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主页 |
李莲英成了安德海的大徒弟,但小李子和小安子是一条心吗? 安德海盖了府宅,娶了媳妇安了家。但实际上,他并不是每天都能回家的,就多数时间而言,他是在宫中度过的。因为安德海是储秀宫的太监总管,也就是说,西太后的饮食起居,全由安德海一个人来安排,他一刻也闲不下来,他也不敢闲下来,他必须尽心尽力地伺候西太后,以巩固自己在宫中的地位,进一步扩大实力,等待时机,官至二品,争取个红顶带。 安德海在宫中的时间往往比在安宅的时间多。在宫中,他也有一处住处,他一个人住在一个小偏院里,离西太后的寝宫十分近,西太后那边一有什么动静,安德海这边便马上知道了,以便他随时为主子效劳。此时,安德海已有30岁,在太监里也算得上元老派了。闲暇时,他也有过一种新的念头:收徒弟。 记得小安子刚入宫时,就拜了两个师傅,一个叫黄承恩,一个叫崔海。 黄承恩是安德海的大恩人,是黄公公把安德海引进了宫。记得当年小安子在刑惧司受检时,黄承恩可真帮了大忙,安德海终生不忘黄师傅的恩德。当年,机灵的安德海对黄公公是百依百顺,端茶水、倒尿桶,哄得黄承恩十分开心。后来,安德海初到康慈宫伺候老太妃,又由崔海手把手地传授经验。崔海后来离开皇宫,到了一个和尚庙里去养老,安德海还不时地去庙里看师傅。当时,很多老太监都说安德海是个有情有义的好孩子,只不过安德海跟了咸丰皇帝,又后来到了储秀宫,无暇出宫,才不去看崔师傅。 安德海很想收徒弟,一来是为了显示自己在宫中的显赫地位,因为宫中只有大太监才有资格收徒弟;二来是给自己找个伺候茶水、拉撒的人,因为凡是做徒弟的,都必须在行拜师礼之后,便一有空就去伺候师傅。师傅如父嘛,做徒弟的伺候师傅是天经地义的。 平日里,安德海就是操操心,呵唤小太监们做这做那,自己是不需要亲自动手的。他的主要工作便是逢迎西太后,逗西太后开心。可西太后虽然生活十分糜烂,但她的权欲极大,说是“垂帘听政”,皇位上坐的是儿子,小皇帝载淳实际上并不当家,真正当家的是他的母亲,西太后慈禧。 尽管小皇上已接近成年,眼看就要亲政了,而西太后并没有一点儿放松的意思,她依然牢牢地把握朝政,所以,西太后每日必须上朝处理朝政。安德海有时随同前往大殿,站在西太后的身边听差,也有时不去,而由其他太监伴驾前往。 不去的时候,整个一上午,安德海一点事也没有,睡累了便起来走走,到各处逛逛,逛累了再躺倒睡下,倒也十分无聊。他实在是无法打发时光,可又不敢出宫回安宅。 在这种情况下,安德海有足够的时间观察小太监们的活动,他要仔细观察每一个小太监,以便在小太监中挑一个可心可意的,收下做徒弟。这天上午,阳光明媚,春风拂面,空中飘荡着柳絮,风里带来阵阵花香,安德海心情顿时十分开朗。他正在储秀宫小花园里赏花,只见两个小太监抬着什么,摇摇晃晃从宫外走来,只听得其中一个小太监说: “安公公的话,李公公能敢不听?凭李公公那机灵劲儿,安公公收他做徒弟,是他的福气。” 安德海明白小太监所指的“李公公”,一定是李莲英。自从上次丧母,安德海把李莲英带到汤庄子操办丧事,安德海惊奇地发现储秀宫里的李莲英是个人物,对这个人不可等闲视之。 李莲英原名李英泰,李莲英是内务府给他改的名字。