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主页 |
吃饭,无话。 回屋,无话。 午休一小时,无话。 整个下午,全都无话。 下午上课号鼓燥响起,赵林等着指导员再去报刊室,他便把那张扔的报纸捡起来。他莫名地想把那张纸压在枕头下,仿佛要保存一份珍本资料。然整个下午,指导员破例不再出去了,厮守在禁闭小屋里,面壁侧卧不动弹。 指导员一弹不动,赵林便步出小屋,进了营部报刊室。原来营部报刊室是有其名而无其实,两间空大的房子,墙壁上有几幅标语口号,如知识就是力量,学习是美好的等等等等名人名言,仿宋字写在红纸上。屋中间放一副乒乓案子,又残又破,被当做报刊桌使用。而这桌上,竟无一份杂志,除了一份夹在报夹上的《解放军报》,再无别的。 赵林走过去,顺手翻起那夹报纸,薄薄一叠,竟是九至十月份的老报、新报,全在其中、不消说,营部的报刊杂志,都在营首长个人屋中,偶而多余一张,通信员才会想起夹在这个报夹。赵林想再找—些中越关系的有关消息,然却死也不见。二十余张报纸,一页未漏,几乎每页都有被人剪去文章的报洞,有的一版上,能被剪掉五块文章,一张报纸烂得如小孩尿布。 几天来,指导员居然能死死呆在这个屋中看报纸!赵林一时惊奇蕴满全身,如何也弄不明白,一份你每日都看的老军报,还有什么文章让你百读不厌?脸上印着厚厚一层淡黄的迷惑,赵林从报刊室出来,立在哨兵边上望着天。太阳已偏西,阳光中含着紫红。正天上有块块白云凝着,不是那种将雨的云。这云洁白如玉,透亮光滑,很象玻璃细丝绒绒茸茸揉在一块。哨兵是从一连抽来的,说连长不看报?不看,连长说指导员每天都在这看报?哨兵说他每天都在这看报。报刊室在营部宿舍最东端,禁闭室夹在房西边,中间距离也就五十米。哨兵一般都在这五十米上游动着。赵林同哨兵游动两个来回,看见营长从远处骑车走过来,他便进了小屋关了门,把自己禁闭着。 指导员依然躺床上。 无话。 还是无话。 那团揉皱的报纸照旧扔在门后边。 吃过夜饭,秋末的大操扬散乱地布着闲适和热闹。又是星期六,那儿惯例以乡域为块,堆聚着扯谈的兵们。夏日落整整死了一周,案末了结,团长、营长也没再找他们谈话。谁都不知案情到了哪一步。禁闭的小屋,在周六的夜晚,显得极尽压抑。外面的自由和热闹海浪般波过来。小屋如夜泊在海边的一叶小舟,或者是海岸上的孤寂老房。夜间的秋气从门窗缝中一丝丝挤进来,使这屋中的沉闷里夹裹了些微清新。赵林坐在床上,盯着门后的那团报纸。指导员高保新在床上躺着,双眼凝视着墙壁上的一个黑点。哨兵在门外来回走动。仔细盯着窗户,方能从明亮的灯下,隐约瞅见外面天色,朦胧深蓝。屋里的沉寂,如一潭流不动的水,淹没着赵林和指导员。赵林觉得自己即刻将被这水淹死,整个身子,都一寸一分地朝水下沉去,似乎眼下水已淹到脖子,再不张口叫出一句,就一生不能呼救,就必然沉进水去淹死了。这个时候,就是不能唤话,也必须要抓到一样东西,使得自己最终不沉进水里。他端着下巴,盯着门后的那团报纸。那团报纸像漂浮水面的一块木板,在微小的风中,缓慢地向他晃来。他终于忍耐不住,起身去捡了那团报纸。 赵林哗哗地将报纸拉开,一下便就呆住。那块牵他心肺的文章不见了,报纸上被剪出方方正正一个洞。赵林旋过身子,盯着床上的指导员,嘴里自言自语: “谁把那篇文章剪掉了?” 指导员折起身,也如自言自语。 “我剪了。” 赵林又回身坐到原处,仍如自言自语。 “剪了干啥?” 指导员从枕头摸出一个大信封。 “教育资料……你还看吗?” 