、什么原因等。只是在导人语的结尾用“棒球场上尘埃的丑闻”(“the scandal of‘diamond dust’”)让观众知道这又是关于棒球手吸毒的报道,留下对新闻事件的悬念让记者在节目中报道。含蓄、稳重成为拉瑟主待节目的一贯风格。
  主持人除了串联起每一条新闻和每一个新闻段,使之成为有机整体外,往往还担任晚间新闻责任编辑和最后把关人的角色。
  克朗凯特任CBS晚间新闻主持人期间,一直坚持改新闻稿的习惯。每天的新闻稿都必经他的手,新闻稿中未被强调的新闻细节、不明确的表达、冗余的成分、直至语法错误都被改正。一旦即将播出的新闻有与法律或道德违背的地方,主持人是守住灾难的最后一道关口。特别是ENG技术的普及,对突发事件的报道增多,临时插播的新闻的情况下,主持人的现场反应能力、对事件的判断和把握能力都面临严峻的考验。
  作为一个杰出的晚间新闻主持人,克朗凯特在每天有二三十人为他提供信息的情况下,收集大量资料,每年编写一本厚厚的资料本,在广泛掌握资料的基础上分析、归纳、总结、评论。加上他早年在通讯社工作的经验,使他在新闻选题的把握、报道角度的确定、新闻播出的排列,甚至新闻稿的写作上都当之无愧地成为最后一棒,成为真正的节目审定者和把关人。

  三、电视新闻界对新闻节目主持人的职业素质要求

  以上我们已经了解到,美国的新闻节目的主持人不同于我国的新闻播音员。前者由记者出身,富有新闻工作经验,参与新闻的选题、采编、制作、播出各个环节;而后者仅只是用标准的通用语把记者写好的新闻稿读出来。
  根据大多数电视台新闻部主任和新闻顾问的意见,美国电视新闻界对主持人职业素质的普遍要求是:

  l、新闻工作的知识和技巧(Journalistic Skills and knowledge)

  在美国的新闻节目主持人中,几乎没有人不是从记者干起的。包括女记者沃尔特斯等均是在记者工作中表现出色才一步步升到主持人位置的。
  对主持人新闻工作知识和技巧的要求不止要求主持人有良好的新闻价值的判断能力、扎实的新闻写作和编辑能力、还要具有一定的新闻把关的能力。克朗凯特在工作中一直坚持改新闻稿的习惯。一旦将要播出的新闻有与法律或道德冲突的地方,主持人是守住灾难的最后一道关口。特别是随着ENG技术的进步,突发新闻增多,临时插播的新闻也增多,这种情况下,是对主持人多方面素质提出考验的时候。新闻节目主持人也当然成为节目真正的“锚”,比如拉瑟。他几乎拥有和制片人一样大的权力。

  2、令人愉悦的气质(A pleasant on—air personality)

  这是一个较难定义的要求。就是说,主持人在有限的时间中把重要的新闻事件告知观众,并且让观众不会看到他(她)紧张、刻薄、情绪低沉、狭隘、什么都知道的样子,甚至不能让观众看过节目后只留下主持人的印象而没有留下对新闻的印象。也就是说,对于新闻报道来说,主持人不能喧宾夺主。他应该是落落大方、富有权威的样子,对观众友好,但所有这些都是为更好的传播新闻服务。

  3、较为英俊的相貌(Reasonably good looks)

  这一点也非常不好具体规定。比如说“全美国最值得信赖的男人”克朗凯特,他算不算英俊呢?但普遍的看法是,主持人不能太过年轻,但同时不能太老;相貌要端庄大方,但不能过于漂亮,特别是女主持人,不能过于性感。过于年轻漂亮的主持人会给观众不信任的感觉,并且可能会不被观众群中同性的观众认可和喜欢。

  4、令人愉悦的声音(A pleasant speaking voice)

  天生一副好的嗓音固然重要,但并不是重要到决定一切的程度。美国电视台中著名的主持人许多并不是嗓音特别甜美,而是他们掌握正确的口头表达技巧,掌握呼吸的节奏,能够正确发准音节,理解新闻稿的内容,并根据自己的理解来处理重音、强调。停顿、连读,从而形成自己的风格。
  NBC的著名女主待人简·波利(Jane Pauley)就曾经说她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她高中时教授讲演的老师。她的老师曾认真地辅导学生们学会如何面对庞大的观众群讲演、组织辩论。

  5、眼神的接触(Eye Contact)

  好的主持人要在播报新闻时与观众进行眼光的交流,虽然他们在实际录制节目时,仅仅是面对镜头而不是面对任何人。如果主持人不看镜头的话,观众就看不到他的眼睛,一是影响新闻“播”而不是“朗读”的质量,另外眼神的逃避会给人不真诚。内心畏缩的感觉。

  6、即使面临灾难也应保持冷静(Calmness in the face of calamity)

  电视新闻每天处理的都是国内外的重大事件,如果主持人自己总是大惊小怪,强烈地表现出自己的情绪和情感的话,会破坏观众眼中的新闻的权威性,并影响新闻的公允。
  NBC的主持人汤姆·布鲁考说,“我走进演播室的时候是35岁,坐在镜头前时就成了70岁。”主持人必须有处乱不惊的本领。

  7、权威感(Anthoritativeness)

  权威感是主持人自己在工作中培养出来的。首先,在播新闻时,主持人就是要把自己当作是专家,不管是科技新闻还是医学新闻,因为观众只有觉得你像专家时才会信赖你;其次,播新闻时,主持人的语气一定要肯定,坚决,容不得半点犹豫和迟疑,哪怕读错了,要马上坚决而准确地改正,毫不迟疑。

  8、精力集中(Concentration)

