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主页
第二十七章 从谈判到选举



  ·民主南非大会
  ·德克勒克决定摊牌
  ·“每一个头脑清醒的南非白人都应投支持票”
  ·博伊帕通惨案
  ·毕晓惨案
  ·温妮被判有罪
  ·夫妻分居
  ·丛林会谈
  ·重开南非多党制宪谈判会议
  ·哈尼遇刺
  ·曼德拉与德克勒克的殊荣

  民主南非大会在约翰内斯堡的召开,标志着南非和平进程进入实质性制宪谈判阶段。纳尔逊·曼德拉曾经在解释谈判的会议时指出:谈判就是要准备妥协,不仅在小的问题上妥协,而且在大的问题上妥协。当时由于政见上的分歧,白人第一大反对党保守党和黑人激进政党泛非主义者大会和阿扎尼亚人民组织均未参加民主南非大会。因卡塔虽然参加民主南非大会,但领导人布特莱齐国祖鲁国王没能作为单独一派参加民主南非大会而拒绝出席大会。很明显,如果谈判不能吸收各主要党派积极参与,要想取得主要看法上一致是不可能的。
  民主南非大会第一次会议以后,各方一致同意成立5个工作小组,各自就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谈判。这5个工作小组的具体任务是:第一工作小组负责营造自由的政治气氛,它下设三个小组,分管改组国家控制的新闻机构,主要指南非广播公司;修改和废除现有立法如“公安安全法”和“国内防务法”并负责监督释放政治犯和流亡者回国事宜;处理军警由谁控制以及遵守“全国和平协定的问题”;第二工作小组主要负责制定制宪原则;第三工作小组负责过渡时期的安排;第四工作小组负责处理黑人家园问题;第五工作小组负责监督以上4个工作小组的进展情况。这5个工作小组在不到5个月的时间已就过渡政府、“独立”的黑人家园、武装力量、新闻广播和财政问题达成协议。这些积极成果标志着南非已经处于政治过渡状态。
  1992年初,曼德拉提出1992年将成为南非制宪议会民主选举年。然而,他的这一提议却并未得到南非总统的响应。作为一个谨慎的政治家,德克勒克认为1994年以前不会举行公民投票。同时,他对白人最大的反对党保守党抵制去年12月的南非多党会议这一事实不能视而不见;在2月19日的德兰士瓦省波切夫斯特鲁姆补缺选举中,保守党出人意料之外地击败国民党。第二天,德克勒克在议会上突然宣布3月17日进行白人公民投票,投票的唯一问题是:你是否支持德克勒克总统1990年2月2日开始的旨在通过谈判制订一部新宪法的改革进程进行下去?
  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即要准备一场公民投票,这很有一点政治赌博的意味。然而,面对曼德拉为首的非国大代表团的压力,其他各派政治势力的压力,以及白人极右派的捣乱,德克勒克不得不铤而走险了。很明显,他希望通过这场投票,得到更多的授权。他要用票数向保守党证明他的政府代表多数白人的利益,向非国大领导人证明他的地位并未削弱,向其他政治派别说明,一旦民主南非大会谈判达成协议,他有能力说服白人选民接受。这是德克勒克举行投票的第一个目的。其次,国民党在1989年竞选纲领中曾作过许诺:要制订一部新宪法,由白人选民表决通过。1992年1月的议会开幕式上,国民党再次重申了这一承诺。通过白人公民投票,德克勒克一方面可以声称自己履行了竞选承诺;另一方面,如果白人授权他在业已公布的制宪建议的基础上继续进行谈判,也就无需就新宪法本身进行第二次白人公决了。
