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主页 |
8 窥视这繁华世界 刘大哥给了一封我父亲请他们转交的信: 九儿: 你远道只身出国,平安到了香港,在请托的朋友没有接着你的情况下,你也顺利地到了刘家,使我远道得知,真感幸运和安慰。同时,也对你处世为人有无限的信心。你要原谅我,没有事先到港等着接你。我同你电话上简短的谈话,我想你从未听过我的声音,恐怕还有些不相信吧?九儿,那声音是我的,是你30年未见的父亲的声音啊…… 你到后想已写信回家去了,应该时常写信,但要注意两点:第一,不要不留心把什么都写回去。特别是外面与家乡不合适、不合口味的话,不要写,要小心,怕增加收信人的麻烦。第二,不要把关于我的事或我讲的话写回去,不要刺激那边,不要增加家里人的麻烦,讲平安就行了。 我来看你,很麻烦,入境出境都要公家批准,不是想来就来,想去就去的。我们30年不见的父子要痛痛快快地聚首详谈,也要商量你我今后的许多事情。九儿,千万要耐心,不要着急,住下来,等我,你已平安了…… 香港社会鱼龙混杂,十分复杂,你要洁身自爱,处处小心…… 父亲字 已是半年,我从刘家搬进了工厂,现在,又从工厂搬进了香港社会最底层的“木屋区”。也许,我算“住下来”了。 香港各行各业,经济发达,一个人工作只要认真、勤力,吃饭穿衣是不成问题的。但是,住房,却是每一个老百姓面临的人生大难题。工作一辈子,省吃俭用,也未必能购置得起一套住房。 香港木屋区,实际上就是贫民区。香港贫富悬殊,无力承租房屋者大有人在。特别是大陆来的新移民,如果没有经济背景,能挤进木屋区,已算幸事。香港政府称这些自行搭建的房子为“非法建筑”。 这些依山傍水,偏僻荒芜的地方,其实早在几十甚至上百年前就开始了“非法搭建”。一家人,甚至几代人,都蜗居在这里。污水奇臭,蚊虫苍蝇蟑螂与人共存。面对面,门抵门,窗对窗,高的高,矮的矮,长的长,方的方。这些用铁皮、玻璃瓦、木头、水泥板搭建的成百上千户房子,密密麻麻;横七竖八地搁在那里,与那些高楼大厦、洋房汽车、立交天桥相映成丑,真有点像西藏帐篷上的干牛粪衬之于头上的蓝天白云。 我借居李叔的木屋,我们白天一起打工,晚上一起回家,他睡下铺,我睡上铺。 “李叔,你已年近50,咋还住木屋?”有次我和他闲聊。 “没有钱,买不起啦!”他洗着小锅,择着菜。 “你是来香港探亲的吧?” “探什么亲,我的老婆、孩子还在广东乡下。” “那你咋来的香港呢?”我吸着烟问。 “偷渡(口者),有好希奇!”他冲洗着菜。 “老婆孩子咋办,你不想他们?” “咋不想哟,等我把身份证拿到了就去接她们来。”他打开煤气罐的开关燃起炉火。 “在家乡不好吗,何必硬要出来?”我想,农民嘛,靠天吃饭,不比我们这些城里人。 “唉,杜生,你不知,家乡穷,搞人民公社,我亲戚都饿死完了,那些干部都跑了,我为啥不跑?”哗地一声,他把洗净的油菜倒入锅中,油烟四喷。我帮他打开抽风扇:“未必你接她们出来住木屋?” “我要勤力打工,老婆出来也打工。我们再辛苦,都比家乡好,以后孩子可以读书挣钱有出息嘛!我图个啥,还不是发财!”他打开烧腊纸包:“你吃点?”他递罐啤酒给我。我摇了下头,爬上床,头上是被太阳射得发烫的顶棚,我感叹起来。 是呀,为什么,为什么我要从大陆出来?我想得到的难道就会有吗? 多喝啤酒也醉人,李叔来了情绪,哭泣起来。我问他发生了啥事,他说已出来两年多了,没法回去,想老婆和孩子。因为在香港还没有领到身份证,要等政府特赦。就算是拿到了,也不一定敢回去。 “杜生,你有所不知,和我一起偷渡的还有我的一个亲戚,是我的表妹,人挺漂亮能干,她未能来到香港……”他眼睛湿漉漉的,不停地用纸巾捏鼻子。 “现在不是报纸上说几乎天天都有人偷渡来吗?她还可以试试运气嘛!”我盯着他道。 “哪还能来唷,她已经死了……是被鲨鱼咬死的。当时船翻了,十几个人落进水中,那边又在开枪追,我看见她身上冒血挣扎中喊着我,被冲走了。你要知道我是第三次偷渡,被香港差人(警察)抓住遣返过一次,被公安民兵抓住过一次罚了几百元放了……”说到此,他大哭起来。“是我动员她偷渡出来的啊,她死得好惨……”我埋下头,沉默了好一阵:“难道你们在乡下活不出来,非要跑出来干啥呢?”我觉得他不会有比我更充足的来港理由和追求。 “杜生!枉自你老豆(父亲)还在台湾当官,如果大陆能不打人不抓人,可以自由地揾钱(挣钱),不三两个月搞政治运动整人,边个(哪个)想出来辛苦哟……没追求!”他说得有理,我无言以对,人,应当有所追求,农民都知道。 “自由可贵啦!”他端起杯子一饮而尽。 说实话,他是一个无知识的农民,但他却敢于选择自己的人生,我,一个台湾高级官员的儿子,来到香港竟活得这般无奈窝囊!他的话触动了我,我应该反省,应该勇敢地选择,应该忘掉过去,争取未来。 我成夜翻来覆去地研究床头一大堆书报杂志,我经常爬上高坡(木屋区紧挨近一小山丘),用买来的一架望远镜,居高临下地审视着灯火通明的那些大厦。我窥视着那些屋内的人们,楼房中的家庭——我在苦苦地思索他(她)们究竟在怎样地思想?怎样的生活?怎样地追求?有时,我赤身裸体,关在房中狂饮酒……我像关在笼中的兽,烦乱、狂躁不安…… 我似乎开始有点变态?徘徊在繁华的大街上,倘祥在名贵的商店里,停立在人头攒动的街头——看那些毫华的住宅,注视那些名贵的汽车,……我的瞳孔布满血丝,我的喉咙似要伸出爪子,我的血在沸腾,我的气在下沉……我想得头胀、头痛,‘看得眼花——为什么我比人不如?为什么我像一条可怜虫?——未必两个世界都对我遗弃? 难道,这就是如幻梦的香港?难道,这就是我万里寻亲的目的? 与父亲隔海相望,近在咫尺,却又那么遥远。我不能去,他不能来,然而大陆家人的目光……我无人谈话,我无法化解这思亲的痛苦,离乡的仿惶,被命运欺诈的悲哀——我这可怜的灵魂和羸弱的肉体,仿佛并不属于这世界——我清醒而痛苦地意识到:我已落后、停滞,死亡了整整30年! 工厂里的几乎所有人都回答我:“四川在哪里?中国是一个国家,我们香港,也是一个‘国家’……” 我俨然成了痴呆和哑巴。在这偌大的一个现代大都市中,不通语言、不谙人事、赤手空拳、一无所有,我竟然已找不到一个能如正常人一样躺下去的位置——我恨谁?!我怨谁?! 我后来连木屋都住不成了,它竟被一把冲天大火烧毁。 记得那天,我在上班,李叔从电话机旁跑过来脸色苍白抓住我的手:“快,房子着火了!”我未反应过来,他边跑边喊:“木屋,木屋!”我明白了,放下手中活,跟他冲下楼,一路上小跑。大道上汽车阻塞,消防车阵阵嚣叫着警号,不远处,我们的木屋区处在浓烟滚滚的一片火海中。 喘着粗气终于跑拢。消防水龙头水柱冲天洒下,人群骚动围成几层,叫喊哀号着。火海中不时产生爆炸声,是冰箱、彩电,时而,石油煤气罐在爆炸声中冲天而起。一间间干燥的木屋,如一张张废纸在风中火中眼睁睁化为灰烬…… “完了,没了!”李叔想冲进去,被消防员和警察伸着的手拦住。我手抓警戒绳,也被挡在安全范围内不许动弹。 “不能冲,不能进去,太危险!”我扯住跪在地上又欲冲进火海中的李叔,制止着他。 “我的房子,我打工挣的辛苦钱买的,没了!