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主页
三、“反攻复国”行动


  对于“反攻复国”,蒋介石时而毫无信心,时而头脑发热,对于何时能“复国”,他自己也很迷茫。但是,无论有无“复国”的希望,他对大陆的军事窜犯却一刻也没停止过,尤其是五六十年代,蒋介石或利用特务,或派遣残兵败将对大陆进行破坏或骚扰。蒋介石将各种形式的窜扰看作是“反共复国”的序曲。

  1.金三角“反共游击军”

  蒋介石的“反攻大陆”,主要着手在两个方面:先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利用其在大陆潜伏下来的特务搞暗杀和破坏活动;其次就是在大陆周边组织其正规军败退后的散兵游勇,盘踞一块地方,在大陆边界上不断骚扰。蒋介石把这种武装势力称为“反共游击军”。蒋介石所组织和操纵的“反共游击军”,其影响较大的是中国云南省境外缅泰交界的金三角地区所盘踞的国民党残部。
  关于东南亚金三角的国民党残部,海外舆论习惯称其为“九十三师”。因为在1941年至1946年时,中国远征军九十三师入缅作战,曾在东佛南地区驻防5年之久,后留下了不少开小差、盗卖军火等的散兵游勇。他们在当地形成一支地方武装,后来被解放军击散,于1950年初逃到缅甸的三岛、孟瓦、孟育地区,自称“滇缅反共游击队”,发展到500余人,这是老“九十三师”的来历。
  1949年底,白崇禧、胡宗南集团在广西、四川被歼灭,1950年1月,在云南元江的第八兵团也被歼灭。至此,国民党在大陆的正规军全部覆灭。但该兵团第八军二三七师七○九团团长李国辉带领的1000余人,由于驻在元江下游,得以侥幸漏网,当他们知道主力部队已完蛋之后,迅速逃窜,奔出云南边境,4月21日到达缅泰边界湄公河两岸的小勐棒地区,在这里与另一股“九十三师”巧遇,这就是九十三师二七八团。
  该团于2月19日,在中缅边界的打腊地区被解放军击垮,团长罗伯刚、副团长谭忠带残部500余人也逃到了小勐棒。罗伯刚因其妻已去台湾,便带上用武器换来的金条,独自经泰国去了台湾,而把部队交给了谭忠,让他把部队带到泰国,等候台湾飞机来接。可是谭忠与李国辉商定却不去台湾,就留在金三角,并把各自的部队合并为一支“复兴部队”,共1600多人。他们设法与台北恢复了联系,要求台湾空投物资,而台北回电要他们“自谋出路”。于是这帮残军就在此地开荒种地,修建营房,收税经商,在缅北建立了他们自己的“独立王国”,这就是新“九十三师”的来历,也是蒋介石国民党的“反共游击军”在金三角盘踞发展的开端。
  其实早在1949年底,蒋介石飞到重庆指挥国民党在西南的残军顽抗之时,就曾考虑过把这批军队运到一个安全地方。因为他自知大陆丢失已是注定,蒋介石当初打算把这些集团军撤往台湾,但考虑到台湾地小人多,再加上这些均是杂牌军,他并不信任,所以在当时就为这些军队指过出路:向南退,可到海南岛,或是集结到云南边境。但由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早已料到蒋介石残军会打算从云南边境逃出中国,所以采取包抄战略,先从广西打到广东再打到云南,切断了盘踞西南的蒋介石残军退路。因此,国民党集团军退出云南从陆上逃跑的路子被堵死了,只有小部分残军得以漏网。
  当然,对这点人,蒋介石并没有费多大心思,他几百万大军丢了都只能痛苦一番,故而当这帮“复兴部队”向他要物资弹药时,蒋介石没有给他们,由此也可见蒋介石对自己部队的厚爱的程度如何了,这恐怕也是他失败的一个小原因吧。
