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主页 |
十八日凌晨,志摩起身收拾行爱,小曼掀开被子想起来,志摩说:“你别起来了,再睡一会吧。” 小曼又躺下了。 志摩把小曼的那个山水长卷放入皮箱“这卷画,我先带走,再找几个朋友题些词。这次,贺先生、蝶野题了,又给它增色不少呢!”他把皮箱关上,想了一想,又打开,拿出两本灰蓝封面、白连史纸的线装日记册,“这两本日记,放你身边吧,你寂寞时,可以看看。 看看我俩是在怎样的一条布满荆棘的爱之路上走过来的……” 小曼点点头。 “你放心。我到北平的头一件事就是托人找房子……这次分别,不会很久的。这头的处理,就交托给你了……” 小曼又点点头,眼泪却涌出来了。 “唉,这是为什么?”志摩谅讶地丢下手里的东西,走到床边,捧起小曼的脸吻着,“以前我每次走,你都不流泪,这次马上就回来接你了,倒流泪了?” 小曼拿起手帕,堵住嘴,不让自己哭出声来。“我……我也不知道……为什么……” “不哭,不哭,我的乖乖。你哭,我就不走了!” 小曼忍住了啜泣。“再吻吻我。” 志摩左右上下地吻着小曼,还打着趣:“我前几次走你要是都这样的话,我这大半年来的心绪就会好多呢!” “这次……不一样……” “唔,对的,对的,这次不一样。这次我们就像新婚第一夜……”“不要……说笑话……” “一点也不开玩笑,正儿八经的。这次,我们说好了,一起到北平去生活,所以我们的心更贴近了。” “摩,你路上当心……” “你就像我娘一样,老是叮嘱个没完,什么走路不要眼朝天啦,吃饭前要洗洗手啦,不能喝冷水啦,好像我是去幼稚园似的。” “不要开玩笑嘛……” 志摩拎起皮箱,走到门口。 “摩,再来吻吻我。” “好的!”小曼紧紧地搂着志摩的脖子。“好啦,太太!火车要误点啦!” 他走在楼梯上,小曼又喊他:“志摩!摩!” 志摩没有听见。他独个儿下了楼,打开门,又关上门,踏着晨曦,走了。 志摩一个人提着皮箱,跨上了由沪去宁的列车车厢。他恨不得马上就抵达南京,把小曼决定去北平的好消息告诉湘眉和每一个朋友。他的心头又充满了阳光和希望。他设想着小曼恢复了正常的生活和健康,养得白胖丰满,脸色红润润的,跟适之、叔华、一多他们一起切磋诗文,一起游览观光;他设想着小曼两三年后在北平开个人画展,到时一定请蔡元培先生来剪彩;他设想着自己以后有了安宁的、按部就班的生活,在几年里译出莎士比亚全集,每年出两三本集子;他设想着小曼生了一个女孩,聪颖美丽得犹如天仙……但是,不知为什么,临别时小曼的泪眼和依依难舍的表情却总是浮现在心头。他叹了一口气。 茶房来冲开水,打断了他的遐思。 志摩忽然想起达夫。那第二天晚上他还是没有来。志摩不禁怨艾了。这怨艾是从至深至厚的友谊中生发出来的。他总觉得从 来没有得到机会跟达夫好好谈谈。他们是少年时代的同窗;以浪漫、豁达的气质而言,他俩又很相似;达夫一直以纯真的心情理解和挚爱志摩,志摩对他也总是念念不忘……但是,不知怎的,这次未见达夫,志摩格外感到抱憾。 到了南京,志摩直奔张歆海、韩湘眉夫妇家,张韩不在。他又急急地赶到好友、铁路局局长何兢武家里。在那里,跟歆海通了个电话,约好晚上九时半再去。六时半,去找杏佛,也不在家。