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主页
第四节 耶路撒冷——历经十八次劫难


  世界上没有一座城市象耶路撒冷这样引人注目。它毁灭的次数最多——18次;它血流成河——历次战争被屠杀几百万人,它是宗教的城市——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的18亿信徒都崇敬它,把它视为圣地。

              拼死争夺,狂热追求

  耶路撒冷位于巴勒斯坦腹部、死海以西、海拔790米的犹地亚山地河谷中,正当地中海沿岸通向阿拉伯沙漠的要冲。大约公元前三千年,阿拉伯半岛的耶布斯部落迁居于此,建了城堡,起名“耶布斯”。公元前二千年,犹太族的祖先希伯来人在亚伯拉罕的带领下,也来到这一带。。公元前十一世纪,希伯来首领大卫夺取耶布斯(易名耶路撒冷);建立以色列王国。此后三千年,迦南人、埃及人、亚述人、巴比伦人、波斯人、希腊人、罗马人、阿拉伯人、土耳其人、欧洲十字军、英国人、法国人,前后征付耶路撒冷37次,毁灭性的毁灭18次,小烧小抢不什其数。耶路撒冷永无宁日,宗教狂热的屠刀不断砍杀而来!

  在埃及古都底比斯遗址卡纳克神庙的南墙上,留下一段铭文:“拉巴蒙王第五年(即公元前926年),埃及王舍沙克攻占了耶路撒冷,他拿走了所罗门圣殿和宫内的宝物,他拿走了一切,拿走所罗门王的金盾牌”。这段记事与《圣经》14章25节记载的事实完全相符。

  公元前586年,巴比伦王国攻陷耶路撒冷,捣毁了用雪松和黄金建造的所罗门圣殿,将大批犹太人虏回当奴隶,驱使他们建造了巴比伦城。

  公元70~135年,罗马皇帝三次远征耶路撒冷,将全城夷为平地,屠杀了一百多万犹太人;幸存者被虏回罗马为奴,或驱入角斗场与野兽搏斗,让野兽活活撕吃掉。从此,罗马在耶路撒冷建立了基督教的神权统治,宣布永远放逐犹太人(过了两百年才允许流落各地的犹太人每年回乡凭吊一次)。公元638年,阿拉伯人赶走了罗马入,确立了伊斯兰教的统治,耶路撒冷又成了穆斯林的圣地。公元十一世纪末,欧洲基督教卷上重来,耶路撒冷再次被十字军摧毁。

  八十多年后,萨拉丁领导伊斯兰圣战,收复耶路撒冷,重新建立阿拉伯人的统治。1517年起,土耳其的奥斯曼帝国统治巴勒斯坦四百年之久,现存老城的建筑多是这个时期建的。

              一块神化了的石头

  耶路撒冷老城东区的摩哩山,是三教信徒一体虞拜的圣地。山上有一座俗名“圣石殿”的萨赫莱清真寺,青色圆屋顶,灰色大理石柱,镶嵌绿、蓝色瓷墙为墙壁,深红色的地毯。大殿中央有一块黑褐色的花岗岩,伊斯兰教徒把它视同麦加的克而白玄石一样神圣,犹太人、基督教徒也朝它顶礼膜拜。

  这块巨石源远流长。希伯来人在石头上举行宗教仪式,将活人作为祭品。那乌黑发亮的石面,充满神秘色彩的小洞眼,可能是人血浸润的结果吧!传说亚伯拉罕根据主神那和华的旨意,将他儿子以撒捆在石头上,准备宰了祭天。那和华被亚伯拉罕的虔诚所感动,放了以撒,并预言道:“犹太人将在这块土地上衍滋昌盛。”后来,以撒的儿子雅各在这块石头上与天使摔跤得胜,天使赐其名曰“以色列”。

  公元前十一世纪,雅各的后裔大卫进攻耶布斯氏城墙高耸,久攻不下。一天夜里,大卫的部将尤安布离开军营找水,从城边谷底听到水滴和水桶声。原来是城内开了地道通到达个泉窟取水。犹太人循地道潜入城内,打开城门,占领了城市,定为以色列国都。公元前973~前933年,大卫的儿子所罗门在位时,大兴土木,在亚伯拉罕圣岩上建了宏伟的神殿。岩下建地下室秘藏金银财宝,并筑秘密隧道连接耶布斯人的地道,以供危急时撤退。因此,圣岩成了犹太人最神圣的地方,即使最高祭司也只能每年来巡视一遍。罗马帝国君士坦丁大帝在神殿废墟上建了基督教堂,在亚伯拉罕圣岩上造了祭坛,于是,这块石头又成了基督的圣石。

