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主页
方圆处世技巧



  你气质良好,富有魁力,心理成熟,也就是说你已经很“方”了。那么,你还想让自己在“方”的基础上,变得更“圆”吗?

              可方可圆 以屈求伸

              “打狗律法”新招

  老子在《道德经》中云:“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现代社会到处都充满着竞争,也存在着欺骗。人们往往感到迷惑不解,胆小者躲避,愚鲁者轻生。其实,每个人都想在社会上站住脚,然而往往又对现实甚为不满,心态不佳。可是,这种生存方式如果不好好处理就会被现实社会所淘汰。

  又有另一种人,心怀大志,为了高洁之理想,九死不悔地去追求,成事者固然极多,但败阵者亦为数不少。我赞叹这些人的执著,可是,世间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这些勇者的失败必然有其原因。

  无智乎?非也,无勇乎?非也,无仁乎?无义乎?无礼乎无信乎?均非也。英雄的气概,君子的风度,这些尽管他都具备,但最终却落得两手空空,满目凄凄。缘由在于少了一点关键性的技能,这些技能人人都能学得会,人人都能做到。但要把这点技能学得精,做得妙,那就需下功夫研磨一番了。

  这点技能是什么?答曰:方圆处世。

  我说得这样张狂,大概你要怒火中生,你当然要发问:如此说来,人人都要圆滑世故不成?如此说来,世间成事者,刘邦。刘备,罗斯福、威尔逊都是滑头滑脑的人了吗?读者诸君,大概你有所知,又有所不知,我所说的“方圆”二字,有两种含义,正如武林功夫,同为天下神功,有的能使人强健神勇,行侠仗义;有的却让人走火入魔,为非作歹。“方圆”之道博大精深,这绝非夸大其辞。

  诸君不信,那我来问你;韩信在人胯下钻过,是否这叫圆滑?如若不是,那何以为辱?越王勾践败在夫差手下后,让自己的妻子到吴宫内去做妾,这是不是叫圆滑呢?有人会说这只是取胜的一种战略思考,对,你说得没错,我所说的方圆处世,其义也在此。方圆处世,并非让你营私舞弊、贪污贿赂、投机取巧。方圆之道,是人生智慧的凝结,它的形式变化多端,可以称为“以屈求伸”。也可称为“以柔克刚”。所以有人这样说:方圆之道的最大的勇气就是不动情感,泰然自若。这意味着你不胆怯,敢于拼博,能够摆脱失败情感的左右。

  精研方圆之道,需在生活中静心体会,边学习边实践方能进步得快。

  我有个同学,自小聪明于练,我们上中专时,他学习成绩优异,当时学校要保送一名学生上大学,许多学习平平毫无专长的学生纷纷给学校领导送礼,他见此甚为气愤,便联合富有正义感的同学孤立他们,并在宣传栏里对这些学生的行径向全校爆光,结果那些学生灰不溜丢,弄得几位学校领导也怪没趣。然后他把自己真实成绩写在几份纸上,并各自夹人“大团结”几张,分别放人信封送与那几位领导,结果我这位同学顾顺当当地进了大学。

  我对我这位同学气愤地说:“无耻之极!你让那些学生不送礼,你却暗自送去钞票!”这位同学笑笑说:“触怒了那几个领导,他们会找我麻烦的。我知道他们是只认食的狗,我先给他们点好吃的,这样我能顺利进大学,而且毕业以后回学校也好再拿棍子接他们。”

  他这一番话,让我对“无耻”全然换了另一种看法,确为“无耻之极”,却又“智慧之极”。这里不是说让我们都去学这种“智慧”,而是要从中汲取教训,做一个为人称道的高尚的人。方圆乏道,博大精深。读者诸君,尚需努力!!

               郑庄公的计策

  为人处世,首先需要明白二点:人都有自私之心。

  人们制造工具是为了使工具得其所用,在劳动中为人类自己服务;人们说某句话,办某件事,是为了达到他自己的一个目的;人们把商品卖出去之后,他是为了得到钱或者是为使自己赚更多的钱。或者是满足自己某种需耍,或者是实现自己的某一个理想。

  人们往往是以自我为中心,一圈圈地套开去,随着与自我关系的越来越疏远,套开的圈也就越来越大,这样,人们的社交范围也就渐渐形成。

  父母乃生我养我者也,因而至亲;兄弟乃与我情同手足者也,因而至密。父母兄弟,满足着人自降生以来的第一次关键性的需求,因此,人们往往把父母兄弟看作是与自己关系最近的人。