  只有精力集中才能做到新闻报道中的冷静和权威感。在演播室的播出中,特别是新闻直播节目中,稍有疏忽就会出错,可以说,主持人的所有的神经和肌肉都是处于紧张状态,但不能表现在脸上。
  作为电视网的象征的晚间新闻,主持人的遴选常常经过一个非常认真而复杂的工作过程。在主持人本身素质达到要求的情况下,还要在受众调查的基础上,根据该节目受众的年龄、性别。政治倾向、种族、信仰、收入等等条件选择受众最有可能接受的主持人。比如,有的地方电视台针对节目的主要受众是西班牙裔居民而有意选择带有西班牙口音的新闻节目主持人。一旦受众群体发生变化,主持人的新一轮选择又将开始。可以说,在美国,新闻节目主持人是一个令人羡慕的工作:高薪、家喻户晓、频繁旅行,但又是一个要求苛刻、充满风险的工作。
   
第四节 电视网晚间新闻的商业牲弊端

  有人说,统治美国的既不是总统,也不是国会,而是金钱。商业化运作对美国电视新闻业来说,是一把双刃剑,电视新闻中不可避免地出现金钱(表现在电视新闻中主要是收视率)施加在传统新闻标准上的压力。
  种种迹象表明,美国三大电视网晚间新闻的新闻价值取向和标准在变迁,在这种表象后面,其实质是传媒企业化、集团化。与权势力量挂钩带来的对传统新闻的根本性动摇和否定。

  一、新闻价值取向“以市场为准”

  1、新闻事件选择中的琐屑化和庸俗化趋势

  通讯社记者出身的克朗凯特对新闻的选择以传统的价值观为标准——重要性、显著性、及时性、接近性和人情味。事件本身包含的重要意义和价值在新闻择取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当时CBS晚间新闻的制片人萨朗特也指出:电视新闻具有引导受众趣味的责任,而不是一味迁就受众的嗜好。他说:“我们做广播电视新闻工作的人不能、不应该、也不可以把我们的新闻价值判断建立在我们认为受众最感兴趣的事情上……”
  ①“Who Killed CBS?”,p.15.
  而如今的电视网电视新闻对严肃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的报道,颇具权威性然而却常常大而化之。来自国会山和白宫的报道不过是对时政新闻的例行交代。通观电视网的晚间新闻,新闻报道的重心却常常落在耸人听闻的名人隐私,并不惜精雕细刻、长篇累牍地进行报道。
  1994年,美国著名的橄榄球明星兼影星O·J·辛普森杀死他的前妻及其情夫,逃往洛杉矶,电视网新闻部派出直升机在空中对警车追捕辛普森的警匪片似的现场进行直播,并且从此,辛普森案件的取证、开庭、听证、审讯等过程成为电视网晚间新闻的重要组成。直到1995年2月9日的晚间新闻中,NBC甚至把法庭辛普森律师与警探对质的新闻仍然安排在第一个新闻段中播出。辛普森前妻寓所台阶上的血迹、沾满血迹的一只手套、警方抬出死者的尸体等血腥的资料镜头一再出现。辛普森案件吸引电视网一再报道的原因不外乎豆、名人;2、情杀案;3、画面刺激、血腥。这三个因素无疑为一部分受众提供了窥探名人隐私和性暴力情杀的机会。此外,导演兼影星伍迪·艾伦的养女性骚扰案也得到电视网的关注,并一度成为晚间新闻的头条。
  除去名人隐私,社会新闻的报道也往往停留在一些容易点燃一般百姓情感的讨好性新闻上,而忽略真正敏感的新闻所在。
  1987年在德克萨斯州的米德兰城一个一岁半的小女孩被困在一口废井中好几天终于获救。电视网晚间新闻对这个事件不惜余力进行跟踪报道。无疑,这的确是一条值得关注的人情味新司,然而正如电视评论家霍华德·罗森博格(Howard Rosen berg)在《洛杉矶时报》撰文指出:“电视把这件事炒作成唯一的大新闻,把一个小女孩的苦难渲染得比成千上万未被报道的人的苦难都显得严重。而米德兰女婴被困的新闻之所以轰动一时,自然是因为它容易报道。这件新闻不复杂,开端与结尾都十分简单。……电视台很容易用它来讨好观众,自我推销一番”。
  在触动人心的背后,观众应该思考的是:废井是美国婴儿面临的最大危险吗?据美国政府统计,全美国有二二的儿童生活在官临的最大危险。据美国政府统计,全美国有1/5的儿童生活在官方所定的贫困线以下。每年有2,000名儿童死于家庭虐待和谋杀。营养不良、无人领养、单亲家庭、家庭暴力……这些才是美国儿童面临的危机。电视网晚间新闻偶尔有这类事件的报道,(CBS晚间新闻曾报道过苏珊·史密斯谋杀亲子事件),记者也往往就事论事,尽量避免可能引起复杂纠纷的社会问题的话题。而观众在电视网新闻的引导下,也容易形成了就事论事的收看定势,忽略社会新闻后的社会问题。
  拉瑟,作为CBS晚间新闻责任编辑,虽然只是在CBS新闻部提出新闻编辑制作中的“后院篱笆原则”,但我们从上述对三大电视网晚间新闻的分析中,无处不感觉到“后院篱笆原则”的存在。

