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主页 |
曼殊八月由日本东京回国,本想取道上海,南还故乡,少住罗浮,然后西入印度。不料船经上海时,沾染痢疾,行动诸多不便,只好暂住虹口西华德路田中旅馆。中秋时节,才抵达南京。应著名佛教大师杨仁山及长老大学者陈散原的邀请,主讲祗垣精舍。 祗垣精舍,是一所梵文学堂。所招学生皆是江南一带名刹古寺的僧侣。按原来计划,参加学习的僧众,二三年后如能精进,即遣赴印度、日本学习梵文,为振兴佛教事业做准备。曼殊在这里主要讲授梵文,尽管每天比较紧张,但他心情非常舒畅。这种舒畅,首先是奥妙无穷的梵文给予他的,其次便是可以听杨仁山长老讲经。 在我国近代佛学史上,杨仁山是一位有影响的人物。他祖籍安徽石埭。二十多岁时因大病卧床博览闲书,而接触到了佛经,从此便引起了浓厚兴趣。鉴于当时佛经刻版大部分毁损,严重影响佛教的弘扬,他立志恢复刻经事业。于1866年,与王梅叔等在南京合组金陵刻经处,募款重刻。金陵刻经处刻印的佛经,以准确、清晰而闻名,流通于国内各地及印度、斯里兰卡等国。1878年,杨仁山开始在外交界服务,曾随驻英、法公使,到过伦敦、巴黎。53岁时退出政坛,专门研究佛经,至使成为闻名遐迩的佛教学者。他和国际佛学界也有过广泛的联系。曾和英人李提摩太合作,将《大乘起信论》译为英文流通国外。在伦敦时,他结识过日本留学僧人南条文雄,托他回国后搜寻《大藏经》中没有收录的中国古德著述二百八十多种,择要刻印……他实在算得上我国近代佛学史上不可多得的人物。 届时,老人已年愈九十,可依旧是红光满面,精神矍铄,说话声音又洪亮又深沉。每每讲经时,老人常常正容端坐,目光睿智,那神情既像哲人在熟虑,又像常人在深思。随着他面前香烟袅袅向上飘动,他便不疾不迟地讲述起来。在庄严静穆气氛中,把人逐步引导到一种清静、虚无、深远的境界中。使人们须臾间就像置身于青山、绿水、小溪、草地之中。人世间的烦杂,红尘中的喧嚣立时显得十分渺远。对妙悟通透的人来讲,杨长老讲经,更如醍醐灌顶,受用无穷。曼殊自幼就是悟性极好的人,又饱经世故,把自己平日所感所思拿来与长老的讲解相印证,有了更加深邃更加新鲜的感悟。 在祗坦精舍任教期间,曼殊在日本、上海、杭州等地又往返几次,尤其是一次抵达日本时,因听器乐演奏会,而结识了一位弹筝少女百助,至使又一次掀起了他的情感波涛,从而留下一组描摹他们二人爱情由始至终的传世诗篇: 其一 丈室番茶手自煎, 语深香冷涕潸然。 “生身阿母无情甚, 为向摩耶问夙缘。” 其二 慵妆高阁鸣筝坐, 羞为他人工笑颦。 镇日欢肠忙不了, 万家歌舞一闲身。 其三 碧玉莫愁身世贱, 同乡仙子独销魂。 袈裟点点疑樱瓣, 半是脂痕半泪痕。 其四 丹顿裴伦是我师, 才如江海命如丝。 朱弦休为佳人绝, 孤愤酸情欲语谁? 其五 相怜病骨轻于蝶, 梦入罗浮万里云。 “赠尔多情书一卷 他年重检石榴裙。” 其六 桃腮檀口坐吹笙, 春水难量旧恨盈。 “华严瀑布高千尺 未及卿卿爱我情。” 其七 乌舍凌波肌似雪, 亲持红叶索题诗。 还卿一钵无情泪, 恨不相逢未鬀时。 其八 春雨楼头尺八箫, 何时归看浙江潮。 芒鞋破钵无人识, 踏过樱花第几桥? 