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主页 |
从影是他的梦,更是他的命。他来到美女如云的好莱坞,却是情绪低落。他得一贵子,却失去父亲,于是他携妻儿回香港滞留半年。朋友的巧舌使他签了片约,却死等苦盼几度落空。终于踏入好莱坞,饰侠义斗士加藤,“拳打脚踢”最后打出立锥之地! 李小龙来到美国,一直跟电影无缘,却又一直忘不掉电影。 在美国,李小龙跟电影无缘;是中国人与电影无缘的缘故。尽管30年代,中国的电影已是那般辉煌,出品的影片已达到相当艺术化的高度;尽管自50年代起,香港的影业以惊人的速度发展,遂成为东方影都,并在相当程度上遏制了西方电影的冲击。然而这一切,美国人皆抱着无视的态度。 李小龙未曾听说,有哪位华裔演员跻身好莱坞,并占有一席之位(圈内公认的资格,是加入美国电影演员工会,50年代,后任美国总统的里根曾任该组织主席)。尽管有黄面孔在银幕上一晃,在字幕上,再也难找到他(她)的尊姓大名。 美国人对本国以外的世界相当陌生,甚至狂妄自大。李小龙在大学二年级时,选修了一门电影鉴赏课。一次课堂讨论,论题是蒙太奇。李小龙发言,列举香港的影片中镜头来说明蒙太奇的作用。此时,好些个美国同学惊诧地插话道:“香港也有电影呀?” “有!”李小龙肯定说道,“有的影片并不比好莱坞影片逊色。”李小龙的话,立即遭到一片嘘声。这使得李小龙十分的恼火,他说:“你们尽可以不承认,但事实却存在!我所说的那部影片(指《人海孤鸿》),我还担任过主角,就在我离港赴美前拍摄的!” 李小龙的话,使这些美国同学愈加惊诧费解,随即,几个美国同学不怀好意地连连话问: “我们怎么不知道有这部电影?”“你怎么不带拷贝来美国公演?”“你怎么没留在香港拍电影?”“怎么好莱坞不把你这大明星请去?”健谈善辩的李小龙一时语塞。或许他们并不抱有恶意,在美国人的心目中,电影演员和体育明星是最受人羡慕或祟拜的两类人。他们真不明白,这个中国学生,为什么要放弃电影演员不做,跑来美国念什么连混饭都成问题的哲学(公共选修课,是由各系的学生凑拢合开的)?岂不荒唐? “别以为好莱坞有什么了不起!”李小龙指着几个年龄小于他的同学说:“在你们远没出世的时候,我就在好莱坞演过电影(指的是《金门女》一片,作为婴儿的李小龙实际上是作为一件道具搬上银幕的,但毕竟亮过相)!” 课堂掠过一阵讪笑,又有同学请问李小龙。这部过眼烟云的影片久末公演,就算能看到,演职员表上,也找不到“布鲁斯·李”的名字。 李小龙尴尬而愤怒地瞪着同学,攥紧拳头,真想朝那一张张可恶的白脸揍去。他到底没这样做,他横扫了同学一眼,狂妄而自信地说:“我会打入好莱坞的:我还会成为好莱坞明星!” 李小龙忿然离开课堂。 李小龙再也不愿和这些狂妄无知的“美国佬”一道上电影课。然而,他从影的念头一直没涡息过。自从一踏上美国国土,他总是千方百计挤时间去看电影,他喜欢的电影多是张扬暴力的,如西部片、警匪片、战争片等。他崇拜那些身手不凡、镇恶救良的英雄。他觉得西部片中的牛仔,极似中国古代的侠客,可惜他们使的多是枪,而不像中国古代侠客赤手空拳,最多携带短兵器。这使得西部牛仔英雄气不足,若美国电影能展示中国古代侠客的形象,一定会使美国观众眼界大开,兴致陡增。 自然,以中国为背景的电影,李小龙也是必看不可的。好莱坞极少出品这类电影,他们展示的世界都是以欧美为中心。这类电影虽少,却都能给李小龙留下深刻印象,但这印象很不愉快。 他在旧金山看过一部描写美国人在远东生活的影片,影片刻意美化美国传教士拯救东方、传播文明的“不朽业绩”,隐含着强烈的殖民主义色彩。片中穿插义和团运动的场面,中国人皆一个个扮成魔鬼模样,求鬼祭神,挥舞大刀长矛,滥杀无辜。影片极夸张地表现中国人的长辫和裹脚,观众哄笑不已,有人喊:“中国猪:中国猪!” 李小龙血涌脑门,感到莫大的耻辱。他初来美国,不便贸然闯祸,他站起来,捏了捏前排那个谩骂的观众,愤然退场。 在美国呆的时间愈长,李小龙愈深深体会到美国人对中国人的误解和偏见。在公共场合,李小龙常被人当成日本人。李小龙总是说:“不,我是中国人(他只是在遇到华人的场合下才称自己是香港人)!”这时,对方会以探究的眼光打量李小龙,说:“噢,你是中国人?”在他们的意识中,似乎中国人的形象就该呆头呆脑,土里土气,而不像李小龙这么现代。 在李小龙与美国人的交谈中,美国人常会提一些莫名其妙的问题:“中国的男人还留不留长辫子?女人还裹不裹脚?”“中国人是不是还躺在雕花大床上抽鸦片?”等等。 