  2、新闻报道中追求画面感性化趋势

  拉瑟在担任CBS晚间新闻主持人兼责任编辑后曾要求手下记者:电视新闻需要“瞬间”(moment),一条电视新闻中至少应该有两到3个“瞬间”。何谓“瞬间”?拉瑟解释说就是“让电视观众看到新闻事件的同时,能感觉到它,嗅到它,知道它。”
  ①“Who Killed CBS?”,p.139.
  这是拉瑟在休斯顿的地方电视台凭着血淋淋的犯罪现场和警匪片式的追击场面“瞬间”来赢得收视率的成功诀窍。目前,电视新闻更多吸引观众注意的正是拉瑟所谓的“瞬间”。上述的辛普森案件报道就是一例。
  在社会新闻报道中,感情因素和细节也常常被大肆渲染。许多记者在报道新闻中更多地选取一些悲哀的泪水、愤怒的拳头、欢乐的尖叫的画面。ABC晚间新闻(1995年2月8日)播出一条因校长言辞中对少数民族学生表现出歧视,而导致某大学少数民族学生集体在篮球赛场静坐,致使比赛中断,并在校园内抗议,要求校长辞职的新闻。电视画面一开始就是学生静坐的壮观场面,和学生打出的横幅:“我们解雇他(校长)!”;继而画面上一个黑人女生在校园内激忿地演说,集会的学生们脸上的愤怒。我们承认,电视新闻中,画面的可视性是选择事件新闻价值中重要的一个部分,但如果仅仅突出事件中刺激性场景,而不去探究该事件背后的原因、背景等深层次的内容,并对新闻事件加以分析、解释。电视新闻不但会对所报道的新闻事件进行误导,并且在一味追逐那些表现感情和矛盾对抗的画面的时候,会无意中夸大新闻事件中的矛盾和对抗。在有冲突的事件性新闻中,记者和电视摄像机的出现往往会使冲突双方情绪激动起来,刺激事态激化。新闻传媒何以保持客观中立?
  新新闻主义提倡记者作为新闻事件的一部分在事件中扮演角色,记者对于新闻事件而言,不再是冷静的旁观者、中立的评判者,而成为盲动的参与者。这种情况在美国电视界已经不是新闻,而这种新闻也曾促成了悲剧的发生。
  1993年3月18日,NBC报道了这样一条新闻:18日早晨,位于佛罗里达州坦帕市(Tampa)的NBC附属台WFLA的新闻节目主持人沙金森(sarsinson)收到一个男子打来的电话,说他在住所绑架了他与前妻所生的两个孩子,并准备杀死他们。希望电视台前来实况报道。WFLA的新闻班子竟真地赶赴现场进行了新闻实况直播。最后男子杀死了孩子们,并开枪自杀。在NBC晚间新闻中,沙金森这样解释他的行为:“(我不过是)希望和那个男子交谈,阻止他行动。”
  此事引起社会上许多人的愤怒,指责电视台为了收视率不顾良心和道德的谴责,如果电视台尽快通知警方营救孩子,悲剧还会发生吗?但换个角度来考虑这个问题:该男子为什么会想到打电话给电视台要求报道?如果电视新闻中不是充满如此之多的血腥和暴力的话,他会吗?电视新闻中对感官刺激画面的追求和制造暴力的罪犯之间形成了恶性循环,这已经不仅仅是一个电视新闻制作中的问题了。

  二、“抢”新闻带来的误传误导和伪造新闻

  1981年3月30日下午2点30分,当里根步出华盛顿希尔顿饭店时,突然遭到枪击。霎时间人声嘈杂、一片混乱。2点34分,美国广播公司中断了正在播出的节目,主持人弗兰克·雷纳兹出现在屏幕上:“你们将同我一起首次观看这一事件的实况录像。”接着观众目睹了3分钟前事件的始末:里根走出饭店,向门外的人群和记者招手致意;枪声响起,里根手捂胸口,表情痛苦;特工人员拔出武器,掩护里根、寻找凶手;许多人趴倒在地上,总统新闻秘书布雷迪头部中弹,倒在地上。
  三大电视网的新闻竞争很大程度上表现在对突发事件的报道时间上。上述ABC的记者布朗在3分钟内抢发了新闻,而NBC和CBS都在事件发生大约20分钟后,才播出自己的消息。为抢先播出最重要的消息,这个事件逐渐升级为一场闹剧。
  枪击后45分钟内,三大电视网都报道说,里根虽遭枪击,但未被击中。直到白宫人员证实后,才改口说,是胸部中弹;接着又把胸部手术夸大成“开心脏手术”。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的丹·拉瑟说根据非官方消息,获知总统新闻秘书布雷迪已死,并敬告观众默哀。美国广播公司和全国广播公司也在匆忙中未经核实便随即发布同样的消息,直到白宫发言人出面辟谣……
  误传误导新闻是电视网经常的事情。对于错误新闻的补救在于再播出一则更正报道就可以了。而为抢新闻不顾事实的情况也不是在里根遇刺事件中第一次表露,丹·拉瑟早在作记者的六。七十年代就曾两次报道FBI主任胡佛(J.Edgar Hoover)的辞职;三次报道美国驻越南大使巴克尔(Ellsworth Bunker)的辞职。
  为了得到独家新闻,三大电视网在晚间新闻的报道中都不同程度的采用过非真实的事件因素,甚至伪造新闻。
  冷战期间,ABC的《今晚世界新闻》就曾以“隐藏摄像机”的侦探式采访方法,拍摄了一名演员扮演的美国外交官菲力克斯·布洛克(Felix Bloch)把一只手提箱交给另一名演员扮演的苏联国家安全局(克格勃)侦探。ABC的国家安全采访记者约翰·麦克威塞在报道中说: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美国官员声称布洛克在欧洲一个国家的首都将手提箱交给那名苏联间谍时被拍摄下来。当事件真相被揭穿后,《纽约时报》评论道:“这种伪造侮辱了观众、道德和新闻专业。”政治讽刺家保罗·柯拉斯纳(Paul Krassner)因此发明了“非信息娱乐”(Disinfortainment)这个词。专门指电视网在新闻报道中为赢得收视率不惜放弃正派记录性报道而采用记录性戏剧节目(Docu—dramas)的趋势。
  CBS晚间新闻的周末版——《宗毓华周六夜》(Saturday Night With Connie Chung)新闻节目中也曾播出电影片断冒充真实事件。其实这种做法并非CBS独有,ABC、NBC和有线电视网CNN新闻节目中都经常这样做。就在1997年11月江泽民主席访美期间,这种电影作新闻素材的事情又有出现。CNN在其新闻中指责中国政府虐待囚犯,就采用了美国演员理查德·基尔在其最新的反华电影《红色角落》(Red Corn er)中的一个镜头:中国的监狱警察一个耳光将基尔扮演的囚犯打倒在地……
  这种堂而皇之的亵渎新闻真实性的行为、偏激的政治立场实在与美国新闻界“客观、中立、真实”的自我标榜自相矛盾。

