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主页 |
51 化妆的女人 上帝造人,女人造脸——这是造化的两大奇迹。 女人造脸,是与上帝作战。她不可能战胜上帝,但能够使一部分男人的眼睛变得血红。 造脸的女人除了与上帝作战,还与所有其他的女人在作战,因为所有的女人都在造脸。她不可能战胜所有的女人,但可以使一部分女人的眼睛变得碧绿。 两面作战的女人不得不扩大战线,直到把整个身体变成战场——血红的嘴,血红的手指,以及立红的脚趾——一片惨不忍睹。 由于每个时代的女人造脸的方法都基本相同,十是无论漂亮女人还是不漂亮的女人,她们的脸都变成了一样的脸。当丑的变成了“美”的,美的也就变成了“丑”的。既然丑的真脸变成了美的假脸,美的真脸也就不敢理直气壮地素面朝天。 男人们知道得很清楚,化妆虽然是艺术,但同时也是骗术——或许是最值得鼓励的一种骗术:尊重观众,美化市容——于是对原本不漂亮的女人,男人愿意承认,她现在很漂亮;对原本很漂亮的女人,男人却会疑心,她原本大概并不漂亮。 除此以外,女人应该明白,化妆可以得到“漂亮”,却得不到气质。而最让男人着迷的,是上佳的气质。而好的气质,不是天生的;培养气质,就必须读书。 化妆是与上帝作战,读书却是与上帝合作。不漂亮的女人通过化妆得到漂亮,通过读书得到气质。漂亮的女人最好不要化妆——因为得不偿失——却更应该读书。漂亮女人与聪明男人一样,应该有“天生我才必有用”的充分自信。漂亮女人更应该读书,与聪明男人更应该读书是一样的道理。因为两者都有良好的基础,都不应该半途而废,辜负了上帝的美意。通过读书,聪明男人得到了智慧,漂亮女人得到了气质。上帝给的漂亮,加上读书得来的气质,大意加人为,便是美,持久而令人心醉的美。当漂亮随着年华流逝而逐渐衰败时,优雅的气质却历久弥芳。 52 善变的女人 谚语“女大十八变”,用于安慰女儿长相不佳的父母。即使越变越难看,也有一句谚语在那里等着:丑女不愁无夫。这是对中国人重男轻女、人为控制男女出生比例的报复。何况女大十八变大多是越变越好看,自然不论男女皆大欢喜。但大多数男人是空喜欢,他们顶多只有眼福。这使大多数男人气短:美女如云,只是头上的过眼烟云,云中之雨很少砸到大多数人的额头上。只有少数男人,才会“雨点不停地落在头上”,可以随心所欲地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或许这是古代阔男人爱造“听雨轩”、现代阔男人爱造“滴水檐”的缘故吧。 不过女人的越大越变越好看,这“大”有个限度。一旦大到变成“大龄”女青年,那就很难听到男人叫她“达令”。拜伦笔下的堂·璜说:“我从来不与二一十二岁以上的女人恋爱。”幸而那些早已不是妙龄但却仍然大妙而特妙的现代女人可以嘲笑拜伦的落伍:他不知道现代女人三十岁时比当年二十二岁的妙龄少女还要妙不可言。妙者,少女也。拜伦对现代欧洲谚语“四十是人生的开始”也闻所未闻,拜伦更做梦也想不到现代女人永远不会超过三十岁——即使她们为三十岁做十周年纪念或二十周年庆典。所以,现代男人不像孔老夫子那么幸运,四十就可以不惑,现代男人像金庸笔下的包不同先生,年过四十还“大惑而特惑”。 美貌女子的心思可能比平凡女子变化快一些,但这是从一度亲近过她的男人的立场来说的。世界上的美女资源相当有限,而众多阔男人争相开采,以有限的资源面对众多的投资者和开采者,美女之频频易手自然毫不足怪。男人总是吃着碗里看着锅里。而女人是要么在碗里,要么在锅里。琵琶固可别抱,四手不宜联弹。变化的总体动向当然是从碗到锅。为了爱情,女人下油锅都干。所以女人的三角恋爱永远在婚前,男人的三角孽债永远在婚后。不过,作为现代新女性的新气象新变化,女人的三角故事还可以在再婚前重演。 