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目录 |
提起美神,人们往往会联想起古希腊的雕塑——断臂维纳斯,联想起她那优美的身段,高雅的气质,纯洁的目光和她展示给人的那种外在的形体美和内在的精神美的和谐统一。站在她面前,你会觉得整个世界在她目光的笼罩下都变得纤尘不染,你会觉得你身体里的一切情欲的骚动都是卑下的,任何一点凡念的萌动,都是对这种美的亵渎。那是一种美的极限,是一种无与伦比的境界,是一种最酣畅的精神满足和享受。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人们称她为“美神”。 小说《美神之囚》中,也写了一位“美神”,即小说主人公林琳。故事情节并不复杂:林琳的丈夫,一位青年军官,在一年一度的探亲回家时,发现自己的妻子正被她的“情人”在傍晚时分用自行车带着回家,于是,双方一场恶战,她离家出走。他在哀求、劝告、威胁一切都无济于事之后,愤而离婚。他觉得这口恶气难出,便去公安局告发了她的种种“劣行”。于是她被判刑,劳教三年,“美神”变成了“囚徒”。 小说的作者,在这里并不是要向人们讲述一个风浪的离婚故事,而是想通过对主人公言行和思想的描写,表现出作者对婚姻、家庭、爱情、道德观念以及男女性爱等等问题的思考和主张。但读了全篇作品之后,我以为作者对上述问题的思考和把握,都大大地偏离了我们今天的社会现实。作品中的那位“美神”不但唤不起读者的任何“美感”,在有些方面,甚至使人觉得其“丑陋”。 这种“丑陋”,集中地表现在主人公“灵”与“肉”的分离上。 作者在小说中用了大量的笔墨,来写这位“美神”的美之所在: “她美行出奇。她在街上一走,回头率百分之九十。她随便走到哪,都那么引人注目。她在前边一走,总有那么多的小伙子在后面踩她的脚印。” “金色的阳光流淌进来,照在她赤裸的身上,像谁用一支金色的彩笔,为她勾勒出了一圈闪光的轮廓。” 应该承认,这确实是一种美,凡具血肉之躯,都会为之动心。 但是,当她探亲归来的丈夫,发现她坐在另一个男人的自行车后架上傍晚归来而大动肝火的时候,且看她是怎么说的: “管得着吗?你。他?我的情人,怎么样?哼!” 这不是“气话”,因为她说过:“只要性行为不带有商品属性,那它就是纯洁的,干净的。至少是自然的、正常的,符合人性的。” 这决不是一种“美”的“理论”,这只能是为官能的放纵所制造的一种“借口”。带有商品属性的性行为当然是丑恶的,但是,不顾社会道德,婚姻道德和义务的性行为难道就不是丑恶的吗?如果按照这种“理论”,那么,动物之间的性行为是最不具有商品属性的,能说它们那是“干净”和“纯洁”的吗? 做为军人的妻子,应该承认,两地分居的生活,确实对双方都是一种“牺牲”,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更应该强调的是一个公民对祖国应尽的义务。然而“美神”的理论却是这样的,她说: “既然性欲如同食物一样,是人类生命延续的必需,没有了性欲,人类社会衰败,灭绝,人类社会就会解体,家庭这个人类社会的细胞就会溃散。那么,性欲就应当和食欲一样,不应当常处于饥饿状态,而应当像食欲一样,时时地去满足它”。 “为什么性欲只能在配偶那里得到满足?老吃一样菜,会不会倒了胃口?” 这又是一种放纵享乐的理论。食欲和性欲虽然都是人的本能,但二者绝不是相同的。人的性欲是受社会、道德和婚姻的约束的,它虽是一种生理本能,但也更是一种“社会行为”,因为今天的人类早已脱离了蒙昧的动物界,变成了“社会的人”。在社会生活中,人身上的具有的一切动物的本性,都将受到社会的限制与改造。这是人类的进步与文明。但作品中的“美神”竟然对这一点也提出了她的挑战,她说:“一个女人的身体一生中只能允许一个男人播种。这是一种文明还是一种野蛮?”提出这个问题的本身,就显示了其道德水准的低下。再美丽的躯壳,如果其中包藏的是这样一个灵魂,你能觉得她美丽吗? 在这篇小说的篇首,有这样一句“题记”: “婚姻的开放和封闭是当代哲学的一个时髦的命题”。 可以说,探讨婚姻的开放与封闭,也是作者写这篇小说的“命题”。在主人公“美神”的那本用“散文诗”的形式写的日记中,就充满了她对婚姻“开放与封闭”的思考。请看看这些精妙的议论: “婚姻只是一道枷锁。” “结婚是恋爱的坟墓,而爱是心灵的冲撞。” 我羡慕文明国家的女性,她们一生都在恋爱,而我们的恋爱只属于少女。 做为思考后的行动,她终于冲出了“枷锁”,跳出了“坟墓”,去和一个过去一起插队时认识的小兄弟同居了。而且当这位小兄弟又和别的女人住在一起时,她也淡然处之地认为:“人的一生是很短暂的,犯不着一个人为另一个人去承担什么义务。”这大概就是“开放”的婚姻所应具备的内容吧!按照这种“开放婚姻”模式,人人都可以随时满足性欲,而不必拘泥于是不是在配偶之间,人人都不必承担任何义务,一生都在恋爱,风流又快乐。 但这已不是“开放的婚姻”,而是“开放的性”了。 因此,我以为,《美神之囚》这篇小说,在探讨家庭、婚姻、伦理、性爱等问题方面,显得不够严肃,对有些问题的把握失去了分寸,尤其是在性观念问题上宣扬了不正确的东西,流露出了不健康的情绪。 (原载《作品与争鸣》1989年第1期) |
回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