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主页
第三章、踏上传播之路


过五关入“华视”

  “爸爸没什么背景,帮不了你什么忙!”父亲说。
  1988年9月我参加华视招考电视记者活动,并顺利通过笔试和试镜(screentest),最后要进入五关面试——新闻部采访主任、经理、主任秘书、副总经理、总经理等5层关卡。由三、四百人应征,淘汰到最后剩下不到10人,竞争的激烈可想而知。父亲感慨地对我说了上面这段话。少年的我,意气风发地拍拍父亲肩膀安慰他说:“没关系,我自己来。”
  当时,台湾只有3家电视台(不像现在,加上有线电视,已有上百个频道)。它们分别是台湾省政府所属的“台视”、中国国民党的“中视”、教育部和国防部合股的“华视”。
  以前要进入电视台,一定要有家庭背景,党政关系良好或是由内部安插。一直到1987年前后,台湾“解严”,开放大陆探亲,开放党禁、报禁。报禁一开,百家争鸣,电视台也承受很大压力,担心流失观众,更怕漏新闻,所以决定招考新血,电视台的窄门才有了对外开放的时机。
  而我幸运地赶上前几波的开放潮,使我这个没背景的女孩有了公平竞争的机会。
  当年电视台工作是高薪、风光的金饭碗,加上难得开放门户,所以整个考试过程耗时两、三个月。7月份得知招聘的消息,首先要寄履历和照片,人事部从上千人的来信中筛选几百人寄出回函,通知考生可以参加笔试,考试内容有中英文测验、时事常识、作文、新闻写作(中视还加考三民主义)。考试场面壮观,像联招似的须向学校租借场地,分好几班同时进行。
  一个月过后,如果收到回函,就可以到电视台参加screen Test——试镜。试镜内容包括在镜头前自我介绍、播报新闻、即席答问(后面几届,还考即席中英文翻译)。
  我们这些刚毕业的女孩,哪懂得化妆、造型呢?轮到试镜时,我一早就赶到美容院,请美容师帮忙。不知道只懂得化新娘妆的美容师,是不是也把我装扮得很喜气,总之,经过几个月常常翻看信箱的日子,我又等到了五关面试通知。
  五关面试后,还剩下7个人,两个是刚毕业的新人,包括我在内。经过3个月试用,又刷下了2人,而我就正式成为华视新闻部一员。

我是“华视”记者

  “我是华视记者,吴小莉,想和部长约个时间做专访,谈谈……”如我所愿,我进入了一个Superpower的媒体,只是我没想到这样的强势媒体,也使我快速成长。工作半年,老师告诉我,我比进入其他领域的同业成长快很多(同班同学进入电视圈,只有2人,我进华视,姜玲进中视)。我也同时感受到自己的蜕变,我已不再是徘徊在受访者门口不敢敲门的学生,而是顶着“民众知的权利”光环的电视记者。
  做记者,每天像是个二、三分钟节目的制作人,从题材的发掘、受访者和事件现场的联络,到了现场后故事的铺排,画面的呈现和受访者的互动访谈,再到资料收集。
  回到公司,写稿、过音、串连访问、初级剪接,我都一手包办。我好奇心强,且工作力旺盛,一天常同时做两三条新闻,结果害得我的摄像搭档既赞叹我的敬业精神,又埋怨我让他工作大多。
  也因为这份工作,使我从父母眼中的小孩,转眼成为能独当一面的成人。母亲唯一的要求是要我学会开车,自己开车上下班,避免搭乘的士的危险(我最终在她坚持陪我坐的士上班,再慢慢搭公车回家的苦肉计下,学会了开车)。同时也因为我的社交层面广,上至达官贵人,下至贩夫走卒,因此被认定是见多识广,逐渐成为家中大事的咨询对象。
  华视记者的生涯,给我最好的训练是,我几乎认定,没有采访任务是完成不了的。这种坚定的使命感,曾使我凭一个电话号码,便找到了受访者的住所,而且完成了我的新闻故事。
  也因为在台湾,做记者,尤其是电视记者的地位崇高(现在频道众多,市场和人员素质比较参差,但当年3家电视台可是金字招牌)。倘若心存有疑问时,常一个电话打到委员办公室寻求解答,再不索性杀到部长办公室直接问部长。李登辉出巡时,我也试过追到他身边,大声提问,结果他兴致高昂,高谈阔论起来,身旁侍卫也不便拦阻。加上每个部门的主跑记者都是同行或同仁,任何问题,一个电话,就能调动整体资源。这种海阔天空任你纵横的满足,的确实现了当初遇有不公即能伸张,遇有不解即能解惑的理想。
  但做记者并非只有光鲜亮丽的一面,每天工作至少12个小时不说,为了守候一条新闻、一个访问,在门外、在风雨中苦等三、四个小时绝不出奇。同行中的情谊也都是在这样的守候中建立的。大家等闷了,便拿起访问用的麦克风大唱卡拉OK,而我最喜欢用台湾名歌手潘越云的这首歌,描述当时的心情:“痴痴地等,你让我痴痴地等民众每一次“知的权利”,都是媒体同业用生命光阴换来的珍贵过程。

