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主页
第十八章 趁火打劫



           纳粹德国侵苏联 助桀为虐非一般
           趁火打劫捞一把 损兵折将傻了眼

  话说墨索里尼靠着希特勒的武装干预,刚刚扭转希腊战局之后,他就一反常态,迫不及待地出兵侵苏了。他认为苏联是一块肥肉,大有油水可捞,决不能让希特勒一口独吞了。
  1941年6月22日,希特勒悍然武装进攻苏联,事先并没有向他的盟友打任何招呼。直到6月21日下午,希特勒才在东普鲁士腊斯登堡大本营,口授了一封致墨索里尼的长信。正如纳粹元首在准备其他一切侵略行动时一样,他对他的意大利盟友并不推心置腹,总是到最后一分钟才把自己的秘密告诉他。信中充满了他惯用的谎言和遁辞;但在这些谎言和遁辞的背后,可以看出他的基本想法以及他对当时世界局势的错误估计。
  希特勒在写给意大利领袖的信中说:“经过几个月的伤尽脑筋的考虑和令人不安的等待,我终于作出了我一生中最困难的决定,我正是在这个时候写这封信给你的。”接着,希特勒对当前的局势进行了分析。他认为英国已在这场战争中打败了,它像一个快要淹死的人那样,抓住每一根稻草。法国已经毁灭,现在英国唯一所指望的就是苏联和美国了。
  希特勒然后解释说,由于苏联的大量军事部队在他背后,他就决不可能集结力量对英国进行足以使它屈服的全面攻击。由于苏联在背后支持,英国将更加不愿意屈服,而且美国也在对它进行军事援助。因此,“经过反复思量,我终于决定趁早下手,以免后患”。
  希特勒对他的“盟邦”的态度逐个作了分析和排队。他认为法国像以往一样是不能信任的;西班牙是不坚决的,他担心它只是在战争有定局时才会加入。只有消灭苏俄之后,才能使远东的日本大大松一口气,从而可能通过日本的介入对美国的活动造成更大的威胁。对于他的“亲密盟邦意大利”,希特勒说,当前德国将不需要意大利的任何军队到俄国去。他不想让人分享征服俄国的“光荣”,就像他不让人分享征服法国的“光荣”一样。但是他说,意大利可以“提供决定性的援助”,那就是加强它在北非的部队,并且准备“在一旦法国违反条约时开进法国”。这对于渴望扩大领土的墨索里尼是一个很好的诱饵。
  对于侵苏前景,希特勒说:“至于东线的战争,领袖,它将肯定是困难的,但是我对于它将获得伟大胜利这一点,没有一丝一毫的怀疑。我首先希望的是,那时,我们将有可能在乌克兰获得一个共同的粮食供应基地,它将向我们提供我们在将来可能需要的额外供应……”
  希特勒这封通报情况的长信,直到6月22日清晨3点,在德军开始进攻以前半小时,才由冯·俾斯麦大使交给齐亚诺。此后,这名意大利外长打电话把这封信的内容告诉了当时正在利西奥纳避暑地休养的墨索里尼。这个意大利领袖由于他的轴心伙伴的来信而在半夜睡梦中被叫醒,这不是第一次了,他对这一点很恼火。墨索里尼对齐亚诺焦躁地说:“我在晚上也不大打扰我的仆人,但是德国人毫不体谅人,随便在什么时候都把我从床上叫起来。”可是墨索里尼揉揉他的睡眼以后,马上下令立即对苏联宣战。他现在完全是德国人的俘虏了。他知道这一点,并且对此感到恼火。他对齐亚诺说:“我只希望一件事情,那就是在东方进行的这场战争中,德国人会给煞一煞威风。”不过,他确信德国人将在俄国获胜,他自己也会在这场战争中大捞一把。
  墨索里尼万万没有想到希特勒和他自己会落得那么个下场。希特勒进攻苏联的这一天,6月22日,正是拿破仑在1812年前往莫斯科途中渡过涅曼河的一天;同时也是法国在一年前在贡比涅投降的那一天。希特勒的百万大军和上千架飞机,就是在这一天清晨,大举越过了涅曼河和苏联国界。对于纳粹的进攻,苏联虽然在战略上有所提防,但战争爆发得如此之快,却是苏联领导人所没有料到的。正如哈尔德将军在日记中所写的,“红军在整个战线上,遭到战术上出其不意的袭击”。在边界的大部分地方,苏联军队甚至没有作好战斗部署,他们还未组织有效的抵抗就被打败了。