  在短短的一个月里,国民党在民主党的支持下,与保守党展开了一场争夺选票的斗争。国民党向选民发出危险警报:如果反对票居多数,种族隔离制度将会在南非卷土重来,国际制裁将会重行实施,经济危机将进一步加深,黑人的怨恨将会加剧,白人将面临一个动荡不安的南非。保守党则宣称,如果赞成国民党业已开始的背叛白人的事业,曼德拉领导的“黑人共产党政府”统治下的南非必将蒙受深重的灾难;如果投赞成票,无异给德克勒克政府开了一张空白支票。然而,由于国民党掌握着一切宣传机构,同时受到商界的支持,在争取选票上占明显优势。保守党在财力上无法匹敌,无法运用大众传播媒介,只能靠张贴海报或集会来兜售其主张。
  3月17日可以说是南非白人决定命运的日子。投票时间是早7点至晚上9点。一大清早,踊跃的选民就在投票站排起了长队,出现了南非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投票热。只要在大街上看一下,胜负的天一个已明显偏向国民党。一些青年甚至穿上了标有“支持”字样的汗衫。夏天的南非十分炎热,但热情参与的白人选民冒着高温排着长队耐心等着投上自己神圣的一票。政府官员纷纷对选民的这种热情表示惊讶。国民党的一位地方官员说,他第一次看到白人选民如此踊跃地参加投票。约翰内斯堡的一位政府官员评论,在他20年的政治生涯中,还从未见过这么多的人参加投票,人们的热情“令人吃惊”。
  投票的结果令德克勒克和曼德拉都大吃一惊。首先是投票率高。在南非约500万白人中,登记年满18岁的白人公民为329万人,参加此次投票的有280万人,占公民数的85%。其次是投赞成票的多。投票前,种种迹象表明极右派势力大有增长之势。大家不会忘记南非白人议会德兰士瓦省波切夫斯特鲁姆的补缺选举中,保守党候选人以9746票对2140票击败了国民党候选人。3月10日,当德克勒克总统在一所大学的餐厅进行宣传活动时,一枚催泪毒气弹在他附近爆炸;当他会见学生时,还有人呼喊煽动性口号,大叫大嚷:“叛徒,滚回去!”因而,无论是新闻媒介,还是总统本人,或是黑人力量,均未料到投票人的68.61%会支持德克勒克的国民党政府。
  实际上,南非白人的各个阶层均对正在进行的改革表示满意。一位名叫罗斯的企业家表示:“对南非来说,现在是一个决定性的时刻,每一个头脑清醒的南非白人都应投支持票,以便使国家沿着正确的方向向前发展。”一位白人失业工人说,“我失业已一年。如果投反对票,制裁就得恢复,经济就会倒退,我就更没有希望找到工作。”体育爱好者和运动员对体育制裁也深感恼火。3月15日,南非板球队在第一次获准参加的国际比赛中击败印度队而进入半决赛。3月17日,球队队员十分担心投票结果,“如果投反对票,我们的体育运动将再次遭到孤立。”他们希望所有的白人体育爱好者投支持票,使南非体育竞技重新进入国际舞台。
  第二天,德克勒克大获全胜的消息传开,南非一片欢腾。正巧3月18日是德克勒克本人的56岁生日。一早,德克勒克的电话铃响了。“我是纳尔逊·曼德拉。首先祝你生日快乐,其次祝你取得一次重大胜利。白人投票赞成改革使我们如释重负。”德克勒克喜形于色,“谢谢你,曼德拉先生。今天应是新南非的真正生日。”随后,曼德拉表示,压倒多数的南非白人投了支持票,这意味着南非改革进程走上了轨道,给黑人和全体南非人带来了鼓舞。诚然,投票结果表明了白人对德克勒克政府的信任和对制宪改革的支持,但并没有解决这个国家的实际政治问题。同时,这一结果在某种意义上加重了德克勒克在制宪谈判中的筹码。他无意改变既定方针,这无疑给曼德拉寻求政府的妥协和让步带来困难。
