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主页
街市大亨周起鸿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香港经济很快就恢复到了战前的水平,越来越繁荣。无数的企业家、商业家、投机家和冒险家,纷纷拥进这个号称“遍地黄金”的宝地,指望着能在这里实现自己发家致富的美梦。
  但是,在激烈的竞争中,能够成功的人又实在太少了。
  在香港无数的小店铺里,有一家小小的“鸿福南货店”。店主姓周,全家6口人,靠着这小店生意上的微薄利润,勉强糊口。一家人没条件再租住房,只好都挤住在店铺上方的窄小的阁楼中。尽管生活十分艰难,但父母对小儿子周起鸿却百般宠爱,吃的、穿的都尽量满足他,哥哥、姐姐凡事都让着他。结果把个周起鸿惯得任性蛮横,成了家里的“小霸王”。
  到了上学的年纪,周起鸿却不好好读书,经常逃学在外面玩,有一天,他总算到学校去了,正巧看见一个富家子弟在玩电动小汽车。这玩艺儿在当时要算个新鲜稀奇的玩具了,周起鸿就要向人家借来玩,但那富家子弟不买他的账,不屑一顾地说:“要玩?叫你爸爸买去。玩人家的玩具有什么意思!”周起鸿碰了个硬钉子,也知道在别人面前大哭大闹不抵用,于是装作满不在乎地说:“这有什么稀奇!我爸爸早就答应给我买,而且肯定比你的大,比你的好!你就等着瞧吧!”
  周起鸿大话吹出去了,可回到家里,他也明白,家里并不富裕,爸爸是不可能拿钱给他买这么贵的玩具的。本来是想争面子的,如果明天拿不出小汽车,岂不是更丢面子?想来想去,周起鸿就想到歪路上去了,他知道店堂的钱箱里总是有钱的,不如干脆自己去拿钱买小汽车!主意拿定,他立刻动手,从阁楼上溜下来,顺着货架摸到钱箱边上。乘着父母在接待顾客,他将小手伸进钱箱,慌慌张张地抓起一把,塞进怀里,就跑到大街上去了。他找到玩具店,把怀里的钱都掏出来,数也不数,就扔给售货员,说:“我要电动小汽车,要全香港最好最贵的!”那售货员在心里暗笑着,给了他一辆玩具跑车。
  周起鸿得意洋洋地来到学校,把他的小汽车拿给所有的同学看,总算出够了风头。可是放学回家,刚进门,他就被家里紧张的气氛吓坏了。哥哥、姐姐一溜排跪在地上,母亲在一边抹眼泪,父亲暴跳如雷,不住地吼叫:“说!到底是谁拿的?这么多钱,全家人一个月的饭钱啊……我怎么养了你们这群不争气的东西!”
  周起鸿呆在门边,他知道自己是闯了大祸了。父亲看见他,更是一肚子气,骂道:“还有你,学业不长进,打架闹事,不交作业,还逃学!老师今天又来过了,你今天跑到哪里去了?”
  周起鸿小声地说:“我到学校去了。”这更激怒了父亲,伸手来夺他的书包,一下就发现了他书包中的小汽车。这一来父亲全明白了:偷钱的坏事是周起鸿干的!他扬起皮鞭,把周起鸿打了个半死,在床上躺了好几天都爬不起来。
  这顿皮鞭把周起鸿打醒了。躺在床上的几天中,母亲悄悄地同他说了许多话,有些话他虽然听得似懂非懂,但他总算明白了一个道理:一个人生在世界上,不是为了吃吃玩玩的;他应该做出正当的事情来,让人家记住他。至少,他也应该堂堂正正地活着,不能靠偷偷摸摸鬼混。
  11岁那年,父亲因病去世了。小小的南货店顿时更显得衰败,面临着破产的危险。为了一家人的生计,母亲咬紧牙关,在店里老伙计的帮助下,硬撑起了店里的生意。
  周起鸿小学毕业,因为成绩不理想,家里又正缺人帮忙,便休学回家,在店里干起活来。出外送货是件苦差事,雇人送就要付相当高的工钱。周起鸿毅然把这工作担当起来,让母亲能多省下些养家活口的钱。有时他用送货的自行车推着一箱鸡蛋上半山腰,又累又紧张,汗水流下来涩眼睛,他都不敢抬手擦一擦。但他一点怨气都没有。他想,既然自己没有好好读书,现在只有好好干活,才能有出路呀!
  母亲的年纪越来越大,照顾店里的事务越来越感到吃力。这时,周起鸿的大姐回到了大陆,二姐移民去了英国,三哥在澳洲求学,经营“鸿福南货店”的担子,自然就落到了他的肩上。
  周起鸿雄心勃勃,决意要以这个小店为基础,做出一番大事业来!
