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组织理论、证据

和公共政策》

克拉克森 米勒著 

 

7  垄断竞争

 

 

    完全竞争和纯粹垄断模型代表价格决定形式的两个极端。在完全竞争模型中,我们假定存在许许多多生产同质产品而对价格毫无影响的厂商,他们是价格的接受者。在纯粹垄断模型中,我们假定厂商是某种商品的唯一销售者,他们是价格的制定者。这样一来,市场情况似乎陷入了这两个极端的境地(寡头垄断则如前所述)。虽然许多厂商对价格有某些控制,但毕竟不是面对完全需求弹性曲线。他们并非是真正的寡头垄断者或纯粹垄断者。30年代,经济学家力图寻找一种介于完全竞争和纯粹垄断两者之间的模型。因此,正是抱着这一热望,经济学界才接受了那些既有完全竞争又有纯粹垄断性质的模型,这就是由哈佛的爱德华·张伯仑和剑桥的琼·罗宾逊提出的垄断竞争模型。张伯仑所著的《垄断竞争理论》和罗宾逊所著的《不完全竞争经济学》两书均出版于1933年。我们所概述的理论主要来自张伯仑的著作。他的著作论述了垄断竞争产业的某些主要特征。我们把这些特征概述如下。

产品差异

    也许垄断竞争市场最重要的特征是产品差异。这些产品虽然相似,但不完全相同。如前所述,在完全竞争市场上,产品是同质的,而在垄断市场上只存在单一的产品,如果我们把同质产品也看作是厂商出卖的同质产品,那么就会出现这样一种情况,产品的所有单个制造商对于那些与其他类似产品只有细微差异的某种产品拥有绝对的垄断权。这样的产品差异我们可以举出许许多多的例子,如:香烟、牙膏、肥皂等等。产品差异看来确实表示了美国大多数(如果不是全部的话)市场的特性。我们确实不存在只买一种特定型号的电视机、只买一种特定型号的服装,或只买一种特定型号的汽车这种唯一的选择。许多类似但有差异的产品在各类产品中通常都可以买到。

    实际上,垄断竞争只是这种差别的一种情形,这种差别有时也被称为“生产差异”。每个厂商都必须确定一个适当的品种,每个厂商都必须确定各自产品的适当的质量标准。产品差别只能在市场结构中而不能在垄断竞争中发现,并且是一个应当运用我们的模型来解释的因素。

    一些经济学家喜欢把“真实的”产品差异和“人为的”产品差异两者区别开采。真实的产品差别指自然特性的差异,比如像两种不同牌号的洗衣剂,它们的实际化学性能有差异。人为的产品差异指产品内容和相同但包装材料、商标名称以及广告费用不同。当然,上述各种产品差异只代表产品差异中的很小一部分。例如,厂商也能根据地点的不同和为产品销售所提供的服务的不同而把他们的产品区别开来。

    这里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垄断竞争市场上,每个单个生产者对某种有差异的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实际上拥有绝对的垄断,尽管可以买到许多近似这种产品的代用品。

    无论产品差异的原因是什么,基本事实是,消费者认为,在任何一类产品中,单个产品上间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异。此外,消费者宁愿买某些价格更高的产品而不愿买另一些产品,认为那些价格反映了产品明显的质量差异。假如消费者多付15美分来购买半加仑的克洛罗克斯(Clorox)牌的超亚氯酸盐溶液漂白剂而不买其他商标的超亚氯酸盐溶液漂白剂,那么事实上这两种漂白剂的化学性能是否完全相同就是无关紧要的了。从理论上来说,它们是不同的产品。

    产品差异原因概述

    我们现在了解到,产品差别包括购买者对类似产品的不同态度。因此,产品差别的原因包括了引起购买者对竞争中的商品喜欢一种而不喜欢另一种的各种原因。产品差异的原因可以简要地概括如下:

    1.质量或设计方面的差异

    2.消费者对要购买的物品的基本性能和质量不了解(例如,不是经常被购买的和设计复杂的耐用品)引起的差异。

    3.由销售者推销行为,特别是广告和服务所引起的牌号、商标或公司名称的差异。

    4.同类商品销售者地理位置的差异。

    关于产品差异,我们将在第9章中进行更详细的讨论。现在让我们来看推销和广告,虽然它们也将在第9章中得到更详细的讨论。

    增加成本的需求——广告和推销  垄断竞争不同于完全竞争,因为在完全竞争中根本不需要推销。在完全竞争市场中,单个厂商用不着做广告。结果,假如厂商能按市价卖出它想要卖出的所有产品,那么就不能刺激他们花钱做广告,因为利润是在产业中的“所有”厂商之间进行分配的。但对垄断竞争者来说,情况就不同了。既然垄断竞争者只有一部分垄断权,广告就可能导致增加赢利。要做多少广告?只要有利可图就一直做下去。直到出现这样一种情况为止,多花一美元的广告费带来的边际收入等于一美元的边际成本。

    通常认为,做广告者的目的是使得需求曲线对于他或她的产品更无弹性,这是对广告目的的一种错误估计。

    看图7.1,我们画了两条需求曲线DD和D’D’。用垂直线轴表示需求价格弹性,那么,显而易见,在A点处D’D’比DD更有弹性。这必然意味着厂商要使广告引起的需求曲线围绕着A点从D’D’到弹性更小的DD波动吗?这取决于使利润最大的产出率。在产出率大于Q1时,在需求曲线D’D’上销售额更高,因为任何假定比Q1大得多的数量与由厂商在弹性较低需求曲线DD上出售的同样数量相比,在D’D’上能够卖更高的价格。

    做广告的目的是把需求曲线向右移。做广告的垄断竞争者总是希望需求曲线向右移而不是向左移,不管前者的弹性是大是小。

    在最严格的垄断竞争模型中,一个垄断竞争者做广告并不会招致其他竞争者的报复行为。那就是说,做广告并不是用来对付其他厂商对特定市场的侵入的。尽管如此,在垄断竞争产业中所有的厂商都为自己的产品做广告还是很寻常的。在这种意义上,我们有时也把这种广告叫做“竞争性”或“保护性”的广告。尽管它对“增加”销售量毫无影响,但对保持他们已有的销售量以防止其他厂商抢走生意来说则是必要的。竞争性广告与介绍性广告有时是明显不同的,介绍性广告实际上是提供消费者决定实哪种产品时有用的信息。竞争性广告和介绍性广告两者的区别是很模糊的,还没有找到一种切实有效的方法来辨明它们之间的区别。

    牌名广告

    大约在50年前,斯托金(Stocking)说过:“做广告最基本的经济作用是刺激或控制消费。”我们也必须了解,广告的确也帮助购买者认识产品的用途和产品的某些特性。这样的广告明显地对个人和社会都有利。有些评论家认为牌名广告具有某些(不是全部)真实性,牌名广告试图使购买者确信:特定销售者的产品较之于竞争者的产品性能更稳定,质量更优良。毫不奇怪,大部分牌名广告,质量与名称是一致的,质量与价格高低也是一致的。

    广告带来了一个问题:一个公司的推销活动与另一个公司的推销活动可能互相抵消。消费者的购买力是有限的。假如所有漂白剂都是相同的,那么宣传不同牌号的广告并不能对所有的消费者起作用。然而,假如广告似乎是有效的,那么,就会刺激所有的单个厂商去做广告。我们已把这种广告称为竞争性广告或保护性广告。假如其他厂商做广告。那个不做广告的厂商就会发现他的需求曲线向里移。因此,它必须做广告以抵消其他厂商做广告的作用。然而,所有的厂商都做广告,可能会提高市场对所有厂商产品的需求,因此也提高了单个厂商的需求曲线。

    产品群

    在本章中,我们不再假定产业是由生产同质商品的厂商所联合组成的。当我们用产业概念来讨论有差异的产品时,再用同质假定就行不通了。因为我们可把每个厂商都看成是生产不同产品的,这样它本身就是一个产业。张伯仑试图通过把生产类以产品的厂商归并在一起来解决这个问题。这些类似的产品被称为产品群。可以列举出的产品群有早点、汽车、卫生纸和肥皂。背离同质假定虽然带来某些理论上的问题,但可以减少某些经验上的问题。(关于产品与产业一致的问题,见第4章及其附录。)产品群的定义比同质的定义可能更符合政府关于S.I.C(标准行业分类)的定义。因此关于产品群的试验方案对处于垄断竞争中的厂商可能相对容易一些。

