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主页 |
徐中和贪污受贿案 深远 1993年10月28日。河南平顶山市。西风肃瑟,落叶飘零。刚刚被公安人员从法庭上押回牢房的徐中和,此时再也没有了往日的骄横、傲慢。他艰难地移动着突然间麻木的双腿,缓缓地走到牢房一侧带着粗粗铁栅栏的小窗前,双目失神地望着窗外随风起舞的落叶。那一片片不甘“零落成泥碾作尘”的落叶,似乎还想凭着借西风之势重上九霄。翻腾一阵终于纷纷撞到电网的高墙上,跌落下来,一团团地蟋缩在墙根。这景象使黯然神伤,耳旁又响起了法官洪亮而庄严的声音:“……根据已查证的犯罪事实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146条、第155条和第185条之规定,判处案犯徐中和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末日来临!一想到自己永远失去了权力,将像枯落的黄叶一样销声匿迹,徐中和不禁浑身颤抖,潸然泪下…… 一 豫西,群山绵延起伏,物产丰饶。中原大地的沃土无私地回报着在这片土地上辛勤耕耘的人们。但是,历史上这里群雄纷争,战火连绵,人民世代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正因为如此,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对新中国建立后的和平与安定倍加珍惜,他们用全部的汗水无私地浇灌着获得新生的土地,使这片古老的土地焕发出勃勃生机。 徐中和,1939年出生在这块土地的一个贫困劳顿的农民家庭。 这个小小年纪便饱尝了旧社会干辛万苦的穷孩子,是沐浴着新中国的阳光长起来的。在学校,这位皮肤略黑,显得并不强壮的学生,骨子里却有一股天不怕、地不怕的犟劲,在任何事情上都不甘人后。中学毕业后,他进入了煤矿,当了一名矿工。 在幽黑的矿井中,头顶矿灯的徐中和曾经手持风镐,终年累月地开采着乌金,黝黑的臂膀上了留下了汗水冲刷煤灰的痕迹……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靠着苦干实干,从一个普通的采煤工人,走上了一级级领导岗位:小组长、班长、采矿队党支部书记、矿井党支部副书记、煤矿矿长、党委副书记、矿务局局长、局党委书记。 人民是公正的,徐中和出色的工作和责任心赢得了组织和群众的肯定,并授予他莫大的荣誉:省、市煤炭战线劳动模范、优秀企业家、“十佳矿长”、“矿山铁人”……1978年,他作为河南省为数极少的代表之一出席了首席首届全国煤炭战线群英会,获得了党授予他的最高荣誉。 在一片喝彩声中,他飘飘然了,这位从山村里走出来的穷孩子开始觉得自己是苦尽甜来,该“享受”一番了…… 二 改革开放,给人们一展才华带来了机遇,但它也向每一个领导提出了挑战:如何看待党和人民给予的权力?其实,这种挑战在1949年全国解放的炮声中,当我们的解放军被敲锣打鼓的群众簇拥着进城的时候就开始了。今天,这挑战似乎更加严峻和急迫了。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刚刚”。遗憾的是徐中和这位党和人民逐渐培养起来的“公仆”,却忘了先贤的这一至理名言。在私欲的驱使下,施展起权力的魔法。千方百计用权力去换票子、房子、车子,要用票子为儿子杀出一个“新天地”来! 有了权,徐中和早已忘记了和他曾朝夕相处的矿工兄弟,心中首先想到的是徐氏香火的延续、兴旺。他一共有二个儿子四个女儿,用公款上学的竟有五人。