  没有办法,这支“复兴部队”只有依靠自己才能生存下去,不过,好在他们中原九十三师的人在此地已有许多年的经历,对此地十分熟悉。当初之所以打算逃到此地,也是因为此。所以他们不但在此地盘踞下来,而且日渐壮大。
  先是李国辉、谭忠利用内线,凭借武力和引诱,使云南至东南亚商路上的武装商贩“马帮”投靠了自己的部队,这一下就为自己找到了财源。接着,这支部队派出人员去联系前面提到的那支“滇缅反共游击队”,双方一接上头,当即一拍即合,别看这支“滇缅反共游击队”人数不多,却有在此地长居的经验和势力基础。李国辉、谭忠搜罗到这帮人以后,势力大增,人员已达到了3000余人,其部队编制如下:

  “复兴部队”指挥李国辉,副指挥谭忠。下属:
  七○九团,团长李国辉兼;
  二七八团,团长谭忠兼;
  特务大队,大队长陈龙;
  搜索大队,大队长马守一;
  独立第一支队,支队长张伟成;
  独立第二支队,支队长蒙保业;
  独立第三支队,支队长石炳麟。

  蒋介石的国民党残军在小勐棒成了“气候”,这引起景栋缅甸军的极为不安,遂有将其赶出缅境的打算。1950年6月初,缅甸军方通知国民党残军,限其10日内撤出缅甸国境。在经过几次谈判均无效的情况下,从1950年6月16日起,缅甸军集中数千人的兵力,在空军配合下,向残军进剿。看到缅军来势凶猛,李国辉指挥残军先撤出驻地,然后又反攻回来,结果大获全胜,不但重返驻地,而且还攻下缅军重要基地大马力。最后经过谈判,残军换个驻地到猛撒,以便让出公路两侧,减轻对缅甸的威胁。猛撒是有40多个自然村寨的大坝子,物产丰富,军需供应有保障,后来残军反而成了缅甸认可的驻军。
  这一下,李国辉的“复兴部队”影响日益加大,蒋介石在台北也开始关注起这支部队来。当然,照理说,他应当内疚才是,可是蒋介石毕竟是老道之士,并没有因当初不理睬而脸红,这时反而名正言顺地问候起云南”复兴部队”来了。因为他感到他可以利用这支部队,从东南亚大陆上去“反攻”中国大陆。而蒋介石的台湾部队要“反攻大陆”,必须渡海,很不方便。
  为控制这支部队,蒋介石找到原第八军军长李弥,要他到猛撒去指挥这支军队反攻大陆,军火和物资由蒋介石从台湾支援,空投到猛撒。李弥是李国辉的老上司,他去当然是最好的,所以李弥以视察的名义到了猛撒。
  1951年2月20日,李弥正式到达这支“复兴部队”,并很快重整该部队,在蒋介石授意下于3月份正式成立“云南反共救国军总指挥部”,直属蒋介石台湾“国防部”,李弥任“总指挥兼云南省主席”,将七○九团扩编为第一九三师,李国辉任师长;二七八团恢复为第九十三师,彭程任师长,并将这两个师组成一个军。同时,收容了不少外逃出来的国民党军政人员,还策动云南境内外土司、头人武装前来投附,“救国军”很快发展到7000多人。
  此时正值朝鲜战争时期,美国一面进行侵朝战争,一面要阻止共产主义进人东南亚,也就由中央情报局对残军进行援助。1951年3月美国送去260驮武器弹药,用运输机每月空投5次物资。这实际上也是支援蒋介石,支持他建立“反共游击军”以遏制新中国。在1950年4月至1952年6月前后,每月还给这支残军20万铢泰币,后改为7万元美金,让其作为军费开支。

  2.历次窜扰失败记

  金三角的“反共游击军”发展壮大起来以后,蒋介石有了使用他们的打算,蒋介石也想看看这股力量究竟能否有所作为。借中国出兵朝鲜抗美援朝之机,蒋介石认为中国大陆内部兵力空虚,特别是云南边睡,可以借此大捞一把。他派出这帮“反共游击军”在云南发动攻势,如果得手占领了云南,那么蒋介石在大陆土地上又有了一块据点。这时候美国正在朝鲜同中国人民志愿军作战,从军事时机上讲极为有利,关键是看他的“反共游击军”的战斗力如何了。