垄断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

    垄断竞争厂商认为自己多少有一些垄断势力。因此,它认为自己的需求曲线并不是水平的,即正好等于产品现行市价。

    我们能够分析处在垄断竞争产业(产品群)中的单个厂商的最佳行为,假定每个厂商面对的是等比例需求曲线。实际上这是张伯仑关于面对单个垄断竞争者的需求曲线的定义。“事实上,这条曲线将是产品总类需求曲线中的一小部分,将是同样有弹性的曲线”假如有50个卖者,那么单个卖者的需求曲线将在每一种价格上都表示需求总量的1/50。那么,我们就必然要假定所有厂商的规模都是相同的。我们还将进一步假定所有厂商的成本都是相同的。

    看图7.2。在这里,我们画了一条比例需求曲线dpdp,它代表当所有的厂商卖同样的价格时对某一特定厂商的需求量。换句话说,它是由在每一种价格水平上市场对50个规模相同的厂商的总需求量的1/50所构成的。一般来说,假如有n个规模相同的厂商,那么,这条比例需求曲线就是由在每一种价格水平上的市场总需求量的1/n构成的。

    让我们从价格P1出发。每个厂商因此在每单位时期卖出d1个单位产量。然而,根据张伯仑的假设,单个厂商行动时,似乎所有其他厂商仍把价格保持在P1处。这样,根据张伯仑的假设,单个厂商在价格为P1时所面对的一个厂商需求曲线就是dfdf。很明显,这个厂商的需求曲线在价格P1处更有弹性。在所有的价格处它都比等比例需求曲线dpdp更有弹性。因为在这个模型中单个厂商认为,其他厂商对它的价格变化不作出反应。所以,假如单个厂商降低它的价格来占据更大的市场那么,它发现它能够抢走其他保持更高价格的厂商的生意。假如这是在完全竞争的情况下(的确我们也能以这种方式分析完全竞争),那么dfdf在价格P1处就呈完全水平状态。然而,现在的情况不是完全竞争,因此,dfdf有一条处处低于它的边际收入曲线。这个边际收入曲线被称为mrf。再说一遍,如果单个垄断竞争者改变它的价格而其他所有厂商的价格不变,那么,它就会发现它得到的需求曲线是dfdf。

    在上述假设中,P1不是某一单个垄断竞争厂商的销售价格。这个厂商将增加产量直到边际收入等于边际成本或到产量q2处为止。它发现,他能在价格P2处卖出这个数量。

    然而,对于该产业来说,当价格在P2处时q2是不可能达到的。图7.2只适合某一特定的厂商。当所有的厂商一起行动,都试图增加各自的产量时,就不能沿着单个的需求曲线dfdf移动。它们必须沿着它们各自的等比例需求曲线dpdp 移动。这样,dfdf沿着dpdp滑动直至达到短期均衡为止。价格P2和数量q2组合之点并未达到均衡。每个厂商都必定发现,自己不仅在自己的厂商需求曲线dfdf上,而且也在等比例需求曲线dpdp上。

垄断竞争中的均衡

    短期均衡指的是这样一种情况,市价已不能刺激任何一个厂商去调整自己的价格和产量。这种情况只能发生在边际收益mrf等于边际成本mc时。在图7.3中,等比例需求曲线dpdp 相交于厂商需求曲线dfdf。仅仅在这个相交点上,厂商才能确定价格和产量。在价格Pe处,单个厂商的需求曲线dfdf相交于等比例需求曲线dpdp 。这个厂商生产时同时面对自己的需求曲线和等比例需求曲线。而且,这是获得最大利润率时的产量,因为它处于边际成本曲线与厂商见到的边际收益曲线mrf的交点上。

    注意,在这个短期均衡例子中,每个厂商都获得正的利润,这可以通过长期平均成本曲线LAC的位置看出,它在价格线下面与产量线相交。经济利润在图7.3中由虚线矩形(Pe·qe)-(C1·qe)表示。