这个小李子从小家境贫困,兄弟五人,李莲英排行老二。他爹李玉是个修鞋的鞋匠,咸丰四年,家里实在是揭不开锅了,李玉狠了狠心,把六岁的二儿子李英泰送到“小刀刘”那里去净了身,后又托人说情,把儿子送进了宫当太监。 李莲英从小就十分机灵,长得又十分水灵,像个姑娘似的,面目姣好,一眼就被安德海看中,便把他留在了储秀官做事。一开始,安德海并不十分注意这个小太监,给他派了个并不好的差事,给当时还是贵妃的西太后倒马桶。小李子十分勤快,伺候得懿贵妃十分高兴,有一次偶然的机会,李莲英由无名小太监摇身 一变,变成了西太后的梳头太监,得到了西太后赏识,也奠定了他在储秀宫今后飞黄腾达的基础。 那是西太后刚刚垂帘听政的日子里,安德海整日泡在西太后的寝宫里插科打诨,逗得西太后十分开心,年轻的寡妇并没有忘记追求俏丽,她没事儿的时候,便让小安子给她在宫外订做些时髦的衣服闲暇时穿一穿。无奈西太后的衣服太多了,穿也穿不过来,而且她的哪一件衣服都很好看,小安子看得都有些眼花缭乱了。一天,西太后站在大铜镜前问安德海: “小安子,你看我穿哪一件衣服好看?” 安德海一半是逢迎,一半也是真心话: “奴才看主子穿哪一件都好看,主子身材苗条,婀娜多姿,就像天山的仙女。” “好个猴精羔子,瞧我不打你的嘴。” 安德海见左右无人,便抓起西太后的纤纤玉手,在自己的脸上轻轻地摩擦着: “主子打,主子狠打,小安子的这张脸早该让主子打了。” 两个人嘻闹了一阵子,西太后又对着镜子感叹起来: “这旗头梳起来倒十分好看,不过已经在宫里盛行50多年了,听人家说,道光帝的母亲就爱梳这种发式。也不知宫外现在都流行什么样的发式。” 安德海一听这话便明白了,西太后是嫌她的发式太旧了,想换一种新的发式。安德海为了逢迎西太后,便找来了给西太后梳头的两个老太监,他们仔细研究了一番,决定给西太后以惊喜。 第二天,梳头的太监给西太后变换了一种新的发式,他把西太后的流海梳得高高的,宛如一只蜻蜓,高高地翘立在头上。谁知西太后一照镜子,并不喜欢这种样式,梳头太监只好重新揣摩,后又换了两种发型,西太后依然是不喜欢,梳头太监怕惹恼了西太后,从此以后再也不改出什么新花样了。西太后整日呆在皇宫里,她自然也不晓外面的世界,其实现在宫外正流行一种新的发式,她不知道罢了。 这日,西太后上朝去了,几个太监闲来无事,便聊起了这事。真是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正巧,专司“官房”(马桶)的李莲英听见了,当时,他一言不发,只是心中默默地想: “从明儿个起,没事的时候,我便出宫,看女人的发式,看看现在流行什么。” 果然,第二天,李莲英便随处留达,他发现外宫女人的发式确实比西太后的漂亮多了,既新颖美观,又高雅脱俗,特别是西太后的那张瓜子脸配上这发式,一定十分好看。 李莲英花了些银子,向一位年轻的妇女学来了梳头的技巧,他找来妹妹,在小妹头上做试验,不出一个月,他便能熟练地掌握住梳头的要领。李莲英不禁沾沾自喜,认为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到了,如果能梳一头好发式,一定会得到西太后的欢心,今后的路也就好走多了。