  从1951年5月起,在美国中央情报局的支持下,蒋介石的台湾“国防部”命令李弥的“反共游击军”向云南边境开进,对云南边境进行一次大规模的军事行动。这次窜扰美国人有自己的打算,在中国西南边境骚扰,以分散中国在朝鲜的兵力,实际上在中国的东北边境和西南边境采取军事攻势,取军事的夹击之势。
  由于有美国的支持,蒋介石对此次窜扰又精心策划过,而且他也吸取了过去在大陆作战时狂妄过分的教训,加之这也是“反共游击军”第一次反攻大陆,蒋介石特别用心布置,力求出师大捷,所以“反共游击军”在云南边境的这次进攻一开始十分嚣张。
  李弥在蒋介石的授意下,将“反共游击军”分为两路向云南进攻,两路残军很快便攻占了云南沦沅县城和镇康县等地;东路残军到5月下旬已占据糯福、孟马和孟连县城。这次进攻由李弥亲自督战,蒋介石在台北指挥,美国出动C-47运输机空投武器弹药和补给。
  当然,中国人民解放军不会让这帮匪军嚣张多久,区区一万之众,哪里能够真的有所作为。从6月3日起,中国人民解放军云南军区开始追剿这股残军,组织了5个兵团分4路追剿,战斗进行得十分顺利,国民党残军还是像过去一样,大多望风而逃,当月下旬便将这部“反共游击军”赶出了国境。
  蒋介石对此失败并不罢休,而且美国也需要他的“反共游击军”在云南边境再骚扰一段时间,以拖住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一部兵力。同年7月,蒋介石又命令李弥组织其“反共游击军”进行第二次窜扰,为避免出现上次逃跑场面,蒋介石关照李弥这次进攻要不惜一切代价,一定要正儿八经地打几仗。但这一切均无济于事。第二次窜扰也没有坚持多久,不到一个月时间,解放军又将其击退,歼灭“反共游击军”共549人。
  两次窜扰失败,蒋介石明白了这股“反共游击军”的力量实在太弱,为不使其全部被歼,蒋介石命令李弥将残军指挥部撤回猛撒,部队退缩至缅北果取至三岛一线,迅速在缅北三个省抢占地盘,企图以此扩大自己的实力。这批残军很快就控制了当地的鸦片贸易,收缴赋税、公粮,举办“反共抗俄大学”。
  蒋介石在别的国家发展自己的军队居然堂堂正正,这当然跟有美国的支持分不开。当扩充这股“反共游击军”时,蒋介石还派遣军官和特工人员700多人,充实残军。1951年11月,蒋介石让李弥在猛撒修筑机场,打算长期潜伏于此,也方便台湾向此地运兵和武器弹药。到1953年1月,残军发展到1.85万人,编为1个总部、1个指挥部、3个军区、4个师、16个纵队。金三角的蒋介石国民党残军至此发展到最高峰。窜扰云南失败后,残军便想在缅甸内部有所作为。蒋介石在李弥离开台北到此赴任之前,就对他有过嘱咐,要他依靠当地形势,任其发展,一定要壮大起来。这个时候,李弥便勾结缅甸一些反政府武装,在缅甸国内搞破坏,甚至公开宣称要推翻缅甸政府。
  蒋介石不是没有想过在这块地方再有点更大的军事作为,但他的军事专家和美国顾问们却劝他别太理想化,因为这里毕竟是缅甸的领土,弄得不好便会引起国际争端,到时候恐怕不但不能反攻大陆,还自找难堪,不能自拔,而后来的情形不幸言中。
  由于这股“反共游击军”对缅甸政府已构成很大威胁,缅甸政府十分紧张,他们一面于1953年1月集中3个精锐的步兵旅拦击残军,一面于3月份向联合国“告状”,要求台湾蒋介石撤走这股“反共游击军”。