长期均衡

    假如进入该行业有困难,那么图7.3也能代表在垄断竞争产业中单个厂商的长期均衡。假如无困难,那么实际经济利润的存在将吸引新的厂商进入该行业,瓜分这些实际经济利润。

    长期均衡可使用与短期均衡完全相同的方法来定义,但经济利润将是零。经济利润将由新进入该行业的厂商来瓜分,正如他们在长期完全竞争产业中所发生的情况一样。换句话说,短期均衡价格必为长期平均成本曲线与该厂商需求曲线的切点。

    这种相交情况可见图7.4。单个厂商在单位时期产量为qe处获得最大利润。因为在这里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这一产量能得到的价格是Pe;那是已知的厂商需求曲线与厂商等比例需求曲线相交处的价格。当市场需求曲线不变时,由于n随着新厂商的进入而增加,等比例需求曲线dpdp将向原点移动,直至经济利润趋向于零。这就是竞争的全过程。

    长期平均成本也与已知的厂商需求曲线dfdf在产出率qe 和价格Pe处或E点相切。这样,在价格Pe处,垄断竞争产业中的任何单个厂商毫无经济利润可得。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如图7.3中所表示的正的经济利润诱使其他厂商进入该产业以争夺这些利润。

    我们注意到,在这里,长期均衡利润率等于零。这个结果显然是由于该行业实际的和潜在的厂商的自由进入和竞争所造成的。

    长期平均成本切点和生产能力“过剩”

    我们已经表明,在完全竞争产业中,每个厂商是在它的长期和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处生产的。这是因为任何单个厂商的水平需求曲线会发生移动,直到价格线或单个需求曲线恰好碰到或相切于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这时,完全竞争产业将停止出入。这种分析同样适用于垄断竞争。然而,既然厂商面对的已知的需求曲线由于产品差别引起的垄断情形而向下倾斜,那么切点必定是在长期平均成本曲线最小点的左边,这在图7.4中能看到。为了便于说明在图7.5中被放大了。边际成本相交于LAC处的最低点M在产出率qe 的右边。

    资源的生产效益发生在长期平均成本最低点上。在图7.5中,产量qe的生产效率出现在LAC的最低点上或M点上。在M点,边际成本曲线相交于LAC。对垄断竞争厂商来说,长期均衡产出率是qe。在两产量qe和qe之间的距离被称为生产能力“过剩”。注意,生产能力过剩在需求曲线向下倾斜时才存在。单个厂商规模太小以致于不能最大限度地充分利用资源。

    为什么会有生产能力“过剩”?

    为什么会有生产能力过剩?或者,在垄断竞争厂商中为什么会存在不“理想”的产出率?这有两个原因。一是资源的无效利用,每当P>MC时就出现这种情况。另一个原因是,因为垄断竞争厂商生产不足和未能利用足够多的资源来使平均成本最低。我们注意到在上述情况中,如果某一产业中竞争占优势,那么超额利润将由新加入的厂商共同瓜分。如果垄断占优势,就会出现生产能力过剩。

    为什么生产能力“过剩”不是真实的?

    请注意,只要单个厂商需求曲线斜率大于零,单个厂商就无法在长期平均成本线及短期平均成本线的最低点处生产,并补偿平均成本。张伯仑认为,在一个开放的市场上,对垄断竞争厂商来说,实际长期平均生产成本和最低长期平均成本的差额代表生产“差异”的“成本”。换言之,张伯仑并不把这种单位成本的差额称为生产能力过剩的衡量标准,那是在张伯仑之后建立这个模型的经济学家的思想。

    确实,张伯仑认为,顾客宁愿产品有差异,愿意接受为选择和更换产品而增加的生产成本,这是合理的。我们认为,所谓的生产能力过剩情况是产品异质性的结果。假如没有异质性,而且,在这个模型中所有其他的假设都被保留的话,那么厂商将在它的长期和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上生产。产量将是理想的。