其九 九年面壁成空相, 持锡归来悔晤卿。 我本负人今已矣, 任他人作乐中筝。 缠绵悱恻的曼殊,又一次逃避了爱情,又一次将自己的心灵值于了痛苦的深渊。差不多就是这一因素,又使他再次踏上西行的征途。 曼殊这次西行,改变了上次的路线。他的计划是:由广州乘船出发,去菲律宾的马尼拉;再沿菲律宾南部群岛直驶太平洋;穿过加里曼丹群岛继续前行,直达印度尼西亚的爪哇岛;再由爪哇岛迂回前行,然后才能抵达最终目的地——印度。 上次西行,他是将自己的生命交给崇山峻岭,交给了草地沼泽,而这次他却选择了海洋。他知道,海洋是所有生命的发祥地,自己真的不幸而葬身海底,也不过是做了一次生命的还原。况且他自幼就生长在海边,从他的骨子里,就对湛蓝的海水有着深深的爱恋,他爱海水深邃,爱海水的神秘,爱海水的苍远,爱海水的变幻……他觉得大海是最充满灵性的,当一个人最欢欣的时刻,面对大海,大海会将那欢欣成倍扩大,推向波涛的高峰;当一个人最沮丧的时刻面对大海,大海会将那沮丧压入谷底而呈现出一份宁静;当一个人最孤独的时刻面对大海,大海会将那孤独溶入碧波而用涛声和你轻谈…… 自上船以来,曼殊差不多无时无刻不凝望窗外的海。浩浩荡荡、无边无际的海,初看是那般寻常,细看却有着无限的蕴含,近处的海水,是以浪花的方式一簇簇地闪现,远处的海水是以板块的方式在流动……无论近处的,或远处的常常能让他产生联想,他联想到人生的流程,联想到生活的变幻,联想到命运的苍茫…… 想到苍凉时,他的心绪就有些低沉。为了使自己的旅途别让黯淡的色彩所笼罩,他振作一下,兀自来到甲板上。 甲板上的海风,似乎经过海水的清洗,显出了异样的洁净、凉爽,丝丝缕缕从脸上掠过,让人觉得那样爽利。曼殊手扶铁栏,缓缓地走着,衣襟被风儿吹拂得噗搭噗搭轻响。忽然,他的目光惊异了一下,接着便木呆在那里,那神情,颇似一尊木讷的泥塑。好半天,那泥塑才仿佛被注入了生命的活力。他眨动了几下眼睛,腾地从甲板上跳起来,向着船尾的方向奔去。 船尾部的甲板上,站着一老一少两个人。老的高大魁伟,肩宽背阔,银霜般胡须,徐徐飘拂。少的是个年轻女子,一头浓郁的金发,微微闪亮,碧蓝色的大眼睛,楚楚迷人。他们倚着船舷,亲亲切切地说着什么。 “鸿儿,有些事情你要往开了想啊,干嘛那么死钻牛角尖。你原先可不是这种性格,你原先多开朗啊!看看,你都瘦成什么样了,脸上一点血色都没有!再这样下去,不要出事吗!” “爸爸,不要说了。” “鸿儿,你恨爸爸吗?其实,不是爸爸狼心呐,而是曼殊他……鸿儿,你现在已经不小了,过了年就是二十七岁了,如果还在中国呆下去,做爸爸的,害怕贻误你的终身呐!” “爸爸,真的不要再说了。”雪鸿满脸泪痕,摇着爸爸的手臂央求着:“这件事情我决不会怪罪爸爸的。我明白,您老人家也是为了我,才故意晚回国的,为了他,我已经等了六个年头了。现在,就是您老人家要等,我也不想等了,儿不忍心再煎熬您老人家啦!爸爸,这回孩儿的心迹您总算明白了吧!”雪鸿说着又啜泣起来。 “鸿儿,我的好孩子!”庄湘牧师轻轻抚摸着女儿的头发,安慰道:“爸希望你振作起来,还像先前一样,脸上整天都是笑容!你说行吗?” “爸爸,这实在难为孩儿了。其实我的心愿,爸爸是清楚的,我难过也好,我哭泣也好,不是为了自己啊!