其中长于、二女儿、四女儿都不在矿务局工作,却被徐以公款5947元送进了专业学校。他认为:要使子女出人头地,没有“文化的资本”是不行的。他认为:权力所至,无所不能。为了使子女有“文化的资本”,他不惜动用权力、勒索公款为自己服务的。 有了权,徐中和要为自已经营“安乐窝”了。1986年、1988年,他先后在汝州城内建造两座独院小楼,上下各十间,内外装修高档豪华,共占地304。5平方米,建筑面积448.56平方米。 城建部门测量此房价也需863万余元,而徐中和只付68万元。 有了权,徐中和开始讲排场、摆阔气了。当然,花的只能是公款。他违犯规定,大量购买小汽车。几年之内,他坐的车由“上海”换“桑塔纳”,再换“蓝鸟”、“标致”,直到豪华“皇冠”、“公爵”。“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徐局长弃旧图新的“壮举” , 使下属大开眼界。基层单位争相仿效,刮起购买小汽车之风。1987年至1988年间,全局共购买小汽车30部,耗资483万余元。 落一笔笔权与钱的交易,使人不由得想起一则古希腊的神话故事:古爱琴海中有一海岛,岛上住着美丽的女妖。她们唱着美妙诱人的歌曲,船上的水手总是经不住歌声的引诱而心醉神迷,忘记了航向,最后无不触礁沉船而葬身大海。以权力为五线谱,金钱为音符的现代海妖歌声的扭力使徐中和像被诱惑的水手,忘记了自己的航向,一步步地迈向死亡的深渊…… 三 权钱交易之“禁果”犹如鸦片,中毒越深,烟痛越大,从而形成了恶性循环。中毒颇深而又沾沾自喜的徐中和,初尝禁果,胃口大开。他总结出一条“致富之路”:要捞大钱,就得掌大权,要掌大权,就得当大官;要当大官,就得花大的血本。 徐中和以钱铺路、跑官买官的攻坚战打响了…… 1988年8月8日晚,省城郑州。徐中和住进了堪称郑州最高级的宾馆——中州宾馆的3号楼一个优雅舒适的高级房间里。 连续几天的“拜望”,收获还真不小:某领导干部的“大公子”想进厅机关,我老徐给跑成了;某书记想买便宜的彩电,我“设法”送去了……想着这一件件的“杰作”,徐中和陶醉了。忽然,他脑子里又冒出一件“要事”:一定要为某厅长的儿媳转户口“破费”点。钱嘛,不成问题,哪个下属敢不效劳?这回该宰梨园矿务局所属的省煤矿供应公司梨园分公司周经理了。想到这,徐中和立即掀起了电话…… 周某接电话,招之即来。听自己的顶头上司细声慢语地说完需要一笔“业务费”以后,他虽然犯难,也只好说:“具体需要多少?” 徐中和眨巴几下小眼睛: “那就出1.5万算了。”然后诡秘地说:“记着,这事一是越快越好,二是只许你和会计知道。” 几天后, 当徐中和回到矿务局局长办公室后,一笔1.5万元现金被锁进了徐中和柜子中…… 不久,我们这位主人公心机费尽,终于如愿以偿,“荣任”汝州市副市长、代市长。又过了不长时间,又被升为市长。 当上市长了,徐中和的老婆孩子闹着要跟着他到南方“风光风光”。花销自然不是个小数目。徐中和一盘算:我是借到南方“考察”之机看看从那边的“据点”能捞多少回来,他们跟着总是太“碍眼”。管他呢!一起去就一起去,不过钱还得从梨园矿务局打主意。记得上次见到副局长范干朝时,曾对他说过将来办事花钱还得靠梨园的话。干朝是我一手提拔起来的,他来安排这种事肯定不会有什么闪失。他一想到范干朝平时极尽奉承迎合自己的媚态,嘴角露出了掩饰不住的笑容。 范干朝为能顺利接替徐中和而当上矿务局局长,正想向“老局长”献殷勤呢!两人是一拍即合。没等徐中和交待完,范干朝就连连说:“好,好,您尽管放心,我立即着手办!” 1989年4月21日, 徐中和、徐妻孙某、徐的三女儿、小儿子,以及陪同的范干朝等人分乘崭新的“公爵”“桑塔纳”,到达了温州苍南县龙港镇。这伙人到南方游山逛水,跑到龙港镇干嘛?