    支持生产能力过剩论的人引用了像汽油站数量激增这样不常见的例证。从技术上来讲,这些汽油站中的每个汽油站加掉的汽油比它实际能负担的要少,这是生产能力过剩的象征吗?答案一点也不明确。一般总是存在某种最优闲置生产能力来满足高峰需求。理发店里的理发椅不总是坐满的,家里的洗澡间也不整天使用,个人添加的客厅对自己家的人来说,多数时间并不使用。在什么意义上我们能称这一系列没有被利用的生产能力为“过剩”呢?我们就要设法提出一个论据,来说明产品差异(因而也包括生产能力过剩)并不是消费者需要的,而是生产者以某种方式“强加”在消费者身上的额外负担。

    恰好在产出率qe处画出的垄断竞争切点解是有严重缺陷的。例如,假定有规模经济,任何两家厂商可能就会产生通过合并来生产更便宜、更有利润、相对不同的综合产品的动机。它们能共同使用许多生产设备,因此这些设备大部分时间都能得到利用。可以推测,由于产品差异相当细微,以致于只有一小部分生产设备必须经过改变才能用来生产不同的产品。这样一来,在联合或合并的推动下,切点解就可能会被破坏。进一步说,在垄断竞争条件下,厂商在他们的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减少部分——在“理想”产量qe左边——来生产的结论也将受到怀疑。

分析中的其他难点

    在上述分析中,我们使厂商需求曲线dfdf和产业需求曲线dpdp代表任何厂商面对着的相对需求曲线。我们也允许平均成本曲线代表任何厂商面对着的平均成本曲线。这里的意思是,这个群体中的每个厂商面对着的需求和成本曲线都相同(每个厂商规模相同,在同一价格上产量相近)。对产品群的需求因此就在不同的生产者之间进行平等的分配。关于一致性假定,施蒂格勒提出了异议:

    不同的产品怎么会有相同的成本和需求呢?不同生产图上的数量轴是不尽相同的:一个是用3室公寓来计算,另一个是用4室住宅来计算,也许还有一个是用餐馆(极好地代替了厨房)来计算。

    问题是不同产品的成本和需求怎么会是相同的呢?用斯蒂格勒举的例子说,对3室房子的7个单位(租用7个月)的需求,不同于对4室房子的7个单位的需求,即使两种房子在同等的使用时间里实际价格相同。施蒂格勒告诉我们:当我们将一致性应用于一群均质产品时,一致性就没有实际意义

    此外,张伯仑关于单个厂商需求曲线dfdf和产业需求曲线dpdp的分析,隐含着均质产品的假定。但垄断厂商销售的是有差异的产品,单个需求曲线也可能是不一致的。这种内在的矛盾引起了不少批评。

    进一步说,需求曲线的不同,使得如下问题歧义纷呈:产品的差异是否最终导致产量的增加,以及这样的增加是否降低了消费者承受的实际价格。此外,关于平均生产成本含义也含糊不清,因为更大的产出可能降低平均生产成本。

    张伯仑产品群的意义

    我们已经指出,张伯仑谈到了产品群的问题。确实,不给这样的产品群下精确的定义,我们也能进行分析。然而,当我们试图为产品群提出一个操作意义上的定义时,我们则陷入了一大堆问题之中。我们怎样确定替代品和非替代品之间的分界点?例如,可能有一些产品不包括在所定义的产品群中,但实际上却是该物品的替代品。

垄断竞争模型的贡献

    尽管有许许多多的问题,垄断竞争模型还是帮助我们认识了某些商品的非价格竞争形式的性质,例如纸类产品和汽油,在产品特征指导下看到的不同远比它实际的不同大得多。这些模型也揭示了关于生产过程中生产能力过剩的现行解释之不足。

附录:买方垄断势力

    不管在什么时候,一个厂商都不能按市价购买它想要购买的全部投人品,它是从在资源上拥有市场支配力的厂商那里买进投入品。当某厂商面对的投入品供给曲线的弹性小于完全弹性时,这种情况就会发生。我们从下面一点开始讨论,假定投入品的购买者是在完全竞争的市场出售商品的生产者。这样我们就会看到,在投入品市场上是不完全竞争,而在产品市场上是完全竞争。以后我们将改变后一个假定。

    在最极端的状态下,刚才描述的情况就是一种买方垄断,它意味着只有唯一的买主。有几个买主被称为买主寡头买方垄断。在以下的部分,我们考虑买方垄断者问题,即,我们将讨论投入品的购买中的纯粹垄断。