女大十八变本来局限于自然的生理变化,现在进一步走向非自然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不变的黑头发可以变成金色栗色亚麻色,三围可以玛丽莲·梦露化,从“胸怀全球”变成胸怀橡胶。女人的腰部变成了人造油田,时不时地去美容医院抽掉一点板油。但女人千古不变的心愿,是被人爱。呜呼!现代男人之歪理已罄竹难书,现代女人竟然也有歪理:“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这是古代淑女敢想象的 难怪崔健唱道:“不是我不明白,这世界变化快。” 53 嗲女人 上海女人的“嗲”早已名闻大江南北,这从“嗲”字已进入汉语辞典可以得到证实。“嗲”字甚至还进入了电脑的字库,要知道有不少常用字还没收呢。“嗲”是上海女人集体申请的专利。但“嗲”是外露的,在有外人在场的时候,上海女人尤其“嗲”,也不知道是为了让外人知道她多么爱自己的丈夫,还是为了让别人知道她自己多么风情万种。反正“嗲”就这样成了上海女人的唯一注册商标。但正因为“嗲”是外在的,也是表面的,所以这个注册商标在假冒产品如此猖獗的今天,还不足以鉴别上海女人,因此商标之外,还须加上一个全息防伪标志:“作”。由于“作”是关起门来的事,只有丈夫知道,而没有一个上海丈夫敢于把“不足为外人道”向外传播,因此外地人很少知道上海女人的这个优点,也因此至今没有一本辞典在“作”字下面收进如下义项:“(上海女人)为赢得某个特定对象的爱成为了表达对某个特定对象的爱,而采取的无理取闹、不按牌理出牌的行为。” 上海女人的“嗲”与北方女人的“撒娇”略为相似,但上海女人的“作”却与北方女人的“撒泼”颇为不同。而且撒娇和撒泼都是一种偶然的行为,而嗲和作却是一种恒久的情态。有人认为,女人的“态”是最动人的。女人撒娇,是因为知道地位不如男人;女人发嗲,却是因为知道自己的性别优势。而撒泼近于怒,毫无美感;发作则近于嗔,娇嗔的美感是不言而喻的。由于深知这一切(上海女人无疑是聪明的),出嫁前的上海姑娘,差不多都是嗲妹妹;出嫁后的上海女人,差不多都是作女人。 又嗲又作的上海女人是中国新女性的代表,“嗲”与“作”无须任何借口,每一个女人都有权向她所爱并且爱她的男人大“嗲”特“作”。因为“嗲”与“作”,正是现代女性满足情感需要和心理快感的正当方式。然而,嗲与作是同一枚硬币的两面。嗲得一过分,常常会不分对象;作得再厉害,总是对丈夫的。而嗲得失去分寸,就有点做作。对丈夫的作,则是一种对特定对象的特殊发嗲。 嗲与作,上是上海女人在中国最早最大的都市文明中久经历练培养起来的优秀精神品质。上海女人(以及每一个不愿再被男人踩在脚下的中国女人)应该理由气壮地嗲起来,作下去。无理取闹怎么啦?不按牌理出牌怎么啦?中国大男人讲了几干年大道理,闹得天翻地覆慨而慷,却连爱情幼稚园还没毕业呢!那些老少爷们,正需要又嗲又作的上海女人给他们洗洗旧脑筋哩。 54 乍女人 作虽然是上海女人的优点,但某些上海女人尤其是上海年轻女人,还有一个与作相近的特点:乍。这是我不大敢恭维的。 “作”与“乍”在字形上是近邻。“作”比“乍”多一个单人旁,可见作的女人最有人味,或者直截了当说,作是女人味的表现。而“乍”比“作”少一个单人旁,也就少一点人味。乍也是女人味,但却是女人味中使男人不太敢领教的。乍在普通话里也能找到对应的意思,那就是乍乍乎乎。只不过乍之于乍乍乎乎,如同作之于做作,都更加言简意赅,更传神,在上海话里格外韵味十足。 我很少看见很乍的上海成熟妇女,除非个别半老徐娘自我感觉太好,一定要青春焕发地让人误解她的年纪。大部分上海女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尤其是有了孩子以后,身受孩子吵闹之苦,知道自己过去的乍乍乎乎是一种听觉污染,于是不知不觉地就变得沉稳而安静 因此就我有限的阅历而言,很乍的老年妇女几乎闻所未闻、见所未见。 