原来,他们是找一个名叫朱德龙的个体户。 早在几年前,徐中和名为扩大矿务局的产品经销范围,实为自己将来找个可靠的发财之地,曾在宁波设了一个经销处,安排了家在温州苍南县龙港镇的个体户朱德龙承包经营。而徐中和借批发便宜焦炭等产品之便,向朱德龙索取各种“好处”。此番到南方来,直奔朱家,目的就是要“捞”一把。 朱德龙早已心领神会,深知自己顶头“老板”此行的目的,早就按范干朝的吩咐打点好了“东西”。徐中和一行人一到,朱德龙就诚惶诚恐地送上一只黑色密码箱:“徐市长、范局长,我按范局长的吩咐,把准备‘买车’的现款提来了,看好的啦, 这是8万元现金呀,这是六大两小八块金砖,一共260多克,都是24K,含量量4个9的啦。” 徐中和摸着胡茬茬的下巴,双目出神地盯着箱子里一捆一捆的人民币和闪闪发光的金砖。嘴里“啧啧”有声:“不错,不错啊!”…… 随后,这只沉甸甸的箱子被塞进了“公爵”车后箱内。 两天后,徐中和一行“游”到了诸暨县,一顿挥霍之后,范干朝对暗行的朱德龙说:“小朱,能不能再搞点现金?你放心,以后在给你的焦炭中多算几个亏吨就是了。” 朱德龙小眼睛闪了闪,连连说“可以可以”。当晚,装满14万元现金的另一只密码箱也被塞进了“公爵”车后箱内…… 江南美景看不够,但随身带着几十万元的现金和金砖总有点让人不放心。徐中和金钱到手,游兴已尽,立即“凯旋”汝州。回到家后,他立即安排自己的老婆孩子及亲友四处奔波,将这笔巨款以不同姓名分别存入汝州、汝阳、郑州等地的储蓄所里…… 四 今天,人民当家作主的今天,以权谋私的人,必然会被人民运用法律的武器给予无情的惩罚。 徐中和肆无忌惮以权谋私的违法乱纪行为激起了矿务局广大党员干部和职工群众的强烈不满。一封封署名举报揭发他在“孩子、房子、票子、车子”问题上严重以权谋私的信飞到了省市有关部门的办公桌上。河南省纪委领导同志接到群众来信后,立即决定派人进行调查了解。之后,决定正式立案并由平顶山市委查办。 1989年8月, 平顶山市委组成由市纪委牵头,市监察局、市检察院配合的联合调查组, 正式对徐中和的问题进行立案调查。 但狡猾的徐中和早从其苦心经营的“关系网”中听到了“风声”,他闻风而动,立即安排亲信四处活动,掩盖其蛛丝马迹;同时,他“上窜下跳”,祈求“保护层”“显灵”。在他自以为做得天衣无缝后,徐中和便摆出一副有恃无恐的架式,要跟市委调查组较量一番…… 徐中和第一招使用瞒天过海法。他假惺惺地对调查组说:“如果能查出我徐中和一分钱的经济问题,你们砍我的脑袋!”他指了指自己油光光的大脑袋,煞有介事地盯着调查人中,转而又皮笑肉不笑地敲着桌边:“不过,要是直不出我的问题,组织上必须追究诬告者的责任!”可谓软中有硬,软硬兼施。 徐中和第二招则采用造谣诬陷。他指挥亲信四处散布谣言:“梨园的问题是派性问题,是台下和台上的权力之争”,“调查组组的某某左得很,就喜欢到处整人”,“调查组在宾馆不干事,只会吃喝玩乐”等等,企闲在舆论上压倒办案人员。徐中和第三招便是暗做手脚。他派人暗中监视调查组,看调查组找某某谈话,他们就随后到某某家里“看望”一番,似便摸清底数,针锋相对进行疯狂反扑…… 干扰和破坏使这次为期三个多月的调查工作搁浅了,这次,只查清了徐中和几个一般性问题,对于徐的重大经济犯罪问题未能查出。 调查组一撤,徐中和更加猖狂了。他一面继续往省市某些领导干部家里跑,察言观色,或痛述“冤情”,或投其所好,拉拢腐蚀,企图把自己的“关系网”“保护层”织得更大更厚。一面“调兵遣将”进行“反攻倒算”。一天晚上,在矿山职工俱乐部看电影时,徐中和的两个远房侄子故意挑起事端,揪住一名曾向组织反映过徐中和问题的职工就打,边打边骂:“看你还告不告徐中和,再告看不打死你!”