  然而,当他看到店里的账本时,心里不禁冒起一股凉气。原来,店里早就入不敷出,几乎就要破产了!
  生性好强的周起鸿没有泄气。他仔细地分析了小店经营上的缺点,觉得母亲的作风过于保守,几十年来卖的货物简直就没见有什么变化,自然越来越跟不上时代的潮流,吸引不了顾客,怎么能赚钱呢!
  周起鸿决意改革。他集中起店里仅有的资金,增加新品种,首先将眼光对准了人们生活必需的大米。为了做好大米生意,他几乎跑遍了香港所有的米店,认真地研究:为什么有的米店顾客盈门,有的米店却冷冷清清呢?除了服务态度外,最重要的可能还是大米的质量。买米的人都会抓起一把米,在亮处细看,从大米的饱满度、晶亮度、均匀度,到有无稗子、砂粒、异物等,而且往往跑上几家,相互比较。周起鸿心中有了底,也就有了促销的办法。他请来技艺高超的调米师傅,又特意在店中做了一个大米柜,安装了吹米机。店里的老伙计看不惯,背地里对他母亲叽咕:“古往今来,做大米生意的,没见过有哪个像他这样折腾的!做生意搞上这么多花架子,还想赚钱?!”
  母亲当面为周起鸿分辩,可私下里也劝他说:“我们家本钱小,折腾不起。做生意主要还是靠心诚货好,‘诚招天下客,货好生意兴’啊!”
  周起鸿胸有成竹地说:“母亲请放心,我搞这些,就是为了你这句‘货好生意兴’!”
  果然,调米师傅用吹米机吹去了大米中的杂物,再一点一点地朝米里滴些生油,在风力的搓动下,生油渐渐附着在大米的表面上,使米粒变得晶莹剔透,润如珠玉,让人越看越爱。米店开门后,顾客看到这样漂亮的米,都赞不绝口,说:“这米简直就像珍珠了!”
  周起鸿灵机一动,接上去大声说:“这正是本店独家经营的珍珠米!”
  消息传开,附近几条街的居民都争着前来买“珍珠米”,这样也带动了店里其它货物的生意。母亲见小店起死回生,高兴得逢人就说:“我这个儿子不是读书的料,做生意倒肯动脑筋!”人逢喜事精神爽,她的身体也明显地好起来。
  周起鸿没有因为最初的成功而满足,他仍时刻注意寻找新的机遇。有一大,朋友在一家有名的大饭店请客,最后一道菜上来,大家一起欢呼,原来这是出产在常熟阳澄湖的大螃蟹!周起鸿当时就心中一动:“大螃蟹如此受欢迎,我为什么不经营螃蟹生意呢?”
  周起鸿没有料到,他把这主意对母亲一说,母亲竟哭了起来!原来,他父亲当年曾经做过螃蟹生意,因为销路不好,忙得九死一生,差点把老本赔光。
  周起鸿等母亲平静下来,才慢慢地告诉她,现在的市场行情和当年不一样了。那时候,香港人还同广东人一样,喜欢吃的是蛇猫虫鸟,螃蟹虽然稀罕,但吃的人不多;现在请客吃饭,都以有没有螃蟹来衡量档次的高低,只要有螃蟹,就不怕卖不出好价钱。
  母亲仍然忧心忡忡。可她知道儿子的脾气,只好让他试试看,并且一再叮嘱儿子不要投入太多的资本。
  周起鸿想的完全是另外一回事。他仔细分析了经营螃蟹的利弊,利润高是不用说的了,而最大的困难,是运输时间问题,螃蟹离水时间一长就会死,死了就是白送也没有人要!现在的经营者,多半是靠火车、汽车运输,螃蟹的死亡率在50%以上,如果采用飞机运输,运费固然贵了,可时间大大缩短,螃蟹的死亡率可以降到5%以下,利润反而可以高得多。
  但这只是进货方面的账。运来的螃蟹,必须卖出去才能赚到钱。怎样才能尽快地把螃蟹卖出去呢?周起鸿也有主意,他一家一家地去拜访闹市区经营得好的大饭店,终于找到一位擅长经营的老板,同他谈起了螃蟹生意。老板客气地说:“螃蟹当然是好东西,可是太娇嫩,难以保持鲜活。如果一次进得太多,我这小店只怕承受不起。”
  周起鸿早就预料到会有这个难题,他说:“这有办法。只要你同意,我派人在你的酒楼里做一个冰柜,费用由我承担,你看行不行?”
  这真是送上门来的好事!老板顿时眉开眼笑地说:“让老弟破费,这真是不好意思了!老实说,大螃蟹只要鲜活,在我这酒楼里,是有多少卖多少!”