没了!都没啦!”李叔嚎啕着。有好几个灾民也在诅天咒地。我好着急!我来港的所有东西,证件、信件、存款、衣物……全都放在那木屋里。我刚要满一年期,准备回成都探亲的那两个大行李包早塞满了一天天、一月月购置的东西。我头一热,见火势小了,蹿过警戒线迫不及待地冲下斜坡,许多人学我冲了进去,警察拉也拉不住…… 我踩着地上的水和未烧化的瓦砾、木头,冒着扑面而来的热蒸气,东窜西寻,穿过倒塌和烧尽的废墟——真是运气!我们那间木屋,一堵墙烧穿大半,大半间房被水龙头淋得透湿,房上顶棚已被消防员拆开。我拼命推门而人,惊喜地发现,我的那两大件行李还倚在墙边,斜浮在打起脚背的水中……我拖了过来,有一件外皮已被火烤焦,不顾三七二十一,我两个肩头挂着,跌跌撞撞走出火海。李叔见我背出行李,眼睛一亮。 “李叔,上天保佑,你的房子还在,东西还在,刚好烧到墙边……”我话说完,他弹跳起来,破涕为笑:“真的?” 一警察见我从火场中扛出行李,要我出示证件,李叔忙说:“对的,他住在我家,是他的东西!” 火灭了,消防车也开走了,警察招呼黑压压、闹喳喳的一大群灾民排队,开始登记,发放救济品:毛毡,面盆,碗和食品…… 真是有惊无险,我叫了辆“的土”,把东西拉进厂中,从此,我再也没去过那木屋区。后来听人讲,那是有人故意放火,目的是迫使香港政府早点把“人民”安置住进“公屋”——天,原来如此! 9 台湾来人 李天民伯伯要从台湾来了。 李天民(1910—1993)先后毕业于中央军校武汉分校、日本早稻田大学经济系,为四川省选立法委员,历任南京《中国日报》主笔、总编辑,国民党四川省党部执行委员,三青团四川支团干事长、国民党“中央委员”、国立师范大学东亚研究所的教授。 李天民伯父是我父母好友(即前文中提及1949年与我父同赴台者)。他安排我去徐天秩(我父母三青团同事,1949年赴台)的儿子家见面,我匆匆赶到美孚新屯阝。 我先到,坐了一会儿,李伯伯到了。他一见到我,便热情地伸出一只丰润的手握住我:“像,像!太像你母亲了,祝贺你,九森贤弟,平安抵港,不容易啊!你妈妈还好吧?”李伯伯这一串亲切言语,顿使我放松:“妈妈还好,您老人家好吧?”我们坐下喝茶。 “唉,恍若隔世,恍若隔世!记得30年前你还在你妈妈怀中,又瘦又小。从成都走时,正值大势风雨飘摇,我苦劝你妈妈好久,她舍不得你们儿女哟,硬是不走……好了,你也出来了,都熬过来了,九森,可喜可贺啊!” 见到李伯伯,我干言万语,真不知从何说起:“李伯伯,您还好吧?我爸他还好吧?” “好、好!很好!你看我精神怎么样?身体多壮实,还有你父亲,抽了40多年的烟也戒了,70岁的人了,每周还要打几次高尔夫球,精力好得很啰!”李伯伯一口四川话,乡音一点未变。 “李伯伯,咋我来香港快一年了,我爸怎么还不能来……”我终于把想说的话憋了出来。 李伯伯顿了顿:“唉,九森,不容易嘛!你父在任上当官,人家要看着他,管制他嘛!何况,你也清楚,香港复杂,统战厉害,不得不防嘛……”他见我低头不语,又道:“我这次到香港特别受你父亲之托来看你,给你带来5000元港币和一封你父亲的亲笔信。”说着,他从怀中拿出信和钱。 我拿在手中,未拆信也未揣钱:“李伯伯,您老是我家的历史见证人,父亲的挚友,我有句话,不知该不该问……”我说。 “说嘛,我这次来,代表你爸爸就是专门来听取你的想法和今后的打算的。”他拍了下我放在椅把上的手。 “……听说我爸爸在台湾……已经另娶,另有了妻室……”我想这件事我不问,再也找不到人问了。 他略微迟疑,端起茶杯,未喝,又放下:“这就说来话长了。