他们将这名职工打昏在地才扬长而去,徐中和的“反攻倒算”真称得上是“唱做俱佳”了。他还鼓动不明真相的报刊为其张目;一时间有人要整“改革家”、“企业家”的言论甚嚣尘上,矛头直指市委调查组和揭发检举的干部群众。就在矿工俱乐部发生打人事件后不久, 一天晚上, 徐中和长子、梨园派出所所长徐海潮约一帮“哥们”在局建筑公司楼上吃喝后,借酒发疯,对天鸣枪,狂妄叫嚣:“谁敢整老徐,就跟谁玩命!”与此同时,徐中和在矿务局当宣传干事的女儿徐秀云也在密谋以“矿务局全体职工”的名义编写书面材料,准备投寄省市及中央有关部门,为徐中和评功摆好…… 人民愤怒了! 他们永远也没有忘记,1952年2月10日,保定市体育场回荡着那两声震耳枪响,过去的红小鬼刘青山和张子善,倒在他们已变了颜色的血泊中。人民坚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律面前,任何人都是平等的。任何践踏国家法律的人,都将受到法律应有的惩罚。 面对徐中和等人滥施的淫威,群众没有屈服,他们顶着各种威胁,继续揭发了徐中和等犯罪分子大量犯罪事实。 党是人民的后盾, 党是人民意志的体现。早在1949年3月的七届二中全会上,党就向她的全体成员发出了防止糖衣炮弹进攻的震耳告诫。如今,物换星移,历史变迁了,但党坚决清除党内腐败分子的信念和原则却是丝毫没有改变。 1990年7月, 由河南省纪委、监察厅、检察院同志组成的专案组,在平顶山市委调查组的配合下,二次进驻梨园矿务局,再次擂响了查处徐中和特大贪污受贿案的战鼓…… 五 调查组准备进驻梨园矿务局的消息,被徐中和精心编织的“关系网”迅速捕捉到,又以最快的速度反馈到徐中和那里,这回,骄横一世的徐中和吃不香睡不着了。他暗想:“我老徐怎么啦?哪根香没烧到?为什么总有人揪住我不放?难道这次真的会出事?,不,不会的!他随即又想:我的关系网非同寻常,三亲六故把持梨园矿务局的人、财、物大权,用金钱串在一起的知情人也是铁板一块。再说,上次与调查组较量过一番,小试锋芒即让他们空手而归了。这次大不了老子再被挂上阵,给他们个下马威,让他们“吃不了,兜着走”。想到这儿,他的嘴角露出一丝狞笑…… 联合调查组刚住进梨园矿务局的招待所,办案人员们就连续接到一批县以上的领导干部的电话,有的强调徐中和文化水平低、政策观念不强,在改革中犯错误是难免的,应当予以帮助、谅解;有的以“伯乐”面孔出现,打保票说徐中和只是工作中得罪了一些人有意见和反映是难免的,保证经济上没什么问题;也有的人心中有鬼,声称“整徐中和是假,整我才是真”,非要把水搅混不可……徐中和多年来若心经营的“关系网”又一次“撒开”了…… 干扰和阻力远远不只来自“上层”。徐中和几十年经营的梨园矿务局也培植了一大批亲信。俗话说:“养兵于日,用兵一时”,徐中和当然要在关键时候“打”出自己所有“王牌”。 其一是釜底抽薪。徐中和暗中召集亲信密接其奸:“调查组来了,可能时间不会短,你们要积极活动起来,做到:冬到暖气不能热,夏到冷气不能冷;生活要差点,伙食费要高点;平时多送点,为今后告他们准备材料……”。 其二是煽风点火。1990年11月至12月间,梨园矿务局周边乡村的个别干部在徐中和策动下,带领一些不明真象的群众滋生事端,制造混乱。有的以矿务局占地为由索取钱物不成,断掉了矿上生产的道路;有的派人封锁矿务局外销煤炭的过磅房;有的停了矿务局的生活区用水,断了生产用电…… 其三是以攻为守。1990年底,徐中和在梨园矿务局担任宣传干事的女儿徐秀云,伙同个别被徐一手提拔起来的干部,编写书面材料,除为除中和评功摆好外,重点污蔑省市的调查组,胡说“工作组闹得梨园矿务局人心浮动,人人自危,没有查到徐中和的问题,反而查垮了梨园矿务局,使生产、改革受到严重影响,生产下降,职工发不出工资来……”。 