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主页
1958年:沸腾的日夜


              天上没有玉皇,
              地上没有龙王。
              我就是玉皇,
              我就是龙王。
              令三山五岳开道,
              我来了!

                         ——“大跃进”民歌

  “反右”在中国人的集体记忆刻骨铭心,它造成了人们对世事多疑的性格——这实在是“反右”和后来的一系列政治运动酿成的最大历史悲剧之一。为什么这样说呢?让我们再看一看久远的历史吧:《官场现形记》中的那位中堂老大人传授的为官秘诀,最关键的一句是:“多磕头,少说话。”“多磕头,少说话”自然是一种堕落的社会哲学,从理论上说,这是一种为社会主义文明观所不容的封建思想残余。然而,为什么时隔若干年后,中国人的某些分子还在倡导一种战战兢兢的、察颜观色的人生观和社会观?难道是近现代中国历史本身就具备了一种喜怒无常的性质?还是我们民族性格中“还原”的能力太薄弱?这些问题,应该在世纪末得到很好的反思。因为众所周知,对于1958年开始的狂热,不仅没有在第二年的庐山会议上得到及时的纠正,相反,彭德怀的遭遇又提供给中国人“多磕头,少说话”的懦弱哲学一个残酷的印证,使得几代中国人以消极的态度看待历史,这不能不说是最大的悲剧。

  日历终于翻到了不平凡的1958年, 置身于历史之外的读者很容易将这一年同1957年联系起来。如果说1957年是中国历史喜怒无常性质的一次典型上演,那么,1958年则是悲剧的序幕。中国人对1958年的印象是:这是充满着集体主义的温馨的热闹年景。除了火热的工地生活、生动活泼的新民歌运动,盛宴般的饮食也成为困难时期人们美好的回忆。困难时期的人会唠叨:“那时我在工地,什么时候想吃什么就吃,大桶里随时盛着面条,管够,半夜还加一顿夜宵,啧啧……”尽管接踵而来的3年饥荒成为1958年狂热的绝好注脚, 但许多人还是认为生活在1958年是一种幸福,电影《活着》描述了公社食堂的富足:一个顽皮的孩子盛了满满一大碗凉皮(上面浇了花样繁多的佐料),然后将凉皮倾倒在另一个孩子的头上;周末人们吃的是真正的白面饺子,个大馅足。——在回忆中生活,固然是件凄凉的事情,然而,客观规律注定了大跃进盛景之后的萧条结局,这种结局我们将专门讲到,那是共和国历史上最令人难忘的艰难岁月之一。

  本年底,《人民日报》发表了记者冯健写的通讯《沸腾的日日夜夜》。文章写道:“1958年是我们伟大祖国充满着奇迹的不平凡的一年,奇迹之一是,全国人民夺取钢铁的大战获得了大捷——今年的1070万吨钢产量计划已提前,超额完成(实际上,合格钢产量只有800万吨——编者)。

  “那些紧张战斗的日日夜夜,那些壮丽的劳动场景,令人永远不能忘怀。

  “我在京广、津浦铁路沿线看到这种动人的图景。夜晚,列车在原野上奔驰,不时从成群成列的土高炉、土炼钢炉和土焦炉身旁穿过,旺燃的火焰呼呼作响,映红了漆黑的夜空。

  “千百万钢铁大军开进荒山野岭,唤醒了无数沉睡的山冈,爆破手们在常年沉静的山谷里,点燃了开出的雷管、炸药,无尽的矿山、煤炭,像流水一样涌向炼铁、炼钢炉前。

  “千万条道路赶筑起来了,条条通向矿山和熔炼炉。火车加快了运行速度,船只乘风破浪地急驶,都在为钢铁奔忙。……”《沸腾的日日夜夜》即使以今天的眼光看,也是一篇优美的散文。1958年幸福、温馨、壮美、饱暖又充满诗意,1958年在记忆中变得夜色阑珊,在苍茫的大地上,青烟袅袅,炉火通红,劳动者矫健的身影在暗夜和炉火之间时隐时现。在中国人民漫长的生活史中,这种热火朝天的场景曾经屡见不鲜,文艺家们从这种场面中找到了许多灵感,仅仅在十三陵水库工地,就诞生了王愿坚的著名短篇小说《普通劳动者》和田汉的幻想剧《十三陵水库畅想曲》。《普通劳动者》后来被选入中学课本,成为现代中国语言文字的典范,然而我们印象甚深的是壮丽的集体主义生活、高尚的情操和十三陵水库工地的食谱:馒头和腌萝卜,我们想像着,当劳动者们享用着馒头和腌萝卜的时候,那感觉一定是非常香甜的。话剧《十三陵水库畅想曲》是新中国第一部,也可能是最后一部描绘了人类大同时代情景的浪漫幻想作品,它对共产主义时代的想象令人激动:“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电影院、图书馆、理发馆、俱乐部、音乐厅,人人各取所需,人人心满意足。但是谁能够预料到:这样一种以今天的物质水平看来并不算特别奢侈的愿望,在50年代末竟然成为一种不祥的幻想?