志摩打开墨盒,抽出毛笔,写了一张便条:才到奉谒,未晤为怅。顷去湘眉处。明早飞北平,虑不获见。北平颇闻恐慌,急于去看看。杏佛兄安好。志摩。” 九点半,志摩疲乏地又去湘眉家,他们夫妇有约会还未回来。 他独自坐在火炉边抽烟,喝茶,吃糖果,等着。他又感到了自己的孤独。这次北去真是孤独呀。他后悔离家时太性急了,其实到火车站离开车时间还早着呢。为什么不多和小曼温存一番?以前怨她、恼她缺乏热情的表示,如今她需要自己的温情了,而自己偏偏又急着怕赶不上火车!…… 人,也许总免不了孤独?也许亦正需要孤独?在孤独中,人就获得了冷静和理智,就能知道自己的谬误和欠缺,就能懂得和珍视友谊和爱情的价值……然而,孤独毕竟是可怕的。志摩害怕孤独,他喜欢有人群、有爱憎、有欢乐与悲苦…… 幸亏,杨杏佛赶到,把志摩从难耐的孤独中救出来了。 十点刚过,歆海、湘眉夫妇回来了。 志摩冲过去,同歆海拥抱着。 “抱歉,抱歉!志摩,来迟了,累你等候!” “我很舒服呢,在这儿烤火,吃糖。杏佛又来了!” “你胖了呢。”歆海说,“在上海一个礼拜,就胖成这个样子了。” “你一定在上海做乖孩子,吃饱、睡足,是吗?”湘眉说。 “说起来又要挨你的骂了,湘眉,”志摩说,“我这一礼拜平均每晚睡不足五个小时……喂,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小曼答应搬迁到北平去了!这次,我成功了!” “真吗?”湘眉拍起手来,“值得庆贺!” 张歆海脱去大衣。“志摩,你怎么不宽宽衣服?屋里暖着哩。” “我忘了,”志摩说,“怪不得背上汗涔涔的。”说着,他脱下长袍,挂在衣架子上。还没转身。却听见湘眉在笑。 “你笑什么?”志摩问。 “你看你这样子……”湘眉掩着嘴巴笑道。” 大家都哈哈大笑。 原来,志摩里面穿着一条又短又小的西装裤,腰间破着一个窟窿,没用背带,却系着一条布带。“这……”志摩搔搔头说: “临走时心急慌忙,顺手抓来系裤子的……”大家又大笑起来。 几个人围着炉子,喝茶、吃糖、畅谈着。 “志摩,我又要怪你了。你回家才几天,怎么又急如星火地走了!小曼会作何感想?”湘眉说。 “既然不久就接她去北平了,又岂在乎这朝朝暮暮呢?” “话也不能这么说。”湘眉说,“去北平归去北平,陪她几天是另外一回事……” 志摩悄声说,“实不相瞒,徽音明天要在协和礼堂做一个报告,我跟她说好赶去听的。” “噢,原来内中另有奥妙!”歆海笑着说。 “那么,你不准备在南京多住几天罗?” “明天一早就走。” “仍搭张学良的专机?” “不,前天接到他的长途电话,说蒋介石要留他几天,他不能如期回去了。” “那么,坐火车?” “不。我有中航公司送的一张免费票,可以搭乘运送邮件的济 南号飞机。” “志摩,”湘眉认真地说,“你别坐飞机了。小曼对我说过,你坐飞机,她总是心惊肉跳……她自己也要求过你的……你这孩子真不听话。” “我坐的是不要钱的飞机!坐火车,要自己出钱了。”接着志摩又凑近她,“我喜欢坐飞机。飞在天上,出入云霞,俯视尘寰,其乐无穷!” “乐趣,乐趣,唉,飞机实在不安全呵。” “不要紧!” “司机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 “这……不清楚。