其四是控制舆论。徐中和非常重视舆论工具的导向作用,充分利用报刊为自己评功摆好,以达到混淆视听,向调查组加压的目的。 汝州市某刊物这样写道:“有人状告矿务局原局长、现任汝州市长徐中和作风霸道、有经济问题、排挤知识分子、重视大老粗等等……上级接连派来调查组,内查外调,会议一个接一个闹得人心惶惶。工作组犹如大军压境,雷鸣闪电。”并评论调查组“不理解改革家”,“不理解典型人物”,“不理解真正干事业的企业家”。 其五是销赃匿迹,为了隐瞒罪行,逃避被调查后问题暴露,徐中和召集妻子、儿子、女儿、女婿们安排转移隐藏赃物等“事宜”,订立攻守同盟…… 其六是打击报复。徐中和对揭发检举他问题的干部、群众恨之入骨。图穷匕首见,他竟然免去了揭发他问题的一批批干部的职务。 山雨欲来风满楼。调查组同志身心承受著有形无形的双重压力……两个多月过去了,调查工作仍未取得实质性的突破。徐中和的心里乐开了花:看来这一回合的较量又稳操胜券了,瞧这些调查人员如此收场吧! 六 共产党拒绝腐败。人民给予的权力只有根植于为人民谋利益的沃土中,才能树立它应有的丰碑;当权力成为交换金钱、催化腐败的商品时,党必将代表人民把它收回。 在重重阻力面前,河南省委领导下安决心:一定要迅速彻底地查处此案。 中央纪委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协助调查此案的同志风尘仆仆地赶到了平顶山。 省市联合调查组同志们的眉头舒展了,他们顶着迎面扑来的困难和压力,又一次向腐败分子发起了猛攻…… 办案人员重新分析了案情:徐中和等人经过上一次调查之后,对于其所作所为留下的蛛丝马迹进行了清理,该串供的串了供,该销赃的销了脏,该转移的作了转移,该补漏的都补上了漏洞。表面上似乎已无懈可击,天衣无缝。如果沿着第一次调查线索查很可能误入迷途,事倍功半。所以,必须重新确定战略重点,选准查证的突破口。 群策群力,终于走出了“山穷水尽疑无路”的困境,调查工作开始找到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通途。调查组这次决定从经济线索入手:一是徐中和侵占公款建私房的可能性很大。 因为他从1986年以来连续在汝州城内建造两幢使用面积400多平方米的小楼,最低造价也得8万多元,而徐中和近十年的正常收入也不过3万多元,建房巨款从哪来的? 二是徐中和的儿子徐海潮又是买汽车又是花天酒地大肆挥霍,他的款子又是从何而来呢? 据初步了解,徐中和既无外援,又无外债,在银行里也无贷款,这两笔巨资属贪污受贿、挪用公款而来的可能性非常大。对,就照这条线摸下去。 经过分析研究,办案人员了解到徐中和的房子是和当时任副局长的范干朝的住房同期建造的,是由矿务局办公室副主任李某一手筹建,局建筑公司的工程队施工装修的。徐家搞运输的车辆也是经范干朝购买的,而且范干朝自己也购买了汽车。要想“顺藤摸瓜”,就必须从范干朝、李某、建筑公司经理王某及副经理郭某身上予以突破。突破的关键是要取到有力的证据,而要取到证据就必须从查账入手,然后才是外围突破…… 一项周密的计划正式付诸实施了…… 调查组根据群众反映的线索,临时封存了梨园矿务局建筑公司、局劳动服务公司经理部1980年至1990年间的有关帐表、帐册及记帐凭证,逐页逐项进行审查核准。此一举,不仅取得了徐等人部分贪污公款、挪用公款的第一手证据,而且还发现了诸多疑点。于是,办案人员立即南下湖北、江苏,北上洛阳、郑州等地进行调查取证。 经过紧张细致的工作,调查掌握了徐中和建私房过程中侵占征用宅基地款,内外粉刷用料款, 暖气安装费,电料安装费等共计1.8万多元和他用公款送子女上大学等大部分书证,同时掌握了范干朝挪用公款15万多元为自己和徐中和及其他人购买汽车,从中受贿3.4万元的重要书证。 