  三、国际新闻报道中电视网新闻服从美国政府决策

  美国电视新闻界一向标榜新闻是“第四势力”,独立于政府之外。而实际情况却是,随着媒体企业化、集团化的发展趋势,越来越规模化的媒介企业财团和政府的关系日益密切。电视新闻作为大财团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已经丧失了独立的声音。特别是在国际新闻报道中。
  据70年代的一次调查显示,美国各电视网播出的全部外国新闻中,1/3来自西欧。对第三世界的报道非常少并且片面。调查表明,关于拉美的新闻2/3报道的是刑事案件和恐怖暗杀活动;80年代,来自拉美的全部新闻中,关于自然灾害的约占25%。三大电视网的平均新闻时长为1'30",而对于西欧国家的新闻时长往往达到2'10"。
  这种新闻中的偏见和拥护美国政府的态度在海湾战争中表现得更为明显。1990年8月2日,伊拉克占领了科威特。其后,关于海湾战争的报道成了美国三大电视网的最重大的新闻。1991年1月中旬,海湾战争正式开始,包括三大电视网在内的美国各大新闻媒体,团结一致支持美国的立场。我们仅以海湾战争期间的新闻报道为例,分析三大电视网晚间新闻表现出的支持政府的立场:

  1、支持政府行动的论调得以发表,反对政府的论调被封杀

  三大电视网新闻在海湾战争期间,都分别增加时段对海湾战争进行多方位的报道。各种“专家”——通常是中央情报局、国防部或国家安全委员会的现任或前任的官员不时出现在电视上发表宏论。也有一些专家学者、国会中主战的议员与军事工业财团大亨的亮相,他们经常都站在同一条战线上——支持美国政府的行动。
  三大电视网的晚间新闻中引述政府官员的发言成为最重要的信息来源。批评家不无嘲讽地说:政府官员是采访新闻的,记者不过是拿来呈现给观众罢了。
  新闻记者当然有责任正确引述政府官员的意见。但优秀的记者,或者说公正、客观的媒体应该指出官员的哪句话是可以得到证明的实话,哪些是未经证实的、或经证明是错误的。大多数电视网晚间新闻中只是把各种采访的官方言论报道出来,却未将新闻中遗漏的和不确定的信息指出来。
  同时,大多数意见与政府意见相左的不同政见者、无党派政策评论家及和平团体的领导人物的言行都遭到封杀。电视新闻报道有时也出现批评战争的人士在街头抗议,却很少播出他们的观点和讲话。与反战运动有关的外交政策专业人士,从来没有机会在电视网晚间新闻中出现。
  海湾战争头两周内,监察传媒的团体“新闻报道的公正与准确”(简称FAIR)对三大电视网的晚间新闻节目所做的一项调查显示:反对海湾战争的论调几乎全部遭到封杀。只有1.5%的新闻来源是美国的反战抗议团体,1.5%的被采访者谈到海湾战争的影响时,说战争影响了他们原定的旅行计划。在说明来源的887个消息来源中,只有1名和平组织的领导人在新闻中被采访。
  三大电视网晚间新闻对海湾战争“一面倒”的报道产生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根据马萨诸塞大学(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的传播系所作的调查显示:普通百姓看电视新闻越多,他们所知道的事实就越少,他们对基本事实知道的越少,就越支持布什政府的政策。

  2、记者在新闻报道中采取政府的立场

  电视新闻记者的立场在这次报道中并非客观、中立,他们完全站到政府的一边。CBS晚间新闻记者鲍勃·席佛(Bob Schiefer)宣称:“我们摧毁了伊拉克的一半空军武力……”新闻记者当然会对战争有强烈的感受,这是可以了解的。但身为专业新闻工作者,他们应该报道政府的行为,而不应该代表政府发言。在描述美国军方攻击伊拉克时,美国三大电视网都不约而同地常常使用“我们”的字眼。我们回想在越南战争的报道中,CBS的莫利·塞弗用美军士兵投燃烧弹烧毁一个北越村庄的画面使远隔干里的美国普通百姓认识到战争的残酷性;克朗凯特为证实自己对美国政府行为的怀疑,亲赴越南前线采访,并得出对战争的否定性结论;越战中年轻的电视记者在电视新闻这个年轻的媒介中表现出强烈的正义感、责任感和独立思考精神,并最终促使越南战争提前结束。记者们付出的代价是:越南战争期间,约156名记者倒在越南泥泞的丛林中,没有再站起来。
  而在海湾战争的报道中,美国电视新闻记者不替政府说话的神话彻底破灭了。三大电视网的主持人都在新闻报道中用“我们”的字眼来实际上指称美国政府。