人生一世,草木一秋,艰难于此,夫复何言。当初分手后,你父亲1950年曾请人邀约你母亲,就是黄萝萍、许伯超离开大陆那次;你知不知道,我当时也是子然一身到台,我的夫人,也就是那次会邀约你母亲走,可惜为时太晚,你母亲已被关押……我太太和儿女一共8口,颠沛流离,好不易才到台湾团圆哟!”他端起茶杯,呷一大口:“九森贤弟,有句不当之话,说也无妨。台湾传言,你母亲在大陆已经蒙难……。” “那我爸爸是啥时安的家呢?”为了我的母亲,为了这段历史,我有责任弄清楚。 “大概是民国53年吧,也就是1964年,他请辞‘立法委员’,被委财政厅长。当时,他只请了我、冯慕鸽、谢静吾等几个极好的朋友,在他家中办了一桌,局限在极小的范围内。当时,你父亲一直没有考虑再娶,没有办法嘛,你当官,人家要借故攻击你的私生活嘛……唉,九森,形势逼人强,你要体谅,理解你父亲之苦衷。你不知道,他拿着你的照片有多高兴,逢人便赞扬你健康、聪明,长得帅气。哈哈哈,喝茶,喝茶!”李伯伯话锋一转,我也实在不好多问。 “我留在大陆的亲戚情况,你知道多少?比如我大哥李至刚、兄弟李天福?”他突然态度严峻起来。 “我只听我妈妈说过,情况不太妙。”我尽量在搜索。 “但说无妨,我极想了解!”他注视着我,目光炯炯。 “解放后,你大哥和兄弟都受到很大株连,你大哥被抓了起来,最后……”我不忍再说。 “说呀,我承受得了!”他像在命令我。 “被枪毙了……”我脱口而出。 他顿住了,眼中闪过一片哀伤和茫然。长久,他喟叹一声:“国难当头,时势危艰,唉,我们害了多少人成刀下之鬼哟!”我见他眼中闪烁出泪光,浓眉大眼,透出一派坚毅深沉…… 良久,他仿佛自语:“我辈偏隅海岛,思念之情,寄语云天。愧疚中只有反省,检讨,痛定思痛,庄敬自强,禅思竭虑,鞠躬尽瘁,将有生之年勤奉家国。要不,我不会研讨时势出任教授,你父亲也不会辞去立委,策筹国家经济。唯此为大,岂有它哉!” 当然,许多年后,我才知道,李伯伯是台湾“中共”问题专家,政治大学的教授,著述甚多,如:《刘少奇传》、《林彪传》、《邓小平正传》、《周恩来评传》……等。 我们无所不包,谈了6个小时,他回台湾后将我们的谈话情况转告了我父亲。之后不久,父亲又在给我的来信中言:……李伯伯见你后,已将详情告我,他对你甚为称赞,我对吾儿充满信心…… 我拆开了父亲托李伯伯带来的信: 九儿: 你前后两次提到我这一生内心最伤痛难过、死不瞑目、无以对妈和你们解释的伤心事,我在这边有了家,还生了子女。这件事,我自责难安,愧对你们启口说话,我只有一人痛苦在心,吞在肚子里,希望和我人生终结一齐埋入土中。我希望你们不要责难这边的他们,你们的难过和苦痛都是我造成的。 谢(静吾)伯伯上次从美国回家乡去看你们,曾来信问我这件事怎样说,我不忍再增加妈妈和你们的痛苦,我请他不要说,以免伤了你们的心。他这样做了,千万希望你们不要怪他,他回美国来信说,你们希望我不要忘记你们,也希望我不要亏待你们。我曾写信说过,我此生此世不会忘记你们。我亏欠你们太多,绝不亏待你们,还要以有生之年尽心尽力来补偿你们,弥补我内心的罪过…… 这里大女青莲在做事,五月份要同朱姓结婚,大男孩季康大学毕业,要服兵役两年,三女培文在读大学二年级学工程,四女敏珍读高中,最小的男孩钟宁还在读小学,什么都不大清楚。 这里的大小,都是善良的无辜者,他们都晓得我有家有室,更晓得你来了香港。可惜他们不懂家乡的痛苦生活。我正在沟通他们,一家要做到血肉相连,结成一体,在我有生之年,把这一层烟云消散…… 我早已经在这边报备你到了香港,想来见面,或我来见你,但有规定不许可,我在努力,你要有耐心。