这几天气候晴朗,飞行特别适宜。” 湘眉还是摇头。“我总觉得太危险了!” “那也不怕!万一那个,也是一种美,一种享受。那真是了不起的死法!在一刹那间,想都来不及想,就得到了至高无上的解脱,那才是充满了神奇和诗意!” “你这老一套又来了!’湘眉喊道,“打嘴!打嘴!” 不觉已经夜深。杏佛要走,志摩也站起身来说:“一同走吧。” 湘眉说,“志摩,你何不就睡这里?” 志摩摇摇头说:“不,谢谢。兢武家离机场近些。住在这里,万一早上睡过头,就赶不上飞机了。” 杏佛走前,志摩随后。走到门口,志摩转过头来,温柔地吻了湘眉的面颊。 鼓海、湘眉要送他们到大门口,志摩坚决要主人留步。 “志摩,一到北平,即刻来信,免得我们挂心!” “不出这星期就给你们写信!” “一定!” 汽车门关,喇叭声响,去了。 十九日晨,志摩一觉睡醒,已七点多了。 他手忙脚乱地漱洗完毕,提着箱子就赶往机场。 一架司汀逊式的三百五十匹马力的小飞机停在跑道的一端,机身银光闪闪,就像一只燕子。一些工人正在往机上搬运邮包。 志摩出示机票,一位相熟的机场职员把他领到机旁,介绍给正机师王贯一:“这位是北大教授徐志摩先生。” 王贵一身材魁梧,面色黝黑,他脱下手套,热情地与志摩握手。 “久仰,徐先生!我是您的忠实读者。不久前刚买了一本《猛虎集》。” “是吗!”志摩欣喜地说,“书在身上吗?我给你题几句话,作个留念。” “书没带来,”王贯一说,“下次我登门来向先生求教……” 这时,从飞机驾驶舱里走下一个人,王贯一对志摩说:“他是副机师梁壁堂。今天我们两个飞。”他又对梁壁堂说:“这位是北大教授、著名诗人徐志摩先生。他搭我们的飞机去北平。” 梁壁堂向徐志摩鞠了一躬,志摩紧紧地握住他的手。“今天劳驾你们二位了。” “徐先生别客气。”梁壁堂又对王贯一说,“老王,我又仔细检查了一遍。一切正常。” “好的。”王贯一满脸笑容,对志摩说,“徐先生请上机吧。” 八时整,引擎轰鸣,螺桨飞旋,飞机平稳地沿着跑道升向蓝天。 志摩靠着窗口,俯瞰渐渐后退、下沉、变小的原野和屋宇,心里想着:“别了,兢武、杏佛、歆海、湘眉!” 十时十分,飞机降落在徐州机场,志摩下机散步。 他突然感到头痛。 头里好像有几万根针在钻刺,两边太阳穴突突地跳,眼也有些发花了。也许是连日来奔波劳累,加上睡眠不足,抽烟太多引起的。胃里食物在翻腾着,有一种要呕吐的感觉。他情绪凌乱了,精神萎顿了,一点力气也没有了。 他渴望回家。小曼的泪眼又浮现在他面前。他想回到家里,有小曼的身影、笑容、声音的家里去,回到有安乐椅、热茶、书报的家里,回到可以安顿自己疲累的身子和烦扰的心的家里。 他走到候机体息室里,拿出纸笔,写信给小曼。 小曼:我现在徐州机场,飞机在加油、装物。我头痛得厉 害,不想再飞了。我渴望回家,回到你的身边,喝一杯热茶,枕 着你的臂安安稳稳地睡一大觉。 有针在脑子里的摩 他将信投入了邮筒,走出机场大厅。 寒风吹乱了他的头发,他将大衣领子翻起。 天,明亮亮的一大片,蓝空白云交融在一起,淡淡的,明净的,;柔和的。济南号飞机停在机坪,机身和双翼泛着银光,耀眼,可爱。它已经休息好了,恢复了精力,正集聚着力量,随时准备振奋双翅,直冲云霄。 