李小龙明白,美国人对中国人的印象,基本来自电影。应该有反映中国人真实面貌的电影——李小龙的这种设想,在当时无疑是白日做梦,别说中国电影打入美国市场,就是中国人在影片中扮个跑龙套的角色,可能性也几乎是零。 李小龙总是忙,不太可能常去看电影,他把兴趣渐放在电视上。在西雅图,他用的是一台拾来的菲利浦14英寸黑白电视机,等婚后搬来洛杉矾,才买了一台18英寸的黑白索尼。电视里有固定的电影节目,放映的影片多是被淘汰的。 有一次,李小龙和莲达看一部由赛珍珠的《大地》(《The Good Earth》,该长篇为赛珍珠的代表作,赛珍珠因此而获诺贝尔文学奖)改编的电影。李小龙先前曾看过小说,虽不赞同赛珍珠的民族偏见和部分失真描写,但仍承认它是一部浑厚的写实主义巨作。电影比原著要逊色得多,赛珍珠毕竟在中国生活多年,而这些导演演员,压根就不知中国是怎么回事! 李小龙尤为反感的是,由洋人来演中国人。好莱坞演员保罗·莫尼和路易斯·雷纳化装成中国农夫,尽管衣衫是中国化的,脸色也涂得黑黄,却无法削去高耸的鼻子和改变脸部轮廓。他们拿筷子的动作,劳动的姿势,笨拙似熊。李小龙觉得既可笑,又恶心,他啪地关掉电视,一脸愠色冲莲达叫道:“他们为什么不让中国人来演中国人?难道在美国的上百万中国人,就选不出能演中国农夫的人?如是我,就比他们要强一百倍!” “你会成功的,你的愿望会实现的。”莲达望着发怒的丈夫。“美国人已经接受了你的功夫,也将会接受你的表演才能。当然,凡事得有个过程,开初承认你功夫的,只是一些武术爱好者,可现在,美国的武术界权威都赞同你的功夫。这也就像移居美国的中国人,最初只是卖苦力的劳工;后来做上餐馆和洗衣店的小老板;再后来,美国的知识界,有了愈来愈多的华裔教授、科学家、作家,有的还获得诺贝尔奖金,引起全世界的瞩目。我看不用多久,美国的电影界就会有华裔演员,有的还可成为大明星,一点也不比白人明星逊色。我想这样的人,首先会是你……” 李小龙的火气慢慢平息下来,莲达说的这番话十分得体。自从跟李小龙拍拖,莲达开始了解中国,了解中国人。美国的华人移民史,莲达多是从李小龙嘴里获得的知识,可现在经莲达的口道来,功效神奇。 莲达善解人意,但她也不是盲目恭维李小龙。她相信李小龙的才华和毅力,只要他认准的事,就会百般努力化为现实。她不止一遍听李小龙讲述他在香港的从影经历,也不止一次看他推广功夫而做的种种讲演和表演。莲达佩服李小龙的表演天赋,她认为他缺的是机遇。 冷静下来的李小龙重新开电视,他搂着莲达,心平气和地评价电影。莲达说:“虽然莫尼和雷纳所扮的中国农夫四不像,简直糟糕透顶,但他们至少有一点比你强,这就是他们纯正的美式英语。” 李小龙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此刻他的神情,就像一位天真的大孩子。外国演员难以跻身好莱坞的原因之一,就是对白不过关。李小龙拜妻子为师,努力使自己的口语更美国化,逐步消灭掉已经形成习惯的发音或语法错误。 洛杉矾是个花园式城市,城区很少高楼大厦,多是两三层的别墅式建筑。所谓城区,实际上是50个分散小镇的组合,人口二百多万,而城区范围惊人之大。美国是个汽车上的民族,对洛杉矶来说,没车之人,无疑没腿。 李小龙买了一辆克莱斯勒公司50年代出厂的老爷车。 李小龙和莲达第一次开自己的车出门旅游是去好莱坞——这离他们居住的小镇差不多有100里路。好莱坞在本世纪初尚是一个荒漠中的小村。这里阳光充足,带原始意味的景色特别适宜电影的外景拍摄,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电影工作者。于是,美国的电影中心遂从东部阴冷多雾多雨的纽约渐移到好莱坞。到20年代,好莱坞已成为繁华小镇,戴上了世界影都的桂冠。 好莱坞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全世界的影迷,自然也吸引着以电影作为自己奋斗目标的李小龙,以及他事业上的伴侣莲达。尽管李小龙曾来过这里,好莱坞在他眼里,仍光芒四耀,并且蒙着一层神秘的面纱。 一路上,两人心情极佳,欢声笑语,谈起他们各自所知的好莱坞的故事。 然而,好莱坞并没有高举花束迎接这位未来的功夫影星,他们和众多的影迷一样,只能做好莱坞的旅游观光者。他们能去的地方十分有限,也极少有人有机会看到他们所崇拜的大明星。 那时候,美国电影虽面临着电视愈来愈有力的挑战,上座率下降,内部出现财政危机。