…… 父字 手捧这封信,我心潮起伏,思想斗争非常复杂,台湾弟妹与我的生活环境及经历,真是天地之别。我能怨什么呢?怨天?怨地?怨命? 试想,如果我父亲1949年没有走脱,情形会是怎样?难道还能逃过历次运动大难?再则,父亲赴台湾不到40岁,台湾局势未定之时,人生前程难以逆料,况且,他以为母亲已蒙难,我们子女凶多吉少。仅从中国人传宗接代留有香火之传统,亦应理解,况且“反攻大陆”只是幻梦一场! 眼下,一个家庭,地处三方,大陆、香港、台湾,特别是母亲,尚在大陆内地。政治的、家庭的、历史的、情感的结……怎样“烟云消散”?我感到我肩头太沉重…… 我必须理智! 1980年8月4日,台湾的大妹青莲及妹夫从台湾到马尼拉、曼谷,至香港旅行结婚,同行的,还有父亲另娶的台湾阿姨。她们到香港给我来了电话,我即从工厂出发,在半岛酒店和她们见了面。 这又是一个人生遭遇中的特殊时刻和悲喜时分;握手、注目的那一瞬,凄苦和生疏、尴尬和无奈,均在胸中打滚。 两种社会,两种环境,两种心态,统统挤压、交织在短暂的沉默中,既突然,却又必然。还是我先打破沉默: “爸爸还好吧?”我注视着青莲,她瘦削,戴了一副眼镜。 “好,很好!他好想你唷,要我们这次特别来看你。大哥,我可以这样称呼你吧?”她斜睨了一眼坐在旁边表情紧张的阿姨。 阿姨嘴唇动了一下,没有说话。她老是在注视我、打量我,有点心事重重。旁边的妹夫一言不发。 “阿姨,谢谢你这许多年来照顾爸爸。”我觉得我应该主动,看在父亲的份上,去化解这层迷檬。 “你知不知道,你父亲来台湾后情绪、身体都很差,几次大病,都是我招呼他,把他救转来……”台湾阿姨一字一句,说得沉重。 “妈,别说这些嘛,快把爸爸给大哥特别定做的金牌拿出来,给大哥戴起!”青莲把话支开,指着台湾阿姨抱在胸口的皮包道。 “对,你爸爸听说你出来了,专门在台湾给你定做了一个挂在胸上的金牌,要我亲自交给你。”她边说,边从皮包中取出一个小红绸包,递给我。 我双手接住,心头闪过一串喜悦,忙打开,取出一面带项链的纪念金牌,正面写着:“九生”;背面写着:“民(国)78.11.23.”。我捧在手中发呆。 “快戴起,戴起!”妹夫在一旁道。 “对,大哥,来,我帮你戴!”青莲站起来,笑逐颜开地帮我。 “爸爸说你辛苦,九死一生,故改你森字为生命之生,牌上那个日于。是你从家乡到香港的日子,这可是重要的纪念物,你要天天戴,千万不要丢啰!”青莲边说,边帮我戴好。 我敏感地觉到那边的阿姨,她有点不是滋味。那妹夫,只喝茶,笑眯眯地看着这一切,不开腔。 “弟、妹们还好吧?”我总是要率先打破沉默。 “好,他们做事的做事,读书的读书。你还好吧?”台湾阿姨见我关心她的子女,心里总是高兴的。 “我很好,在工厂打工。”我讲的是无可奈何的实话。 “……我,我给你2000港币,你自己买东西吧!”台湾阿姨从皮包中拿钱给我。 “不,我不要,我有钱用。”我怎能收她的钱,我双手推倭。 “妈妈一点心意,这次我们旅行也没有在台湾给你特别买东西,大哥,收下吧!”青莲说。 “好,这样,我们去逛百货公司,拿这钱给弟妹和父亲买点东西,可以吧?”我很难处,但必须处好。我有思想准备,这些小地方,非常重要。“我们家好宽哟!有花有草有树,还喂有小动物,有一二十间房子,你来台湾,有得你住……”青莲讲得高兴,却被台湾阿姨瞪了一眼马上收口。 我们在妹夫亲戚开的酒楼吃了饭,随便采买了些东西,我把我自己的1000元,全部搭了进去,我决不愿显穷相和表现吝啬。说穿了,只有一个意思,一句话:理解万岁。 “你想做生意开公司,我回去筹划一下,筹笔钱,支待你。”两三天的接触中,台湾阿姨对我的本质和表现,有了些良好的印象,她几乎放了心,也动了点感情。 我点了下头,没有说话。 在山顶公园,我们照了像,然后,我送她们去飞机场。 分手时,青莲突然一个人跑了过来,动感情地、恳切地对我说:“大哥,大娘(我母亲)那边,你一定要解释,善说哟……”我拉着她的手,使劲地点头。她们飞走了,回到了她们的温暖、幸福的家园。我立在候机厅,见那“中华航空公司”飞台湾的飞机起飞,心中好不怅然…… 我慢慢地走回工厂,一路上,我千头万绪,心难平静,矛盾中似乎见到一线光明,死亡中又仿佛寻到一点生机。 我倒上我的尼龙床,让梦把我压扁。 10 血浓于水 青莲返台后不久,工厂王太转了封厚厚的台湾来信给我。 “大哥好: 我是今年刚满20岁的培文。本来刚开始写这封信时还不知要说些什么,提笔之后,却又觉得有太多的话要说,不晓得应从何处开始,若是有些欠缺条理、欠缺秩序,也请大哥包涵。 姐姐由香港回来,诉说了许多大哥的事,妈妈虽然也说了不少,又看了大哥的信,我当时第一个想法是:大哥的程度相当好,写出来的书信既通顺又流利,大出我意料之外!猜测大哥曾自己进修,私下以为。我们对海那边了解太少,希望有机会能由大哥的亲身体验知道些最真实的情况。 这纸太过疏薄,我还是挑最重要的话说。这许多年来,爸一直挂记着在大陆上的你们,由于某些人的罪过,造成今日多少家庭的流离失散。我不知你心中是怎么想的,是否痛恨父亲抛弃大陆上的家人?是否埋怨父亲只身来台再次成家?还是……相信大哥有足够的理智和正确的判断,必定能设身处地地为父亲着想,今日若换了另一人处在父亲的立场,必然会有相同做法,因而能谅解这一切。这是父亲多少年来的心愿,人虽在台湾,却无时不刻在希望能早日得到你们的消息,全家团聚。当得知大哥逃到香港,父亲高兴的程度无法形容,大哥,你应该了解的。 妈知道我在写信给你,特别嘱我替她写上一段,请大哥自己保重身体,不要太省钱,吃些营养的好东西,自个要照顾自己;有空出去玩玩,常写信来,因爸极欲得到你的消息。还有,妈很思念你,希望你能早日来台。 不晓得大姐介绍我们的个性,特点时是怎么说的,我们即使有时很调皮,也有分寸,大哥请放心。再说,慢慢就会习惯的。还要谢谢大哥送的礼物,我很喜欢,但送与没送不会有什么差别,你仍是我的大哥。 大哥在来信中曾提及我们会将你摆在什么位置上?在此,我可作一答复,虽然我们从未见过面,又各来自那么遥远的一方,但有一事实不容抹煞:“血浓于水”,不管怎样,我们的血管里流着的是相同的血液,彼此是陌生,感情可在时光的培养中增加,慢慢会消除初见的隔阂,相处得很好的。 敬祝安康! 妹 培文敬上 民69年8月 大哥: 你好!我是幺妹敏珍。 看过你的信,也听过妈和大姐的叙述,更看到了你的照片,对你也有大概的认识。听妈说你也对美术、音乐颇感兴趣,那么,以后我们可以交换彼止匕的意见。大哥见识多,我想我一定能从你那儿学到很多。…… 我想多听一些大陆上的事情,出生在“自由乐土”,养尊处优惯了,对那片“赤焰迷漫”的土地,一无所知。希望大哥能讲给我听,我们的家乡是什么样子?国土山河是什么样子? 敬礼健康快乐 小妹 敏珍 敬上 1980.8.17 大哥您好! 接到来信心中感到十分高兴,且有说不出的兴奋!早在数月前便已知您在香港的消息,自个计算可藉着鱼雁往返联络情感,增加彼此的认识,这真是件令人愉快的事。 大哥,你在香港的生活大致已由姐姐及妈妈口中略知一二,对于你的馈赠实在感谢,在你所得不多复又须照顾老家的情形下,尚且送如此珍贵的东西给我,真是不好意思。