  3、替政府掩盖海湾战争中事实真相

  1)、掩盖美国出兵目的。

  海湾战争初期,记者向布什总统提出的最尖锐的问题,不是美国出兵的决定是否明智,却是“责问”总统为什么在军队出兵的时候却去缅因州的一个高尔夫球场度假。电视网新闻始终没有告诉美国的普通民众美军出兵海湾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一开始,布什宣称,美军的唯一任务是保护沙特阿拉伯。因为据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美方情报人员报告,伊拉克大军在沙特阿拉伯边境集结,随时可能发动攻击(后来政府证实此情报人员报告错误)。布什总统在晚间新闻中说:“美国无意挑起冲突……我们也无意掌握其他国家的命运。但美国坚定地支援它的友邦。我们出军的任务完全是防御性的。”
  不出一周,布什总统又发表了不同的理由,指出美国出兵是为了在中东地区的石油利益。稍后,他又改口,坚称“战争不是为了石油,而是针对赤裸裸的侵略行为。”而当美军开始发动轰炸之后,他又宣布美军出兵目的是“解救科威特”。1990年11月,派驻海湾的美军扩充到50万人,美国政府开始承认其任务是攻击性的。国会内部争论甚多。
  电视网晚间新闻记者却对总统一再更改的出兵说明无动于衷。ABC驻中东记者布瑞特·休姆(Brit Hume)在战争最后一周时,仍在晚间新闻中宣称:“数月来,总统的立场从未改变,而且做到了他所承诺的事”。总统承诺的事到底是哪件呢?
  NBC的晚间新闻主持人汤姆·布鲁考指出,美国出兵“是为了捍卫言论自由。”不难看出破绽,在此之前,美国从来没有承认过科威特和沙特阿拉伯是言论自由的国家,甚至长期称沙特阿拉伯是世界上新闻检查制度最严格的国家之一。事实确也如此,整个海湾战争期间,一名沙特记者被单独监禁,只因为他曾暗示西方记者,沙特妇女将举行示威来抗议沙特当局禁止女性驾车。
  三大电视网晚间新闻报道都着重在如何与何时开战,而非美国是否应该出兵海湾。电视网新闻主动削弱了媒体对国家基本政策制定的监督作用。

  2)、掩盖美军军事行动后果。

  海湾战争报道中,美国三大电视网向美国电视观众表白:美国与其同盟联合作战所针对的目标只有一个——萨达姆·侯赛因,而不是一个国家和它的人民。每天的新闻中,电视新闻三大主持人提出的问题都是:“我们对萨达姆·侯赛因到底造成了何等重创?”“要击败他,需要多久的时间?”
  而在报道战争造成的双方伤亡时,美国电视记者多半语气平淡,措辞委婉,极少表现出对普通百姓生命的关注和痛惜。在他们口中,伊拉克的飞毛腿导弹是“恐怖分子的凶器”,而美国的轰炸机则进行了“精确的袭击”,仅仅造成“附带的损失”。NBC的晚间新闻主持人汤姆·布鲁考在新闻中解释说:“到目前为止,美国在这个短距离的战争中使用的是远距离导弹与高科技武器,目的在于减低伤亡。”
  减低哪方的伤亡?当然是美军的伤亡。在美军持续轰炸中死亡的上千伊拉克百姓则不在电视新闻关注范围之内。甚至,美国电视新闻媒体始终淡化或否认伊拉克平民死伤的惨痛事实。电视网晚间新闻绝口不提美军猛烈轰炸的目的在于:伊拉克平民大举伤亡有助于减低美方损失。“干净战争”的假象在电视网的“掩护”下,一直保持到美军对伊拉克停止地毯式轰炸之后。而在后来媒体断断续续的报道中,我们了解到伊拉克的伤亡人数超过20万,比美国军方公布的数字高出1倍。这个数字中,包括许多平民在内,空袭造成的伤亡远比早先预料的要惨重。
  美军在海湾战争中还使用了一种致命的新式武器——油气炸弹,被称为是和二战中的原子弹一样有威力的武器。西欧记者报道美国在海湾战争结束前几天实施了一次油气弹攻击,并指出,上千名伊拉克士兵尸体的肺部,血液和氧气都被吸了出来。而对此,美国三大电视网均缄默不语。

  4:对联合国决议的选择性报道

  海湾战争报道中,美国三大电视网媒体始终没有指出布什政府执行联合国决议中的双重标准。1990年1月29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美国可以使用武力将伊拉克军队逐出科威特的决议。这项议案在美国获得三大电视网的大力报道;而一周后,联合国大会以144对2票通过召开国际和平会谈以解决中东危机的决议时,美国媒体却对这个决议避而不谈。
  媒体对联合国决议作选择性报道,表现了美国新闻媒体支持布什政府海湾战争政策的做法。电视新闻中大力宣扬有利于美国政府行动的事实,却淡化或故意忽略政府不愿看到的事实。
   
第五节 对电视网晚间新闻商业性特征的评价

  通观三大商业电视网晚间新闻,得出其最本质的特征是:在电视网商业化的管理体制下,电视新闻已经成为由收视率决定的一种包含事实的商品。电视网一切以收视率为准绳,调整晚间新闻的结构、报道内容、报道口径、甚至包括主持人的遴选。