可小李子仅是个倒尿桶的小太监,在西太后面前连头都不敢抬起,多少年了,西太后都没跟他说过一句话,自己断然不可冒昧地毛遂自荐,万一惹恼了西太后,别是储秀宫呆不住了,恐怕连脑袋也保不住。想来想去,李莲英决定打通太监总管安德海这一关,让安德海出面推荐他。主意一定,小李子便开始想赢得安德海的好感。他留意安德海的行踪,瞅准安公公情绪好的时候,再向他提出自己的要求。 “安公公吉祥。” “哦,是小李子,干嘛哪?” 安德海在李莲英的面前故意装作老练深沉,以显示出他的老练、深沉来。 “小的正没事做,不知安公公可有让小的效劳的地方?” “好个小子,倒是你有心。去,把我房间里的地扫一扫,再把桌子擦一擦。” 李莲英俯首贴耳,答了一声便给安德海打扫房间去了。过了一会儿,安德海想休息一会,便回到了自己的小偏院。他刚跨进屋里,顿时惊呆了。 “呀,好个小李于,还真勤快,被叠好了,地扫干净了,连窗子框都擦得干干净净。”只见炕上的被单不见了,安德海走到院子里往水井方向一看,李莲英正蹲在地上洗被单呢。 “小李子,你好勤快,我正准备洗被单呢,这个倒不错,你给洗了。” 李莲英笑了笑: “小的孝敬安公公,还不是应该的吗?只不过平日里小的找不到机会孝敬您。” 安德海见李莲英做事十分细心,像个姑娘似的,使好奇地问道: “小李子,看起来你干活还挺麻利的。” “回安公公的话,小的自幼家境贫寒,兄弟五人,娘忙不过来,从小我就负责照顾几个弟弟妹妹,做饭、洗衣全都会干。就是现在出京时,回到家里,大妹妹还缠着我给她梳头。现在宫外流行羽翼式发髻,梳起来可漂亮了,大妹妹总爱让我给她梳头。” 李莲英故意把话题扯到梳头上,安德海一听也十分感兴趣,他追问道: “你果真会梳头吗?新的发式也能掌握?” 李莲英见安德海上钩了,便洋洋得意起来: “小的敢骗安公公吗?小的句句是实。” 安德海正想逗西太后开心,他立即拍板: “好,明天晚上你来一下,你给主子试一试。不过我先提个醒。咱们主子可不是好伺候的,你一定要尽心尽力,逗主子开心。” “谢安公公,以后公公有什么需要小的效劳的,尽管吩咐一声。 李莲英高兴的走了,他不敢马虎,又偷偷溜出了宫,找到妹妹,反复在她头上试了又试,直到自己满意为止。 第二天晚上,李莲英早早就在宫门外候着了。西太后听说专司“官房”的小太监会梳头,似乎有些半信半疑,无奈她禁不住小安子的劝说,便勉强答应了: “让小李子给试试吧,可就只能试这一次,不好的话,以后再也不让人试了。” 李莲英低着头,拿着一套发梳走了过来,他使出了浑身的解数,精心地、慢慢地给西太后编织着新的发式。约莫一个时辰后,李莲英小声地说: “头梳好了,不知主子喜欢吗?” 然后,李莲英便退到了一边。西太后端坐在铜镜前,看了老半天,吓得李莲英连大气也不敢喘,他的心仿佛都跳到嗓子眼儿了,他不知道西太后是喜还是怒,这将决定着自己今后的命运。 只见西太后用手拢了拢新梳的头发,笑了一下,说: “小安子,你有眼力,这位小李子梳的果然不错,从今天起,小李子就留在这儿给哀家梳头吧。” 西太后的这句话,差一点没让李莲英蹦起来,他终于在储秀宫上了一个大台阶。安德海也十分高兴,小李子没辜负他的希望,只要西太后开心,安德海便万分的高兴。从此以后,李莲英便每天早晚各一次,为西太后梳头。