物证到手后,取得了第一战役的成果,调查人员群情振奋,又打响了获得人证的第一二战役。调查人员为查清徐中和、范干朝建私房侵占公物公款的问题,先把调查重点指向了在其中负责上厂联络的具体经办人李某、王某、郭某。结果,查出厂李某利用职务之便, 从矿务局供应个人建房所用的钢材差价中贪污3千多元公款的问题;查出郭某在1988年7月勾结个体户采取重报冒领的办法,没取公款1.7万多元,从中受贿数千元以及王某贪污巨额公款的问题。检察机关依法传讯这三人,郭、王在确凿证据面前不得不低头认罪。并如实交待了徐中和、范干朝建私房侵占公款公物的大量事实。 第一、二战役告捷后,查处的矛头直指徐中和的同伙范干朝。办案人员掌握了范干朝1989年9月挪用公款在湖北省随州市为自己和他人购汽车4辆,并从中贪污索贿3.4万元的线索后, 火速南下湖北取证。范干朝得知后,如惊弓之鸟,慌忙连夜窜到湖北,企图暗作手脚。殊不知办案人员已先到一步,赶在范干朝下手前及时取得了证据。范干朝断了退路,迫于无奈,只得虚晃一枪,“主动”到平顶山市检察院“坦白”问题。他错误估计了检察机关的威力,以为靠交待一些细枝末节的所谓“问题”就可能避重就轻、蒙骗过关。 检察院决定对范正式立案侦案并监视居住。范干朝见大势已去,惊慌失措,连夜畏罪潜逃。 检察机关迅速撒开“天罗地网”,对范干朝进行围追堵截,先抓获曾协助范逃跑的小车司机蔡某。经审讯,蔡某交待了自己帮范干朝窝藏在洛阳市孟津县的巨额现金和黄金。 侦察人员连夜追赃,一举查获范干朝的存折9个,共计人员币15.8万元,美金3500元和黄金饰品20件。畏罪潜逃在外的范干朝得到这个消息,知大势已去,躲躲藏藏几个月后只好投案。随后,在审讯中范干朝如实交待了他本人的大量犯罪事实和伙同徐中和索贿贪污公款的重要线索…… 外围一步步被扫清,徐中和贪污受贿巨额公款的丑陋面目已清晰地勾勒出来,该是集中力量让这个罪大恶极的“贪官”原形毕露的时刻了。 打蛇要打七寸,否则打草惊蛇会遭蛇咬。对付徐中和这样一个老好目猾的人物,更需过人的胆识和洞察力。经过几级纪检、监察、检察机关的办案人员的仔细研究,决定把突破口放在徐中和贪污1.5万元公款的问题上。 兵贵神速,办案人员一方面集中力量,齐头并进,分别传讯矿务局驻郑州办事外的工作人员周某、张某和李某等直接当事人。另一方面兵分两路,一路到洛阳都师县周某的原籍地,索取证据;二路赴郑州查询驻郑办事处的帐目。三天一夜的连续作战, 办案人员的眼熬红了,脸消瘦了,但却一举获取了徐中和贪污公款1.5万元和范干朝索贿1千元的全部人证和书证。 至此,调查组手中稳稳抓住了徐中和这只“狐狸”的尾巴。检察机关随即对徐中和正式立案侦查。 徐中和开始“狗急跳墙”了。他一方面慌忙指使周某烧毁帐目、毁灭罪证,另一方面又串通其亲信订立攻守同盟,编造谎言,编织第二张防护网。他还表现出一付可怜兮兮的“老实人” 样子向调查组交待说:“1989年11月份,周某送来了1万元钱,我当时就交了局财务处……”。调查人员当然知道徐中和在撒谎,所以,就先提取了徐中和串通其亲信存放在财务处的1万元现金。 关于编织谎言的徐中和却忽略了一个致命的破绽: 他声称1989年11月上交的1万元现金外装牛皮纸条上却盖有199 0年2月才调入汝州市工商银行的车某的名字和其1990年7月6日才启用的印章。徐中和的谎言不攻自破了。在人证、物证面前,他不得不耷拉下了脑袋…… 七 徐中和、范干朝的部分犯罪事实查清了。这两个人被检察机关采取法律措施后,顾虑重重,对抗情绪强烈。如何加强审讯,促使其彻底交待问题,进一步深挖其罪行,扩大战果,便成为查案工作全面推进的关键。 