  50年代末中国人民改造自然的标志——十三陵水库,在当年是一个被文艺工作者热情讴歌的地方。它是总路线的瑰丽乐章,是劳动者的圣地,新华记者的报道如下:

  “(5月) 28日,当人们愉快地度着假日的时候,毛泽东主席和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邓小平同志,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候补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以及全体中央委员和候补委员,到十三陵水库工地参加了义务劳动。

  “3点20分, 汽车到达了工地指挥所。毛主席和党中央的领导人一走下汽车,就被水库建设者们发现了,他们聚拢在党中央领导同志的周围,不停地鼓掌,不停地欢呼‘毛主席万岁!’

  “5点35分, 毛主席和北京市委第一书记彭真同志,一起执铁锨为水库工程铲土。……’

  “毛主席刚一放下铁锨,一位解放军战士马上用自己的衣服把这张铁锨包起来,激动地说:‘看到这张锨,我们就想起了毛主席,这样,我们的干劲就会更大。’一位社员流着激动的眼泪说:‘过去的皇帝剥削了我们的钱,强迫人民在十三陵给他们修陵墓,今天,共产党领导我们在十三陵修水库,多打粮食改善人民生活。毛主席呀,他老人家那样忙,还要和我们一起修水库,这给我们带来多么大的鼓舞和力量!’”

  有关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等人在十三陵水库劳动的场面被拍成了电影,至今在电视中频频被播放,已成为反映第一代领导集体形象的经典镜头。7月1日,十三陵水库终于落成了,这个能容纳8000多万立方米水量的水库是全部用义务劳动建成的,在1月21日开工以来的160个昼夜中,40万人在工地上做了870多万个工作日。仅就这一点来说,也是世界建筑史上的一个奇迹。这一天,十三陵水库工地,一片节日景象,无数面红旗插上了周围的山头,15万水库建设者聚集在这里,唱着《我们胜利了》的歌曲欢庆这个伟大的成就,长歌动地,锣鼓喧天,在人们心中,这不仅标志着战天斗地精神的胜利,而且代表着总路线的伟大胜利。

  1958年是中国人空前乐观、建设热情空前高涨的一年。7月5日,刘少奇在石景山发电厂同工人座谈时告诉人们:“中国进入共产主义,不要好久了,你们大多数可以看到共产主义。”刘少奇的这番话并非空穴来风,在河北省徐水县,一个“共产主义乐园”正在崛起。有关报道说:徐水县已经实行了组织军事化、生产战斗化和生活集体化。徐水县已经是全国高产的一个典型,该县正计划放几颗“高产卫星”,如一亩山药120万斤, 1棵山药500斤等。《人民日报》在《徐水人民公社赞》中热情地发表评论道:“徐水的人民公社将会在不远的时期,把社员们带向人类历史上最高的仙境,这就是‘各尽所能,各取所需’的自由壬国的时光。”而河南省范县已经将共产主义日程化和具象化了。 10月28日,范县规划3年向共产主义过渡,县委书记做报告时用形象的语言谈到共产主义的生活情景:“人人进入新乐园,吃喝穿用不要钱;鸡鸭鱼肉味道鲜,顿顿可吃四个盘,天天可以吃水果,各样衣服穿不完;人人都说天堂好,天堂不如新乐园。”当毛泽东看到范县的“三年规划”时,微微一笑,提笔批示道:“此件很有意思,是一首诗,似乎也是可行的,时间似乎太促, 也不要紧,3年完不成,顺延可也。”毫无疑问,今年是老人家情绪非常好的一年,在中南海的那些不平静的日日夜夜里,经常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喜讯摆上老人家的案头,在他的眼里,这是他诗人生涯看到的最瑰丽的诗篇,“最新最美的图画”。在一首名为《送瘟神》的诗篇里,老人家毫不掩饰自己的喜悦之态:“夜不能寝,浮想连朋。”在十三陵水库落成不久,江西余江县消灭血吸虫病的消息使得老人家如此诗兴盎然,“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牛郎欲问瘟神事,一样悲欢逐逝波。”这让我们看到了1958年的另一种真实——从领袖到民众面对强国之梦的自豪和悲喜交织的心情,虽然1958年的最终结局是一场可怕的萧条和破产,但是,有理由对一样壮举,一种理想设计,一场大同之梦的失败感到遗憾。因为这种失败不仅以物质和生命为代价,更可悲的是,它给予中国人心灵上一次深刻的创伤,民族的前进出现停滞,民族的信心像肥皂泡破灭,许多年后才把它找回。但许多年后,提到1958年的理想主义,人们还是禁不住痛心疾首。