  一、商业化运作带给晚间新闻的积极意义

  收视率作为新闻节目报道安排的准绳,无疑有其科学依据。美国各种各样的媒介调查公司、媒介咨询公司、媒介顾问公司,在收视心理研究的基础上,对受众心理进行实际考察,所有的节目调整和安排都以受众的欣赏角度和收视习惯为标准。摆脱了节目安排中的人为的不确定性,以科学性很高的民意测验的形式来制定和影响电视网新闻政策的制定。
  每年4次的收视调查,充分体现了美国电视媒体对变化的社会的一种本能的“适者生存”的反应。观众对电视新闻收看时间、收看内容、收看选择、甚至审美要求都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电视网不断调整、改革,努力使新闻节目的可视性增强,吸引观众的注意。
  商业性管理体制带给电视新闻的另一个益处在于:记者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受到无形的严密约束。
  新闻媒体为了争夺观众,无不时时刻刻注意树立自己为公众服务的形象。市场经济对记者的个人道德和职业素养的要求达到最大的限度。法律条文和各媒体自己制定的规则约束着从业人员的行为,基本上不存在有偿新闻。个别暗中进行交易的,一经发现,当事人即被开除,其他媒体也会乘机围攻,观众心中的形象被破坏,致使广告大跌。因此,没有哪个记者敢冒失去工作的危险、没有哪个电视网敢冒失去受众的危险。“美国新闻界现在还有个新趋势,即规定记者不能从被采访者处接受任何有价值的东西,无论是公开赠送还是比较含蓄的手法赠送的都在禁止之列。这些东西包括基督教礼品、吃午餐或晚餐、纪念品、免费旅游。免费宾馆住宿、免费用车等等一切可能使记者对被采访人承担义务的东西。……记者不能在外担任顾问,或是在工作之余接受任何有报酬的工作,因为这必然和记者职务发生冲突。”
  ①胡舒立:《美国报海见闻录》第283页,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1年
  没有有偿新闻,电视记者唯一的收入就是电视网老板付给的工资。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电视新闻圈里,要得到高薪,只有凭过硬的专业能力和敬业精神。不论是文字记者还是摄影记者。美国电视新闻摄影记者的专业水平非常过硬。对新闻事件的捕捉能力极强。我国的电视新闻中时有所见的聚焦不清、电视画面不完整、画面中报道主体含混不清、镜头晃动严重等技术性错误,至少在我看过的美国电视新闻中几乎没有见到。另外,美国新闻记者的敬业精神也是得到全世界公认的。1985年9月9日,泰国发生军事政变,CNN电视记者尼尔·戴维斯在曼谷武装部队司令部附近拍摄叛军与政府军作战时。腹部中弹。当他倒下去的时候,摄影机的马达还在继续开动,因而录下了他身亡和同时牺牲的录音师拉奇生命最后一刻在地上爬行的壮烈场面。“自己拍摄了自己的遗体”。当天晚上,世界各主要电视机构都播放了政变的消息,同时也播出了戴维斯为拍摄新闻献身的场面。
  优秀而敬业的工作人员无疑是制作精良电视新闻节目的保证。美国电视网新闻部内分工极其细致。执行制片人手下有分管各类新闻报道的多个制片人,现场报道还有现场制片(field Producer),专门负责编辑画面的画面编辑人员(film edi tor),专门写稿的新闻写作人(News writer),有专门负责音响的录音师,负责照明的灯光师、负责新闻中图表制作的人员(Graphie artist)……甚至还有专门跑腿的gofer,desk assistant等等。无疑,细致的量化分工也是电视网新闻无论从文字、画面还是技术角度都达到无可挑剔地步的原因。

  二、商业化运作带给电视网晚间新闻的负面影响

  一般说法总让我们相信美国的新闻媒体是追求真理,报道真相的,是敢把总统“拉下马”的“第四势力”。然而通过以上三大电视网晚间新闻的事实分析,表明美国电视新闻界独立超然与客观中立的情况不是完全不受商业利益的影响的。在美国,政府和宗教对新闻的检查与管制几乎不存在,但无形的商业利益对新闻干预很大。其实很容易理解:美国电视新闻最初产生的原因就是为了保住电视台的营业执照,而营业执照就意味着商业利润,意味着盈利。电视新闻制作从来就没有摆脱商业性的考虑。
  60年代,媒体相对独立的可能性在一定范围内是成立的。因为那时,企业兼并媒介是不可能实现的。1966年,国际电话电报公司(ITT)曾试图兼并美国广播公司,美国国内舆论对此事表示出极大的关切,认为这类合并可能“危及ABC新闻报道的中立性”,这笔交易因而胎死腹中。
  而渐渐地,超然独立的新闻工作者发觉他们的工作环境变得不适合他们的生存了。商业发展和企业兼并的潮流推出一批熟悉商务的“传媒经理”,他们更关心的是如何赚钱,而非报道新闻。

  1、大众传播媒体本身的商业运作对新闻的干预

  大众传播媒体——电视网、广播网、通讯社和报社——本身也是一种营利企业。由于商业电视网的收入完全来自广告收入与商业界的赞助,它们赚钱的能力就表现为:是否每年将观众带给广告客户?每年带给广告客户多少观众?也就是收视率的问题。
  电视网,作为传播媒体企业,其运作秉持两个既定的目标:提供包括新闻在内的大众服务节目与赚钱。而其中提供大众服务的原因有二:一是提供大众服务才可以保住营业执照,有营业执照才有赚钱的资格;二是提供大众服务才能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而有了良好的公众形象才能赚大钱。作为大众服务之一的新闻提供,从根本上就没有摆脱赚钱的利润驱动,自然会向高利润看齐。
  而为了追求高利润和高收视率,电视节目——包括电视新闻的设计,按照一位评论家的说法是“永不间断的暴力、免费服务的性事与刻意操纵、瞬息万变的形象和声音,目的是制造一种情绪与感官的刺激,使人看了根本没有时间反应。”
  据统计,在美国平均每个家庭每天电视开机时间近7小时,个人收看电视时间每周平均31小时。大多数的成人表示他们看电视主要是为了看新闻。同时,典型的美国人到了16岁,就已经在电视上看过大约20万次暴力行为以及30万个电视广告。暴力行为不仅仅存在于夜间电视剧中,电视新闻中也有暴力。电视广告则在电视网晚间新闻中占约了1/4比重,是新闻部成为电视网赚钱机器的主要原因。
  电视网在商业上的考虑,是否影响记者报道新闻的方式?我们不妨先看看美国三大电视网对1988年加拿大卡尔加里冬季奥运会所做的报道。
  三大电视网的新闻部对这次冬奥会在该电视网晚间新闻中所占的比重是不同的。冬奥会期间,NBC在晚间新闻中总共用了30分钟报道;CBS新闻用了17分钟;ABC则总共用了47分钟来报道。原因在于,ABC“恰好”承办这次冬奥会的转播。新闻中的大力报道与收视率和营业利润之间的关系可谓一目了然。谁能说ABC的新闻制片人的“独立性新闻判断”不受影响呢?
  更能说明问题的是,ABC对1988年的汉城夏季奥运会的新闻价值却不予认可,在其晚间新闻报道中的报道比重平平。而获得转播权的NBC却在其晚间新闻中着力报道汉城奥运会。作为美国新闻界专业守则的“新闻选择完全基于一则新闻的实际重要性,而且完全不受财务考虑的影响”规定并不能抵挡金钱的冲击。
  更有甚者,电视网为了自身的商业发展,不惜通过封杀新闻来与政府讨价还价,换取政府的优惠政策。
  1984年,美国总统大选前,ABC的《今晚世界新闻》就封杀了3项有可能损害共和党竞选的丑闻报道。事后,《琼斯妈妈》杂志指出:ABC新闻部调查报道特别小组挖掘到这样三条新闻:美国新闻处处长查尔斯·威克(Charles Wick)拥有的一些老人院有违反健康与安全法规的事实;联邦调查局曾掩盖劳工部长雷蒙·唐诺万(Reymond Donovan)与犯罪组织人物之间的关系;里根的密友保罗·拉索特(Pau l Laxalt)参议员曾游说司法部停止暗中调查出钱赞助他竞选的人士。而事后,这三条新闻被静悄悄地处理掉了。原因是:ABC准备向共和党主管的联邦通信委员会游说,更改所谓的7—7—7法则(该法则规定一个企业财团或电视网不可拥有7家电视台、7家AM和7家FM广播电台的限额)。ABC希望能通过修改将每项机构的数目扩大到12个。1985年,联邦通信委员会果然将7—7—7法则改为12—12—12规则,ABC的经济地位大大提高。
  形成对照的是,ABC新闻部的手册中有这样一项条文:“我们新闻部工作人员负有维护报道公平、正确与不偏的至高责任……我们在完整、公平与正确报道新闻时,除了大众利益之外,绝不可依靠任何其他利益。”商业利益已经践踏了这条高尚的原则,为大众提供完整和不具成见的新闻报道被电视网本身商业发展的要求所掩盖。

