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主页
第九章、我的人生哲学


永远的笑脸

  这本书香港版问世时,适逢1998年7月是香港国际书展,恰巧7月号的《新香港月刊》杂志以我作封面,《新香港月刊》的编辑部以我一张大笑的脸做封面照片,并在香港各大地铁站刊登广告。一位同事乐呼呼来告诉我,你的脸笑遍了香港。我担心我那毫不掩饰爱笑的个性,会显得很不淑女,同事却笑着说:“不会,很传神,现在香港不景气,你的笑脸很有感染力,让人看了也想大笑!”
  笑脸恐怕是我翻开儿时相簿里永远的记忆。到了初中、高中,虽然多了些年少青涩,但仍然是少年不识愁滋味!朋友问我,“你的人生哲学是什么?”“快乐!”我毫不犹疑地回答。记得4年前在香港电台要做一个关于谈生活的环节,两位主持人必须先在片头词上说一两句对生活的感受,我想都不用想就录下这段话:“我希望我的生活是不断快乐的累积!”这是我的梦想,至今仍然在努力实践它。快乐是需要智慧的。高中时一位英文老师曾对全班说了一段让我印象深刻的话,她说:“世界上什么人最快乐?只有重度智能不足者最快乐,因为他们单纯地不明白什么叫不快乐,
  但是在座的各位都没有这种单纯快乐的能力,所以惟一的方法,就是让自己聪明一点,懂得寻找人生的快乐。”
  快乐是不假外求的,我有一位朋友十分聪明,而更让我欣赏的是他对人生的坚毅和积极乐观,他说他喜欢这样一段话:“When Yor are over thirty years o1d,You,llnever get older but wiser.”(当你年过30岁,你永远不会再老了,只会变得更聪明。)我仅把这段话送给所有害怕过生日,会老一岁的朋友。
  《电脑号快车》的意大利制作人GP对我说,“你的个性像小孩,容易开心,容易沮丧。你是知道今天功课100分,明天可以放假出去玩时会雀跃不已的人,但是永远像个孩子似的把自己不设防地投入现代社会中,却又容易受伤难过!”
  原本对朋友说我是childlike(孩子样)而非childish(孩子气)感到高兴,因为至少还保留纯真,但是听了他的后文,我又觉得甚有道理。或许随着年岁增长,我该开始学会在心中仍保有孩子的好奇和活力,却在把自己投向公众社会时,懂得自我保护。
  朋友说:“你这张脸不笑时,眉、眼、嘴都像在笑,笑起来就更是月眉弯弯,嘴儿翘!”若问我有没有不开心的时候,“有!当然有!”我会说。
  那怎么办呢?我会试着找出不快乐的原因,找朋友聊天,在倾诉过程中理出头绪,或是写下来把它条理化,再问问自己可不可能改变现况?如果可以,列出改善的方法,通常我在完成这样的自我疗法,合上笔记本时,我就可以重新快乐起来了,因为我知道一切都可以改进,但最重要的是需从自己的心情改进起!
  一次,我到台湾文化大学所办的社会讲座向社会人士做演讲,题目是《人生舞台红不让——谈生涯规划》(就是人生之路的计划])。会后,一位从事保险业经理工作的听讲者,寄了一封谢函和一本书给我,谢函中这样写着:“所谓演讲,是既能演又会讲,从听完你演讲后每个人满足的表情,可以看出你的演讲十分成功。”而那本赠书,书名为《活在当下》“ReaI Moments”,我心中感谢这位朋友在书里写的:“宝剑赠英雄,书香伴美人。”我更感谢因为一场演讲的心灵沟通,我有机会多认识一位朋友,多读到一本好书。 我非常喜欢ReaI Moments这本书中的一段话:“昨日已成历史,明日还未可知。”此刻是上天的赐与,所以我们称它做“现在(The Present)。”
  (按:英文Present既为现在之意,也可做礼物Gift解释。)活在当下是我奉行并努力实践的人生观。我珍惜现在拥有的每一个Present,因为它真的是上天的赐与。我的父母给了我热爱生命和欢乐的能力,我会宝贝它到老,老到我鸡皮鹤发,齿牙动摇,或许你仍会看到80岁的我开怀大笑的模样,即使那时我已老掉了牙!但至少我知道我成功地活过每一个时刻。

我的工作哲学

  前些日子为了写书,我向公司请年休假,在家里闭门造车,每天过着深居简出的日子。我嘲笑自己是提早退休,学习过家庭主妇的生活。日子刚开始过得挺惬意,但后来我逐渐地因为和外界的隔离有些发愁,最后更是闷得发慌。
  这终于敲醒了我一直嚷嚷工作辛苦要早些退休,回家享清福,或者嫁人后在家里相夫教子做少奶奶的美梦。
  我找到自己不得不工作的理由——怕闷。销假回公司上班后我又开始生龙活虎,和同事谈笑和观众说新闻故事。我想提早退休的计划就只好无限期延后,因为我喜欢工作。
  在中外记者会的点名事件后,许多我认识或者我还不认识的朋友,开始流传:“小莉现在身价倍涨了,让凤凰卫视在香港和大陆大为出名,有没有向公司要求升官加薪?”我诚实地说:“没有!”一来因为我觉得这是凤凰卫视全体同仁的努力;二来,因为这是我一贯的工作哲学,我只会问:“这份工作,我做得开不开心?有没有成就感?有没有发挥的空间?”