主要是为了他。” “这个爸爸知道!” “爸爸,你想过没有,他活得多苦,多累,多难——啊!” 雪鸿说到这里,又呜咽起来。 庄湘牧师也低下头来,脸上现出一副黯然的神情。他与曼殊的情分,有如亲生父子。这次离开中国,回到自己的祖国……或许就是一次长别,或许就是今生的诀别。他心里怎能不酸楚呐! “爸爸,也不知道他此时飘零在哪里。我最遗憾的是,我们临走的时候,连见他一面都没有……” “唉!”庄湘叹息一声,语调十分的伤感:“人世多么复杂啊!分分合合,合合分分,合的时候,欢天喜地,分的时候,又是多么难心。无论相聚和分别,全由不得自己呀!此生此世,我们与三郎再见面怕是不容易了。鸿儿,来,我们一齐为他祈祷祝福吧!” “好!”雪鸿紧紧地依靠在父亲的身旁,两眼微闭,双手合在一起放在胸前,嘴唇颤了颤说:“爸爸,你祈祷吧!” “主啊,我心中的主,请您赐福于……”庄湘说到这里,眸子忽然一亮,随即便惊叫起来:“雪鸿,你看,那是谁?” 雪鸿睁开眼睛,顺着牧师指点的方向望去,禁不住惊呆在那里,口中喃喃地说:“这是梦吧,这是梦!” “这不是梦,孩子!”牧师说。 “雪鸿,这不是梦,我是三郎啊!” “三郎哥。”雪鸿惊叫一声,一下抓住了曼殊的手。 “雪鸿!老师!” “三郎!” 这是一个偶然的时刻,这是一个特殊的时刻,这是一个时光为此而凝固的时刻。在这个时刻里,他们每个人情感的世界,都发生了轰然巨响。这声巨响,将他们三人几乎都惊呆了,他们弄不清这是真实还是虚幻,弄不清这是现实还是神话。但是他们都有了一种共同的愿望,那就是涌入胸中的千言万语要向对方诉说。 人,有时就是这样奇怪,当千言万语都将汇入喉咙的时候,反倒不知道该从何处说起了。此刻,他们三人就处在这一情境之中。 风,依旧那么呼呼地刮着,翻卷的水浪撞击着船弦发着啪啪巨响,不时溅起一束束白色的水花,落在甲板上,落在缆绳上,落在他们的裤管上。 大约过了半分钟的光景,还是老牧师首先开了口: “我的上帝呀,三郎。你,你是多么不可思议。这些年,你都到那里去了?今天我们能够相见,我想都是主的意思吧! 孩子,快过来让我们一齐感谢主吧!” “是该感谢主,老师。”曼殊顺从地说。 “孩子,我是这样想的。无论是你过去的生活,还是你未来的生活,也包括你此时此刻的情形,在很多时候生活里面存在着偶然、巧合,如果你把这些只理解为运气所致,那恐怕就错了,这一切都是主有意安排的。在主面前,我们不过是羔羊,万能的主才是我们的牧人,千万不要离开他,和他靠得近一点吧,否则,你会迷失道路的。” 曼殊皈依的是佛教,讲究的是轮回。对主、真主、命运前定之类的话并不相信。但是庄湘所说的主他是相信的。与其说他相信庄湘所说的真主,还不如说他相信的就是庄湘。说来所有的宗教都是相通的,它们的终极关怀似乎是一致的,它们不关心人的躯体,不关心人的外部,关心却是人的心灵,这种关怀虽然没有一丝一毫物质因素,却能满足你某些心理上、情感上的饥渴。人往往都是在现实世界困惑时,才求助于宗教,这时,更容易把那些闪烁着一定真理的教义,看作人世间真理的全部。曼殊真觉得今天这种巧合,是谁有意安排的,上帝也好,佛也好,如果没有他们从中精心设计,他几乎不敢想象他们还会相见,更不敢想象会在这里相见。 