  但是,由于人们的自私发展到极端,就会不可避免地损害他人,越自私往往损害的人就越多,甚至自己的亲朋及父母兄弟。

  朱元障为了把国家大权牢牢地把握在自己手中,因而才演出火烧庆功楼的好戏;权力这个东西,你占得多,我就占得少,宋太祖似乎也明白这个道理,杯酒释兵权成了他的拿手本领。

  正确处理私与公的关系,也就是正确看待远与近,大与小的问题。人人都有私心,但人与人的私心有着智慧与愚蠢的区别。愚蠢之人只顾自己之私,不看众人之私,最终引起众人的反感,只能落得个千夫所指。智慧之人不仅见得到自己的私心,也见得到别人的私心,他会干方百计地为众人谋求利益,他的自私眼光更为阔大。众人得到满足后,自然会称道于他,他自然会得到自己应该得到的一份,这样整个社会就会进步的。

  举个例子,郑庄公与共叔段本都是姜氏之子,可是由于姜氏生郑庄公时难产,于是对庄公遂生厌恶,便想立她的小儿子共叔段。姜氏想方设法把共叔段安置在要地,后来在郑武公那里讨了京这块地方,共叔段便大大方方地做起了“京城太叔”。祭仲对郑庄公说:“都城过了百雉,是国家的祸害,如今京地超过了它本应有的限度,不合先王之制,你将来要控制不住的。”郑庄公便说:“姜氏要这样,哪能避开祸害呢?”祭仲说道:“姜氏有什么不满足的呢?不如早给共叔段安排个便于控制的地方。”郑庄公只是回答说:“你等着瞧吧!那小子多行不义,必会自取灭亡。”

  后来那个“京城太叔”共叔段划出属于自己的地域。郑大夫公子日说:“一个国家容不得两司之状,你打算把郑国送给共叙段,那我就侍奉他;你要不甘心让位于他,那请我除掉他!”郑庄公又是极为平淡地说:“用不着了,他会自己赶上灾祸的。”

  共叔段自私得很,又把原来划出的地域正式收为自己所有,到了郑邑庆延。于封说:“土地广大了会得民心。”郑庄公却说:“共叔段不义,不能笼住民心,土地占多了就要垮台。”

  共叙段继续修茸城墙,并开始制造甲衣武器,准备步车兵车,将要袭击郑国。姜氏欲为内应,为共叙段开城门。郑庄公听到共叙段袭郑的日期,说:“太好了!”便命了封率大队人马伐京,京人背叛共叙段。共叔段最后仓皇而逃。

  共叔段与姜氏二人可谓确实自私透顶。姜氏因生郑庄公寤生时难产便不想让他继承王位;共叔段不仅自私,而且爱耍小本领,时而划分疆域,时而扩充地盘,时而修兵买马。庄公不动声色,任其弟为所欲为,只是说:“等着瞧吧!等着瞧吧,到时候他会自己碰到灾祸的。”等共叔段准备暗袭郑国时,庄公才出动军马大加讨伐。共叙段为了争王位只能偷偷摸摸,灭郑也只能用“暗袭”的方式,而郑庄公争王位却是堂而皇之,灭掉共叔段也完全可以采用“大加讨伐”的姿态。

  共叔段目光短浅、胸无点墨;而郑庄公则胸怀大志,让共叔段自己露出尾巴,然后以正义之师出师讨伐故而一举获胜。这就是正确处理了远与近、大与小的关系。

               “无毒不丈夫”

  自然界中,蜜蜂的蜇针是为了逃命,并非存心要蜇人;蝎子的尾构与蛇的信子也是为了求生。它们没有别的武器用来捕捉其他生灵,这是它们得以生存的武器。蛇不能靠吃干草填饱肚子,它生来是吃肉的,所以腕蜒着的那柔软的身体就是要逮癞蛤蟆的。

  砒霜性太毒,但却能救命;人参本可对人大补,但若是多食亦能让人一命呜呼。善恶总是相对而言,方圆处世离不得这句话,就是要有圆有方。你对毒蛇怀有善心,毒蛇会反咬你一口;上了战场上的将士对敌人要毒,不然就会没命。战场上是要讲杀人的,佛家认为杀人是大恶,茶毒生灵者死后下地狱也要下火海上刀山,但若个个将士在别人的枪口下还大发慈善之心,那一定会“国将不国”了。