  5月中旬,民主南非大会召开了第二次会议。虽然双方在黑人家园、武装力量、临时宪法的制定以及新闻、财政等方面达成共识,但在主要问题上形成僵局。关键则是制宪机制问题。国民党主张,制宪机构设两院,其中由各种族、地区和党派平摊席位的上院不仅具有制宪、修宪和批准宪法的权力,而且对大选产生的下院有否决权。而非国大主张一院制,拒绝两院制尤其是上院对下院的否决权。曼德拉在谈判中坚持原则,策略灵活。他曾表示,非国大可在票数问题上让步,放弃了一直坚持的三分之二多数而同意有60%的票数即可通过新宪法和议案,并同意人权法案要75%多数通过。但政府则提出有关地方政府的条款也需75%多数才能通过。这种得寸进尺的谈判态度引起非国大的反对。最后,谈判不欢而散,建立“多党过渡性执行委员会”的预期目标未能实现。
  6月17日夜晚,黑幕笼罩着约翰内斯堡的博伊帕通镇。突然间,一伙袭击者出现在大街上。他们逢人便砍,一时间血肉横飞。黑人工人马索帕正在自己的铁皮屋里休息,突然他听到有人用祖鲁语吼叫,“在这里,在这里,我们抓到他们了。”他赶紧抓住儿子就往外跑,他的妻子吕蓓卡抱起9个月的婴儿阿隆紧随后面,但她没跑多远就被这伙歹徒抓住,他们用刀一顿乱刺,母子俩命归黄泉。事件之后,马索帕泪流满面,他浑身颤抖着收拾9个月的儿子和妻子浸在血泊里的尸体,发出了绝望的叫声:“这帮家伙应统统抓起来绞死!”在短短2小时内,这一黑人居住区有48人被残杀,其中大部分是无力抵抗的妇女和儿童。
  惨案发生后,非国大强烈要求政府和国际社会调查此事件。非国大总书记西里尔·拉马福萨声明:“我们认为德克勒克及其政府是这场大屠杀的同谋犯,德克勒克是头号罪犯!”对此,南非法律和秩序部长克里埃尔声称,这种指责是“彻头彻尾的谎言”。但是,一些目睹者纷纷表明有白人和警察参与了此次屠杀。一位躲在床下得以幸存的妇女说,她亲眼看见5名袭击者杀害两名居民,其中一人卷起袖子,竟然是一个白人。还有些居民则告诉记者,他们亲眼看到警察护送这些歹徒回到科瓦马代勒工人住宅区,而这正是因卡塔的一个基地。为表明自己的严正立场,非国大先是宣布中止谈判,继而退出民主南非大会。
  6月26日,曼德拉写给德克勒克一个备忘录,重申非国大希望通过谈判解决目前危机,同时呼吁政府当局采取真诚态度,打破僵局。显然,非国大内部的激进派对当局的表现十分不满,而曼德拉则不愿使非国大退出民主南非大会的行动成为其他政治势力的口实。德克勒克接到备忘录后,表示愿意通过谈判解决危机,并回答经认真研究备忘录后将于7月4日前作出答复。与此同时,政府一方面开始调查惨案、捉拿凶手,并逮捕了几十名与屠杀事件有关的嫌疑犯;另一方面,则宣布解散南非军队中以镇压黑人而臭名昭著的31旅和32旅,解散警察中的秘密部队和禁止在公共场合携带危险武器等措施。
  然而,黑人暴力冲突并未缓和。9月7日,约10万名非国大成员及其支持者向西斯凯黑人家园政府所在地毕晓进军,抗议军事政变上台的科住当局在西斯凯实行紧急状态法,镇压和迫害非国大成员。在行进中,保安部队突然向人群开枪扫射,造成28人死亡,200多人受伤。毕晓惨案后,曼德拉指出,谈判僵局必须打破,各方都应承认自己的过失,以保证毕晓惨案不再重演。非国大全国执委会决定,同意曼德拉与德克勒克的高级会晤。会晤条件也从博伊帕通惨案后提出的14条简化为3条:释放仍被关押的全部政治犯;禁止在公共场所携带危险武器;加强流动劳工单身宿舍的治安措施。