可绵延了近半个世纪的鼎盛煌赫依然景象不减,八大电影公司仍然令影迷,甚至令明星们肃然起敬。“电影的魅力在于神秘”。电影公司是绝对不许影迷参观拍摄现场和亲睹拍摄过程。这种情形到70年代后有很大的改观,陷于财政困境的电影公司利用影迷的好奇心理,发展电影旅游业,吸引旅游者去参观一般的拍摄现场,或向他们展示昔日电影所留下的场景和道具。 李小龙对电影的拍摄不觉神秘,但对美国电影高超的特技和恢宏的场面仍惊叹不已。李小龙和莲达只能在该转的地方转转。他无法见到能主宰他命运的电影界要员。李小龙不是神,他和众多渴望从影的影迷一样抱有幼稚的想法,毛遂自荐,说服这些要员派一个角色让他(她)一试,从而一炮走红。 如云的美女是好莱坞的一大景观。她们绝不是在银幕上抛头露面的艳星,那些影星生活在特有的圈子里,深居简出,竭力保持与公众的距离,而使公众永觉神秘。这些美女自然是渴望从影的影迷,她们自荐未遂,便留在好莱坞,姑且从事秘书、招待甚至应召女郎之类的职业。她们祈祷有一天,会被坐在豪华房车,或在餐馆酒吧用餐嗜酒的电影导演和制片人发现,引她来到水银灯下,开始辉煌的演艺生涯。就像当年梦露那样,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平凡少女,一夜间变成饮誉世界的艳星。 能如愿以偿者极少极少。日理万机的电影界要员根本无暇垂目顾盼这些浮艳的美女(漂亮并非做女星的唯一要素)。有的美女,甚至在影业人士出没之处彻底裸呈,以引起要员们的关注,也未能实现梦想。于是,不少青春消褪或彻底绝望的美女沮丧而去。同时,又有不少美女被好莱坞的成功神话吸引而来。好莱坞永远保持美女如云的奇景—除非它的支柱产业电影在一夜之间消失。 其实,来好莱坞追寻梦想的俊男也呈潮涌之势。他们不像美女那样更引人注目,也不像美女那样能靠姿色姑且生存。服务性行业能提供给他们的工作极少,并且多是少抛头露面的粗活。他们缺乏女性的那种耐心,也就容易死心,他们眼看在好莱坞从影无望,便就打道回府或流落他乡谋生。 他们中不乏素质优良的佼佼者,在这些佼佼者中,能实现梦想的仅是少数,而多数人会被埋没。这就是好莱坞的美丽神话与残酷现实。李小龙自然是其中高素质的佼佼者,可与他们相比,他却有个明显的劣势——这就是他是矮小黄皮肤的中国人。 李小龙和莲达在好莱坞街头和外景地匆匆转了一圈。他和众多影迷一样,渴望能在好莱坞获得立锥之地,从而崭露头角。但他绝不会像他们那样去崇拜明星,对大明星住过的房屋、坐过的餐桌、用过的器具或留有手印的碑石激动景仰万分,或摸一摸,或坐一坐,或拍下照片以资永恒留念。 他跟莲达说:“我们真不该这么忙于跑到这里来。” 好莱坞是个极排外的地方。这是白种人的一统天下,并且绝大多数是美国人。欧洲非英语国的演员想打入好莱坞也绝非易事,他们必须像褒曼那样出类拔萃,并能讲一口纯正的英语。故而亚裔演员在好莱坞寥若晨星。 他们离开好莱坞,莲达驾车,李小龙靠在座椅上,情绪低落。 汽车穿过城区,莲达把车停在路边,指着一幢陈旧的公寓楼说:“壁克馥(好莱坞早期影星)曾在这里住过,但最后,她还是给房东撵走了。房东的后代,现在以此为壁克馥的故居而自豪。”莲达知道李小龙没有瞻仰的兴趣,又驱车前进。 莲达是个一切以丈夫为中心的东方式妻子,李小龙喜欢的东西,她都努力培养自己的兴趣。她看过不少功夫书,也能说出个道道;她努力使自己适应中国菜,并尝试烹任;她原本就喜欢看电影,现在却是偏重这方面的修养。他们谈起美国的电影史,话题一直延续到他们坐进租住房的小客厅。 在本世纪初,电影演员是一种为君子所不齿的下等职业。在洛杉矾,房东为杜绝电影演员租房,纷纷在门口挂上这样的牌子:“电影演员与带狗者谢绝租房”、“电影演员与妓女止步”,等等。电影演员为保全自己的名誉,都不敢在字幕上打上自己的姓名——大明星卓别林就曾这样做过。仅过了半个世纪,电影发生了惊天动地的变化,电影演员成了人人企羡、引以为豪的职业,电影的品种不断增多,题材日益广泛。 莲达说:“我看用不着多少年,好莱坞就会出现表现中国功夫的影片,并逐渐发展为一种故事片模式。” “你真是这么认为的?”李小龙问。 “是的。”莲达说道:“一件事物有了影响,自然是全国性的影响,好莱坞的影片必然会反映,电影公司的老板也必然会获得利润。这就是美国的法则,就像美国西部的牛仔,影响了整个美国民族的性格,才有了西部片,并且久而不衰。中国的功夫日益为美国人所接受,影响越来越大,电影公司的老板不会熟视无睹。” 莲达不仅是李小龙事业上的辅助者,并且是他事业上的预言人。