翼若垂天之云,搏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来个逍遥大游,这对永远只能用沉重的双脚在粘满尘埃的不平之地上行走的人,是多么美的境界,多么大的魅力。不知什么时候起,志摩的头已不疼了。只感到两腋生痒,似乎在长着翅膀,只要臂一张,脚一蹬,就可以像大鹏似地在天宇间邀游了。 “徐先生,油已加好,邮件也装上了,请上机吧。”王贯一对志摩招招手,喊道。 “好!”志摩欣然答应。看了看手表:十时二十分。——他已经忘掉寄出的信,忘掉想回家的念头了。 飞机重又在云层里穿来穿去。 山川城廓变小了,像放在桌上的模型;志摩从机窗上向下望,依稀觉得自己像是来到特立浦特的格列佛了。 飞机向北飞行,进入山东境内。只见山峦逶迆起伏,云雾缭绕飘浮,景色奇伟多了。 从南京起飞,王贯一边开飞机边与志摩谈文学,感到不方便;在徐州起飞时,他索性让梁壁堂驾驶,自己坐到志摩前面的座位上。“徐先生,我在杂志上看到一篇文章,说你主张写文章废除标点,这是什么意思?”他倒过身子,把头朝向志摩,问道。 “这是一个误会,”志摩将身子往前凑凑,“英国有个大作家叫乔伊斯,写了一部长篇小说《尤利西斯》,最后一百页,不分章节,不加标点符号,有着独特的表现力。我在自己写的一首诗的前言里对这一点赞美了几句,人们就据认为我主张废除标点……” “噢,原来是这么回事。”王贯一点点头。“徐先生,我还要请教个问题。” “请说!” “我看现在诗人写的新诗,有押韵的,有不押韵的,有四行一段的,有两行一段的,也有不分段连着写的,也有学外国十四行诗……新诗究竟有没有格律?需要不需要格律?” “唔,你对诗也很精呢!”志摩感到很意外。 “谈不上精,只是喜欢读罢了。” “……这个问题,照我看,以自由抒发为好。不是有人把新诗称为自由诗吗?说到底,形式终究不是主要的,它是由内容来选择和决定的。直到现在,新诗从来没有形成过一个统一的格律。需要不需要我不敢断言,但我可以肯定,统一的格律是难以形成的……”志摩突然停口,脸贴着窗玻璃。 飞机逼近一座山蜂,“贯一,”志摩指着这山,“这座形状奇美的 山叫什么名字?” 王贯一朝窗外看了看。“这是开山,当地人叫它白马山,离济南城二十五里,附近有个党家庄车站。” “能否让飞机到蜂顶上面绕几圈?”志摩忽发异想,要看看云雾里的顶峰。 “可以。”王贵一爽快地答应。 “今年六月,我在中山公园跟杨振声先生说好了,等我飞临济南上空时,向下面招招手……杨振声先生你知道吗?” “知道。他是文学家,青岛大学的校长。” “是的。” “老梁,你将飞机开到白马山顶上去绕几圈,让徐先生看看下面的景色。” 梁壁堂迟疑了一会。“好吧。” 飞机向开山飞去,飞去。 刚到山前,忽然一阵大风吹来一大片云雾,雹子大的雨点猛然扑向飞机,机身剧烈地颠簸起来。梁壁堂连忙减速。 雾愈来愈浓,团团裹住机身,霎时间,前后上下已经不能分辨了。 “升高!”王贵一大喊一声,飞快地站起身扑向驾驶座。梁壁堂一时手足无措,王贯一伸手将操纵杆向上一抬,飞机升起,再升起;估计已超出山顶,王贯一又停止升高,向前飞去——’ 飞机头与开山山顶触摸,机身着火! 三尺。离山顶只有三尺!只有三尺! 死神狰狞地笑着,张开黑袍,伸出瘦骨棱棱的手臂,向志摩握去——慢,难道我们的诗人就这样淬不及防地永远离去了吗?