  9月26日,曼德拉与德克勒克进行会晤,并达成谅解备忘录。南非政府接受非国大三项条件,150名政治犯在11月中旬释放完毕。双方还就制宪机构以及新宪法等问题达成谅解。然而,11月份由负责调查公共暴力问题的戈德斯通委员会和新闻界再次公布了保安系统对南非黑人暴力冲突事件的卷入。与政府的多次保证相反,南非保安系统在破坏非国大及其军事组织民族之矛的声誉方面仍在大下功夫。德克勒克总统的谈判信誉和改革形象又一次遭到损坏。12月中旬,他将25位高级军官解职,其中包括6位将军。针对这一事件,非国大发表声明指出,“这个毫无信誉的政府,必须让位于一个民族团结临时政府。”
  此时,曼德拉出狱后带来的狂热、崇拜和无上权威在群众中逐渐减退。非国大成员开始对他的领导作风和实际行为提出一些疑问。在领导作风上,他的方式已显得与飞速发展的形势不合拍。他更像一个年迈谨慎的政治家,拥有的是传统的听众。群众在听他讲演时格外安静严肃,很少欢呼鼓掌。而在克里斯·哈尼或乔·斯洛沃讲演时,听众的反应则欢快热烈。在实际谈判过程中,人们担心他是否因急于达成协议而不再寸土必争,或是为赢得支持而对传统权威人士和黑人家园领袖出让原则。当他力主让温妮·曼德拉出任社会福利部长时,人们对他的组织性和可信度甚至提出怀疑。
  自1991年5月被宣判犯有绑架罪和殴打帮凶罪后,经法院裁定,温妮·曼德拉最后被判处6年监禁。后来,虽然被保释出狱,但她从此名誉扫地。但非国大领导层碍于曼德拉的面子,一直未对她采取任何行动。1991年9月在全国执委会的核心工作委员会的选举中,曼德拉夫人落选了,按道理她不再担任社会福利部长。可是,当曼德拉从国外访问归来后,她又被重新安置在这一职位上。对这些行为,非国大领导班子已逐渐认识到必须尽早摊牌。1992年上半年,当初曾为温妮·曼德拉出庭辩护的证人又供认,他们当时为了保护曼德拉夫人而向法庭撒了谎,这对温妮·曼德拉的信誉又是一次沉重的打击。温妮的所作所为已给非国大带来了极大损失,她已成为了非国大的包袱。此时,全国执委会向纳尔逊·曼德拉严肃地提出了这一问题。经过仔细考虑,曼德拉于1992年5月作出了痛苦但明智的决定,毅然宣布同温妮分居。温妮也因此失去了她的部长职务。在记者招待会结束时,曼德拉心情沉重地说了最后一句话:“诸位,我希望你们能理解我正在经受的痛苦。”
  ①温妮·曼德拉对判决不服,提出上诉。1993年6月2日,南非最高上诉法院仍判决温妮·曼德拉犯有绑架罪和殴打帮凶罪,但将6年徒刑改判为罚款15000兰特。
  虽然非国大与国民党政府在一些主要问题上尚未达成共识,但自9耳曼德拉一德克勒克高级会晤以来,双方都在寻求妥协之路。非国大通过分析南非政治形势,决定进行政策调整,在全国执委会委员乔·斯洛沃的建议下,提出了分享权力的设想。非国大工作委员会在11月提出了分享权力的文件,交全国执委会通过,同时传达到基层征求意见。这一文件的主要精神是以和解换和平,以必要的让步换取稳定的政治经济过渡。具体的让步包括与因卡塔自由党和白人右翼新党——阿非里卡人民联盟加强联系、缓和紧张关系;政府按比例代表制组成,以照顾各个民族的利益;在改组行政机构(包括警察和军队)时,考虑到现有的合同并提供退休补偿等。
  德克勒克政府在戈德斯通委员会的报告发表后,信誉急剧下降。为了争取政治主动权,德克勒克提出在1994年上半年举行多种族大选。但是,非国大反对把民主进程拖延至德克勒克政府任职期满,要求在1993年内举行选举。在1993年1月8日,主席曼德拉宣布了非国大1993年政纲。该纲领在分享权力战略方针的指导下,采取了积极主动向前看的态度:恢复中止的多党制宪谈判;建立过渡时期执行机构、独立行使职权的选举委员会和新闻媒介委员会,确保大选顺利进行;在1993年底之前选举产生制宪议会和临时政府;将所谓“独立的”黑人家园归并南非。为了使一直滑坡的南非经济正常运行并为谈判创造良好的环境,曼德拉又于下旬提出了有条件地要求取消对南非的国际制裁。其条件是商界领导人必须确保创造就业机会,以及就年底前达成举行多种族选举的协议。在1月底长达5天的“丛林会谈”中,非国大与政府虽未在制宪谈判上实现突破,但同意进一步会谈以消除分歧。