莲达是个聪颖的女子,读大学时成绩优异,在成为人妻之后,她仍显示出含而不露的聪颖。1971年,已被港人视为好莱坞明星的李小龙在一篇文章中说道:“在我这一生中,最大的收获,我以为并不是武道上、电影上或是电视上,而是娶得了一位外国籍的好妻子。” 可见,莲达在李小龙生活与事业上位置的重要! 莲达的预言,没多久便显露出端倪。这一年冬季,李小龙作为佳宾出席在长堤举行的国际空手道大赛,作了极成功的示范表演。所表演的项目,被大赛主办人艾伯嘉录成16毫米的资料影片。那一天,艾伯嘉的空手道徒弟雪伯灵也在场观看,为李小龙高超的武技所深深倾服。 爱好东方武术的雪伯灵,是好莱坞的著名发型设计师。他见识李小龙的绝顶功夫后,便有心结交李小龙。于是,经艾伯嘉引线,李小龙和雪伯灵在一家中餐馆见面。两人一见如故,谈得十分投机,由功夫谈到人生。雪伯灵这才知道,这位功夫大师曾在香港做过电影演员,赴美之后仍未泯灭拍电影的念头,只是觉得这念头有几分荒诞和渺茫。 雪伯灵很赞许李小龙的志向,他认为李小龙的素质适宜饰演硬汉。他由此谈了不少李小龙去好莱坞洞悉不了的内幕。他说:“机遇对一个人来说实在太重要了,你不要抱什么奢望,尽管我认识一些导演和制片人,你仍然去发展你的中国功夫。” 李小龙应一位朋友之邀,去奥克兰合办武馆,同时把家迁到那里。稍稍安顿后,便把自己的电话号码告诉他的朋友,自然也包括仅一面之交的雪伯灵。 这年冬天,是李小龙最焦虑、最榜惶的时期,武馆不景气,从影的希望依然渺茫。莲达一方面与李小龙分担焦虑,一方面鼓励他潜心练武。事实证明,没有李小龙武道的成功,也就不会有他电影上的成功。 雪伯灵是个事未成不先夸海口的人,他把李小龙的事暗暗记在心上。他的发型技艺出色,常有好莱坞的要员、导演及演员光顾他的发屋。雪伯灵竭力向他们推荐李小龙,说他的功夫如何了得,并夸大其辞说他是香港最著名的影星。可他们听说“布鲁斯”是个华人便摇头,说:“对不起,暂时还没有适合他的角色。”这使得雪伯灵很失望,觉得很对不起李小龙。他熟悉好莱坞的情况,他们宁可让美国演员化装成中国人而不启用中国人演自已的同胞,在他们眼里,只有欧洲来的演员方能在好莱坞重塑。 60年代,是美国电影业向电视业大调整的年代。在50年代,好莱坞对电视采取轻蔑和关门态度,鄙薄这门年幼尚不成熟的艺术,拒绝合作,更不会向其出卖电影播映权。这迫使电视网自谋出路,模仿电影故事片拍摄电视剧,电视剧发展惊人,愈来愈受观众欢迎,把大量应属影院的观众拉到家室的电视机前。这使得好莱坞的老板感到莫大的威胁及恐慌,他们不得不调整策略,向电视靠拢,组织电视剧摄制机构,向电视网出卖电视剧,并将一些过时的电影拷贝卖给电视网。于是,好莱坞出现影视合一,或者独立的电视制片及演职人士。 一天,“20世纪福斯公司”的电视制片人威廉·杜西亚来雪伯灵的发屋理发。健谈大概是天下理发师的共有特性,“心怀鬼胎”的雪伯灵做出漫不经心的样子跟杜西亚闲聊,频频掏出守口如瓶的杜西亚口里的话。杜西亚说到他正在筹拍电视连续剧《陈查礼》,几个重要的角色已定下演员,还就差“长子”一角悬在那里。“长子”是个带有欧洲血统的中国青年,他擅长古老的中国功夫。 雪伯灵说:“找这样的亚欧混血的演员是不容易,又要懂中国老古董功夫,又要会腔正字圆英语对白,还要擅长表演,至少得具备这方面的潜能。找一个会徒手格斗擒拿的白人演员倒也是可以,就是化妆师无论多么高明,扮出来的角色形象总觉得失真和别扭。” 雪伯灵抑制住心头喜悦,慢慢地修饰杜西亚的发型,精益求精,旨在拖延时间。突然,雪伯灵一激灵,说:“我想起一个人,这人演这个角色再适宜不过,他便是个混血儿;曾在香港拍过几十部影片,屡屡获得世界华语电影大奖,有东方少年影帝之称。可这些年,他走火入魔,一心想做功夫大师,就不知他还有没有兴趣重返影坛。” 雪伯灵料想杜西亚跟众多的好莱坞人士一样,对华语电影状况的了解是个白痴,便将“布鲁斯·李”胡吹海夸一通。果真,杜西亚的胃口给雪伯灵呼噜吊了起来,他聚精会神地聆听,理完发还呆着不走。杜西亚问:“有他主演过的华语片没有?”雪伯灵说:“上哪去找?除非飞到香港去看。美国总是向别的国家倾销自己的影片,从没想过要进口别人的拷贝。”杜西亚说:“其实东方国家也能拍出好电影,比如日本的《罗生门》,印度的《流浪者》,就是我们对华语国家和地区的电影关注太少。” 雪伯灵告诉他:“我的空手道老师艾伯嘉跟布鲁斯是好友,听说艾伯嘉曾把布鲁斯的功夫表演拍成资料电影。”杜西亚急切地说:“那你去把资料电影借过来看看,我录用了布鲁斯,会付给你佣金。” 