阳光下的第一次

  我不是一进华视就懂得如何做华视记者的。为期两周的“新兵训练”,教我们如何在编辑室里社会化。两个刚毕业的女生立刻扮起大人,剪短了头发,穿起短裙和高跟鞋。训练后我们进入采访组,做实战作业。有幸的是带我们这群新兵的,是辅大的学姊、当年的企划组组长、还曾任华视新闻部外电组组长梁蕾。
  梁蕾是资深记者,新闻sense(新闻感)非常强。我们这些新兵刚上线,没有主跑路线(怕我们漏新闻),能不能出机跑新闻,能不能上新闻,就要各凭本事。每个人都为此战战兢兢,刚进华视前半年,沉重的压力,令我的体重直落四公斤。
  偶然得知阳光基金会(台湾一个颜面伤残者民间组织)想成立阳光社区,让烫伤面孔的小朋友聚居,但却引起当地社区居民的反对,唯恐家中孩子看到颜面伤残儿童会害怕。这类新闻在电视台绝非主流,但我却觉得很有人情味,可以做专访。征得梁姊同意后,我争取出机采访。那是我第一次出机,和我同行的是一位资格很老的摄影记者(因为资浅者早就被派出门,只有资深者留守家中,等到我们这些新手找到资料可以出门时,就只有动用老牌的)。那个画面可以想见,“笨乌配老乌”,我这只笨乌哪调派得动连资深文字记者都认为比较难“搞掂”的partner合作者(在电视台,通常是文字主导新闻走向,摄影记者负责画面拍摄,华视早期摄影记者还负责剪接,一条新闻成形虽然由文字统筹,但是电视是影音媒体,没有了影像一切均白费,文字和摄影的紧密合作和友好关系就变得非常重要)。
  结果这个阳光下的第一次,因为还不懂要拍什么画面,做新闻时才发觉影片不足,所以没法上电视,只成为作品收集。
  第一条成功在电视上播出的新闻,是我听说台湾经济部有一个降税措施,当我把这个线索告诉当时的采访组长李继孔时,组长说:“这就是新闻了。”
  刚巧跑财经线的记者去做别的采访,我就有机会完成这条新闻,第一次听到自己的声音在电视新闻中出现,是既紧张又害怕。事后觉得,电视上的声音怎么这么尖锐和生硬,这就是我第一个电视作品。