他没有再提及他和雪鸿的关系…… 雪鸿也规避着这一话题…… 他们似乎又回到了两小无猜的童年,他们都尽量让每秒每分每一时刻都过得幸福些,他们不想让那不愉快的阴影再笼罩着他们。其实事情已经了然,何必再让两颗凄苦的心再受熬煎呐!他们在船上共同生活了数日,但双方都小心翼翼地保护着自己的感情,不让它触及心灵的敏感点。只有在不小心的时候,才偶尔流露出些许对往日的怀念与感伤。这时,双方便沉默下来,静谧片刻,于是重新去寻找新的话题。虽然双方没有什么相诺、预约,可是彼此配合得异常默契,并且非常自然…… “三郎哥,这一回,你去印度,我回西班牙。天各一方,我们怕是要永别了吧。”雪鸿故意把话说得平缓,仰脸看着曼殊。 “不会的,不会的。”曼殊也故意轻松地说:“我将来还要到你们国家去呢。那时,不又能见面了吗?” “那倒是,不过……”雪鸿用舌尖舔了一下嘴唇:“有那种可能吗?” “怎么?小姐不欢迎我去贵国?”曼殊努力在开玩笑。 “三郎哥,真的,你说有这种可能吗?” “有,只要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我要把世界全都走遍。” “那时候……”雪鸿觑了曼殊一眼,眸子里充满了说不尽的忧伤。她努力克制着自己,尽量使语调中不带有苦涩:“那时候,你还会记得有个雪鸿妹妹吗?” 这句话像什么东西捅进曼殊的鼻孔一样,他觉得鼻子里面是那么酸,那么涩,酸涩得眼泪都要流淌出来。他连忙转动了下身子,把目光伸向水天相接的苍茫地方。这么平缓了一下情绪,他才说:“雪鸿,我永远不会忘记你。不过,到那时,我们也还是不见面为好。” “三郎哥,你真是这么想的吗?” “真是。” “这……”雪鸿似乎还要说什么,可是她立时意识到如果话题再朝前延伸发展,就要涉及那敏感的区域了。于是将涌入唇边的话又咽了回去,看了看曼殊,便改变了话题: “三郎哥,你现在这样生活,不觉得累吗?” “是啊,我常想静静地休息一下。” “那你就找个地方歇歇呗。” “说得多轻巧,哪能歇呀!将来待我要做的事情做完了,我真得好好歇歇。” “能去我那里歇吗?” “但愿如此!” 雪鸿轻轻地笑了,眨动了几下明亮的大眼睛。随后又问: “三郎,你的目的地是印度吗?” “对,就是那里。” “我听人们说,那里是佛祖的故乡,对吗?” “一点不错。佛祖就诞生在古时候的迦毗罗卫国。其实他本是个太子,本有迦毗罗卫国的江山可以继承。但是他为了拯救人类的灵魂,在恒河边创立了佛教。他老人家真是人间的圣哲啊!” “咯咯咯,三郎哥,佛教像你说的那样神圣吗?我看就是一些迷信活动。” “雪鸿,千万不要胡说。你看到的不过是一些表面东西。那些表面的东西决不能代表佛教的精髓。我们佛家的经典在所有宗教中最为丰富了,里面有许多奥妙、无穷的妙论议理……” “真的?” “雪鸿,你知不知道我们中国有个儒家学派?” “这个,我倒知道,它的创始人不是孔子吗?” “对!儒家学派影响多么广泛,典籍多么宏富,可是真称得上经的,不过十三种:《周易》、《尚书》、《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榖梁传》、《论语》、《孝经》、《尔雅》、《孟子》。佛家呢?各种经典真是数也数不清!” “噢,真没有想到佛学如此博大精深!” “我觉得佛学是现今世界上第一大学问。” “哎,三郎哥,我托付你一件事,你肯替我做吗?” “什么事?