他尽心尽力地伺候西太后,闲时便去孝敬安德海,所以,西太后和安德海都认为李莲英将来有培养的前途。 上次安德海丧母,西太后恩准安德海奔丧,并带走了李莲英。在汤庄子,安德海与李莲英唱了一出双簧戏,配合得十分默契。在李莲英的暗中帮助下,安德海逼着南皮县的时知县做假,硬是逼得其他知县、知府、巡抚、总督、军机大臣们忍痛割爱,从他们的腰包里榨了不少。 安德海暂时还没感觉到李莲英有朝一日会借反安势力,在安德海走向黄昏的路上,推他一把。安德海只觉得正如那两个小太监所言,若收了李莲英做徒弟,是小李子的福气。 “小李子也挺可人的,不如收下这个徒弟,以后我不在宫里的时候,他也好替我孝敬主子。” 主意已定,安德海便把这念头给西太后说了,西太后一听也表示赞同: “嗯,小李子挺机灵的,你也30岁了,按宫中规矩也该收个徒弟了。这样也好,你慢慢把他带出来,等小李子上了路,你就可以减轻些负担了,你可以回家住几天,让小李子听差好了。” 既然西太后没什么意见,安德海便也没什么顾忌了,至于李莲英那边,是不需要问的,保管小李子乐意。 一点儿也不错,一步步走上坡路的李莲英,连做梦也想拜安德海为师傅。安德海早在辛酉政变中,暗中帮助西太后登上垂帘听政的政治宝座之功绩,李莲英早就听说过。他小李子也是个十分聪明的人,事实明摆着,当今的皇上斗不过他的母亲,别说是现在他尚年幼,就是将来长大以后亲政了,恐怕也要惧他娘几分,看来,这江山西太后是坐定了。将来大清的天下是西太后的天下,而安德海又是西太后跟前的一等大红人,若要拜了安公公为师傅,小李子便也可以跟着吃香的、喝辣的,还愁好日子过吗? 安德海与李莲英各怀鬼胎,一拍即合。很快,这两个卑鄙、无耻之徒变成了师徒关系,一个“师傅、师傅”的直叫,喊得安德海心花怒放;一个“小李子、小李子”的喊,叫得李莲英受宠若惊。 自从安德海收了李莲英为徒,小李子便成了安公公的仆人兼私人秘书,凡是安德海掌握的技巧,安德海全传授给徒儿了。师徒二人伺候的西太后十分开心,他不时地夸奖李莲英: “小安子,你的徒弟可真不差,瞧他那机灵劲儿,都赶上当年的你了。” 西太后说这句话时,并没有别的意思,无非是赞扬安德海教徒有方,可在安德海听来,心里不禁一惊: “我的妈呀,赶上当年的我了,这么快就赢得了西太后的欢心,那再过两年,岂不是要超过我吗?人家都说教出了徒弟,饿死了师傅,自己可不能走这条路,那不是给自己掘坟墓吗?” 安德海从此以后,对李莲英有了戒备之心,表面上,他疼爱小李子,与过去并没什么两样,而实际上,他却提防着李莲英。 不过,安德海也暗自庆幸,自己尚未教给徒弟让西太后最开心的“绝活”。 什么“绝活”,就是小安子在西太后长夜难熬之时,用美妙绝伦的十指,使西太后进入如痴如醉,如梦如幻的境界之中的“功夫”。这“功夫”非一日之功,再说,男女隐秘也不便于说出口,言传出来,小李子也不一定能得到技巧的要领。更重要的是,师傅安德海是不会教给他的。 这样一来,尽管西太后也十分喜爱小李子,但她始终不能离开安德海,安德海在西太后面前的地位,暂时还没被动摇。 安德海往日里没盖安宅时,一心扑在西太后的身边,每逢三天,小安子就要侍寝一次,其余两夜由其他两个太监侍寝,所以西太后每逢三天便兴奋一次。那两夜可以睡一个安稳觉,白天里 一点也不会感到疲劳。