  在如此情况下,蒋介石也明白金三角的“反共游击军”不可能真正反攻大陆,也无法真的有所作为,美国迫于联合国压力,也劝他撤走这股军队。遂于1954年5月开始,在联合国的干预下,蒋介石被迫命令残军向台湾撤退,先后共撤走5472名军人,家属1035名。而李弥本人,蒋介石没有立即让他回去,直到1961年看到金三角的残军已完全无大的利用价值时才让他回到台湾。
  李弥总部撤走后,留在缅北的“反共游击军”还有1万余人,多数是云南及当地人,不愿去台湾。因他们没有统一的指挥部,蒋介石又曾一度停止供应,再加上缅军的进攻,残军大批逃亡。
  虽然蒋介石在金三角的这股所谓“反共游击军”并不真能对我云南构成威胁,但却严重影响了边境人民的生活和生产,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对此予以高度重视。当李弥总部撤走后,中国云南党政军民对残军发起了强大的政治攻势,只要他们愿意回来,一律发给“回归证”,当地边民出境呼夫唤子,使民族土司头人武装纷纷回国,少数民族武装基本瓦解。1952年到1955年期间,被争取回国投诚的国民党残军官兵共达3296人,这一政治攻势收到较好效果,有力地瓦解了蒋介石在金三角地区的所谓“反共游击军”力量。
  到1954年6月,蒋介石在金三角的残军缩减至5800余人。虽然力量已大不如前,但蒋介石还是在充分利用这股“反共游击军”。当年中国边境进行民主改革,蒋介石认为此时有机可乘,便派残军副总指挥、原第八军副军长柳之麟重返缅北,搜罗残部,组织了“云南人民反共志愿军”,号称有一、三、五、七军4个军,蒋介石并给予补给。
  1957年10月,台湾国民党召开“八全”大会,强调对大陆的“政治反攻”,蒋介石指令残军对云南地区进行情报、心战、策反、组织暴乱,并为此制定了一个“安西计划”,对云南进行长期的不间断的武装窜扰。
  但是这种窜扰的规模均不大,对云南边境的破坏力也不太强。针对蒋介石利用这股残军的方针,新中国的云南军区在边疆成立了7万余人的军民联防队,专门对付蒋介石的武装窜扰和“政治反攻”,而且也摆好了长期作战的架势。不久,蒋介石用金三角残军进行的武装窜扰和“政治反攻”便被粉碎了。蒋介石又不大愿意理睬这股残军,打算让其在金三角自生自灭。这也是蒋介石的一贯作法,需要时就去拉一把,热情得不得了,不需要时就扔到一边。
  然而在1959年初,蒋介石又有了利用这股“反共游击军”的机会。当时西藏上层少数反动分子发动叛乱,西藏问题恶化,外国势力插手,蒋介石妄图以此为突破点,以成功其反攻大陆之“志”。为达其目的,便再一次加紧了对残军的控制。当年2月,蒋介石在台北亲自召见柳之麟,3月份恢复空投,4月份派台湾“情报局”副局长任剑鹏前往缅北调解残军内部纠纷,蒋介石要他们全心全力为了党国利益着想,团结起来,共同打回大陆老家去。
  有了钱和物资,残军又开始发展力量,一方面他们搜编民族武装,煽动边民外迁外逃;另一方面在缅北召集早期外逃的大陆人,以高薪饷引诱。到1959年底,在蒋介石的支持下,柳之麟部残军已发展到5个军、1个军区、15个师、6个纵队、6个独立团、3个独立支队,共有9400余人。为加强其战斗力,更好地控制这支部队,蒋介石在1960年派台湾“特种作战部队”中将司令夏超、第六军中将政治部主任徐汝辑,到残军分别任副总指挥、政治部主任。