雪鸿,只要我能做到的……” “到了印度,佛祖的故乡。你朝拜的时候——”雪鸿极其虔诚地看曼殊,就像看到了佛祖一样,声音战抖地说:“你…… 你也替我烧上一炷香,行吗?” “行行!那么,也许愿吗?” “愿……许的!”雪鸿仿佛思索了一下,目光凝视着浩淼的海面。 “雪鸿,那么,你要说点什么!” “说……什么?三郎哥,你不要问了,你觉得应该说什么就说什么吧。” “这……”曼殊有些愕然。他看了一眼雪鸿,说:“雪鸿,这我答应你,可是,我也有件事要托付于你,你看行吗?” “什么事?” “你等一下。”曼殊转身跑回船舱,一忽儿抱着一摞厚厚的书稿来到雪鸿面前。他掂了掂说:“这是我历年写下的一些记录个人琐事的文章,书名我准备叫《燕子龛随笔》,上回在香港见面时,老师让我把它们译成英文,将来拿到国外出版。老师年岁大了,我就交付给你,回国后,你看着办好了。” “三郎哥,你放心吧!”雪鸿接过书稿时,深情地说:“我要像珍视生命一样珍视它,尽早地将它出版。” “雪鸿,那就先谢谢你啦!” “三郎哥,你说的这是什么话呀!” “雪鸿……” 于是他们彼此凝望着。 船到马尼拉时,他们终于分手了。在那里,庄湘父女要改道西行,而曼殊要直抵爪哇岛。临别,老牧师又为曼殊做了回祈祷,祝他此行成功,祝他一生平安。雪鸿也把自己珍藏多年的英文版《拜伦全集》赠给了曼殊,并在书的扉页上写着一句话:不思量,自难忘! 的确难忘!这种意料之外的重逢,这种意料之中的分手,在曼殊的一生中,都会有着深深记忆的。在分别后的几天里,他的心绪一直处于悲伤忧郁的状态。望着昏红的落日,望着孤独的云朵,那发咸、发涩的泪水汩汩朝心中流淌。尤其是雪鸿浓酒一样的深情,他想起来,几乎就能沉醉,沉醉的同时,由心底深处又要泛起一股无法说清的苦涩滋味。在给朋友的信里,他也无法掩饰自己的心绪,他写到: “……南渡,舟中遇西班牙才女罗弼氏。 ……即赠我西诗数册。每于椰风椰雨之际, 挑灯披卷,且思罗子,不能忘弭也。” 这种复杂的心绪,一直笼罩着他的行程。待到爪哇岛时,心情刚刚好起来。决不是已经忘却了庄湘父女,而是爪哇岛独特的风情吸引了他。 爪哇岛是一座美丽的岛屿,岛上有居民二十几万,土人仍然保持着古老的传统习俗:男子在家中抚育儿女,躬操井臼诸事,女人则专管外事。在街上常能见到女人蓬头垢面,男子却梳髻抹粉,忸怩作态。马来王生活在岛中心的王宫里。宫内可谓应有尽有:除了金银匠、工程师、乐器制造匠、家具商外,还有各种各样的大小买卖,所以王公们不出宫门,也可领略到街市上的富繁。王宫素来不许中国人入内,虽府门外的教场,也不许中国人高车骑马而过。曼殊在一篇文章中,曾这样记述岛上的神秘而独特的生活: 梭罗为首都,其酋居焉。酋出必夜晚,喜以纹花缀其身,浓施粉黛…… 爪哇岛的风情虽然独特,但对曼殊来讲,这里毕竟不是久留之地。在岛上盘桓两个月,于四月他又来到了印尼。 印尼,地处赤道,气候异常炎热,每每晴朗的日子,上午十点以后,天地间就如同着火一般,整个街面上都无法看到行人。只有到了午后四点钟的时候,太阳才似乎减少一些热力,风儿徐徐地吹拂过来,河边,树下的才多了一些凉爽。这时,才能看见人们陆陆续续从家中走了出来……这里不仅天气炎热,而且阴雨连绵。