  德国接连获胜的消息开始从柏林传到罗马,说什么一夜之间“摧毁俄国飞机1700架,苏联军队已溃不成军……”法西斯头目们欣喜若狂,他们认为德国人可以轻而易举地大获全胜,并且相信在三个月内可以征眼苏联并使数百万苏联红军瓦解。德国军方预料能抓获500万俘虏。用德国大使俾斯麦的话来说,即“500万奴隶”。墨索里尼认为,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要求尽快派出远征军,由青加莱将军指挥,赴苏联作战。“领袖”对意大利部队能参加对布尔什维克的大决战感到非常荣幸。他打电话对齐亚诺说,他明天要检阅部队,并要外交部将他给希特勒的复函尽快发送柏林。特别当墨索里尼听说佛朗哥的长枪党部队已经离开西班牙开往苏联前线时,甚为不快,他说:“我是轴心国的老二,我们不应落在别人的后边。”
  据齐亚诺说,对于参加东部战线,墨索里尼异常积极。他选出一个“优秀师团”举行了检阅仪式之后,从维罗纳打电话对罗马的法西斯头目们说:“此师团堪称‘完壁’,无论是兵员、装备均比德军优越。”对于他的行动,尽管希特勒不热心,但他仍主张把20万以上的意大利军队投入东部战线。
  对于墨索里尼此举,凡是有责任感的意大利将军们都不同意。他们一致表示,如果有那些兵力,也许能改变北非的局势。至于德国人,“则任由他们去跟俄国人火拼吧”!然而,墨索里尼仍不更改他的决心。他说:“这并非只是自尊的问题,意大利为了确保‘闪电式胜利’起见,必须把一切投入战争。如果苏俄不在最初六个月内败北,他们是绝不会被征服的。”
  在如此情况下,意大利侵略军被派赴苏联前线。墨索里尼集中了他所有的神经,观看着东部战线意大利军队的动静。依照他的训令,意大利军队所有的行动都见了报,而且把意大利的战功夸大,相反地对德军的胜利则尽量加以缩小,少报或不报。他对德国的“胜利”十分嫉妒,对希特勒的专横十分气恼。因此,在一次形势分析会上,他对心腹们说:“我只有一个期望,那就是东方的战斗,能够拔尽德国辉煌漂亮的羽毛,使它变成一只可憎的秃头鸡!”
  尽管墨索里尼对助德侵苏十分卖力,但希特勒不仅不领情,而且表示了出奇的冷淡。除了6月22日那次“夜间警报”把既成事实告诉他外,其余什么都对他保密。齐亚诺在7月份的日记中曾写道:“领袖知道希特勒不欢迎我们的部队开上俄国前线,但领袖照样坚持派部队去。我极力劝他改变主意,但他坚定不移,并且确信,这几个师的人员和装备都优于德国。现在领袖抱着两种希望:要么战争以妥协告终,这可以挽救欧洲的均势;要么长期打下去,便于我们以武力挽回我们失去的威望。哎,他的幻想真是无穷无尽啊!”
  希特勒武装入侵苏联,使欧洲局势,乃至全世界局势发生了很大变化。英国、美国和其他遭受侵略和奴役的国家,迅速和苏联结成了反法西斯战线。就在纳粹军队进攻苏联的当天夜晚,英国首相丘吉尔发表了他一生中颇受赞赏的广播演说。
  他说:“我必须宣布英王陛下政府的决定,因为我们现在必须立即宣布这项决定,一天也不能耽搁。我必须发表这个宣言,但是,我们将要采取什么政策,你们还有怀疑吗?我们只有一个宗旨,一个唯一的、不可改变的目标。我们决心要毁灭希特勒,以及纳粹制度的一切痕迹。什么也不能使我们改变这个决心。什么也不能。我们决不和敌人谈判。我们将在陆地上对他作战,我们将在海洋里对他作战,我们将在天空中对他作战,直到邀天之助,我们把他的影子从地球上消灭尽净,把世界上的人民从他的压迫下解放出来为止。
  “任何对纳粹帝国作战的个人或国家,都将得到我们的援助,任何跟着希特勒走的个人或国家,都是我们的敌人。”丘吉尔着重指出:“这就是我们的政策,这就是我们的宣言。根据以上的理由,我们将要对俄国和俄国人民进行我们能够给予的一切援助。我们将向世界每一个角落的朋友和盟国呼吁,请他们采取同一方针,并且如同我们一样,忠诚不渝地坚持到底。”
  丘吉尔在广播中最后号召说:“俄国的危难就是我们的危难,也是美国的危难,正如俄国人为保卫家乡而战的事业,是世界各地的自由人民和自由民族的事业一样。让我们吸取通过残酷的经验得来的教训吧。让我们加倍努力,只要一息尚存,力量还在,就齐心协力打击敌人吧!”
