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主页
22、触动:跨越国界


  对于张丽玲,井上印象与横山隆晴一样:“张丽玲是个什么样的人,这个问题很难回答。她像一块磁铁,对人的吸引力很强,她能让她周围的人获得成功,这真是不可思议,无法用道理来解释,用语言来形容。我第一次见到张丽玲是在1997年1月下旬,同年5月我开始参加剪辑编辑工作。
  在她之前,我见到过几个中国女性,但是没有说过话。而张丽玲有一半很像日本人,她的日语十分流畅。她的谈话从不涉及别人的私事。我比较了前后拍到的素材,感觉到后面的部分真是发挥得淋漓尽致了。
  同样的张丽玲,前后截然不同。看到最后,我简直不相信这是从来没有导演过纪录片的人干的。我着手这部片子的时候,他们拍下的录像已经达到一千盘以上,这些都是十分宝贵的录像带。面对着这些数目庞大的录像带,我开始怀疑我自己的记忆力。
  我有解决的方法。我将全部录像带中所有的场景用计算机处理出来,印成小照片,制成笔记本,厚厚的笔记本有几大本,每—面都有密密麻麻的小照片,一本大概有两千幅小照片吧。当我感到困惑的时候,感到烦恼的时候,我拿出笔记本,一页一页翻着,看着他们,一点一点理出思路。当然这需要花费巨大的成本。只有这样做,我才可以顺利进行我的工作。常言道‘磨刀不误砍柴工’,整理的时候很辛苦,但查找起来很省事。不这样做的话,我会将大量珍贵的画面忘记。为什么我们会帮张丽玲的忙?用一句中国人的话说,因为我们是朋友。”
  横山隆晴从北京回到东京后曾去找井上秀明。告诉他《我们的留学生活》在中国取得的轰动效应,井上秀明自豪而又痛苦地说:“我们的工作得到这么高的评价,这是对我的最高奖赏,是至今得到的奖赏所无法比拟的,因为这是用心来制作成的作品,没有比观众的奖赏更能让我满足的了……但是横山隆晴,我告诉你,自从我做完张丽玲的节目,我的心型一直处在游移和波动的状态,无法着手其他作品,我的心中一直漂浮在那些在编辑房里熬过的日日夜夜,回味着与张丽玲、张焕琦等人在一起时感受到的一切。这些经历让我学到好多东西,我切实地感到我被改变了。你知道,我一直是活跃在制作第一线的人,但是,现在不管是编辑工作,还是音乐,都使我无法静下心来,像干了一件傻事一样。这是我一生中从没有过的体验。”
  横山隆晴后来也说:“这种说法绝不过分。其他工作无法进行,对任何人来说都是一件麻烦事。我横山有这种体验,远藤也有过。”
  负责音响效果的田中政文,同样发挥出超一流的才能,和井上泡在一起,完全作为自愿者,参加作品的B糙。1999年6月,剪辑编成的作业流程完成,剩下音响效果和解说。田中准备了大量的音乐素材,制成MD,同样作为自愿者,赴北京工作了二十天。
  田中对张丽玲的音乐感受力惊讶不已,他向许多人称赞过:“张丽玲的音乐才能是出色的,她会在最需要音乐的地方提出自己的意见,比专业的音响师的感觉还要敏锐。我为什么乐意接手这部没有预算的片子呢?我从事音乐效果好多年了,感觉到好的作品越来越少,我看了那些录像带,我表示愿意作为自愿者,自带便当去干活。我可以从中学习很多东西,这是错不了的。要不是张丽玲的家人和其他职员的照顾,到海外去,住饭店,别说二十一天,就是八天,恐伯我也呆不住,五天就呆腻了。他们为我创迁的制作环境是很好的,尽管是第一次到中国去,我—个观光的地方都没有去,整天呆在工作室里。工作室设在张丽玲租的公寓,尽管房间破旧,玻璃也破了。但心里很温暖,情绪很高。那时正当初夏,也没有空调,天气比较舒适……我干了二十一年音乐,也想提高自己,大家都会这么想的。对这部作品,我只想说一声谢谢。我希望这部作品能够得到艾美奖(国际最高电视大奖),这部片子有超一流的职员,大家都做出了贡献,我非常爱这部作品。”
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