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主页 |
说到底,今后真正能吸引留学人员归国的,不是别的,是发展的机会。志愿回国的留学人员,无论志向大小,大概都是为了能有所作为才回来。尽管归国留学人员身上容易有一种自视过高的倾向,但考虑到中国目前普遍低下的教育程度,所有在国外正规大学里受过训练的人都可视为某种“专业人才”。要知道,中国最多的是人口,最缺的是人才。 留学生回国后面临的所有问题实际上都是整个中国社会的问题。这一切只有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才可能真正有所改变。商品经济的发展将会创造更多的个人自由,从而使僵硬的社会体制进一步松动;同时,商业竞争必然会导致人才争夺,从而使人才在社会上真正得到重视。只有到那时,留学人员回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才能得到真正的改善。应该说,目前中国经济发展的趋势正向人们展现出这种前景。 不过,那将可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许多归国留学生或许会白白地耗费掉自己的青春、才华和所学到的专业知识——这是目前大多数留学生害怕回国的主要原因之一。 那么,这一代留学生难道只能等待吗?就留学本来的意义来说,留学生的使命是推动中国的变化,而不是等待中国的变化。不然,他们的青春、才华和所学到的专业知识可能会在海外以另一种方式浪费掉。 让我们再次回到容闳,他回国后的经历或许能给人一些启示。 1855年夏天,容闳在广东登岸,其后在那里居住了六个月。就在这期间,他目睹了一场血淋淋的大屠杀。当时正值太平天国起义,广东亦有人起而响应,但立即遭到两广总督叶名琛的血腥镇压。仅在那一夏天,就有七万多人惨遭屠杀,其中包括许多无辜之人。容闳的住所离刑场不远,他后来在回忆录里记述了自己在那里亲眼看到的惨象:“场内血流成河。路两旁到处都是无头之尸,高高堆积,等着被运走去掩埋……因一时无处掩埋那么多的尸体,尸体就一直暴露在烈日曝晒之下。盛夏温度高达华氏90度,有时更高。半径有两千英尺之长的刑场内,充满了有毒的气味……” 面对这触目惊心的景象,容闳内心深受刺激。满清政府的暴行使他感到革命所具有的合理性。他的同情之心完全转向了太平天国,并说自己几乎想立即起而响应,投身起义。 1859年秋天,容闳利用机会进入了江南一带太平天国控制区。他想亲自接触一下太平军,看看他们是否代表着中国的新希望。在南京,容闳见到了洪秀全的胞弟洪仁[王干]——当时太平天国阵营中最具现代知识和对外部世界最有了解的人物。容闳向他献上了有关军事、政治、经济、教育的七条建议,并表示如果太平天国对这些建议有兴趣的话,他愿为太平天国效力。几天后,在被告知他的建议一时还无法实行的同时,容闳收到了一个小布包,打开一看,里面是一个刻有他名字和一个“义”字的长方形木印。原来他已被封了一个四品爵位。这一切使容闳有些哭笑不得,也使得他怀疑起太平天国最终能否成功。 从个人角度来说,容闳的一生可以说是一个悲剧。他带着梦想回国,并为这些梦想的实现百折不挠地奋斗了一生,最后却看着自己所有的梦想一个个破灭。当然,这充满悲剧色彩的人生显然与容闳回国后为自己选择了一条特别艰难的道路有关。一个有趣的对比是,当年与容闳同船去美后来转到苏格兰爱丁堡大学学医的黄宽,回国后,在南方行医,一直过着安稳殷实的生活。 但是,从历史角度来看,容闳并不是一个失败者,因为他毕竟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中国的历史。他凭借个人的努力,推动并完成了中国近代史上两件大事:一是为中国引进了现代制造工业,即江南制造局的创办;一是为中国人打开了通向外部世界的大门,即留学生的派遣。特别是后者,对中国近代历史的发展方向有着极为深远的影响。 容闳说过,一个人要想做成一些事,必须是一个梦想者。但作为一个梦想者,在实现自己梦想的过程中,容闳同时又是一个现实主义者。 容闳是带着改变中国的梦想回国,但并没幻想着在一夜之间奇迹般地改变中国。西方的教育使容闳具有强烈的务实精神,在他的梦想背后,是一项项具体的计划:工厂设立、留学生派遣、银行创办、铁路建设。他知道自己的梦想也许难以完全实现,但这些具体计划的实施,会从根本上推动中国一点点地进步。 而且,容闳深知梦想并不可能仍以梦想的方式来实现。他身上没有中国传统士大夫的“清流”习气。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他尝试了种种方法,从经商一直到游说。结识曾国藩可以说为他提供了一个历史性机会。容闳一生作出的两大业绩,都是在这位当时最有权势而死后饱受争议的历史人物的大力支持下完成的。 容闳回国之初在广东所目睹的屠杀场面,曾使他一度倾向革命,相信靠激烈的政治手段可以迅速改变中国社会的现状。为此,他对当时的太平天国寄予厚望。 但是,在探访太平军的南京之行后,容闳在对太平军感到失望之余,对革命却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他说:“造反和革命在中国向来不是一种新奇或稀罕的事情。中国历史上至少有二十四个朝代,也就有那么多的造反和革命。……革命仅仅意味着政府的易人,而没有任何体制和原则上的改变。” 他进一步指出,中国的许多革命,就像古埃及石像一样,充满了神秘的两面性:一方面具有正义性,另一方面,又具有破坏性。而且,革命往往突然爆发,又突然消亡,在历史上留不下什么痕迹。太平天国就是一例。 出于这种认识,容闳更加坚信自己的留学教育计划才是中国日后复兴的真正希望。他为自己在革命之外选择了另一条道路。 一个有意思的历史现象是,在当年120名留美幼童中,几乎没有人参加后来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他们大部分成为专业人才,其中在铁路、电信、矿业任工程师的有39人,在海军中服役的有18人,外交部和其它政府部门任职的有15人,在教育、卫生界服务的有10人,在新闻界的有2人,在海关工作的有2人,另有7人经商。 日后,在人数最多的留美学生中,也少有人投身到后来一系列的政治革命中。他们大都成为科学家、工程师、学者、教授。这些留学生作出的贡献可以说为今日中国的进步奠定了最为坚实的基础。 一百多年来,中国人被一个强国梦所缠绕。这个梦虽几经破碎,却从未因领袖的变换、政权的更替、政党的兴衰和社会的巨变而破灭。为了这个梦,一个民族不惜变法、造反、革命、内战,尝试了几乎一切可以尝试的手段;为了这个梦,一代代人甘愿毁家、赴难、流血、捐躯,付出了一切可以付出的代价。 在这种种的努力中,包括着一代代留学生的派遣。 对中国而言,派遣留学生从来不是简单意义上的“文化交流”,而是一个民族的忍辱负重、发愤图强——这是今天的留学生仍不得不面对的现实。 这想法是很中国式的,听起来好像留学生不但要肩负着历史的重托,而且还必须充满自我牺牲精神。不过,回顾一百多年来的历史,也正是这种中国式的“爱国”支撑了一个民族的精神,使百年来因贫弱而饱受欺凌的中国终于在20世纪末叶看到了下一个世纪的曙光。 下一个世纪,中国人也许会有新的观念。不过,对于这一代留学生来说,他们必须面对这个时代。因此,远游之后,要紧的是赶回来种自己的园地。 |
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主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