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今日向何方


  跨过黄河,过了郑州,火车便掉头向西。向西,向西。沿着黄河南岸,火车向关中平原飞驰而去。
  在七号车厢的一个角落里,一个戴眼镜的胖小伙子,看着车窗外迎面奔来的一棵棵白杨树,忽然吟起诗来:“西望长安哪……”
  坐在他斜对面的一个身体结实、精力充沛,看来有60多岁的高个老头儿笑嘻嘻地接过他的诗句说:“既是‘不见家’,又是‘将见家’呀!”
  “不见北京人之家,将见半坡人之家吧?”坐在胖小伙旁边的瘦长小伙子马上接着说。
  坐在胖小伙对面、留着短辫子的小姑娘,一直望着车厢外,欣赏着祖国的壮丽河山,生气勃勃的农村、工厂,这时候也回过头来问老头儿道:“黄爷爷,你们说什么呀?”
  坐在她旁边的那个黄爷爷连忙解释道:“方冰念的是句唐诗,‘西望长安不见家’。长安,就是我们现在要去的西安。去年暑假,我们不是在北京周口店参观,今年暑假,我们又要去西安半坡学习吗?所以张东火说‘不见北京人之家,将见半坡人之家’了。”
  方冰透过眼镜下缘,摆出一副大哥的姿态,斜看着小姑娘说:“刘小红呀,她什么都不知道……”
  “可她又什么都想知道。”张东火立刻接过他的话,替小红辩护道,“这次要不是她坚持、鼓动,说不定你们还来不了呢?”
  黄爷爷说:“这种好学精神就很好嘛。拿学科学来说,既要有火一般的热情,又要有冰一样的冷静头脑,不断地变不知为知,从知之甚少到知之甚多啊!”
  “黄河,黄河!”张东火忽然跳起来,指着远处闪烁着的一条银白色带子说。
  “唉,不是看过黄河了吗?还这么兴奋!”方冰自得其乐地吟起诗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小红不禁又缠着黄爷爷,请他解释方冰念的诗。
  黄爷爷摸了摸胡须说:“方冰念的是唐朝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鹊楼》诗。‘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就是说时光过得很快,我们中华民族的摇篮——黄河,川流不息地奔入海洋,象征着历史的长河滚滚向前。‘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就是我们要站得高才能看得远。大家学习了原始群、母系氏族社会早期的历史,又要学习母系氏族社会晚期的历史了。这样,眼界就更加开阔了。”
  黄爷爷新鲜的解释,使方冰也用心地听着。
  “黄爷爷,”小红忽然提出了要求,“这次我们预定在西安半坡参观、学习十天,您还像去年一样,每晚给我们讲个故事吧!”
  “故事是要讲呀,”黄爷爷笑着说,“不过,这次我和你们是‘同学’了,能不能大家轮流讲呢?”
  “轮流讲?”东火、方冰、小红不约而同地喊道。
  小红还说:“我不来,我不来!”
  “你不是已经来了吗?”东火瞪眼斥责道,“怕什么?试试吧!”
  “对呀,试试吧!”黄爷爷给她打气说。
  “那就得好好安排一下。”方冰扶了扶眼镜说,“黄爷爷开头、结尾,其余的我们四个人再平分,每人分两个。各人重点准备,还得互相照应哩。”
  “哟,那我不是得讲四个了吗?我不来,我不来!”黄爷爷学着小红天真的口气说。
  “讲四个,您就得讲四个。”小红一算自己只要讲两个,也就不反对了。
  “好吧!”黄爷爷认真地说,“我们先预备一份目录,分题准备。讲的方法是不是还像去年一样,采取电影的‘慢拍快放’手法。半坡人是6000年前的人,我们以他们为核心,而又不受半坡材料限制,从一万多年前讲到五六千年前,怎样?”
  “行,十个故事安排一套人物就行了。”东火说。
  “主要人物都得给起个名字,让他们说现代普通话。”小红补充说。
  接着,四个人拟了十个大题目,至于小标题,则是以后补充进去的。


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