赵林把屁股往床里挪一挪。 “无聊,想看看。” 指导员把那信封扔过来,落出一个很响的声音来。赵林打开信封,从中取出了一叠儿报纸剪贴,大大小小,都是正方形,或者长方形。最大的文章块儿也就是他要的那一张,最小的如一手指条,且这些剪报内容都是有关中越关系的。于是赵林猛然灵醒,指导员这几日在报刊室苦呆。原来就是为了这。伴他度过这禁闭光阴的,也都是这些中越关系发展的消息和报道。指导员把每张剪报的右上角都标了号码、报名和日期。赵林依着剪报的号码一张一张朝下读。 第一张剪报不足一百来个字,题目是《越南高级代表团将访华》,内容是“据新华社北京10月31日电应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国务院总理李鹏的邀请,越共中央总书记杜梅、越南部长会议主席武文杰将率领越南高级代表团于11月5日至9日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后面剪报的纸块大起来,题目依次是: 《越共中央总书记杜梅简介》 《越部长会议主席武文杰简介》 《中越边境民间贸易发达异常》 《昔日自卫还击英雄,今日发家致富模范》 《越共高级代表团今日抵京》 《越中高级会晤具有重要意义》 《江泽民同杜梅会谈》 《李鹏同武文杰会谈》 《杨尚昆会见杜梅武文杰》 《中越签署贸易协定和处理边境事务的临时协定》 《中越两国高级领导人共同认为:中越关系发展获得新开端》 《越南高级代表团结束访华回国》 《中越联合公报》是指导员这个剪报信封中的最后一张。赵林重新看了一遍,把这些剪报整好,塞入信封,还给指导员。他说你剪这些干什么?指导员说资料嘛,赵林便退回床边,躺到床上,不好再问啥。屋子里立刻又陷入静默,如同他们突然想起他们几天彼此不语,这阵莫名奇妙为了剪报说话不值得,赶快把自己抽退到沉默的水中泡起来。 无活。 灯光雪亮。 屋里没一丝响动。小门严关着,门外的声响挤进一星半点,很快淹没在屋里的静寞中。指导员和往日一样盯着墙上的裂缝看。连长赵林侧身瞅着水泥地。他跪在团长面前时,曾用膝盖拧死了一只蚂蚁,眼下他很悔,要不拧死他可以盯着蚂蚁着,可以瞅着蚂蚁夹些啥儿,朝着那儿爬。蚂蚁跑远了,可以用什么把他挡回来。他很想在地上再找一只黑蚂蚁,眼珠瞅酸了,目光呆得如木条却一只蚂蚁没找到。指导员不知什么时候又开始看剪贴,也不知他看的是哪一张,模样如那张剪贴中隐含了什么密码,他死心要从那文字中把密码破译开。 连长不找蚂蚁了。他拿起被指导员剪了一块的半张报纸看,同指导员看得一样有滋味。伊拉克的国防部长被总统萨达姆解职了,可达国防部长却是萨达姆的女婿,在两个星期前,萨达姆还向这位女婿授荣誉勋章,亲手将闪发着灿烂金光的奖章挂在女婿的胸上。整个伊拉克人都认为这位女婿,这位危难之时受誉的国防部长是萨达姆无疑问的接班人,可半个月不到,他却又被岳父解了职。有意思,真的有意思。想必伊拉克的军队眼下乱得如厕所的蛆,谁都想朝上爬,可那便池又高又滑,谁都爬不上,谁都得滑下去,于是就堆在池中你争我夺,蠕蠕乱动。他又想起小学语文老师说的谜语:四四方一座城,那里驻了一万兵——大家说是什么?是蛆!全班哄堂大笑。赵林想起来就想笑。他不知为什么看到这张国际时事报,总要想到这谜语,想到四四方方一座城,那里住了一万兵…… 熄灯号响了。 仿佛既然通话了,就没必要这么隔着不讲话,指导员听了熄灯号,把剪报收起压在枕头下。 “你还看吗?” “熄掉吧。” 