  所以至今我如果出差到没去过的地方,做一个很棒的专题,或是知道自己做的节目好看,和合作的小组工作愉快,我都会感到开心,这些都是我工作的动力和快乐的泉源。反之,才会是我感到沮丧和我会静极思动的源头。
  我虽不是男儿身,但或许父亲恨女不成儿的愿望在我身上有些发酵。我不但长相像父亲比较英气,连个性也偏男子气,所以工作时我也有“士为知己者死”的豪情。
  现在回想我在华视的第一份工作,我之所以会每天拼了命地跑新闻,一来是因为自己的新闻病;二来是因为自己的受重视。从新闻部经理、副理、采访组长、企划组长,他们对我工作的肯定,喜欢我的冲劲,就更使我不能let them down让他们失望。一直到物换星移,许多当年并肩作战的战友走马换将,再加上想再进步的心才使我静极思动。
  现在,我的工作信念未变,在凤凰卫视亦然,因为我仍能感受到那分“知己”,而我更惜福的是凤凰给了我一个可以实现理想的舞台。
  在卫视派我回台湾任驻台节目部制作经理的这段岁月里,也让我的工作哲学有了新的体会。因为一直以来的我都认为万事皆下品,唯有工作高。
  或许是我的幸运,我一直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所以一埋头苦干起来就六亲不认。母亲抱怨我好不容易再回到家中居住却是早出晚归,母女俩见面时间短,谈话聊天还不如我在香港打国际电话回家报平安时的专心。一次偷闲上美容院整理头发,美发师不经意他说:“吴小姐,您有一根白头发!”
  这可把我吓了一跳,这还是我生平第一根白发,是年龄到了,还是压力使然?我的震惊不在于担心自己的老化,而是害怕一夜急白了发,这根白发使我猛然惊醒:“工作是现在,健康是一辈子。”
  我告诉自己得放慢脚步、放宽心情,因为许多事急不来。从此我的工作仍然勤奋,但是已学会减压,因为我的新工作主张是工作不能影响我的健康和美丽。而我的减压方式就是旅游,到我没去过的地方走走看看,一来休闲;二来认识新文化,这也是一种充电。因为环游世界是我人生的另一个梦,未来有机会我还会去圆这一个梦。

单身贵族

  单身对我来说是现况,却绝不是恒态。
  从小到大,男孩和我的相处只能用“好极了”来形容。因为我不拘小节的个性,所以有一票“死党”哥儿们,但又因为我外形长得十足女性化,所以即使个性男性化,却也十分有异性缘。
  小时候和母亲惟一的争执就是因为男孩。小字五、六年级,同学们开始知道男女有别,异性会相吸,隔壁班男生放出风声:“某某某喜欢某某某。”于是一群男同学在我眷村家中后院呼啸而过。一会儿大呼我的名字;一会儿小叫他们计划帮忙表达心意的那位男主角的呼号。母亲生气地问:“他是谁?”一副恼我偷偷去谈恋爱,我无辜他说:“我连对方长什么样都不知道!”吴家有女初长成,家中开始出现无名电话,母亲又着急了:“这是谁打来的电话?”我甚觉无聊:“你接的电话,我又没接到,你怎么不自己问?”
