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主页 |
对这一代中国留学生来说,“打工”如同是又一场“再教育”。不同的是,当年,他们在农村所经受更为艰苦的劳动锻炼时,多少还有一种沉浮于政治运动的悲壮;如今在美国打工,则完全是一种迫于生计的无奈。不管在国内多么的风流倜傥或多么的抱负不凡,到了美国,如果没人供养而又别无长技’为了谋生,就得先去打工。这是一点也抱怨不得的事情。 从中国读书人一下子变成了美国“劳动人民”’这种社会角色的转换,使不少虽然经过“劳动改造”而潜意识中“社会等级”观念仍然很强烈的中国知识分子在心理上备受冲击。 在一次中国同学会举办的晚会上,一个女留学生一见面就自嘲地告诉我,她是直接从餐馆来的,浑身都是莱油味。她以前是学美学的,现在一家中国餐馆打工。“我现在白天什么都不想,不过,有时夜里会做一些不愉快的梦,心里压抑着的东西都会浮现出来。”她说。 另一个过去写过不少报告文学的40多岁的知名记者说,当他一个人穿着雨衣、雨靴在一家中国餐馆潮湿的地下室里发豆芽时,他只能一面将这一切作为一种“生活”来体验,一面默诵孟老夫子“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的名言来支撑自己的精神。 不过,这场美国式“再教育”,也使历来具有生存依附特性而又长期习惯于社会主义“铁饭碗”制度的当代中国知识分子不得不重新估计自己的生存能力和社会价值。一个养活不了自己的人,在美国社会是很难保持中国传统文人式的狂傲或清高的。 相比之下’处境更为艰难的是那些因为种种原因而暂时无法回国的流亡人士。他们大都有些知名,年纪也较大,在美国已不能像年轻人那样靠读书居留,以打工谋生,而只能凭借自己的一点名声,每年找个大学做一年或半年的访问学者,领一份资助。他们几乎永远无法在一个地方安定下来,常常今年九月刚到这里住下,就开始为明年九月到哪里去而犯愁。有的人几年下来,全美的大学都要转遍了。好在美国大学多,大大小小近三千。著名的大学去过后,就去一些不那么著名的大学。 国内一位老先生说,如今,留学生之外,又多了一类“流(exile)学生”。 美国是一个充满了生存压力的国家。这种以失业、贫穷、甚至饥饿的威胁构成的生存压力,是一进入这个社会就能感受到;一走出校园,便会更深切地体验到。 许多中国留学生能够通过考试,能够读下学位,能够吃苦打工,但毕业后却找不到工作。迈不过这一道门坎,留美的生活就会一下子变得严峻和残酷起来。 工作,是美国人,特别是中产阶级,生活中最为关心的事情之一。有了工作,不但意味着有了以汽车、房子为标志的舒适生活,而且,还意味着社会对个人的承认;相反,没有或失去工作,就意味着没有或失去这一切。你因此会成为生活中的失败者。美国一向是一个不同情而且看不起任何失败者的社会。 虽然,幸运地找到满意工作的中国留学生不在少数,但留学生中毕业后一时找不到合适工作的显然不乏其人。特别是一些学文科、理科等不太实用专业的,以及年龄较大的留学生,找一份像样的工作就更难了。 说起来,中国留学生找不到工作有多种原因。一是作为外国人或新移民,尽管受过高等教育,但由于种族、文化和语言等等背景因素,大部分中国留学生很难真正融人校园之外的美国社会;二是90年代初,美国处在战后时间拖得最长的经济衰退之中,成千上万的美国人正在失去工作,越来越多的美国大学生毕业后找不到工作。在这种境况中,中国留学生的处境之艰难可以想象。 面对生存的压力和失业的困境,不少中国留学生或多或少地改变了自己的生活态度。以前在国内,似乎个个都怀才不遇,牢骚满腹,少有人对自己的工作表示满意;到了美国后,领略到求职不易,有一份正式工作后,往往表现得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不吵不闹,任劳任怨。 1978年以来,成千上万的中国人涌出了国门,到外面的世界去寻求自己的梦想,其中包括许多各界颇有成就的名人。有人很快实现了“自我”,有人却备尝海外生活的艰辛。 有意思的是,不少当年一心向往“蔚蓝色”的知识界精英,出国后,都不同程度地对西方社会产生了幻灭。不过,这种思想情绪的转变,与其说是认识境界的提高,不如说是对西方社会的冷酷一面有所感受。而且,这当年的向往和如今的幻灭,都是中国知识分子自己的事情,与实际的西方社会几乎无关。 “国外有许多自由,”一个在缅因州一所大学硕士毕业后一时没能找到工作的33岁的留学生说,“其中一个自由就是饿死的自由。” 这不完全是一句牢骚话,其中包含着对另一种社会的真正认识。 |
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主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