  方圆之人,其手腕之灵活,令人咋舌。请看《北京青年报》1997年12月10日黄一丁写的一篇新闻报导:《大赠机风波》:

     近日,南京寻呼业爆出该行业最大的一起竞争争
   端:10月24日南京电信寻呼公司一日之内赠送BP机
   突破万台,引发了当地社会寻呼台的普遍恐慌。认为占
   整个南京市场“半壁河山”、用户多达38万的南京寻呼
   机“老大”的这一举动,完全是低于成本倾销并据此抢
   占市场的“不正当竞争行为”,且已经直接威胁到众多
   社会寻呼台的基本生存。据了解,此次大赠送是被称为
   “邮电局寻呼真情回报老用户”的全省性活动的起始动
   作。根据赠机条件,凡本市有线电话用户中号码尾数为

  “0,4,7”者均可于当日受赠128、129省网数字机一
   台。当日领机场面相当“火爆”:领机者长龙环绕,人
   头攒动,并不得不在发送了寻呼机实物后又发“领机
   券”。众多社会寻呼台对此景甚感忧心,认为此举若继
   续进行,南京一地的赠机量就将高达18万台,后果难
   料。经多方奔走呼吁无效后,7家联名诉诸法律,并将
   电信寻呼公司送上省高法法庭。
     是不是“回报老用户”?
     社会台原告方对电信寻呼赠机之举是“真情回报老
   用户”一说持强烈反对,认为所谓“老用户”实际上是
   有线电话市话网的,而不是无线寻呼的老用户,已有
   BP机的用户也没必要再花一份服务费领取新机。因此,
   电信寻呼此举完全是利用其独家垄断经营有线市话的行
   业优势,促销扩展新增用户行为。电信寻呼公司则认
   为,第一,赠机活动有利于消费者,得到了他们广泛的
   响应;第二,我们利用市话网资源启运寻呼市场,而不
   管哪一家启动市场,通常都会起到带动整体的市场作
   用;第三,一些社会台,如南京联通。华鹰台等今年都
   搞过“买商品赠BP机”活动,也没有限量,为什么却
   没人出来指责若说“市场竞争中使用同一规则”,那么
   为什么对人对我却是两种标准?
     社会台方面则认为关键在于电信寻呼凭借有线经营
   没有放开的优势并作为竞争手段和依托,因而加大了而
   不是减小寻呼市场的原有的不公平基础。这是根子所
   在。电信寻呼公司在利用有线电话资源一事上则认为,
   国家给予的经营权利就应该理直气壮、充分利用,是经
   营思路的开拓;社会台没有有线资源,但变换方式后也
   可开拓自己的经营思路。
     赠机算不算低价竞销?
     电信寻呼公司坚决认为不能算。把对用户的回报与
   低价倾销混为一谈是误导。没卖钱怎么能说是“销”,
   通讯业的赠机现象在市场经济国家极普遍,可说是国际
   惯例。说到寻呼机价格,电信公司告之,直到今年上半
   年,我们的售价都是最高的,直到下半年才下调到中等
   水平,不也是长期以来忍受别人对我们的低价竞争?社
   会台方面则认为电信寻呼的“赠送”,实际上是用免掉
   呼机费用的手段来推销他的随后服务。说到“国际惯
   例”,他们认为像香港寻呼界的销售构成与国内就全然
   相反,机器价低、服务价高,高达3600港币一年,因
   此不可照搬照引。
     此次赠机活动由江苏省邮电管理局发文启动,社会
   台方面认为是“利用行政力量参与市场竞争”,以全行
   业优势排挤单一领域中的竞争对手,也即不正当竞争的
   明证。电信寻呼公司对此表示,省邮管局的事他们无权
   表态,但国家对邮管系统本来就有组织电信生产的职能
   要求,他们不去完成岂不失职?
     孰是孰非?读者恐怕亦难明断。
     机智之人回旋于商场之上,彼此免不了要斗武比
   法,看看谁能胜过谁。兵家不厌诈,商场不闲奸。谁的
   本领技高一筹,谁就会戴上胜利的王冠。
     方圆之术大显英雄智慧,赚取钱财。商家不可不去
    用心学习。

               换副眼镜看世界

  人人都有自已的成见。

  无论是于什么事情,人们总是靠推己及人的方式来感知他人内心世界的。

  可是,问题在于人与人毕竟有所不同,甚至有的相差还相当悬殊,如果只凭己及人的方式恐怕不恰当,这样往往就会把自己理解不了的举动斥为异端。

  有人说,一个人戴着一副蓝色眼镜,他看的东西都是蓝色的;一个人戴着一副黄色眼镜,那么他目中之物就全变成黄色的了。而差不多世间人人都戴着一副有色的眼镜,不管你承认也好,不承认也好,你的内心深处总有一个成见。换眼镜在生活中是常用的,古人常常讲究换眼镜的艺术。如姜氏欲立共叔段为王,共叔段最后却被郑庄公打败,避难于别国。郑庄公对他的母亲姜氏怀恨在心,“京城太叔”共叔段逃走之后,郑庄公把姜氏放逐到颖城,而且发誓:“不及黄泉,绝不相见!”