雪伯灵答应试试看,又说我们是朋友,佣金一事就免提。雪伯灵送走杜西亚,现在颠倒来,成了杜西亚有求于雪伯灵了。 这是件双方意投之事。最后的事实证明,雪伯灵最初对李小龙的“吹捧”,不含任何水份。 雪伯灵没将消息告诉李小龙,而是先与艾伯嘉取得联系。艾伯嘉带上李小龙在长堤国际空手道大赛中功夫表演的资料电影赶往好莱坞,在放映室将资料电影放给杜西亚及有关人士看。李小龙的精彩表演,使得“审查官”杜西亚像一名热情的观众一样拍手叫好。杜西亚激动而郑重其事地托付艾伯嘉将李小龙请来。 雪伯灵和艾伯嘉共同挂通李小龙的电话,话说得很含糊,说好莱坞的一个电视片需要一名会一些功夫的亚裔演员,他们打算推荐。 李小龙放下手头之事,立即赶往好莱坞。 雪伯灵将事情的大致经过讲与李小龙听,盼望已久的李小龙此刻显得异常激动。雪伯灵连向李小龙泼来几桶凉水,他说:“合约还没签,现在什么都不算数。”又说:“签了合约也可以毁约,好莱坞常有这种事,了不起赔偿一部分钱,这不是你所希望得到的。”还说:“你曾是东方的少年影帝,就得有影帝的派头,不可在杜西亚面前唯唯诺诺、毕恭毕敬。就像推销商品,急于将商品脱手,却还要做出不想成交,留以日后涨价卖得好价钱的姿态。当然,你不是商品,你是宝贝。” 雪伯灵的美式幽默说得三人哄堂大笑。 于是,李小龙心定而从容地跟杜西亚洽谈。他不像初涉影坛的年轻演员那样,什么都不询问就把一切应允下来,甚至连自己要扮的角色是什么都不明白。李小龙仔细问过剧情及他所纷的“长子”角色,沉思良久,说他愿意扮演“长子”一角。尔后洽谈合约的细节,郑重其事在合约签上“Bruce ·Lee”(布鲁斯·李)。 李小龙赶回奥克兰的家,把喜讯告诉莲达,莲达自然高兴万分,噙着泪说:“我早想过,亲爱的,我们会有这一天的!会有这一天的。”他们马上处理武馆的事务,搬家至洛杉矶住下来。李小龙进了“20世纪福斯公司”的演员学校。这是好莱坞各影业公司的习惯做法,对来自非英语国家的外籍演员通常都得进行培训,以适应好莱坞模式和迎合美国的电影观众的口味。这是成为明星演员的李小龙,一生中唯一接受的为期一个月的正规表演训练。 1965年2月,莲达生下他们第一个孩子,中文名字为李国豪,英文名字为普拉顿·李。李国豪在外貌特征上与父亲有较大的不同,这是因为李国豪继承了3/4的欧罗巴血统,而李小龙只有1/4的欧罗巴血统的缘故。在美国街头,李小龙会被看作来自远东的亚裔移民,而李国豪则会被认为是地道的美国人。 李小龙沉浸在为父的喜悦之中,而还不满一周,却从香港传来他父亲李海泉逝世的噩耗。 李小龙携带妻儿飞赴香港奔丧。此时,莲达的身体尚未恢复。好在她接受的是美国生育文化,压根就没有中国产妇“坐月子”的概念。莲达坚持自己行动,这为热丧之中的李小龙分忧不少。 波音707客机降落在香港启德机场,李小龙哥哥和姐姐在机场大厅接他们。他们分乘两辆计程车回家。车窗外,是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车水马龙,一派繁华景象。这情景,李小龙和莲达都有些小的吃惊。香港,不像美国人所臆想的那么贫穷落后,同时,也比李小龙6年前离港时要好得多。 香港正步入经济高速发展时期。 回到家里,李小龙按照中国人的传统礼节跪拜了父亲遗像,然后跪拜泣泪的母亲,接着莲达也按照李小龙的姿势欲跪拜,被李小龙的母亲搀扶住,说你在坐月子就免了,吩咐女儿扶莲达去休息。莲达坚持跟李小龙呆在一起,她用在飞机上学会的唯一一句广东话向灵堂里几十个亲戚至友一一问好。 李小龙立即遭到悲痛中的母亲何氏的责备,她说女人坐月子没养好身子,就会落下一辈子的顽疾。何氏虽有一半欧洲血统,从小生活在中国,已经完全中国化。尽管李小龙向母亲解释,何氏还是把媳妇莲达劝进卧房躺下。 尽管存在中西文化之鸿沟,加上李家正在热丧的沉痛之中,莲达仍感到东方民族的宽容和温暖。 李国豪在众人手中传来传去,他的模样,酷似中国佛经故事里描述的“金童”,让人喜欢不迭。李家的悲痛气氛,也为此冲淡了许多。 李国豪给父亲李小龙抱去,他们在兄弟李忠琛、李振辉的陪同下,去摈仪馆瞻仰父亲的遗容——香港与内地一样,是个以男人为中心的社会。 办完丧事,李小龙少年时的朋友小麒麟来看望李小龙。他们从小在一起拍电影,成年后,李小龙赴美。小麒麟告诉李小龙,有一家戏院(香港对电影院的称谓)正在上映李小龙离港前主演的《人海孤鸿》,今天是最后一天,愿不愿带美国妻子去睇(看)。 莲达知道李小龙在香港演过那些电影,对里面的人物、情节都了解得一清二楚,就是没机会一睹为快。