  丘吉尔的一生,虽然以反共反苏著称,但他这一篇以大局为重的广播演说,却受到全世界反法西斯国家和人民的欢迎。
  希特勒在苏联战场上接连取得的胜利使他的头脑发昏了。到1941年初秋,希特勒认为苏联已经完蛋了。10月3日,他在柏林一次群众大会上说:“今天我宣布,我毫无保留地宣布,东方的敌人已经被打垮,再也不能站起来了……在我们部队的后边,已经有了相当我在1933年执政时德意志国家幅员两倍的土地。”
  但是,希特勒的牛皮吹得太早了。苏联人尽管在6月22日遭到了突然袭击,部队和装备遭到重大损失,在仓猝后撤中,他们的一些部队陷入敌人包围,但是实际上,从7月份起,他们已经开始进行德军从来没有遇到过的顽强抵抗。在哈尔德的日记中,以及在中路战线统率一支庞大的装甲部队的古德里安将军的报告中,都开始频繁地记载着苏军殊死抵抗和反攻以及德军遭受惨重损失的情况。随着时间的推移,希特勒和他盟国军队的困难愈来愈多,死伤愈来愈惨重,法西斯军队已深深陷在苏联的泥坑中不能自拔。
  希特勒不仅需要石油发动飞机、坦克、卡车,还需要人力来补充他的兵员日减的部队。冬季作战结束时,德军伤亡总数是1167835人,病员还不包括在内,后备兵员不足弥补这样的损失。最高统帅部向德国的盟军要求提供更多的部队。早在冬天,凯特尔元帅匆忙赶到布达佩斯和布加勒斯特,为夏季攻势征募匈牙利和罗马尼亚的军队,整师整师的征募。戈林,甚至希特勒也亲自出马,请求墨索里尼提供更多的意大利军队。
  1942年1月底,戈林到达罗马,点收意大利向苏联战线增援的部队。他向墨索里尼保证,1942年可以打败苏联,1943年可以使英国放下武器。齐亚诺发现这个脑满肠肥、胸前挂满勋章的帝国元帅简直不堪忍受。他在2月2日的日记中写道:“与戈林一同参加总参谋长卡瓦莱罗的便宴。他同往常一样,傲慢专横。他的言谈特别不值一提。唯一令人十分可悲的就是我们的军方领导人对他奴颜婢膝。我们的三位军方首脑学着卡瓦莱罗这个地道小丑的样子——只要于他有利,此人甚至愿意向公厕鞠躬——今天一举一动都把这个德国人视为主子。此人趾高气扬,架子十足。我明知这是轻浮,但我还是把气强行咽下——咽的气多于吃的菜。”
  第三帝国纳粹头目中的第二号人物的腐化堕落已日甚一日了。他们不仅疯狂进行侵略扩张,而且到处搜刮民财,索取珠宝,他们已沦为行尸走向。戈林就是这方面的一个典型。2月4日,齐亚诺对这个纳粹显贵在日记中作了这样的描述:“戈林离开罗马。我们在精益饭店举行宴会。宴会上戈林别的话不说,只谈他拥有的珠宝。他真戴着几个漂亮的戒指。他解释说,他的这些珠宝是当德国的珠宝都被充公以后,他花很少的钱在荷兰买的。我听说,他玩珠宝就像小孩玩石弹一样。旅途上他心神不安,于是助手们给他送上一只装满钻石的小花瓶。他把钻石放在桌子上数来数去,排来排去,再混在一起。于是他又高兴了。昨夜,他的一个高级官员说:‘他有两件心爱的东西——漂亮的玩物和战争。’两者都是花钱的嗜好啊!他穿一身貂皮外衣去车站。这身穿着颇像1906年的汽车司机,又像去看歌剧的高等妓女。如果我们当中有谁这般穿着,街上一定会有人向我们扔石头。可是他呢,正好相反。在德国,人们不但接受了他,甚至说不定还因他的穿着而敬爱他呢!”