  这可见郑庄公对他母亲姜氏的成见之深。然而后来,管理疆界的郑大夫颖考叔听说这件事后,与郑庄公见了面并给了他点东西,郑庄公赐给他美食。颖考叔吃的时候把肉放在一边,郑庄公问他是什么缘故,颖考叔说:“小人有位老母,我的食物她都吃过了,还没有吃过您的美食,请我把鲜美的肉留给她吧!”郑庄公听了感叹到:“你还能留下食物给母亲,我却没有呀!”颖考叔说:“你本来有位老母,说这话是什么意思呀?”郑庄公给他说明了缘故。颖考叔笑笑说:“你何必为此担忧呢?在地下挖两个洞,然后再通个隧道,有谁说不行呢?”郑庄公便依照颖考叔所说的去做。《左传》中记日:“公人而赋,‘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姜出而赋,‘大隧之外,其乐也融融。’遂为母子如初。”

  这个郑庄公厚着脸皮把他兄弟逼出郑国之后,对他母亲的成见也渐渐起了变化,于是便摘了原来的眼镜,因别人的一件小事便大发感慨之词“而有母遗,惟我独无”。与原来的“不及黄泉,绝不相见”,俨然是鲜明的对比。郑庄公的眼镜是随时境的变化而替换的,原来共叙段为“京城太叔”之时,共叔段与姜氏对他构成极大的威胁,他绝对不可能有那样的孝心;但是当共叔段出奔于共后,姜氏的梦想便全部泡汤了,这时郑庄公才换上他那孝子的眼镜。

  郑庄公的方圆处世在与其弟的较量过程中就显得成熟多了,加上这个善于换眼镜的绝技,更使他如虎添翼。他的举动也让得那颗考叔得了美名:“君子日:颖考叔,纯孝也。爱其母,施及庄公。诗曰:‘孝子不匾,永锡而类。’其是之谓乎?”

                装疯卖傻

  有人说“装疯卖傻”这种本领是古代社会人们在高压政策下为了求生的一种生活方式,现在没有这种人了,也用不着这样了。是的,装疯卖假的人没了,可自作聪明的人却多了。所以,还有必要把这一点提出来,以示诸君。

  有些上进之人可能在生活中感到特别孤独,他们往往是有才有识,可却得到许多人的恶意攻击,好像是他们越表现自己,广大群众就要越孤立他们。

  例如,某单位要选出一名优秀分子给予表彰,某人本来工作突出,成绩优异,但他与单位领导有点冲突。在群众评议时,单位的领导便把此人摆出来,说我们将要选他为优秀分子,看看大家的态度如何,大家可以自由发表意见。众人见要把那人选出当优秀分子,于是那人的缺点便涌出许多来,你一言我一语,最后单位领导拍板决定:群众不通过,改选!

  我们不必苛求那些上进优秀之人,但还是应该提倡他们到应该傻的时候还是傻为好。这就是要学习的为人处世的技巧了。

  《三国演义》中有一个十分聪敏的人,可却得了一个十分悲惨的结局,这人便是杨修。

  杨修乃曹营内主簿,思维敏捷,甚有才名。曹操率大军迎战刘备打汉中时,在汉水一带对峙很久,曹操由于长时屯兵,到了进退两难的处境。此时恰逢厨子端来一碗鸡汤,曹操见碗中有根鸡肋,感慨万千。这时夏侯惇入帐内禀请夜间号令,曹操随口说到:“鸡肋!鸡肋!”于是人们便把这句话当作号令传了出去。行军主簿杨修即叫随军收拾行装,马上归程。夏侯停见了便惊恐万分,把杨修叫到帐内询问详情。杨修解释道:“鸡肋鸡肋,弃之可惜,食之无味。今进不能胜,退恐人笑,在此何益?来日魏王必班师矣。”夏侯惇听了非常佩服他说的话,营中各位将士便都打点起行李。曹操得知这种情况,以杨修造谣惑众,扰乱军心罪,把他杀了。