揭开“洪门”的神秘面纱

  “小莉,有件事和你商量。”朋友从台北打电话来。“什么事,这么严肃!”我说。
  “最近碰到一个恶霸公司拖欠尾款不付账,我一位朋友听了气不过,说要召集他洪门的弟兄连署抗议,帮我讨回公道。”她紧张地说。
  我听了大笑,这位颇富正义感的朋友,大概仍以为洪门是古时候的黑社会帮派,一听到“洪门弟兄”心里就想:“不好吧!做生意,还要动用帮派力量。”
  “别担心,洪门是源自清朝的一个民间组织,10年前我就采访过他们,不是什么黑社会帮派,况且他只是帮你召集朋友连署抗议,又不是动刀动枪,这些洪门弟兄,很多是各行各业的中坚分子,他只是帮你壮声势而已!”朋友听了我的解释才稍微释怀。采访洪门,是10年前,还是华视新人时。
  随着时代转移,洪门早就不再负有像,“反清复明”的结社意义,但是在台湾仍有许多成员,由于平时低调,所以洪门一直被蒙上神秘的面纱。
  1988年,洪门计划登记为正式社团组织,这引起了我的注意。我透过报社朋友帮忙,联络上一位洪门分会大哥,他愿意让我们拍摄洪门入会的仪式,这是第一次洪门中人和洪门分会在台湾电视上亮相。不过采访过程仍然很迂回。
  我们遵守规定,在一个地点会合,采访车再跟随一辆“指路车”,到达位于台北县一个较偏远的住宅区。
  洪门分会和台湾民间庙堂有些类似,拜奉象征忠义的关公,负责人身著武术装扮的轻装,腰系红带,入会仪式井无特殊,洪门弟兄笑着说:“洪门本来就不特殊,我们不是帮会,只是清朝留传下来的一个义气组织。大家意气相投,聚在一起,互相帮助,我们现在早已没有像反清复明那样宏大的目标,也没有结党结派的目的。”
  在场的洪门弟兄说:“海外也有很多洪门子弟,因为华人到了海外更需要团结,”他甚至偷偷告诉我,如果你到华人社区,吃饭时,将食指半曲,双手平放在桌上;或是和别人握手时,半曲食指,对方若是洪门弟子,就会知道你也是洪门中人,彼此心照不宣。但是一旦你需要求救时,洪门弟兄就会互相支援。
  他们说:“在台湾有很多洪门子弟,各行各业都有,包括演艺界的许多人。”据说也有政治人物参与,只是都没有公开活动而已。
  还是新闻新鲜人的我听得津津有味又半信半疑。当晚的华视新闻就出现了一则名为“揭开洪门神秘面纱”的故事,由洪门中人现身说法,因为洪门的故事第一次在电视上出现,播出后的反应不错,我的采访组长也颇为高兴。
  那次采访,我和一些洪门弟兄成了好友,洪门大哥还笑说:“哎呀!收你做十三妹好了!”
  我当场回敬:“好呀!但是我要先试试你教我的洪门势到底灵不灵!”不过此后,每次和别人握手,我老是忘要试用“半曲食指”的秘语。所以至今,没找到一个散落各地的洪门人,而我当然也做不成十三妹啦。