边际和平均生产要素成本曲线

    买主垄断者面对着一条向上倾斜的投入品供给曲线,因为作为唯一的买主,他或她面对的是整个供给曲线。所以买主垄断者的购买每增加一个单位,就必须支付更高的价格,然而,如果在购买中不可能搞价格歧视的话,那么买主垄断者也必须为先前购买的所有产品的每一单位付出一个更高的价格。

    一种投入品的供给曲线可以称为要素平均成本曲线,就像产出的需求曲线经常被称为平均收益曲线一样。我们从平均收益曲线推导出一条边际收益曲线,以表示垄断者从每增加一单位的销售额中获得的边际收益。现在我们可以从要素总成本曲线推导出一条边际曲线,我们将把它叫做边际要素成本曲线(MFC)。它给出了投入的购买者每增加购买一个单位要素时生产要素总成本的增加量。

    MFC和供给弹性之间的关系

    这里我们将试图导出边际要素成本和可变要素供给的价格弹性之间的关系。

    假如我们略去固定成本,那么总成本将是TC=W·L,在这里W表示工资率,L表示劳动量。由于工资率必定发生变化,所以增加劳动投入所引起的TC的增加将是:

    TC+△TC=(W十△W)(L十△L)         (A7.1)

    等式右边进行乘法运算后,变成:

    TC+△TC=WL+W△L+△WL+△W△L        (A7.2)

    令△L渐渐越来越小,当△L接近0(△L→0)时,△W△L也趋向于0。因TC=WL,等式(A7.2)变成

    △TC=W△L+△WL                        (A7.3)

    两边同时除以△L,我们得到

            △TC/△L=W+(△W/△L)L       (A7.4)

    而△TC/△L意指可变投入劳动的变化引起的总成本的变化。这就是找们给边际要素成本或MFC所下的定义。那么

                   MFC=W+(△W/△L)·L   (A7.5)

    现在我们在等式右边最后一项乘上W/W,得

    MFC=W+(△W/△L)·L(W/W)

    或           MFC=W+W(△W/△L·L/W)      (A7.6)

    现在,我们可以把W提取出来,得

    MFC=W(1+△W/△L·L/W)       (A7.7)

    但劳动的供给价格弹性被定义为

    L=△L/△W·W/L                (A7.8)

    因此,边际要素成本的表达式变为:

            MFC=W(1+1/εLL)           (A7.9)

    因为对所有的向上倾斜的供给曲线来说,εL是正数,所以边际要索成本将比工资率大。假如劳动供给弹性为2.0,工资率为每周100美元,那么等式(A7.9)告诉我们MFC=100(1+1/2)=100×1.5=150美元。如果厂商在完全竞争的投入品市场上购买它的投入,那么EL就等于+8。在等式(A7.9)右边圆括号内的第二项也变成0,边际要素成本因此等于工资率。

    单一可变投入品的定价和使用

    假设纯粹买方垄断者将使利润极大化。

        MFCi/MPPi=MC=MR=P[对所有的i(投入)]  (A7.10)

    等式(A7.10)表示,在产出市场上作为一个完全竞争者和在投入市场上作为一个纯粹买方垄断者的厂商,其利润为极大的投入组合。MPPi表示资源i的边际实物产量,MPPi·P=VMPi。整理等式(A7.10),我们得到

        MPPi·P=MFCi                               (A7.11)

    或

      VMPi=MFCi                                    (A7.12)

    作为在投入品市场上的买方垄断者的产出竞争者,将使用资源一直到边际产品价值(VMP)等于边际要素成本为止。我们可在图A7.1中,通过利润极大化的买方垄断者看到这样的投入定价和使用。

    假如劳动是唯一的可变生产要素,那么我们就会看到一条关于劳动的VMP曲线。买主垄断者为了使利润极大化,将继续使用劳动直至MFC=VMF点为止。这就是MFC曲线和VMP曲线相交之点A。由此决定了利润为极大的劳动就业率QL。在这个雇佣量上的每单位劳动,买方垄断者必须付多少钱呢?这由供给曲线SS所决定。买方愿意的雇佣量QL与供给曲线SS相交于B点。必须支付的工资率是W1。这样,我们得出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上只存在一种可变生产要素时,在完全竞争市场卖出他或她的产品的买方垄断的投入品使用者支付的工资和雇佣量的最优解。