  曹操生得面厚心黑,岂容得杨修在他面前如此放旷?曹操把他斩了,并非因为他要退兵班师,是因为他的情才放旷罢了。

  杨修耍小聪明并非只那一次。一次曹操兵出潼关,到蓝田访蔡邕之女蔡琰。蔡邕盛有才名,因哭董卓被王允害死。蔡琰原为卫仲道之妻,字文姬,后来她被匈奴掳走,作得《葫茄十八拍》,在中原地带广为流行。曹操这人非常敬慕他们父女俩的才华,便派人去赎蔡琰。匈奴惧怕曹操势力,送蔡琰逐汉室。曹操便把蔡琰许给董祀为妻。当日曹操进得蔡琰屋内,见屋内墙上挂一碑文图轴,上有“黄绢幼妇,外孙薤臼”八个字。曹操便问手下众位谋士,谁能解释这八个的意思,众谋土一个个挠耳抓腮,不能答出,只有杨修一个说能解其意,曹操让他先别说破。告辞后,曹操上行三里后方才省悟,那八字中含“绝纱好受”之隐语。恐怕曹操当时有些羞愧,因为杨修早已解出,他却在马上一直思索了老长时间。

  又有一次,曹操命人造一所花园。花园造成之后。曹操去观看,他也没说好坏,随手在花园门上写了一个“活”字。杨修见了,深知其意,便对人说:“门内添活字,乃阔字也。丞相是嫌花园门太阔了。”众人听了便把花园翻修了一回,曹操见后非常高兴,但当知道这是杨修的主意后,内心对杨修遂生厌恶。显然,曹操这点故弄玄虚的手段被杨修察得一清二楚。还有一回,塞北给曹操送来一盒酥饼,曹操便在盒子上写了”一合酥”三字,放于台上。杨修看到之后,竟拿出来与众人分着吃了。曹操问为何如此,扬修回答说,你在盒子上面明明写着“一人一口酥”嘛,我们也只好一人一口,哪里敢违背你的命令?曹操于是对杨修更加厌恶。

  曹操人生得奸诈无比,常对手下人说,他好做杀人之梦,借以恐吓别人不要暗杀他,因此他吩咐手下人在他睡觉之时不要靠近。一天他睡午觉,把被子蹬落在地上,有一个近侍慌忙上前抬起给他盖上。曹操突然跃起拔剑把近侍杀死了,随后又装模作样地上床睡觉。不久他起来后,假意问是谁杀死了近传,大家把实情告诉给他,他厚着脸皮痛哭一场,命令给那近侍厚葬,于是众人都以为曹操会梦中杀人。杨修独独深知曹操之心,便一语道破天机。

  大家深深思考一下,你有没有类似杨修这样的经历呢?凡事与人都有些相似之处,请不要把你和杨修隔离得很远,聪明之人总是设身处地去想一番,于是他知道聪敏的人应该怎样去为人处世。

  装疯卖傻确实为古代智者在高压统治之下,大难临头之时不得已而采用的惟一手段。现代社会人际关系常常是朋友之间、同事之间的相处,没有那个必要了。可有时为了上下和气,团结一致,还是学点装疯卖假的遗风才好。

               曲如钩 反封侯

  方圆之术,可以说是一种以屈求伸的本领,它是运用智慧来巧妙地为人处世,战胜敌人。学会它没有什么坏处,正如正宗武功,既可强身健体,增强体魄,又可防身御敌,进行战斗。

  一个人若是有很大责任心的话,那他不仅仅是为了生存,他还要扬善惩恶,为了给人间多一分热、多一点光,他还要去战斗,不仅仅是奉献而已。

  战斗需要战斗的艺术,战斗的武器。马恩的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生产工具是代表生产力水平的惟一标志。人类有了石器,可以用来捕捉野兽;人们把石器磨成石针,可以用来缝制衣服;人类有了青铜,有了铁器,就可以把它制成犁头来开垦荒田;人类有了蒸汽机,就可以开办大工业;人类有了电子计算机,就可以更完美地开拓思维的空间。

  方圆学是一种武器,最适用于恶毒之人。当敌人对你开枪射击时,你还是挥舞着大刀长矛去拼命,那显然是在昌险。现实生活中,正直的人往往希图世间有一种纯粹的正义,并且乐意给这纯粹正义涂上一层油彩,之后便如信徒般地崇拜它。这些人的正直上是非常值得赞扬的,但是,他们还没有能认清这个世界,他们尽管认清了,也是试图用一种虔诚的信仰来掩饰他们心中的恐慌,来装饰他们逃避的心理。因此,他们不敢正视现实,他们善于粉饰现实。