  墨索里尼向戈林表示,只要德国给大炮,就在3月份再派两师意大利部队到苏联去。但是,他对他的盟邦在东线的失败是如此忧心忡忡,至今他已有10多个师给报销在那里了。墨索里尼情绪沮丧,对战争前景表示悲观,以至于使希特勒认为有必要在这个时候举行一次会谈,以便说明德国仍然拥有多么强大的军事力量。
  这次会谈于1942年4月29日和30日在萨尔茨堡举行。齐亚诺的日记对这次会谈作了如下的记载:
  “1942年4月29日。到达萨尔茨堡普尔车站。情景如常:还是希特勒、里宾特洛甫那些人,还是那套老仪式。我们在克莱斯海姆宫下榻,这是一座宏大的建筑,曾经是萨尔茨堡的许多亲王兼主教的财产,现在已经成为元首的宾馆。非常豪华,摆设考究:家具、窗帘、地毯都是法国制的。他们接过手来并没有花多少钱。
  “接待亲切之至倒使我警觉起来。德国人的礼貌总是同他们的好运气成反比例的。希特勒显得很疲累,但仍侃侃而谈,饶舌不休。俄国的冬季给了他沉重的压力。我第一次看见他白发斑斑。
  “希特勒同领袖交谈,我同里宾特洛甫交谈,但分别在两个房间里进行。两个房间里唱的是同样的调子。尤其是里宾特洛甫,唱的还是他那一套老调。我在别处已记下了谈话的内容。拿破仑、别列津纳河、1912年的戏剧性事件等等,都在他的谈话中活生生地重现出来。可是,俄国的冰雪被希特勒的天才征服了。这就是给我送上来的一道难以下咽的菜肴。明天怎么办?前途又如何呢?对此,里宾特洛甫并不是直言不讳的。对俄国的南方发动一次进攻而取得油田,就是政治、军事行动的目标。”
  “1942年4月30日(续4月29日)。俄国的油源用尽,就会屈膝投降。那时,英国的保守党人,甚至毕竟算明白事理的丘吉尔本人也会屈服,以保住他们那个伤痕累累的帝国的剩水残山。里宾特洛甫就是这样说的。但是,如果事情完全不是如此,怎么办呢?如果顽固的英国人决定干下去,又怎么办呢?应该采取什么方针去改变他们的想法呢?里宾特洛甫说明用飞机和潜水艇。我们再采用1940年的方案。但是,当时这一方案失灵,而且已束之高阁了。现在,他们又把它搬出来,掸尽灰尘之后,又想拿来给我们。我根本不相信这个方案。我把我的想法告诉了里宾特洛甫,使阿尔菲耶里吓了一跳。
  “美国完全是虚张声势,在会议室里和在接待室里,大小人物都重复了这个论调。我看这些人每想到美国人能够做到的和将要做到的事都会心神不安,而德国人则是闭上眼睛不看事实。不过,这并不能阻止那些比较聪明和比较正直的人去考虑美国能做到的事,他们只能感到不寒而栗。
  “他们对于法国的疑虑多于友谊。赖伐尔并没有什么令人信服之处。排字工人冒着生命的危险在报纸出版时把贝当排成putain①,这一姿态比维希雇佣的通敌者的全部话语更清楚地表达出法国人的真正精神。他们对德国人不抱幻想,随时准备给任何采取行动的人以狠狠的打击。

  ①国当的拼法应为Petain;putain这个法文字的意思是“婊子”。

  “希特勒大谈特谈,滔滔不绝。墨索里尼在受罪——因为他也是惯于只管自己发言的人,现在却不得不憋着不说话。第二天午餐后,他对有关战争与和平、宗教与哲学、艺术与历史,样样都谈到了,真是毫无遗漏。希特勒又一口气谈了一小时四十分钟。墨索里尼不由得看了看表,我在考虑自己的事,只有卑躬屈膝的卡瓦莱罗装着听得入神的样子,不断点头表示赞同。然而,德国人却不像我们这样害怕这种折磨。可怜的人哪!他们每天都得受这种罪。我敢说,不管希特勒的哪一种姿势,说话中的哪一个字,哪一处停顿,他们都牢记在心。约德尔将军终于克制不住自己而在长沙发上睡着了。凯特尔摇摆着身子,但是,他总算是没有让脑袋茸拉下来。”