  蒋介石这次扩大残军,还没有来得及反攻大陆,就被瓦解。先是西藏叛乱很快被平息,叛乱分子逃亡外国,蒋介石已无法利用这个机会。后因其在此处扩充军队严重威胁到缅甸政府的安全,缅政府于1961年1月出动5000人的主力部队,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勘界警卫部队的配合和支援下,迅速地攻占了柳之麟总部所在地江拉,蒋介石的这股残军只得分成三部分别逃往老挝、泰缅老边境和卡佤山区。缅甸政府利用缴获的美制武器弹药和击落的美国运输机,再次向联合国控告台湾部队侵犯缅甸主权,美国处境亦十分尴尬,不得不表示愿意协助残军遣返台湾。
  既然美国同意了,蒋介石也没有办法。从1961年3月至4月,蒋介石先后撤走残军到台人数共4521人,柳之麟也被召回台湾,蒋介石让他任“国防部”作战督察研究委员会委员,给了一份闲差使。

  3.“反共游击军”的最终命运

  柳之麟总部撤回台湾后,“云南人民反共志愿军”这支“反共游击军”也于1961年5月随之撤销,蒋介石停止了对不愿撤台残军的一切供应。留在缅北的残军共5000余人,分别由段希文、李文焕掌握,两部有矛盾,各霸一方,对外则称第三、五军。蒋介石还是想控制他们,先是请三、五军去台湾,两人均不肯。后又让他们配合中印边境武装冲突和配合东南沿海的军事窜扰,要三、五军同时窜扰云南。
  这两人确也滑头,蒋介石说什么,他们也听,但执行时却大打折扣,他们也明白窜扰云南太凶必然要吃大苦头,他们可不想真为台湾蒋介石拼光老本,他们是想凭这些骗蒋介石的钱粮和军火。因而两人在云南边境稍稍骚扰了一番就退了回去,并且开始和台湾讨价还价起来。
  1966年10月和1967年1月,蒋介石、蒋经国两次亲自在台北召见段希文和李文焕,商谈三、五军统一合作,以便于更有力量对大陆进行窜扰,同时蒋介石提出改编这两个军,补充人员和弹药,段、李害怕改编后自己被架空,因为前面他们的好几个上司均是如此下场,所以不愿同意,但又想要蒋介石的补给,故在改编一事上大做文章,长期和蒋介石讨价还价,始终没有结果。
  由于蒋介石深感自己已无法控制段、李二人,当然不愿白白地给他们补给,两人乞求台湾蒋介石无望,遂产生了背蒋之意。经过与泰国军方谈判,于1970年10月17日达成协议:泰国军方同意三、五军以“移民”方式进居泰北境地,青壮年编入泰国自卫队,老弱病残官兵和家属迁入泰北清莱村地区居住,每人分给2.4亩土地。双方对此都很满意。
  蒋介石知道此事后,十分后悔当初把二人“凉拌”,更怕丢了自己在金三角的这块反共军事基地招牌。于是先致函后派人亲自去说项,要他们千万别投靠泰国,台湾同意无条件给他们恢复补给,但段、李已不再相信台湾蒋介石,再加上于此情形失言泰国,对他们以后立足相当不利,权衡再三,便拒绝蒋介石,开始为泰国效力。
  至此,蒋介石在金三角的“反共游击军”已彻底消失。蒋介石再也无法利用他们为自己“反攻大陆”了,其实这种所谓“反攻”,除了喊叫得厉害外,最多只是对云南边境骚扰了一番而已。
  当然,这只是蒋介石“反共游击军”的一部,是一支比较有影响的军事力量。他在东南沿海也扶持了一些此类的所谓反共军队,比如在大陈岛盘踞了一支小部队,准备以此为据点,从浙江沿海反攻大陆,但大陈岛的这股残军很快就被我中国人民解放军消灭掉了。
  蒋介石的“反共游击军”无论是数量还是装备都很差,大多是些散兵游勇,没有多少战斗力,与正规军相遇基本上均不堪一击,蒋介石之所以还如此看重这帮乌合之众,不惜代价扶持和控制他们,实在也是其台湾军事力量已无法对新中国构成威胁,只有借此力量敲敲边鼓,扩大自己“反攻大陆”的声势,让世界各国还可以听到他蒋介石的声音。