渔港一幕谍战片

  “开枪啦!开枪啦!”一位观众上气不接下气地打电话到华视新闻部,接电话的正巧是我。他继续说:,昨天深夜,有偷渡客想坐渔船闯关上岸,海岸防卫队开枪,有人受伤啦!”我问:“你在哪里?”“澳底!基隆澳底!”说完,“叭”地一声电话就断了。
  l988年底到1989年初,正是偷渡客利用渔船偷渡到台湾的高峰期。当时盛传,每到夜黑风高,海面起雾时,台湾基垄花莲和高雄的外海就会有万船齐发的场面,许多渔船抢滩登陆。因为从没有媒体拍到,所以无法得知真伪,但是,在岸上查获偷渡客时有所闻。这回热心观众提供的线索,也不知其真实性。还是新手的我,赶快上报采访组长。组长对我们这批新人不错,尤其是我,平时总是笑容满面,无忧无虑,年纪又小,继孔大哥(当时采访组长)把我当小辈一样疼,又因为个子高,他老叫我“傻大个儿”。“今天就到澳底玩一玩,看看基隆外海,如果现场没有什么事,中午就吃吃海鲜算了。”他说。
  于是我们一组人(台湾电视采访通常3人一组,分别是文字记者、摄影记者和一名司机兼助理)赶到位于台北北面的基隆澳底渔港。到达时已近中午,渔民已经出海,但是岸边出奇安静。好不容易发现有人,赶快开口问:“借问一下,昨晚是不是有偷渡客被捉受伤?”村民像难以启齿,连忙摇手:“咩哉样!咩哉样!”(台语,不知道的意思),然后逃也似地离开。我们心中开始怀疑,但是逗留10分钟,仍一无所获。终于有村民遥指靠近海边的一栋民房说:“在那里啦!”“是不是有人被枪打伤?”我问。“有呀!海防开枪警告不要上来,就不小心打到啦!送到医院去了,其他的就在那里了。”村民说。
  我们赶紧往目标屋前进,这时看到一群人被眼罩蒙注了眼(可能怕偷渡客看到台湾海岸线),手则绑在前方,拉住前一个人的衣服,一个接一个被带上大巴士,将被送往专门收留偷渡客的靖庐拘留。
  那时台湾老百姓没有见过偷渡客是怎么被押送的,而我们拍到独家画面。但不久就被负责押送的宪兵发现,过来喝问:“你们干嘛?”
  那时台湾刚“解严”,海岸防卫刚由警备统部交到警方手中,宪兵的权力比较大,而且是一切照上级指示办理。
  我们担心“秀才遇到兵”会有理说不清。我的摄影记者是老资格的廷勇大哥,他向我使个眼色,表示“我来处理”,他镇定地回答说:“我们在拍渔港。”宪兵问:“你们拍到什么,把带于给我,”我们说:“什么给你,新闻自由呀!”宪兵说:“你们不能走。”
  “我们把摄像机带回车上,我跟你到你们办公室,你打电话请示一下好了。”廷勇大哥说完,再跟我使了个眼色。
  我们都知道要保护这卷录像带,我和助理往采访车上走,一个宪兵跟着我们,距离七、八步,助理悄悄跟我说:“假如他们真要硬来,没收带子就糟了。”
  我说:“你把带子给我,我去找间民房上洗手间,然后放在民房里。”
  助理阿良机灵地把一卷空白带子放进摄像机,随便对着海边拍些镜头,以防这些大兵如果真格抢走了带子,也不会怀疑我们调过包。
  然后,我把先前拍摄的带子放到我的手提包里,跟大兵说要上洗手间,他果然继续跟着我,看着我进一间民房借用厕所。我把带子放在洗手间的夹板上,也不敢和主人多说什么,只道声谢便离开。
  过了一个多小时,我们怕赶不及回公司做晚间新闻,打电话回办公室求救,让公司交涉放人。稍后公司交涉成功,宪兵让我们走,我再回到那民房的厕所拿回那盒录影带。整个过程就像谍战片一样。
  晚上新闻播出后,我们都深受震荡,因为这样赤裸裸地见到偷渡客被捕之后的待遇。我在偷渡客鱼贯走上巴士时,同时留住了现场渔民的现场声(natUre sound):“就是这样呀!昨天夜里还听到有人叫得很凄惨!”
  事后,有关单位曾经来电关切,但这就是电视,一个影音俱全,无可抵赖的媒体。在这之后,就再没听闻有偷渡客受到类似对待的情形。
  当时我人行才四、五个月,这是我第一个独家,而更重要的是它满足了我爱看侦探小说的侦探欲,让我觉得原来做记者也可以做得如此刺激!