  2、后台老板对新闻的干预

  美国传媒本身的企业性质在1996年新通信法出台后的兼并、合作风潮中发展到登峰造极的地步。三大电视网中ABC成为沃尔特·迪斯尼与美国广播公司的一员;N BC仍属于通用电器公司,CBS在1996年与西屋电器公司合并。“独立的”新闻部不过是全球性超级大企业下属公司的一部分。也就是说,经济巨头们在观众无法获得第一手新闻信息的情况下,以电视新闻的方式报道给他们经过筛选的“世界”。
  例如,全国广播公司NBC的后台老板是通用电器公司(General Electric)。通用电器公司是美国首要的军事工程承包商,美国政府生产原子武器和进行星球大战的计划,使通用公司获取巨大利润。当然,NBC晚间新闻在报道有关战争题材时,绝不会透露这类事件与其母公司之间的关系。
  普通观众都往往相信电视网新闻部是听命于某一个杰出记者、主持人或新闻制片人而运作的。而实际上,大的联合企业财团老板们才是真正掌握电视网新闻命脉的人。最著名的晚间新闻主持人或电视网的总裁所能发挥的“威力”,也要看他们的工作和表现是否有利于收视率的增长,是否有利于母公司的利益。
  1989年11月30日NBC晚间新闻中,就将有关通用电器公司劣质产品的内容删掉了。这条新闻报道的焦点是:美国联邦政府着手调查通用电器公司等在建造飞机、桥梁、原子弹筒舱等产品中使用了不合格的螺帽。报道指出:美国每年使用的2000亿螺帽中60%可能有大问题。NBC目删掉的部分是:“最近,通用电器公司的工程师发现他们出了大问题。他们的一项主要产品中,每3枚螺帽中就有1枚是坏的。更令人惊心的是8年来,通用电器公司使用这些零件,竟都获得了规定证书。”
  而通用电器公司不仅仅操纵着NBC电视网的新闻播出,它还拥有或赞助其他媒体或节目。它拥有有线电视网CNBC,赞助ABC的《戴维·布林克利报道》、CNN的(交火)(Cr。sfire)以及公共电视网的《麦克劳林团体》(Mclaughlin Group)等节目。通用电器公司的一位经理就曾公开表示:“我们坚持节目制作的环境必须能强化我们公司所要传达的信息。”
  如果我们了解到:NBC属于全美最大的一家军事承包商通用电器公司所有,而通用电器公司负责设计、制造、提供组件及维修所有海湾战争中美国动用的重要武器系统,包括爱国者导弹、战斧式巡洋导弹、隐性轰炸机、B—52轰炸机、空中预警管制机,以及航行侦测卫星系统。也就不会奇怪NBC何以在海湾战争期间的电视新闻中赞美美国武器如何先进、如何减少人员伤亡了。记者报道的通用电器公司,正是付他们薪水的老板。
  至此,考虑到为美国军队提供武器的通用电器公司与美国政府的关系,电视网新闻中对美国政府谨小慎微、偶尔“小骂大帮忙”的行为变得很可以理解了。