  4月1日,中止了10个月的南非多党制宪谈判会议在约翰内斯堡世界贸易中心正式举行。25个党派和组织及南非政府共26个代表团参加了会议,当天即通过了制止暴力冲突等决议草案。面对南非各族人民重新燃起的希望之光,极右势力恐惧万分。他们决定采取暗杀行动。保守党主席特勒尼赫特的顾问德比·刘易斯一手策划,决定目标为在黑人中享有崇高威望的非国大领导核心成员克里斯·哈尼。这是因为哈尼是非国大少壮派领袖之一,无论是在过去的武装斗争和目前的和平进程中均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被认为是最有希望的曼德拉的接班人。其次,极右派对哈尼恨之入骨。由于他在武装斗争及和平谈判中的不妥协态度,哈尼一直为黑人青年所崇拜,有“非国大的激进派”之称。再次,哈尼在南非共产党第8次党代会上当选为党的总书记,接替了年迈且患癌症的乔·斯洛沃。后来,他又辞去了非国大武装力量参谋长职务,专心致力于南非共产党的工作。这更为极右分子所不容。
  波兰籍移民瓦卢斯自告奋勇担任杀手,他是极右翼白人组织阿非里卡人抵抗运动成员。4月10日,瓦卢斯袭击了当时呆在家里的克里斯·哈尼,哈尼当即身亡。半个小时以后,瓦卢斯被警方逮捕。随后,嫌疑犯刘易斯和他的妻子也被逮捕。哈尼的遇害使南非黑人群情激奋。当天晚上,非国大主席曼德拉通过电视向全国发表讲话,呼吁人民保持克制的态度,不要为那些阴谋破坏和平谈判的人所利用。但是,一些黑人青年中已出现了明显的激进情绪,局势变得难以控制。当曼德拉在索韦托的一次群众集会上说,执政的国民党对哈尼之死表示哀悼时,下面发出一片嘘声。与此同时,在一些城市还发生了黑人烧毁汽车、攻击白人的事件。
  ①1993年10月14日,南非约翰内斯堡市地方法院判处瓦卢斯和刘易斯死刑。
  4月19日,在为哈尼举行的葬礼上,曼德拉呼吁和平迅速地走向民主。他指出,他的组织希望和平,但在争取和平的同时,必须向不带种族歧视的选举和民主制度过渡。他针对德克勒克总统说,“我们是暴力活动的受害者,却要因为这种夺走我们生命的行为而受到指责;然而你对极右派非常温和。黑人的生命一钱不值。只要种族隔离继续存在,这种情况就将继续下去。”局势可说到了一触即发的地步。德克勒克也意识到这一点,他在议会上表示。“哈尼先生的逝世使南非再次陷入危机。政治领域各个方面的激进势力都出来活动,负责的领导人进行约束和控制的任务更加复杂。我们的国土上有怒气。”他重申自己的观点,抗议和示威只会导致更多的暴力活动,使国家经济恶化。暴力活动已使死亡人数达到28人,受伤的则有30多人。
  白人右翼分子并未就此罢休,他们又向曼德拉、斯洛沃及南非工会大会领导发出了恐吓信。6月25日,南非1000多名白人右翼分子包围了多党谈判会议的会场——一世界贸易中心。他们用装甲车撞开了世界贸易中心的玻璃大门,并占领了一楼会议大厅。事发之后,政府迅速调动装甲车、警察和武装部队赶到现场并控制了局势。经过谈判,这些以阿非里卡人抵抗运动为主的右翼分子在两个小时后撤出会场。白人右翼势力还将目光转向黑人中的保守势力。1993年10月,成立才5个月的“阿非里卡民族阵线”与3个保守的黑人家园政权——夸祖鲁、博普塔茨瓦纳和西斯凯组成“自由联盟”,这种右翼势力的纠合无疑是企图拖延和阻挠政治过渡。