指导员拉了开关,小屋里一团死黑,响起二人摸黑的解扣脱衣声。接下,各自躺倒在床,屋里又复宁静。窗外的朦胧夜色,静默消息渗进来。屋里开始晃动着微弱光亮,彼此能看见对方的床,如搁浅在夜里的船。淡暗的夜色,则如退向远处的无边的海。风没了,波浪消失了,星光月光都溶在一团模糊的海面上,白日显见的礁岛,也在夜色中溶入静平的水里。没有海鸟的夜叫,没有海味的腥藻,没有白日光亮,也没有日光下耀眼的颜色。剩下的只是柔和的宁静。时间象浸泡他们的朦胧的月夜,静静地从窗里流来,从他俩的床上浮浮一过,又静静从门缝流失。在这安祥的宁静中,人如漂浮一般放松,也如漂浮一样难耐,就终于有了流水一样自然的话语。 连长说:“闹不明白,我们和越南又好了。” 指导员说:“我总失眠,睡不着。” 连长说:“你前天夜里,昨天夜里说梦话。” 指导员说:“我迷迷糊糊,又好像睡着了。” 连长说:“你梦话说得很清楚。” 指导员问:“说了啥?” 连长说:“你唤你们老排长的名字。” 指导员说:“我睡着总梦见他脑壳血淋淋地扣在我头上,弄得我睡着就盗汗。” 连长问:“他死了十几年?” 指导员说:“十二年。” 连长说:“那一发炮弹,太惨了……” 指导员说:“真是,太惨了。” 连长说:“现在我们和越南又好了。” 指导员说:“杜梅和武文杰在北京访问了五天。” 连长说:“签了联合公报。我在厕所读到时吓一跳。” 指导员说:“公报总共十一条。” 连长说:“好了闹,闹了打,打了好,好了再闹,闹了再打,打了再好……弄不明白。” 指导员说:“昨夭打仗就是为了今天和好嘛。” 连长说:“想开了也是。” 指导员说:“老赵,你们排那次就伤你一个?” 连长说。“弹片还在腰上,刮风下雨就痛。” 指导员说:“十二年了还疼?” 连长说:“还痛。” 指导员说:“还痛你还不申请一个残废军人证。” 连长说:“残废军人转业单位都找不到。” 指导员说:“倒是。我见过我们县转业的残废军人,闲得无聊,不是喝酒,就是骂街。” 连长说:“其实你的伤不重。” 指导员说。“子弹穿了两个洞,落四个疤。” 连长间:“说真的老高,你剪那些报纸干啥用?” 指导员说:“你怎么总问这……资料嘛。” 连长说:“屁资料,总让人想起过去的事。” 指导员说:“我搞政工,得有资料。” 连长问:“你对中越和好啥看法?” 指导员说:“挺好的。你有啥看法?” 连长说:“我也觉得挺好的。咱们管不了国家的事,好有好的理,打有打的理。” 指导员说:“咱俩连一个连队都管不好。” 连长说:“奶奶,夏日落的案子查到了哪一步?不能总把咱俩吊到这。” 指导员说:“查完了。” 连长问:“查完了?” 指导员说:“查完了。” 连长问:“查山了啥问题?” 指导员说:“谁都不知道他为啥要自杀。” 连长说:“我想他是当兵当烦了。” 指导员说;“他才当了不到一年兵,有啥烦?” 连长说:“我有个亲戚,当兵在东北是少尉排长,打靶时他对连长说,当兵真没劲,连长说没劲你死去,他抽枪就往自己太阳穴上开了枪。” 指导员说:“闲扯。” 连长说:“真的。我亲戚,学生官,读过很多书,吹起战争能把团长吹得一愣一愣。” 指导员说。“对那连长怎么办?” 连长说。“判了一年刑。” 指导员说:“夏日落可不是因为这死的。” 连长说:“他是毛孩子,纯粹一时哪儿弯了船,想不开。” 指导员说:“老赵,团长有没有不处理你转业的意思?” 连长说:“难说,要看夏日落到底为啥自杀了。” 指导员说:“我现在想开了。” 连长问:“想开了啥?” 指导员说:“在这关几天把我关通了。