  母亲开始偷看我的日记、拆我的信件,我对此大力反对,认为这侵犯我的个人隐私,为此我们母女俩的关系降至冰点。一来因为我反对侵犯隐私权,我认为即使是父母也不应该剥夺儿女这个权利;二来我对那些乳臭未干的男孩子一点兴趣也没有。也因如此,使我当时对男孩反感至极。
  一直到十六、八岁,和所有少女一样我开始迷恋台湾琼瑶小说的爱情故事,心中会设想千百个白马王子的模样。虽然高中女校开放日会有许多男校生想到我班上的摊位认识一下我。而每次走在路上经过一群男生面前,我会感到所有目光的移动,但是当时心中只会骄做地想,我会等到我的白马王子。
  真正的恋爱季节是大学时期。挣脱联考的束缚,母亲也放宽了管制,那时向往的是作家鹿桥所写《未央歌》里,在抗战时期的西南大学一群大学生在大时代里的爱情、友情和爱国情。我喜欢故事主角“小童”为自己穿鞋不穿袜的行为辩解:“这是与大地亲近。”
  没有大时代轰轰烈烈的背景情节,却仍有骑着自行车在校园里闲逛的雅兴。
  年龄渐长,离做梦的岁月愈远,对自己心中的白马王子却愈发清晰。我的身边一直不乏追求者,朋友看着我的苦恼问我:“你知道自己喜欢和需要的伴是什么样的了吗?”以前我会摇摇头。“所以,你就只能穷于应付那些追求你的人!”朋友继续说。
  现在我对另一半的勾勒更加明确,我已不再寻找白马王子,而是一位Mr.Right真命天子。因为我自认已走到人生的成熟和丰盛期,我完全知道自己能对我的伴侣贡献什么,而我的Mr.Right又该是个什么样的真命天子。或许台湾《中国时报》对我的一篇专访已经透露了我的爱情观。“吴小莉静待理想伴侣出现,希望他是爱人也是朋友”
  “一个女人在一生当中如果只有狂风浪蝶,而没有真命天子的话,是最大的悲哀。然而一个女人在一生当中,如果只有真命天子,而无狂风浪蝶,也不无遗憾。”在香港的那段日子,无意间读到一篇文章,深深地处动着吴小莉的心。
  从台湾到香港,放眼天下,从香港回台湾?实践理想,人生的路途上飞愈高,内心更加渴望有个温柔的肩膀可以依靠,彼此倾吐心事,互相扶持,尤其当一个人愈往高处走,更加重视生命中有位真命天子的出现。
  单身像堵无形的墙,墙里墙外心情分外不同。如今的吴小莉分外珍惜现在单身时光,尤其当经济独立,工作、思想独立,知道自己追求的理想目标之后,更能怡然自得享受单身的日子。然而单身虽自在,但自己绝对不是不婚族,特别是从小到大感受到家庭的温馨,父母之间的恩爱和一辈子的相知相守,也因此使她更期待生命中Mr. Right的出现。
  在感情的路上虽然抱着随缘的心情,在身旁也不乏对她好的人,但也有朋友笑她傻,总是被动让人选择,为何不积极采取主动选择所爱的人,或许个性使然吧!吴小莉从未曾有过这样的想法,但吴小莉心中倒是很清楚勾勒出未来理想伴侣的特质:那就是聪明、能谈心事、工作上能给你不同的观点,和他在一起就很开心,是爱人也是朋友的关系,纵使外面的世界有风有雨,回到家之后总是能拍拍对方肩膀说:“你很棒”,彼此鼓励,为对方加油打气,夫妻感情紧密,家庭气氛融洽,这就是她的婚姻主张。
  在过往有几位知名主播踏入豪门,麻雀变凤凰,但这种可遇而不可求的戏剧人生虽然令人羡慕,但吴小莉慧黠地说:“怀抱金枕头,或许物质上不虞匮乏,但真挚的爱,才是女人终其一生最爱。”的确!每个人都是一个半圆,如果能找到另一个半圆,人生再美满不过了。
  (摘自《单身心情告白》)
  婚姻大事是父母现在对我最大的牵挂,父亲几次告诫我“不要做女强人!”
  我总是笑着说:“怎么可能,爸妈感情这么好,我怎么样也不能低于你们的标准。”
  对单身我怡然自得,但我对家庭绝对有梦,因为我相信那是我人生第二个丰盛的阶段。现在的我只是在储备能量,做好为人妻、为人母的准备,等我准备好了,我一定让你知道!

台北、香港、大陆,我的两岸三地情

  1997年秋天,我从香港坐上中国民航飞北京的班机,刚落座,空中服务员便轻声对我说:“吴小姐,头等舱有空位,请您往前坐。”我看看周围乘客不多:“没关系,今天人不多,这里挺宽敞。”我说。“还是请您往前坐,方便我们照顾您。”他坚持。我不再说话,跟着他的引领往前走。再度整顿好座位,我拿起厚厚一叠剪报资料和书籍开始啃读起来。空服人员陆续送来茶水,我说谢谢,她赶忙接腔:“您要去采访十五大吧!您的工作对我们太重要了,为您服务是我们的荣幸!”
  我的注意力离开了我手中的十五大资料,向她抱以最灿烂的微笑,心中却有“似曾相识”的感觉。
  时间仿佛回到几年前,我在台湾有机会搭乘中华航空公司班机时,我也常在空中服员的好意和坚持下,自动升等。时至今日,这样的场景在飞往中国内地的班机上重演,这是在凤凰卫视开播才一年多,《时事直通车》才开播5个月后发生的事,而且不是惟一的一次。
  我知道,我在重复做一些事,只是服务的观众群不同,但是对求知若渴的观众来说,不论是台湾或是大陆,反应是一样的。这又让我联想起以前在台湾搭的士,司机不肯收钱的场景。我深刻明白自己从事的工作对公众具有什么样的意义,而我也终于感受到,我不再是台北、香港双城记这么简单的两个点,而是台北、香港、大陆,我的两岸三地情了。
  有一次我参加香港同事的婚礼,同仁们起哄问:“小莉,什么时候轮到你摆酒呀?”北京同事接着问:“看来小莉你要摆酒,非得京港台三个地方都摆。我笑着回答:“好呀!”事后想,这可能还是非做不可的事实;刚到香港,每次碰到港台的朋友,一定有人问:“小莉,香港好还是台湾好?”我老是笑着说:“如果您有一点钱的话,在香港过日子是挺好的!”