  面对复杂的局面和充满希望的前途,曼德拉保持着清醒的头脑。他一方面动员非国大的一切力量,尽量说服群众,抑制激进情绪,另一方面同阿非里卡民族阵线和因卡塔自由党主动接触,力争谈判和解。针对德克勒克的一些和解姿态,他也作出重大让步,同意先立宪后选举。1993年9月8日,他向国际社会呼吁,取消对南非的所有经济制裁,并欢迎外国在南非投资。尽管黑人与白人间的冲突以及黑人之间的暴力事件仍然频繁,但局势已十分明朗,立宪与选举已成为南非政治的热门话题。
  为表彰曼德拉和德克勒克为废除南非种族歧视政策作出的贡献,挪威议会诺贝尔委员会于10月14日宣布,将1993年诺贝尔和平奖授予南非黑人领袖曼德拉和南非总统德克勒克。
  12月10日,奥斯陆的气温降到零下10度,但市政厅里则温暖如春。下午一点整,大厅里响起掌声,人们纷纷起立,欢迎两位获奖人的到来。“曼德拉面带微笑,不时向大家招手;德克勒克则显得有些拘谨、”一位目击者这样写道。在演讲中,曼德拉指出,1994年4月南非将举行有史以来第一次多种族的大选。他相信,这次选举将结束白人政权的少数统治。那时,“所有的民众将集合在一起,庆祝本世纪我们人类的一次辉煌的胜利,这一胜利将最终结束500年来非洲殖民的历史。”最后,曼德拉宣告:“让一个新时代诞生吧!”全场群情激动,报以热烈的掌声。
  到1993年底,多党制宪谈判已取得决定性的突破。11月17日至18日,多党谈判会议经过长时间的讨论,通过了临时宪法草案。该宪法法案提交南非议会后,于12月22日通过,成为《南非共和国宪法法案》。至此,白人种族主义统治在法律上宣告结束。这一法案包容性很强,它既从政治上根本摧毁了种族隔离制度,又从经济上保证了有产阶级(绝大部分是白人)的私有财产权利,因而使各阶层的利益受到保护,为平稳过渡创造了条件。同时,这一宪法的制宪原则,对制定新宪法具有约束力。这些原则主要包括:
  1、所有南非人拥有统一的国籍;
  2、建立一个民主制宪的主权国家;
  3、男女平等,各个种族平等;
  4、规定受法律保护的基本人权法案;
  5、议会由国民议会和参议院组成;
  6、建立全国团结政府;
  7、全国划分为9个省,各省具有一定的立宪和行政权力;
  8、制宪会议负责起草和通过最终的宪法;
  9、独立公正的司法制度,包括一个宪法法庭。
  这次新宪法的通过,一方面是南非黑人长期斗争的结果,但同时也是各派政治力量妥协和合作的表现。它表明,各种政治势力在建立一个和平稳定的新南非这一点上已基本达成共识;但它们在未来南非政治中的地位,则要由1994年4月27日的大选结果来决定。为保证自由公正的大选,1993年12月7日还成立了4个委员会:多党过渡行政委员会、选举委员会、新闻媒介委员会和广播委员会。同时,还组建了一支由多党武装力量组成的全国维和部队,以制止暴力事件的出现。
  为保证选举的公正,联合国安理会1994年1月12日通过决议,将向南非派去近1800名文职观察员。这样,在联合国协调下的国际观察员达2800余人。大选期间,还将有1000至3000名国际新闻媒介入员进入南非。国际社会与南非人民一样,在盼望和焦虑中等待着1994年4月27日这一天的到来,它将宣告世界范围内种族主义制度的根除,它将标志着非洲大陆民族解放运动的完成。同时,它将为人类历史掀开新的一页。
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