上海的年轻女人乍起来,声音高八度(但只有像玛丽亚·凯瑞尔那样的高八度才是美妙的),说话频率加快,在公共场所旁若无人地用尖利刺耳的声音作狮子吼,为一点小事就大惊小怪,故作娇弱地一惊一乍,让对话者难以招架,令局外人头皮发麻。两个年轻的上海女人吵架更是看不得听不得围观不得,然而偏偏这是公共汽车和公共场所经常上演的保留剧目,想回避都无法回避,实在令挤乍族苦不堪言。北方汉子总是嘲笑上海男人,吵起架来干打雷不下雨。可是没有人比较过上海女人与北方妇女的吵架艺术之优劣。我倒是以为上海男人吵而不打是文明的表现,是君子动口不动手的修养。而某些上海年轻女人不吵也乍的脾性,与北方妇女掳袖挥拳的爽直比起来,与豪放离着十万八千里,而又实在毫不婉约。 什么时候,上海的年轻女人,能学会浅斟低唱,让我们沉吟一番宋词中“乍”暖还寒、暗香浮动的美妙境界 55 馋女人和懒男人 说人没出息,有句老话叫又懒又馋。从本性来悦,人都是又懒又馋的。但由于事实上难以两全,每个人不得不在懒与馋之间做出非此即彼的选择。因为一个真正的馋人,为了解馋一定没法偷懒;而一个真正的懒人,为了偷懒只好放弃解馋。因此大致说来,男人偏于懒,而女人偏于馋。三个女人在一起是飞短流长的一台戏,但三个女人一分开,每人都是一条虫:馋虫。三个男人在一起是舌战群儒的诸葛亮,但三个男人一分开,每人都是一条虫:懒虫。男人的吃大多停留在口腹之欲,而口腹之欲仅仅是馋欲的原始阶段。只有像恐龙那样一天到晚在吃而又永远吃不饱,才可称之为馋。但恐龙吃不饱是因为脖子太细,它多么渴望真正的吃饱!只有女人那种不仅不以吃饱为目的,而且力图在不停地吃的同时又希望永远吃不饱的那种吃,才能称之为馋——女人正是这样一种特殊的恐龙。女人减肥永远只减饭食不减零食,而且不少女人的减肥,正是为了多吃零食。因此许多女人几乎不吃饭,而三围却蒸蒸日上,令男人百思不解。 男人大多懒到不愿为解馋而忙碌:吃零食,嫌烦;吃梨子,怕削皮;吃西瓜,怕叶籽;无籽四瓜、无核橘子之类,当然是瞄准男人腰包的。男人只馋一样东西:酒。但是男人馋酒恰恰是为了偷懒,因为喝醉后可以躺倒不干。男人馋山珍海味,那是虚荣心作怪,因为吃山珍海味能证明自己的财富和地位。其实许多山珍海味比如燕窝海参之类,与鼻涕唾沫极为接近,吃过的人大多不愿再招惹第二回。男人结婚更是为了偷懒,因为所有的妻子都愿意在满足自己的馋欲的同时,捎带替丈夫做一份盒饭。 女人的不懒,以打扮为例,为了出门两分钟(比如买两块肥皂),女人不惜化妆两个小时。为了每天换一套衣服,女人宁愿有洗不完的衣服。而男人可以把一打袜子永远不洗地轮流替换着穿,衣服更可以一年四季不换。牛仔裤、乞丐服之所以受单身男人的欢迎,是因为永远不必洗。 男人的懒是无与伦比的。懒得吃喝、懒得发财、懒得成功、懒得结婚的男人不在少数。正如能偷懒省力的机器大多是懒男人创造的,能让佛祖跳过围墙的美味也大多是馋女人发明的。懒男人对机器文明作出了最大的贡献,馋女人对饮食文化作出了最大的贡献。懒产生了物质文明,馋导致了精神文化。当馋女人嗑着瓜子,听着懒男人高谈阔论的时候——那时英国人在喝下午茶,而法国人在沙龙夜谈——世界真是最美妙的。 56 阔男人和窄男人 鲁迅曾批评某些暴发户“一阔脸就变”,我想这也是人之常情。因为暴发户的脸,已经随着他的阔,而横着长。金融行话把现金叫做“头寸”,也就是说,现金一多,头脸尺寸就见长。由于头脸见长,脖子太细就难以支撑,因此暴发户的脖子比常人的腰身还粗些。脸面大的人嘴巴也大,这就难免癞蛤蟆打哈欠,口气比常人的力气还大些。因此,要求腰缠万贯、一脸横肉的人不变脸,确实有点强人所难。某些中国人的脸,本就不是供自己使用,而是为了给别人看的。由于面子大,所以谓之阔人。平头百姓面子小,因此谓之窄人。我做了一辈子窄人,自我感觉良好。做窄人的最大优点是不必经常劳动脸部的神经和肌肉作表演状,放松得很。