  “1942年5月1日(续4月30日)。墨索里尼太靠拢希特勒,以至他不能按照自己的心意行事。
  “德国各城镇的街道上,看不到一个强壮的男子汉,只有妇女、儿童和老人。还有地球上的奴隶——外国的劳工。爱达参观过在德国的意大利工人营地,她发现有一个工人的手臂被一个残忍的卫兵用长柄大镰刀砍伤。她告诉希特勒,希特勒装出大怒的样子,并下令进行各种逮捕和审查。可是,这不会改变事情的进展。
  “在俄国的损失惨重。里宾特洛甫说有27万人死亡。我们的马拉斯将军将数字提高到70万。缺腿断臂的,冻伤的,以及到战争结束之时还不能痊愈的重病号,使伤亡人数提高到300万。
  “英国空军的袭击十分猛烈。罗斯托克和吕贝克可以说已夷为平地。科隆遭到猛烈轰炸。德国人反攻,回炸英国城市,但不及英国猛烈。这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安慰一下德国人,就像以往一样,他们已习惯于把菜盛到盘子里,却不吃菜。”
  “1942年5月2日(续5月1日)。这种情况使他们当中许多曾经蹂躏过半个欧洲的人,现在为‘残暴的英国人使得许多无辜的普鲁士人无家可归’而哭泣了。最糟的是,他们确实是这样想的。
  “墨索里尼对这次旅行和同希特勒会谈感到满意。事情总是这样。不过,虽然他没有公开说出来,这次却使他深入思考许多还不明显、但人们从谣言中有所察觉的事情。他是这样总结局势的:‘德国这部机器仍然强大得令人生畏,不过磨损很大。现在它要作出新的巨大努力。它一定能够达到它自己的目的。’
  “这次出访在意大利没有引起人们多大的兴趣,因为战争还在进行。如果人们开始看到和平临近眼前,才会产生真正的兴趣。但和平已被希特勒的演说冲走,这造成的印象是再糟不过的了。”
  经过这次德意两国首脑的会谈,希特勒的口舌总算没有白费,不仅缓和了双方一度存在的紧张关系,而且使墨索里尼答应再向俄国前线提供九个师的意大利炮灰,以供希特勒夏季作战之用。到了7月,希特勒灵机一动,决心再进行一次大的赌博,妄图一举拿下斯大林格勒,并把矛头指向高加索,以夺取苏联的石油。结果却遭到惨败,偷鸡不成反而蚀了一把米,数十万大军又被苏联红军歼灭了。
  面对着德、意军队在苏联前线接连受挫,墨索里尼着急了。他认为,现在已经到了这样的时候:可以劝说希特勒为了避免东线继续受到损失,与斯大林达成某种妥协,集中轴心国家的力量用于防卫北非残余地区、巴尔干和西欧。他对齐亚诺说,“1943年将是英、美作出努力的一年”。希特勒由于离不开东线的大本营,不能同墨索里尼会晤,因此齐亚诺便代表墨索里尼经过长途跋涉,于12月18日到腊斯登堡来,把墨索里尼的建议转达给希特勒。希特勒对这些建议嗤之以鼻。他向意大利外长保证,他可以向北非派出增援部队而毫不削弱苏联前线的力量,他说北非是一定要守住的。尽管希特勒作出这些信心十足的保证,齐亚诺却发现德国大本营中的士气十分低沉,情绪沮丧。果然不出所料,一个月后,保罗斯的28.5万人就在斯大林格勒被苏联红军彻底消灭了。在这次战役中,幸亏意大利第八军团残部跑得快,不然也就和他们的“盟军”同归于尽了。
  如今,墨索里尼的法西斯军队,不仅在苏联战场处境险恶,而且在北非命运也不佳。正是:险情连环生,呼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苦似可怜虫!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文分解。
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