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主页 |
1.《陈永贵同志在昔阳县三级干部会议上的讲话》,1973年9月21日。 2.同上。 3.见弗雷德里克·泰韦斯:《从毛泽东到邓小平》,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第179页。 4.同注一。 5.转引自《陈永贵记事二十年》,昔阳县农业合作化史办公室编,1988年6月。 6.《陈永贵同志在县委常委会上的讲话》,1976年2月2日。 7.同上。 8.见《郭凤莲同志在昔阳县干部会上关于第二次全农会的情况介绍》,1977年1月3日。陈与张的口角是华国锋向郭凤莲描述的。 9.参见秦怀录:《陈永贵沉浮录》,《黄河》1989年第5期。 10.关于毛泽东对四帮的批评,参见王年一的《大动乱的年代》。 11.见《陈永贵同志在建设大寨式社队会议上的讲话》,1977年1月15日。 12.见《中共中央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在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开幕式上的讲话(记录整理稿)》,1975年9月15日。 13.同上。 14.《全国农田基本建设会议领导小组向华主席和国务院领导汇取会议情况时华主席的插话》,1977年7月25日晚。 15.参见赵德馨:《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河南人民出版社,第144页。另见《中共党史大事年表》,第397页。 16.同注11。 17.《陈永贵同志对当前工作的一些意见》,1974年8月30日。 18.《陈永贵同志在县委扩大会议上的讲话》,1974年8月27日。 19.《陈永贵同志在公社党委书记会议上的讲话》,1973年。 20.《陈永贵同志在县委扩大会议上的讲话》,1974年1月2日。 21.《陈永贵同志在陕西省委召开的干部会议上的讲话》,1973年10月5日。 22.《陈永贵同志在甘肃省农业学大寨经验交流会议上的讲话》,1973年9月30日。 23.《李喜慎同志在县委召开的农村工作会议上转达陈永贵同志对全县工作的指示的讲话》,1977年6月25日。 24.见《草原启示录》,知青书简第639页。工人出版社1991年7月第1版。 25.参见《但悲不见九洲同——李顺达在文化革命中》,《历史在这里学思》第六卷第388页。 26.见秦怀录:《陈永贵的遗属们》,《知音》,1991年第3期。 27.转引自《大寨红旗的升起与坠落》,第248页。 28.调查报告:《从帮派掌权到家庭统治》,1980年12月。 29.《昔阳县委常委会议记录》,1976年2月2日晚。 30.《陈永贵同志在昔阳学大寨群英会上的讲话》,1975年2月27日。 31.《昔阳县委常委会记录:宋莎荫传达陈永贵同志的指示》,1976年4月25日。 32.同上。 33.《昔阳县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联系实际汇报会材料》,1976年6月6日至18日。 34.《李喜慎同志传达的陈永贵同志的讲话》,1977年2月9日。 35.见《大寨红旗的升起与坠落》第259页。 36.《李喜慎同志传达陈永贵同志对昔阳的指示》,1977年6月7日下午。 37.《李喜慎同志在县委召开的大会战农村工作会议上传达的陈永贵同志对全县工作的指示》,1977年6月25日。 38.参见《陈永贵副总理在第二次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上的报告》、《陈永贵同志在建设大寨式社队会议上的讲话》和《郭凤莲同志在第二次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上的讲话》。 39.引自《陈永贵副总理在北方三夏生产现场会全体大会上的讲话》,1976年5月27日。 40.引自《陈永贵同志在南方水稻生产现场会议上的讲话》,1976年6月。 41.转引自《粉碎四人帮纪实》,《历史在这里沉思》第6卷第416页。 42.同上,第417页。 43.转引自《大动乱的年代》第601页。 44.见《郭凤莲同志在县委会议上的讲话》,1976年9月21日。 45.见注41,第425页。 46.见《郭凤莲同志关于第二次全农会和华主席接见的情况介绍》,1977年1月3日。 47.同上。 48.《陈永贵同志在建设大寨式社队会议上的讲话》,1977年1月15日。 49.引文及参观的经过的诗歌均见昔阳县委整理的关于叶剑英和汪东兴访问大寨的记录材料,1977年9月。 50.《陈永贵同志在昔阳四级干部会议上的讲话》,1977年1月15日。 51.《李喜慎同志在县委常委扩大会议上传达的陈永贵同志的讲话》,1977年12月25日。 52.这位知青就是本书作者。这几段描写源于我当时的日记和日记唤起的回忆。 53.张广友:《风尘墨踪》,第132页。 54.特纳:《社会学理论的结构》,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一版,第318页。 55.摘自作者1990年1月16日的采访笔记。 56.见《尼克松回忆录》,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 57.张广友:《阳关道上》,安徽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一版,第57页。 58.见孙启泰:《大寨红旗的升起与坠落》,第305页。 |
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主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