  “反共游击军”对蒋介石的态度也是不尽相同的,他们大多是国民党正规军的余部,对蒋介石是服从的,但他们多年为蒋介石卖命,也深知蒋介石的为人,所以信任是谈不上的,他们不过还需要蒋介石给他们补给,所以也愿意完成蒋介石给他们的窜扰任务,但谈到卖命是说不上的。总之二者之间只不过是相互利用,所以蒋介石的“反共游击军”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上讲都无法完成其反攻大陆的使命,至多可以为其助威而已,其最终失败的命运也是注定了的。

  4.海岛骚扰大陆

  蒋介石除了将金三角作为较固定的反共基地外,还屡次从台湾本岛及沿海岛屿对大陆进行侵犯。这可不是海岛包围大陆,而是海岛骚扰大陆。
  1950年2月6日至13日,蒋介石在复“总统”职前夕为表明自己的军事实力,曾多次派飞机轰炸大陆沿海城市。此间,上海曾连续13次遭到空袭,发电厂、桥梁被炸毁,无辜居民死伤千余。同年2月19日,蒋介石又派轰炸机袭击南京市,导致14人死亡,40余人受伤。2—3月间,蒋介石再派飞机轰炸广州市、福州市、南昌市、青岛及蚌埠等大城市。同年5月9日,蒋介石动用3架美制飞机再次飞临福州轰炸,投弹16枚,炸死炸伤居民200多人。
  与此同时,蒋介石还令前线国民党部队依托金门、马祖为基地,向福建和广东进行小股登陆渗透,并依托浙东的大陈岛为基地,向江浙乃至山东沿海进行偷袭。在进行渗透、骚扰之前,蒋介石令对偷袭大陆的“游击队”展开训练工作。1950年6月,蒋介石首先在大陈岛成立了“大陈游击指挥所”,所属游击队五花八门,番号众多。
  1951年9月,大陆败军上将,西北王胡宗南化名“秦东昌”被派往大陈,带罪立功。他被委任为“浙江省政府主席”和“江浙人民反共游击总指挥”,具体任务是“秘密策划向大陆东南沿海发展敌后武力,准备配合国际间局势的演变,由大陈岛发起反攻大陆军事作战。”胡宗南接令后,先在台北筹划准备事项与工作计划方案。9月11日乘209号军舰抵达大陈岛。胡到大陈后立即召开会议,决定在上下大陈建立军政基地,并划分三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自1951年9月至12月,是“纷乱时期”,“以建立军政秩序为急务”。
  第二阶段:是“巩固基地时期”,“以建立大陈地区防务、部队训练、部队装备、地方保甲等为主要事务。”
  第三阶段:是“发展时期”,“以充实反共救国军兵力,加强大陆情报网,扩大大陆边沿突击与海上游击,组训岛民充实后备力量,发展闽浙边区游击基地等。”“并制订江浙反共救国军总指挥工作总计划方案,浙江省政府施政方案。”
  胡宗南的计划虽不失宏伟,但英雄末路,时不予我,在大陈岛经营了不到两年便无功而返,于1953年8月悄然回台,读他的高级军事研究班去了,继续进行再学习、再提高。
  在蒋介石展开训练大陆游击队工作之时,美国军事顾问团从中大力协助,提供大量适合别动队和特务活动的装备器材。当时经蒋、美训练和武装起来的“游击武装”就达1万多人,其成员多是在大陆共产党的土改中受过打击的逃台人员和海匪。此后,蒋介石不断派出小的武装偷袭大陆沿海,展开同人民解放军的“游击战”。据记载:
  1951年6月至9月,蒋军800人分6股分别向广东、福建两省沿海隐蔽登陆,企图偷袭,但部队一上岸便被解放军全歼。
  1951年9月4日,“福建反共救国军”的“泉州纵队”、“永安纵队”共370人在福建晋江地区登陆,化装成解放军企图内窜,结果3天内被解放军全歼。
  1952年后,蒋介石扩大了偷袭大陆的规模,采取“以大吃小,速进速返”的新战术。
  1952年3月28日,大陈岛千余名国民党部队突袭浙东临海县白沙山岛,未果。