  周起鸿与老板签好了供销合同,抽出资金进货。飞机空运到香港,第一趟就大获其利。可是,经营螃蟹的季节性很强,怎样才能在短时期内多做点生意呢?周起鸿又有了新主意,他同酒楼老板商定,扩大进货量,利用酒楼这个据点,对小饭店、小吃摊搞螃蟹批发。那些小店缺少保鲜条件,但能及时批到鲜活螃蟹,他们也是很高兴的。结果一个秋季,周起鸿和酒楼老板仅从螃蟹生意上就大赚了一笔。
  那几年中,“鸿福南货店”发展相当迅速。然而,周起鸿却越来越感到,这个小店束缚了他的理想和才干,他应该能在更广阔的天地里大有作为。终于,他把南货店卖给了别人,甩开双手去寻找新的发展基点。
  正在这时,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竟自己落到了周起鸿的头上。
  原来,香港有个名叫罗信的英国商人,早在15年前就是“牛奶”物业部经理。他为了发展香港大坑渣甸山的购物中心,到处搜罗人材。因为听说周起鸿在经营上很有一套,他主动打电话,约请周起鸿在他新开发的地区里“发展发展”。
  周起鸿想也没想就答应下来了。一方面,罗信是香港大名鼎鼎的洋经纪人,很多人想攀还攀不上呢;另一方面,周起鸿毕竟太年轻,他还不懂得,有时候拒绝别人的诚恳比接受它会更有利,他当时就筹集资金,在渣甸山上开了一家南货店。
  可是,渣甸山是个全新的环境,周起鸿过去的那一套套“生意经”,在这里不再适用。他一时还摸不准这个市场的特性,不知道在这里应该经营什么商品才最有利。生意场上的事,不赚就是赔,几个月下来,周起鸿就赔了个焦头烂额。
  他已经有点想退缩了。
  就在这关键时刻,罗信来给他打气了。罗信说:“经商这种事情,最怕的是丧失信心!你的失利,是因为套用了过去的老经验、老办法。按你们中国人的老话,叫‘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你来到渣甸山上,就得唱渣甸山的‘歌’啦!”
  周起鸿是个聪明人,一句话点到,他就全明白了。他对这里的商情重新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发现这一带不是开小店的地方,商场越大越好办!他断然决定,跳出小商店,去承包大商场。他的想法得到了罗信的积极支持。周起鸿包下了云景道商场,没有多久,生意就做得十分红火。
  周起鸿的智慧和精力总是过剩。商场的事情一顺手,他就想去干更大的事情了。做什么好呢?他一时还没有找到。平时一有空闲,他就在附近的街市上逛来逛去,研究各家商店的经营状况。他常常在想,为什么有的店处于闹市中心,商业位置很好,却搞得形象不佳、生意清淡呢?为什么有的店落在街头巷尾,地势并不好,却顾客盈门呢?为什么有的地段日益繁华,而有的地段总是冷冷清清呢?周起鸿一时也理不出头绪,就去拜访行家,请教学者,查阅资料,终于明白了,这些问题中包含着大学问!他的头脑中,从此又装进了“营销学”、“市场学”、“装潢审美学”、“消费心理学”、“社会学”等等崭新的学识。掌握了这些知识,周起鸿过去的经验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和提高,如虎添翼,他真的要大干一场了!
  周起鸿做出了一个史无前例的决定:他要承包整条街市!
  精明的罗信立刻表示支持周起鸿。他欣赏周起鸿的才干,更相信自己的判断:周起鸿承包街市一定会给他带来更大的经济利益。所以,罗信通过自己的关系,设法让周起鸿承包下置富花园街市。
  周起鸿走马上任,并没有急于拿出自己的“施政纲领”。他反反复复地在他的领地里巡查,深入了解一家家商店的情况,直到把整条街的商业布局、市面安排、店家内情都摸个了如指掌后,才着手对商人们进行指导。
  一家小店货色不错,可是店门太小,顾客一不在意就过去了。周起鸿让老板把店门拓宽,生意果然大有起色。老板高兴得到处宣传,周起鸿“一扇门救活了一个店”!
  一家酒楼厨师手艺高明,可是外观灰头土脸,店堂灯光太暗,又缺少雅座隔厅,所以吃客甚少。按周起鸿的意见重新装潢后,顿时上了一个大档次!
  这还是小范围、小局部上的调整,周起鸿的心里早已酝酿着置富花园街的崭新全景。不久以后,这条街竟魔术一样地变了模样,白天,楼馆亮丽,特色鲜明,广告林立,如诗如画;夜晚,彩灯缤纷,变化万千,扑朔迷离,如梦如幻……周起鸿的“大手笔”赢得了香港政府和民众的一致喝彩。
  置富花园街成了香港数一数二的先进街市。
  周起鸿再接再厉,一鼓作气又承包下了马鞍山恒耀街市、沙田马鞍台街市、青衣长发村丰佳街市,成了香港家喻户晓的“街市大亨”。
               (薛冰)
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