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主页
官车之累



                 李安定

  据统计,单位负责人与办事人员的比例,日本为1:3.6;美国为1:1.7;小国为1:0.84。即只有中国的干部队伍里是官多兵少,十羊九牧。庞大的官员系列,产生了一个“公车”需求的巨大的“黑洞”。
  吉林某县带“长”字的官员竟有八百之众!县级机构如此,省、市、部、委有过之而无不及。
  从理论上说,这些官员,尤其领导干部,因公出行,都有乘坐公车的权利——只要是单位购置了数量足够的轿车。不管这个单位是处级,还是科级。难怪从80年代中期起,轿车变成了最紧俏的商品,成了权钱交易的热门货。尽管交易的双方都是“公家”。炒卖进口批文,转手高价倒卖,“官倒”,走私,种种腐败现象随着供求关系的失衡而产生,轿车的价格也从80年代初的一二二万元飞涨到二三十万元。
  审计机关曾对2000多个县以上的教育主管部门和8000多所学校进行审计,发现4.2亿元教育经费被挤占挪用,近千个县1.4亿元的扶贫支农资金被克扣,这些钱主要被用来购置轿车和修建楼房。
  有人推算,现在购买一辆公务车的支出一般需要20万元左右(一些进口豪华车,上税后,动辄七八十万,甚至逾百万),1993年中国新增的轿车50万辆,其中私人车的比例不足百分之一二,因此支出总金额应该近1000亿元。此外,每辆轿车每年的各种费用起码需要3万元,这样,50万辆社会集团新增轿车每年的维持费就又是150亿元。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证实了这个推算。1992年社会集团购买力支出近900亿元(这个数字已经把公款吃喝、旅游、跳舞卡拉OK排除在外,否则这个数字保守的估计也将突破2000亿元),而1993年社会集团购买力则猛增到1500亿元,增幅66%,高出经济增长数倍之多!其中公款购买轿车支出900亿元,占社会集团总支出的70%,其拉动作用如此可见一斑。
  同是1993年,全国各地拖欠中小学教师工资款近9亿元,怨声载道,虽经中央领导出于教育是未来国力后劲的预投资的考虑,亲自督促,教师们的工资先后补齐,而且次年《教师法》颁布,明文规定:截留、挪用教师工资的,由地方政府查明后,绳之以法。但是,1994年上半年,全国新拖欠中小学教师工资又累计5亿元,并未见一人受到法律制裁。倒有消息见诸报端,西北某省一个贫困机关,为了买一辆进口高级轿车,把一辆完好无损的北京212吉普车,以50元的废铁价格作报废处理,以绕过“控办”的审批。
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