  当人们指责“浮夸风”是万恶之首的时候,我们不愿意再津津乐道1958年新闻媒体上甚嚣尘上的“高产卫星”。’因为现在的人们谈到“高产卫星”,总不免带出一点幸灾乐祸的样子来。现在的人们热衷于揭穿骗局,也乐于看到违背客观规律的人遭到惩罚。现代的人们优裕,善谈,高智商,当他们看到1958年广西红旗人民公社水稻亩产达13万斤, 河南小高炉日产生铁1.807万吨的惊人报道时,他们会为过去的狂热而付之一笑。然而对于1958年的幸灾乐祸,才是今天的不幸。当粮食问题永远是悬挂在人类头顶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的时候,谁也没有权力去嘲笑39年前的谋幸福之举,更不要说这个历史悲剧是属于民族的。说不定,当我们处境优裕而忘乎所以的时候,狂热和悲剧会再次发生。

  人们常说要珍惜现在。然而,如果现时、现在成为以后岁月中人们的“黄金时代”式的眷念,那么,这就是在毁灭着“现在”。美好的事物不应当是记忆的专利品,更多的时候,它应该属于未来。1958年的短暂繁荣重演就给困难时期的人们留下了可悲的幸福记忆:“那时候,桶里总盛着面条,想吃就去捞……”这样一页历史,愿它永远翻过去,不再打开。

                年度记事

               ★ 乘风破浪

  1月1日,《人民日报》发表题为《乘风破浪》的社论。社论说:1957年,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事实充分证明了东风压倒西风,社会主义的力量超过了帝国主义的力量,和平的力量胜过了战争的力量。社论提出“超英赶美”的口号。指出,我们要在15年的时间内,在钢铁和其他重要工业品产量方面赶上和超过英国,在这以后,准备再用20年到30年的时间在经济上超过美国,以便逐步地由社会主义社会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 2月2日和3日,《人民日报》又发表两篇社论,提出国民经济“全面大跃进”的口号,要“鼓足干劲,力争上游”,打破一切右倾保守思想,“工业建设和工业生产要大跃进,农业生产要大跃进,文教卫生事业也要大跃进。”

               ★ 奇文共欣赏

  2月27日, 《人民日报》发表经毛泽东亲自修改的《奇文共欣赏,毒草成肥料——王实味、 丁玲、 肖军、 罗烽、艾青等人文章的再批判》。文章说:今年2月《文艺报》有一个再批判的特辑,刊登了15年前在延安《解放日报》的文艺副刊和其他文艺刊物上发表过的一批文章, 有托派分子王实味的《野百合花》 ,丁玲的《三八节有感》 和《在医院中》 ,肖军的《论同志之“爱”与“耐”》,罗烽的《还是杂文的时代》和艾青的《了解作家,尊重作家》。《再批判》的编者按语指出,丁玲等右派早在延安时代就“勾结在一起,从事反党活动”,今天又和新的右派分子秦兆阳、钟惦斐、陈涌、钱谷融、刘宾雁、王蒙、刘绍棠一起,以“革命的姿态”向党进攻,事实上是反革命。

             ★ 批判“新人口论”

  1957年7月,北京大学校长马寅初就在一届人大4次会议上作了著名的《新人口论》发言,今年2月,马老先生继续在人大会议上的发言中谈人口问题和计划生育。为此,康生和陈伯达几次批判马寅初,认为马寅初的问题是右派向党进攻的政治问题。本年6月6日,《光明日报》发表文章说,在人口问题的研究上,存在着两个阶级、两条路线的斗争,资产阶级的代表是马尔萨斯,无产阶级的人口学说是马克思的理论。马尔萨斯的“人口论”,把人口数量说成是决定人类能不能过幸福生活,能不能丰农足食的主要因素,而马克思认为决定人类幸福的不是人口数量,而是生产关系是不是和生产力的性质相适合。 6月12日《文汇报》的一篇文章也认为:马寅初的理论是极端错误的,他本人就是马尔萨斯主义者。