如果与阔人面对面遭遇,他摆他的阔脸,我看我的野眼,他的阔脸就变成了牛头马面。 不幸,某些平头百姓不甘于永远平头下去,他们愿意在阔人面前窄起自己的脸面,以小花脸上窄衬出大阔佬之阔,希望以此精神代价换取阔人的利益提携,以便有朝一日自己也阔起来。这种窄人本就有些獐头鼠口、尖嘴猴腮,他们愿意在此基础上再接再厉,让自己的脸面进一步小下去,脑袋进一步关起来,以便等待物极必反、否极泰来的辩证法发生奇效,让自己的小脸也有面于大起来的一天。这种窄人以为,他的韬晦之计和自贱之术,会使自己从平头百姓变成尖头阔人——成为“尖头鳗”。到那时,他的脸虽小,面子却大 现在他的脸面小,不怕做小人,一旦他变阔了,头寸多了,他的头脸尺寸也会见长,脖子也会变粗,口气也会变大——到那时他就可以做大人 而且这位原先的窄人、现役的阔人,会比他曾对之窄过脸的阔人还要阔,不仅脖子比腰身粗,他拔根汗毛都比我辈细民的脖子和腰身还要粗。他的汗毛不仅像孙悟空的猴毛一样,吹口气叫声变,立刻就脱胎换骨,从尖嘴猴腮变成一脸横肉,而且这根毫毛迎风一挥就会变成如意金箍棒,一棍子能把你我打死。只可惜,他再怎么善于像川剧绝活那样变脸,还是会时时露出那副雷公嘴脸。 由此可见,那些一阔脸就变的阔人,在未阔之前必定是一见阔人就变脸的小人。然而更多的窄人对着阔人变了一辈子脸,最终还是没能变成阔人。这是殊为可叹的。而尤其令我感到痛心的是,正因为此辈窄人对阔人的变脸,成了小人们一阔脸就变的理想培养基。因此,只有当所有的平头百姓见了无论怎么阔的人,都面不改色心不跳,到那时候,那些小人就失去了一阔脸就变的社会心理基础。到那时候,如果小人们还要一阔脸就变,就不是为了顾全脸面,而只是勇于不要脸。 57 寻找艳遇的男人 真正的艳福一定来自奇遇,但奇遇的价值不在于所遇之人是否艳得空前绝后,而在于“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灼“遇”,就在于蓦然回首时的意外惊喜。把任何一个人丢在一大堆异性中,相遇“那人”的概率虽然提高了,但相遇的奇迹性或“蓦然性”就降低 因此,如果人能在艳遇和奇遇之间选择,浪漫的人会选择奇遇的惊“奇”,不浪漫的人会选择艳遇的惊“艳”。 可见大多数人期待的并非艳遇,而是遇艳。如果相遇是可预料的,甚至是被安排的,那么哪怕所遇之人艳得眩目,这遇本身却无艳可言。所有被强迫去相亲的人,都是沮丧的,即使对方很美,也回被夸张地预告过而失去了意外的惊喜。因此真正的浪漫者立意自己去找到那份浪漫,甚至不惜冒找不到的危险,也不愿一跤跌入花堆中。他们知道,贾宝玉是最不浪漫的俗物——这一点他自己知道得最清楚,所以他自称“俗之又俗的俗物”。眼热者把他的老实话当成以退为进,以为他风雅得紧。恰恰相反,所有羡慕贾宝玉之艳福的男人,也无一例外地是俗物。只有具有诗人情怀的人才知道,不论此生能否找到,寻找者是浪漫的。 说得彻底一些,只有永远找不到却永远在找的寻找者,才是真正的浪漫主义者。因为对那些相信自己已经找到的人来说,浪漫已经完成,接下去要用一生时间来证明浪漫——而这是最不浪漫的。因此浪漫的终结恰恰是艳遇。天赋美貌的人有艳遇而没有奇遇,天生不美的人倒有更多的机会得到奇遇。正因为不美,那份奇遇才是不被期待的,而不被期待的奇遇一旦倏然而至,则是最激动人心的。 一对平淡相遇的男女,总是会互相出许多难题考验甚至刁难对方,因为只有不合理的考验和不讲理的刁难,才能证明奇迹。这是民间无中生有地炮制出“苏小妹三难新郎”传奇的心理依据。所有的爱情都寻求传奇,所有的婚姻都论证传奇。 男女从相遇的第一刻起就为自己也为对方出了一道须用一生去论证的命题:我找到了你,你找到了我。爱情是不是一个合理而真实的假说,每个人一生都在用试错法进行论证。因此有人一旦证伪了旧的假说,立刻投入对新的假说的证伪,当然,以极大的热情进行证伪,目的在于最后一次的证实。