让我们运用天上人间的全部意志和想象的力量挡住死神的手,让诗人对他自己的一生和心爱的人世间作最后一次的留恋、顾盼让诗人回到故乡再去那喧闹的市集走走,再去幽静的梅坛坐坐,再去东山看看宝塔顶上的兀鹰…… 让诗人再去向康桥告别一次吧,将他瘦长的影子永远留在瘦长的康河里,将他的声音像轻纱一般永远挂在果实累累的枝抄上 让诗人再去列宁、契河夫、克鲁泡特金、曼殊斐儿墓前献上鲜花;再去握一握罗素、威尔士、狄更生、傅莱义、康拉德、泰戈尔、恩厚之的手吧,因为转瞬之间他们就要用他们发抖的手做花圈,写悼词……” 让诗人再像旋风一样地冲进友人家里,拍一拍这个的脑袋,挠一挠那人的胳肢窝,亲一亲他们的孩子,扮一个鬼脸、学一声猫叫,惹得大家哈哈大笑;用他的活力、逗乐赶走别人心上的阴霾,驱散因见解不同而带来的僵持、缄默,给大家增添亲近感和信心吧,因为须臾之间他们就要齐声哀哀哭泣…… 让诗人再回到父亲身边去,重获老人的爱和原谅,让诗人再向幼仪作一次忏悔;让诗人再抱一抱阿欢——这是个很少得到父爱的可怜孩子——带他出去玩耍一次;因为一霎时间他们的心就要被撕裂,人生的莫大哀伤就要吞噬他们的余生…… 让诗人今晚务必赶到协和小礼堂去听徽音的报告,不使她失望吧,因为他这辈子从没有对她失过约,叫她失望过;让诗人再回到小曼身边去,开始他们的新生活,哪怕一天也好……让诗人走完他的人生之路吧。 一团火云,燃烧着,翻滚着,向下坠落,迸射成一阵火雨,照亮了雾蒙、混饨饨的天地…… 十一点三十五分,三具遗骸,以及志摩的皮箱、皮箱中那幅小曼的山水长卷,静静地躺在山脚下的碎石乱草丛中…… 徐志摩三十六岁。王贯一三十六岁。梁壁堂三十六岁。悲剧性的巧合,梅特林克式的神秘。 青岛大学校长办公室。 杨振声、梁实秋、闻一多、赵大作、沈从文坐着,谁也不说话。 空气沉重得像弥漫着水银的微粒。他们一个个都像化石,脸上的表情是固定的。 桌上放着两份电报。 山东省教育厅长何仙槎发来的:“志摩乘飞机在开山失事,速示其沪寓地址。” 北平的急电:“志摩乘飞机于济南时遇难。奚若、龙荪、思成等拟乘车于二十二日早可到济南,于齐鲁大学朱经农先生处会齐。” 突如其来的噩耗,过于意外的打击,深痛的哀伤,过剧的刺激,使人僵硬,使人丧失反应,使人麻痹。 谁能相信,谁能接受,谁有承认,那生龙活虎的、那一团天真的、那发热发光的、那可爱可亲的、那带给世界生气和色彩的、那顽皮幼稚的、那操劳过度的、那曾经濒于绝望而又始终在奋发寻索的、那助人为乐的、那热诚善良的、那被人爱也招人嫉的志摩,会就此离开大家,离开亲人,离开世界,就此长眠、沉默,就此归于永恒? 这不是真的。 这是真的。 谁能相信,谁能接受,谁肯承认,那么悲掺的、可怖的、残酷的不幸,会降临到年仅三十六岁的志摩头上? 这不是真的。 这是真的。 谁能奢望,谁能企及,谁能类同,在大雨浓雾中,在一团火海中,轰然一声,便解脱,便物化,便升飞,便投向永恒的怀抱? 一多拿出一只海泡石烟斗,装上烟丝,点着火。烟雾升起。 “没有了徐志摩,闻一多孤独了。”他沉缓地说了一句。 一多的话,使大家僵硬、麻痹的思绪活动了。 