李小龙曾无数次跟莲达许诺过,若回香港,第一件事就是陪莲达去看他参加拍摄的电影。可这次回港却是奔丧,依照传统风俗是不能参加娱乐活动的。然而,李小龙参与拍摄的电影已成为旧片,除非是传世的经典之作,香港戏院极少将旧片重映。香港每隔几天就有新片面市,或本港的,或进口的。 就李小龙来说,他也极想看《人海孤鸿》。这部影片是他离港后才公演,在美国一直没机会看。 李小龙去征求母亲的意见,何氏极开通,不待小龙说完就允许下来。 李小龙陪莲达去了戏院,观众稀稀落落,这使得李小龙十分扫兴。电影开始,连李小龙也跟莲达一道沉浸在曲折的情节与人物的命运之中。映毕,莲达满眼星星的泪花。出了戏院,李小龙问:“感觉怎样?”莲达没正面回答,说:“你会成为好莱坞的明星的。” 当晚,李小龙拨通给威廉,杜西亚的越洋电话,垂询《陈查礼》一片的开拍时间。杜西亚告诉他,《陈查礼》因故延期,你安心在香港的家多呆些日子,一有确定的开机时间,我立即会通知你。 李小龙一呆就是近半年。 在香港的日子是他最苦闷的一段生活。他等待杜西亚的消息,担心错过电话,他平时不敢跑远。他想回洛杉矾去住,可新寡的母亲好心挽留他多住。李小龙也觉得应该尽这份孝心,因为在他少年时惹事生非,给家里添的麻烦太多,他应该换这种形式补偿。 李小龙带莲达去拜渴叶问师父,叶问又衰老许多,身手却还那么矫健。叶问同李小龙练粘手,欣慰道:“原以为你去美国留洋念大学,娶了美国妻子会荒疏了中国功夫,看来你不仅末荒疏,还大有长进。” 李小龙会见一些师兄弟,在一起讲手,切磋武艺。李小龙发现,他们的武道仍处在半封闭状况,变化不大。按通常的逻辑,发展中国武术,在其发源及繁衍地是最好不过。结果却会有另一种诠释,在美国,各国武术林立纷争交融,更利于中国武术的发展。 因此李小龙很少主动去跟师兄弟交往,在一起时,多是李小龙谈在美国的生活及见闻。这使得有人觉得李小龙留美后眼界高了,变得骄傲起来。李小龙一贯我行我素,不计较别人会怎么看他说他。 李小龙也很少参加社交活动。他不习惯这种应酬场面,他觉得香港人虚伪,当面说的话与背地说的话很不一样。有一天晚上,他十分失望地向几位年长于他的亲戚问道:“为什么香港人不可以说自己想说的话,做自己愿干的事?这样做人,不觉得太累了吗?”亲戚都觉得愕然,他们已习惯于生活在这种人文氛围里,也都觉得,小龙留美几年,变得太快,快得难以使人接受。 李小龙和其他中国移民一样,在很长时期内,陷于文化定位的仿捏困惑中。在美国人眼里,他是中国人;在中国人眼里,他又是美国人。旅美的几年里,李小龙因目睹耳闻体会到种族歧视,对美国人有股难以名状的反感。他多想回到故土的同胞之间,畅畅快快地吐一口怨气。回到香港,他又觉不顺不满。他由此而怀念和欣赏起美国人来,心直坦诚,无拘无束,想干就干,毫无顾忌。 李小龙没有在香港客串电影的欲望。尽管电影圈有不少他父亲的同事及他少年时结交的演员朋友;尽管此时功夫片日趋热门,功夫师大有施展身手的机遇;尽管他手头并不宽裕,父亲仙逝,家道开始下滑。李小龙谢绝了好心明友推荐的角色,他认定,他的电影事业必须在美国。 以后,是莲达挂通越洋电话,向杜西亚垂询《陈查礼》一事,她按照美国人的方式向杜西亚问好,并且说一些能引起杜西亚兴趣的香港新闻,譬如参加越战的美军赴香港度假如何寻欢作乐、醉生梦死,等等。 莲达在待人交际方面较李小龙聪颖、周全而得体。事实也证明莲达较李小龙更胜一筹。通过数次电话后,百忙中的杜西亚会主动挂个电话来向李小龙夫妇问好,并说《陈查礼》仍在筹备,李小龙饰的“长子”一角不会变。 等待是折磨人的,李小龙在港滞留的日子大多消磨在练功和读书上。他的性格跟少年时大不一样,他绝不惹事生非,但有一次,他还是跟人干了一架。 那是李小龙携莲达与褪袱中的李国豪,去九龙飞鹅山踏青。他们遇着一伙烂仔似的小青年,烂仔朝莲达指指戳戳,评头论足,说这个鬼妹如何如何。鬼佬鬼妹是清代广东人对西洋男女的贬称,现在成了粤语中的习惯用词,一般并不含贬意褒意。 李小龙容不得他们把鬼妹之词,冠于他心爱的妻子头上,便怒目而视,道:“你们说什么?”烂仔欺他一个男子,放肆指着莲达和李国豪说:“番鬼妹!”“狗杂种!” 李小龙怒发冲冠,叫道:“你们再叫一句!”烂仔有恃无恐,叫道:“番鬼妹!”“狗杂种!”向李小龙扑来。李小龙使出连环脚,这帮烂仔像狂风折枯树一样倒地。 李小龙没继续惩罚他们,说:“以后嘴巴干净点!”这些烂仔抱头鼠窜逃走。 那时,香港虽开始取得喜人的经济奇迹,但香港人依然过着简朴的生活。