               ★ 炮轰金门

  8月23日中午,人民解放军炮兵部队向金门开炮,一个小时内发射了5.7万发炮弹,整个金门岛笼罩在一片硝烟之中,蒋军猝不及防,死伤惨重。24日至27日,双方为争夺金门正南的东碇岛发生激战。26日至29日,人民解放军攻占大担岛失利,9月2日, 双方海军在料罗湾交战。9月上旬,人民解放军又向金门和驶往金门的蒋军运输舰发起猛烈炮击。 10月6日和25日,毛泽东撰写了两篇以国防部长名义发布的《告台、 澎、金、马军民同胞书》,6日的文告建议举行谈判,和平解决我国内政问题, 提出自当日起,暂以7天为期,停止炮击,但以没有美舰护航为条件。台湾方面拒绝和谈,10月20日,炮击恢复。10月25日文告确定今后逢双日不打金门的机场、码头、海滩和船只,使大金门、小金门、大担、二担等岛屿上的军民同胞得到充分的供应,前提仍是没有美舰护航。至12月底,人民解放军击沉击伤国民党各型舰艇23艘,击落击伤蒋军飞机34架,毙伤蒋军中将以下官兵7000余人。对金门等地的炮击一直延续到70年代末,其间,坚持了双日不打炮和节庆日不打炮的原则,并定期发表文告。

             ★ 人民英雄纪念碑建成

  早在1949年9月30日,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便通过了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决议。经过8年多的筹划与修建,它终于在今年4月22日正式建成。

  这座纪念碑是用17000块花岗石和汉白玉石建成的, 碑基占地3000多平米,碑身高达37.94米,是我国自古以来最大约一座纪念碑。

  人民英雄纪念碑的正面雕刻着毛泽东主席亲笔写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8个馏金大字, 背面的碑心由7块巨大花岗石组成,上面刻着周恩来总理所书的碑文。镶嵌在大碑座四周的是10块汉白玉浮雕,雕刻着从鸦片战争到解放战争的历次革命斗争画面。5月1日,纪念碑正式揭幕,次日向游人开放。人民英雄纪念碑从此成为民族精神的一个象征。

             ★ 除“四害” 灭麻雀

  今年是麻雀的灾劫之年,自毛泽东同志发出“除四害(苍蝇、蚊子、老鼠、麻雀)、讲卫生”号召以来,麻雀也被列为人类大敌之一。全国各地不论男女老幼,敲打铜盆铜锣,可怜的麻雀们被撵得东窜西逃,成为真正的惊弓之鸟。当麻雀们纷纷从树枝上、 瓦楞上跌落下来时,人们开始欢呼“除四害”战役的伟大胜利。据5月28日《羊城晚报》报道:广州突击围剿麻雀的战役胜利结束,全市共围剿31万只(包括雀蛋2.58万个) ,捣毁雀巢3.9万个,广州驻军也参加了这次战役。有意思的是,麻雀的是非功过在文革期间竟然升格为政治问题,有一位生物学家因写了一篇关于麻雀觅食的习性的论文,被红卫兵戴上“恶毒反对毛主席”的罪名加以批斗,红卫兵把一串血淋淋的死麻雀挂在他的脖子上以示惩罚。是毛泽东的一句话终结了这场“麻雀官司”:“麻雀不要打了……”。

              ★ 跨进原子能时代

  6月13日, 我国第一座实验性原子反应堆建成。这座原子反应堆是重水型的,功率是7000至10000千瓦, 设计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参加建设这个原子反应堆的我国工人和技术人员,在苏联专家的热情指导下,经过紧张劳动,6月13日下午4时,反应堆开始发生链式反应,并逐步提高功率,进行科学研究工作。它的建成标志着我国已开始跨进了原子能时代。

               ★ 医学奇迹

  据新华社报道, 6月28日,上海广慈医院抢救了一位被铁水烫伤的上钢三厂工人邱财康并获得成功。邱财康被高温钢水烫伤,烧伤面积达89.3%,据美国外科权威伊文思的材料记载,烧伤70%以上的所有病例全部死亡,超过80%的更是无法救治,然而该医院40多名医生仍然运用植皮技术抢救邱财康,并取得了成功。这一事迹被看成是“医疗卫生战线大跃进的一个伟大成果”,并被拍摄成彩色故事片(遗憾的是,病人存活很短一段时间后仍然死去了)。