梁实秋眼前始终浮现着一张印有兰竹的精美请柬,上面写着“大取登胡同一号梁实秋先生”——这是志摩、小曼订婚礼的请柬……他清楚地记得那天志摩给来宾朗诵一首诗的情景…… 杨振声回到了六月的北平中山公园。后池子边上。没有月亮,星斗成天;在枝叶蓊翳的老柏树下,对面是古城下一行行的路灯……谈呀谈,不尽的话题,不尽的谈兴……忽然,传来一阵乐声。 “听!那是故宫里传出来的鬼乐……”志摩说。……“你从上海回去,到青岛来见我们,我们陪你逛崂山……”振声说。 “飞机过济南,我在天空望你们。你们等着,看我在天空向你们招手……”志摩说。 最后,沈从文站起来——他一句话也没有说过——“今晚我搭车去济南。我随时向你们报告情况。” 济南。 张奚若、金岳霖、梁思成从北平来了。 张慰慈、郭有守从南京来了。 张嘉铸领着一身孝服的阿欢从上海来了。 沈从文从青岛来了。 大家汇集在齐鲁大学校长朱经农处。 志摩的遗体,已由济南中国银行受徐家亲属张公权委托料理志摩后事的陈先生负责,从遇难处运到济南,装硷以后,暂停城中一个小庙里。 天下着雨,起先靡靡细密,渐落渐大,到达小庙时,附近地面已全是泥浆。大家没有撑伞,一行人默默地在雨下泥浆中一步一步走向小庙。 志摩已换上从济南买到的一套上等寿衣:青缎瓜皮小帽,浅蓝绸抱,外罩黑纱马褂,脚上一双粉底黑色云头如意寿字鞋。 志摩,一代诗魂,穿了这么一身与他性情爱好全然不相称的衣冠,静静地躺在当货栈用的房中的大大小小的陶土器罐中间。遗容无痛苦状,双目垂闭,形同酣眠,安详、恬静;仿佛刚刚写完一首长诗,摆脱了创作的苦痛、欢乐、激奋,放下纸笔,小想片刻,随时会睁开眼,笑着对大家说:“咦,你们怎么都来了?我做了一个飞翔的梦,现在醒了。” 阿欢一见父亲,号啕大哭,飞扑上去,舅舅一把抱住他,紧紧地搂住。朋友们无不垂泪掩泣。 志摩,属于大家的志摩,就这样,带着他的欢笑、热忱、坦白、无私的友情,永远地去了。 梁思成将一只用碧绿的铁树叶作主体,附上一些白花的希腊雕刻式的花圈轻轻地放在志摩遗体前。这是徽音和他通宵拭泪做成的。 当晚十点,张慰慈携同阿欢扶枢南下。 棺木运到上海万国殡仪馆,有人提出重硷,张幼仪竭力反对,遗体未被惊动。随后,设奠于上海静安寺,上海文艺界聚全哀悼。 十二月六日中午,北平举行追悼会,会场设在马神庙北京大学二院大礼堂;会堂由林徽音亲手布置。鲜花丛下,玻璃盒内放着梁思成从开山脚下拾捡回来的一块残机木条。到会二百余人,丁文江主持,胡适报告史迹,丁再致答辞。 翌年初春,志摩灵柩归葬故土东山万五窝。坟墓是用厚实石块镶成的一只巨大石礅。碑石暂阙,等凌叔华手书碑文。 申如先生,老泪纵横;小曼抚棺哀恸,昏绝数次;幼仪和阿欢,母子相抱而泣。祭坛设在西山腰梅坛。全国名士,一时云集;花圈和挽联把一座苍翠的西山染白了。 悼辞挽联凝结着亲人、朋友的哀念和痛惜,化成了一声声呼唤,被天风吹上云际。志摩呵,你可听到吗? 考史诗所载,沈湘捉月,文人横死,各有伤心;尔本超然,岂期邂逅罡风,亦遭惨劫! 自襁褓以来,求学从师,夫妇保持,最怜独子;母今逝矣,忍使凄凉老父,重赋招魂? ——徐申如挽 多少前尘成噩梦,五载哀欢,匆匆永诀,天道复奚论,欲死未能因母老; 万千别恨向谁言,一身愁病,渺渺离魂,人间应不久,遗文编就答君心。 ——陆小曼挽 万里快鹏飞,独憾翳云遂失路, 一朝惊鹤化,我怜弱息去招魂。 ——张幼仪挽 一周星两丧诗人,苏之南湖,浙之东海;八阅月重挥悲泪,昔哭老姊,今哭贤甥。 ——沈佐辰挽 两卷新诗,廿年旧友,相连同时天涯,只为佳人难再得; 一声何满,几点齐烟,化鹤重归华表,应愁高处不胜寒。 ——郁达夫挽 归神于九霄之间,直看噫籁成诗,更忆招花微笑貌; 北来无三日不见,已诺为余编剧,谁怜推枕失声时。 ——梅兰芳挽 粉碎向虚空,昆山真炼成并尽, 文章憎命达,云鹏应悔不高飞。 ——叶恭绰换 器利国滋昏,事同无定河边,虾种横行,壮志奈何齐粉化; 文章交有道,忆到南皮宴上,龙头先去,新诗至竟结缘难。 ——章士到换 叹君风度比行云,来也飘飘,去也飘飘; 嗟我衷歌吊诗魂,民何凄凄,雨何凄凄。 ——李惟建、黄庐隐挽 中国诗人独数君,一飞竟报丧斯文。冰霜哀乐都成梦,文采风流最不群。猛虎集成传绝笔,开山顶上作天坟。年来家国无穷感,野哭哀鸿未忍闻。 ——张孝若挽 天纵奇才死亦奇,云车风马想威仪。卅年哀乐春婆梦,留与人间一卷诗。白门衰柳镇斜烟,黑水寒墓动九边,料得神州无死所,故飞吟蜕入寥天。新月娟娟笔一枝,是清非薄不凡姿。光华十里联秋驾,哭到交情意已私。 ——黄炎培挽 招魂 孙大雨 你去了,你去了,志摩, 一天的浓雾 掩护着你向那边, 月明和星子中间, 一去不再来的莽莽长途。 没有,没有去?我见你 在风前水里 披着淡淡的朝阳, 跨着浮云底车辆, 悠然地显现又悠然地隐避。 快回来。百万颗灿烂 点着那深蓝; 那去处阔得可怕, 那儿的冷风太大, 一片沈死的静默你过得惯? 《新月》、《诗刊》、《现代》、《小说月报》都出了志摩纪念专号,一篇篇悼文沫词回忆着、描叙着、哀念着。他,人与诗,再一次如在开山前化作飞天的光雨,遍洒人间,每一点光亮又宛如一双脚,在相知的、不相识的人们心间踏出一条条弯曲的小路…… 余音 他在为你消瘦,那一流涧水, 在无能的盼望,盼望你飞回。 小曼就是那一流消瘦的涧水,在寂寞里流淌了三十多年。她像一个啬的人默默地守抱住自己的回忆,任它沧桑代谢,未减心头旧影的一点光泽。 手头常是一册打开的希腊神话图集。伊卡罗斯飞向太阳。太阳喷发出灿烂的金色的光芒。在灼热的光照下,他两腋下用蜡和羽毛粘成的翅膀熔化了,断折了,他跌进了蔚蓝色的爱琴海。年轻的美丽的脸庞上神情是那样的悲哀,不是为了生命的灭亡,而是为了那没有成功的追求。 志摩在陨落的一刹那,脸上也有着这样的悲哀吧? "为什么不留住他?" "为什么不和他同去北平?" 悔恨、遗憾像影子一样伴她度过漫长的岁月,直到一九六五年在上海华东医院病榻上弥留的时刻;她才释然:“我要到摩那里去了。" 她看见了,看见志摩一袭青衫,游游洒如神,站在病榻前,轻轻念着她一九三三年清明回硖石为志摩扫墓吟成的七绝: 肠断人琴感末消,此心久已寄云峤; 年来更识荒寒味,写到湖山总寂寥。 然后,他向小曼点了点头,走出门外。 "摩,慢走,等等,我来了,我来了……" 她闭上了眼,四月三日。 |
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主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