  1952年6月,胡宗南亲率蒋军1200余人袭击浙江温岭县的黄焦岛,在损失310人之后渍逃。
  10月11日,金门岛国民党军900余众,在“海军”舰艇和飞机的掩护之下偷袭福建省南日岛。因守军不明敌情,使得此次偷袭成功,当人民解放军准备反击时,偷袭的国民党军已经全部撤离。
  1953年7月15日,国民党金门守军1万多人在海、空军的配合下,由金门防卫司令胡琏亲自指挥,发动了对福建东山岛的大规模武装进犯。因国民党军有海、空军支援,战斗相当激烈,解放军守岛部队在打退数十次国民党军的进攻后,坚守住了核心阵地。此次战斗国民党军空投了480名伞兵,企图切断东山岛与大陆的联系。但伞兵未着陆,就遭到守军的猛烈射击,空降兵死伤惨重。待人民解放军增援部队赶到后,胡琏匆忙率兵撤退,因解放军没有海、空力量,无法对撤退金门的国民党守军实施拦截,致使大部国民党军退至金门。此次战斗共歼灭进犯东山岛的国民党军3379人,取得了反击偷袭作战的巨大胜利。
  总之,从1950年初至1954年8月,据不完全统计:蒋介石指使国民党军对大陆沿海地区共偷袭约42次,动用兵力近13万人。1950年至1953年,仅浙江、福建两省,遭国民党军上千人乃至上万人规模的偷袭达5次之多。从朝鲜战争爆发到1955年9月,台湾空军共出动飞机3500多批,6200多架次,袭击和骚扰大陆地区。台湾海军在台湾海峡共劫夺各种船只470艘。从1951年至1954年,台湾军事情报机关向大陆空投特工人员230多人,电台96部,各类枪支近千枝,弹药18万发。同时,蒋介石逃离大陆时,留下了大批地下“反共游击队”,估计约有百万人左右,至1950年6月,还有40万人仍在有关地区活动。1962年,大陆破获国民党地下组织事件249102件,同年逮捕国民党伞兵2237名。1967年“文化大革命”后,蒋介石派飞机越过珠穆朗玛峰,空投藏文传单和收音机,遣送特务人员人境,蒋介石的V2型侦察机还深入西藏、新疆等内陆地区拍照。
  蒋介石在对大陆进行军事进攻和特务破坏的同时,也发动宣传攻势。蒋对大陆的宣传战,主要对大陆使用四个波力强大的电台,每天24小时以8种方式向大陆播送特别节目,短、中、长波,可达新疆、西藏和内蒙古地区。内容主要是国民党的文告、新闻、国际大事和台湾人民生活等。
  其次是传单,1970年,蒋介石指使在大陆的地下特务组织散布了340万张传单、220万张标语和77000份报刊。但蒋介石也因此损失1780名特务。1958至1957年间,蒋介石派飞机向大陆空投约32500万份小型报刊、100万张晚报、22万本小册子。以后又改以军舰将汽球从南朝鲜或金门,顺风向大陆发放,以气球散发传单,每个气球可携带90公斤传单。1967年空投传单约17500万份,1970年约4200万份,1971年增长至2亿份。其中1971年10月31日,蒋介石84岁生辰,空投100万份印有蒋介石像的标语。
  自1950年至1967年夏天,共投20800万份“慰问与希望函”和143200万包生活必需品,甚至有的地区还空投药品。
  “文革”期间,大陆处于浩劫之中,台湾特务机关趁机寄包裹到大陆,内有仿印的《北京青年》和其他当时大陆的刊物,刊载介绍台湾的文章,对大陆起了添乱的作用。他们利用香港向大陆派遣特务建立情报网和设立地下组织,探得中共一些重要机密。如1971年9月13日林彪坠机事件,台湾当日就已知道。1971年秋,台湾特务机关在大陆仍有70种“地下报刊”,并每月以《自由之声》、《反攻日报》和《革命》等名义发行。
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