第一次上主播台

  “电视记者是一份很不错的工作,待遇高。以台视为例,每年年终奖金有十几二十个月月薪。”讲台下一片哗然。讲话的是前台视主播,台湾资深电视新闻人李四端。我大三时,他在辅大教“电视新闻”这门课。这段高薪资的开场白已经吸引所有学生包括我在内的注意。
  “社会上每个人都会认为你很不错。”他继续说:“但是每个人都来摸你的头,说你棒,说你乖,久而久之,你很容易满足现况,如果不警觉,渐渐会成为一只大肥描。”台下一阵哄然大笑。一来是因为老师具象的描绘,二来是同学们看到老师日益发福的身段,有所联想。一直到我自己也从事这份工作,才深刻体会李四端当年的“有感而发”。
  进华视半年,对做电视新闻的技巧已完全掌握,反而对每天例行式的出机、赶新闻、上新闻、陀螺似忙碌的生活有些茫然。
  我再回到校园,找当年和学生感情很好的杨志弘老师讨教(杨老师现为铭传传播管理研究所所长)。
  杨老师疑惑地看着我:“你的工作人人羡慕,有什么不满意?”“没错,我每天接触很多人,很多新鲜的事,但是每天input(输入)立刻oiitput(输出做新闻),我觉得自己像个电脑荧幕,关了机就nothing 1eft,没有东西留下来,已经空了。”我说。
  老师笑着看我:“不错,有人做了一辈子电视,也不觉得自己不足,你才做半年,就发现了问题,”这使我突然想起李四端老师的“肥猫理论”。但是,要怎么办?
  “读书,对你有兴趣的问题深入研究,还有别忘了,你做的是电视,如果不出镜,你永远是45秒钟新闻,那只拿麦克风的手。”杨老师说。
  我开始再念书,同时努力让采访对象不只因为我代表的强势媒体而尊敬我,更因为我报道的表现而乐意继续和我做朋友。
  “小莉,今天晚上有什么好东西?”前华视资深主播、也是辅仁大学学姊李艳秋,每晚上新闻前常问我,因为我会做些很有趣或是画面感、现场感很强的新闻。
  李涛(台湾TVBS无线卫星台总经理、也是李艳秋的先生)更笑着跟艳秋姊说:“我这个‘秀’王离开华视后,就由小莉接任‘秀’后了。”(李涛在做记者时期,也是以擅于运用现场感做stand up现场报道著称。)当时华视新闻部经理黄新生更是常对杨志弘老师说:“你为我们训练了一个好手!”没多久,黄经理突然走到我跟前:“小莉,如果让你播新闻,敢不敢?”初生之犊不畏虎的我毫不犹疑地回答:“敢呀!”我心想:“有什么好怕的!”
  黄经理满意他说:“好!下星期开始,每天早上先试播5分钟晨间新闻,”答应之后,我才发觉手忙脚乱。我没有化妆品,也不会化妆,还要找适合的衣服。热心的导播开始教我化妆,甚至把自己私藏的化妆品捐了出来。
  1998年4月,进华视第七个月,我第一次上主播台。第一天播完新闻,导播问:“紧不紧张?”我说:“还来不及紧张,5分钟新闻,刚坐上去,在亢奋状态,等到开始要紧张时,就准备下来了。”
  就这样每天来不及紧张,训练了几个月,黄经理有一天又走到我跟前:“小莉,准备好播午间新闻了吗?”我直率他说:“没问题!”
  但这回可不是五分钟新闻,而是30分钟的现场直播,尤其中午新闻截稿时间紧,所有稿件是最乱,消息最新却也最急的,常在播这条新闻时,下一条新闻才来,或是开播前3分钟,头条才到,播报难度事实上比晚间新闻还高。
  第一天,编辑台照顾我这个主播台上的新手,要求所有记者提早截稿,让我能较从容上常后来他们发现我能“接招”,也就慢慢恢复常态,曾经有一次我才采访完一条新闻,正在编片子时,黄经理突然要我救急,因为当天轮值午间新闻主播的同事身体不适,勉强上场担心现场出问题。我看看手表,只有20分钟,新闻就要开播,我用了10分钟化妆、梳头,5分钟顺稿子,5分钟上现场准备。
  五、四、三、二、一,Cue,“观众朋友好,欢迎收看华视新闻……”新闻开播了,我依然微笑自信地和观众分享发生的大事,但是每到进新闻片时,我却是争取时间去了解下一条新闻内容……“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谢谢您收看华视新闻,我是吴小莉,我们明天再会,”30分钟下来,我像打完仗一样疲惫,但是让观众看不出幕后工作的紧张和紧急,我心中却有很大的成就感,这也是现场节目对我永远的魅力所在。