  “瞧,出门有地铁,出站就是购物广场,和朋友逛街逛累了,随处都可找到不错的下午茶场所。心情不佳,搭个渡轮过海,欣赏维多利亚港繁华的景象,只要你懂得享受,不是只埋首于忙碌繁嚣的人群和高楼大厦里,你可在香港找到很多情趣,同时香港资讯快,绝对是工作和自我发展成长的好地方,香港现在已是我第二个家。”我说。
  但台湾又不同,没有那么紧张的步伐,尤其我现在回台湾多半是休假,就更能放下心情,会会朋友,照顾家人。在熟悉的地方,许多成长的记忆都会涌现,我现在爱极了众人都在上班,我一个人走在台北街头的静谧,台北是我重新充电再上路的地方。
  随着凤凰的成长,现在进出大陆的机会比回台北看父母的机会多得多,我对中国内地的感情也由原本单纯的出差,变为心中多了份牵挂。
  “小莉,你不是说8日来北京吗,怎么不见你踪影,让星妈甚为想念!”北京同事打电话来关怀。
  “小莉,你上次到上海主持晚会,我已经把有关你的剪报寄给你了!上海电视台编导传话给我。
  “小莉,电视上你的声音听起来有些沙哑,是不是太累了,要小心身体!观众在电脑互联网上传递关怀。
  “小莉,恭喜你呀!两会的报道做得很成功!”深圳的朋友给我留话。
  有次北京的哥儿们送我上机场准备回香港,看着秋冬苍凉的北方大地,我突然有感而发,临行前拥抱了一下我的兄弟说:“中国内地对我来说,原来只是儿时教课书上的神州大地,我乐于一一去踏足探奇。但是现在,因为有了你们——这些好朋友,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使这里不再只是辽阔的世界,却已成为我另一段情绪的依归。”
  朋友说:“小莉,你现在是第一位纵横在两岸三地的电视新闻主播,你要好好珍惜!”
  我不时收到一些中国内地观众来信说,知道我在两岸三地都吃得开,希望我代为转达一些讯息。我在广州外贸外语大学演讲,学生热情询问:“两岸三地文化、电视制作有什么不同,怎么促进两岸沟通?”
  我总是笑着说:“虽然我1993年到香港时,并不知道自己肩负如此神圣的使命,但是事实上,我已经不断在做的就是沟通两岸三地的文化、思想和讯息。尤其是做为一个电视人,这点更为重要。因为我深深明白,所有的误解可能源于沟通少,而误解又可能造成错误的决定。”而我很乐意,继续扮演这种沟通桥梁的角色。
  记得凤凰卫视开播后北京分公司成立,刚开始北上和北京同事合作是在1996年10月到上海访问上海市委书记黄菊和当时的副书记陈至立,并制作7集的《今日看上海》——我眼中上海的变化。
  北京同事是先从电视上认识我,或许因为在台湾时所受的教育和工作训练不同,再加上近年在香港的熏陶,这种揉和着港台的荧幕气质,对他们来说可能比较少见。他们表现出喜欢这个电视上的小朋友,但是既熟悉又陌生,像试探什么似的,他们总是小心翼翼和我说话,想不到话匣子一开,不但沟通无障碍,彼此有说有笑,而且讲到得意处他们会笑着说:“还是小莉厉害呀!”因为我以一敌众,把他们全收服打败了。
  我常对他们说,对中国内地文化我是“外地人”,而他们也不厌其烦地把我教会成“自己人”。对于了解港台文化,我又成了“自己人”里的一面镜子。
  一位北京朋友说:“小莉,我知道很不容易,一个女孩只身闯天涯,又在国际和华资公司工作!”这也是我自己很大的感触。九七年一次参加公司节目研讨会后,我有感而发他说,“谢谢凤凰卫视不但没有把我当外人,还像疼、自己家里的孩子般照顾我。”也因为对我这样的放心和支持,让我更乐意全力为凤凰卫视打拼。
  如果现在再让我下注脚,我不只会重演1993年我说的豪语:“属于中国人的地盘好大!”我更会说:“属于中国人的情感,好丰盈!”而我庆幸的是这台湾、香港、大陆我的两岸三地情不只使我视野扩大,更有朋友满天下的骄做。

回首九八

  1998年11月12日,在我整理行李,即将启程前往马来西亚,准备采访亚大经合会组织APEC一年一度领袖峰会的前夕,接到了北京同事的电话,欣喜的告诉我,我被《华声月刊》选为九八年度十大杰出海外人士之一,希望我回顾过去一年的经历,写些感想。原本答应,在APEC会议回来后交稿,但APEC之后,满脑子是11月25日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访日的故事。24日,我又飞到了日本东京,随中国代表团访问日本,这段感想,就一拖再拖,真正动笔,是12月初(真的到了岁末年终),我随访日本归来,又上了一趟广西,采访壮族自治区成立40周年之后。