小安子也如此,熬一个通宵,有时大半夜,西太后满足后,小安子便可以睡觉。即使是一整夜不睡,第二天,第三天,小安子可以有充足的睡眠时间,所以,小安子也不觉得有什么疲劳。 可现在情况有了变化,在宫里侍寝熬了一夜之后,第二天可以回家,安德海又想回家与亲人团聚,又怕见到老婆马大奶奶。 这位正值青春年少的老婆,自从新婚之夜被丈夫安德海调弄以后,欲火便燃了起来。隔两天丈夫安德海回来一次,每次丈夫回来,马大奶奶便吩咐下人早早做晚饭,吃了饭便硬拉着安德海入睡。其实,马大奶奶哪里能睡得着,她总是脱得光光的,一丝也不挂,让安德海伴她入梦幻。安德海前一夜已被西太后缠得精疲力尽,这会儿正想赶快入睡,无奈身边又睡着美艳的娇妻,他只好再熬一夜了。 就这样,两个女人缠得安德海打不起精神来。他每天总觉得困乏,所以,他以前还算讲究卫生的,可现在无力顾这么多了。 他住的小偏房里,被不叠,地不扫,桌不抹,到处如垃圾堆一般。 李莲英开始还时常来给师傅叠叠被,扫扫地,可这些日子,李莲英也忙起来了,西太后跟前少不了小李子,他就是有那份“孝心”,恐怕也顾不上师傅了。在这种情况下,安德海萌发了一个新的念头:何不再收一个新徒,名义上是徒弟,实际上是奴仆。 安德海想收新徒的念头被李莲英看了出来,他也十分赞同师傅那么做,因为师傅的徒弟越多,越显得小李子有身份,有地位,安德海新收的徒弟总管李莲英叫“大师兄”。当大师兄有益无害,师弟们要敬他、畏他几分,这在太监们看来,是十分光彩、有面子的一件事。太监们总希望别人看重他们,这大概是他们的生理畸形而引起的心理变态所致吧。 安德海收新徒,很快地便在储秀宫的小太监中间传开了,几乎每个小太监都想靠着这棵大树,但储秀宫的太监加起来一共有40多人,真不知安德海看上了谁。安德海心中自有打算,大徒弟李莲英虽然表面上对自己毕恭毕敬,十分顺从,但从长期的观察中,安德海发现李莲英诡计多端,恐怕将来翅膀一旦硬起来,他会反戈一击,说不定会坑师傅。所以,安德海选新徒,要谨之再谨。 安德海打算从年纪较小的孩子中选一个,因为年纪小,思想单纯,容易改造他、塑造他,让他朝自己所希望的方向发展。其次,安德海打算选一个心狠手辣的,将来万一李莲英踩到了自己的头上,他便让自己精心栽培的小家伙去还击他的大师兄。30岁的安德海此时已是老谋深算了。 定了方针,下一步的工作就好做多了。安德海平日里并没有什么具体事务,他只需动动嘴、操操心,尽管吩咐小太监们去做就可以了,所以,他有足够的时间去留心观察小太监们的行动。小太监们大多数人都认为安公公收新徒,一定选温顺、听话的人,因此,他们纷纷表现自己,尽量给安公公留下一个好印象,即善良、温顺、听话的印象。 小太监中有一个叫王小武的人,自幼丧母,父亲又为他娶了一位继母。这位继母对王小武也有些出格,大冬天里,她让小武去河里破冰为她的孩子洗尿布,小武的双手全冻得红肿,最后一个个冻疤全烂了,又没有上药,不几天肿手又红又烂,疼得七岁的小武直掉眼泪。虽然爹也很心疼他,但怯弱无比的爹惧怕继母,也不敢给儿子说情。 小武把对继母的恨发泄到同父异母的弟弟身上了。一天,继母去厨房给小弟弟做鸡蛋面条饭,小武在屋里嗅到一阵阵饭香, 馋得他直流口水,一想到等一会儿弟弟吃饱后,又要拉尿,又要拉屎,弄脏了尿布还要自己去洗,他气不打一处来。