年降水量都在2000毫米以上…… 炎热多雨,使曼殊感到很不适,渐渐地,心绪也就阴郁起来。这时,他几乎把同国内友人的往来通讯看成一种精神寄托和乐趣。每有信来,他反复阅读,特别是一封以“泥棒”化名的来信,他看了十几遍之多,一直保存到后来,泥棒的信是这样写的: 曼殊吾师慧鉴: 去年海上(即上海)之行,我来君去,萍踪一别,遂不可会。岁月跎蹉,复及期定?远闻吾师,驻锡南州,屡从哲子处寻消问息,知师所以念我者良厚。顾每欲作书问讯,援笔苍茫,辄复中止。迩者荡荡海水,匪斗可量; 渺渺予怀,匪书可达。伏维尊者,知我心耳。顷从天梅处,展诵五月十七日手示,发函伸纸,感泣而涕。嗟乎! 茫茫宙合,知音能有几人?顾今高山流水,天各一方,谁为为之,孰令致之,每一念及,云何不悲!以师念我,知我之所以念师者,正复两地同情耳!又闻师体违和,不胜大念!南洲炎热,幸自珍重,留此七尺躯在,未必今生遂无相见期。勉旃。泥棒上言。 就在收到泥棒来信的半个月后,曼殊无论如何再也忍受不住那种炎热和多雨环境的煎熬,于1910年5月,他踏上西行的航程,朝最终的目的地——印度进发。轮船在大洋内的十几个昼夜,看不见一块岛屿,望不到一个国家,目光所能触碰到的,除了高远无际的天空,再就是烟波苍茫的海水。这种廖廓、浩淼的氛围,不但让人产生惶惑,同时也会生出些茫然…… 加尔各答港遥遥可望的时候,曼殊的心绪刚刚好转起来。他洗了个澡,换了套衣服,默默背诵了一遍《贝叶心经》,便开始收拾行囊。他不知将在这片佛国的土地上能有何种收获,但他企望着面对佛祖能把所有的心声都向他倾诉…… 这个时刻终于来了,就在他抵达印度的第三天,他便参拜了佛祖。 这是一尊几丈高的佛像,塑制精巧,金箔装饰,炯炯的目光是那慈善、安详,红朴朴的面颊闪烁着善意的光芒。 看到佛祖,曼殊心中一阵战栗,似乎血流的速度都明显地加快了。他仰首看了看佛祖的双目,手捧黄香,扑通便跪倒在地,心中默念道: “我佛慈悲,弟子一心向佛,但有情之人,难行无情之事。望我佛念弟子的一点诚心,挥慧剑斩断弟子情根,还我一片清凉世界。”默念到这里,他已泪流满面,因为他情丝上所系之人,靠着自身的力量是无论如何也斩断不了的,她们或是他生命之根,或是他情感之源。须臾间,“小姨”、雪鸿、良子、师父都在眼前闪烁一下,跟着他便觉得有些目眩:那金光闪闪的佛祖眼睛也开始转动起来,佛看了看他,很清晰地说: “莫非你是想求得正果,斩断情缘了?” “是是,弟子前来正是为此。想恳求我佛接引!” 佛祖看了看他,朗声大笑起来,笑毕,问:“那么,依你之见,无情便可为幸福了?” “是的,佛道上讲一切欲、愤、怨、求皆来自于情。若要进入‘零’的境界,除非无情。” “无情?”佛祖又审视他一下,“那何处才可觅得无情呐?” “这……”曼殊支吾一下,有些茫然。 “何时才能寻得无情呐?” “……”曼殊真的答不上来。 “请你将头抬起来,看着我。” 曼殊赶忙抬起头来,看着佛祖。佛祖轻轻地笑了,便问道: “我的体态和尊容你都看到了吧。你说说看,我是否幸福?” 曼殊战栗着说:“我佛灭形弃智,超凡入圣,岂能……” 佛祖又爽声笑了,一字一板地说: “请你将手伸出来,放到我的膝上,仔细地摸一摸。” 曼殊悄悄地伸出了手,放到了佛的腿上。 “摸呀!” 曼殊轻轻地摸了一下,随即就将手缩了回来。 “感觉怎样?” “……”曼殊眨了下眼睛,没有回答。 “说呀!” 曼殊想了一下,实实在在地说:“感觉有些凉!” “凉?” “是凉。” “是清凉之凉,还是冰凉之凉?” “这……”曼殊此刻有些惊恐:“弟子不敢……” “哼哼!”佛祖笑一下,说,“你不敢说,好,我替你说,你听着对不?”他说着咧动一下嘴角:“其实说来,我不过是深山里的一块石头,被人们开采出来,经过千锤打,万刃凿,反复雕琢,再涂上金色,就成了现在这副模样。这些,你总该明白了吧?” “是……是……是……”曼殊惶恐得声音都有些抖动。 “听着!”佛祖大声地说,“你要斩断情缘,求得清净的想法,本身就是愚妄的!情,是与生俱来的,是天然生成的,为何要斩断呐!莫非你也要像我一样吗,也要变成一块石头!” “这……” “还愣着干什么!快走吧!” 佛祖的一声大喝,曼殊心猛然颤抖一下,睁睁眼睛就像从梦中刚醒来一样,摸摸额头,上面挂着一层湿润润的汗星,再仔细看佛,佛的一切又像先前一样了。他知道方才是幻觉所致,可是这幻觉完全是心中的真实感觉。突兀间,他感到多年崇拜,多年信仰的东西变得黯然了,那金光闪闪的东西也失去了光泽…… 于是,他是那般失落,那般茫然,他几乎弄不清是什么时间离开佛祖的…… 参拜了佛祖之后,曼殊又在恒河岸边流浪了一些日子。沿着当初佛陀的足迹,又了解了一些有关佛教的史话,便一头扎进了芒碣山。 芒碣山,是一个风光秀丽,景色宜人的山谷,山中树林繁茂,溪水潺潺,鸟儿在林间啁啾鸣唱,松鼠、小猴沿溪水欢活跳跃……溪水旁有一古寺,就叫芒碣寺,曼殊在芒碣寺的生活,他自己是这样记述的: 余至中印度时,偕二三法侣,居芒碣山寺中。山中多果树,余每日摘鲜果五六十枚啖之,将及一月,私心窃喜,谓今后吾可不食人间烟火矣。惟是六日一方便,便时极苦。后得痢疾,乃知去道尚远,机缘未至耳。 到了这个时候,他越发觉得自己不过是一个凡夫俗子,一个离不开五谷杂粮的人,想从佛门得以超脱,看来是不可能的了。多年萦绕在心中的希望、幻想、憧憬,像轻风一样飘然而去,剩下的是沉甸甸的不可躲避的现实。正是带着这些使人更加困惑无法排遣的问题,于1911年春,苏曼殊回到了祖国。令他哭笑不得的是,就在回国的第三天,竟收到友人景耀月寄来的一首诗,对他的西行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将他比做古代传说中的丁令威,在灵虚山学道成仙,千年后化鹤而归,诗这样写道: 化鹤归来后, 苏公号曼殊。 爱君如海月, 吐语似琼珠。 解识佉卢古, 能探梵语殊。 天南有相忆, 寄兴在虚无。 曼殊看罢此诗,惨然一笑,他觉得西行之事,是一次多么没有意义的生命浪费,是一场不堪回首虚无梦幻。友人只注意到了他的行为轨迹,却没有看到了他的心灵轨迹。他心灵要探究的是生命的终极意义,可是这种探究在佛国是没有找到答案的。那么这答案在哪里呐?他依旧感到茫然,感到困惑…… |
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主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