“华视”精心栽培的主播


华视新闻部尽心培养吴小莉

  由于主播李艳秋休假,华视晚间新闻一连5天由新记者吴小莉主播。为了提携属下,经理黄新生更一改过往习惯,逢人便夸赞吴小莉在播报台上的自信与稳剑为了让演出尽善尽美,华视新闻部的同仁特别在播报前将所有的新闻带都过好音,以减轻吴小莉的负担,此等照顾据悉是吴小莉平日不错的人缘所至。
  而制作人刘奇伟更酝酿了一脑袋的笑话,准备在每晚她准备上场前的时间,来转移吴小莉的压力。为了塑造一名主播人才,华视有关人员的心情可是战战兢兢,如临大敌,希望每次挥棒,都能将爱将打入观众的心坎里,吴小莉就是这等待多时的第一棒。
  (摘自1989年台湾《联合报》)这是1989年台湾《联合报》上的一篇报道,当时我进电视圈才快一年,一路从播报晨间。午间新闻走到Main News晚间新闻。现在回头想想,所有的磨练,真的都是新闻部领导有计划的一步步培养,在周围同事的关怀照顾下,隔绝了外在一切不利影响,让我有机会从隔壁邻家青涩的小女孩,成长为自信稳健的女主播。

眉清目秀常展微笑

  “小莉长得眉清目秀,无论是何时何地总是以微笑待人。记得她刚上新闻主播台时,以一口标准的国语为大家分晓天下事,好像是隔壁家青涩小女孩在说故事,然经过岁月的磨练及小莉自我不断的提升,她稳健的台风,已经伊然有‘女强人’的风格。”
  (摘自台湾新生报《现代美女风华录》1991年3月7日)从外界质疑:“华视怎么让新人播晚间新闻?”到的士司机见到我搭车赶去做新闻,坚持不收车钱:他说“因为你们每天奔波跑新闻让老百姓知道天下大事,太伟大了,为你服务是我的荣幸!”
  一天新闻部收到一箱署名给我的大包裹,里面装着满满的录像带,都是我播报新闻的模样。有心的观众还将它分日期、分时段,并且经过剪辑,剪掉了所有新闻片段只留下我的播报,他说要留给我作纪念。这可乐了我最忠实的观众母亲,她说:“我还没办法这么专业,这么忠实守着电视机,保留这些资料呢!”
  而我这张脸,也开始成为华视新闻的通行证。一次采访一个秘密新闻,因不能开采访车,而开了辆黑轿车。在路上超速行驶,被警察拦了下来,司机助理赶紧摇下我这面的车窗:“小莉,赶快让他们看到你!”我伸出头去灿烂一笑:“对不起,赶新闻!”
  热心的交通警察赶快挥挥手叫我们先走,还示意后面的车,慢行让路,深伯我们赶不上新闻播出。由于在华视新闻部快速窜起,我也成为平面媒体热衷采访的对象。
  “电视记者常予人高不可攀的隔阂感,人际关系往往也只限于采访需求。但华视记者吴小莉,却不愿如此受限,她希望在电视记者生涯中,能得到人生最大的资产——友谊。所以吴小莉常以小卡片来传达她的问候和关怀,给采访对象一份惊喜。”
  吴小莉的‘卡片传情’,在电视记者中非常少见。她的亲切和诚心,也为她赢得‘甜姐儿’的封号,”“吴小莉的好脾气、好人缘,使她拥有成熟的人际关系和工作表现,这也是她进入华视一年多,就能坐上主播台快速窜升的原因和条件。”
  (摘自台湾《联合晚报》1990年8月28日)为什么选择栽培我,是我现在开始回想的问题。我想;第一是时机,那时台湾新闻圈欠缺新生代主播接班,所以,我们这群“新血”一进新闻部,事实上已经是在玻璃屋内接受观察。而所谓的好人缘好脾气,可能因为我只懂得埋首做事,在工作上有进取心,却没有攻击性。当时我最大的乐趣,已经不是今天能不能上新闻,而是能上几条新闻?那条新闻好不好看,有没有做到独家?
  我一直记得艳秋姊在我们“新生训练”时说的那段话:一个好主播,一定要先是个好记者。因为他在第一线跑过,才知道第一线工作者的甘苦,才知道外面的世界到底是什么样,这样才会是个Ancor(主播),而不只是个Speaker(播音员)。
  这也是为什么在做主播10年后的今天,当大事发生时,我仍乐意到现场去看看。因为这样,才能感受大事的存在。而也或许因为我选择先做好记者,没有一步登天想做主播的野心,才使我很快地不只是电视新闻里那只拿着麦克风的手,在踏上主播之路时,更为迅速而顺畅吧!