家里末装冷气机,湿热溽闷的天气使得莲达和孩子受不了。李国豪浑身长满痱子,泛滥的毒蚊又使人不得不睡在蚊帐里。莲达给折磨得憔悴不堪。 炎热的8月,李小龙一家三口离开香港。这是李小龙成年后事业停滞,比较黯淡的日子。李小龙觉得再这样呆下去,会使他的锐气全无。母亲何氏自然希望儿子、儿媳及孙子定居香港,但她知道留不住小龙的心,小龙认定美国更适合发展他的个性、天赋及事业。 莲达忍受不了香港的天气及居住环境,但对李家及李家的亲戚一直抱有好感。这以后,每逢圣诞节,莲达都会向他们寄去精美的祝福卡片,而粗心的李小龙却会把这些琐事忘到一边。莲达是美国人,自然更喜欢生活在美国。好几年后,她为了丈夫的事业,又随小龙举家迁居香港。有记者问她上一回来香港的感受时,莲达早已淡忘种种不愉快,她说上一回来香港她收获巨大,学会了说简单的广东话,还学会了几样拿手的广东菜。 在洛杉矾国际机场,李小龙夫妇不待安顿下来,就与朋友通了电话,好决定他们的去向。给杜西亚的电话是莲达打的,在电话中杜西亚闪烁其辞,说《陈查礼》的拍摄大概还会延期,劝李小龙不要着急,旅途疲倦该好好休息休息。 这使得李小龙和莲达满腹狐疑。他们商议后,决定在离好莱坞不远的街区先安顿下来,因为靠得近,联络方便,机遇相对会多些。 他们住进一幢德式的民宅里,在二楼占据了一小套,家具和大件用具是现成的,搬家频繁,他们也不打算添置什么。李小龙布置他的书橱,多次搬家,扔掉不少东西,他都末扔掉被他视为经典的武道及哲学书。 莲达拨通杜西亚的电话,告诉他住处的地址及电话号码,杜西亚支支唔唔,未提及《陈查礼》,似乎在回避。 李小龙和莲达疑窦丛生。 这以后,跟杜西亚失去联系,因为接电话的是另一个陌生男子,他说这幢房子,他已委托经纪人买下,原来住户的去向,他全然不知。 李小龙火冒三丈,叫嚷明天一早就去20世纪福斯公司,向杜西亚问个明白,《陈查礼》何时开机,“长子”一角有无变动! 雪伯灵来了电话,说他已有好久没见过杜西亚;他不知《陈查礼》到底怎样了;他知道不少好莱坞关于未来计划的决策是高度保密的,因为各电影公司间竞争异常激烈。雪伯灵最后提醒李小龙;“你是跟20世纪福斯公司的杜西亚签了约的。” 李小龙到底没莽撞。 可一家人的生活陷于困境。原先办武馆,有一笔积蓄。在香港赋闲近半年,往返机票,与亲友间的应酬,积蓄几乎消耗贻尽。重返美国,每一步都得花钱,而又不见一分钱收入进来。莲达干方百计节省开支,宁可苦了自己,也不能苦了丈夫和孩子。没几天,她实在撑不下去了,迫不得已向母亲开口借钱。 在美国,子女没有赡养父母的义务,而父母也不会成为成年子女的依赖。当初,莲达母亲就反对女儿的这门婚事,现在陷入窘境,极难开这个口。 莲达给母亲打电话时,给练功回来的李小龙听见。他反对向岳母借钱,他认为完全能够养活一家人。办武馆,一下子难见成效,办起来后,中途因事停顿将是件很麻烦的事。李小龙去做功夫表演,过去做功夫表演时,常会有功夫爱好者或热心人捐钱赞助他的功夫事业。他不以此为目的,但也不拒绝。可现在,做功夫表演完全是为赚钱,李小龙觉得自己是在乞讨,心情灰黯之极。 好莱坞是一座金碧辉煌的艺术殿堂,欲入内,几乎都得经过一番痛苦损人的磨难。李小龙的处境还不算惨。有的人最后被逼迫得沦为乞丐或妓女,终究末如愿以偿。 杜西亚不期来到李小龙家,李小龙和莲达都感到有些意外。杜西亚首先说:《陈查礼》的“长子”一角已告吹。 李小龙不感到吃惊,但感到愤恨。李小龙没来得及问原因,以后也没再追问过原因——因为杜西亚马上告诉李小龙一条足以安慰他的消息,李小龙被安排到《青蜂侠》剧组。此剧公司总裁已点了头,开机时间已定,并跟电视网签订了首播合约。 杜西亚向李小龙说明了回避的原因,事情未最后确定,不便事先透露信息。李小龙直露地说:“我那时对你恨之入骨,但是,现在不恨了。” 杜西亚跟李小龙握手言欢。 离开机还有两个半月。这期间,剧组需完成前一部电视剧《蝙蝠侠》的制作。李小龙吃了定心九,重新把武馆开起来。由于他在长堤国际空手道大赛的名声,每名学员每月的学费增到20美元。李小龙没有滥招学员,能维持基本生活足矣。他仍把武馆当做他功夫事业的基点,他也相信他很快就会富裕起来——好莱坞没有低薪阶层。 在《青蜂侠》末开机之前,李小龙还到一些武术比赛会上或武师聚会上客串功大表演。 《青蜂侠》仍是杜西亚做制片人,主角青蜂侠由威廉士担任,李小龙则扮演青蜂侠的助手加藤。加藤是个美籍日裔性格独持的新闻记者,他们有勇有谋,武功高强,专门跟罪恶势力作斗争。