  公元638年开始,穆罕默德的继承者统治那路撒冷,691年在基督教堂的废墟上建成萨赫莱清真寺,把亚伯拉罕圣石包在殿中央。不过,那石头又平添了身价。传说公元619年一个晚上,安拉(伊斯兰至高无上的真主)把穆罕默德接到天上,传授“天启”,登天落地都靠了这块石头。

               三教圣地传奇

  现有的耶路撒冷,总面积108平方公里,人口40余万。而通常所称的“圣城”,即老城,位于东区,只占城市一小角,面积1平方公里,四面以城墙围成,三教圣地均集中于此。小城之内分四区,东部为穆斯林区,西北部为基督教区,南为犹太教区,西南角为亚拉米亚区(即亚美尼亚区,当地最早的居民,曾建立过沙马尔王国)。城内主要建筑是宗教寺庙,居民多宗教职业者和经营圣品的小商人,石头民房依山而建,街道狭窄,陈旧而带神秘色彩。

  犹太教寺庙荡然无存,只有城南锡安山的大卫王坟墓和萨赫莱清真寺内的亚伯拉罕圣石可供凭吊。犹太人到这里认了祖,必定要到一堵大墙下号陶一番。此墙高18米、长28米,以27层石灰石砌成,墙下除瓦砾外别无它物。犹太人认定它是所罗门圣殿的残墙(实际上是伊斯兰圣殿西墙的一段),当罗马人烧圣城时,六位“天使”曾经坐在墙上哭泣,泪水粘结石缝,故能保证大墙永远不倒。从世界各地前来朝圣的犹太人,见墙思祖,追忆几千年苦难历史,焉能不哭?因此被称为“哭墙”。

  耶稣基督据说是公元元年降生于耶路撒冷南门外的伯利恒镇。30岁起宣传上帝“福音”,广授门徒,不容于犹太教,钉死在十字架上,葬于城北橄榄山。神话说,耶稣受难三天后复活,四十天后升天。公元一世纪中叶,基督教流行于罗马帝国。335年, 罗马皇帝君士坦丁一世的母亲希拉娜太后巡视耶路撒冷,在耶稣基地建造了复活教堂,后来扩建成宏大的圣墓教堂,被基督徒视为第一圣。

  复活节是基督教最重要的节日之一,教徒们要举行各种祭祀典礼。由于各教派的对立甚至杀戮,奥斯曼皇帝只好将管理圣墓教堂的权力,于1757年交给六个教派(方济各会、希腊东正教、亚美尼亚教会、叙利亚教会、科普特教会、埃塞俄比亚教会)分享。多少年来,各教派对复活节的日期各执一词,各自举行自己的仪式,把个圣城闹得不亦乐乎。东正教的复活节迟于罗马天主教一星期,当希腊神父在旧城率领东正教徒游行,男人高举圣火,女人悲嚎耶稣死难时,天空教徒却是欢欣鼓舞,在庆祝耶稣的“复活”。

  穆斯林占据圣城最大的地盘,单圣殿区就占地26万平方米,四周以高墙围起,中央是“圣石殿”萨赫莱清真寺,南端是阿克萨清真寺。阿克萨在阿拉伯语中是“极远的“意思,源于那次穆罕默德神游登天的传说:晚上,天使唤醒了穆罕默德,给他一匹女人头的银色牝马,他骑马从麦加飞到耶路撒冷的圣石登天,当夜接受天命下地,又骑天马回到麦加。那拴天马的“飞马墙”就在阿克萨清真寺内,穆斯林都朝它跪拜。每星期五,两寺热闹极了,城内外穆斯林都来祈祷。

             “和平之战”无和平

  耶路撒冷为希伯来语“和平之城”之意,但和平离开它太远了。为了制止三教的争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联合国营理。1948~1949年,以色列非法占领耶路撒冷西部,建立新市区。约旦守住东部的老城。在东、西占领区中间布设砖墙、铁丝网、地雷,隔绝来往。1950年,以色列宣布“迁都”耶路撒冷。1967年6月5日,第三次中东战争打响,以色列夺取老城,全部占领耶路撒冷,拆除东西界墙,驱逐阿拉伯居民。

  目前面区新城气派非凡,摩天大楼林立。每年有一两百万旅客来老城朝圣,到新城游览,但没有任何国家承认以色列对东部耶路撒冷的吞并,也没有一个国家敢在耶路撒冷设立大使馆。耶路撒冷成了世界上唯一的没有外国使馆的“首都·。

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