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主页 |
二十世纪末的几个月里,我生命的发条仿佛倏地被繁重的学业论文和工作事务拧紧。在巴以中东地区的一个规划项目正处于完工后期最紧张的阶段,而与此同时中国杭州西湖景区的规划又开始了繁琐的准备工作。于是我经常被半夜三更的电话吵醒,迷迷糊糊之中还来不及反应是来自地球哪端的声音,思维就得快速切入需要讨论的议题。如此被动地体会时间和空间错位转移,几乎等同于多年来在世界各地旅行感受真实时空变化时茫然的心情。 不过,更加要命的是同时扮演着数个不同的角色,在各个不同的舞台之间奔波来回,经常很容易就会产生一片混乱的感觉。在学校里,是一个赶作论文的博士生,辅助导师授课的助理教授,牵头几个信息科技辅助规划的研究项目负责人;在公司里,是一个疲于奔命的设计师,一个经常“神龙见首不见尾”的副总裁,一个奔波于世界各地的谈判代表;而在业余时间,则是一个沉浸于自己的一片书香世界的文人,写英文的专业文章,涂抹中文的诗歌散文。我常常因此会受到亲朋好友的盘问,奇怪于我如何能适应这种“脚踩若干只船”的生活。虽然每次我总是很努力地但白交代,将自己彻底地解剖一番,但回收的理解却总比希望的要少。面对如此的责问,我几乎是一次又一次地运用“解构主义”的方法分析自己疲于奔命的原因:所做的事情有的是不想做,但是为了生活、为了事业却不得不做的,譬如商业谈判,有的是想做也应该去做的事,譬如做规划设计的项目,既是我的专业,也是我的喜好;当然也有的是想做但是可以搁下的事,譬如涂写诗歌散文。然而,在这个英文鸟语的国度,敲打中文已经成为我最愉悦身心的享受,是在异乡紧张生活的间隙里惟一可以排遣愁闷的娱乐方式。倘若迫不得已被剥夺了这一点乐趣,强行截断了这一丝联系过去二十多年记忆的长链,那我异国留学流浪的生活将会落进怎样一个令人恐慌窒息的黑洞? 如此想想,我似乎并没有别样的选择。既然没有逃避的可能,还不如从容地面对,面对这一个多维的空间:聆听传统和现代的对话,注视科学和文化的交织,感受东方和西方文明的碰撞。既来之,则安之。久而久之,不但渐觉适应,而且顿悟出不少身处如此一个多维世界的许多妙处来。 我经常根轻易地就忘却自己到底是处在怎样的一个时间、空间的维度,值得庆幸的是,在这样一个纷纷扰扰的现代社会里,忙碌总不能算是太坏的事情。况且,每一次思维在不同的维度空间的体验,都可以闪出一些灵感的火花,沉淀出一些人生感悟的真谛。 空间的转变自是不用多解释。回想自己二十多年的人生之旅,每一次思想和认知的超越,就是在经历了这些现实空间的腾挪变化之后。从江南那个弹丸小岛、千年古镇到三衢老城再到京华大都,然后漂洋过海来到这座新大陆最古老最厚重的书城。这么一个漫长跋涉的路程,就是一次次对人生意义的探询,一回回人格框架的构建的过程。但是无论如何,某些与生俱来的东西似乎是永远难以混灭的。正是在经历了这种种不同维度的切换之后,我才忽然发现,觉察到自己对于象形文字有着如此深厚难以割舍的感情。身在异乡和字母主宰的国度,只有当我的思维逻辑在融入古老的东方文化和语言世界的瞬间,我流浪已久的心灵才会真正感悟某些人生的快乐,燃起一些激情的火花。留学的这些年来我已经习惯了在夜深人静时分,熄灭所有的光亮,对着荧光如镜的计算机屏幕,在键盘轻盈的敲打乐里,敲击出些许记忆里残剩的象形文字,记录下莫名其妙涌出的一点点灵感来。 在这种时空的切换过程中,另一个益处则是让我更加深深地领悟了各种语言不同的魅力。对比中文,英文的表达太过于直接苍白而略显生涩枯燥。中文的文体结构邑然相对复杂,但是文字的意味更深,平添一份朦胧的氛围。或许正是这个原因,我更加偏爱用中文为诗为文,而用英文则更加容易表达对专业的感想。 我所从事的现代景观规划设计行业,是一个横跨科学和艺术,交融了东方和西方文化的综合学科。或许是因为受专业的影响,我总希望在我的文字里,能看到我作为一个设计师的影子。正因如此,我也就奢望我的文字,能追求一种知性和感性并存,科学和艺术相对和谐的高度。 收入本书之中的文章,大部分是我在哈佛留学的这几年写的。断断续续,里面多多少少记录了我在这个书城几年来真实的心路痕迹。我曾经将其中的一些放置到了互联网上,陌生的朋友们来信总会提及我的年纪。原因是有些文字太苍老,让他们无法相信我的真实年龄。我想,也许在一个多维的世界里,年龄的绝对值会被扩大。在世界各地奔波的这些年,越来越觉得生命衰老得真快。多年来。我已经习惯了经常回首反省走过的路、做过的事。却总是不愿,或者说是没有勇气,重读以前写的文章。理由之一是不想去对比过去和现在的文字。文字里最能感受出人的小心情感世界的变化,我不忍,也不愿过早地接受自己已经渐渐告别激情年代的事实。至少,在内心深处,我还需要那一份激情的维持,让我有足够的信心和气力,继续驰骋拼杀主纷乱的后现代文明的战场,悠然信步在属于我的这一片缤纷的多维空间。 二○○○年初春于哈佛大学 |
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主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