  回到香港小窝的那个周日,我看着窗外,半山的绿茵,回想过去一年。事实上,从邀稿,到交稿的这段故事,已经充分反应我的工作状态,也是我九八年工作的缩影。一个月里,平均有半个月在外地出差,香港的家倒像个旅店,家中,大、中、小型旅行箱齐备。这边厢,到马来西亚的夏装还未清理,那边厢,往日本北海道的雪衣,已经要装箱。到广西只要3天,改为手提小行李。差旅的频繁,我已练就一身整理行李的好工夫,只要一声令下,随时可以出门。拿着大小行李,进出公司的景象,老让我有是不是该改行做空中服务员的错觉,不过,公差、旅行,认识新朋友,亲身见证,发生在各地的大事,到一些没去过的地方,都是这一年丰盛我生活,增长我见闻的机会,再次回望,旅途中的辛劳已不复记亿,留下的是一段段珍贵的人生经验。
  许多人说我的故事,喜欢从九八年3月开始聊起,我也就顺应民意,和朋友们分享,今年3月后,我的足樱1998年3月,中国每年政协、人大会议召开,适逢换届,新政府成立,香港特区政府首次单独组团参加,都使九八年的两会别具意义。这也是我公差,在同一个地点,“落地生根”比较久的一次,从3月初一直到“两会”闭幕,新总理记者会后两日,我一共在北京呆了20天。这期间,每天,要做一则头条新闻,晚上卫星传送时间,要上主播台,和香港同仁做卫星连线,讲述“两会”最新消息,每周日,要为即将开播的小莉看时事暖身,制作两个半小时的“直击两会”特别节目。即使是3月19日,新总理点名事件后,全体同仁欣喜若狂,北京报导组在忙完最后一天活动,第二天可以大肆庆功时,我的喜悦和放松也只能维持半天,因为忙完当晚的卫星连线,我和编导张力,还要为周日半个小时的“直击两会”完结篇做奋斗。
  在各方恭贺电话,采访邀约不断时,我对着中文台副台长的慰问电话,几乎落泪,因为我担心,我做不完直击两会的节目。当晚,我熬夜写完串连词,第二天一早,冒着北京3月乍暖还凉的寒风,在天安门广场做外景串场,一面接受BBC(英国广播公司)的专访。即使是21日回到香港,在机场受到凤凰高层的鲜花祝贺后,我也是直奔摄影棚,去完成“直击两会”最后的棚内作业,直到深夜12点,我才拖着在北京20天的大行李,安心地回家。
  这就是荣耀背后的故事,它有所有凤凰同仁的辛劳努力,有我掉了4斤(2公斤),和许多不眠的夜。
  这段故事,我没有告诉任何人,即使是我即将在内地出版的个人书籍里也没有提及,要不是《华声月刊》的编辑问及,我不会再去翻阅我的记忆库,但是一经翻阅,却是历历在目。但这一切,都值得,因为我们获得了观众的肯定,而朱总理的率直表现,更让我们确认了凤凰观众群的广阔。也让我更加体认做为大众传播者的社会使命。
  许多人问,荣耀之后的小莉,有没有变化?我要说的是,没有,一点都没有,周围的朋友都知道,我只是更忙了,更没有自己的私人时间和空间,连回台湾看父母的机会都是匆匆忙忙,难得的是,他们的体谅,因为,他们知道,我在做一件我喜欢的工作,他们的女儿在完成她几时的梦想,做一个对社会负责任的传媒人。
  这份忙碌,体现在我九八年的行事历上。
  4月5日,“小莉看时事”开播。
  4月初,随中国国务院总理朱镕基访欧。
  在英国希斯路机场,再获朱总理点名,此行完成8天的随访报导,在英国更设立主播现场,并制作“小莉看时事”朱镕基访欧特辑。
  5月,访江苏省委书记陈焕友,当时的省长郑斯林。
  6月、7月,访青岛市长王家瑞。
  8月,长江水患严重,赴江西九江长江大堤决堤处,深入灾区采访灾民,和抢险工作,制作1个半小时,小莉看时事“九江抗洪最前沿”特别报导,之后参加中国文化部,民政部,江西省政府等各项赈灾晚会。
  8月、9月,访辽宁省委书记,贵州省委书记。
  10月,宁夏自治区成立40周年,访宁夏自治区书记、主席。

  制作小莉看时事“融冰之旅——汪辜会晤”特辑,第十届上海市长国际企业家咨询大会,访上海市长徐匡迪。
  11月,采访马来西亚亚太经合会,非正式领袖峰会,获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点名。
  11月25日,中日历史上首次中国元首访日,随访日本,除在东京设立主播现场,做每日的新闻报导外,并制作小莉看时事“江泽民访日”特辑。
  12月3日,赴广西,采访广西自治区成立40周年,访书记曹伯纯、主席李兆淖。