            ★ “蝌蚪避孕”是伪科学

  本年初,一些报纸不负责任地向群众推广吞服蝌蚪避孕的单方。经有关方面试验证明,所谓“简便、省钱,稳当可靠和元任何副作用”的活吞蝌蚪避孕法,不但毫无功效,反而容易使妇女染上寄生虫卵,损害妇女健康。

          ★ 蒋介石、杜勒斯的“联合公报”

  9月30日, 美国为在政治上隔离台湾,达到制造两个中国的目的,由国务卿杜勒斯发表了一篇未与台湾商量的谈话,声称驻扎在金门、马祖岛上的国民党军队将撤回台湾。 对此,蒋介石于10月1日进行了反驳,蒋宣布拒绝从金、马撤军、杜勒斯的讲话只是单方面的声明,台湾当局没有义务去遵循它。10月23日,蒋介石和杜勒斯发表“联合声明”,美方承认“金、马、台、澎在防卫上都有密切关联”;蒋介石宣布放弃军事“反攻大陆”的口号,要以“三民主义”来“光复大陆”。

               ★ 汉字改革

  本年1月28日, 国务院通过《关于公布汉字简化方案的决议》和《关于推广普通话的指示》。《决议》将汉字简化方案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简化字共230个,2月1日起在全国印刷的书写的文件上一律通用;第二部分简化字285个和第三部分简化偏旁54个,先行公布试用,待征求意见作必要修改后再正式推行。1959年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和文化部又推出第四批92个简化字, 总计共推行517个简化字。1956年开始的汉字简化措施对中国人影响巨大,除港台地区外,40年来,这个简化方案一直被使用着,甚至新加坡、韩国也采用了简化汉字。尽管八、九十年代一度因崇尚港台文化使繁体字沉渣泛起,但总的来看,1956年开始的汉字简化已深入人心。

  同时公布的《关于推广普通话的指示》第一次对普通话作了明确的定义,即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型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同年1月1日起,《人民日报》、《工人日报》等全国性报纸的文字,由原来的竖排改为横排,这是我国报纸形式的一项重大改革。郭沫若、胡愈之等撰文指出文字横排的科学性。人的两眼是横的,眼睛视线横看比竖看要宽,阅读时眼和头部转动较小,自然省力,不易疲劳,书写、排字也较方便,同时还可提高纸张利用率。

            ★ 昆剧《十五贯》轰动全国

  本年4月, 周总理在观看浙江省昆苏剧团演出的《十五贯》后,称赞该剧有丰富的人民性和相当高的艺术性,他说:“不要以为只有演现代戏才是进步的,昆曲的一些保留剧目和曲牌不要轻易改动。 ”5月中旬,周总理在关于《十五贯》的座谈会上再次讲话:“《十五贯》的演出复活了昆化为‘百花齐放,推陈出新’奠定了基础。”并指出该剧起到了很好的“现实教育的作用”。中央领导同志还向全国公安司法系统推荐该剧,对谨慎办案和纠正错误起到了积极作用。在粉碎“四人帮”后的拨乱反正时代,《十五贯》再次成为一部很好的教材。

               ★ 上海新风尚

  在上海市的各个公共场所里,已经看不到“谨防扒手”的牌子,代替它的是失主送来的许多表扬拾金不昧的信件和锦旗。

  据上海报刊报道,今年有4000多位遗失东西的人,在上海市的公共汽车场、三轮车管理所和人民游乐场领回了失物。失物包括金壳手表、钢笔、成百上千元的储蓄存款单、扇子、雨伞和手帕等。这些失物都是售票员、三轮车工人、民警和一些市民在各种公共场所拾到的。在每一件失物背后,都有一段感人的故事。一个下雨的夜晚,女乘客赵慧珍坐三轮车回家,不慎将一个装有2万元存款单和现款、图章、钢笔等的皮包遗忘在车上。三轮车工人严义顺发现这个皮包后,冒着大雨赶到了居委会,并通过皮包内的线索找到了失主。当赵慧珍感激地酬谢严义顺时,这位三轮车工人只说了一句:“这是我应该做的嘛。”便笑嘻嘻离开了居委会。

             ★ 对蒋介石发出的信号

  12月9日, 周恩来总理在印度答记者问时,重申了力争和平解放台湾的态度。周总理说:如果台湾归还中国的话,那么蒋介石就有了贡献,而他就可以根据他的愿望留在祖国的任何一个地方。他还说:“曾经有一位记者问,我们是否会给蒋介石一个部长的职位,我说,部长的职位太低了。”
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