七岁的孩子尚不懂事,但此时已充满了仇恨,他拿起小剪子,只轻轻一剪子,就把弟弟的小鸡给剪了下来。小弟弟哭了起来,继母听见宝贝儿子大哭不止,赶快跑过来一看,她惊呆了,儿子的小鸡已被剪了下来,安也安不上去了。她忿怒至极,抓起一个铁锹就向王小武砸来。恰巧,小武的爹从外面进来,眼见着铁锹就打在儿子的头上,万一铁锹落在儿子的头上,小命可就保不住了。王小武的爹使足全身力气,把铁锹夺了下来。 继母又骂又哭又闹,发誓非要小武的命不可。王小武的爹对大儿子伤害小儿子的事也非常恼火,但作为爹,手心手背都是肉,他实在不知道该怎么处罚小武。继母闹得越来越凶,不依不饶,最后还是邻居大婶出面作了调解: “我说小武爹,干脆你硬了心,把小武交给‘小刀刘’给阉了,送进宫里当太监,他娘的气就消了。” 事到如今,也只好那么做了。王小武八岁净了身,同年入宫当太监,他被分到储秀宫,在储秀宫已经干两年半了。平日里,王小武少言寡语,这可能与他从小受继母虐待有关吧。他从不轻易和别人接近,只是默默地干活,安德海过去并没留意过这个小太监。 近来,宫里的老鼠突然多了起来,尽管也想了一些办法来治鼠,无奈效果不佳,就一个储秀宫就养了三只猫。这三只猫儿,也可能是养在宫里的缘故,平日里吃得太好了,特别是西太后的波斯猫,根本就不去抓老鼠。有一次,安德海把抓来的一只小老鼠放在小猫的面前,小猫胡须一翘一翘的,小爪子也向前伸了伸,身子就是不跳过去,结果,小老鼠从小猫的眼前逃生了,而小猫却无动于衷,根本就没有追赶天敌老鼠的意思。西太后一看,拍着她的宠物直笑: “好懒的猫儿,都是我把你给惯坏了。” 无奈,安德海下令让宫中的所有太监都暂时做只“小猫”,看谁抓的老鼠最多。太监们一齐动手抓老鼠,宫里可真热闹起来了,关上门打老鼠,撵得老鼠吱吱直叫,无法躲身。这些太监们虽然原来都是男儿,但由于他们阉了,生理上起了变化,相应的心理上也有了变化,他们有的女人味十足,甚至连性格也变得柔了起来,一个个胆子特别小,就是一只老鼠到了他们的手边,恐怕他们也不敢动手打。有的太监高高地扬起个大扫帚,就是不敢向老鼠身上砸去,有好几次,老鼠都死里逃生了。 安德海看见这些“饭桶”们,心里十分来气,自己是太监总管,动手打老鼠似乎太有失身份了,而别的太监多数人又不敢打,气得安德海大吼: “谁敢抓老鼠,赏银十两。” 这句话果然很奏效,王小武从人堆中走了出来,他说: “我敢用手抓老鼠,刚才他们都挡住了我,我怎么挤,也挤不过去,看着老鼠溜了,干着急。” 安德海搭眼一看,是平日里他最看不上眼的一个小太监。这孩子虽说有十岁了,但他长得又瘦又小,不过像七八岁的样子,小手一点点大,胳膊细得像个麻杆,他哪儿来的力量抓老鼠。安德海皱了一下眉头: “小武,你别逞能,你敢吗?” 安德海在询问王小武。这孩子为了表现自己的勇敢,竟说: “我怎么不敢,别说抓老鼠,连弟弟的小鸡我都敢剪,弟弟的娘打我、骂我,我还想杀她哩。” 这一段“光彩”的历史,安德海他们以前从未听说过,这一说,可真把众人给惊呆了。王小武让众人去把老鼠赶出来,他则 作好了扑抓的准备,只见他小眼一眨也不眨,就像小猫抓鼠时的神态一样。果然,王小武连抓了两条老鼠。老鼠被他捏在手心里,哀求似的吱吱直叫,可王小武满不在乎,他把老鼠的腿全给折断了,并说: “瞧你们这熊样,你害了我们,今天我非要你们尝尝我小武的厉害,我叫你受够,活受罪,看你以后还害不害我们!” 