原来我岳父来信说,他三年以后要休息,让我无论如何二年内弄个营职转业,回去到县上,他能安排我一个正局级或县政府办公室主任啥儿的。现在我想通了,转业算啦,弄个办事员也成。” “你还是想法留下弄一职老高。” “没意思。” “当兵的你别想意思。你有希望弄一职。” “我想走。” “和越南和好了,更不会打仗了。” “与打仗没关系。我想走。还意思。” “别说没意思。你弄一职,我再赖一年,你回家可以趁岳父在位弄个局长,我也能把家属小孩户口赖随军,也不枉咱们当场兵,打过仗,还都负过伤。” “我决心下定了。” “因为那几张剪报?” “老赵你别瞎猜。” “我不会给别人说。” “我主要忽然觉得没意思。” “我给你说个谜语吧老高,四四方方一座城,那里驻了一万兵。你说那是啥?” “蛆。” “睡吧?” “不瞌睡。” “我也不瞌睡。” “你给我猜这个谜语啥意思?” “没意思。小时候学的。” “老赵你说的有意思。” “你睡吧你。” “不敢睡。一睡排长就把他血淋淋的脑壳扣到我头上,血顺着我脖子流一床。” “你神经衰弱。” “明天得要几片安定。” “我瞌唾了。” “你睡吧。” “不说话了?” “不再说了。” 就真的一时没了话语。小屋里旋即安静。月亮已经半满,正正对着窗户,月光如水样洒进屋里,流在他们床上。指导员睁着眼。连长说瞌睡了,却一样睁着眼。从门缝爬进屋里一只蛐蛐,咯咯咯咯,叫得清脆,声音在屋里如在月光中叮咚流动的水。指导员说老高,有只蛐蛐在你床头叫。连长说我听见了,你怎么还没睡?指导员说我弄不明白你刚才说的那句话。 “哪句话?” “四四方方一座城,那里驻了一万兵。” “不就是个笑话谜语嘛。” “不是老赵,你比我聪明。” “你把我卖吃掉算啦。” “我以前有些瞧不起你老赵……” “瞧不起我是对的。” “我错了。这不是道歉,我发现我不如你。” “简直笑话!” “你居然能明白四四方方一座城……” “三岁的孩子都知道。” “知道和知道不一样。我下决心转业了。” “你正连回去能安排一个什么职?” “办事员。” “办事员屈了你老高的才,你得在部队往上再拱拱。” “我们一个排都死掉了……办事员也不错。” “活着的要和活着的比,我说的是真话。死掉就算啦,活着的就要和活着的比。” “我发现你老赵在连队真的悟了很多事。” “我不懂你这话是啥意思。” “你比我懂人为啥要当兵,当兵又为啥。” “你扯谈。” “真的。” “我就想把老婆孩子户口弄出来。那死了的人也不会为你我的为啥责任谁。” “是倒是……我还是想转业。” “你想走还不一定让你走。” “夏日落的死主要因为我就行了。” “老高,你这样是打我耳光老高。” “老赵,我真心实意想走啦。” “听凭夏日落发落我们吧。” “你又瞌睡了?” “我想睡。” “你睡吧。我怕睡,总梦见排长脑壳扣在我头上。” “那我睡了。” “你睡吧。” 连长赵林真的闭上了眼。月光在他脸上镀上一层光。他睡得极安样,且破例有了打鼾声。指导员睡不着,后来就披农坐起来,拉亮灯,闲得发慌,又取出枕头下那信封中的剪报读: “新华社北京11月7日电(记者阎树春)在中国和越南签署两项协定及越南高级领导人结束访问北京之际,中越两国领导人今天共同认为:两国关系的发展获得了一个新开端……” |
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主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