  其实,美丑是相对而言的。丑恶本来就与善良相互对立着存在,有善良必然会有丑恶。老子《道德经》中云:“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混乱,有忠臣。”这里不是让你去龌龊着生活,它只是教你一种生活的艺术,战斗的为领。

  历史上有不少以柔克刚,以弱胜强的例子。世人常讲“忍为贵”“曲则全”,必定有它一定的道理。

  齐欲攻宋,燕王派张魁作为使臣率军队去助齐国,齐王却把燕王派来的张魁杀死了。燕王得知后非常懊恼,发誓要为张魁报仇,决心去攻打齐国。

  大臣凡繇谒见燕王,劝谏说:“我一向认为您是贤德之君,现在看来你并非我心目中所仰慕的人。我不愿再当你的臣于了。”燕昭王说:“是什么缘由让你说出这一番话?”凡繇回答说道:“松下之乱,我们先君被俘,你对此深感羞愧,却去侍奉齐国,原因在于自己太薄弱了。而现今张魁被齐所杀,你却欲攻齐,这难道不是把张魁看得比先君还重要吗?”燕王问道:“如此说来,兵不得出。张魁已死,我们应怎样办才好?”凡繇说:“烦请您穿上丧服住在郊外,派出使臣到齐,以客人身份去谢罪,对齐王说:‘大王您是贤德之君,这些都是我们的过错。若大王心胸宽广,一定不会杀死诸侯们的使臣的。只有燕王之使被杀,此乃燕国择人之误,望能改换使臣以表谢罪。”燕王于是忍声吞气地又向齐国派遣了一位使臣。

  齐王举行盛大宴会,恰逢此时,燕使到达齐国,使臣拜见燕王说:“我们君主非常恐惧,因此派我来向大王请罪。”齐王听后洋洋得意,让使臣当着众位随从官员又重复了一遍所说的话,用来炫耀他自己的威势。齐王得意地派了位极低的使臣命燕王返还官室,以示宽恕。

  燕王这样厚着脸皮,装疯卖傻般地住在郊外。这只是一种委曲求全的表现。

  郭槐是燕王的一位大臣,他提出一个招纳贤土的方案:“从前有位国王,用千两黄金买一匹骏马,但未能遂愿,一位侍从说可用五百两黄金即能买到。国王便答应给他这些钱命他去买,结果那位侍从却弄了一些马骨回来。国王非常生气,侍从说,我这样做,天下人都会认为大王定会出更高价来买活马,这样,骏马便会自动登门。果然不到一年工夫,此国就得到了许多千里马。若大王想招揽天下贤士,请从郭槐我开始。我没什么才干,但若是您肯尊敬我,天下贤人必会接踵而来,为您所用。”

  后来昭王按照郭槐说的,处处把郭槐敬如上宾。果然,四方贤士若万川归海,燕国国内也人才辈出。燕国逐渐变得繁荣昌盛,燕王此时已不再是那样忍声吞气甘做奴才了,在济水一带把齐国打得落花流水。

  燕昭王以他的举动道出了“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的大意,郭槐则以他的处世技巧使得燕国日趋强盛。

  人们在现实当中往往去盲目随从,别人稀里糊涂地说后,他就非常听话地求做。眼前飘动的利益太多了,以致他眼花缭乱,于是便如得了狂热病般地去追求,结果却一无所获,两手空空。有人经历一辈子才后悔当初没有及早去念那一字之经,虽然一字看来极简单,但是要能念懂就会万物晓得明明白白,为什么这样说呢?你把那一个字弄懂了,就会知道那一个道理了,纷纭变幻的事情如过眼烟云,但都体现了那个规律,说明了那个道理,你只需以后在生活中慢慢体会它、实践它。

  平府的人贪多求快,虽好像已读破万卷书,但结果一字也未得到,他或许比不识字的文盲更糊涂、更愚蠢。“多则惑”说得就是这个道理。现在识字书生往往自以为是,这是非常值得纠正的。

  人们经历干辛万苦得来的经验,大家不要忽视,正如“方圆”二字。有人往往对什么都不屑一顾,而且还四处碰壁,碰壁之后还要对什么都不屑一顾,那么这种人就不可思议了。
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