安德海一听这话,心中不禁大喜,他要物色的新徒弟就应该是这种人,够硬!够狠!当即下决心:收王小武为徒。 王小武一听安公公要收自己为徒,他也没什么太高兴,才十岁的孩子,哪里懂得什么攀强附贵。不过,他也不反对,他把安公公看成是“圣人”,拜这位“圣人”为师,王小武也觉得挺神气的。 安德海在家里摆了桌酒席,他端端正正地坐在大厅的正中,接受了小武的拜师礼,他又亲手把小武拉起来,送给小武白银20两,算是见面礼。这一下,安德海便有了两个徒弟,这两个徒弟一大一小;一个会拍马逢迎,一个少言寡语;一个机灵、聪明,一个心狠手辣。不过,安德海有心栽培的是新徒王小武,而李莲英只不过是名份上的大徒弟而已,实际上师徒二人的关系已经有些紧张。不过这种微妙的关系,别人并没有看出来罢了。 收了王小武做新徒,安德海确实感到很受益,虽然小武这孩子有些内向,但他也不迟钝,虽不像李莲英那么眼活,但小武很有心,做事也很认真,才一个月下来,小武便熟悉了师傅的生活习惯。小武随安德海吃住,安德海不在宫里的时候,小武便一个人留在师傅的小屋里。这孩子从小失去母爱,胆大心硬,他喜欢用心去揣摩别人,所以,他对师傅安德海除了尊敬、畏惧外,还多了几分暗中观察与揣摩。不久,他便领会了师傅的一举一动的意思,他也能做到见机行事,每天为师傅扫地、倒尿桶、端茶水、送毛巾。师傅一抬腿,他就知道安德海想下床,师傅一打呵欠,他就知道安德海的烟瘾又上来了,连忙装好一袋烟,恭恭敬敬地双手递给师傅。这孩子逗得安德海十分开心,他也从心里疼这个徒弟。师徒二人犹如父子一般,亲密无间。李莲英看在眼里,虽然表面上表现得十分自然,而心里却恨得牙痒痒。 “师傅,您没白疼小师弟,小师弟人小心大,在您的栽培下,一定会有出息的。” 过去,李莲英猜想安德海收了新徒,师弟对大师兄总要敬上几分,李莲英捞个现成的受人尊重的大师兄当当,自然很高兴。 而实际上,小师弟对于这个大师兄并没有几分尊重,甚至有时,小武的眼里根本就没有这位大师兄,这不禁惹恼了李莲英。但碍于安德海的面子,李莲英又不好发作。 安德海把自己的人生经验,一点一滴地讲述给王小武听,本来性格就有些扭曲的王小武,现在更变态了,他从师傅那里似乎领会到一个做人的道理:要想不被人“吃”就必须先去“吃人”。在这种不正常的心理驱使下,王小武变得更孤癖了。他整日一言不发,默默地做事,只有在师傅安德海的面前才显得开朗、活泼一些。 这天,王小武正在储秀宫的院子里扫地,李莲英从外面走进宫里。他这个做大师兄的,平日里对小师弟还算比较客气的,一来看在师傅安德海的面子上,二来李莲英总觉得小师弟自幼丧母,无人疼爱,长得又瘦又小,有点可怜他。所以,李莲英先给小师弟打了个招呼: “小武呀,扫地呢。” “嗯,大师兄吉祥。” 小武破天荒给大师兄请了个安,这下可乐坏了李莲英。自从安德海收王小武为徒,算起来也一年有余了,这还是小武第一次 主动给李莲英请安。过去,每次小武见到李莲英,都是躲得远远的,装作没看见,实在躲不过去了,便只好硬着头皮喊一句“李公公”。像今天这么主动地问安,况且又称“大师兄”的情况是绝无仅有的。 