    在几种可变投入品条件下买主垄断者的定价和使用量

    当有着几种可变的投入品时,我们可以运用和上一节同样的分析方法。考虑到有许多可变生产要素,等式(A7.6)变成:

    MFCx/MPPx=MFCy/MPPy=…=MFCR/MPPR       (A7.13)

    包括全部n个生产要素。

    作为几个生产投入品的唯一使用者,买方垄断者将调整投入品比例,直至边际要素成本与边际实物产品的比例对每一种投入都相同。

不存在买方垄断者的需求曲线

    通过垄断理论的研究,我们发现对垄断者来说,我们不能得到一条供给曲线,因为任何一条曲线都不会给出与任一特定的价格相应的唯一产出量。产出率是由MC和MR的交点决定的。

    这种分析同样适用于买方垄断理论,它没有为买方垄断者提供需求曲线。它必定不是VMP曲线。在单一的函数关系的意义上,买方垄断者根本没有可变投入品的需求曲线,在这种函数关系中,可变投入量取决于每单位的价格。例如,所需求的劳动者人数不仅仅取决于劳动者的供给数量,而且也取决于供给弹性。

    这种分析在图A7.2中已得到说明。我们画了一条向下倾斜的边际产品价值曲线VMP。我们从买主垄断者面对的劳动供给曲线(SS)出发。劳动总成本的变化是MFC。MFC与VMP相交于E点。买主垄断者需求的劳动量将是QL。买主垄断者支付的工资率为W1。现假设供给曲线S’S’移动,与此相应的边际曲线记为MFC’。假如MFC’与VMP曲线在E点相交(像我们所画出的那样),买主垄断者仍将需要同样的劳动量QL,但支付的工资率为W2。由于需求曲线被定义为与既定需求相应的购买者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所以VMP不能被称为买方垄断者对劳动的需求曲线。我们正好表明了这样一种情况,需求的劳动量相同,但表现为两种不同的工资率。

卖方垄断和买方垄断相结合

    考虑到买方垄断者即投入品购买者同时也是产品市场上的垄断者,我们就能改变以上的分析。与考察产品的价格相反,我们把焦点放在它的边际收益上。这样,与边际产品价值曲线(价格乘边际实物产品)相反,我们使用边际收益产品曲线(MRP)(边际收益乘边际实物产品),它位于VMP下面。边际收益毕竟比价格少。上面的所有分析能通过利用MRP曲线而不是VMP曲线重头来过。在边际要素成本曲线与边际收益产品曲线相交处获得利润极大化的劳动使用量。这就是图A7.3中的A点。因此最优投入量是Q1。这个数量能通过支付一种工资率——假如我们仅考虑一种投入品-劳动的话——W2而获得。

    注意,因为边际收益总是小于产出价格,所以所需求的劳动量Q1(图A7.3所示)将比从垄断者那里购买的竞争性厂商所选择的数量小。

买方垄断和卖方垄断情况的概要

    我们已经讨论了在产品市场是纯粹竞争而在投入品市场是买方垄断、以及产品投入品市场都是垄断这两种市场结构情况下,投入要素的定价和使用。在表A7.1中我们概述了不同条件下产品的产量和可变的投入劳动的需求。表A7.1以图解表示了图A7.4中(a)组到(d)组的情况。

   

剥削

    剥削被定义为购买资源所付的钱少于该资源的边际产品价值。

    我们考虑到剥削量存在于这样一种情况中,即一个厂商既是卖方垄断者又是买方垄断者。这种两重性在图A7.5中得到描述。追求最大利润的卖方垄断者/买主垄断者将由MFC和MRP的相交点来决定需求的劳动量,这就是图A7.5中的E点。它为买劳动量Qm将付出工资率Wm。由于卖方垄断者着眼于MRP曲线而不是适用于完全竞争者的VMP曲线,因此产生剥削。由于买方垄断者着眼于MFC曲线而不是着眼于完全竞争市场上劳动实主的供给曲线,因此产生买主垄断剥削。