所以,爱情是大胆假设,婚姻是小心求证。 58 四种丈夫 根据在内(家庭)和在外(社会)两个领域的柔弱和刚强,可以把丈夫分为四种类型。“柔弱”具有宽容、懦弱(在内)和守法、怯懦(在外)等人格内涵;“刚强”具有果敢、粗暴(在内)和刚毅、蛮横(在外)等不同的表现方式。 第一种丈夫:在外柔弱,在内也柔弱。妻子的所得是:安宁与和谐,即很太平——这是家庭最基本的价值,几乎等同于幸福。妻子的所失是:由于丈夫在社会竞争中常常是失败者,因此希望通过丈夫的晋升、加薪或各种社会性成功来提高生活水平与满足虚荣心的愿望,往往落空。传统型尤其是非知识型女性最不适宜嫁这种丈夫,因为她们自己虽然无能,但却不能原谅丈夫的无能。 第二种丈夫:在外刚强,在内也刚强。妻子的所得是:丈夫常常有较高的收入、地位和社会影响,消费水平令人羡慕,感到“世界是我(们)的”。妻子的所失是:丈夫以成功为资本,要求妻子在意志上完全依附于自己,妻子必须在家庭内放开现代法律已经赋予她的众多权利,接受屈辱,在冲突中永远做出妥协,有时候还被任意打骂。传统型尤其是非知识型女性,往往认为这种丈夫属理想型。有鉴于第一种丈夫的“窝囊”,她们认为这样的男人才像男人,她们因丈夫的一项长处而原谅他的所有短处,甚至不惜付出被丈夫打骂的代价。知识型女性也容易被此类男性吸引,因为恋爱时他的短处往往没有暴露,但丈夫在婚后的显出本相,较难得到知识女性的原谅,她们或者为了孩子及种种缘由而终生忍受不幸,或者断然与之分手。 第三种丈夫:在外柔弱,在内刚强。大部分男子不得不对上司唯唯诺诺,对蛮横者忍让屈服,而这样的男子往往是某种程度的失败者。这些失败者维持自身心理平衡的最后途径,就是在妻儿面前的天然优势(往往仅剩可怜的体力优势),所以他们常常在妻子儿女面前把失落在外的优越感找补回来(为此不惜使用暴力)。因此,任何女性嫁了这种丈夫都是最不幸的。传统型或非知识型女性嫁给这种丈夫,是毫无出路的。但由于大部分男子都可以归人此类,也就是说大部分女性不得不选择这样的丈夫,因此为人妻者除了尽量不引发丈夫的“脾气”,比如不要以比丈夫更成功的男子为例,来奚落、刺激丈夫以外,只有走现代女性的自尊自强道路:不把经济责任全部压在丈夫身上,也不把幸福完全依赖在丈夫身上。 第四种丈夫:在外刚强,在内柔弱。这是提倡男女平等的现代社会中,男子的理想型,即在外有社会性成功,在内不失温柔体贴。但一种理想从提倡到普遍实现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进程。因此这样的丈夫在近期内几乎是“稀有动物”,作为男子应该向这个目标努力,作为女性则不应陷入不切实际的奢求与幻想。 59 门当户对的男女 传统的门当户对婚姻观有其合理的依据,单纯以阶级性和腐朽性加以批判未免失之轻率。在反对父母包办的前提下,应该鼓励门当户对的自由恋爱。 门当户对的男女双方受到过相似的教育,有相似的生活习惯,有相似的志趣爱好,因而有更多的共同语言,更有利于平等的情感沟通和交流,也就是有利于爱情的持久和稳定。而且门当户对的男女之间往往有更长久的交往,有更深入的了解,他们的爱情基础往往更牢固。门当户对的夫妇在子女的教育问题上较少分歧,在子女的培养方向、人生目标和父母自我缺憾的心理补偿上,更容易达成共识。众多的婚姻矛盾和情感破裂往往并非来自夫妇之间,而是来自对子女的教育。而且门当户对的双方姻亲也更便于相处,尽管婚恋是两个年轻人的事,但社会并非由两个人组成,割不断的双方血亲之间的和谐融洽也有利于小两口的幸福美满。 相反,门不当户不对的男女双方之间的婚姻就没有以上种种先天优势,他们的知识水平、生活习惯、志趣爱好都相差很大,缺乏共同语言,感情难以沟通。门不当户不对的男女之间的交往大多是短暂的、偶然的、意外的,他们之间的了解往往是皮相的、表面的,他们的爱情基础是不坚实的,甚至建立在误解、偏见和幻想之上。