他不像别的新闻记者那样,只满足于采访新奇的独家新闻,将他们的犯罪事实在传媒上曝光了事,而是直接参与事件的整个过程。他与青蜂侠利用新闻采访的种种便利,事先摸清罪犯的图谋,便在深更半夜乘车前住制止暴行,并将歹徒一网打尽。 《青蜂侠》每集30分钟,每集的故事相对独立,情节比较紧凑。全剧共30集,计划在1966年至1967年间陆续播出。 好莱坞在拍摄电视剧时也往往显出大家气派(这势必导致摄制成本过高,最后敌不过因陋就简的电视网剧作中心,现在美国的电视剧,多为电视网摄制),演员的阵容、场面、灯光、布景、道具等等一切,都带有从电影摄制脱胎而来的痕迹。加上好莱坞独具的、无可匹敌的显赫名声,因此。常常会使外籍演员,尤其是新演员产生或多或少的诚惶诚恐之感。 李小龙却不然,他一进入剧组就显示出他的个性,执着、倔犟、认真。他不容许在剧情中轻视他竭力张扬的截拳道。 有一次,导演设计一个订斗场面,李小龙所饰的加藤跟一名壮实如牛的歹徒搏斗,加藤重拳击他,他还挺胸坦然狂笑。最后青蜂侠和加藤两人力斗这歹徒,青蜂侠开枪结束他的性命。 李小龙不等导演阐述完,马上表示反对,说道:“这不是截拳道!东方武术不是老太太吃的奶油蛋糕,是钢!是铁!是飓风!是雷暴!” 导演说:“这是剧情的需要,表现歹徒的顽强,青蜂侠和加藤最后制服了歹徒,就证明他们比歹徒更勇更强。” 李小龙执拗地跟导演争辩,他说:“我还没学会用拳脚跟敌人搔痒,我只会搏杀!”李小龙的怪脾气,使得那个欲在镜头中大显身手的饰歹徒的演员十分不快,他说:“我不信你的拳脚这么厉害!”结果,李小龙只一脚就把他端倒在地。 导演不得不修正他的动作设计,强化了加藤骁勇的一面。 李小龙的表现,跟一些初入好莱坞大门的演员很不同,他从不唯唯诺诺,对导演或明星演员唯命是从。他不断地制造“麻烦”,却又不是无理取闹。 青蜂侠和加藤都是夜间行动,打斗多在黑暗中进行。李小龙对这种黑灯瞎火下的打斗索然寡味,因为观众将看不到他的精彩功夫表演。李小龙向导演建议要增加黑夜的亮度,辅以灯光。他还认为要尽可能地把这种场面移到灯光下进行,因为现实中的黑夜不是绝对的黑,有星光月色,有路灯房灯,还会有城市之夜的巨大反光。他说:“打斗场面说到底是给观众看的,观众看不清,不如不看,这部电视剧以何魅力吸引观众?如何才叫成功?” 导演虽不快,还是有节制地采纳李小龙的建议。好莱坞实行的是明星制,而不像欧洲一些国家实行导演制,一切以导演为中心,导演具有绝对权威。好莱坞的机制是围绕明星演员转的,编剧、导演、摄影等等,都围着明星演员转。好莱坞没有演员绝对服从导演一说。李小龙虽不是明星,但他的气质、演技、功夫令人刮目相看,不敢小觑而把他当成初出茅庐者。 导演和李小龙常常闹得不欢,最后是制片人杜西亚出面调解,使得两人达成共识,还算愉快地合作下去。 李小龙是个功夫大师,同时还是个职业演员。因此,他不会一味地张扬自己的功夫,而无视电视的艺术规律及商业需要。李小龙也常常做出妥协。比如依照截拳道的实战打法,数秒钟内就可制服敌手,但这样会使观众看不过瘾。因此,李小龙不得不掺合一些“花哨动作”,既把打斗场面弄得夸张奇妙,又延长了吊观众口味的暴力场面。 《青蜂侠》陆续播出,没有引起轰动。但饰演加藤的李小龙,却愈来愈受观众的青睐,他英俊灵敏,身手不凡,在剧中的表现,远胜于饰主角青蜂侠的威廉士一筹。 当时,美国一家电影杂志分析了李小龙为什么能够喧宾夺主,抢去威廉士风头的原因: 一、李小龙的演技确实突出,看得出他不是个初出茅庐的新手; 二、李小龙来自中国,那是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中国人有其深厚的文化本质,同时又有一股令西方人看来迷惑的清新神秘气息; 三、《青蜂侠》电视剧中的武打镜头,一部分采用了中国的“功夫”技巧,在屏幕上,使西方观众大开眼界,李小太使出中国功夫,确实令人叹为观止。 李小龙虽获得观众和传媒的赞赏,但他们对电视剧本身却不看好。为此,李小龙谈了他的看法:“《青蜂侠》之所以不大成功,主要是剧作的态度太严肃了。有时实在该轻松些,但整个剧作自始至终都板起面孔来说教。” 李小龙终于实现了进入好莱坞从事表演的梦想。他没有名声大噪天下知,却已取得可喜的业绩。他的最终目标是做世界级的功夫明星,这条路不平坦,充满艰辛,并且漫长。 |
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主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