    在既有卖方垄断又有买方垄断的情况下,剥削可以被概括如下:

        VMPL-MRPL=卖方垄断剥削

        MRPL-Wm=买方垄断剥削

        VMPL-Wm=总剥削

买方垄断者实行价格歧视

    在研究中我们只考虑了这样一种情况,即买方垄断者将为每一单位的生产要素付出相同的价格。这种情况如图A7.6中所示,买方垄断者购买的劳动投入量为Q1,支付的工资率为W1。换言之,如果我们假定买方垄断者是产品市场上的完全竞争者的话,那么在A点,边际要素成本就等于VMP。

    我们知道,竞争中的均衡将在SS和VMP的相交点达到。被需求和被供给的劳动量是Qe,工资率是We。

    假如存在着完全工资歧视,买方垄断者对劳动投入的需求率也会在Qe处终止。这是由于完全歧视,买方垄断者会沿着劳动供给曲线向上移动,对于每一个劳动者支付的工资仅限于为使该劳动者愿意受雇所必需支付的金额。只有对边际工人才支付We;对其他所有的工人会付得更少。所以,实行完全歧视的买方垄断者会雇用的工人同要素市场是完全竞争时会雇用的工人的数量完全相同。唯一的区别是,并非所有的工人都得到同样的工资率,事实上,除了一个工人以外,所有其他工人都将得到更低的工资。

    假定劳动力和职业都具有不均质性,我们可以预期,任何既定的垄断势力都会进行某些价格歧视。

造成买方垄断势力的条件

    虽然要想象出买主垄断力量可能十分强大这种情况是很困难的,但想象一个厂商面对一条向上倾斜的劳动供给曲线这种情况则肯定不困难。下面我们来讨论这些情况。

    专业化生产要素

    高度专业化生产要素的供给曲线对任何单个的厂商来说很可能都是向上倾斜的。某些工人和专业人员具有高度专业化技能,以致我们无法以不变的工资率大量得到。至少在短期内得不到。为了更多地雇用这些人员,单个厂商不得不提高他们的工资。这就必须从其他厂商那儿把雇员吸引过来。然而要注意,允许调整的时间越长,高度专业化生产要素供给曲线的弹性就越大。因此我们可以提出这样的观点:买主垄断力的大小与时间成反比。

    公司区

    最经常引用的有关买方垄断的实例是所谓只有一个买主的公司区。这种情况过去在美国的纺织业和采矿业中相当普遍。今天这种例证的重要性即使并非微不足道也肯定大为减少。现在对美国工人来说,持月票到相距50英里的地方去工作是平常的事情。所以对于独处一个中心地区的雇主来说,可利用的买主垄断力量是很小的。此外,人们确实可以更换工作地区。关于雇佣方的“劳动市场集中程度”的经验研究是很少的。但是已有的研究工作表明大城市的集中程度并不高。对于整个美国来说,30个最大的厂商雇用当地50%或更多一点的劳动力,这样的县是十分少的。在表A7.2中,我们表明了最大的4家厂商的集中率,它们经常等同于美国好几个资源市场的买方垄断势力。 

A7.2资源市场上的买主垄断力

1978 

——————————————————————

资源        最大的5家厂商的集中率

                84%

水泥:硬砖        26

                64

煤:烟煤和褐煤    23

                71

原油(提炼能力)  38

石膏              74

                94

石油性树脂:PCV   49

磷酸              45

纯碱              91

———————————————————————

    合谋协议

    就像寡头垄断者为了实现有效垄断而有动力去合谋一样,买主垄断者也有动力勾结在一起。勾结性买主垄断可以是由几个雇主间达成一致的协议而形成的,他们不单独提高工资,相互都不雇用离开对方的雇员。例如在某些会计公司中,大厂商去挖其他厂商的雇员被看成是不道德的。一项研究表明,阻止这种招聘的协议已经存在。许多州的大学系统中互不相属的单位,如在加利福尼亚和纽约的大学,就制定了详尽的协议,显著地提高一个教员从一个学校流动到另一个学校的费用。

前一页
回目录
后一页
秋早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