门不当户不对的婚姻常常是一见钟情的,而一见钟情的爱情与其称之为爱情,还不如更确切地称之为一时冲动的热情,这样的热情往往会在婚后迅速降温。门不当户不对的夫妃在子女的教育问题上分歧更大,各自不同的幼年处境和人生经历使双方在子女的培养方向、人生目标和父母自我缺憾的心理补偿上,较难达成共识,往往因此而导致情感淡漠和婚姻解体。同样,门不当户不对的双方姻亲往往互相挑剔和厌恶,并推波助澜地加剧和激化年轻夫妇的矛眉,使婚姻最终成为夫妃双方苦难的渊薮和人生失败的直接根源。 最不幸的是,这种失败的婚姻往往使下一代在身心两方面造成终生都无法愈合的巨大创伤。当然,落实到具体的个案,尚须作全面的分析,而这是一切原则都无法逆料也无权妄加评断的。我只是希望在更实事求是的基础上来认识爱情和婚姻的自身规律,尽可能地克服千百年来困扰着每个人的爱情与婚姻的固有矛盾,使人们在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提高精神生活的质量。 60 幸福的男女 托尔斯泰曾说:“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这是一个大错特错的看法。恰恰相反,真正的幸福是无法类比的,真正的幸福不可能相同。因为真正的幸福极其稀有,正是普遍的不幸,使所有的生命何其相似!每天的通俗晚报,每月的高雅月刊,登载的都是相似的故事。现代的外交周旋,与古代的折冲尊俎,也没有本质的不同。这些相似的故事大多是不幸的,如果有幸福的故事,却大多是苍白的。其所以苍白,决不是由于幸福的相似,而是因为观看幸福、描写幸福、报道幸福的人,都是不幸的人。看看从柏拉图的《理想国》到莫尔的《乌托邦》,从《礼记》的大同,到康有为的《大同书》,不幸者眼中的幸福是如此的不值得追求。顾准说过,如果那样的世界到来,我就会自杀。所有幸福的人,都会拒绝生活在这种乌托邦里。毫无疑问,真正的幸福者拒绝干篇一律的幸福。只有不幸者眼里的他人的幸福,才会是相似的。真正的幸福者则深切地知道,自己的幸福与他人的幸福几乎毫无共同之处。如果这幸福中还有缺憾,就正是与他人的相似之处。更有甚者,某人的幸福在别人看来很可能是无法忍受的痛苦。当幸福论者自以为有了统一的幸福标准时,那些得到独特幸福的人所描述的自己的幸福,由于在他人眼中纯属痛苦,因此许多人(他们大多是不幸的)往往把这种独特的幸福者视为自虐狂患者。因此,真正的幸福者无法把自己的幸福真切地描述出来。即使他自以为真切描述出来了,也无法成功地传达到不幸者的心中。由于人类的语言只是用于描述不幸的语言,因此人们只能用这不幸的语言来描述不幸。于是真正的幸福者只有沉默。故而世上从来只有伟大的悲剧,而没有伟大的喜剧。 生活不是一座电影院,更不是一座天堂影院,每个人的幸福不可能有一个预设的包厢,因此幸福不可能有任何标准模式。所有的幸福模式,都是关于舒适与享乐的模式,而舒适享乐与幸福没有丝毫的直接关系。以为幸福有标准模式,以为生活是一座预定了座位的电影院的不幸者,他们的生活只是虚假的表演。每个人作为一个不自觉的表演者,都遮蔽了真实的自己;于是假面替代了真相,千人一面的行尸走肉替代了独一无二的活泼生命。 许多自以为已经达到了幸福的标准形式的人们,可以把幸福(实际上只是舒适与享乐)公开炫耀,于是自以为不幸(即尚未得到足够的舒适与享乐)的人们急起直追这种标准形式的幸福。然而他们离舒适和享乐越近,离真正的幸福也就越远。真正幸福的男女,对幸福有自己独特的理解,而且深知,自己的幸福,是不足为外人道的自得其乐。 |
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主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