  3、广告客户对新闻的于预

  三大电视网在商业化的媒体管理体制中,收人百分之百依靠广告。广告客户们每年要付给美国的广播电视传媒公司高达700亿的美金。企业广告,是一种投入大、利润高的商业投资。电视节目的赞助商——化妆品、汽车、药品的制造商们——制作一则电视广告需花费25万美元,还不包括付给电视台的播出费用。通常这笔播出费在大电视网的黄金时段播出售价为每30秒收费13万4千美元。据统计,20%的电视时段被广告占有。1988年商业界在电视广告上的支出,总计为250亿美元。
  在电视网经营管理人员眼中,一般受众无非都是些潜在的消费顾客。电视媒体的任务就是把这些顾客推销给广告客户。而企业财团在提供广告的同时,也会在电视新闻中塞满了半真相、矛盾的信息与自我推销。
  由于依赖企业提供的广告以巩固财源,电视网新闻报道承受着极大的压力,他们在制作节目时需要尽量迎合广告客户的需求。否则广告客户使会用撤销赞助费用或广告的手段来威胁。NBC新闻部的一位职员对FAIR说:“干我们这一行的,一碰上某家航空公司飞机出事,就知道当天要播的那家公司的广告将被拍下。”
  ①诺曼·苏罗蒙马丁·李著,《不可靠的新闻来源》,杨月荪译,正中书局,1996年6月版。
  随着企业公关部门的发展,企业开始直接进入新闻界。电视网新闻节目中,新闻与广告的概念逐渐变得混淆不明。一些看起来像新闻,实际上暗中推销产品的电视节目,开始在新闻部的常规节目中播出。
  由企业公关部门制作的这类“新闻广告片”,带有专家的评论,生动的画面,著名新闻节目主持人的解说,重点是让公司产品或品牌的名字出现在电视屏幕上。ABC的著名记者兼主持人萨姆·唐纳森就曾以画外音报道的形式报道一条关于机场安全系统的“新闻”,实际上是美国化学协会的广告。
  商业界的公关大师们运用各种工具和手段促销产品并影响着公共舆论。专门提供商业新闻稿的公关新闻社(PR Newswire)每天向全美大约600家新闻机构发出150条新闻稿。三大电视网以及《华盛顿邮报》、《纽约时报》等都是它的订户。现在,公关新闻社已经与大都会ABC公司(Capital cities/ABC)合并。可以想象,未来的电视媒介将更多地播出“新闻公关片”或“新闻广告片”。

  三、媒体合作兼并之后:新闻将掌握在更少数人的手中

  1989年3月,世界两大传媒巨人时代公司和华纳(Warner)公司合并,形成了世界最大的传媒企业集团。而1996年的新通信法后,特纳广播公司与时代一华纳公司再以67亿美元合并。合并后的时代一华纳公司拥有美国最大的杂志广告收入与发行机构、华纳电视公司——包括华纳兄弟电视网、华纳兄弟电视台和华纳兄弟节目制作国际公司、以及有线电视领域中的有线电视新闻广播公司、家庭影院公司、特纳电视网、卡通网、特纳广播公司以及为1230万订户服务的其他有线电视系统。该公司还拥有电影公司和音乐公司。公司总收入达到209亿美元。
  在美国国内市场新闻与娱乐界传媒垄断的过程中,时代一华纳公司不过只是其中最大的一个。1982年,全美共有50个企业财团控制着大多数的传媒企业。而到1990年,这个数字已经降到23个,并且还在快速缩减中。《1996年新通信法》的实施加速了这种趋势。时代华纳公司的总裁理查德·蒙罗(Richard Munro)预测,不出几年可能只剩下五、六家合并后的传媒巨头控制美国,甚至控制全球的传媒企业。
  表面看来,观众可以选择的传媒种类更加繁多。然而,事实上,只是一小撮跨国企业集团在控制绝大多数美国人所看、所听的信息。这些高度集中的传媒机构所提供的信息,有着惊人的一致性。电视新闻尤其如此,各电视网播出的新闻不仅内容雷同,画面相似,甚至播出次序也相同。ABC的记者萨姆·唐纳森说:“CBS、NB C、ABC……反正都一样。”
  高科技使得今天的传媒巨人以更快的速度和更低的成本,向全世界发行新闻,新闻变成了类似工厂流水线上的产品。但高科技却不能改进新闻报道与其他电视节目的质量。《旧金山纪事报》(San Francisco Chronicle)的电视评论家约翰·卡曼(John Carman)指出:“事实在于:大电视网的节目品质的确在走下坡路。”
  企业托拉斯化以及经济上与广告客户紧密的联系,使电视新闻中“自由”传达的信息受到极大的影响。今天的新闻传媒的问题不仅仅在于公然说谎,而是信息的提供受到商业利益的限制后,新闻报道漏掉了什么,掩盖了什么。电视史学家埃里克·巴诺(Eric Barnow)指出:“极少有观众知道电视荧光屏上遗漏了什么,因为他们对这个世界的所知,几乎全是这块电视荧光屏所提供的。”
  ①诺曼·苏罗蒙、马丁·李著:《不可靠的新闻来源》,杨月荪译,正中书局,1996年6月版。
  当然,电视新闻也会报道一些不利于大企业和权势利益集团的新闻。但是企业财团对传媒的控制却限制了新闻报道的幅度。媒介监督机构FAIR通过调查研究指出:美国电视网新闻中最缺少的要素是代表大众利益群体的声音——和平、环保、劳工、消费者与各种民间团体,他们的观点往往与大企业的利益相抵触。这些民间团体没有雄厚的资金购买属于自己的电视网,因而,各阶层的大众意见都被排斥在电视媒体提供的信息之外,而无法运用电视这个媒体向最广大的受众传达他们的看法,无法在电视网的黄金时间向企业化的美国提出挑战性的质疑。
  电视网晚间新闻的半小时结构自1963年以来一直保持至今。CBS的资深记者兼主持人沃尔特·克朗凯特曾在他退休时说:“新闻工作者身上越来越重的社会责任感要求我们扩充节目的长度。我们在仅仅半小时之中不可能把新闻报道做到公正。我们不可能在半小时之内把政客们的立场、观点表达清楚。同时还要报道来自全国和全世界的其他重要新闻。”
  今天,虽然美国的电视传媒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有威力。但今天的媒介集团、信息集团与企业财团紧密挂钩、利益相关。面对少数跨国传媒企业形成的巨大影响,电视网的新闻部要想在晚间新闻中作改进,是有先天的局限的。
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