我的摄像伙伴

  “小莉,明天开始你主跑交通线,和贾老哥一组。”
  交通线是公认“很肥”的路线,掌管陆海空、电信、邮局、捷运、高铁等各个有钱单位。别的不说,航空公司每年出国考察,都少不了媒体的名额。
  这么肥的缺,怎么轮得到我这个新兵?后来考究,原来交通线的资深记者转调别的部门,他和交通线的摄像记者贾冠庆(华视资历数一数二的资深摄影师,现任华视新闻部采访组副组长)商量:“选小莉这个傻大个,没什么心计,好带!”因此,我就被钦点接班啦!
  但这又是新手配老鸟,加上贾老哥是公认的铁面公子,生起气来,拍桌于骂人时有所闻。许多人跑来安慰我,连当时的企划组组长梁蕾也担心我“罩不妆,跑来给我打气:“没关系,贾老哥脾气不好,但是人是好人,你自己小心顺着他一点就好!”弄得我更加恐慌。
  最后,我发现,贾老哥是“刀子口,豆腐心”,看到小朋友每天努力做新闻,他只会从旁提点,教我不少电视记者出门的基本动作和“画面也可以说故事”的概念。
  有一次到板桥拍摄一个防洪工程的新闻。回程路上,突然看到一栋大楼外墙的楼梯间,人龙从九楼排到了一楼的壮观场面。他二话不说,扛起摄像机就拍。拍完后,他说咱们去看看。原来九楼有一个证券公司,当时台湾股市刚飙升,许多人上午都放下正业,翘班跑证券行买股票。
  就这样,在贾老哥对画面的敏感下,我们又带回了一条新闻。
  这个当初被他钦点的小孩,虽然尊师敬老,符合他“好带”的要求,但是却非常“多产”,通常当别的摄像师剪辑完成一条新闻,可以休息时,贾老哥却在帮我剪第二条新闻,而我还在创作第三条新闻。每晚赶两三条新闻是常事,有时赶急了,他会埋怨“别那么认真,你不能像别人一样,只做一条新闻呀?”
  说归说,毕竟是老新闻人,贾老哥身上的新闻细胞,还是被我这个因为刚人行,正兴致勃勃投入的新手给感染。每次看到“吴小莉、贾冠庆的报道”字样频繁在电视上出现,他还是十分骄做。
  一位摄像同仁就对我说:“贾老哥只和两个人合作愉快,一个是李艳秋,一个就是你了,”同事更笑着谢谢我:“小莉,多亏你让贾老哥这么高兴,他已经很久没有向我们发脾气了。”
  后来,贾老哥升任采访组副组长,我不再有机会和他一起跑新闻,我也逐渐从笨乌变为老手,肩负提携新摄像的任务。但是我永远记得,一次火车意外,当场撞死路人,我们到达现场时,罹难者仍挂在栅栏上,贾老哥立刻叫我摘掉眼镜,去旁边查问相关资料,不要靠近现场,他去拍画面就好。这就是我的搭档,一位亦兄亦友,引我入电视摄像殿堂的老师,我也永远怀念:“这是华视新闻,贾冠庆、吴小莉在各地报道”的那段岁月。
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