  这篇文章在12月6日完稿,到杂志出刊时,我的行事历上,或许还会多添几笔。这就是传媒工作迷人之处,我永远不知道道,我下一个行脚处在哪?但我相信它绝对值得我期待,而当我回首来时路时,它永远是密密麻麻、丰盛的轨迹。
  同事告诉我,我获选为海外十大杰出人士之一时,我觉得十分荣幸,而当我完成这篇感言后,我更加感到高兴,因为(华声月刊)的敦促,和获选的机缘,让我有机会,回顾我过去的一年,许多遗忘的故事和心情,得以拾回,而在岁末年终的此时更可展望未来,我希望九九年能比九八年忙得更有序,忙得更有成就感,忙得更加意义深长。
                      吴小莉
                      12月6日岁末
                      于香港半山
  (附注:此文为《华声月刊》邀稿,于该杂志九九年—月号刊出)Who am I?Sal1y Wu,That’S me。
  1998年12月8日,一年一度的国际电视宣传推广大奖Promax在香港举行。来自亚洲各个国际频道,从事宣传推广的制作人员,创意小组齐集,除了评选年度得奖作品外,也是这群电视创意人年度聚首,交换心得经验的时机,所以大会安排了多项演讲和研讨会。
  由于我在卫星电视,不但是多朝元老,职务经历更是多重,既有行政职衔,又是主持人,promax大会,于是邀请我讲述电视宣传片和主持人的关系。
  文中内容,可能与我书中部分文字重叠,所以我保留了英文全文,而把中文稿加以精简,它只是我在那个特定的场合,和参加Promax的朋友的一场交流,虽然,读者看不到我在演讲时,所播放的一些影片,不过我仍乐于分享那时和我和一群专业电视人彼此碰撞的火花。
  演讲的一开始,是由主持人介绍主讲者背景的一段开场白,介绍我出场的是马来西亚迪士尼频道的Rayman。


一个来自台湾的女孩

  1988年,以她小时候立志为记者的志愿,考入台湾中华电视公司(ChineseTe1evision Stiition)担任记者和新闻主播的工作。
  1993年,sTAR TV在台湾积极找寻,台湾人的老朋友,亚洲的新面孔时,选中了她,这位台湾新生代主播,力邀她到香港加盟sTAR TV,Sal1y以希望做更多好节目,给更多中国人看的心愿,放弃了台湾高薪,人人羡慕的主播工作,来到香港,开展她全方位媒体人的职业生涯。
  sTAR TV素来以擅长包装,擅于造星著称,STARmake stars,这是外界对STAR的评语。而造星首要工作,除了主持人本身的定位、形象、内涵清晰外,荧幕宣传、定位包装成为重点。
  sal1y在sTAR的个人宣传片,从九三年的“都会女子”篇到九四年“天生的电视儿童”篇who am I? sallylwu,That,s me。到九六年凤凰卫视开播。
  九七年凤凰卫视推出新闻节目,Sally回归新闻本业,形象益为突出,同年,“当大事发生时我存在”“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我”个人形象宣传片,得到了九七年pro-m0ax新闻类主持人形象篇金奖,而这两句宣传词,也成为中国大陆众多观众对sall Wu的联想词。
  1998年3月中国国务院总理朱镕基新上任首次记者招待会,朱镕基点名称赞,表示喜欢Sally的广播,希望她提问,同年4月,随朱镕基访欧,朱镕基甫下飞机,在伦敦再次点名Sallv Wu。
  1998年11月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赴马来西亚参加APEC领袖峰会,在与美国副总统戈尔双边会开始前,点名Sal1v Wu说她现在是有名人物,之后,Sal1y又以10元人民币询问江泽民有关明年人民币会不会持续稳定的问题,使原本表示APEC之行不会接受访问的江泽民,开口做了说明,建立起和中国领导人另一种互动关系。
  Sallv将以自身亲验,讲述自己在不同时期荧幕宣传片,对她本人生涯转换,职业定位,和专业形象的帮助,因为她就是一个STAR makesa star的最好例证。
  我是谁?吴小莉,就是我。
  首先要感谢大会,让我有这个机会,和来自世界各地电视传媒界的精英们碰面,我想在座的很多朋友,或许会问,这个女孩是谁?Who am I?
  1993年,当覆盖范围包括整个亚洲的STAR TV,把我从台湾华视(CTS)挖角到香港来时,很多亚洲的观众朋友,对我这个台湾的老朋友,亚洲的新面孔,可能也有着同样的疑问,Who am l?