被捕前,范干朝始终怀有侥幸过关的心理;被捕后,得知其大量的罪证已被查获,强烈的畏罪胆怯情绪又紧紧缠绕着他。他想到了长年多病的妻子,怕她受牵连,病情加重;他挂念自己活泼可爱的孩子,怕他们无人关照…办案人员敏锐地觉察到了范干朝的一系列心理变化,在审讯过程中,对证下药,通过摆证据,让其认识罪行的严重性,同时运用党的宽严政策对其进行教育,指明只有坦白交待才是唯一的出路,并按有关规定对范干朝1990年应得的9800元承包奖金及时予以解冻,交给范的妻子用以治病。梨园矿务避还派人送其妻住进了医院。范干朝得知这些情况后,感动得跪地痛哭起来,感激的泪水中浸透着对自己的悔恨。 几天后,他逐步丢掉了思想包袱,供认了自己的大部分罪行,并揭发出了徐中和的重大犯罪行为,徐中和自以为钢墙铁壁般的攻守同盟在党的政策威力下彻底崩溃了…… 根据范干朝提供的线索,检察机关迅速南下温州,几经周折抓住了主要行贿人、瑞安联大公司业务员、梨园煤矿宁波经销处负责人朱德龙,并连夜将其押回平顶山。通过办案人员的政策放心,朱德龙如实地供出了参与徐中和、范干朝索贿、贪污54万元的事实及经过情节。朱德龙随后又随同调查人员几下瑞安,取得了他为掩盖徐、范罪行而藏匿起来的帐表帐册。至此,查处这起特大贪污、受贿案开始展出胜利的曙光。 必须迅速、彻底地追缴徐中和等人的赃款赃物。办案人员深知这一行动的结果对于彻底清查这起贪污受贿案的重要作用。但被捕后的徐中和既对自己编织的“关系网”寄予希望,又对自己销赃之举充满自信。于是,他抱着不见棺材不掉泪的决心,继续编造口供,以假乱真,拒不交待真实犯罪过程和匿赃情节。 怎么办?经验丰富的办案人员知道徐中和此刻是孤注一掷,在作最后的挣扎。他们就在审讯中巧用证据,采取引而不发,点而不破,步步逼进的方法,猛攻徐中和的最后一道心理防线。经过几大的较量,徐中和的防线开始崩溃了。他终于低下脑袋, 供出了在郑州存款5万元和在洛阳存款16万元的事实……就这样,经过六十多次针锋相对的“斗法”,徐中知只有“招架之功而无还手之力”了。 但是,徐中和毕竟是一只“修炼多年”的“老狐狸”,他懂得光有“交待”和证词而无证据是定不了案的,定不了案自己就有“周旋”的余地。避过风头,再来个翻脸不认账,告办案人员搞“逼、供、信”,不但可以死里逃生,拣加一条老命,说不定还能农锦还乡、重掌大印呢!一想到这,心里有了主意,任凭办案人员说一千道一万,他愣是死猪不怕开水烫,咬紧牙关,一言不发,拒不交待存折和黄金饰品的下落。 但这只老狐狸却作梦没想到自己的“后院”起火了。办案人员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迫使徐中和的妻子孙某及子女们供出了赃款赃物窝藏点。根据这些交待,检察机关立即搜查了徐中和弟弟的家,结果搜出八张存折共计27万余元。同时从其责任田里挖出六张存折计11.2万元,从徐中和未婚女婿家中查获了52件共1128克黄金饰品……铁证如山,罪责难逃。徐中和这只老狐狸,再狡猾也逃脱不了法律的公正制裁。 1993年10月29日上午,平顶山市郊。正义的枪声宣告了徐中和这个曾不可一世的“贪官”生命的终结…… 这枪声是1952年2月19日处决刘青山、张子善枪声的继续,它再次向世人宣告:中国共产党始终如一地同腐败进行着毫不妥协的斗争;中国共产党完全有勇气、有能力清除前进道路上的腐败;中国共产党不愧为伟大、光荣、正确的党。 |
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主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