在此先谢谢你,等到哪天我在台北找到适合哟物品再寄给你。巴! 其次,谢谢你对我的鼓励,在这个世局多变,时势日艰的时代里,我亦希望能借着事业发展,一展抱负,为家为己,为国家民族尽一番心力。今后我想在你的鼓励与支持下,将更加奋发自励以一遂心愿,理想能早日实现。 诚为大哥所言,片言只字是无法表达出我们彼此间的关怀。但以笔代口,以字代声,希望藉此短短的数行文字,能使我们更近些,尚有未尽之言,只好留待下次再说了。 祝您 身心健康 弟 季康 敬上 民国69.8.19 一个小信封,内夹有最小的弟弟钟宁寄来的小画片若干张。 我读完这几封信,禁不住目光远眺,心绪滚沸。的确,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民族的传统永世不灭,历史再混沌,血也浓于水! 九生: 阿姨在港看见你,回来后的表现,以及在港和你短时间相处,可以说都是很愉快而满意的。你处理得很好,很适合得体。我希望你们将来和睦团结,亲爱相处,我为心也较安慰,也较放心了。你买那么多东西送她和弟妹家人,她认为你大好意,也夸奖你对弟妹们的好意。我们应当相信,应该相谅相让相忍来收拾这个我一人造成的艰苦局面,望我儿在妈妈面前解释,求她宽容谅解我,不要以他们这些无辜者为仇恨。 他们给你写信来,预先我不知道,他们生长在顺境中,说话有得罪你的,你要原谅。今后,你要领导他们,教导他们,他们无罪,罪责在我。唉,我心愧疚,不知如何说好,对我这件遗憾终生的事,愿以亲子之情,会同姐姐她们一起来化解转变,三个地方,结为一体。 你们见了面,我心里好受多了。你对人的观察力很好,以短短几面或一面之识可以看出生人入木三分,以后见面我当可再把我一生经验,识人待人的心得告诉你,增进你的人生阅历和经验。 我在忙着工作的时候没有时间想念你们,我一有空间,特别是夜半梦中醒来,总是辗转不能入睡,想念得安静不下来,以至汗流浃背,热泪长流直到天明,这只有对你说,我无法,也不愿对任何人说。 你来信很详细地把你的观念和看法告诉我,我很安慰,也很自傲。你在他们的压力下长大,还有志气、认识和主张,这是难得的,也是与别人不同的。你信的“血仇家恨”归罪于我,谅解而关心孝敬我,不记我未尽教养之责,我今生也满足了。更难得的是,你完全受母教的影响,接受教育很少,但是知识,文笔,爱好音乐、文学艺术,连写字都受你妈妈的影响,很多相像,这又是我内心再三再四感到罪过,对不起妈妈的伤心难过之处。 妈面前你要善为安慰,多尽孝心,要代我把无法自己写出来及说出来的话,善为转达。我痛苦,我精神上的难过,世界上唯有你知道一些,别人我无法说起,也不让人家知道。…… 九生,你来了,只有你才能把我同你妈妈姐姐间的双重痛苦,隔离的误会和无法谅解的事,打通化解。难得你不仅不恨我,未以我为仇,反而来安慰我,愿替我向妈妈和姐姐们解说,我心安慰,难得你这样一个有见地,爱护你父亲的儿子! 父字 手中捧着这些涂满情和泪、苦和痛的来信,我感到历史的沉淀重新泛起,背脊和双肩好生沉重。我了然一身,初到香港不足一年,却仿佛在苦恼和希冀中度过了一个世纪。“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我做的是一个大团圆的美梦。 然而,明天会是一片光明吗?——我不得不表示严重的忧虑! |
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主页 |