  STAR TV是亚洲区第一个卫星媒体,它没有当地媒体的地缘优势,不易成为某一地区的强势媒体,所以为了让泛亚洲区不同国度的观众有更深刻的印象,和更迅速被接受,除了推出好的节目外,不断的自我包装和宣传,成为卫星媒体的强项,和必须走的路,STAR TV在这方面,可以说是其中的佼佼者,因身在其中,身受其利,一位朋友,更是讶异于我从台湾到香港的改变,他评价这是STAR makes stars。
  STAR TV对我第一个包装短片在九三年诞生,它没有强调我是来自台湾资深新闻主播的背景,反而将我放在被称为香港华尔街的中环闹区,在老\新中银大厦间,在汇丰银行两对铜狮前,身着俐落的套装,自信悠然的游走,因为我已在香港落户,成为一位具有国际感的都会女子。
  到了九四年,9月,STAR TV要为chinese channeI重新定位希望找一张中文台的脸成为中文台的标志,我有幸获选为The Face of STAR Chinese,STAR TV想将新中文台定位为,具有现代感国际感和世界观的频道。我们首先来看看,STAR TV怎么把我重新介绍给亚洲观众,wlo am l?
  影片中的我非常胖,比现在胖多了,但是她很忠实反映出九四年时我的状态。因为那时我为了制作Big byte,一个电脑节目,常飞新西兰,New Zealand的羊肉,牛奶和ice creanl造就了我那时的体态。
  这个宣传片的制作近4个月的时间,制作人员,典型是个国际组合,Bill是澳洲人,Angela是加拿大籍华人,摄像是香港人,从8月分开始,为了解我,Bill和我进行多次长谈,最后,他还要了我儿时的照片,他决定从我和电视的关系开始,所以宣传片的第一句话,和第一个镜头,是我儿时和家中电视机合影的黑白照片,和现在的我,我的旁白是“当我第一次购得到电视机的时候,这台黑白电视,就成了我最好的玩伴,长大了,电视却成为我最重要的工作伙伴。”
  为了加深我纵横在俩三到感觉,九四年九月,摄制组人员和我到了北京,Bill选在北京人著名购物街秀水街拍摄我和神州大地,和这片土地人们的关连,影片中的我静止不动,或是缓慢移动,但身旁人影穿梭,成为一道道人影,车影,我非常喜欢这个镜头,它既反映出中国苍茫的北方大地,也反映出人潮往来的热闹景象。但是,这个镜头的代价是制作人Bill被自行车撞歪的鼻梁,因为他为了勘查地形,蹲在秀水街边,不慎被急转弯的自行车撞伤,他原来挺直的鼻梁就给撞歪了。
  不过,好人好报,在这个宣传片制作完毕后,Bill一路升官,现在已是STAR TV创意总监。
  我在亚洲区观众眼中,另一次形象转变,是九六年,凤凰卫视开播。凤凰卫视是STAR TV的姐妹公司,九七年,凤凰开播新闻性节目,我终于又回归本行,成为时事节目“时事直通车”的主播。为了开播新节目,凤凰决定先突出主持人形象,做新的个人形象推广片。
  sTAR TV中央宣传部的撰槁同仁,跟我商量,她说,我过去一直浸淫在时事的领域,是位资深新闻主播,已经有很强的个人特色和风格,宣传部同仁对于如何强化我的新闻感已有初步构想,但希望我就对自己形象的期许,写段草稿。于是我用半天的时间,写下了,“报导事实,伸张正义,是我从小的志愿,对未来,我希望,当大事发生时,我存在,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我。”的自我期许,这段话,的确是我九七年时的个人心境,因为我一直喜欢美国一个电视影集,描述一位电台主持人的故事,他在做完Radio show后说的一句话“Good night Amercians,wherever
  you are!”(晚安,美国人不论你身在何方!)我希望有一日,我也能说“Good
  night Chinese,wherever you are!”(晚安,中国人,不论你身处何方)因为中国之大,中国人之多,遍布全球,就以我的这段草稿为主体,宣传部同仁为我制作了这个“今日新闻,就是明日历史”的宣传短片,如果各位去年有参加Promax,甚或参与评审的话,或许已见过这个片于,因为,它得到九七年新闻类主持人个人形象篇金奖。一起来看看。
  说句实话,相较于上一个宣传片,这个宣传片花费我时间和精力较少。为了这个宣传片,我只在摄影棚待了半天时间,拍完之后,我就立刻飞赴北京,采访中国人大政协两会会议,由于导演阿伟在我摄影棚拍摄影像前已经画出分镜;草稿,所以,我只要在摄影棚里,抬头,凝望,翻书,沉思,但是,在后期制作时,加在我影像旁的电脑动画,甚或,真实的新闻影片,却都是幕后工作人员,和我过去半年上第一线采访,真实片段的累积,严格来说,累积花费的时间更长。由于这个宣传片的形象专业而鲜明,至今“当大事发生时,我存在,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我”这段话,成了许多中国内地(凤凰现在主要目标市场)的观众,对我的代名词,深入民心,可见一斑。
  屏幕的宣传包装,对一位幕前人物,一位主持人的重要性,我有切身感受,因为我就是STAR makes stars的受益者,不论是这个适合我个人特色的宣传片,或是,凤凰开播的时事节目,在我觉得两者是相辅相成的,使我有机会在今年(九八年)3月,受到中国新任总理朱镕基的点名称赞,可见凤凰的屏幕影响力。
  我同时想说的是,一个好的屏幕宣传,必须有一群好的制作人员,好的创意,当然更要有特色和适合这个节目的被包装者,因为这可省去创意人员许多精力,不需要刻意去创造,只要帮助发挥即可,举个例子来说。
  九五年,我奉STAR TV之命,调往台北,制作“今日看台湾”“今夜看台湾”,两个带状软性新闻节目,当时两位主持人一位是台湾著名政治人物,后转入媒体工作的前立委赵少康,另一位是资讯娱乐节目主持人,sTARTV中央宣传同仁要为两位主持人做个人形象片时,煞费苦心,因为赵少康形象鲜明,做立委时,也是好打抱不平,挺贴近社会脉动,但是另一位女主持在社会性节目的形象就稍嫌模糊,大家可以感受到,轻重的不同,一起来看看。
