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目录
网络:文学的双刃剑


吴过

  网络这一媒体有其特殊性,对于爱好文学的网络写手来说,网络给了他们一个自由空间:没有编辑审稿,没有退稿,没有邮寄稿件的麻烦,只需点击一下信箱,你的稿子就能在网络中迅速传播。事实上,正是由于网络媒体的这种特殊性,许多优秀的贴子在网上不径而走,在网人心中荡漾起阵阵涟漪,后来那些贴子被人标上了“网络原创文学”的标签,存放在各个文学网站、BBS和无数个人主页中,成为当代文学园地中的一个新品种。
  网人原创文学崛起的时间太短,即使从网络在中国兴起时算起,也才三四年时间,何况网络刚刚兴起那阵,更多的网人沉浸在走进新天地的喜悦中,他们把时间、精力和智慧更多地交给了聊天室、BBS,在那些日子,即使到了凌晨三四点钟,聊天室里依然充满了甜蜜的絮语,以及某一颗焦灼心灵的苦苦等候;而在砖头横飞的BBS站点,经常能见到智慧有趣的文字散布在一些贴子中,像夜空中划过的流星那般耀眼,也许那已是网络文学的雏形。
  网络文学发展到了今天,网上的网络写手日益增多,大量“网人原创”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已有不少网络写手从不自觉转变到了自觉,由当初的兴之所至偶尔写写,到现在的把网络写作当作一门正经事在做,这种自觉类型的网络写手多了,相信网人原创文学在质量上会出现一个飞跃(当然需要一些时间)。
  另一个可喜的现象是,常在传统媒体中露面的作家——尤其是六七十年代出生的新生代作家,以他们对新生事物特有的敏感,意识到网络对于文学的意义,也开始活跃在网路上,这些身影的出现,对网络文学的发展有着另一种积极的意义。
  但是任何事物都是两方面的,网络对于文学而言,也是一把双刃剑。网络给文学带来了自由、宽容,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懒于思考、一挞而蹴、鱼龙混杂、文字垃圾。正是由于网络方便、快捷、宽容等诸多特征,从某种意义上说,网络文化变成了速食文化、快餐文化,网人们随取随用,就像对待一块餐巾纸那样,用过了轻轻扔掉便是。
  用“浩如烟海”一词形容网络中密集的信息量,一点也不算过份。以网为家的网络写手在网路上倘佯,往往会眼花缭乱,这个时候,要保持宁静的写作心态,并不那么容易——何况我们本来就处在一个浮躁的时代。值得注意的是,网络中那些看上去很迷人的诱惑,对于网络写手也许是个陷阱,随波逐流毕竟是件轻松的事儿,文学失去了特立独行的思考,很可能变成先生太太们的玩物,如果说网络是文学的双刃剑,其“快餐心态”便极有可能构成对文学的伤害。
  阿根廷有位作家叫博尔赫斯,他后半生整天泡在图书馆,与书为伴,在人类精神世界的迷宫中穿行徘徊,所接受的信息量是极其丰富的。但是这位大师没有在迷宫中迷失,而是展开他那神奇、怪谲的幻想的翅膀,在文学的天地间高高翱翔,他的身影是孤独的,可他那些来自内心的力量却是巨大的,博尔赫斯被称作“为作家写作的作家”,永远受人景仰。
  英年早逝的中国作家王小波,是最早上网的那一批网虫中的一员,他在美国呆过,英文底子按说不错,网络中对写作者构成诱惑的那些东西,对他也会构成诱惑。但是王小波同样没有在网络中迷失,他把写作的标高定位在另一个高度上,从卡尔维诺、奥威尔、杜拉斯等文学大师身上吸取养分,默默写作。王小波没有追求一时的热闹,更没有随波逐流,而是沿着“落满了蓝蜻蜓的花径”,走进了一个“诗意的世界”,在那里构筑他自己的精神家园。
  用博尔赫斯和王小波这样两把尺子来要求网络文学,显然过于苛刻,必须说明的是,笔者写作此文并不是想拔苗助长,让所有网络写手都像博尔赫斯、王小波那样写作,当然这也是不可能的。众所周知,网络文学具有极强的包容性,参天大树和小花小草都应该有各自生存的空间,只要有真情实感,尽管娓娓道来,真诚的文字在网路上一定能找到知音,即使对于那些热衷于用假嗓子唱歌的写作者,网络往往也待以宽容。但是博尔赫斯、王小波这样两把尺子毕竟是有意义的,它的意义在于提醒网络写手,在面对网络中那些喧哗与骚动时,请稍安勿躁,真正优秀的心血文字不是在随波逐流中所能产生的。
  网络是博大的,当你打开电脑,连接上网,你面对的就是一个几乎等于无穷大的世界。对于想有所作为的网络写手来说,网络会给他带来自由,带来一个全新的天地,同样也得提防这把双刃剑可能带来的伤害。也许只有在夜深人静时分,万籁俱寂,你想起身边一个个生命的来龙去脉,独自面对灵魂中的一声声叩问,才会猛地惊醒。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