李莲英原认为是安德海背地里教训过小武,便一高兴,摆出了大师兄的架子: “小武,好样的,懂礼貌了,好好学着点,不会让你吃亏的。” 本来,李莲英是想鼓励师弟几句,没料到小武是正话反听,他觉得大师兄的话有些刺耳,便默不作声。他扬起手中的扫帚,狠狠地扫了几下,把灰尘全扬起来了,弄得李莲英满头满身都是灰尘。李莲英顿时不高兴了: “小武,师傅役教你怎么对待师兄吗?” 这话本来是李莲英教训师弟的,可恰巧被一脚门里、一脚门外的安德海听见了。显然,安德海一听这话,显得十分不高兴,他阴沉着脸,指桑骂槐: “真是不可教的东西,怎么教你都不上路,你这个不中用的东西,该打。” 说着,“啪、啪”两巴掌打到了小武的脸上,小武捂住脸在落泪,而安德海却不住地骂: “该死的东西,现在翅膀还没硬,便目中无人了,等将来羽翼丰满了,还不踩在别人的头上,要你这忘恩负义的东西干什么。” 安德海越骂,心头越气,李莲英听起来,也觉得越刺耳,这哪儿是骂小师弟的,这不明摆着吗,是骂李莲英。此时的小李子命运尚捏在大太监安德海的手心里,他小李子可得罪不起师傅安德海,安德海稍一不高兴,跺跺脚,也没有他小李子的立足之地。李莲英是何等聪明之人,他此时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他必须给师傅安德海陪罪,为了给自己找个台阶下,他只好装聋作哑。他一把拉过小师弟,督促着小武给师傅跪下,并口中念念有词: “师弟,还不快给师傅认个错。” 李莲英见王小武倔强地站着,而安德海的脸色比刚才还要阴沉,他生怕刚才责备师弟的那句话,给自己断了后路,便扑通一声跪在了安德海的面前: “师傅,莲英代师弟给师傅赔罪了。我师弟年纪小,不懂事,有冒犯师傅之处,还望师傅海涵。师傅您大人又大量,不跟徒儿记仇,这都是莲英平日里没教好师弟,让他惹师傅生气了。” 李莲英看似是替小师弟向安德海陪罪,而实际上安德海听得出来,是小李子明确地向自己认了错。安德海的心理得到了满足,手一摆: “起来吧。莲英,你师弟以后还靠你多教导,他有什么不对的地方,你代师傅教训他便是,千万不可袒护他。” “莲英明白,请师傅放心,想师弟以后再也不敢造次了。” 安德海转怒为笑,他觉得胜利了,他自认为用了十分巧妙的手腕,狠狠地打击了李莲英的嚣张气焰,教训了这个目无尊长的狂徒。而实际上,安德海没充分认识到又给自己堵了一条活路,在宫中,他已树敌太多。他得罪了东太后、小皇上、恭亲王,今天,连自己的徒弟李莲英也开始恨他了。安德海的悲剧正在于这一点,他自认为在宫中有西太后撑腰,便为所欲为,专横跋扈,无所顾忌。他完全不知,李莲英最后与恭亲王、小皇上、东太后拧成一条绳,共同促成了杀“小安子”的局势。 一张无形的网——杀小安子,正悄悄地向红极一时的安德海张开。而安德海却全然不知,他自认为,安公公是西太后面前的第一红人,宫中上上下下的人,上至皇上、恭亲王,下到小太监、宫女们,谁不敬他安公公几分,仿佛大清的皇宫,马上就要变成西太后和安德海的天下了。 安德海以一个胜利者的姿态走进了西太后的寝宫。 |
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主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