  秉承着STAR TV的风格,凤凰卫视也十分重视形象包装,九七年,在我推出“今日新闻是明日历史”这则短片的同时,凤凰同时推出,不同主持人的宣传,当时的策略是凤凰才开播一年多,是很新的卫星频道,所以希望先藉由造星(Make stars)来带动节目,于是我们有了做资讯时事节目的窦文涛,有模特儿出身做娱乐节目的孟广美,她在宣传片中,就尽展模特儿本色,也有渴望飞向世界的大男孩卜邦贻,一起来看看。
  进入九八年,凤凰对屏幕宣传的策略有了改变,在造星之后,希望藉由星星,带动节目,于是不再有个人形象篇,而是将主持人和节目结合在一起,让主持人来卖节目。
  如果主持人和节目都是电视台的一项产品,虽然,我很不乐意这样说,因为我自己也是主持人,但又是公司的中层主管,所以,as a manager(行政人员),我以电视发展的角度来看,节目创作人员,努力创作的好节目,主持人努力培养自己的特色和风格之后,如果没有在座的各位,用你们三寸不烂之舌,用你们高超的屏幕包装技巧,不论是节目或是主持人,都可能成为卖不出去的商品,as a presenter做为一个主持人,最后我要说,我的前途,全在你们手中!
  谢谢各位!
  Wh am l?sally wu, that’s me。
  First,l’dlike to thank Promax for giving me this op-portunity tomeet and speak with creative professionals from around Asia。
  Many of you might ask,“who is this Girl?”Who am I?When l lefi CTS,a Terrestrial broadcaster in Tai- wan to join trans一Asia Siar TV in l993,manv of Star’s viewers might have the same question,Though 1 might bean old friend to Taiwan viewers,I was a new face for the rest of Asia,So,who am l? Star TV was the first malor Satellite broadcaster inAsia,Withoutthe advantage of familiarity of being a“home grown”broadcaster,it iscrucia1 to build afriendly alliance with our viewers instantaneous1y.Togivethe Network a“personality”,packaging and promotionbecanle the priority,and through this,Star becamel theexpert in tl1earea,I was one of theDersonalitv who wasmade the“face”.The tranSfornlation of my TV persona-amazed even close friends of mine。Their amazed cornment was ,STAR makesStars'' .My first image promo at Star didn' t emphasize myTaiwan background.Instead, the montage of me in Cen-tral. the Wall Street of Asia created thesense of me as aninternational city slicker.1994. I became——promO x 2——1997, at the time of thetoday , s News is tomorrow ,s history'' spot, Pho-enix also aired a series of image promos of other presenters as their on airstrategy. This isto drive the programme of the channel by Star power. WehaveDou W——-prOmO x 3——Entering into 1998, Phoenix Channei once again repo-sitioned iheir on air strategy. Since the individual imagepromos of the pre-senters have already successfully an-chored the channel, more emphases areput on highlightingthe style of th——prOmo x 3——Both Presenters and pro-grammes are products ofTelevision. And promos are the most important and ef-fective way to package and advertise these products. As anexecutive of Phoe-nix, from the televison development pointof view, I have to say
  小注:promax大会后,传来新消息,“小莉看时事”的宣传片——“青蛙篇”获得了九八年promax新闻类节目宣传片银奖。这个以青蛙180度广角视野看世界来寓意视野辽阔的构想,来自卫视中央宣传同仁的巧思,而值得恭贺的是编导阿伟,因为九七年我的个人宣传片“今日新闻是明日历史”的得奖,也是来自他的制作。顺道告诉大家,这只宣传片中的小青蛙被阿伟买来拍片后,已被免费送回宠物店,现在不知在哪位新主人手中,过着幸福美满的日子呢!
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